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
- 格式:docx
- 大小:4.51 KB
- 文档页数:2
骨性关节炎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骨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A. 手指关节B. 膝关节C. 肩关节D. 脊柱关节答案:B2. 骨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不包括:A. 关节疼痛B. 关节肿胀C. 关节畸形D. 关节活动自如答案:D3.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A. 实验室检查B. 影像学检查C. 临床表现D. 病理检查答案:B4. 骨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不包括:A. 关节间隙狭窄B. 骨质增生C. 关节囊肥厚D. 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答案:D5. 骨性关节炎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A. 关节畸形B. 关节僵硬C. 关节活动受限D. 关节感染答案:D6. 骨性关节炎的非药物治疗包括:A. 药物治疗B. 物理治疗C. 关节注射D. 手术治疗答案:B7. 骨性关节炎患者应该避免的活动是:A. 游泳B. 散步C. 跑步D. 瑜伽答案:C8. 骨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不包括:A. 非甾体抗炎药B. 糖皮质激素C. 抗生素D. 镇痛药答案:C9. 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通常包括:A. 关节镜手术B. 关节置换术C. 关节融合术D. 所有以上答案:D10. 骨性关节炎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控制体重B. 避免关节过度使用C.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D. 适度运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_________性疾病。
答案:退行性2. 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软骨破坏、骨质增生3. 骨性关节炎的疼痛通常在_________时加重。
答案:活动后4. 骨性关节炎的影像学检查首选_________。
答案:X线5. 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答案: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关节软骨的磨损、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滑膜炎症、关节囊和韧带的退行性改变等因素有关。
骨性关节炎试题单选题:1.最常用的骨关节影像学检查技术是aa. X线平片;b.CT.c.MRI.d.关节内造影检查;2.能够清晰显示关节软骨破坏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是ca. X线平片;b.CT.c.MRI.d.关节内造影检查;3.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微创手术是指:aa.关节镜微创技术;b.截骨技术;c.关节置换手术;d.局部穿刺技术;4.伴有膝关节畸形、屈伸活动明显受限的的骨性关节炎最佳治疗方案是:ca.关节镜微创技术;b.局部封闭止痛;c.关节置换手术;d.保守治疗;5.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最佳治疗方案:aa.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b.石膏托外固定;c.膝关节开放手术;d.局部封闭治疗;多选题:1.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a.b.c.da.滑膜的各种炎性反应、增生和表面渗出;b.关节囊的增厚和粘连;c.关节软骨的软化、撕裂、磨损;d.骨赘形成;2.骨性关节炎的体征:b.c.da.疼痛;b.肿胀;c.畸形;d.功能障碍;3. 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的优点:a.b.c.da.恢复滑液和关节组织基质流变学内环境稳定;b.增加关节润滑;c.减轻滑膜炎症和增强自身透明质酸分泌能力的作用;d.减轻关节软骨的破坏,减轻临床症状和改善功能;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有:a.b.c.da.年龄;b.体重;c.遗传;d.损伤;5.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表现有:a.b.c.da.多有外伤史;b.疼痛;c.膝关节弹响;d.膝关节交索现象;。
膝关节骨关节炎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在胫骨平台不均匀沉降和KOA发生过程中,笔者发现了系列的有规律的影像学改变,在膝关节差异性过程中,内侧平台沉降,腓骨近端发生弯曲。
推断胫骨平台不匀均沉降导致胫骨近端内侧压应力增大,而胫腓骨近端外侧所受张应力增大,可能会发生骨膜反应。
为了验证该假设,本课题组开展了影像学研究,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病理机制;研究进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病,其患病率60岁以上达50%,75岁以上人群超过80%。
90%以上患者为内侧间室型KOA,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既往多认为由软骨磨损所致。
本团队经系列影像学、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是骨关节炎的使动因素,其导致的胫骨平台差异性沉降(不均匀沉降)是KOA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创建了膝关节差异性沉降理论。
该理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胫骨平台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在重力和长期负荷作用下胫骨平台发生沉降现象。
胫骨外侧平台有腓骨支撑,沉降不明显;内侧平台承受膝关节载荷的2/3,而且无骨性支撑,沉降较外侧明显;内外侧平台差异性沉降导致下肢负重力线内移,内侧平台载荷进一步增大,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内侧间室型KOA。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45岁以上被确诊为KOA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19例(38.0%),女性31例(62.0%)。
调阅其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腓骨头的位置,测量膝内翻角度,观察胫腓骨近端外侧是否发生骨膜反应并测量其与胫骨平台或腓骨头顶点的距离。
根据腓骨头是否上移,分为腓骨头上移组和未上移组。
1.2结果本研究腓骨头未上移组16例(32.0%),其膝内翻角度>5°,在胫腓骨近端外侧张应力集中点出现了明显的骨膜反应;其中13例(81.2%)骨膜反应中心点在胫骨外侧距胫骨平台(5.12±0.09)cm处,3例(18.8%)在腓骨外侧距腓骨头顶点(3.15±0.11)cm处。
关节炎有哪些分类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
我国的关节炎患者有1亿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
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关节炎的病因复杂,主要与炎症、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代谢紊乱、创伤、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
关节炎分类一下分类:膝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
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
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
后期骨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
关节内软骨剥落,骨质碎裂进入关节,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骨性关节炎又叫退行性关节炎,实际并非炎症,主要为退行性变,属关节提前老化,特别是关节软骨的老化。
骨性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衰老,故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膝关节炎:当坐起立行时觉得膝部酸痛不适,走了一时症状消失,这是早期表现。
久之,疾病发展会出现活动不能缓解疼痛,且上下楼梯或下蹲、站起都有些困难,需手在膝盖上撑助才行。
多走之后膝关节有些肿,或肿得厉害,还可以抽出一些淡黄色液体。
由于滑膜与关节囊有病变而增厚,活动时会有响声,如果是关节内有游离体形成,可影响关节活动,并不时有“关节绞锁”现象,到最后出现膝关节畸形。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过程大多缓慢。
手、膝、髋及脊柱关节易受累,而掌指、腕及其他关节较少受累。
病情通常随活动而加重或因休息而减轻。
晨僵时间多小于半小时。
双手受累时查体可见Heberden和Bouchard结节,膝关节可触及摩擦感。
不伴有皮下结节及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少数老年患者可有低滴度阳性。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
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
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
属变态反应性疾病。
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外伤史,伤后关节疼痛、肿胀,有弹响和交锁现象,膝内外间隙压痛。
慢性期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四头肌内侧尤明显。
麦氏征和研磨试验阳性。
2.髌下脂肪垫损伤:有外伤、劳损或膝部受凉病史。
膝关节疼痛,下楼梯为甚,膝过伸位疼痛加重,髌下脂肪垫压痛明显,膝过伸试验阳性,髌腱松弛压痛试验阳性。
X线膝侧位片,可见脂肪垫支架的纹理增粗,少数可见脂肪垫钙化阴影。
3.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活动量越大,疼痛越明显,且有过伸痛,行走无力。
膝前侧、下端、内侧、外侧及腘窝均有压痛,按压髌骨时伸膝,可触及摩擦感及疼痛。
髌骨研磨试验阳性。
4.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在韧带损伤部位有固定压痛,常在韧带的上下附着点或中部。
膝关节呈半屈曲位,活动关节受限。
侧方挤压试验阳性。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方法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
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
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
后期骨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
关节内软骨剥落,骨质碎裂进入关节,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骨性关节炎又叫退行性关节炎,实际并非炎症,主要为退行性变,属关节提前老化,特别是关节软骨的老化。
骨性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衰老,故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
广义的骨关节炎还包括其他一些无菌性关节炎疾患。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方法:1.反复劳损或创伤史。
2.膝关节疼痛和发僵,早晨起床时较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
3.后期疼痛持续,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甚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
4.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可扪及摩擦音。
5.膝关节正、侧位X照片,显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
关键词:膝关节疼痛鉴别诊断1.各种关节炎所致膝痛、关节内损伤与病变(1)半月板损伤:多有外伤史,关节间隙可有压痛点,休息后疼痛消失,Me,Murray 征阳性,可有关节交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骨性关节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男性发生相当,发生于髋关节、膝关节、脊柱及远侧指间关节等部位,但目前以髋关节炎据多,该病之命名除骨性关节炎外,也有称之为肥大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等。
分类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原发性指与年龄及慢性损伤有关,发病原因不明(患者一般没有创伤、感染、先天性畸形、遗传缺陷、无全身代谢及内分泌异常)关节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出现骨性关节炎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多见于50岁以上的肥胖患者。
一般预后较好2.继发性指有明显的原因引起的骨性关节炎。
常见的原因:1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2创伤,如关节内骨折;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3关节后天性不平整,如骨的缺血性坏死4关节不稳定如关节囊或韧带松弛5关节畸形,如膝内翻、膝外翻。
继发性骨关节炎病变进展快,发病年龄轻,预后较原发差尽管这两种类型骨性关节炎有上述区别,但到后期这两种类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都相同。
病因骨关节炎发生是一种长期的,逐渐发生的病变过程,其机制涉及到全身及局部许多因素。
因此其发病可能是一种综合的机制。
一、原性骨关节炎发病原因不明,常为多数关节受损,发展缓慢,预后较好,其发病机制有下列几种理论。
1.软骨代谢异常:软骨表层细胞受到损伤后,其基底部细胞代谢活力增加。
受损伤后DNA合成,复制增加。
这种修复机制的调节受到体内内分泌的影响。
调节机制的紊乱可以造成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容易造成骨性关节炎,因为胰岛素有利于蛋白多糖的合成。
2.酶对软骨基质的降解作用骨性关节炎常常有滑膜炎症,实验证:滑膜炎症可以使关节内压力升高,当关节内压上升0.67-1.33kpa(5-10mmHg)时,即可阻碍滑膜静脉的血液循环,并造成氧分压下降,后者使滑膜内层细胞所产生的酸性磷酸酶及颗粒分解酶的增加,这两种酶虽然是非特性酶,但对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推测,当关节软骨表层有“裂痕”致使滑液进入软骨基质,消化了蛋白多糖中的软骨素硫酸酯链,使软骨机械性能受到损害,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骨性关节炎的疼痛机制研究进展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进行性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丧失,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边缘骨赘形成,常伴有继发性滑膜炎,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硬、肿大、畸形及功能障碍,其中关节疼痛为最突出的症状。
骨关节炎疼痛为慢性痛[1, 2],常持续3至6个月,初期疼痛昼轻夜重,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缓慢进展,呈轻度至中度间歇性疼痛,最后发展成为持续性疼痛,骨关节炎疼痛是一种非保护性疼痛[3],患者夜间可痛醒,受累关节被动活动时可诱发疼痛。
在英国的一些横断面研究中[4],发现有10–15%的患者的疼痛呈现持续性和广泛性,但是呈现局限性疼痛则更为常见(占患病人群的25%),疼痛的部位常发生在膝关节或者后背。
另有学者发现[5],有X 线改变的OA患者其疼痛有时并不比无X线改变的OA患者重,有些甚至有严重的X线改变的患者并没有疼痛症状,X线明确显示有关节破坏的OA患者会诱发疼痛,但是关节破坏的严重程度与疼痛的严重程度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尽管OA有许多致病因素,但是其疼痛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朗,因此没有任何一种机制能够完全解释OA疼痛。
现代的观点认为,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并不完全是局部的病变造成的,它与神经病学,神经肌肉和心理等因素有关。
本文旨在通过对骨关节炎的疼痛机制的阐述,对OA疼痛的治疗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1.关节的神经分布关节附近的肌肉,关节囊,滑膜,肌腱,韧带和软骨下骨虽然有丰富的神经分布,但在关节透明软骨中未发现伤害感受性神经纤维,而该区域恰是OA主要病变部位[6, 7]。
伤害感受性神经纤维主要是特异性传导伤害性信息的Aδ和C纤维,以及Aβ纤维[6, 7],而Aβ纤维主要分布在关节周围组织,如滑膜和骨,是产生神经病理痛的重要神经纤维,Aβ纤维对伤害及无伤害性的机械刺激或化学性刺激(炎症介质的释放)均起反应,但其放电频率并不能准确表明刺激是伤害性刺激还是非伤害性刺激,主要原因是关节和肌肉的刺激通过各自的传入纤维汇聚至脊髓同一神经元所导致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
导语:我们人的身体就是由不同的骨架所支撑起来的,是我们自己赖以生活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的骨性出现问题的话,我们自己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自理不
我们人的身体就是由不同的骨架所支撑起来的,是我们自己赖以生活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的骨性出现问题的话,我们自己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自理不了了,所要来说我们自己一定平时要多注意骨性关节炎饭发生,因为这样的是容易出现疾病的,还容易出现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说说关于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吧!
关节作为一个器官,骨性关节炎除了软骨,还可累及滑膜、关节囊和软骨下骨板。
其主要病理特点为修复不良和关节结构破坏。
一、关节软骨软骨变性为本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也是骨性关节炎最基本的病理改变。
初起表现局灶性软化,表面粗糙,失去正常弹性,继而出现小片脱落,表面有不规则小凹陷或线条样小沟,多见于负荷较大部位,如膝和筒。
进一步出现微小裂隙、糜烂、溃疡。
软骨大片脱可致软骨下骨板裸露。
镜检可见基质粘液样软化、软骨细胞减少、裂隙附近软骨细胞成堆增、软骨撕裂或微纤维化、溃疡面可被结缔组织或纤维软骨覆盖及新生血管侵入。
关节边缘软过度增生,产生软如果骨性骨赘,软骨性骨赘骨化形成骨赘。
骨赘脱落进入关节腔,即为“关节鼠”。
二、骨质改变软骨糜烂、脱落后,软骨下骨板暴露。
关节运动时摩擦刺激,骨质逐渐变为致密、坚硬,称“象牙样变”。
气关节软骨下骨髓内骨质增生、以及软骨下骨板囊性变等。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本病软骨下骨板囊性变可能为软骨或软骨下骨板压力异常、局部骨质挫伤、坏死或压力增高,关节液被挤入骨内所致,与类风湿关节炎血管黯侵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