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案例分析5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51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战略管理案例分析一、公司简介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
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称“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引入外资的企业,拥有完善的治理架构,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中国平安以“专业创造价值”为核心文化理念,倡导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追求卓越为过程,形成了“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个人价值观,和“团结、活力、学习、创新”的团队价值观。
集团贯彻“竞争、激励、淘汰”三大机制,执行“差异、专业、领先长远”的经营理念。
中国平安的愿景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和百年老店。
自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迅速积累,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资金力量。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低便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且此问题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危及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提高保险投资收益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成熟的保险资金投资变迁看,投资渠道均遵循了从单一到到多元的发展轨迹,投资风险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尤其是由新的投资渠道引发的投资风险。
另外,面临新的投资渠道,我国现有的客观条件很可能难以满足资金运作的需求。
这就需要从保险公司、金融证券市场政府三方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及相关外部环境的改善。
二、公司战略如今,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有效的战略管理越来越多的关系到企业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如何找出与竞争者的差异并利用它发挥出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中国保险业正是一个竞争不断加剧,具有潜力且不断成熟的行业,平安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业的一员,有各种因素制约和促进他的发展,所以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对于可持续发展和获得市场竞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平安保险案例分析平安保险背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
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称“中国平安”,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为2318;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为601318。
公司控股设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人寿”)、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产险”)、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控股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平安信托”)、深圳平安银行。
平安信托依法控股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平安海外依法控股中国平安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及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截至2008年6月30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6,887.73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879.28亿元。
按中国会计准则,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6,436.06亿元,股东权益为人民币809.55亿元。
2008年7月,《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中国平安以2007年18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首次进入全球500强,位列第462位,并成为入选该榜单的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名。
2008年4月,《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Forbes Global 2000)排行榜公布,中国平安再次进入全球500强,较2007年前进147席名列第293位;在151家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排名第9,蝉联非国有企业第一名。
同时,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2008年全球市值500强企业排行榜(FT Global 500),中国平安在全球企业排名中占第140位,在全球保险行业排名第四。
公司通过旗下各专业子公司共为约4,095万名个人客户及约197万名公司客户提供了保险保障、投资理财等各项金融服务。
(1)、保费部内勤疏忽,没有及时更改C客户的扣款数据,导致出了10倍的保费金额,影响到客户的房屋抵押贷款还付,引发客户强烈不满。
(2)、因为这是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之前是系统错误,在银行保险部客户经理的安抚下,客户原谅了第一次错误。
但站在客户角度,不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结果都是一样,这带来的损失一次比一次大,是不可原谅的。
(3)、第二次原因主要责任在保费部,但是银行保险部没有以公司大局为重,再次尽力安抚C客户,尽快解决投诉问题。
而是接到客户的投诉向后上级领导反馈,以此事要求改进保费部乃至整个后援部门的合作态度。
纵观以上三个客户服务失误的具体原因,统一都有以下更深层次的原因(1)、前线部门没有跟后援部门做好协调沟通,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而不是从公司大局,客户利益出发。
(2)、保单的操作流程没有落实到责任人等具体执行层面,出现问题没有规定严格的惩罚制度。
(3)、后援部门对公司新起来的银行保险业务的服务意识没有跟上,业务知识没有贯彻。
2、银行保险部门和后援部门各执一词,各自给出了哪些理由?(1)、银行保险部门的理由:a) 电话咨询中心对银行保险业务不熟悉,缺乏对前线销售运作的了解;b) 保费部扣款流程存在问题多,工作时效差、错误率高;c) 客服部制单中心出单周期长、错误率高;c) 客服部部分分红通知单打印不及时,送达率低。
(2)、后援部门的理由:a) 客户服务部:* 银行保险部业务运作不规范,在投保单填写、保单交接、递送保单等环节都存在问题;* 各部门日常工作缺乏沟通,工作衔接不流畅,尤其在危机处理方面;* 客服部力量薄弱。
大部分都是新人,成长慢。
b) 契约部:* 银行保险部的投保单都是简易投保单,该类型保单易出现客户信息填写错误,保单出错率高;* 投保单在银行柜面填写,销售人员对客户填写投保单的规范性不足,导致很多投保单因填写不规范而无法归档。
c)保费部:* 扣款时限问题:与合作银行协议规定一周只能扣款一次,无法天天扣款结算;* 主要合作银行-中国银行计算机系统落后,扣款数据无法实时显示。
平安保险如何赚钱-基本法解读-51P播下胜利的种子你在自己的人生中,在自己的心中播下了大树的种子吗?胜利的种子―成功DNA 领头人要有理念、远景、激情快乐、努力、协调一致的团队大家高度认同的成功之路内心驱动和追求胆大包天的目标宗教般狂热的文化永不满足自我超越----请问你来平安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目标清晰吗? 你将如何达成你的目标? 研究基本法,利益最大化基本法是营销的根本大法,是这个行业游戏规则;只有充分的掌握了规则,才有可能成为最大的盈家!可以设定自己的目标、规划团队的发展方向、做好基本的管理、挖潜最大的资源利益。
业务收入:只占10% 业务收入=1/3初佣+1/3续佣+1/3奖金(继续率奖+季度奖+年终奖) 0 75%以下 30% 75%(含)-80% 80% 80%(含)-85% 90% 85%(含)-90% 110% 90%(含)以上 C 继续率继续率奖金=第二年当月续佣×C(C为13月保费继续率)业务收入:只占10% 业务收入=1/3初佣+1/3续佣+1/3奖金(继续率奖+季度奖+年终奖)季度奖=当季个人累计FYC×比率 10% 5000(含)-7000 12% 7000元(含)以上 8% 4000(含)-5000 6% 3000(含)-4000 4% 2000(含)-3000 0% 2000元以下比率个人月均FYC 注:1、季度奖季度发放,年底通算,多不退少补 2、新人上岗当季以实际展业时间计算个人季度奖 3、激励点在钻石和金钻:业绩上:万元户和2万元户 4、月均FYC5000元,同时还将在下季度获得每月300元基本养老补贴(计入工资)长期留存,利益更大五年长期服务奖留存满五年及以上年资的业务员,当月FYC =600元,保单年度六年(含)以上的保费计提2% 十年精英特别长期服务奖季度月均FYC500元(维持住),下个季度每月300元养老金进入个人账户相当月每年交3600元的钟爱一生保单一张,直至退休年龄,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组织收入:占比90%以上增员利益:增员奖、增才奖 1、增员奖:新人1年(12个月)内FYC的8%(按月核发,当月在职) 2、增才奖:组织发展基金 1000 8000(含)以上 800 5000(含)~8000元入司6个月累计FYC达到一定标准,且留存满6个月 500 4000(含)元以上400 2500(含)~4000元入司3个月累计FYC达到一定标准,且留存满3个月增才奖金(元)一定时间内新人累计FYC标准增才奖条件增才:以FNA为例增来就要好好培养,3个月转正;后三个月保证拿到训练津贴。
1.从平安保险集团案例出发你认为如何优化企业集团分层财务治理结构?答案要点:(1)分层财务治理结构是针对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及财务经理财务的主体不同,其管理对象、目标、管理特征和权限也不同,从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离,使公司财务内部约束机制有效形成。
(2)平安保险集团作为控股方,不经营具体业务,而是履行好资本配置功能,并做好监督职能;结合平安集团说明董事会、经理层、财务总监等在财务分层治理结构中的职能。
答:优化企业集团分层财务治理结构的方法:2、在集团整体层面建立规范、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领先的经营机制,构建符合国际标准和监管要求的内控管理体系,接受相关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督,建立严格的监控体系。
3、将不同版块的业务纳入通盘考虑,并且设计有相互隔离的防火墙机制,通过防火墙机制的合理设计和有效运行,防止系统性风险及子公司之间的风险传递,规范关联交易管理,满足监管要求,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4、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体系和运行机制,确立适合集团内控自我评估工作流程、方法和模板,通过固化项目成果、设置内控考核与问责机制,顺利实现内控自我评估的日常化运作,促进内控体系的全面升级。
5、要实现对集团内部机构的紧密控制,要实现对各子公司统一的战略管理、投资管理,使子公司之间业务合作密切,此外还要实现对客户资源的统一管理。
6、优化集团公司内部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
无论是资金控制、预算管理、财务监督还是业绩评价都必须以一体化的财务信息系统为基础。
构建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为集团财务治理提供以下保障:一是能够有效降低集团与下属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下属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二是提高集团总部对财务活动实时监控的能力,例如在资金控制上,一体化的财务信息系统能够实时了解各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及时监督资金运作的合法性和效益性;三是一体化的财务信息系统能够降低下属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以及会计估计的空间,缩小盈余操纵度,增强信息的可靠性以及集团范围的信息可比性,客观评价子公司经营层的经营业绩。
中国平安案例分析一.现状综述(一). 行业与市场发展动态1.保险行业现状分析(1).我国保险行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二十多年来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无论是行业的规模,保险市场主体的数量,还是各类保险的深度和密度;无论是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还是保险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的影响,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2).国内寿险市场的六巨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太平洋人寿、人保寿险和泰康人寿,占据寿险市场80%的份额;国内保费规模最大的七大标杆地区——广东、江苏、四川、河南、山东、北京和上海,囊括45%的保费收入。
(3).2006-2015年是我国人口负担系数不断创新低和中青年劳动力人口创新高时期,也是我国建立覆盖全民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关键时期,商业保险在承担社会管理功能的同时将得到飞跃式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将成为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
1/ 172.发展前景(1).现在我国国营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的养老问题仍靠国有经济。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解决养老问题应是多层次的,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应及早解决养老的问题。
(2).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3).金融危机使得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的收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但是却给保险业带来了绝好的发展机会,在这个百废待兴的节骨眼上加大增员数量,提高展业效率将是一个很好的推动。
(4).目前寿险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医疗、住房和物价,而医疗保障的问题已排在第一位,我国12亿多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客观上也需要人寿保险来解决。
我国现在城市95%以上有15岁以下子女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少儿人寿保险备受青睐;截至2012年末,我国人口总数为*****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3%,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
而按照联合国统计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