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23.87 KB
- 文档页数:2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汇总一、旅游概念与特点1. 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文化交流或其他目的,离开居住地到其他地方游览、观光、度假或进行商务活动的行为。
2. 旅游的特点:包括时空性、流动性、多样性和综合性。
3. 旅游的分类:按游客类型可分为主题旅游、商务旅游、观光旅游等;按旅游目的地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二、旅游发展史1. 旅游的起源:旅游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起源于人们对于探索未知地区、追求冒险刺激和寻求新鲜体验的需求。
2. 古代旅游:古代旅游主要以朝圣、探险和交流为主,如古希腊的奥运会、古罗马的浴场和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等。
3. 现代旅游:现代旅游的兴起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如铁路、航空、互联网等技术的进步使得旅游更加便捷和普及化。
三、旅游产业与经济效益1. 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购物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2. 旅游经济效益:旅游业对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3. 旅游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建设和改善居民生活。
四、旅游规划与管理1. 旅游规划的意义:旅游规划是指对于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的规划,能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2. 旅游规划的步骤:旅游规划包括规划目标的确定、旅游资源的评估、旅游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策略的制定等步骤。
3. 旅游管理的内容:旅游管理包括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交通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旨在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运行和游客的满意度。
五、旅游市场与消费者行为1. 旅游市场的特点:旅游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
2. 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消费者在做出旅游决策时会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包括旅游动机、旅游选择、旅游满意度等方面。
《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基本内容如下:1.旅游的产生2。
旅行源于迁徙活动3。
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4.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因子5。
“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6。
人类具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萌芽7。
旅游的定义8。
旅游的本质9。
旅游的本质10.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1.旅游的内容12。
旅游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13。
“艾斯特”定义14.旅游的特点15。
广泛性的三层含义16。
综合性、季节性、参与性的概念17。
旅游的类型(按旅游区域、目的)18。
专项旅游的概念19。
乡村旅游20。
工业旅游21。
世界旅游组织(简称、总部)22.国际性的旅游组织23.我国的旅游组织24.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的时期划分25.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26。
第一个走过了丝绸之路的全部行程的人27.世界古代旅行、旅游的特征28.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29.近代旅游的特征30.现代旅游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31。
现代技术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表现32。
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特征33。
关于我国先民旅行、旅游活动的记载34.中国旅游历史的时期划分35。
中国古代旅游的形式36.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标志37。
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标志38。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39。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40.旅游者的定义41。
旅游者的条件42。
旅游者的类型43。
旅游者的基本要求44.旅游资源的概念45。
旅游资源的类型46。
旅游资源的功能47.旅游资源的特点48.主题公园的概念49.深圳三景区50。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51.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52。
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表现(对自然风景、人文景观)53.了解旅游业的本质54。
旅游业的概念55.旅游基础设施56。
旅游服务设施57。
旅游业的性质58.旅游业的特点59。
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社会劳动就业、国民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自然环境) 60。
旅游业的构成要素61.旅行社的概念62.我国旅行社的类型63.欧美国家旅行社的类型64。
旅游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与各种社会、经济、人文活动密切相关。
它对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是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国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游概论就是通过对旅游现象、旅游发展、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等方面的研究,来探讨旅游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更好地发展旅游的方法和策略。
旅游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旅游概念及特点1. 旅游的定义和分类旅游是指人们远离日常生活,前往非常规生活空间的行为,目的是休闲娱乐、锻炼身体、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和交流文化。
根据旅游类型和目的不同,可以将旅游分为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等。
2. 旅游的特点(1)移动性:旅游活动是指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从一地前往另一地的行为。
(2)临时性:旅游活动一般是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属于短期性活动。
(3)自愿性:旅游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是人们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去选择进行的。
二、旅游的作用和影响1. 经济效益旅游业是吸引外来投资的有力手段,同时也能刺激本地经济发展。
旅游业产生巨大的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
2. 社会效益旅游活动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人们对于其他地区和其他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 环境效益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兴起,促进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提升了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三、旅游的管理和规划1. 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内容旅游规划是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进行的系统性的计划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审定、开发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
2. 旅游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旅游管理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综合性、参与性和可持续性,而方法主要包括市场营销、服务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四、旅游的市场和发展趋势1. 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旅游市场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其特点包括需求多元、供给多样和行业复杂,市场结构主要包括消费者市场和旅游服务提供者市场。
旅游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1. 旅游的定义和分类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去外地游览、度假、休闲、娱乐的活动。
根据旅游的目的和特点,可以将旅游分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体育和探险旅游等几个大类。
2. 旅游的历史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旅游现象,而且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旅游活动也越来越普及。
在现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旅游的经济价值旅游业作为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它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很多国家都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此外,旅游业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活动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利益,还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融。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
5. 旅游的管理和规划旅游管理和规划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它包括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游客的接待和服务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建设,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 旅游的策划和营销旅游策划和营销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包括了对目的地的定位和策划、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推广等方面。
有效的策划和营销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7. 旅游的法律和法规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不同国家对于旅游业的管理和监管也各不相同。
因此,旅游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非常重要,它们关乎到旅游企业的合法经营,游客的权益保护等方面。
以上内容涵盖了旅游概论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它相关问题,可以随时与我联系。
第一章旅游活动和旅游学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既为旅游吸引物,包括了食住行游四个基本要素和购娱两个非基本旅游要素)、旅游媒介体(是指帮助旅游者完成其旅游经历和体验,为其在旅游过程中提供各种便利服务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2、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综合性。
3、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差别:是否跨越国界、消费水平不同、逗留时间不同、便利程度不同、经济作用不同、发展时序不同。
4、古代旅行:(1)远古时代的人类迁徙(具有求生性的特点)(2)原始社会晚期的旅行活动(是为了进行物品交换性质的易货贸易以及了解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是自发产生的以一种经济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活动)(3)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外出易货贸易的需要而展开的一种经济性活动)(4)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商贸旅行、士人漫游(李白杜甫)、宗教旅行(玄奘鉴真)、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李时珍)、公务旅行(张骞郑和、帝王巡游(泰山封禅))。
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消遣性旅行在规模上超过传统的商贸旅行、有组织的旅游活动不断壮大、国际旅游活动持续发展。
近代旅游活动发展的原因: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交通技术革新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诞生和发展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的原因: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5、旅游学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6、旅游学的学科体系:旅游学形成的学科基础有:经济、管理、地理、心理、社会、生态、美学、统计。
旅游学的体系结构:旅游活动模块、旅游产业模块、旅游管理模块。
7、旅游活动:表现为一种短期性的生活方式,又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
8、旅游: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原因,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生活环境或工作环境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旅行,及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活动。
《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基本内容如下:1.旅游的产生2.旅行源于迁徙活动3.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4.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因子5.“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6.人类具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萌芽7.旅游的定义8.旅游的本质9.旅游的本质10.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1.旅游的内容12.旅游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13.“艾斯特”定义14.旅游的特点15.广泛性的三层含义16.综合性、季节性、参与性的概念17.旅游的类型(按旅游区域、目的)18.专项旅游的概念19.乡村旅游20.工业旅游21.世界旅游组织(简称、总部)22.国际性的旅游组织23.我国的旅游组织24.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的时期划分25.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26.第一个走过了丝绸之路的全部行程的人27.世界古代旅行、旅游的特征28.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29.近代旅游的特征30.现代旅游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31.现代技术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表现32.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特征33.关于我国先民旅行、旅游活动的记载34.中国旅游历史的时期划分35.中国古代旅游的形式36.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标志37.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标志38.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39.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40.旅游者的定义41.旅游者的条件42.旅游者的类型43.旅游者的基本要求44.旅游资源的概念45.旅游资源的类型46.旅游资源的功能47.旅游资源的特点48.主题公园的概念49.深圳三景区50.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51.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52.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表现(对自然风景、人文景观)53.了解旅游业的本质54.旅游业的概念55.旅游基础设施56.旅游服务设施57.旅游业的性质58.旅游业的特点59.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社会劳动就业、国民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自然环境)60.旅游业的构成要素61.旅行社的概念62.我国旅行社的类型63.欧美国家旅行社的类型64.旅行社的作用65.旅行社的职能66.旅行社的业务67.旅游质量保证金的概念与管理68.旅游交通的概念69.旅游交通的特点70.旅游交通的作用71.旅游交通的类型(运输方式的优缺点)72.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选择73.旅游饭店的概念74.旅游饭店的地位(物质基础)75.旅游饭店的类型76.常见的旅游饭店等级划分标准77.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78.旅游景区的地位(基础产业部门)79.旅游景区的概念80.旅游景区的条件81.旅游景区的特点82.旅游景区的类型83.对旅游景区的要求84.旅游购物品的概念85.旅游购物品的特点86.旅游购物品的分类87.旅游购物的作用88.旅游商场的类型89.旅游娱乐的概念90.旅游娱乐的分类91.旅游娱乐的作用92.旅游市场的概念93.旅游市场的基本矛盾94.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95.旅游者的流动规律96.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97.旅游市场的细分标准(具体内容)98.我国旅游市场的划分99.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客源国市场)100.根据客源类型划分的我国主要国内旅游市场101.生态旅游的概念102.生态旅游定义的产生103.生态旅游的特点104.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105.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106.生态旅游资源107.生态的类型108.生态旅游的意义109.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10.可持续发展包含的三个要素11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1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1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11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15.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16.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17.假日旅游的概念118.假日旅游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119.假日旅游的特点120.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的原因12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具体包括的内容122.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大体包括的内容123.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124.开创国际化旅游发展模式的措施。
旅游概论知识点职高总结第一章旅游概论1.1 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到其他地方进行休闲、观光、休假或其他目的活动的行为。
旅游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普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旅游的特点(1)多元性:旅游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探险旅行等。
(2)消费性: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人们通过旅游来享受生活、放松心情。
(3)文化性:旅游通常涉及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
1.3 旅游的发展历程旅游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古代旅游以宗教、商业、学术等目的为主,近代旅游以休闲度假为主,现代旅游则是以多元化、全球化为特点,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1.4 旅游的社会意义(1)经济意义: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民收入。
(2)文化意义:旅游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3)社会意义:旅游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第二章旅游的组成要素2.1 旅游者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指离开居住地到其他地方进行休闲、观光等活动的个人或团体。
旅游者的特点包括多样性、多元化、个性化等。
2.2 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地点。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的地的吸引力直接影响旅游者的选择和满意度。
2.3 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涉及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一系列产业的综合体。
旅游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4 旅游环境旅游环境是指影响旅游活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良好的旅游环境可以增加旅游者的满意度和重游意愿,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章旅游的类型和形式3.1 观光旅游观光旅游是指以观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景点观光、古迹参观、名胜游览等。
《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咱们先来说说啥是旅游,旅游啊,其实就是咱从自己呆腻的地方跑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瞅瞅。
就像我上次去云南,本以为会是一场轻松愉快的旅行,结果刚下飞机就被那强烈的紫外线给晒得睁不开眼。
旅游的类型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观光旅游,这就像是去北京看看故宫,去杭州瞅瞅西湖,主要就是为了欣赏美景。
还有度假旅游,找个海边的度假村,啥也不干,就躺着晒太阳、吹海风,那叫一个惬意。
旅游动机也很重要,有人是为了放松身心,工作累了,出去走走,把压力都抛到九霄云外。
我有个朋友,上班天天加班,整个人都快抑郁了,后来请了假去了趟三亚,回来之后精神焕发,跟换了个人似的。
还有人是为了增长见识,比如去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了解不同的文化。
旅游资源更是旅游的核心。
自然旅游资源像黄山的奇松怪石、张家界的奇峰异石,那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人文旅游资源就更多了,像西安的兵马俑、北京的长城,每一个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旅游市场也是个不得不说的点。
国内旅游市场越来越火爆,一到节假日,各个景点都是人山人海。
国外旅游市场也不甘示弱,很多人都想去体验异国风情。
旅游的影响也有两面性。
好的方面呢,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像一些偏远地区,因为旅游开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但也有不好的,比如过度开发可能会破坏环境。
我之前去一个古镇,本来挺美的,结果到处都是商业化的店铺,完全失去了原来的韵味。
旅游组织也在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努力着。
像世界旅游组织,就在协调各国的旅游政策,推动全球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服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好的导游能让你的旅行更加精彩,不好的导游可能会让你败兴而归。
我上次遇到一个导游,一路上就知道催我们购物,根本没好好介绍景点,别提多扫兴了。
旅游安全更是不能忽视。
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有一次我在旅途中丢了钱包,那叫一个着急,还好最后找回来了。
总之,旅游是一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事儿。
爱的是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同的生活;恨的是可能会遇到各种麻烦。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产生旅游经历从萌芽、产生、发展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旅游是在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一、旅行源于迁徙活动1.迁徙与旅行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迁徙是早期人类未来生存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旅行时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有明确目的的一种自由行为。
2.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是对人类有自主意识的旅行预演。
虽不具备旅行观念但开始旅行的实践了。
3.采猎是流动性的生存方式具有季节性的迁徙和集散特点;早期人类的远途迁徙受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以及战争影响但主要是采猎生存方式固有的流动特点决定的。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第一使人类从流动性生活走向定居性,标志着人类智慧的进步为、理性的提高和劳动创造的文化意识的发展;第二由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改进,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多而产生了手工业,并从家庭劳动中分离出来;第三随着社会分工起来越细,使得从事不同性质劳动的人员的劳动及其产品需要进行交换,互补有无,因而,许多产品的生产目的已不是单纯为了自己消费,而更多的是为了交换。
商业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商人为了推销商品扩大购销渠道占领更多市场掌握各地的产销信息外出进行产品交换和长途贩运活动,于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商人们已遍走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所以,就整个世界而言,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经商要要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给人精神上心理上愉快感受4. 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享乐旅行标志着旅游的诞生意味着旅游与旅行的分离。
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本质特征。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人的生存意识、社会意识、精神文化意识随人类进化,社会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享乐旅行或旅游源于文化意识的发展,审美意识的发展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并非有了人类就有旅游。
1、旅游的三要素,其中主体是旅游者,客体是旅游资源,纽带是旅游业。
2、旅游的基本属性: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消费属性。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4、旅游活动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5、新型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包括农业旅游和工业旅游。
6、旅游活动六要素是指:“吃、住、行、游、娱、购”六大活动的组合体。
7、《石钟山记》的作者是苏轼。
8、新中国旅游业诞生的标志是中国旅行社的成立。
9、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宗教朝圣。
10、商务旅游不仅是人类早期的旅游形式,也是目前最普遍最主要的活动类型。
11、旅游者和旅游资源之间的纽带是旅游业。
12、世界的购物天堂香港。
13、任何旅游者在全过程中都必须亲临其境、身体力行、不可替代,这表现了旅游的参与性。
14、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如下:
游客-大众性运作-综合性
发展-不平衡性增长-持续性
影响-双重性地区-广泛性
15、旅游需要:是指人们可以通过旅游行为而获得满足的一些基本需要,尤其是精神性和社会性的需要。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汇总一、旅游学研究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及其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科学。
旅游学是以研究旅游的三要素(旅游的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以旅游活动的六个环节(吃、住、行、游、购、娱)为基本内容,探讨围绕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展开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旅游概述1、艾斯特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一年以内的短期外出访问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世界旅游组织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去往他处并在那里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主要包括三部分:旅游动机、较大的空间转移和时间界定,也被称为旅游的实践性定义。
3、旅游的本质属性(一)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二)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旅游资源凝聚着人类的精神文化旅游是旅游者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文化素质影响旅游的感受和旅游接待质量(三)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旅游活动类型多样旅游活动内容广泛旅游的过程也体现着综合性旅游的效果也具有综合性(四)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4、旅游的构成: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三、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的产生必须是伴随生产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产品出现了剩余时才有可能出现。
1、古代旅游:古代旅游的产生应以阶级的出现为标志。
*19世纪中叶以前旅行的特点①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道路②多种旅行活动并存③古代旅行的参加人员规模不大④出现大批的旅行家及旅行专著2、近代旅游发展概况*近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A、产业革命推动近代旅游大发展(1)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产生了对旅游的主观需求。
(2)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使财富的流向发生了新变化,推动旅游发展。
(3)产业革命使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交通运输有了巨大的发展,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知识点识记第一章•旅游开展的历史沿革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1、加速了城市化的开展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技术的进步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开展(一)1841年的活动1. 参加者的公众性2. 组织工作的严密性3. 团队规模前所未有4. 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根底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1. 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2. 出行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展了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3. 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4. 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旅游指南5. 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根本认识一、名词解释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3、国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4、境旅游:发生在本国境的旅游活动,其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5、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6、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7、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8、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9、大众旅游:〔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开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众型模式10、奖励旅游: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11、季节性:一年中各月份会呈现某些月份的接待量较大,某些月份较小这样一种规律性的变化格局。
旅游学科: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属于管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
第一章第一节:旅游的概念“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无视了商务旅游〕世界旅游组织1995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的活动。
〔在外地的暂时停留“不超过一年〞;“访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例如劳工和移民〞;离开惯环境的旅行〕第二节: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原因:生产力极为落后,几乎没有剩余物。
新石器中期之前,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第五节:近代旅游的开端近代旅游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开展——产业革命第一:产业革命带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从而为旅行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奠定了客观条件第二: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
从而使有能力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多,参加旅游的社会阶层更加广泛第三: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到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
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
特点:第一:这次活动具有较为广泛的公众性。
而此前的团体旅行或旅游那么都是为自己的专业团体或为本公司的员工组织的。
第二:托马斯·库克本人不仅发起、筹备和组织这一活动,而且从始至终随团陪同照顾。
这一点可说是现代旅行社全程陪同的最早表达。
第三:这次活动参加者规模之大在当时是空前的。
第四:这次活动为以后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根底并提供了经历。
1845年.托马斯·库克成立旅行社,首次组织团体消遣旅游。
从莱斯特出发,最后目的地是利物浦,为期一周.特点:第一:组织这次旅游出于纯商业性的目的。
第二:此前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旅游都是当日往返的一日游,这一次那么是在外过夜数天的长途旅游。
旅游概论记忆知识点总结一、旅游概念1. 旅游的定义和分类:对旅游的定义主要包括宽义和狭义两种,宽义的旅游概念强调了旅游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而狭义的旅游概念则更加强调了旅游的商业性和消费属性。
旅游的分类包括了按目的地、按旅行方式、按旅行方式等几种分类方法。
2. 旅游的特征和功能:旅游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空间性、休闲性、经济性、社会性等特征。
在旅游的功能方面,主要包括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等功能。
二、旅游发展史1. 古代旅游:古代旅行和旅游与商业和军事征战联系紧密,人们主要出于商业贸易或者是征战目的而进行旅行和旅游活动,如丝绸之路。
2. 中世纪旅游:中世纪的旅游主要以宗教旅游和朝觐活动为主,如基督教徒前往圣地耶路撒冷。
3. 近代旅游:近代的旅游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和规模化的特点,以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为主。
三、旅游业的组织结构1. 旅游业的组织形式:包括了旅行社、导游、饭店、交通运输、旅游景点等组织形式。
2. 旅游业的功能部门:主要包括了市场营销部、产品发展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
四、旅游产品与服务1. 旅游产品:包括了旅游线路、交通、饭店、门票、导游等。
2. 旅游服务:包括了导游服务、接待服务、行李运输、旅游购物等。
五、旅游市场1. 旅游市场需求:主要包括了休闲度假、文化旅游、遗产旅游、探险旅游等。
2. 旅游市场供给:主要包括了旅游线路、导游、饭店、交通等。
六、旅游规划与管理1. 旅游规划:包括了国家旅游规划、地区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
2. 旅游管理:包括了景区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活动管理等。
七、旅游与可持续发展1. 旅游的可持续性:旅游发展应当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包括了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旅游产品的创新与提升等。
综上所述,旅游概论是旅游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旅游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组织结构、产品与服务、市场、规划与管理等内容。
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基本内容如下:1.旅游的产生2.旅行源于迁徙活动3.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4.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因子5.“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6.人类具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萌芽7.旅游的定义 8.旅游的本质9. 旅游的本质 10.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1.旅游的内容 12.旅游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13.“艾斯特”定义 14.旅游的特点15.广泛性的三层含义 16.综合性、季节性、参与性的概念17.旅游的类型(按旅游区域、目的) 18.专项旅游的概念19.乡村旅游 20.工业旅游21.世界旅游组织(简称、总部) 22.国际性的旅游组织23.我国的旅游组织 24.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的时期划分25.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26.第一个走过了丝绸之路的全部行程的人27.世界古代旅行、旅游的特征 28.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29.近代旅游的特征 30.现代旅游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31.现代技术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表现32.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特征 33.关于我国先民旅行、旅游活动的记载34.中国旅游历史的时期划分 35.中国古代旅游的形式36.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标志 37.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标志38.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39.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40.旅游者的定义 41.旅游者的条件42.旅游者的类型 43.旅游者的基本要求44.旅游资源的概念 45.旅游资源的类型46.旅游资源的功能 47.旅游资源的特点48.主题公园的概念 49.深圳三景区50.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51.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52.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表现(对自然风景、人文景观)53.了解旅游业的本质 54.旅游业的概念55.旅游基础设施 56.旅游服务设施57.旅游业的性质 58.旅游业的特点59.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社会劳动就业、国民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自然环境)60.旅游业的构成要素 61.旅行社的概念62.我国旅行社的类型 63.欧美国家旅行社的类型64.旅行社的作用 65.旅行社的职能66.旅行社的业务 67.旅游质量保证金的概念与管理68.旅游交通的概念 69.旅游交通的特点70.旅游交通的作用 71.旅游交通的类型(运输方式的优缺点)72.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选择 73.旅游饭店的概念74.旅游饭店的地位(物质基础) 75.旅游饭店的类型76.常见的旅游饭店等级划分标准 77.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78.旅游景区的地位(基础产业部门) 79.旅游景区的概念80.旅游景区的条件 81.旅游景区的特点82.旅游景区的类型 83.对旅游景区的要求84.旅游购物品的概念 85.旅游购物品的特点86.旅游购物品的分类 87.旅游购物的作用88.旅游商场的类型 89.旅游娱乐的概念90.旅游娱乐的分类 91.旅游娱乐的作用92.旅游市场的概念 93.旅游市场的基本矛盾94.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 95.旅游者的流动规律96.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 97.旅游市场的细分标准(具体内容)98.我国旅游市场的划分 99.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客源国市场)100.根据客源类型划分的我国主要国内旅游市场 101.生态旅游的概念102.生态旅游定义的产生 103.生态旅游的特点104.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 105.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106.生态旅游资源 107.生态的类型108.生态旅游的意义 109.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10.可持续发展包含的三个要素 11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1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1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11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15.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16.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17.假日旅游的概念118.假日旅游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19.假日旅游的特点120.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的原因12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具体包括的内容 122.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大体包括的内容123.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 124.开创国际化旅游发展模式的措施。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1.以求知为目的的修学旅游潮流,后来被人称为“大游学”。
2.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的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
3.给定时期内入境来访并停留过夜的国际旅游者人次数指入境旅游者人数。
4.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可供公众参观游览或开展其他消遣活动的场所,皆可被看作旅游景点。
5.旅游收入指某一给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者地区因接待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直接实现的收入额。
6.对于旅游业的定义,世界旅游事理会将其定义为“the travel and tourism industry”。
7.旅游零售商指那些主要从事零售代理业务的旅行社。
8.政府支持发展旅游业的动机有:政治动机、社会动机和经济动机。
9.出境旅游即出国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家前去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
10.“Globe’90”国际大会以及199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可持续旅游的内容以及发展目标。
11.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人类早期迁徙活动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12.新中国的旅游业,当时我国旅游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外交工作的需要,负责来华国际友人的接待任务,是政治性接待而非经济性经营。
13.1949年成立第一家国营旅行社是华侨旅行社。
14.对于一个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旅游客源国的国家或地区来说,旅游人数应分为外来游客的来访旅游人数和本国或本地居民的外来旅游人数这两个指标。
15.按照“三要素”的观点,旅游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媒介。
16.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一般将旅游活动划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17.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本质,直接具体对象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18.低碳旅游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排碳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19.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当代环境结构不发生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有害变化,并且并不降低人旅游质量与旅兴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
旅游学概论知识要点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现象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旅游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的定义、旅游市场、旅游规划、旅游发展、旅游政策等。
以下是旅游学概论的主要知识要点:1.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为了消遣、娱乐、休闲、观光、参观、商务或其他目的而离开日常居住地,前往非常住地的活动。
2.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是指所有旅游者和旅游产品、服务供应商之间进行交换的地方。
旅游市场的特点包括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动态变化、多样性等。
3.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指制定和实施旅游发展的目标、策略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旅游规划包括目标设定、资源评估、市场调研、产业分析、发展策略等。
4.旅游发展:旅游发展是指利用旅游资源、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旅游市场发展的过程。
旅游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5.旅游政策:旅游政策是指国家、地区或组织为了推动旅游发展、保护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质量而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
旅游政策涉及旅游规划、法律法规、财政支持等方面。
6.旅游者行为:旅游者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决策和行动过程。
旅游者行为包括旅游决策、需求预测、旅游动机、旅游满意度等。
7.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供旅游者观光、娱乐和消遣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人文景观等。
8.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和利益。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9.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到达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地方。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发展对于旅游业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10.旅游活动:旅游活动包括观光、娱乐、度假、休闲、商务旅行等。
旅游活动的发展与旅游需求、旅游产品和服务等密切相关。
旅游学概论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还可以深入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同时,通过旅游学概论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旅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对旅游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
基本内容如下:
1. 旅游的产生
2. 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3. 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4. 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因子
5. “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6. 人类具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萌芽
7. 旅游的定义8. 旅游的本质
9. 旅游的本质10 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1. 旅游的内容12 旅游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
13. “艾斯特”定义14. 旅游的特点
15. 广泛性的三层含义16. 综合性、季节性、参与性的概念
17. 旅游的类型(按旅游区域、目
专项旅游的概念
的)18.
19. 乡村旅游20. 工业旅游
21. 世界旅游组织(简称、总部)22. 国际性的旅游组织
23. 我国的旅游组织24.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的时期划分
25. 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26. 第一个走过了丝绸之路的全部行程的人
27. 世界古代旅行、旅游的特征28. 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
29. 近代旅游的特征30. 现代旅游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1. 现代技术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表现
32. 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特征33. 关于我国先民旅行、旅游活动的记载
34. 中国旅游历史的时期划分35. 中国古代旅游的形式
36. 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标志37. 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标志
38.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39.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40. 旅游者的定义41. 旅游者的条件
42. 旅游者的类型43. 旅游者的基本要求
44. 旅游资源的概念45. 旅游资源的类型
46. 旅游资源的功能47. 旅游资源的特点
48. 主题公园的概念49. 深圳三景区
50.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51. 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
52. 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表现(对自然风景、人文景观)
53. 了解旅游业的本质54. 旅游业的概念
55. 旅游基础设施56. 旅游服务设施
57. 旅游业的性质58. 旅游业的特点
59. 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社会劳动就业、国民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自然环境)
60. 旅游业的构成要素61. 旅行社的概念
62. 我国旅行社的类型 63. 64. 旅行社的作用 65. 66. 旅行社的业务 67. 68. 旅游交通的概念 69. 70. 旅游交通的作用 71.
72. 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选择 73. 74. 旅游饭店的地位(物质基础) 75. 76. 常见的旅游饭店等级划分标准 77. 78. 旅游景区的地位(基础产业部门) 79.
80. 旅游景区的条件 81. 82. 旅游景区的类型 83.
84. 旅游购物品的概念 85. 86. 旅游购物品的分类 87. 88. 旅游商场的类型 89. 90. 旅游娱乐的分类 91. 92. 旅游市场的概念 93. 94. 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 95. 96. 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 97. 98. 我国旅游市场的划分
99.
100. 根据客源类型划分的我国主要国内旅游市场 102. 生态旅游定义的产生 103. 104.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 105.
106. 生态旅游资源 107. 108. 生态旅游的意义 109.
110. 可持续发展包含的三个要素 111. 112.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13. 114.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15. 116.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17.
118. 假日旅游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19.
120. 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旅游市场的主导
地位的原因
1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具体包括的内容 122.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大体包括的内容 123.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 124. 开创国际化旅游发展模式的措施
欧美国家旅行社的类型
旅行社的职能 旅游质量保证金的概念与管理 旅游交通的特点 旅游交通的类型(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旅游饭店的概念 旅游饭店的类型 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 旅游景区的概念 旅游景区的特点 对旅游景区的要求 旅游购物品的特点 旅游购物的作用 旅游娱乐的概念
旅游娱乐的作用 旅游市场的基本矛盾 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旅游市场的细分标准(具体内
容) 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客源国市场) 101. 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的特点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 生态的类型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假日旅游的概念 假日旅游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