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评定
- 格式:ppt
- 大小:797.50 KB
- 文档页数:27
脑瘫常用的评定量表
脑瘫是一种影响儿童运动与姿势控制能力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评定脑瘫患者的病情及功能障碍程度对于临床治疗和康复计划的制定非常重要。
以下是脑瘫常用的评定量表:
1. 格罗斯莫托函数分类系统(GMFCS):该量表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根据患者的运动能力将其分为5个等级,从功能最好的Level I到功能最差的Level V。
2. 曼努埃尔技能分类系统(MACS):该量表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的手部功能,根据患者的手部能力将其分为5个等级,从功能最好的Level I到功能最差的Level V。
3. 爱德尔贝格瘫痪评定量表(Edinburgh Classification of Postural Control in Cerebral Palsy):该量表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根据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平衡和协调能力将其分为不同等级。
4. 协调和运动功能障碍评定量表(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该量表用于评估儿童的运动和协调能力,包括手眼协调、平衡和精细动作等方面。
5. 北京脑瘫评定量表(Beijing Cerebral Palsy Assessment):该量表是中国的一种脑瘫评定工具,包括肌张力、运动功能、感知觉和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评估。
这些评定量表能够帮助医生和康复师全面评估脑瘫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并根据评定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通过定期评估,可以监测病情进展和康复效果,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和智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于脑瘫患者,康复评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医生和家属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康复计划。
康复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神经系统评估神经系统评估是康复评定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包括了对患者的感觉、运动、反射、平衡和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神经系统评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康复方案。
二、肌肉骨骼系统评估肌肉骨骼系统评估主要是对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骨骼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估。
对于脑瘫患者来说,肌肉骨骼系统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往往存在肌肉萎缩、骨骼畸形、关节僵硬等情况。
通过肌肉骨骼系统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肌肉骨骼状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康复方案。
三、日常生活评估日常生活评估主要是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了饮食、穿衣、洗漱、如厕等方面。
对于脑瘫患者来说,日常生活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往往存在自理能力不足的情况。
通过日常生活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自理能力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康复方案。
四、言语和认知评估言语和认知评估主要是对患者的语言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估。
对于脑瘫患者来说,言语和认知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往往存在语言不流畅、认知能力不足的情况。
通过言语和认知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康复方案。
脑瘫患者的康复评定内容包括神经系统评估、肌肉骨骼系统评估、日常生活评估和言语和认知评估等方面,这些评估内容可以帮助医生和家属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康复计划。
同时,康复评定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康复措施,早期干预、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长期跟踪管理等都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前、后得重要工作—--—康复评定知识一、为什么要对小儿脑瘫进行康复评定脑性瘫痪因其类型受损部位不同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即使就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而表现各异。
对患者进行系统得康复评估就是了解患者目前存在问题得主要手段为康复治疗计划得制定打下了科学基础。
也为治疗目标得拟订与修正提供了依据。
因此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前必须对各项功能进行评估。
在诊断方面根据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有CP等危险因素得如缺氧早产窒息等存在出现了不正常得运动模式及姿势及时常伴有言语感知智力等障碍排除其它疾病所致得中枢性瘫痪及一时性运动发育滞后即可作初步诊断。
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可探索病因并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得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得依据。
二、评定前要了解脑瘫得分型不就是得。
从分型中可以明了其病变部位大体在哪里。
一痉挛型早常见全身肌张力明显增高原始反对持续存在全身“僵硬"主要病变在锥体束。
二手足徐动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病变在基底核。
三共济失调型少见主要表现为平衡协调性差意向震撼主要病变在小脑、四弛缓型以肌张力低下为主。
五ﻩ混合型以上任何二型或二型以上得症状混合出现。
如果按肢体障碍情况可分为单瘫双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临床上以四肢瘫与双瘫为多见。
但这种“瘫”并不就是不能动而就是动得不好就是有障碍得“瘫痪”。
三、怎样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共进行六个方面得评定如体格发育障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得评定、特殊感觉障碍得评定、言语障碍、智力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得评定、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
一)。
体格发育障碍得评定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得评定可以瞧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得程度与发育滞后得时间明确就是否有畸形挛缩等情况。
小儿体重估计出生前半年体重KG =出生体重+月龄*0.7出生后半年体重KG =出生体重+6*0.7+(月龄-6)*0。
52岁以上体重 KG=年龄*2+8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10%、二)运动功能障碍得评定 1 运动发育障碍得评定正常小儿得运动与姿势发育有一定时间与顺序如2-3个月时卧位能抬头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各握一玩具。
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
脑瘫评定是一项重要的医学评估,旨在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脑瘫并确定其疾病
的种类和程度。
脑瘫是一种导致运动和姿势异常的永久性疾病,通常是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发生的。
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历资料和家庭背景:评定过程通常会开始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家庭背景
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脑瘫的原因和可能的诱因非常重要。
2.身体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运动和姿势
异常。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肌张力、协调性和姿势控制等方面。
3.功能评估:评定过程中会评估患者的功能能力,包括行走、坐立、卧位等。
这有助于确定脑瘫对患者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影响程度。
4.神经影像学检查:通过使用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等
技术,医生可以检查患者的脑结构和神经电活动。
这有助于确定脑瘫的类型和程度。
5.发育评估:对于婴儿和幼儿,医生会评估其迟缓的发育情况,包括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交等方面。
这有助于确定脑瘫对他们发育的影响。
6.病情分级:根据评定结果,医生会将脑瘫患者的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等级。
这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总之,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病历资料和家庭背景、进行身体检查和功
能评估,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对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并最终确定脑瘫的种类和程度。
这些评定结果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康复方案至关重要。
脑瘫BOT-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概述
本文档旨在介绍脑瘫BOT-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该表包含88个项目,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水平。
目的
脑瘫BOT-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以便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评定项目
脑瘫BOT-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共包含88个评定项目,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步行和跑步能力
2. 跳跃和躲避能力
3. 平衡能力
4. 抓握和操作能力
5. 运动协调能力
每个评定项目都具体描述了被评估者需完成的动作,并由评定者对其表现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
评定者根据被评估者的表现,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 0分:无法完成动作
- 1分:完成动作的一部分
- 2分:完成动作但有明显困难
- 3分:完成动作且无明显困难
评定者根据被评估者的实际表现,选择最适合的评分标准。
应用范围
脑瘫BOT-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适用于年龄在4至21岁之间的脑瘫患者。
评定者必须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
脑瘫BOT-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是一项有效的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评估脑瘫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水平,为康复训
练提供指导和依据。
评定者在评估过程中应确保独立决策,遵循简单且无法律纠纷的策略,并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使用者可以使用这份文档作为参考,了解脑瘫BOT-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的基本情况和应用范围,但在使用时,还需要详细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和指导文件,并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
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介绍
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是一种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的常用工具。
该评定表共包含88个项目,旨在帮助医生和治疗师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功能水平。
评定项目
以下是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中的一些评定项目:
1.坐姿平衡:患者能否保持平稳的坐姿。
2.独立行走:患者是否能够独立行走。
3.步态:患者行走时的步态是否正常。
4.远端手部功能:患者是否能够完成精细的手部动作。
5.上肢功能:患者是否能够进行自理活动,如穿衣、洗脸等。
使用方法
医生和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进行评估。
评定过程中,根据患者是否能够完成
每个项目,选择相应的等级进行评定。
评定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了解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功能水平,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结论
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工具,适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
通过使用该评定表,医生和治疗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功能水平,为其提供合适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一、背景脑瘫,全称为脑性瘫痪,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脑瘫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对我院近一年来的脑瘫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评定,现将评定结果总结如下。
二、评定方法1. 评定对象:选取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脑瘫患者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1-15岁之间。
2. 评定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脑瘫评定量表(CPIS)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三、评定结果1. 运动功能:在运动功能方面,患者普遍存在运动障碍,其中轻度运动障碍15例,中度运动障碍20例,重度运动障碍15例。
通过康复训练,轻度运动障碍患者得到明显改善,中度运动障碍患者部分改善,重度运动障碍患者改善不明显。
2. 认知功能:在认知功能方面,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10例,中度认知障碍20例,重度认知障碍20例。
经过康复训练,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中度认知障碍患者部分改善,重度认知障碍患者改善不明显。
3. 语言功能:在语言功能方面,患者普遍存在语言障碍,其中轻度语言障碍10例,中度语言障碍20例,重度语言障碍20例。
通过康复训练,轻度语言障碍患者语言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中度语言障碍患者部分改善,重度语言障碍患者改善不明显。
4. 日常生活能力: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患者普遍存在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轻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15例,中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20例,重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15例。
经过康复训练,轻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得到明显改善,中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部分改善,重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改善不明显。
5. 心理行为:在心理行为方面,患者普遍存在心理行为异常,其中轻度心理行为异常10例,中度心理行为异常20例,重度心理行为异常20例。
通过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轻度心理行为异常患者得到明显改善,中度心理行为异常患者部分改善,重度心理行为异常患者改善不明显。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Oct.2015,Vol.30,No.10第三章ICF-CY 框架下的儿童脑性瘫痪评定第二节活动与参与的评定一、交流能力评定(一)理解能力评定(d310交流-接收-口头讯息)1.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diagnosis schedules ,GDDS )证据GDDS 适用于0—6岁儿童,不仅适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而且比其他量表更适用于伤残儿,被认为是婴幼儿智能测试的经典方法。
该量表已成为婴幼儿发展测验的范型之一,广泛应用于儿童心理学及医学的儿科研究等实践领域[82](1个Ⅲ级证据)。
推荐应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对小年龄组儿童进行评定(推荐强度C 级)。
2.贝利婴儿发展量表中的智力量表(证据及推荐强度参照第一节)3.S-S 语言发育迟缓评定(证据及推荐强度参照第一节)4.构音障碍评定(证据及推荐强度参照第一节)(二)表达能力评定(d330说)证据对以讲话的形式产生词汇、短句和更长的段落以表达表面和隐含意义,如以口语来表达事实或讲故事方面的进行评定语言功能包括说的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正常的言语-语言能力发育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评定时要从上述三方面进行[83]。
推荐1.应用S-S 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和构音障碍评定法评定表达能力(推荐强度参照第一节)。
2.可应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评定小年龄组儿童的表达能力(推荐强度参照本节理解能力评定)。
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一)评定内容[84]1.改变和保持身体姿势功能评定(1)改变身体的基本姿势功能(d410改变身体的基本姿势):评定体位转换、和摆出各种姿势的能力。
(2)保持身体姿势功能(d415保持一种身体姿势):评定在特定环境下保持同一身体姿势的能力。
2.移动运动功能(d420移动自身)评定在不改变身体姿势的前提下从一处表面移动到另一处的能力。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前、后的重要工作- 康复评定知识一、为什么要对小儿脑瘫进行康复评定脑性瘫痪因其类型受损部位不同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而表现各异。
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评估是了解患者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打下了科学基础。
也为治疗目标的拟订与修正提供了依据。
因此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前必须对各项功能进行评估。
在诊断方面根据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有CP 等危险因素的如缺氧早产窒息等存在出现了不正常的运动模式及姿势及时常伴有言语感知智力等障碍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一时性运动发育滞后即可作初步诊断。
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可探索病因并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二、评定前要了解脑瘫的分型吗是的。
从分型中可以明了其病变部位大体在哪里。
一痉挛型早常见全身肌张力明显增高原始反对持续存在全身“僵硬”主要病变在锥体束。
二手足徐动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病变在基底核三共济失调型少见主要表现为平衡协调性差意向震撼主要病变在小脑。
四弛缓型以肌张力低下为主。
五混合型以上任何二型或二型以上的症状混合出现。
如果按肢体障碍情况可分为单瘫双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
临床上以四肢瘫和双瘫为多见。
但这种“瘫” 并不是不能动而是动得不好是有障碍的“瘫痪” 。
三、怎样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共进行六个方面的评定如体格发育障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特殊感觉障碍的评定、言语障碍、智力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
一). 体格发育障碍的评定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的评定可以看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的程度和发育滞后的时间明确是否有畸形挛缩等情况。
小儿体重估计出生前半年体重KG = 出生体重+月龄*0.7 出生后半年体重KG = 出生体重+6*0.7+(月龄- 6)*0.52 岁以上体重KG = 年龄*2+8 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