中国OTC发展2010
- 格式:ppt
- 大小:4.06 MB
- 文档页数:65
2009-2010年中国OTC药品市场的发展概况一、OTC市场的发展综述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对非处方药销售资格都有法律规定,但仍有一些国家没有对非处方药进行分类。
如印度,因为缺少健全的分类管理制度,私售非处方药现象很普遍。
相比之下,像日本这种发达国家,监管机构在保障消费者用药方面非常尽责,除了规定消费者如何购买和在何处购买非处方药,他们对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都有严格要求。
非处方药的零售一般受法律限制,其主要经营权被称为“药房专卖”或“通销”。
但是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药物副产品、草药和传统药等产品通常被列入食品类产品管理。
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明显支配着亚太地区非处方药市场,年销售额占地区非处方药年销售总额的57%。
日本在亚太地区非处方药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非处方药年销售额占地区年销售总额的70%。
未来展望全球非处方药市场销售额预计在2003-2008年间稳步增长,年增长率约为2.5%。
亚太地区预计在这5年间获得最大的增长,将从全球第二大非处方药市场跃居到第一位。
到2008年,亚太地区非处方药预计将获得360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最大的增长预计在中国。
中国的增长主要受益于稳定的经济支撑以及非处方药新产品的引进,关键的增长领域预计包括维生素和膳食补充药物以及咳嗽、感冒和过敏药物。
二、中国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扩容非处方药(通称OTC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取的药物。
非处方药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
近年来,由于处方药市场低迷,众多医药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OTC,中国非处方药市场异常活跃。
2007年OTC市场持续扩大,品牌OTC产品销售普遍增长,各个品类领先的OTC品牌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中国的OTC药品直接面向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自行选购,不需要经过医生,比处方药显出更多的一般消费品的特征,对消费者愿望和需求反应比较敏捷,因而市场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报告名称】:2010-2015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报告【关键字】:医药零售药店连锁网上药店连锁药店医药零售市场前景【出版日期】:2010年5月【报告页码】:315页【图表数量】:207个【报告格式】:PDF电子版或纸介版【交付方式】:Email发送或EMS快递【中文价格】:印刷版8000元电子版8500元印刷版+电子版9100元【报告说明】: 本报告为中商情报网原创,近期我公司发现北京一些不良子公司(个人)将中商情报网的报告目录原样或改头换面后挂在其网站或一些博客网站进行宣传销售,对不明情况的客户进行欺诈(如:付款后迟迟收不到或收不全产品、收到的产品与网上公布目录明显不符等,识别报告请重点识别图表目录)。
为避免对您的市场决策带来重大损失!购买报告请直接与中商情报网市场部联系,谨防上当受骗!本报告订购后2小时内交付客户。
如目录及图表目录与内容不一样,均可全额退款。
【报告描述】: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产业链是从上游的医药制造企业生产出药品,通过各种渠道(主要包括医药商业公司、厂家直销或个体集贸市场等渠道)销售到医院、药店和乡镇卫生院等销售终端,作为最终用户的消费者主要通过这3个地方购买药品。
在我国医药零售主要是指药品以药店为渠道的销售行为。
2009年4月6日正式公布的新医改案对药品零售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味着大量的基本药物目录药品的需求将转移到基础医疗单位,医药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被挤压。
公立医院改革将打破医院药品的价格体系,使得医院药品价格将出现大幅下降,挤压零售药店的生存空间。
但是新医改中只是强调“降低基本药物采购价格”,而并不是指所有药品。
因此,中商情报网分析师建议医药零售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药品销售结构,缓解新医改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
随着社区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逐渐接受到社区医疗机构处理常见病症,社区医疗机构在药品销售中的地位在提升,这必然会使一部分消费者从零售药店转向社区医疗。
重庆OTC介绍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概况我国从1990年沪、深两市开办至今,已经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板(含新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等多种股份交易平台,具备了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应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能同时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和股份交易服务。
主板市场存在于上海和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是开办最早、规模最大、上市标准最高的市场。
中小板市场开办于2004年5月17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承办主要是为处于产业化初期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使中小型企业获得做大做强的资金支持,在上市标准上应当比主板市场略低,以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条件。
创业板市场启动于2009年3月31日,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承办,目的是为创新型和成长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并为风险投资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者建立新的退出机制。
场外交易市场,英文简称OTC(Over The Counter)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证券交易场所。
源自于当初银行兼营股票买卖业务,因为采取在银行柜台上向客户出售股票的做法,被称柜台交易市场。
现最大的OTC市场在新加坡,除了提供各类外汇,指数和期货交易外,还有摩根斯坦利的台湾,香港等参考指数以供投资。
在欧洲的OTC交易,比传统交易所的交易发展更为蓬勃,成为现代的投资新宠儿。
二、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基本情况1、设立背景及现状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简称OTC中心)根据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关于“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适时将重庆纳入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的要求,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09‟98号文)批准于2009年12月27日设立,属于副厅局级事业法人,由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直属管理。
现中心正筹备公司制改革,改制完成后,西南证券、重庆渝富和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将成为重庆OTC的前三大股东。
今后的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在各优秀券商、基金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的参股下将形成一个股权多元化、形式公开化、信息透明化、资本开放化的综合性市场。
近五年中国otc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OTC(非处方药品)市场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政策环境、行业竞争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展望。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OTC市场的规模。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OTC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8000亿元人民币,并且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体系改革推进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
特别是在COVID-19疫情爆发后,消费者对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视进一步提升,为OTC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机遇。
其次,政策环境对于OTC市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OTC市场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和监管改革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例如,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处方药改革创新加强监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OTC市场的监管要求,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三,行业竞争在OTC市场中也尤为激烈。
由于市场巨大的利益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参与。
国内外制药巨头、大型零售企业以及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OTC市场。
例如,大型药企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和市场推广力度来提高产品竞争力;大型互联网公司则通过线上销售平台和数据分析来吸引消费者。
未来,OTC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研发能力以及服务质量。
未来趋势方面,我们可以预见几个主要方向。
首先,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将成为驱动OTC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疫情的影响,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将进一步增加。
因此,OTC市场可以通过强化对消费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等方式来满足消费需求。
其次,线上销售渠道的发展将为OTC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互联网购买OTC药品。
在线销售不仅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还能够方便消费者购买所需的产品。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10年发展史2006年到2016年,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迎来了黄金般的10年发展期,各地、各类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10年的发展历史,看一看这个行业走过的路,总结经验,才能让我们在新的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更稳。
请大家以看短片小说的心态观看此文。
一、时间跨度:2006-2012年总结词:快、猛代表作品: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2006年到2012年,是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初步时期,以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为代表的万亿级交易平台成为这段时期发展的主线。
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挂牌,当年12月18日开业运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推出的第一个交易品种,是当时另风云为之变色的交易品种,也是目前最火爆的交易品种,原油。
渤商所成为国内第一家试点原油交易的交易场所,后来交易品种逐步丰富,焦炭、动力煤、蔬菜水果等其他品种也慢慢上线,在2012年的5月,渤海商品交易所“每日商品价格”亮相CCTV-2《交易时间》栏目,详细数值会在屏幕右下角滚动播报,成为一大特色,使即期现货交易模式发展达到顶峰,不过随着行业行业,也推出了do直供交易,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发售模式,目前发展迅速,品牌影响力犹在。
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原名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并于2010年12月迁入天津滨海新区,我一直觉得山东寿光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少有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交易场所之一,其一直坚持撮合模式为主,整合中国果菜行业的优势产业资源,致力成为成为中国果蔬行业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者及价格指数的发布者,2013年,寿光果蔬领导大换血,完成新的飞跃,它也是我觉得最可能实现其理想的交易平台。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所于2010年2月开始试运行,2012年2月正式运行,将分散式柜台交易带入中国并发展壮大,成为大宗商品行业风向标,这2句介绍已经可以完全概括天贵了,今年5月份上线新交易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我国otc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OTC(Over-the-Counter)市场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全球OTC市场中最大的市场之一。
OTC市场不同于证券交易所市场,其交易并未在公开市场进行。
本文将对我国OTC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国OTC市场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OTC市场主要包括股权转让系统、债券柜台市场、货币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等。
其中,股权转让系统是我国OTC市场的核心。
截至目前,股权转让系统已累计有超过6000家企业挂牌,涉及各行各业,市值也逐年增长。
然而,我国OTC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市场监管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存在一定的市场乱象和风险。
另一方面,在市场投资者方面,散户数量庞大,投资意识和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教育和投资者保护工作。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我国OTC市场的未来趋势。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OTC市场将逐渐发展壮大。
首先,监管机构将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规则,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和投资者参与。
同时,市场参与主体将逐渐多样化,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将进入OTC市场,提升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合理性。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更多的企业将通过OTC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和资产重组。
OTC市场将成为创新创业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OTC市场也有望成为区域性的融资平台,为中国企业海外扩张提供支持。
另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OTC市场也将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探索新的交易方式和技术手段。
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交易的去中心化和数据的安全性,提高市场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
此外,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也将广泛应用于OTC市场,推动市场运作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总结而言,我国OTC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展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