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7春《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学习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2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学院(系):电信学部专业: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2014年11月23日大连理工大学实验预习报告学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组:___实验时间:实验室:实验台: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网络硬件环境准备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准备计算机网络实验所用到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工具。
二、实验设备1.网络传输介质在网络中,信息是通过传输介质来传送的,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有三种:①金属导体,用电流变化传输信息。
如同轴电缆、双绞线等。
②光纤,用光波传输信息。
如透明玻璃为介质。
③不需要物理连接,用电磁波的辐射传输信息。
如无线电、微波、卫星等。
本实验采用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做网络传输介质进行网络连接,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是100Mbps。
双绞线具有抗干扰性能好、布线方便、价格低、全双工的特点。
适用于较短距离的电话系统和局域网系统。
2.网卡网络接口卡(NIC)也被称为网络适配器,是一种连接设备。
它能够使工作站、服务器、打印机或其他节点通过网络传输介质接收并发送数据。
首先要给PC机装上网卡,打开机箱,把网卡插在白色的PCI插槽里;然后开机,装上驱动程序;网络传输介质的连接器(如双绞线的RJ-45连接器)插入网卡的连接器接口。
三、实验内容制作实验用的双绞线制作两端使用EIA/TIA568B同一标准的正线。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组:___实验时间:实验室:实验台: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网络硬件环境准备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见预习报告二、实验原理和内容见预习报告三、主要仪器设备双绞线,网线头,电缆测试仪子母机,钳子。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1.制作实验用的双绞线;制作两端使用EIA/TIA568B同一标准的正线。
2.按照线色排好理直、剪齐,能清楚的看到8个线头整齐的顶到最前位置,套管推过止口位置;然后压紧。
3.逐根线检测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电缆测试仪子母机显示情况,制作一根八根线全部正常的网线六、讨论、建议、质疑大连理工大学实验预习报告学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组:___实验时间:实验室:实验台: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二:对等网络的建立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对于电脑数量不多、网络的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局域网来说,拿出一台独立的电脑来做服务器是比较浪费的,可以采用对等式的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设计指导书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信息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这就对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高水平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在20多年跟踪分析ACM和IEEE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紧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潮流,及时制定并修正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是尤其重要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高水平人才的要求,需要我们从总体上优化课程结构,精炼教学内容,拓宽专业基础,加强教学实践,特别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基础课程精深,专业课程宽新”的格局。
为了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和计算机教学计划的需要,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长期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技前沿研究的专家教授积极参与计算机专业教材的编著和更新,在教材中及时反映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以高水平的科研促进教材建设。
同时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倡导因材施教,强调知识的总结、梳理、推演和挖掘,通过加快教案的不断更新,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未及时反映的学科发展新动向,进一步拓广视野。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水平的科研可以为教学提供最先进的高新技术平台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得以接触最先进的计算机理论、技术和环境。
高水平的科研还可以为高水平人才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不但能了解科学研究的艰辛和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而且能熏陶和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锻炼和培养攻关能力和协作精神。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001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文件指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
大工春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姓名: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网络工程实验一:交换机的登录与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Console口登录交换机和使用Telnet方式登录交换机的方法;2、Comware平台的基本使用。
实验问题讨论:1.使用Telnet方式登录交换机:(1)在交换机上做出必须的预先配置,例如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登录交换机的用户密码,配置登录用户的权限级别等。
请把你为完成这些预先配置所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
答:配备IP:<Quidway>sytem→<Quidway>interfaceVLAN-interfacel→配置权限:<Quidway>user-inerfacevty04→[QW-vi-vty0-4]authentication?→[QW-vi-vtu0-4]setauthenticationsample123456→[QW]userprivilege3(2)配置PCA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注意要把PCA的IP地址与交换机的IP地址设在同一网段。
请把你所做的配置写到实验报告中。
答:将PC机IP实验二:交换机VLAN间路由配置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交换机VLAN间路由的配置方法;2、掌握VLAN间路由配置命令。
实验问题讨论:1.“resetsaved-configuration”命令和“reboot”命令的功能是什么?答:“reset?saved-configuration”命令的功能是擦除旧的配置文件。
“reboot”命令的功能是用来复位单板。
2.SwitchA中VLAN1的端口都包括哪几个端口VLAN2的端口包括哪几个端口VLAN3的端口都包括哪几个端口答:VLAN1:Fa0/1-6和Fa0/9-24VLAN2:Fa0/7?VLAN3:Fa0/8实验三:路由器的登录与基础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路由器两种登录方式;2、掌握路由器基础命令功能。
大工17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3答案
大工17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
1. 以下传输介质中()的传输性能最好。
A. 同轴电缆
B. 双绞线
C. 光纤
D. 电话线
正确答案:C 满分:5 分
2. 100base-T所使用的传输介质是()。
A. 同轴电缆
B. 光纤
C. 双绞线
D. 红外线
正确答案:C 满分:5 分
3. Ethernet所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的方式是()。
A. CSMA/CD
B. 令牌环
C. 令牌总线
D. CSMA/CA
正确答案:A 满分:5 分
4. 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相互通信属于()。
A. 单工通信
B. 半双工通信
C. 全双工通信
D. 都不是
正确答案:A 满分:5 分
5. 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指导书目录《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指导书 (1)实验一网线制作和网络连通测试实验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内容: (2)三、实验要求: (2)四、实验步骤: (2)实验二Windows网络配置和TCP/IP协议配置及诊断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内容 (10)三、实验性质 (16)四、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7)实验三IP协议验证 (18)一、实验目的 (18)二、实验内容 (18)三、实验环境 (18)四、实验步骤 (18)实验四TCP协议验证 (22)一、实验目的 (22)二、实验内容 (22)三、实验环境 (22)四、实验步骤 (23)实验一网线制作和网络连通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五类双绞线制作平行线和交叉线的方法、线序;2. 掌握测线仪的使用方法;3. 学会组建简单的局域网;4. 掌握几个常用的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平行线和交叉线的制作方法;2. 测线仪的使用方法;3. 用平行线、交叉线和网络设备组建简单的对等网;4. 常用的网络命令。
三、实验要求:1. 能正确地使用网线制作工具2. 熟悉网线制作的流程3. 能进行简单局域网的组网4. 能使用常用的网络命令四、实验步骤:1、双绞线的制作(1)工具介绍和线序的标准本节主要介绍目前局域网中使用最多的双绞线和RJ-45接口的制作过程。
在制作工作开始之前,先来认识在制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和线序的标准。
UTP-5双绞线图1.1 非屏蔽双绞线图 1.2压线钳UTP-5(5类非屏蔽双绞线)是目前局域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线。
它有八根铜质导线两两绞合在一起,每英才旋绞3~4次,绞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导线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导线的主体颜色分别为:橙、蓝、绿、棕。
与橙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橙白,与蓝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蓝白,与绿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绿白,与棕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棕白。
1 姓 名:名: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层 次:次: 专升本专升本 (高起专或专升本)(高起专或专升本)专 业:业: 网络工程客观题: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答: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终于要结束了。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得自己在计算机网络这一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刻的体会,对计算机网络也有了更多的兴趣。
我们本学期做的实验基本上全面介绍了搭建网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重要的硬件设备,以及其特点、适用、连接和配置,给出了很多的规划方案、应用实例和配置策略。
我们先是认识和熟悉了各种重要的硬件设备,然后是了解和安装一些软件,最后就是做一些简单一点的应用实例。
和安装一些软件,最后就是做一些简单一点的应用实例。
Linux 的使用与DN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在此实验中,我们接触了以前从没接触过的linus 操作系统,了解Linux 操作系统。
学会了IP 配置,此操作系统下的office 软件和万维网的使用。
其次我们了解了DNS 的概念和原理。
在Windws2003下学会安装DNS服务器,学习了DN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和DNS 和WINS 的结合使用。
虽然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麻烦,不过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都迎刃而解。
特别是一些ID ,子网掩码,网关的地址一定不能写错,错一个就不能成功,所以需要我们仔细认真的检查。
经过我们的努力,最后我们这一小组终于成功的完成了实验的目标。
验的目标。
TCP/IP 协议配置与网络通讯工具及DJ 网络点歌平台的安装配置及使用,实验内容多,任务重,必须两人分工配合完成。
由于实验步骤的繁多,需要耐心的一步步完成。
在实验中也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但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还是顺利的完成了实验任务。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TCP/IP 协议的配置参数,掌握掌握5 TCP/IP 协议的安装和配置,学会通讯工具RTX 的配置方法,掌握通讯工具RTX 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熟悉使用通讯工具RTX 进行局域网上的通信,学会HappyDJ 的配置方法及其主要功能,熟悉HappyDJ 的使用方法,学会NetChat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实验一组建对等局域网组网一、实验题目局域网组网。
二、实验目的1.参观校园网或商学院局域网,对计算机网络组成、硬件设备等有一定的了解。
2.利用网络设备,学生自己组成局域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局域网组网技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1.了解局域网的组成、各种设备的用途。
2.利用实验室提供的网络设备和双绞线,5~6位同学一组,将计算机组成一局域网,并对局域网进行相应配置。
3.进行对等网设置,并进行文件共享.4.独立完成上述内容,并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实验二组建客户/服务器局域网一、实验题目局域网c/s网及windows 2003 server安装与设置二、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 2003 Server的安装方式和安装过程。
(2)学会利用安装程序创建分区,选择分区格式。
(3)理解Windows 2003 Server的几种安装方式和要注意的问题。
(4)掌握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的相关术语。
三、实训要求学院现准备搭建一个网站服务器,计算机的主要配置为CPU:P43.0GB,内存:DDR333/1GB,硬盘:IDE,160GB两块。
经过分析决定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 作为操作系统,分为三个区,C盘20GB,D盘80GB,E盘80GB。
C盘、D盘采用NTFS格式,E盘采用FAT32格式。
操作系统安装在C盘上。
四、实训步骤1.从光盘启动安装程序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服务器2.安装活动目录3.设置用户名及密码4.客户端登陆服务器,并进行服务器资源访问实验三网络连通性的测试及通用测试指令的使用一、实验题目网络连通性的测试及通用测试指令的使用二、实验目的1. 熟悉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2. 掌握Ping等通用测试指令命令的使用。
3. 掌握如何使用Ping,ipconfig,netstat,tracert等命令验证目标主机的连通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指导教师:宿红毅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安排一、说明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总学时54,其中课程讲授40学时,课程实践环节14学时。
二、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包括:1.利用WinSock编程接口实现点对点通信(2学时)2.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6学时)3.设计并实现一个SMTP邮件发送程序(6学时)4.设计并实现一个POP3邮件客户程序(6学时)5.设计并实现一个FTP客户端程序(6学时)6. 设计并实现一个网络下载程序(6学时)7.利用WinPap实现网络数据链路层帧捕获,显示分析帧和上层包结构。
(6学时)实验要求:1.所有设计的程序采用C/C++编写,在Windows或Linux下运行。
2.点对点通信实验和WinPcap抓包程序是必须完成的内容,其它五个题目可以任选一个完成。
3.最终提交软件设计报告、源程序和运行结果界面(截图)。
实验一WinSock点对点通信程序1.实验目的WinSock是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Socket编程接口,通过WinSock函数库可以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进程之间通信。
●理解基于WinSock的客户/服务器概念●掌握使用WinSock进行编程的方法●了解常见WinSock开发模式的使用2.实验内容基于WinSock开发一个简单的客户/服务器文本传输程序,客户端能够发送由标准输入得到的文本,服务器能够接收并将其显示在标准输出上。
3.实验环境程序运行环境为以太网,采用TCP/IP协议栈,网络操作系统为Windows。
程序开发环境为Visual C++6.0版本。
4.实验步骤步骤1 需求分析程序功能为:(1)服务器可以接受任何客户的连接(2)服务器在同一时刻只能与一个客户通信,直到该客户退出才可以接收下一个客户(3)客户程序使用命令行参数指定服务器地址(4)客户端输入的文本都发送给服务器(5)客户使用Ctrl+C键停止发送,关闭连接步骤2 服务器程序开发以Visual C++ Console控制台程序的形式编写服务器程序,服务器程序采用循环服务器的模式,不支持多线程操作。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肖维民袁志祥郑啸编写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前言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础,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在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赘述的。
培养一大批谙熟网络原理与技术,具有综合应用和设计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相关专业的重要职责。
网络技术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概念繁多,并且比较抽象,仅靠课堂教学,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网络的一般性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上,必须通过一定的实验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其内在机理。
然而,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组织计网络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实验实施手段,使之既能配合课堂教学,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能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以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为主要目标,并兼顾以上考虑,编制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旨在规范实验内容,严格实验训练,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实验指导书内容涵盖网络原理,组网技术,网络应用和网络管理几个方面,实验项目既包含了对网络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又融合了当今网络工程的某些主流技术,适应了基础与验证性、综合和设计性两种不同层次的要求。
实验指导书共列出了十个实验项目,其中,实验一是关于网络原理和协议的分析与设计方面的训练,实验二至实验八侧重于网络实用技术方面的训练,当然,通过这方面的实验训练,也有助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实验九、实验十是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方面的训练。
从分配的比例来看,基础部分所占的比例不大,这并不是这部分不重要,而是考虑到目前的课时数、实验条件以及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综合选择的。
实际上,尤其是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强调网络原理和协议实验的重要性,这一点,可望在以后逐步加以调整。
总之,列出的十个实验,实际可根据课时数、专业进行选做,目前可供56学时,48学时,32学时的本科网络课程教学选做,适用专业包括计算机、通信、自动化、仪表、信息技术等。
17秋北理工《计算机网络》在线作业《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它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协议,对于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和在线作业展开,包括课程内容、学习方法、作业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层次结构等;网络传输层的协议和技术,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网络应用层的协议和技术,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域名系统(DNS)等;网络安全和管理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应用,为网络的设计、搭建和管理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
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
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加深理解,比如通过搭建网络实验环境来模拟网络传输和通信过程,或者通过抓包分析来了解网络通信的细节;其次,要加强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教材,进行复习和总结,同时,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完成一些实际项目或作业,提高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再次,要加强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和互动。
可以利用课程讨论、交流平台等,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帮助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计算机网络》的在线作业要求。
在线作业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作业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在线作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选择题、填空题、编程题等,通过解答题目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在线作业还可以通过实际项目的形式来进行,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网络设计、搭建和操作,从而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大工20春《计算机工程实验(二)》实验
报告离线作业
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离线作业,对计算机工程实验(二)的相关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入理解。
2. 实验内容
本次离线作业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理解并应用计算机工程实验(二)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 完成实验指导书中的相关实验内容;
- 编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实验步骤
3.1 实验准备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准备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并确保实验环境的正常运行。
3.2 实验过程
按照实验指导书提供的步骤,依次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
的关键步骤和操作。
3.3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观察结果,整理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3.4 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
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4.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的离线作业,我对计算机工程实验(二)的实验内
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成功完成了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
实验报
告的撰写过程中,我能够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
结论。
5. 附录
实验报告的附录部分包括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数据、实验设备和
材料清单等相关信息。
以上是关于大工20春《计算机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离线作业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FDISK的应用和CMOS的设置
实验二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装和配置实验三拔号连接Internet
实验四对等网的安装与配置
实验五IE浏览器的使用和设置
实验六FRONTPAGE网页制作
实验七网站发布服务器的配置及技术
实验一FDISK的应用和CMOS的设置系级:学号:姓名:
实验二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装和配置
实验三拔号连接Internet
日期:
实验四对等网的安装与配置
系级:学号:姓名:
日期:
实验五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学号:姓名:系级:
实验六两台路由器直连的配置学号:姓名:系级:
注:本报告要求一式两份日期:
实验七智能交换机中虚拟网的配置*
注:本报告要求一式两份日期:。
姓名:锦瑞报名编号: C00006学习中心:理工大学层次:专升本专业:网络工程实验一:交换机的登录与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Console 口登录交换机和使用Telnet 方式登录交换机的方法;2、Comware 平台的基本使用。
实验问题讨论:1.使用Telnet方式登录交换机:(1) 在交换机上做出必须的预先配置,例如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登录交换机的用户密码,配置登录用户的权限级别等。
请把你为完成这些预先配置所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
答:配备 IP:< Quidway>sytem →< Quidway>interface VLAN-interfacel → [QW-vlan-interfacel]ip address 192.168.0.2 255.255.255.0配置权限:< Quidway>user-inerface vty 0 4 →[QW-vi-vty0-4]authentication →[Q W-vi-vtu0-4]set authentication sample 123456→[QW]user privilege 3 (2) 配置PC A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注意要把PC A的IP地址与交换机的IP 地址设在同一网段。
请把你所做的配置写到实验报告中。
答:将PC机ip设为:192.168.0.03(255.255.255.0),交换机是(192.168.0.2)实验二:交换机VLAN间路由配置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交换机VLAN 间路由的配置方法;2、掌握VLAN 间路由配置命令。
实验问题讨论:1.“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命令和“reboot”命令的功能是什么?答:“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命令的功能是擦除旧的配置文件。
“reboot”命令的功能是用来复位单板。
2.Switch A中VLAN1的端口都包括哪几个端口?VLAN2的端口包括哪几个端口?VLAN3的端口都包括哪几个端口?答: VLAN1:Fa0/1-6和Fa0/9-24 VLAN2:Fa0/7 VLAN3:Fa0/8实验三:路由器的登录与基础配置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器两种登录方式; 2、掌握路由器基础命令功能。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课程学习要求
一、课程考核形式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离线作业(实验报告),无在线作业和考试。
“离线作业及要求”在该课程的“离线作业”模块中下载。
二、离线作业要求
学生需要在平台离线作业中下载“大工17春《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实验报告”,观看实验课件,根据课件中的操作及实验结果来读取实验数据、认真填写“大工17春《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实验报告”,并提交至课程平台,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作为本课程考核的依据,未提交者无成绩。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实验报告由交换机的登录与配置实验、交换机VLAN间路由配置实验、路由器登录与基础配置、广域网PPP 协议PAP验证的基本配置、广域网PPP协议CHAP验证的基本配置,实验五个独立的部分构成,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三、离线作业提交形式及截止时间
学生需要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点“上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 2017年9月6日23:59:59。
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离线作业,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四、离线作业批阅
老师会在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离线作业,在离线作业截止提交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事项:
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成绩以零分计!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