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
- 格式:doc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17
2023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一、考试简介2023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在药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考试内容包括药学基础理论、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与质量评价、药物生物学与制药工程、药剂学、临床药学、药物治疗学、药事管理等。
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
二、考试大纲1. 药学基础理论1.1 药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原理1.2 药理学基础知识1.3 药品管理法规与政策1.4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1.5 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2. 药物化学2.1 药物化学基本概念2.2 药物分子结构与活性关系2.3 药物合成与改良技术2.4 药物分类与命名规则3. 药物分析与质量评价3.1 药物质量评价方法3.2 药物分析技术与仪器3.3 药物质量控制标准与规范4. 药物生物学与制药工程4.1 药物生物学基础知识4.2 药物制剂开发与工艺4.3 药物包装与储存5. 药剂学5.1 药剂学基本概念5.2 药剂学剂型与处方学5.3 药物给药途径与药物释放5.4 药物溶解度与稳定性6. 临床药学6.1 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6.2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6.3 统计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6.4 个体化用药与药物监测7. 药物治疗学7.1 常见疾病的治疗原则7.2 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优化7.3 药物剂量计算与调整7.4 抗菌药物应用与耐药性8. 药事管理8.1 药物采购与配送管理8.2 药物储存与保管管理8.3 药物处方审核与发药8.4 药物不良事件监测与药敏试验三、备考建议1. 熟悉考试大纲,理解各个科目的考点和要求。
2. 分阶段进行复习,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并保持持续的学习和复习状态。
3.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4. 注意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的掌握,重点强化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6. 关注最新的药学研究动态和法规政策,保持对药学领域的更新了解。
执业药师考试大纲
1. 药学基础知识:
- 药物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性质、合成工艺等。
- 药物分析学: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分析法等。
- 药剂学:药物的配制、制剂的稳定性、途径和技术等。
- 药物代谢与药理学: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等。
2. 临床药学知识:
- 药物治疗学:药物在临床中的治疗应用、药物的剂量、用
法和疗效等。
- 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等。
- 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和监测:对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监
测药物治疗效果等。
3. 药学伦理学和法律法规:
- 药学伦理学:药师职业道德、患者权益等。
- 药学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法规、药店管理法规等。
4. 专业实践:
- 药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药师所需的各类专业实践技能、药
师与其他医疗人员的协作等。
5. 科学研究和学术规范:
-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科学研究的设
计和实施等。
- 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以上为一般情况下的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具体以各地考试机构发布的官方考试大纲为准。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1.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基本观念-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医学的特点与基本内容2.中医病因病机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储藏学说-内外邪气学说-病机学说的应用3.中医诊断学-四诊法及其应用-掌握常见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判断疾病的分型与辨证论治4.中医治则治法-中药的基本治疗法则-中药的配伍禁忌-中药的剂型与用法第二部分:中药学知识1.中药的基本知识-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药的取材与加工-中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2.中药药物学-常见中药的药用价值与功效-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与药动学特点-常见中药的毒副作用与禁忌3.中药处方学-中医经典方剂的基本应用与调配-常见中成药的使用与剂型选择-中药处方的调配方法与技巧4.中药制剂学-中药的剂型分类与制剂方法-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的制备与应用-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与应用第三部分:中药药物评价与临床应用1.中药质量评价与标准-中药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中药的质量标准与监管2.中药药效评价与药理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中药的药效评价与临床应用研究3.中药临床应用与中西医结合-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与中药治疗-中药与西药的合用与药物相互作用-中医疗效评价与中西医结合的应用前景第四部分:中药药事管理与安全使用1.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常见中药的鉴别与质量控制方法-中药质量控制的规范与标准2.中药药事管理与合理使用-中药饮片的储存与保管-中药处方的审核与发药-中药不良反应与药物安全使用3.中药药师的职业道德与规范-中药药师的职业道德准则-中药师的职业责任与责任-中药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与规范以上是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知识、中药药物评价与临床应用以及中药药事管理与安全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考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学习和理解,提升自己的中药知识水平,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执业药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底子理论、常识和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常识的重要组成局部。
按照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测验内容主要包罗以下几方面:
1.中药药剂学中重要的底子概念、底子常识和底子理论。
2.中药制剂单位操作〔粉碎、浸提、别离、精制、浓缩、枯燥、混合、制粒、灭菌等〕的底子道理、方法与应用。
3.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查抄。
4.中药制剂常用辅料的类型及其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5.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及其特点和应用。
6.中药制剂不变性的影响因素、常用不变办法及试验方法。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底子理论常识与应用。
8.中药制剂配伍变化的底子理论常识。
9.中药炮制的底子理论常识,常用炮制方法、辅料及其应用要点。
10.常用中药饮片质量要求、炮制作用及应用。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包括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和药事管理与法规四个科目。
其中,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主要考查执业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业务活动、从事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集中反应了执业药师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科目主要包括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常见病证、中药调剂、中药贮藏与养护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202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还包括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和药事管理与法规三个科目。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和专业知识二主要考查执业药师从事药学服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包括中药学基础理论、中药制剂与剂型、中药鉴定等方面的知识。
药事管理与法规则主要考查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监管法规,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总体来说,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对执业药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要了解国家药物政策和药品监管法规,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有效。
(医疗药品管理)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中药炮制)及年执业中药师考试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和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中药药剂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中药制剂单元操作(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灭菌等)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3.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质量要求和检查。
4.中药制剂常用辅料的类型及其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和应用。
5.中药制剂新技术和新型给药系统及其特点和应用。
6.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常用稳定措施及试验方法。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
8.中药制剂配伍变化的基本理论知识。
9.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炮制方法、辅料及其应用要点。
10.常用中药饮片质量要求、炮制作用及应用。
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内容:一、中药剂学1、掌握中药剂学的含义及范围;了解中药剂学的发展史和中药剂型的分类。
2、掌握各种剂型的定义和特点;了解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各种剂型的特点与适应性。
3、掌握散剂的制备和质量要求;熟悉散剂的分类;了解散剂的特点和制备方法。
4、掌握浸出制剂的定义、特点和质量要求;熟悉浸出制剂的分类和常用浸出方法;了解汤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煎膏剂、口服液剂等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
5、掌握液体药剂的定义、特点和质量要求;熟悉液体药剂的分类;了解常用的液体药剂制备方法。
6、掌握注射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熟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和制备方法;了解注射剂的包装及储存、运输要求。
7、掌握眼用制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熟悉眼用制剂的制备方法。
8、掌握喷雾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熟悉喷雾剂的制备方法。
9、掌握胶囊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熟悉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了解空胶囊的原料种类及规格,以及胶囊剂的填充方法。
10、掌握丸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熟悉丸剂的制备方法;了解丸剂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11、掌握颗粒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熟悉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查方法。
12、掌握片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熟悉片剂的常用辅料,以及片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查方法。
二、中药制剂分析1、掌握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了解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和任务。
2、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4、掌握气相色谱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了解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5、掌握薄层色谱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了解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6、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024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部分: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学问和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须要,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中药药剂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学问和基本理论。
2. 中药制剂单元操作(粉碎、浸提、分别、精制、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灭菌等)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
3. 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4. 中药制剂常用辅料的类型及其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5.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及其特点和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 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常用稳定措施及试验方法。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学问与应用。
8. 中药制剂配伍变更的基本理论学问。
9. 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学问,常用炮制方法、辅料及其应用要点。
10常用中药饮片质量要求、炮制作用及应用。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成方制剂、饮1. 常用术语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处方药、非处方药、新药、GMP一.中药药剂学与中(一)中药药剂学及等术语药剂型选择其发展(1)历代主要中药剂型理论及中药制2. 历史回顾与现状剂相关文献(2)中药制剂剂型、技术、辅料探讨与应用现状(1)基质的要求(二)栓剂的基质要求与类型(2)基质的类型、代表品种及其性质(1)栓剂的制法(2)热熔法的制备要点与应用(三)栓剂的制备制备方法(3)润滑剂的种类与选用(4)置换价及其计算(四)栓剂的质量要(1)质量要求质量要求与检查(2)融变时限检查求与检查方法(1)特点与分类(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2)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1)空胶襄的原料与辅料1. 硬胶褒剂的制备(2)空胶囊的规格及其选用(3)药物的处理、填充与应用(1)软胶囊的囊材十—、胶囊剂(二)胶囊剂的制备组成(2)软胶襄对充填物的要求2. 软胶囊的制备(3)滴制法、压制法制备软胶囊的操作要点与应用(4)中药软胶囊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缘由(三)胶囊剂的质量质量要求与检查水分、崩解时限、装要求与检查量差异要求(一)基本要求分类与特点(1)分类十二、丸剂(2)特点(二)水丸 1. 水丸的赋形剂水丸赋形剂的常用品种与选用(1)水丸对药粉的要求2. 水丸的制备(2)泛制法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应用(3)起模方法(1)类型1. 蜜丸的类型、蜂蜜(2)蜂蜜的要求与选择的选择与炼制(3)炼蜜的目的、(三)蜜丸(含水蜜规格、要求与选用丸)(1)塑制法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应2. 制备用十二、丸剂(2)水蜜丸的制备方法及要点1. 浓缩丸的分类与(1)分类(2)饮片的处理原(四)浓缩丸饮片的处理原则则2. 浓缩丸的制备制法与应用1. 糊丸(1)常用的赋形剂(五)糊丸和蜡丸(2)制法与要点2. 蜡丸制法与要点(1)常用基质的要求与种类1. 常用基质、冷凝液(2)冷凝液的要求、及药物的分散状态种类与选用(六)滴丸(3)滴丸中药物的分散状态十二、丸剂(1)制备要点与应2. 滴丸的制备用(2)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1)包衣目的(七)丸剂的包衣包衣的目的与种类(2)包衣种类及包衣材料十三、颗粒剂十四、片剂(1)溶散时限、水(八)丸剂的质量要分的要求质量要求与检查(2)重量差异、装求与检查(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量差异及装量检查的适用性(1)特点(2)分类(1)制备工艺与应1. 可溶颗粒的制备用(2)不同制粒方法(二)颗粒剂的制备12混悬颗粒3泡腾颗粒(三)颗粒剂的质量质量要求与检查要求与检查(一)基本要求帮点与分类及其应用制备要点制备要点与应用溶化性、水分、粒度要求及检查方法(1)中药片剂的特点、类型(2)片剂的分类1稀释剂与汲取剂1适用范围、主要品种及其应用(二)片剂的辅料2润湿剂与黏合剂尸三、主要品种及其应用3崩解剂4. 润滑剂1. 制备工艺(1)崩解机理、主要品种及其应用(2)崩解剂的加入方法运用目的、主要品种及其应用浸膏片与半浸膏片的制备要点与应用(1)中药原料处理(三)中药片剂的制的一般原则(2)制颗粒的目的备2湿制颗粒压片法(3)湿颗粒的干燥(4)干颗粒的质量要求(5)压片前干颗粒的处理及挥发性成分的加入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6)压片(含片重计算)3. 干制颗粒压片法方法及要点4. 粉末干脆压片法方法及要点5. 压片过程与片剂片剂成型机制成型6. 压片过程中可能松片、裂片、粘冲、发生的问题及解决片重差异超限、崩解方法时间超限的缘由(1)包衣的目的与1. 包衣的目的、种类种类与要求(2)片心及衣层的质量要求2. 包衣的方法与设包衣方法备(四)片剂的包衣(1)糖衣物料及包衣工序与操作要点3. 包衣物料与包衣(2)薄膜衣物料及操作包衣操作要点(3)肠溶衣物料及包衣操作要点(1)片剂检查项目十四、片剂(五)片剂的质量要检查项目及要求(2)片重差异、崩求与检查解时限及发泡量要求1. 气雾剂的特点与特点与分类/刀\.大来2. 吸入气雾剂的汲吸人气雾剂的汲取(一)基本要求取与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因素十五、气雾剂(1)组成3. 气雾剂的组成(2)常用附加剂(3)抛射剂及其作用(二)气雾剂的制备制备方法(1)制备工艺流程(三)气雾剂的质量质量要求与检查要求与检查1. 特点、分类及质量要求(一)胶剂2. 胶剂的制备1. 膜剂的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二)膜剂十六、其他剂型 2. 膜剂的制备常用成膜材料与制(三)涂膜剂备工艺锭剂、炎剂、线剂、(四)其他传统剂型褽剂、糕剂、丹剂、条剂、钉剂、棒剂1. 缓释制剂(一)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2. 控释制剂3. 靶向制剂4. 前体药物制剂十七、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 1. 环糊精包合技术(二)中药制剂新技术2. 微型包囊技术3. 固体分散技术(2)抛射剂充填方法及选用质量检查项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特点与分类(2)质量要求(1)原辅料的种类,辅料的作用(2)制备要点(1)特点与分类(2)质量要求(1)常用成膜材料及其他辅料(2)制备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常用成膜材料与附加剂(2)制备工艺流程应用特点(1)特点与类型(2)不宜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特点与类型特点与类型特点与相宜药物(1) 13-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2)�-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1)特点与应用(2)常用包囊材料(3)单凝合法、复凝合法制备微囊的原理及其操作要点(1)固体分散体的特点类型与常用载体(2)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应用(1)易水解和易氧化的药物类型1. 影响中药制剂稳(2)影响中药制剂(一)中药制剂稳定定性的因素稳定性的因素(3)制剂的包装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贮藏要求稳定措施(1)延缓药物水解2. 提中学药制剂稳的方法定性的方法(2)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十八、中药制剂的稳(1)长期试验法与定性加速试验法试验要J占、、、(2)经典恒温法的原理、试验步骤与计(二)中药制剂稳定中药制剂稳定性的算性的试验方法常用试验方法(3) CRH与中药固体制剂吸湿性(4)中药固体制剂防湿措施(5)半衰期和有效期的计算(1)生物药剂学及其探讨内容十九、生物药剂学与(一)生物药剂学药物体内过程及其(2)药物的汲取、药物动力学概论影响因素分布、代谢与排泄(3)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1)药物动力学及十九、生物药剂学与其探讨内容(二)药物动力学常用术语与参数(2)隔室模型、生药物动力学概论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体内总清除率(三)药物制剂的生生物利用度与溶出物利用度度(3)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的计算(4)单室模型单(多)剂量静注、静脉滴注、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计算公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生物利用度的计算及其评价指标(2)需测定溶出度的药物,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与常用参数(3)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二十、药物制剂的配伍变更药物配伍变更探讨(1)探讨目的(一)基本要求的目的与类型(2)配伍变更的类型11. 物理的配伍变更1常见变更及缘由2. 化学的配伍变更1常见变更及缘由三)药剂学的配伍�压射剂的配伍变1常见变更及缘由4. 试验及处理方法(一)基本要求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二十一、中药炮制绪、人U 么(二)中药炮制的目的与作用11. 中药炮制的目的I-_-(1)试验方法(2)处理方法(1)炮炙与炮制(2)《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和《修事指南》的作者、成书年头和学术价值(1)降低或消退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变更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加药物疗效(4)便千调剂和制I 剂1(5)变更药物作用的部位(1)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2)净制、切制、2. 中药炮制的作用加热、辅料炮制与临床疗效(3)对含生物碱类、昔类、挥发油类、鞣质类成分饮片质量的影响(1)洒、醋、食盐水、米泭水的作用与(三)中药炮制的常1. 液体辅料用量(2)姜汁、黑豆汁、用辅料蜜、油的作用与用量2. 固体辅料麦蚨、米、土、河砂、滑石粉、始粉的作用(1)净度、片型、(四)饮片的质量要质量要求色泽、气味的要求求和贮藏保管(2)水分及有毒成分的限量(一)净制净制的目的与方法(1)净制的目的(2)净制的方法1. 饮片类型薄片、厚片、斜片、段、丝、块(1)软化药材的方法(淋、洗、泡、漂、二十二、净制与切制润)(二)切制与干燥(2)软化程度的检2. 切制与干燥方法查方法(3)不同类型药材切药机的选用(4)千燥方法与条件二十三、炒法(一)清炒法 1. 炒黄牛劳子、芬子、王不留行、莱服子、苍耳子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山植、枙子炮制方2. 炒焦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大蓟、蒲黄、荆齐炮3. 炒炭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积壳、苍术炮制方1. 数炒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2. 米炒斑婺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3. 土炒白术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二)加辅料炒马钱子、骨碎补炮制4. 砂炒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5. 滑石粉炒水蛭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6. 始粉炒阿胶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大黄、黄连、当归、炮制方法、辅料用(一)酒炙量、成品性状与炮制薪蛇作用甘遂、延胡索、乳香、炮制方法、辅料用(二)醋炙量、成品性状与炮制香附作用二十四、炙法杜仲、黄柏、泽泻、炮制方法、辅料用(三)盐炙量、成品性状与炮制车前子作用炮制方法、辅料用(四)姜炙厚朴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五)蜜炙黄苠、甘草、麻黄、炮制方法、辅料用批把叶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炮制方法、辅料用(六)油炙淫羊霍、蛉蚧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炮制方法、留意事(一)明缎臼矶、牡蜗、石决明项、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十五、缎法(二)缎洋赌石、自然铜、炉甘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石与炮制作用炮制方法、留意事(三)扣锅缎血余炭项、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何首乌、黄芩、地黄、炮制方法、辅料用(一)苤,、、、量、成品性状与炮制黄精作用二十六、蒸煮熘法炮制方法、辅料用(二)煮藤黄、川乌、附子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解毒机理(三)熘苦杏仁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炮制方法、辅料用(一)复制半夏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与解毒机理炮制方法、品质要(二)发酵六神曲求、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三)发芽麦芽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二十七、其他制法炮制方法、成品性状(四)制霜巴豆、西瓜霜与炮制作用炮制方法、辅料用(五)煨肉豆翘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六)提净芒硝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1. 中药剂型的分类不同分类方法及所涉及的剂型(二)中药剂型的分类与选择(1)剂型与疗效2. 中药剂型的选择(2)剂型选择基本原则(1)药典的性质、作用药典、部(局)颁药(2) 《中国药典》的沿革、组成及相关(三)药品标准品标准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内容(3)部(局)颁药品标准的性质和作用1. 药品卫生标准及(1)药品卫生标准其可能被微生物污(2)药品可能被微(一)基本要求染的途径生物污染的途径2. 制药环境的空气(1)空气净化技术(2)净化级别及其净化适用范围1. 灭菌参数在灭菌D值、Z值、F值及氏值在灭菌中的意中的意义与应用义与应用(1)灭菌方法的分类与灭菌机理二、药剂卫生(2)干热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3)热压灭菌法、(二)灭菌方法与无流通蒸汽灭菌法和菌操作煮沸灭菌法的特点2. 常用灭菌方法与应用(4)过滤除菌法的特点与应用C 5) 6oc。
中药执业药师是负责中药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是中药行业的一项重要资格认证考试,2023年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药学基础知识
1.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中药药材的分类、鉴别、采集、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知识;
3.中药制剂的分类、制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二、中药药理学
1.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的药理学知识;
2.中药的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3.中药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三、中药临床应用
1.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中药的临床应用、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等方面的知识;
3.中药的临床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四、中药管理
1.中药的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2.中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3.中药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
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执业中药师2023年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概述执业中药师考试是一项评估中药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资格考试。
该考试旨在确保中药师具备在中药领域从事临床实践、药物管理以及药品研发等工作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本部分将介绍执业中药师考试的背景和目标。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2.1 药物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药性、药味及功效- 中药炮制与质量控制- 中药药物配伍禁忌2.2 中药学- 中药药材的分类、处理与贮藏- 中药鉴别与质量评价- 中药提取工艺及药材资源保护- 中药制剂的制备与加工2.3 中药配伍学- 中药药对的疗效与禁忌- 中药配伍规律- 中药配伍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配方的设计与应用2.4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基本原理- 中药对于疾病的治疗作用- 中药在机体内的代谢与排泄- 中药药效评价与安全性评估2.5 中药临床应用学- 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案- 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中药联合西药的应用- 中药在特定人群中的使用注意事项第三部分:考试方式执业中药师考试将采取计算机化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和实际操作题等。
考试题型将全面评估考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部分:考试时间与地点具体的考试时间和地点将在考试通知中告知考生,请考生及时关注相关信息,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第五部分:考试报名与准考证领取考生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流程进行考试报名,并准备相关材料。
报名成功后,考生将获得准考证,准考证为参加考试的必备文件。
第六部分:考试评分与合格标准6.1 考试评分考试采用标准化评分,每个题目的得分方式将在考试说明中给出,总分以百分制表示。
6.2 合格标准考生需根据评分标准,达到规定的总分及各科目分数线,方可视为合格。
第七部分:考试成绩与证书颁发7.1 考试成绩查询考试成绩将在规定时间内发布,考生可通过指定平台查询个人成绩。
7.2 证书颁发成绩达到合格标准的考生将获得执业中药师资格证书。
证书将由相关部门颁发,具体颁发时间和方式将另行通知。
2023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2023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药学学科概述:药学学科的定义、性质、目的和研究内容等。
药物化学基础:药物化学的概念、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药物的合成与分解等。
药物制剂与剂型:药物制剂的概念、剂型的分类与特点、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等。
药物分析基础:药物分析的概念、药物分析的方法与技术、药品质量标准等。
药物治疗学基础:药物治疗学的基本概念、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方法、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与安全性等。
药物评价学基础:药物评价学的基本概念、药物评价的方法与技术、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的评价等。
常见病症药物治疗:常见病症的病因、症状、药物治疗方案及用药注意事项等。
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概念、药品注册管理、药品生产与经营管理、药品使用管理等。
药事管理与政策:药事管理的概念、药事组织与人员管理、药品价格与招标采购管理等。
药学伦理与职业道德:药学伦理的基本原则、药学职业道德规范、
药学人员的行为规范等。
以上是2023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的部分内容,具体考试大纲可以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通知或考试大纲文件。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201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药药剂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1. 中药制剂单元操作(如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灭菌)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
2. 中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3. 中药制剂常用辅较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4.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5.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常用稳定化措施。
6.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7. 中药制剂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的基本知识。
8. 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的基本概念。
9. 中药炮制的作用、常用炮制方法及其操作要点。
10. 常用中药和有毒中药的炮制方法、饮片质量要求、炮制作用及其研究。
11. 炮制辅料的分类、作用及用量。
12.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一)基本要求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中成药历代主要中药剂型理论历史回顾与现状(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不同方法分类所涉及的剂中药剂型的分类及其剂型范围(三)中药剂型的分类型范围(1)根据疾病防冶需要一(2)根据药物性质(四)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绪(3)根据五方便(用、基本原则产、原则论带、运、贮)要求(4)考虑生产条件(1)药典的性质、作用与《中国药典》基本内容(五)药典与药品标准(2)药品标准的性质和作用(1)药品卫生标准药品卫生标准与药剂可能被微1.(2)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生物污染的途径二染的途径(一)基本要求药(1)空气净化技术剂(2.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2)净化级别的划分及适卫用范围生1.F与F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F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00(二)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用用.(1)干热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2)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煮沸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3)过滤除菌法的特点与2.常用灭菌方法应用(4)紫外线灭菌法、60Co—Y射线辐射灭菌法、微波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5)气体灭菌法与消毒剂消毒法无菌操作法的要点与注意无菌操作法3.事项苯甲酸及其钠盐、对羟基(三)药剂的防腐与防腐剂常用防腐剂的性质与应用苯甲酸酯类及山梨酸的特点与应用(1)粉碎的目的(2)干法粉碎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一)粉碎常用粉碎方法及其适用范围(3)湿法粉碎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4)低温粉碎的适用范围三(5)超微粉碎的适用范围粉(1)筛析的目的碎(2)药筛的种类与规格,、(二)筛析药筛与粉末分等筛号与筛目的对应关系筛(3)粉末的分等析药物粉体的比表面积、孔与隙率、堆密度、休止角、粉体的基本性质混1.流速合(三)粉体学基础知识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2.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及相关原理(1)混合原则(四)混合混合原则与方法(2)等量递增法(3)混合方法(1)中药的浸出过程四1.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浸常用浸提溶剂的性质、特提常用的凌提溶剂与浸提辅助剂2.点与应用、(一)浸提分煎煮法、浸溃法、渗漉法、离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常用浸提方法3. 与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特点精与应用制沉降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滤过分离法(微孔滤膜滤(二)分离与精制常用分离方法1.浓过、超滤)的特点与选用.缩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吸附澄清法、大孔树脂吸与2.常用精制方法附法、盐析法、透析法的干基本原理及操作要点燥(1)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与常用浓缩(2)常压浓缩、减压浓缩、(三)浓缩方法薄膜浓缩的特点与应用(1)影响干燥的因素减压干燥、2)常压干燥、(沸腾干燥、喷雾干燥、红影响干燥的因素与常用干燥方法(四)干燥外线干燥、微波干燥、冷及注意事项冻干燥的特点与应用3)干燥操作的注意事项(1)特点((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2)分类(1)一般散剂的制备()特殊类型散剂(含毒(2五含低共熔混合物、性药物、不同类型散剂的制备散(二)散剂的制备含液体药物散剂及眼用散剂剂)的制备(三)散剂的质量要求与检粒度、水分及均匀度要求质量要求与检查查(1)特点特点与分类(一)基本要求(2)分类(1)汤剂的主要特点1.汤剂与合剂(2)合剂(含口服液)的制备(结合典型品种)糖浆剂、煎膏剂的主要特糖浆剂与煎膏剂2. 六点与制备(结合典型品种)浸(二)常用浸出药剂酒剂酊剂的主要异同最与出3.酒剂与酊剂制备(结合典型品种)药)流浸爵剂、浸膏剂的1(剂主要异同点与制备(结合流浸膏剂、浸膏剂、茶剂4.典型品种)(2)茶剂的分类与制备合剂、糖浆剂、煎膏剂、(三)浸出药剂的质量要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质量要求与检查浸膏剂、茶剂的质量检查与检查项目与要求(1)特点(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七(2)分类(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液构特点体(二)表面活性剂1.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与基本性质(2)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药(3)亲水亲油平衡值剂)起昙和昙点4(.(5)表面活性剂的毒性(1)阴、阳离子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2.常用表面活性剂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性质(2)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常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常用方法及影(三)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用方法响增溶的因素法(2)影响增溶的因素(1)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特点 1.真溶液型液体药剂(2)芳香水剂、露剂、甘油剂的制备(1)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分类与特点2.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2)高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制备(3)胶体溶液的稳定性(1)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组成与类型(2)乳化剂的种类与选用、混合乳化剂HLB值的3.乳浊液型液体药剂计算、乳剂的制备(结合典型品种)(四)各类液体药剂(3)影响乳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乳剂的不稳定现象(1)混悬型液体药剂的特点、适宜制备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2)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作用、混悬液型液体药剂4.代表品种与选用(3)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结合典型品种)(4)影响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稳定性的因素各类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5.与检查(1)特点八(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2)分类注)热原(1 射热原及其基本性质1. 2)基本性质(剂(附:)污染热原的途径(1注射剂中污染热原的途径与去2. (二)热原眼(2)热原的去除方法除方法用3.热原与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热原检查法与细菌内毒素溶检查法的特点及应用网搜集整理育医学教.液(1)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其应用剂)(2)注射用水的制备及质注射剂溶剂的种类(三)注射剂的溶剂量要求(3)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与精制(1)增加主药溶解度常用附加剂的选用(2)防止主药氧化常用附加剂的选用(四)注射剂的附加剂常用附加剂的性能与选用(3)调节渗透压的常用附加剂、调节渗透压的方法及计算(4)常用的调整pH附加剂、抑菌剂、止痛剂中药注射用提取物的基本中药注射用提取物的要求1.要求(1)蒸馏法、水醇法与醇水法(2)去除药液中鞣质的方中药注射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2.法(3)注射用中药提取物的(五)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常用精制方法(1)制备工艺流程(结合典型品种)(2)注射剂容器的种类、3.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规格及质量要求(3)安瓿处理、药液配制、滤过、灌封、灭菌、检漏的方法与要点(1)特点输液剂的特点与种类1.(2)种类(六)输液剂(1)容器的处理 2.输液剂的制备(2)制备方法(1)质量要求1.注射用无菌粉末(2)制法(1)质量要求(七)其他注射剂2.混悬液型注射剂)制法(2 )质量要求(13.乳状液型注射剂(2)制法注射剂的质量检查项)(1 目(八)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与)装量、可见异物、不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2 检查溶性微粒、注射用提取物的重金属限度及无菌要求)质量要求及附加剂(1眼用溶液剂的制备、质量要求及)(2(九)眼用溶液剂影响眼用溶液药物疗影响疗效的因素效的因素.(3)制备要点(1)特点外用膏剂的特点与分类1.(2)分类(一)基本要求(12.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透皮吸收的途径(2因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1)特点(2)基质的质量要求与类型 1.特点与常用基质(3)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的特点、(二)软膏剂代表品种及选用研合法、熔合法、乳化法2.软膏剂的制备(结合典型品种)的操作方法及其适用性3.眼膏剂眼膏剂的质量要求九(1)黑膏药的特点外(2)药料的处理用(3)基质的主要组分膏(4)(三)黑膏药黑膏药的特点与制备基质原料的选择与处剂理(5)制备工艺流程及其操作要点(1)组成与特点橡胶膏剂1.(2)制备工艺流程(1)组成与特点(四)贴膏剂2.巴布剂(2)制备工艺流程3. 贴剂贴剂的组成)制(1)组成与特点(2(五)凝胶剂组成、特点与制备备工艺)软膏剂、黑膏药、贴1(膏剂的质量要求(六)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常用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贴膏剂、软膏剂的主检查(2与质量检查要质量检查项目)分类(1 1.分类及作用特点2)作用特点((一)基本要求2.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直肠给药栓剂中药物的吸因素收途径及影响因素(1)栓剂基质的要求(二)栓剂的基质要求与类型(2)基质的类型及代表品十种的性质栓(1)栓剂的制法剂(2)热熔法制备栓剂的要(三)栓剂的制备制法与置换价点(结合典型品种)(3)润滑剂的种类与选用(4)置换价的计算(四)栓剂的质量要求与检融变时限要求及其检查方质量要求与检查法查.(1)特点与分类(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2)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1)空胶囊的原料与辅料(2)空胶囊的规格及其选1.硬胶囊剂的制备用(3)药物的处理及填充十(结合典型品种)—胶(1)软胶囊对充填物的要囊求(二)胶囊剂的制备剂(2)病制法、压制法(结2.软胶囊的制备合典型品种)制备软胶囊的操作要点(1)胶囊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3.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检查(2)水分、崩解时限、装量差异要求(1)特点(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2)分类水丸赋形剂的常用品种与1.水丸的赋形剂选用)水丸对药粉的要求(1(二)水丸泛制法工艺流程及操2)(2.水丸的制备作要点(结合典型品种)3)起模方法()类型(1 蜜丸的类型与特点1. )特点(2 )蜂蜜的要求与选择(1 )蜂蜜的炼制(22.蜂蜜的选择与炼制(三)蜜丸(含水蜜丸))炼蜜的规格与选用(3 十塑制法工艺流程及操1)(二蜜丸(含水蜜丸)的制备作要点(结合典型品种)3. 丸2)水蜜丸的制备(剂)分类(1 1.浓缩丸的分类与特点)特点(2 2. 浓缩丸药材的处理药材的处理原则(四)浓缩丸浓缩丸的制法及其适用性3.浓缩丸的制备(结合典型品种)糊丸的特点、制法及注意1.糊丸事项(五)糊丸和蜡丸蜡丸的特点、制法及注意2.蜡丸事项)特点(11.滴丸的特点及药物在基质中的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2)分散状态(六)滴丸状态滴丸常用基质与冷凝液2.常用基质的要求与种)1(.类(2)冷凝液的要求、种类与选用(1)滴制法制丸工艺(结合典型品种)滴丸的制备3.(2)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1)目的包衣的目的与种类(七)丸剂的包衣(2)种类不同类型丸剂溶散时限、(八)丸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检查项目查水分的要求(1)特点特点与分类(一)基本要求(2)分类制备工艺流程(结合典型品种)、不同制粒方法及1.水溶颗粒剂十其应用三制备操作要点2.酒溶颗粒剂(二)颗粒剂的制备颗制备操作要点混悬颗粒剂3. 粒制备操作要点(结合典型剂4.泡腾颗粒剂品种)制备方法5.块状冲剂溶化性、水分、粒度要求(三)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要求与检查检查及检查方法中药片剂的特点与类1)(型(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2)片剂的分类(适用范围、主要品种及其1.稀释剂与吸收剂应用适用范围、主要品种及其2.润湿剂与黏合剂应用(二)片剂的辅料崩解机理、主要品种及其3.崩解剂应用使用目的、主要品种及其4.润滑剂应用十(半)浸膏片的制备工艺四1.制备工艺流程片流程(结合典型品种)剂中药原料预处理的目)(1 的与一般原则)药料制颗粒的目的(2 (2.湿制颗粒压片法)湿颗粒的干燥3 )干颗粒的质量要求4((三)中药片剂的制备()压片前千颗粒的处理5 (6)压片(含片重订算)3.干制颗粒压片法方法及操作要点粉末直接压片法4.操作要点压片过程与片剂成型5.片剂成型黏冲、压片过程中松裂片、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6.解决办法片重差异超限、崩解时间超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1)包衣的目的与种类1.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与要求(2)片心及衣层的质量要求2.片剂包衣的方法与设备包衣方法(1)包糖衣物料的种类、(四)片剂的包衣工序、操作要点及可能发生的问题3.片剂包衣物料与包衣操作(2)薄膜衣物料的种类及包衣操作要点(3)肠溶衣物料的种类及包衣操作要点(1)片剂检查项目(五)片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2)片重差异、崩解时限查及发泡量要求1.气雾剂的特点与分类特点与分类(一)基本要求影响因2.吸入气雾剂的吸收及吸收及影响因素素(1)药物与附加剂的要求十(2)抛射剂的作用、品种组成五(二)气雾剂的组成(3)耐压容器要求、阀门气系统组成雾(1)制备工艺流程剂(2 )压灌法和冷灌法的特(三)气雾剂的制备制备方法点(四)气雾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要求与检查气雾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检查(1)特点1.特点与分类(2)分类(一)胶剂)原、辅料的种类与选(1 用2.胶剂的制备十2)制备工艺流程(六)特点与分类1.膜剂的特点、分类及成(1 其常用成膜材料及辅料膜材料与辅料(2)(二)膜剂他膜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及操剂膜剂的制备2. 作要点型(1)常用成膜材料常用成膜材料与制备工艺流程(三)涂膜剂)制备工艺流程(2糕剂、锭剂、灸剂、线剂、熨剂、(四)其他传统剂型应用特点丹剂、条剂、钉剂、棒剂1.特点与类型缓释制剂十控释制剂特点与类型2.七(一)药物新型给药系统药特点与类型靶向制剂3.物 4. 前体药物制剂适用药物新环糊精包合物的作)(1β- 1. (二)中药制剂新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型用.给(2)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药系(1)特点与应用统(2)常用包囊材料微型包囊技术2. 与(3)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制制备微囊及其操作要点剂(1)固体分散体特点、类新型及常用载体技(固体分散技术2)固体分散体的制法3. 术(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及适用性(1)易水解、氧化的药物类型 1.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2)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一)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十的因素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八1)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中2. 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2)药药剂稳定性的常用试1()制验方法剂)长期试验法、常规试2(的的试验法及经典恒温法稳(二)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试验要点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常用试验方法定验方法值及中药固体制3()CRH 性剂的防湿措施半衰期和有效期的计)(4 算方法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1)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一)基本要求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2内容)(容十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二)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九影响因素谢与排泄的因素生隔室模型、生物半衰期、物表观分布容积、体内总清1.常用术语药除率剂)生物半衰期、表观分1(学(三)药物动力学常用术语布容积的计算与与参数)单室模型单(多)剂(2 药常用参数2.血管量静注、静脉滴注、物时间关系外给药血药浓度-动计算公式力相对及绝对生物利用(1)学度的计算,生物利用度的概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论(四)药物制剂的生物有效)溶出度的测定目的、生物利用度与溶出度及其计算2(性方法及操作要点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3 的相关性.(1)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二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与配伍目的(一)基本要求十变化的类型(2)配伍变化的类型药常见物理配伍变化的现象物1.物理的配伍变化及产生原因制(二)药剂学的配伍变化剂常见化学配伍变化及产生2.化学的配伍变化的原因配(1)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实伍验方法(三)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实实验及处理方法变(2)验与处理方法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处化理方法(1)炮炙与炮制的沿革 1.炮炙与炮制(2)中药炮制的发展(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雷公炮炙论》、《炮炙展大法》和《修事指南》的古代中药炮制专著2.作者、成书年代和学术价值净制、切制、加热、辅料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1.与临床疗效(二)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及对药性的影响炮制对四气五味、升降浮2.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二沉、归经、毒性的影响十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1 一性或副作用中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2)1.中药炮制的目的药能(三)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炮)增强药物疗效3(药物成分的影响制)便于调剂和制剂(4 绪苷类、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论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2. 挥发油类药物成分的影响)酒、醋、盐水的作用(11.液体辅料2)姜汁、蜜、油的作用((四)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米、麦麸、蛤粉、河砂、2.固体辅料滑石粉的作用)净度、片型、色泽、(1 (五)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和气味的要求质量要求水分及有毒成分的限贮藏保管)2(量1. 除杂质的方法清除杂质(一)净选去根、茎、皮壳、毛、心、二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2. 芦十(1)软化药材的方法二1.切制前的水处理)(2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净选薄片、厚片、斜片、段、(二)切制饮片类型2. 与丝、块切适应手工切制和机械切制3.切制方法制的药材干燥方法与条件的选择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三)饮片的干燥.牛蒡子、芥子、王不留行、莱菔子、苍耳子的炮制方炒黄1.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山楂、栀子的炮制方法、(一)清炒法2.炒焦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大蓟、蒲黄、荆芥的炮制3.炒炭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二枳壳、苍术的炮制方法、十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1.麸炒三关研究炒斑蝥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米炒2.法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白术的炮制方法、成品性3.土炒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二)加辅料炒鳖甲的炮制方法、马钱子、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4.砂炒关研究水蛭的炮制方法、成品性5.滑石粉炒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阿胶的炮制方法、成品性蛤粉炒6. 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大黄、黄连、当归、蕲蛇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一)酒炙法酒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甘遂、延胡索、乳香、香辅料用量、附的炮制方法、醋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二)醋炙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杜仲、黄柏、泽泻、车前二辅料用量、子的炮制方法、盐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三)盐炙法十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四关研究炙厚朴、竹茹的炮制方法、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姜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四)姜炙法制作用及相关研究黄芪、甘草、麻黄、枇杷叶、马兜铃的炮制方法、(五)蜜炙法蜜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成品性状、炮制.辅料用量作用及相关研究蛤蚧的炮制方法、淫羊藿、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六)油炙法油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制作用及相关研究白矾,石膏、石决明的炮明煅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一)明煅法二十制方法、注意事项、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五煅赭石、自然铜、炉甘石的法煅淬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二)煅淬法炮制方法、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血余炭的炮制方法、注意扣锅煅法(闷煅)的目的、方法、(三)扣锅煅法(闷煅)事项、成品性状、炮制作作用及研究用及相关研究何首鸟、黄芩、地黄、黄二精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蒸制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一)蒸法十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六关研究蒸藤黄、川乌、附子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煮制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煮(二)煮法状、炮制作用及解毒机理、研究燀苦杏仁的炮制方法、成品法(三)燀法制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性状及炮制作用半夏的炮制方法、辅料用(一)复制法复制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解毒机理研究六神曲的炮制方法、品质(二)发酵法发酵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要求、成品性状及炮制作二用十麦芽的炮制方法、成品性(三)发芽法发芽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七状及炮制作用其制霜的分类、目的、方法、作用巴豆的炮制方法、成品性他(四)制霜法及研究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制肉豆蔻的炮制方法、辅料法(五)煨法煨制的目的、方法及作用用量、成品性状、制作用芒硝的炮制方法、成品性(六)提净法提净的目的、方法及作用状及炮制作用朱砂的炮制方法、注意事(七)水飞法水飞的目的、方法及作用项及炮制作用。
2012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中药药剂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中药制剂单元操作(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灭菌等)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
3.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4.中药制剂常用辅料的类型及其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5.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及其特点和应用。
6.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常用稳定措施及试验方法。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
8.中药制剂配伍变化的基本理论知识。
9.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炮制方法、辅料及其应用要点。
10.常用中药饮片质量要求、炮制作用及应用。
中药药剂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内容概述中药药剂师考试是为了评估考生在中药药剂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其具备合格的中药药剂师职业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物学、中药处方学、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中药配伍学、中药制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贮藏与保藏等相关专业知识。
二、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总分为100分。
具体题型及分值分布如下:1.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中药药剂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量约为50道。
2.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中药处方学、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题量约为20道。
3. 判断题(每题1分):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中药配伍学和中药炮制学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题量约为20道。
4. 简答题(每题10分):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中药药剂学实践问题的解答能力。
题量约为5道。
三、考试要求与重点内容1. 中药物学:包括中药药用植物的分类、形态特征、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了解各类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和应用等。
2. 中药处方学:考生需熟悉中药组方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药物的相互配伍、药物比例和处理方法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中药处方的审方要点和处方的规范性要求。
3. 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考生需掌握中药原料鉴别的方法和标准,包括药材的外观、理化性质和显微特征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了解中药质量评价的常用方法和标准。
4. 中药配伍学:考生需掌握中药相互配伍的原则和禁忌,了解中药配伍的效应及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了解中药配伍在临床上的应用。
5. 中药制剂学:考生需了解常见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包括煎剂、浸膏、蜜丸、水蜜丸、砂膏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药物稳定性。
6. 中药炮制学:考生需了解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煅炼、炒制、炮制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炮制方法对药物质量和药理活性的影响。
2023年中药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2023年中药执业药师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中药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
本次考试涵盖了中药学理论、中药制药学、中药学药理学、中药鉴定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应用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1. 中药学理论考试重点:- 中药学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中药分类及命名规范- 中药药材的特性、采集、鉴别和质量控制- 中药处方和配伍规律- 中药剂型和制剂工艺- 中药药性与功效- 中药药物代谢与药效学2. 中药制药学考试重点:- 中药炮制工艺和方法- 中药提取工艺与方法- 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 中药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 中药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 中药制剂的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3. 中药药理学考试重点:- 中药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 中药在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 中药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机制- 中药药效评价方法和指标- 中药药物相互作用及毒副作用- 中药配伍的药理基础4. 中药鉴定学考试重点:- 中药药材的鉴定方法和标准- 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和鉴别方法- 常见中药鉴别要点和特征- 中药炮制及加工对鉴别的影响- 中药鉴定的仪器和设备使用三、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1. 考试要求:- 能准确理解、概述和解释与中药学相关的理论和知识- 对中药制剂、配伍原则及临床应用具有基本的了解- 具备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药效评价能力- 能够运用中药鉴定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中药药材和制剂的鉴定- 具备临床实践中中药合理应用和安全用药的认识2. 评分标准:- 每道选择题得分为1分,应用题和案例分析题根据综合考察内容给予相应的分值- 正确回答问题并提供详细解释的得分高于单纯回答问题的- 按照答题要求提供完整、清晰的论述和分析的得分高于简单回答的四、备考建议1. 学习参考资料:- 《中药学》- 《中药配伍学》- 《中药制剂学》- 《中药炮制学》- 《药理学》- 《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2. 备考重点:- 理解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熟悉中药的特性、分类和命名规范- 掌握中药药材的鉴别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熟悉常用中药配伍规律和中药制剂的工艺方法- 增强对中药药理学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中药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知识- 熟悉中药制剂的合理用药和副作用五、考试注意事项1. 参加考试前,请务必阅读并遵守考场纪律和规定。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中药药剂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中药制剂单元操作(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灭菌等)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
3.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4.中药制剂常用辅料的类型及其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5.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及其特点和应用。
6.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常用稳定措施及试验方法。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
8.中药制剂配伍变化的基本理论知识。
9.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炮制方法、辅料及其应用要点。
10.常用中药饮片质量要求、炮制作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