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二单元主观题练习
- 格式:pptx
- 大小:221.75 KB
- 文档页数:19
二.简答题13. 近年来,北冰洋冰面缩减,北极熊生存环境恶化,甚至发现了因为找不到冰面被迫长途游泳而淹死的北极熊。
相当多的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类活动过度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
他们预言长此以往,极地冰雪最终将完全融化,人类也将面临北极熊的厄运。
科学家们从北极熊的厄运联想到人类的命运,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参考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14.海恩法则是以德国人帕布斯·海恩命名的一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参考答案: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6.辩证的否定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他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其实质是。
参考答案:发展联系扬弃17.“只要早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表明真理是。
参考答案:具体的有条件的18.唯物辩证法主张用、、、的观点看问题。
他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和入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要从事物现状与它的和联系起来考察;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和。
是唯物辩证法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坚持,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切矛盾的。
参考答案:联系发展全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去将来根本性质内部矛盾(内因)外部矛盾(外因)矛盾源泉动力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19参考答案:A.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20.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主观题训练唯物论例题:1.某乡政府根据县有关部门的意见,要将该乡各村的部分跟耕地和果园挖成养殖水产的鱼塘,以增加水产养殖,但大多数村的农民反对这样做。
他们认为,该乡离市区近,蔬菜、柑桔销路好,又有种植蔬菜和柑桔的经验。
乡政府通过进一步论证后,决定根据该乡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农民培育蔬菜的技术指导,并指导农民对橘园进行“三荒一改”,从而使农民种菜植橘经济效益可观。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乡政府决策的依据。
答: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该乡政府具体分析了该乡的实际情况,即离市区近,蔬菜、柑橘销路好,又有种植经验,对农民加强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体现了这一观点。
②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该乡正确决策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种菜植橘取得客观经济效益体现了这一观点。
注意:1.分析题目要求运用什么知识点2.答题模式:原理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3.答案必须分点、分段2.“三鹿集团”的婴幼儿奶粉使用了本是化工原料的三聚氰胺作为配方,导致很多婴幼儿患上肾结石。
这起恶劣的“投毒事件”更加激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心。
“三鹿事件”加速了《食品安全法》三审草案的出台。
而且针对“三鹿事件”,食品安全法草案作了八处修改,以从法律制度上预防和处置这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这充分彰显了我国严格监管市场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决心。
材料中关于《食品安全法》的修改过程体现了哪些唯物论道理?(12分)认识论1.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
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
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高考哲学主观题训练1、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历经浩劫而没有中断,汉字功不可没,关于汉字书写的简繁之争未曾终止。
一种跳出了“非此即彼"形而上学思维观的主张——“用简识繁”,体现了海峡两岸乃至全球汉字使用者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最大认同。
该主张倡导各地的正规出版物依惯例各得其所,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倡导习惯于繁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能写简体字;倡导习惯于简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繁体字.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用简识繁"这一主张为什么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12分)①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简体字与繁体字各有存在的理由,繁体字体现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简体字书写方便,符合社会生活需要。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简体宇与繁体字相互包容,共同发展。
④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用简识繁”的主张体现了简体字与繁体字在现实生活中共同存在,和谐共生。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用简识繁"倡导共同存在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与繁荣。
(每点3分)2、中国的慈善事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目前’我国各种慈善力量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在灾害救助、扶老救-孤、扶贫济困等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
但是,慈善事业发展过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慈善组织程序不公开、不透明,善款使用不善;普通民众对慈善文化和活动认知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等。
运用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如何从实际出发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12分)①全面把握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既要看到慈善事业的长足进步,也要看到还存在的问题,做到实事求是。
(4分)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积极探索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调动民众参与慈善事业活动的积极性。
(4分)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高二哲学主观题训练答案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国航天与美俄等航天强国相比要落后许多,意味着要付出更多努力,就体现了这一点。
(3分)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起促进作用。
中国航天人发明了“归零”原则,发扬“勇于探索,不畏艰险”的精神体现了这一点。
(3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但人们可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
利用规律我国航天取得一次次的胜利,是中国航天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3分)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为了赶上国外航天技术,航天人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就体现了这一点。
(3分)4.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获得需要修订《消法》的认识。
(2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新消费模式的出现,推动国家启动《消法》的修订工作。
(2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证明了原有的《消法》还有不如意地方。
(2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我国制定并不断完善《消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分)5.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张。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
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张,是尊重自然规律的体现。
6.(1)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2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3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意识的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欢迎阅读哲学第一、二单元主观题集锦(辩证唯物论、认识论)1.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
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4分)(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4分)(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4分)(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题简单化了。
(4分)2.温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人们不良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严重污染了水环境。
温州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治水政策文件。
将在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珊溪水源保护、“两河”整治等方面工作中,寻求新突破。
并向市民发出倡议:人人争当治水护水的宣传者、践行者与监督者。
计划到2020年,温州基本能够建成美丽浙南水乡。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温州市为什么要开展美丽浙南水乡建设。
2.(1)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分)水环境有其固有的循环规律,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规律。
市民不恰当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使水环境的恶化,水质被污染是人们的活动违背客观规律的结果。
(1分)(2)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高二政治主观题训练(哲学类)1.过去人们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忽视了对发展生产过程中的废物的科学治理,造成了自然环境严重污染,臭氧层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今天人类又不得不高喊:要保护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结合材料回答:(1)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2)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答案:(1)①材料体现出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1分)②体现出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作用(1分)(2)①自然界及规律是客观的,承认尊重自然规律,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3分)②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行为应顺应自然,服从自然规律(3分)③人在利用自然开发自然过程中,必须树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将开发自然和保护自然结合起来,做到可持续发展。
(2分)2、请运用有关哲学道理说明我们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的原因。
答:(1)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分)辩证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为书,只为实。
(3分)(2)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分)(3)所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2分)3、辨析题:只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就一定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答:(1)这个观点错误。
(1分)(2)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新离不开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使得我们敢于突破旧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3分)但社会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1分)(3)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分)(4)因此,只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不立足实践,实现实践创新,也不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唯物论主观题(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4、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2014社会热点应用举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表: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GDP、税收收入变化趋势(略)注:尽管进入后危机时代,但企业利润继续下滑,一般贸易进口额大幅下降,造成相关税种减收;结构性减税政策造成相关税种减收。
如:增值税转型改革和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影响国内增值税增收;取消或降低多种出口商品的出口关税等政策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关税收入;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也造成税收总收入减少。
材料:自1992年始,我国确定每年的4月为全国“税收宣传月”,至今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