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及其成型技术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428.50 KB
- 文档页数:7
镁合金凝固技术专题综述作为工程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合金具有比刚度及比强度高、电磁屏蔽性能强、尺寸稳定、资源丰富等一系列优点,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镁合金自身的一些缺点,如变形能力差、抗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不高以及传统制备技术不足等成为其发展应用的瓶颈。
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可以克服镁合金的一些缺点,实现镁合金综合性能的改善。
近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快速凝固镁合金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
1镁合金快速凝固特征相对于传统铸锭冶金10-3~102K·S-I的冷却速度,快速凝固技术的冷却速度一般为103~109K呵1。
在快的冷却速度下,镁合金凝固过程中的各种传输现象被抑制,从而使合金元素在固态基体中能继续保持高的溶解度,晶粒组织的长大受到抑制,合金成分及组织变得均匀,同时在凝固过程中也易产生一些新相。
快速凝固镁合金组织结构上的改变也导致了镁合金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改善。
1.1扩展a(Mg)基固溶体的固溶度快速凝固技术能明显扩展合金元素在基体镁中的固溶度,冷速越高,同溶度越大。
原子半径与镁原子半径差在±15%范围内的合金元素在d(Mg)基体中的固溶度都可通过快速凝固提高。
经熔体快淬后,银在镁中的最大固溶度提高1.5倍,钡则提高约1 000倍。
快速凝固镁合金中的同溶度扩展比机械合金化高,例如在快速凝固Mg.A1系合金中,Al在Mg中的最大固溶度为9 lat.%,而在机械合金化处理的合金中仅为4.5at.%q。
合金元素在a(Mg)基体中同溶度的增加,能使密排六方晶体结构的a(Mg)的轴比c/a值明显减小,可以在常温下激活非基面滑移,从而提供更多的滑移系以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
1.2细化组织形成多相弥散体系快速凝固技术能有效细化镁合金的晶粒组织,减小枝晶网胞尺寸,在晶界或网胞上生成细小弥散的沉淀相,从而减小或消除合金成分偏析,抑制孪晶的形成。
镁合金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比强度,以及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其中,镁合金板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应用形式,其轧制成形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全面评估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的现状及发展,并探讨其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1. 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技术的现状1.1 镁合金板材的特性镁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比强度,是一种重要的轻质合金材料。
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2 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的技术现状镁合金板材的轧制成形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热轧、冷轧、热连轧等不同工艺,可以实现对镁合金板材的精密成形。
2. 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2.1 先进轧制成形工艺随着材料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技术也在不断优化。
采用先进的轧制工艺,可以实现对镁合金板材的高精度成形,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2 镁合金板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镁合金板材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其轧制成形技术的进步,对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3. 个人观点与展望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技术的发展,为相关行业提供了高性能的轻质材料解决方案,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升级。
未来,随着轧制成形技术的不断完善和镁合金材料性能的进一步提升,相信镁合金板材在更多领域将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相信您对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的现状及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文也对镁合金板材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您带来有价值的信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轻量化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作为一种重要的轻质合金材料,镁合金因其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比强度,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镁合金板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应用形式,其轧制成形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镁合金铸造成形技术研究【摘要】本文论述了镁合金的特点与性能和铸造成形技术。
具体介绍了压力铸造、消失模铸造和新兴的离心铸造的特点、基本原理等。
【关键词】镁合金;铸造;成形技术0.前言镁合金是实际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4],它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能和导热导电性好、尺寸稳定、成本低、切削加工性好、电磁屏蔽能力强以及容易回收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金属”。
在汽车、通讯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我国目前大飞机、绕月、高速轨道交通及电动汽车等大型项目的启动,给镁合金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因此,镁合金的研制被国家纳入着力开发的项目之一。
镁合金的成形主要通过变形和铸造两种方法,由于镁合金塑性加工困难,所以铸造镁合金比变形镁合金的应用要广泛得多。
本文即对镁合金铸造成形技术进行论述。
1.镁合金特点与性能1.1在现有的工程金属中镁合金的密度是最小的,通常在1.75~1.90g/cm3范围内,约为铝的64%,钢的23%,拥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
因此在相同的刚度要求下,使用镁合金制造的构件可以大大减轻构件本身的重量,在电子、汽车、航天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2镁合金与铝、钢相比弹性模量较小,具有很高的振动阻尼容量,即减震性、低惯性[5]。
由于小的弹性模量,当受外力作用时应力分布更为均匀,能够避免过高的应力集中。
1.3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切削加工性其切削速度可大于其它金属。
如切削镁合金所需功率为1,则铝合金为1.8,铸铁为3.5,软钢为6.3。
因其较高的稳定性,镁合金的加工尺寸精度高。
1.4镁合金导热性好,抗磁干扰能力强,在电子、计算机、通讯等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5镁元素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同时镁合金利于回收,因此,如果能够将镁合金成功的运用到生产中,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能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6镁合金耐蚀性较差,其氧化膜与氧化铝膜不同,不致密,无法保护内部金属被进一步腐蚀。
镁合金成型工艺
镁合金是一种重要的轻质结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镁
合金的成型工艺有许多种,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常见方法:
1. 压铸成型:将镁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以高压将熔化的合
金注入模具中,待冷却后从模具中取出即可得到所需要的形状。
2. 等静压成型:通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镁合金粉末压制
成所需形状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得到高密度、强度均匀的镁合金制品。
3. 挤压成型:将镁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采用金属棒进给的
方式,将合金挤出成所需的形状,然后通过冷却、切割等工艺得到最
终制品。
4. 热压成型:将镁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采用高压将其压制
成所需形状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得到高强度、高精度的镁合金制品,
常用于制造高要求的航空航天零部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镁合金成型工艺,具体选用何种方法需根据所
需要的材料强度、形状等要素综合考虑。
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现状及其发展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现状及其发展1. 引言镁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功能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优异的导热性能。
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镁合金板材作为镁合金制造业的重要部分,其轧制成形技术是一项关键的工艺,对于提高镁合金板材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技术现状目前,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根据研究和应用的结果,镁合金板材主要通过单面轧制、双面轧制和多次轧制等方式来实现成形。
其中,双面轧制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先进行初轧,然后进行再轧制,最终得到高质量的镁合金板材。
也有一些新型的轧制技术被引入,例如单通道轧制、多通道轧制和连续轧制等。
这些新技术能够提高板材的形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进一步推动了轧制成形技术的发展。
3. 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对镁合金板材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轧制成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工艺参数优化工艺参数是影响轧制成形质量和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优化轧制工艺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镁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合理选择轧制温度、轧制速度和轧制力等参数,可以有效控制晶粒细化、纵横比和内部应力等因素,从而实现良好的板材成形效果。
3.2. 强化技术应用强化技术是提高镁合金板材性能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强化技术包括热处理、冷变形和合金元素调整等。
通过对镁合金板材的热处理,可以优化其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寸,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通过适当的冷变形和合金元素调整,还可以改善材料的塑性和耐腐蚀性能。
3.3. 轧制设备改进轧制设备的改进也是促进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些先进的轧机设备,如超声波振动轧制机和水压轧制机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引入振动或水压技术,进一步优化轧制过程中的摩擦和变形行为,提高板材的成形性能和表面质量。
镁合金的成型技术王德俊,刘 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鹤壁458000)摘要:介绍国内外镁合金成型技术,分析其适用范围和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镁合金挤压铸造、半固态铸造、精密冲锻成型、超塑成型的工艺参数及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铸造;成型;工艺中图分类号:TG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2093(2005)0420011202 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易成型、易回收、减振性和散热性好等优点,在交通领域(汽车、摩托车、列车、自行车等)、3C产品(计算机C om puter、通讯C ommunications、消费类电子Customer E lectronics)和航空航天领域都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镁合金及其制品的性能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在纷纷研究镁合金零部件的成型方法。
1 压力铸造1.1 适合压铸成型的镁合金目前,压铸法是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的最常用的方法。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AZ91D、AM60B、AM50A和AZ31系列镁合金采用压铸成型具有以下优点:(1)工作环境温度下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2)优良的压力铸造性能;(3)好的抗蠕变性能;(4)工艺简单、易于操作;(5)相对低的价格。
1.2 不适合压铸成型的镁合金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AS21和AS41以及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AE42镁合金,不适合采用压铸成型。
值得提出的是,目前的AZ系和AM系镁合金不适合压铸成型工作温度超过130℃的机械零部件。
其原因是这些牌号的镁合金压铸件抗腐蚀性能差、铸造性能差、成本高、强度低。
2 重力浇注虽然压铸工艺在制造镁合金零部件中占有显著地位,但是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大型镁合金铸件及重型铸件采用砂型或永久模铸造显得更为合理。
目前大量使用的重力浇注镁合金是ZE41,它具有中等强度和一定的抗蠕变性能,并有较好的铸造性能。
虽然这种镁合金的抗蠕变性能还不是很好,但它仍然是航空航天设备上各种传动部件的首选材料。
摘要镁合金作为目前工业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因其强度、比刚度高,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及易于加工、回收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工程材料”,并广泛用于汽车、通讯、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着重探讨了新型镁合金的组织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成型技术。
分析了不同合金元素的添加,对镁合金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的影响。
介绍镁合金的分类,不同牌号的镁合金,含有哪些不同的合金性能,以及该合金材料的优缺点、实用性和应用领域。
在我国,镁合金加工成形技术主要是压铸成型,在压铸成型中,我们要注意到压铸镁合金材料的性能要求,在压铸过程中的技术参数以及该注意到的问题我们都会详细阐述。
最后展望了镁合金发展和应用的前景,作为21世纪的绿色金属材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逐步得到应用,所以,镁合金材料的开发、应用研究和高要求、高性能的镁合金材料的开发势在必行。
关键词:镁合金;成型技术;性能;耐腐蚀AbstractMagnesium alloys as the lightest metal structural material for current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its strength, specific stiffness, goo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performance and ease of processing, recycling, etc., was known as the "21st century green metallic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widely used in the automotive, communications, electronics, aerospace and other field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magnesium alloy,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molding technology. The effects for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gnesium alloys,which coursed by different alloying elements added,is analysised. Describ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ifferent grades of magnesium alloys, different alloys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lloy material, practical, and applications. In China, the forming process of magnesium alloy was mainly the die casting, we have to note that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requirements of magnesium alloy in die-casting ,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die casting process and some other issues we will be more noticed .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 alloy is prospected, as the 21st century green metallic materials, and gradually more and more applied , the development of magnesium alloy material, applied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demanded,high-performance magnesium alloys materials is imperative.Key Words:Mg-Al-Zn alloys;forming technology;property;corros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镁及镁合金简介 (1)1.2镁合金的特点 (1)1.3 镁合金的应用 (3)1.3.1镁合金在车辆上的应用 (3)1.3.2镁合金在航空上的应用 (3)1.3.3镁合金在3C产品上的应用 (3)1.3.4镁合金在武器的应用 (4)1.3.5镁合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4)1.4新型镁合金的研究 (5)第二章实验部分 (7)2.1概述 (7)2.2压铸镁合金体系 (7)2.3压铸用的浇注系统 (8)2.4压铸设备 (9)2.5镁合金的熔炼 (9)2.5.1熔炼设备 (9)2.5.2冷、热室压铸机 (10)2.6镁合金的压铸工艺 (11)2.6.1压铸工艺装置 (11)2.6.2熔体制备 (12)2.6.3压铸工艺 (13)2.6.4熔体熔炼的阻燃保护 (15)2.6.4.1溶剂保护 (15)2.6.4.2气体保护 (16)2.6.4.3合金化阻燃保护 (17)2.6.5压铸过程中的阻燃保护 (18)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19)3.1镁合金的成份 (19)3.2镁合金的成份对性能的影响 (20)3.2.1镁合金的合金化特点 (20)3.2.2镁合金的物理冶金特性 (21)3.3合金元素的作用 (22)3.3.1铝对镁合金的性能的影响 (23)3.3.2锌元素的作用 (24)3.3.3其他合金元素的作用 (25)第四章镁合金前景与未来发展 (27)4.1镁合金的未来发展前景 (27)4.1.1耐高温性能的改善 (27)4.1.2抗腐蚀性能的提高 (28)4.1.3塑性变形能力的改善 (28)4.1.4镁基复合材料 (28)第五章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第一章绪论1.1镁及镁合金简介1774年人们首次发现镁,并以希腊古城Magnesia命名。
金属镁及其镁合金的制备与应用摘要:本文评述了金属镁的制备,镁合金的种类,以及镁及其镁合金的应用。
关键词镁镁合金制备应用镁是最轻的金属元素,其比重只有1.74,仅相当于铝的2/3,铁的1/4。
而且镁资源特别丰富,占地壳总重量的2.1%,海水中的o.13%,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金属镁及其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导电导热性能较好、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性能良好、易于加工成型、废料容易回收等优点[1],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电子技术、光学器材、精密机械、日用商品等领域。
由此镁及镁合金获得“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的美誉[2]。
1.金属镁的制备金属镁的制备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电解法和热还原法。
1.1电解法炼镁[3-5]电解法的原理是电解熔融的无水氯化镁,使之分解成金属镁和氯气。
依据所用原料及处理原料的方法不同,可细分为以下具体的方法:道乌法、氧化镁氯化法、诺斯克法和光卤石法等[6]。
以下主要介绍氧化镁氯化法和光卤石法。
1.1.1 氧化镁氯化法利用天然菱镁矿,在700~800℃下煅烧,80%得到活性较好的轻烧氧化镁。
氧化镁的粒度要小于0.144mm ,然后与碳素混合制团,团块炉料在竖式电炉中氯化,制得无水氯化镁,直接投入电解槽,最后电解得金属镁。
制备MgCL2的程式为:2MgO+2CL2+C=2Mgcl2+CO2。
1.1.2 光卤石法将光卤石(Mgcl2·kcl ·6H2O )脱水后,直接电解制取金属镁。
光卤石脱水时水解反应不像Mgcl2那样严重,但也有一定的水解,因而在无水化的处理过程中,也需要氯化过程,由于加入了,需要经常清理电解槽。
1.1.3 电解法制镁存在的问题制备无水Mgcl2困难:在氯化镁的脱水过程中,由一水氯化镁脱水制取结晶氯化镁的过程极易水解,产生碱式氯化镁[Mg (OH )CL ]和氧化镁,生产工艺较难控制;在HCL 气氛下,水氯镁石脱水需要较高的温度(一般约为450℃),能耗大,设备腐蚀严重。
镁合金半固态压铸成形及其控制技术摘要:在众多的合金材料中,镁合金因其重量轻、延展性高、硬度性能良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压铸材料中,本文主要分析镁合金半固态压铸成形的方式以及控制技术,希望能够为压铸行业发展提供意见参考。
关键词:镁合金;半固态压铸;成形;控制技术在压铸成形材料中,铝合金与镁合金的应用较为广泛,同铝合金相比较,镁合金的强度以及延展性要更高,在压铸成形的材料中,结构相对牢固可靠。
新的发展形势下,对于镁合金的需求越来越大,镁合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在航空航天以及通讯设备上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镁合金成形材料,本文便针对镁合金半固态压铸成形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1镁合金半固态压铸成形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有三种途径可以实现镁合金半固态压铸成形,即触变压铸、流变压铸以及处变注射三种方法,接下来将依次进行详细分析:1.1镁合金半固态的触变压铸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对半固态镁合金锭进行二次加热,变为固液后,借助密闭的送料机将其传送给压铸机,再输送到压射料筒中。
整个的压铸工作是靠冲头动作来完成的。
在二次加热前,半固态镁合金锭固相率基本在 48%-58% 之间,粘稠度较高,然二次加热后,固液镁合金锭在处于压射状态下,会受到切变作用,降低粘稠度,这样一来便提高了流动性,有助于压射成形。
1.2镁合金的流变压铸方法有关研究表明,同液态镁合金相比较,半固态镁合金的成形技术更有助于镁合金零件的压铸成型,压铸件的质量也更高。
因此,镁合金的流变压铸方法便是将液态镁合金通过降温或者搅拌的方式,来将其转变为半固态浆料后,输送到压铸机进行压铸工艺。
由此可知,在镁合金的流变压铸工艺中,关键在于液态合金到半固态合金的转化,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这一过程最难控制的,便是成形温度,所以该方法对于温度和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
1.3镁合金触变注射法在压铸工艺不断发展进步的大环境下,美国一家企业,根据塑料注射成型原理,对镁合金压铸工艺深入研究,开发了新型镁合金触变成形机,该专利设备主要适用于小型压铸件或者已经成型的设备加工,随后在日本投入生产,同时在生产专利设备的基础上,有对其进行创新,研发出具有热流道成形技术的模具,适用于性能要求不高的镁合金构件生产,譬如手机、电脑外壳生产。
镁合金材料成形加工技术研究简介:镁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镁合金的成形加工难度较大。
因此,研究镁合金材料的成形加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镁合金材料成形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一、镁合金材料的属性镁合金是一种由镁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合金材料。
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镁合金的低延展性、高切削力和容易燃烧的特点限制了其成形加工的应用范围。
二、镁合金成形加工的常见方法1. 压铸:压铸是一种常用的镁合金成形加工方法。
通过将熔融的镁合金注入模具中进行冷却凝固,制造出所需的产品。
压铸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优点,但需要消除镁合金的气孔和缺陷,以确保产品质量。
2. 挤压:挤压是将镁合金料坯置于挤压机中,在挤压模具的作用下,通过施加压力将镁合金挤压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挤压具有高生产效率、节省材料的优点,但需要合理控制挤压参数,以避免产生裂纹和变形。
3. 拉伸压缩:拉伸压缩是一种常用的镁合金成形加工方法。
通过施加拉伸或压缩载荷,使镁合金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
该方法适用于薄壁产品的制造,可以通过调整拉伸或压缩倍率来控制产品的机械性能。
4. 粉末冶金:粉末冶金是一种通过将镁合金粉末与其他辅助剂混合并通过压制和烧结工艺制成制品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生产出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产品,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三、镁合金成形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1. 成形加工参数优化:通过对镁合金材料成形加工过程中关键参数的优化,可以提高成形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研究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成形温度、挤压速度、压力和模具结构等参数对挤压成形过程的影响,为优化挤压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2. 表面改性技术:镁合金材料易受到腐蚀和磨损,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镁合金成型及其应用研究摘要文中综述了镁合金的种类、特点及性能,全面介绍了包括塑性成形、半固态成形、RSP等在内的镁合金成形方法,并对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3C 等工业的应用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镁合金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并展望了镁合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镁合金,成型工艺,应用1、前言镁合金是以镁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
加入AJ、Zn、Mn、Zr和稀土等元素形成的镁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
由于环保、节能方面的压力,在许多领域,传统钢铁材料已逐渐被各种综合性能更为优良的新型材料所替代。
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信息产业的发展,新型轻合金材料的研发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镁合金凭借其优异的性能以及低迷的原镁价格,促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相继设立相关研究课题,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镁合金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成为材料研究的一大热门,其研究成果也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目前,镁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市场对镁的需求大幅增长。
作为21世纪令人瞩目的绿色工程材料.汽车轻量化将成为镁应用的主要领域。
镁取代铝是汽车材料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应用技术的突破是唯一的短期障碍。
全球镁资源量巨大,而且可完全回收再利用,随着其他金属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金属镁必将成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大金属材料。
镁合金以其低密度、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减震性好、电磁屏蔽性好等优点;同时也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被认为是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已成为制造汽车的重要材料;而且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计算机、电子、通讯和家电等行业。
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镁合金的开发与研究,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镁合金研究计划当中都把镁做为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并重点加强镁合金在汽车、计算机、家用电器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同时,国际上主要金属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钢铁、铜、铅等传统金属材料的应用增长趋势趋于缓慢,而以镁合金为代表的轻金属结构材料则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迅速增长。
镁合金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摘要:简要介绍了镁及镁合金的优越性能,概述了镁合金的成型工艺性能及各种成型方法,并涉及当前的新型镁合金。
阐述了镁合金的防腐与净化技术。
探讨了镁合金材料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镁合金成型工艺相图研究发展前景前言: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与一般铝合金基本相当,而其密度仅为铝合金的2/3,故其比强度、比刚度均优于铝合金;同时镁合金还具有弹性模量较低,能吸收较大的冲击功,滞振性较好等特点。
在便携产品风行和节能已成为世界性主题的今天,镁合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电子产业及汽车工业的突飞猛进,人类的生存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降低产品的自重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受污染程度,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镁合金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的轻质材料之一,被誉为2l世纪的绿色功能材料。
正文:1、镁合金的优势与缺点镁合金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密度小,只及钢铁的1/4,铝合金的2/3,是最轻的结构合金,能有效降低部件重量,节省能源。
比强度很大,略低于比强度最高的纤维增强材料。
比刚度与铝合金、钢铁基本持平,远高于工程塑料。
阻尼性能好,吸收能量能力强,具有极佳的减震性,可用于震动剧烈的场合,用在汽车上可增强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导热性好,稍逊色于一般铝合金,是工程塑料的300倍,且温度依赖性低,可用于制造要求散热性能好的电子产品。
镁合金是非磁性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好,抗电磁波干扰能力强,可用于手机等通讯产品。
镁合金加工成型性好,外观质感好,可制作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外壳。
镁合金线收缩率很小,尺寸稳定,不易因环境改变而改变(相对于工程材料)。
镁合金可全部回收利用,是有利于环保的一种绿色金属。
尽管镁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与传统金属(钢铁、铝等)相比,到现在对镁基材料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没有形成很丰富的合金系,在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很有限;在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也处于起步阶段。
这是由于镁合金也存在着自身的缺点。
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8月/18日/第008版镁业铸造镁合金的成形技术夏德宏镁合金成形主要通过铸造和塑性变形两种方式进行,由此可以将镁合金划分为两大类,即变形镁合金和铸造镁合金。
目前,镁合金的主要成形方法是比较成熟的铸造成形技术,即“液态成形”。
镁合金材料成形工艺的选择主要由镁合金结构件的形状、尺寸及所要求的性能决定。
铸造成形技术包括压铸、重力铸造、低压铸造、差压铸造、半固压铸和触变注射成形等,其中压铸是最成熟、应用最广的方法。
砂型铸造:适合形状复杂且体积大的部件,铸件质量好,但生产效率低。
为了使液态金属凝固后具有要求的几何形状,必须依靠铸型提供几何约束。
金属型铸造:适合形状复杂且体积大的铸件,尺寸容易控制,铸件表面质量更优,冷凝速度快机械性能优于砂型铸件。
消失模铸造:适合镁合金液态成形的精密铸造。
能较好地解决镁合金液态成形过程中易氧化燃烧的问题,可生产大型、精密、复杂的铸件,且生产效率高。
熔模铸造:适合要求尺寸精确且形状复杂的铸件,铸件的抗拉强度优于砂型铸件和金属模铸件。
挤压铸造:挤压铸造可分为直接挤压铸造和间接挤压铸造两种。
直接法适于生产形状简单的对称结构铸件。
间接挤压铸造法的特点是充型压力通过浇道传递给充型金属液。
挤压铸造适用于铸造使用性能要求高的铸件。
耐磨性、致密度高,且疏松和气孔缺陷较少。
镁合金挤压铸造的铸型温度一般为473K~573K,充型压力为50~150MPa,浇注过余温度为303~413K。
低压铸造:适合形状复杂、尺寸大小为中等铸件,在金属液在一定的低压状态下从下方进入铸模,而且给正在凝固的铸件补料也是从下方进入,该方法在薄壁铸件上有着极大的优越性。
高压铸造:适合生产尺寸形状精度要求高的中、小形部件,质量稳定,在薄壁铸件的生产中优越性极佳。
1.重力和低压铸造重力铸造是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也称浇铸。
包括砂型浇铸、金属型浇铸、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泥模铸造等,低压铸造是使液体金属在压力作用下充填型腔,以形成铸件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