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设计调研报告共29页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29
体育场馆使用调研报告《体育场馆使用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体育场馆的使用情况,包括各种体育活动和赛事的举办情况,以及场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情况,为今后对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建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对不同类型的体育场馆进行实地走访,包括体育馆、体育场和游泳馆等,了解其设施和设备情况,以及使用情况。
2. 访谈调研:采访了几位场馆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了解场馆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情况,以及对体育场馆使用的看法和建议。
3.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了解国内外体育场馆使用的最新情况和发展趋势。
三、调研结果1. 场馆使用情况经过实地调研和访谈调研,我们了解到体育场馆的使用情况较为活跃,不仅有各种体育比赛和活动,还有一些文化艺术活动在场馆内举办。
但是,一些体育场馆的使用率较低,特别是在非比赛日,存在闲置情况。
2. 场馆设施和设备情况我们发现一些体育场馆设施和设备较为陈旧,需要更新改造,以提高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另外,一些场馆在管理和维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清洁和安全隐患等。
3. 场馆管理和服务水平调研显示,一些场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需要加强对使用者的服务,包括预约系统的完善和体育场馆的公共设施、场地等的合理利用。
四、调研建议1. 加强设施和设备更新改造,提高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2. 加强场馆的管理和维护,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
3. 完善预约系统,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和效益。
4. 提高场馆的服务水平,为使用者提供更多便利和舒适的体育活动环境。
五、结语本次调研使我们对体育场馆的使用情况和管理现状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为今后对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加强对体育场馆的管理和建设,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场馆使用环境。
1、体育馆的功能定位体育馆各项功能将受体育设施规格标准和规模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比赛大厅、观众席位、管理和设备用房以及附属设施和停车场,我们应分别从平面和剖面上对它们室内外的相互关系及动线计划进行分析研究。
2、平面布置体育馆的平面、朝向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都是以自然条件为中心进行规划设计的。
体育馆在总体布置的时候,应按东西为长轴,南北采光进行设计,,为避免西晒和眩光,应尽量应用自然采光。
另外,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夏季的自然通风和换气,还应考虑风向因素;相反,像田径运动场和游泳馆等室外场地,就应按南北长轴,主看台位于西侧进行设计。
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西晒与迎风面的风力减小到最低限度。
3、建筑主次出入口显而易见,处理好人流关系是设计主次出入口的关键,体育馆的人流组大致可以分为:观众、运动员和工作人员。
4、出入口与环境、道路的关系交通方便。
根据体育设施规模大小,基地至少应分别有一面或二面临接城市道路。
该道路应有足够的通行宽度,以保证疏散和交通;然而,在主要出入口与干道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缓冲好集散空间,以保证不会和其他外来人流发生冲突。
便于利用城市已有基础设施;环境较好。
与污染源、高压线路、易燃易爆物品场所之间的距离达到有关防护规定,防止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并注意体育设施使用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功能流线人流分析体育馆人流分三种,一是观众,占总人流量的90%以上;其次是运动员或表演人员,一般50~100人;最后是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裁判、记者、来宾),占总人流量的1~3%人流组织人流组织的核心是路线直接短捷,避免相互干扰,观众和工作人员、运动员、贵宾设专门的出入口和通道、楼梯,一般将表演人员、贵宾和工作人员的用房划归为内场,观众用房划归为外场,内外场应有所分隔(一般将底层归为内场,二层以上归为外场,如果两者在同一层,则应分区布置)6、观众厅场地设计一.设计要点1)场地形式、尺度除考虑较大单项运动项目之外,还应注意场地总和利用以及比赛和练习的需要2)赛前练习场地与比赛场地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如练习场设在馆外时应有地道或暖廊联系3)比赛场地一般按篮球场地尺寸设计,其边线以外应留有一定的缓冲地带,比赛场地≥3~5m,练习场地≥2m,如有比手球或篮球场地尺寸更大的场地要求时,可仍按篮球场设计,两者的场地差可以做成活动看台4)比赛场地必须预埋各种挂钩、排球、羽毛球网柱插座以及体操等挂钩埋件5)场地内不应有尖锐的棱角和凹凸,或有可能使运动员奔跑时碰撞致伤的设施,应用软物包装6)场地地面材料要不滑,不易起尘,有一定弹性,场地表面的涂料、油漆不发光,以免光反射二.观众厅的平面形状观众厅的平面形状受地形、看台分布形式、结构选型与建筑造型等因素影响,一般有以下几种:1.正方形平面:外形简洁、结构简便、是常用的平面形式之一,多用于中小型馆,缺点是主看台容量小2.长方形平面:外形简洁、结构简单,场地纵向两侧看台视线好、容量大,适用于长方形场地,场地长轴两侧或一侧为主看台的中小型馆3.多边形平面:按照体育馆视觉质量分区图的形状分析,六角或八角形的观众厅,坐席视觉质量好,结构简单,外形完整,平面简洁,适合于大中型馆4.圆形、椭圆形平面:适用于大中型馆5.不规则形平面:如三角形、花瓣形等,特点是造型有特点,但平面、结构较复杂7、观众厅看台设计一.基本要求通视:视线无遮挡,看得见观赏对象明视:看得清观赏对象,应控制视距真实:视线同画面的成角小会导致透视变形过大,引起视觉失真,故应控制视线同画面的成角舒适:观赏范围以不小于人眼中心视野和不超出周边视野为宜二.看台视线要求1)视距:座席至视点的水平距离,视距同观赏对象的识别尺度(观赏对象代表部位的尺寸)成正比,球类馆最大视距一般不宜大于45m,最小视距不宜低于3m多数体育项目的场地较大,为保证全部座席处于允许视距范围之内,平面视点应选在场地上最远点,一般不宜用场地中央一点代替2)视角:有水平视角(方位角:座席至场地中心点的连线与场地短轴的夹角)和垂直视角(高度角:座席至视点的连线与场地平面的夹角)两种,水平视角越小则视线质量越好,高度角一般不宜超过45°,也不宜低于5 °,座席俯视角(座席与场地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视线的夹角)一般控制在28 °~°30以内8、看台观众座席布置看台座席布置,首先要方便观众入场和出场,交通过道的布置和尺度应满足安全疏散要求1)观众座席a.凡靠墙边的座席与墙之间应留不小于0.9m的通道,座椅不能靠墙布置,最后排座席与墙之间应留有不小于0.9m的通道,如墙上装有栏杆,宽度应适当加大,一般为5~10cmb.横走道之间的座席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席数不多于26个,当排深不小于0.9m时可增至50个c.观众座席宽度一般为420~500,主席台座席550~600,排深850~1000,座席高度不宜小于350,且不宜大于5502)主席台主席台座席数一般为观众总座席数的0.5%~1%,主席台应设专用出入口及通向场地的梯步,主席台占面宽不宜过大,尽量少占最佳观众座席,主席台面宽大型馆18m左右,中小型12m左右,容纳人数15~30人主席台也可不设固定看台,可在最好看台部位用栏杆围出部分专用座席供贵宾使用,平时仍作为观众席3)裁判席裁判席设在主席台对面,一般在两侧布置运动员入场口。
一. 用地实地调研1.位置及现状简介2.已建体育馆实地调研实际与效果图相差甚远,体育馆主体外围已被商业化,没有较集中的停车区,给交通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体育馆简介新兴体育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1)地上部分该体育馆平面呈椭圆形平面,从外形看,由两片贝壳状的壳体屋顶构成。
地上部分建设内容共3层,羽毛球、篮球等比赛场地位于1层,在1层和2层共设有1500个座位,体育馆平时对大众开放,满足大众羽毛球、篮球、排球等健身活动,又可兼作会展中心,举行大型会议等。
(2)地下部分项目地下部分建设2层,规划作为大众健身场所和停车场。
其中设置羽毛球、乒乓球、台球、壁球、游泳、健身等体育项目,为市民提供一个设施及功能齐全的室内大众健身场所。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4616.9㎡,其中绿化面积约5292.6㎡,绿化率达21.5%。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25153.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7738.4㎡,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7414.7㎡。
场馆介绍篮球馆:一层为篮球场,占地面积2000多平米,设有2000个观众坐席,配备标准篮球场地,可拆卸运动地板、东西两面400坪的LED彩色电子屏,优良的照明、音响设备,可以举办室内各单项比赛以及承接演出、展览、博览会等大型活动。
在平时,场地设有14片标准塑胶场地,作为羽毛球场地使用。
游泳馆:特选西班牙进口先进水质维护、水循环系统,24小时循环杀毒,水质清澈,四季恒温,各项指标达专业标准!50米标准成人泳池,铺设安全垫层的25*10米儿童戏水区,国家级认证星级教练团队全程指导,充分做到安全、舒适、专业。
健身馆:馆内配备顶级的有氧、力量健身器械,专业的体能测试中心,动感时尚的单车房,活力四射的跳操房,舒心宁静的瑜伽房,热情激扬的拳击/散打/跆拳道馆,健身用品专卖、休闲水吧一应俱全,更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教练团队为您提供科学合理的专业化健身指导。
二.青岛国信体育馆三.青岛国信体育馆:是一座按国际赛事标准建设的现代化综合性体育馆。
体育馆建筑调研报告1、体育馆的功能定位体育馆各项功能将受体育设施规格标准和规模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比赛大厅、观众席位、管理和设备用房以及附属设施和停车场,我们应分别从平面和剖面上对它们室内外的相互关系及动线计划进行分析^p 研究。
2、平面布置体育馆的平面、朝向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都是以自然条件为中心进行规划设计的。
体育馆在总体布置的时候,应按东西为长轴,南北采光进行设计,,为避免西晒和眩光,应尽量应用自然采光。
另外,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夏季的自然通风和换气,还应考虑风向因素;相反,像田径运动场和游泳馆等室外场地,就应按南北长轴,主看台位于西侧进行设计。
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西晒与迎风面的风力减小到最低限度。
3、建筑主次出入口显而易见,处理好人流关系是设计主次出入口的关键,体育馆的人流组大致可以分为:观众、运动员和工作人员。
4、出入口与环境、道路的关系交通方便。
根据体育设施规模大小,基地至少应分别有一面或二面临接城市道路。
该道路应有足够的通行宽度,以保证疏散和交通;然而,在主要出入口与干道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缓冲好集散空间,以保证不会和其他外来人流发生冲突。
便于利用城市已有基础设施;环境较好。
与污染、高压线路、易燃易爆物品场所之间的距离达到有关防护规定,防止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并注意体育设施使用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功能流线人流分析^p体育馆人流分三种,一是观众,占总人流量的90%以上;其次是运动员或表演人员,一般50~100人;最后是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裁判、记者、来宾),占总人流量的1~3%人流组织人流组织的核心是路线直接短捷,避免相互干扰,观众和工作人员、运动员、贵宾设专门的出入口和通道、楼梯,一般将表演人员、贵宾和工作人员的用房划归为内场,观众用房划归为外场,内外场应有所分隔(一般将底层归为内场,二层以上归为外场,如果两者在同一层,则应分区布置)6、观众厅场地设计一.设计要点1)场地形式、尺度除考虑较大单项运动项目之外,还应注意场地总和利用以及比赛和练习的需要2)赛前练习场地与比赛场地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如练习场设在馆外时应有地道或暖廊联系3)比赛场地一般按篮球场地尺寸设计,其边线以外应留有一定的缓冲地带,比赛场地≥3~5m,练习场地≥2m,如有比手球或篮球场地尺寸更大的场地要求时,可仍按篮球场设计,两者的场地差可以做成活动看台4)比赛场地必须预埋各种挂钩、排球、羽毛球网柱插座以及体操等挂钩埋件5)场地内不应有尖锐的棱角和凹凸,或有可能使运动员奔跑时碰撞致伤的设施,应用软物包装6)场地地面材料要不滑,不易起尘,有一定弹性,场地表面的涂料、油漆不发光,以免光反射二.观众厅的平面形状观众厅的平面形状受地形、看台分布形式、结构选型与建筑造型等因素影响,一般有以下几种:1.正方形平面:外形简洁、结构简便、是常用的平面形式之一,多用于中小型馆,缺点是主看台容量小2.长方形平面:外形简洁、结构简单,场地纵向两侧看台视线好、容量大,适用于长方形场地,场地长轴两侧或一侧为主看台的中小型馆3.多边形平面:按照体育馆视觉质量分区图的形状分析^p ,六角或八角形的观众厅,坐席视觉质量好,结构简单,外形完整,平面简洁,适合于大中型馆4.圆形、椭圆形平面:适用于大中型馆5.不规则形平面:如三角形、花瓣形等,特点是造型有特点,但平面、结构较复杂7、观众厅看台设计一.基本要求通视:视线无遮挡,看得见观赏对象明视:看得清观赏对象,应控制视距真实:视线同画面的成角小会导致透视变形过大,引起视觉失真,故应控制视线同画面的成角舒适:观赏范围以不小于人眼中心视野和不超出周边视野为宜二.看台视线要求1)视距:座席至视点的水平距离,视距同观赏对象的识别尺度(观赏对象代表部位的尺寸)成正比,球类馆最大视距一般不宜大于45m,最小视距不宜低于3m 多数体育项目的场地较大,为保证全部座席处于允许视距范围之内,平面视点应选在场地上最远点,一般不宜用场地中央一点代替2)视角:有水平视角(方位角:座席至场地中心点的连线与场地短轴的夹角)和垂直视角(高度角:座席至视点的连线与场地平面的夹角)两种,水平视角越小则视线质量越好,高度角一般不宜超过45°,也不宜低于5 °,座席俯视角(座席与场地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视线的夹角)一般控制在28 °~°30以内8、看台观众座席布置看台座席布置,首先要方便观众入场和出场,交通过道的布置和尺度应满足安全疏散要求1)观众座席a.凡靠墙边的座席与墙之间应留不小于0.9m的通道,座椅不能靠墙布置,最后排座席与墙之间应留有不小于0.9m的通道,如墙上装有栏杆,宽度应适当加大,一般为5~10cmb.横走道之间的座席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席数不多于26个,当排深不小于0.9m时可增至50个c.观众座席宽度一般为420~500,主席台座席550~600,排深850~1000,座席高度不宜小于350,且不宜大于5502)主席台主席台座席数一般为观众总座席数的0.5%~1%,主席台应设专用出入口及通向场地的梯步,主席台占面宽不宜过大,尽量少占最佳观众座席,主席台面宽大型馆18m左右,中小型12m左右,容纳人数15~30人主席台也可不设固定看台,可在最好看台部位用栏杆围出部分专用座席供贵宾使用,平时仍作为观众席3)裁判席裁判席设在主席台对面,一般在两侧布置运动员入场口。
体育馆调研报告13建筑学2班张毅132********调研时间:2016年11月12日调研地点:安徽建筑大学南区体育馆、安徽大学新区体育馆调研目的:1、了解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特点及内部空间组织形式;大致了解其用途。
2、学习体育馆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方法,建筑与环境及建筑内部的功能流线和交通流线;要了解疏散的各注意事项,由于其特定的用途和使用特征,如何疏散成了重中之重。
3、了解大空间建筑的设计要点、结构选型要求、消防疏散设计等;4.体会立面设计和体型设计的建筑规律,体会其是以何种形式与体育馆建筑特征的形象相吻合的。
一、体育馆建筑综述1、体育馆建筑概述体育场馆,作为大空间公共建筑在我国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类型不断丰富,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体育馆建筑的发展动态体育馆建筑的发展应该朝着普及为主,多向发展,多元组成,功能多样,量体裁衣,设施机动,设备求新,复归自然,重视环境,崇尚纯真的方向前进。
3、观念的更新:一个新的建筑类型出现的初期,人们关心的主要是满足使用需要,用途专一是首要目标。
但是,当实践证明它得不到充分利用时,人们就进而考虑如何发挥潜力、提高效率而不拘泥于它是什么建筑类型,观念上的界限就会被打破。
4、体育馆的功能分析:(1)以观众厅、比赛场地为中心,环以上各功能房间,且上述房间都容纳在观众厅升起看台的下部空间内。
(2)贵宾、领导使用房间和大部分工作人员使用房间设置在一层,观众使用的房间设置在二层。
(3)各类人员使用的功能区都有单独出入口,且在体育馆主体建筑的不同方位。
5.体育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6、体育馆的内部人流分析:(1)观众人流路线是体育馆的主要流线,观众一般从室外广场上二层平台通过检票后达到观众休息厅,然后进入观众厅的观众席位上。
(2)贵宾、领导人流路线通常从一层通过单设的出入口经休息厅进入观众厅内的贵宾席或主席台。
(3)运动员人流路线从一层单设的入口进入大厅,再到运动员休息室、更衣室。
体育馆设计调研报告调研时间:3月1日、3月2日调研地点:河南科技大学体育馆、新区体育馆调研目的:1、了解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特点及内部空间组织形式;大致了解其用途。
2、学习体育馆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方法,建筑与环境及建筑内部的功能流线和交通流线;要了解疏散的各注意事项,由于其特定的用途和使用特征,如何疏散成了重中之重。
3、了解大空间建筑的设计要点、结构选型要求、消防疏散设计等;4、体会立面设计和体型设计的建筑规律,体会其是以何种形式与体育馆建筑特征的形象相吻合的。
一、体育馆建筑综述1、体育馆建筑概述体育场馆,作为大空间公共建筑在我国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类型不断丰富,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体育馆建筑的发展动态体育馆建筑的发展应该朝着普及为主,多向发展,多元组成,功能多样,量体裁衣,设施机动,设备求新,复归自然,重视环境,崇尚纯真的方向前进。
3、观念的更新:一个新的建筑类型出现的初期,人们关心的主要是满足使用需要,用途专一是首要目标。
但是,当实践证明它得不到充分利用时,人们就进而考虑如何发挥潜力、提高效率而不拘泥于它是什么建筑类型,观念上的界限就会被打破。
4、体育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5、体育馆的功能分析:(1)以观众厅、比赛场地为中心,环以上各功能房间,且上述房间都容纳在观众厅升起看台的下部空间内。
(2)贵宾、领导使用房间和大部分工作人员使用房间设置在一层,观众使用的房间设置在二层。
(3)各类人员使用的功能区都有单独出入口,且在体育馆主体建筑的不同方位。
6、体育馆的内部人流分析:(1)观众人流路线是体育馆的主要流线,观众一般从室外广场上二层平台通过检票后达到观众休息厅,然后进入观众厅的观众席位上。
(2)贵宾、领导人流路线通常从一层通过单设的出入口经休息厅进入观众厅内的贵宾席或主席台。
(3)运动员人流路线从一层单设的入口进入大厅,再到运动员休息室、更衣室。
体育场调研报告体育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分析和了解体育场的使用情况和市场需求,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相关数据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体育场的使用率、使用时间段等信息,并通过实地观察观察场地设施、人员配置等情况。
三、调研结果1. 使用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体育场的平均使用率为60%,但使用率在周末和假期时会有明显提高,高峰时可达到80%以上。
2. 使用时间段:调查显示,体育场的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18:00-21:00,这段时间段的使用率最高。
3. 使用者群体:绝大部分使用体育场的人员是年轻人,占据了使用者的大多数,主要进行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
同时,还有一些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使用体育场。
4. 场地设施:观察发现,体育场的场地设施整体状况良好,但是设施更新较慢,部分设施存在老化现象,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新。
另外,设施的卫生状况也有待改善。
5. 服务水平:调查结果显示,体育场的服务水平整体较好,有专门的管理员进行场地的管理和维护,但是在繁忙时段,部分场地的管理不够及时,导致使用者排队等待时间较长。
四、建议1. 更加灵活的场地使用方式:针对体育场使用率高峰时段集中的情况,可以在平时和使用率较低的时间段,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如健身指导、体育游戏等,吸引更多的人群使用体育场。
2. 加大设施更新和维护力度:对于老化的设施应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提升场地设施的品质和使用体验。
同时也需要加强设施的卫生管理,保持场地的整洁和卫生。
3. 增加人员配备:在繁忙时段增加工作人员的配备,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减少用户排队等待时间。
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推广体育场的各类活动和服务,提高用户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五、总结本次调研表明,体育场的使用需求较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改进和提升。
通过加大宣传推广、更新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体育场的使用率和用户满意度,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体育场地。
体育场公共艺术调研报告体育场公共艺术调研报告一、引言体育场是举办体育比赛和其他大型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为了丰富观众的文化娱乐体验,许多体育场开始将公共艺术元素融入其设计和装饰中。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体育场公共艺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对观众体验的影响。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场,分别为国家体育场、城市体育场和学校体育场,并对每个体育场的公共艺术设计进行了详细观察,然后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观众进行了采访。
三、调研结果1.体育场公共艺术设计的类型多样通过对三个体育场的观察,我们发现体育场公共艺术设计的类型非常多样。
国家体育场以雕塑和壁画为主要形式,城市体育场则在场馆的购物区和走廊上设置了许多装饰性艺术品,而学校体育场则更注重以体育题材为主题的壁画。
2.体育场公共艺术设计的目的多样化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育场公共艺术设计的目的存在差异。
国家体育场的公共艺术设计旨在烘托体育赛事的氛围,增加观众的观赛体验;城市体育场的公共艺术设计则更注重提供观众在休闲购物时的艺术享受;学校体育场的公共艺术设计主要是为了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3.体育场公共艺术设计对观众体验的影响积极观众在问卷调查中普遍表示,体育场的公共艺术设计为他们的观赛体验增添了乐趣。
通过欣赏体育场的艺术品,观众的心情得到了放松,赛事也更具有仪式感。
同时,许多观众表示,体育场的公共艺术设计也为他们提供了拍照留念的机会,增强了体育赛事的传播效果。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场公共艺术设计的类型多样,有助于丰富观众的观赛体验。
2.体育场公共艺术设计的目的存在差异,但都旨在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3.体育场公共艺术设计对观众体验的影响积极,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赛事氛围。
建议:1.体育场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和口味,以提高他们的艺术享受和满意度。
2.体育场可以与当地艺术界合作,展示当地艺术家的作品,既能够支持艺术发展,也能够增加观众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
体育馆场地设计调研报告一.实地调研此次调研去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得青岛新兴体育馆。
1、外部条件环境。
从建筑得周围环境分析,建筑南邻城市干道(人、车流量大,地处繁华地带),建筑东临城市支路,建筑得北向、西向为建筑物。
主入口。
建筑主入口设置在南面,便于发现,同时,为城市缓解了马路得拥挤,起到了分流得作用。
2号门设置在东边,从二号门进去,可以直接去羽毛球场。
停车。
停车分为地上停车与地下停车,地下停车场入口大致在地块得西北向,通过楼梯可以到达地下一层、一层或三层。
2、建筑外形建筑为大空间得框架结构,外形如图,由优美得弧形屋顶组成。
3、建筑内部建筑平面为椭圆形,建筑共有四层,由地下两层与地上两层组成。
负二层为地下车库,负一层由台球、壁球、乒乓球、游泳、搏击、跆拳道、健身、激情钢管、瑜伽、高温瑜伽与有氧操室组成。
一层为羽毛球场,也可做篮球场使用。
二层为部分休息场所,局部有三层突起。
建筑可容纳2048人,一层有8片区域组成,一组48个座位;二层有16片区域,一组80个座位。
外廊大约7米,建筑外部平台有四个出口,便于从各个方向疏散。
建筑二层平面有六个出口。
建筑采光就是由竖向玻璃窗透进内部,一层平面图如下图。
瞧完新兴体育馆之后,又去了国信体育馆与青岛大学体育馆。
青岛大学体育馆由主馆与附属馆组成,附属馆得采光就是通过锥形得玻璃折射进去。
外形均很漂亮,如下图。
二.资料调研1、疏散门净宽度不小于1、4米,必须向疏散方向开启。
2、体育馆比赛场地上空净空要根据比赛项目得比赛要求确定,常以排球比赛要求得12、5米为低限,但近年来艺术体操项目要求净高15米。
3、室外楼梯符合下列规定时可作为疏散楼梯:1 栏杆扶手得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得净宽度不应小于0、9m;2 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3楼梯段与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
平台得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得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4 通向室外楼梯得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5 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0m内得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
体育场馆调查报告体育场馆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与背景体育场馆作为承载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场所,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体育场馆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潜力,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查范围包括本市所有体育场馆,涵盖了室内和室外场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场馆设施与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体育场馆设施较为完善,包括场地、看台、更衣室等。
然而,部分场馆在设施维护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设备老化、清洁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场馆的整体形象,也对运动员和观众的体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场馆利用率与活动类型调查显示,大部分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较低,尤其是室内场馆。
这可能与场馆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关,如租赁政策不够灵活、价格过高等。
此外,体育场馆的活动类型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体育赛事和训练上,缺乏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文化娱乐项目。
3. 场馆设施的无障碍性调查发现,部分体育场馆在无障碍设施方面存在不足。
例如,缺乏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这对于残障人士参与体育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提升体育场馆的无障碍设施,有助于促进体育公平和包容性。
4. 场馆与社区的联系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体育场馆与周边社区的联系不够紧密。
场馆周边缺乏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便利店等,给居民观赛和参与体育活动带来了不便。
加强场馆与社区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场馆的社会效益和居民的参与度。
5. 场馆的可持续发展调查发现,部分体育场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例如,能源消耗较高、废弃物处理不规范等。
加强场馆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也能为场馆运营带来经济效益。
四、建议与展望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场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完好和清洁。
2. 制定灵活的租赁政策,降低场馆使用的门槛,提高利用率。
3. 丰富场馆的活动类型,引入多样化的体育和文化娱乐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人群。
体育馆调研报告(共6篇)第1篇:体育馆调研报告体育馆调研报告M11建筑学1121116023张青上周五,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学校体育馆,以下是我参观后得到的一些经验鱼总结。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它是不合理的,第一层三个类似仓库的空间,无窗且不通风;二楼无窗,无通风;楼顶遮光,光线不行;面子工程,极不实用。
二楼相对比较合理一点,采用侧光和室内光源来达到采光的目的,其中侧光包括屋顶凹凸设计的横向长窗以及看台墙体上的侧向长窗。
阴雨天或者夜晚采用室内光源采光。
外墙整体采用防石涂料与玻璃幕墙结合,屋面采用钢结构金属筑基屋面,建筑基座则采用石材贴面。
体育馆主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一次看台与二层楼面连成一体,二层看台为悬挑结构,建筑屋面为网架结构。
建筑结构与造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主看台观众从主门厅两侧的楼梯进入,两侧的看台分别设置两部相对的疏散楼梯来满足疏散的要求。
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注意通过其它两边的入口进入场地,与观众的流线互相不干扰。
功能布局:体育馆一层设有比赛大厅、校体育部用房、运动员比赛用房、训练场地、乒乓球房以及其附属用房。
屋面系统的材料要求如下:1、屋面板材料:铝镁锰氟碳喷涂铝合金板,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准。
压型板采用以铝卷形式运往现场,在现场压制成型板。
铝板厚度:要求在0.9mm 板面颜色:氟碳喷涂板面板在满足热胀冷缩等要求的前提下,将避免纵向(流水方向)搭接,以提高建筑物外表的美观度及构造上的防水性能。
2、屋面底板材料:采用0.6mm厚冲孔压型彩钢板铝合金板厚度:按照最终设计图纸板型规格:按照最终设计图纸压型方式:穿孔板加工成型后运输至现场。
3、屋面保温层10.材料:80mm/30mm厚保温玻璃棉下衬无纺布。
厚度:按照最终设计图纸4、连接用自攻螺钉选用优质自攻螺钉。
江宁体育馆江宁体育中心位于江宁大学城资源共享带,是江宁区政府为了迎接2021年第十届全运会而建设的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体育设施,工程于2021年3月奠基开工,2021年8月正式交付使用,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312000平方米,是江宁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体育馆设计调研报告调研时间: 3月1日、3月2日调研地点: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馆、新区体育馆调研目的: 1、了解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特点及内部空间组织形式;大致了解其用途。
2.学习体育馆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方法, 建筑与环境及建筑内部的功能流线和交通流线;要了解疏散的各注意事项, 由于其特定的用途和使用特征, 如何疏散成了重中之重。
3.了解大空间建筑的设计要点、结构选型要求、消防疏散设计等;4、体会立面设计和体型设计的建筑规律, 体会其是以何种形式与体育馆建筑特征的形象相吻合的。
一、体育馆建筑综述1.体育馆建筑概述体育场馆, 作为大空间公共建筑在我国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类型不断丰富, 体育设施不断完善, 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3、2.体育馆建筑的发展动态4、体育馆建筑的发展应该朝着普及为主, 多向发展, 多元组成, 功能多样, 量体裁衣, 设施机动, 设备求新, 复归自然, 重视环境, 崇尚纯真的方向前进。
观念的更新:一个新的建筑类型出现的初期, 人们关心的主要是满足使用需要, 用途专一是首要目标。
但是, 当实践证明它得不到充分利用时, 人们就进而考虑如何发挥潜力、提高效率而不拘泥于它是什么建筑类型, 观念上的界限就会被打破。
4、体育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体育馆的功能分析:(1)以观众厅、比赛场地为中心, 环以上各功能房间, 且上述房间都容纳在观众厅升起看台的下部空间内。
(2)贵宾、领导使用房间和大部分工作人员使用房间设置在一层, 观众使用的房间设置在二层。
(3)各类人员使用的功能区都有单独出入口, 且在体育馆主体建筑的不同方位。
6.体育馆的内部人流分析:(1)观众人流路线是体育馆的主要流线, 观众一般从室外广场上二层平台通过检票后达到观众休息厅, 然后进入观众厅的观众席位上。
(2)贵宾、领导人流路线通常从一层通过单设的出入口经休息厅进入观众厅内的贵宾席或主席台。
(3)运动员人流路线从一层单设的入口进入大厅, 再到运动员休息室、更衣室。
场馆设计的调研报告场馆设计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不同类型场馆设计的特点和需求,为未来场馆设计提供参考和灵感。
二、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期刊和文章,了解不同场馆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网络调查:通过搜索引擎和专业论坛,收集和分析设计师和业主对不同场馆设计的评价和思考。
3. 实地调研:参观和考察了几个当地的体育馆、音乐厅和博物馆,亲身感受和了解现有场馆设计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三、调研结果1. 多功能性:随着现代社会对场馆使用需求的多元化,多功能性成为了当下场馆设计的重要趋势。
例如,体育馆不仅可用于举办比赛和训练,还可作为展览和演出的场所。
音乐厅则要求具备优秀的音响效果和舒适的座椅设计,以提供极佳的音乐表演体验。
2. 智能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场馆设计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例如,灯光和音响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智能座椅的舒适度调节以及无线互联的观众服务系统等,都将提升场馆的使用体验和管理效率。
3. 环保理念:在场馆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环保理念的融入。
使用可再生能源、推行节能措施、建构绿色屋顶和墙壁等,都是当前环保场馆设计的热点。
绿色场馆设计不仅能减少能源的消耗,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健康舒适的使用环境。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 场馆设计应注重多功能性,满足不同使用需求,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2. 需要关注智能化场馆设计的发展,并借助科技手段提升场馆的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
3. 提倡环保理念的融入,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场馆设计,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场馆设计的发展应以满足使用者需求和环境保护为导向,不断创新和提升设计水平,以打造更具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