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教学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词汇教学案例

神河镇中心学校屈孝萍

一、第一次教案和试教情况

(二)第一次试教片段

根据教案设计,本节课的目标为:以鸵鸟的形体特点为主线,操练单词“long,short,small,big.”

(三)点评

本节课的四个单词教学很到位,利用幻灯片很形象直观。教学方法的设计也很好,由词到句并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单词和应用单词。但本节课教师讲的太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整节课课堂气氛没有完全调到起来。

(四)反思:怎样上好低段词汇教学?

本班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太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中学生发言不太积极。学生羞于开口说英语。所以,第一次试教的不足在于教案的设计以及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上。

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有利于学生学好英语。这是因为英语学习的各项任务,无论是语音、语法、句型等知识的学习,还是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都与词汇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词汇积累,就谈不上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词汇就像盖大楼用的砖,是语言的最基本和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从内容上讲,词汇是我们所要表达的思想概念的载体,词汇贫乏,就可能有许多概念表达不出来。在特定的情况下,词汇起着关键的作用。词汇量足够大,即使语法不太规范,别人也能听懂。词汇量太小,表达会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第二次教案和试教过程

(一)第一次修改教案

总结第一次失败的教训,笔者有了以下的收获:(1)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掌握词汇的能力,逐步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策略。(2)以学习单词为重点,帮助

(二)第二次试教片段

本次试教过程循序渐进,从热身活动到巩固练习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而设计。本节课我注重在学生词汇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掌握单词的音、形,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本节课我设计了四次让学生操练单词的环节,每次都有不同的要求,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掌握单词,形成通过操练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点评

在语言学习中词汇的掌握是所有其他技能的基础,较大的词汇量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有助于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相互使用。同时也为更高的语言成就铺平道路。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学习方法是最不容易保持的。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他们就会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进步,并进行自主学习,达到授人以渔的成效。小学词汇教学应具备以下几个环节:(1)Warmimng up;(2)Presentation(语言启动环节):方法主要是利用试听或视频等方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语言材料,达到创设英语语境的目的;(3)Practice:采用各种不同的操练方式达到深层掌握语言的目的;(4)Production(语言运用或语言输出环节):采用说或写的多种方法达到语言运用的目的;(5)Ending(结束环节)。本节课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合理到位,符合词汇教学要求,达到了词汇教学目标。但也有两个缺点:(1)在呈现初步感知环节,若能放慢速度引导学生,效果会更好。(2)在教读词汇时,应顺便带读句子,要做到词不离句。

(四) 反思:如何上好低段词汇教学?

尽管在上课开始阶段没有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和陌生学生沟通。但从课堂的实施情况看,教学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经过两次上课,使我对词汇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可以总结为:(1)学生整体感知;(2)在教师的讲解下加深对词汇的掌握;(3)录音机跟读或教师领读,注意解决学生发音困难的个别词句;(4)各种形式的操练,再次巩固词汇。(5)最后运用词汇做练习。这种模式能使学生从低到高逐步推进,学生可以从字母到单词再到句子,逐个进行解码,从而掌握词汇。

三、思考与困惑

几经磨课,我收获颇多,而对于词汇教学有效途径的探索仅仅是个开始。通过反思,我有以下思考和困惑:

1、关于学科的融合

我没带过语文课,但我听过几节语文课。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应多借鉴一些语文课的教学方法。

2、困惑:

(1)关于英语教学活动中情感渗透的问题

与语文教学相比,英语教学存在很多不足。如:我们怎样才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把英语课上的和语文课一样生动,与思想教育与教学之中,每节课有一个思想感情的升华。(2)怎样很好的培养学生质疑和提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