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诊断与分期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和治疗手段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疾病,临床上常常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程、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进行分期。
常见的分期方法包括法国学派(Ficat)分期、Steinberg分期和ARCO分期。
Ficat分期:Ficat分期是股骨头坏死最早的分期方法,根据X线和CT等影像学表现,将股骨头坏死分为四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无症状或轻微症状,X线检查正常。
Ⅱ期:股骨头坏死早期,轻度疼痛,X线检查出现局部硬化和骨小梁消失。
Ⅲ期:股骨头坏死中期,疼痛加重,X线检查出现股骨头塌陷、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变窄。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疼痛严重,X线检查出现骨性关节炎、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Steinberg分期:Steinberg分期主要依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将股骨头坏死分为五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未见异常。
Ⅱ期:股骨头坏死初期,症状轻度,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消失。
Ⅲa期:股骨头坏死进展期,症状加重,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坍塌或裂隙。
Ⅲb期:股骨头坏死进展期,症状加重,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或裂隙。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出现严重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ARCO分期:ARCO分期也是一种常用的股骨头坏死分期方法,与Steinberg分期相似,也是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将股骨头坏死分为五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影像学表现正常。
Ⅱa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骨小梁消失、局限性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局限性坍塌程度小于2mm。
Ⅱb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坍塌程度大于等于2mm。
Ⅲa期:股骨头坏死中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程度小于2mm。
Ⅲb期:股骨头坏死中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程度大于等于2mm。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影像学表现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在早期(Ⅰ-Ⅱ期),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较高,预后较好;在晚期(Ⅲ-Ⅳ期),骨关节保留手术效果不佳,常常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定义:ONFH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
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原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
诊断标准专家建议综合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JIC)和Mont提出的诊断标准,制定我国的诊断标准。
一、主要标准1、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
2、X线片改变: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新月征,软骨下骨折)。
3、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
4、股骨头MRI的T1加权相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2加权相有双线征。
5、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有骨髓坏死。
二、次要标准1、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
2、核素骨扫描示冷区或热区。
3、MRI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而无T1相的带状类型。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主要标准可确诊。
符合一条主要标准,或次要标准阳性数≥4(至少包括一种X 线片阳性改变),则可能诊断。
各诊断方法要点可通过询问病史、临床查体、X线摄片、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等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
一、临床诊断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髋部外伤、应用皮质类固醇、饮酒或贫血史等。
对临床症状要明确疼痛部位、性质、与负重的关系等。
查体应包括髋关节旋转活动情况。
股骨头坏死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内旋髋关节引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股骨头塌陷后,可出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部分病人轴叩痛可呈阳性。
股骨头坏死mri分级标准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骨质疾病,常见于中年人和年轻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股骨头与周围组织的情况,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和分类非常有帮助。
下面是股骨头坏死的MRI分级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Ficat与Arlet分级标准:根据股骨头坏死范围,将股骨头分为五个不同的分期。
(1)分期0:正常的股骨头。
(2)分期I:股骨头坏死初期,仅局限于骨质内部,未达到骨骺。
(3)分期II:股骨头坏死进展至骨骺,但仅局限于骨头的较小范围。
(4)分期III:股骨头坏死范围扩大,侵及髋臼。
(5)分期IV:股骨头坏死范围更广泛,严重影响关节功能。
2. Steinberg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股骨头坏死的严重程度,将股骨头坏死分为八个不同的分期。
(1)分期0:正常的股骨头。
(2)分期I:股骨头坏死局限于压力面积的小于15%。
(3)分期II:股骨头坏死局限于压力面积的15-30%。
(4)分期III:股骨头坏死范围扩大至超过30%的压力面积。
(5)分期IV:股骨头坏死范围进一步扩大,达到股骨头颈交界处。
(6)分期V:股骨头坏死范围扩大至颈部和股骨干交界区。
(7)分期VI:股骨头坏死范围进一步扩大,达到干骺端。
(8)分期VII:股骨头坏死范围达到整个股骨头。
这些分级标准主要基于MRI图像显示股骨头坏死的程度和范围,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分级标准在临床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检结果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分级。
此外,MRI还可以通过多序列图像获得其他有关股骨头坏死的信息,如骨骼结构的改变、关节腔中积液的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评估股骨头坏死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股骨头坏死的MRI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平静,并遵循医生的指示,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股骨头坏死确诊的金标准
股骨头骨坏死是指骨的活性成分死亡的病理过程,Mont等提出的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包括特殊诊断标准和非特殊诊断标准。
一、特殊诊断标准:
1、股骨头出现塌陷;
2、软骨下骨在X线片上可见异常透射;
3、前外侧出现死骨;
4、骨扫描显示存在被活性增加区包围的冷区;
5、MRIT2加权像呈现双环状特征;
6、骨活检样本显示有空虚骨陷窝,且影响邻近的多根骨小梁。
二、非特殊诊断标准:
1、股骨头塌陷同时伴随关节间隙变窄;
2、股骨头内出现斑点状囊性变或骨硬化;
3、同位素扫描显示活性增加;
4、MRI显示骨髓水肿或纤维化;
5、髋关节在活动时疼痛,但X线片显示正常;
6、有饮酒或服用皮质类固醇的历史;
7、非特异性的但异常的骨活检显示骨髓水肿和纤维化。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辩证与辨病
……
辩证是根据股骨头坏死病发展到某一阶段和在这一阶段呈现的
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与诊断。
辩病是根据病因将股骨头坏死病分为激素性、创伤性、慢性酒精中毒性、先天髋臼发育不良性、强直性脊柱炎等不同病因,再结合X线分期作出明确诊断。
Ⅰ期(早期):此期病程短,正气不虚,或正气偏虚,多是气滞血瘀,实证为主。
Ⅱ期(中期):此期病程较长,多伴有功能障碍,平素活动量减少,体质减弱,以本虚标实,虚实相兼证为主。
Ⅲ期(晚期):此期病程长,一般要1~2年或数年以上,功能障碍明显,有的需扶双拐,活动困难,体质显著减弱,正气不足,肝肾气血均虚兼有血瘀证为主。
早中晚期辩证一般的规律如上所述,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很大,禀赋又有不同,病因不同。
在临床上可见X线虽属中期,但其人正气不虚,而出现气滞血瘀型证候,或可见X线虽属Ⅰ期,但其人正气虚弱,肝肾不足、肾阳虚等证候。
辨病是根据病因将股骨头坏死病分为激素性、创伤性、慢性酒精中毒性、先天发育不良性、类风湿性等不同。
,再结合作出明确诊断。
在治疗中应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见其证用其药。
对于X线分期与辩证辨不可硬套,而
应灵活应变,以提高治疗效果。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1、Ficat和Arlet法分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2、Steinberg分期-即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0期平片、骨扫描与磁共振正常I期平片正常,骨扫描或/和磁共振出现异常A-轻度股骨头病变范围<15%B-中度 15-30%C-重度: >30%II期股骨头出现透光和硬化改变A 轻度: <15%B 中度: 15-30%C 重度: >30%III期软骨下塌陷(新月征),股骨头没有变扁A 轻度: <关节面长度15%B 中度: 关节面长度15-30%C 重度: >关节面长度30%IV期股骨头变扁A 轻度: <15% 关节面或塌陷 <2-mmB 中度: 15-30% 关节面或塌陷 2- 4-mmC 重度: >30% 关节面或塌陷 >4-mmV期关节狭窄或髋臼病变A 轻度B 中度C 重度VI期严重退行性改变或用表:Steinberg分期(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3、股骨头骨坏死的ARCO分期:国际骨循环研究会(theassociationresearchcircu-lationosseuse,ARCO)成立于1989年。
委员会主席为GardeniersJWM,成员为欧美日本等国专门从事骨坏死研究的专家。
1990年,在意大利举行了第二次会议,对股骨头骨坏死的分期与术语提出建议〔1〕。
1992年进行了修订〔2〕。
1989年讨论的分期为0至Ⅵ期,见附表〔1〕。
1992年发表时分为0~Ⅳ期〔2〕。
0期:骨活检结果与缺血性坏死一致,但其它所有检查均正常。
I期:骨扫描阳性或MRI阳性或两者均呈阳性,依赖股骨头累及的位置,病变再分为内侧、中央及外侧。
IA:股骨头受累<15%IB:股骨头受累~30%IC:股骨头受累>30%Ⅱ期:X线片异常(股骨头斑点状表现,骨硬化,囊肿形成及骨质稀疏),在X线片及CT片上无股骨头塌陷,骨扫描及MRI呈阳性,髋臼无改变,依赖股骨头受累的位置,病变细分为内侧、中央及外侧。
股骨头坏死部队评残
根据股骨头坏死的严重程度,评残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10级:股骨头坏死轻微,无明显症状。
2. 9级:轻度疼痛,活动受限,但能正常工作。
3. 8级:中度疼痛,步态受损,工作受限。
4. 7级:中度至重度疼痛,需使用辅助工具行走,工作严重受限。
5. 6级:严重疼痛,步态异常,无法工作,但能自理。
6. 5级:持续剧烈疼痛,无法行走,生活自理受限。
7. 4级:极度疼痛,无法行走,生活自理完全依赖他人。
8. 3级:剧痛无法忍受,需要服用强力镇静药物,完全不能自理,丧失大部分肢体功能。
9. 2级:极度疼痛,无法伸展肢体,完全不能自理,完全丧失肢体功能。
10. 1级:全身肢体无法动弹,完全丧失生活能力。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评残等级,具体评残的等级还需要结合医生的诊断和评估来确定。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与 1期治疗方法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股骨头坏死可由风湿病、血液病、潜水病、烧伤等疾患引起,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
预防股骨头坏死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防患于未然。
股骨头坏死1期是非常早期的,这个时候能查出来,其实这个患者还是很幸运的。
因为1期是在临床上,很难找到证据的,可能就是通过一些特殊检查,包括核磁,包括同位素扫描,这个时候才发现了股骨头坏死是1期的。
下面讲讲股骨头坏死1期治疗方法。
一、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1)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2)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
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3)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
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二、股骨头坏死的诊断1)临床特点:股骨头坏死一般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腹股沟区疼痛,放射至大腿前面或内侧面。
这种疼痛可以是突然发生并很剧烈,但多为不严重的髋关节疼痛,逐渐加重。
对于髋关节疼痛的病人应仔细询问病史。
包括激素使用史,饮酒史、外伤史。
还应考虑一些少见的股骨头坏死原因,如减压病、血红蛋白病等。
若病人主诉髋部疼痛,询问病史存在易患因素,体检发现髋关节活动受限,应高度怀疑本病的存在并进行相应的检查。
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检查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MRI、骨扫描、血管造影等。
2)X线片检查:X线片并不是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手段,但经济简便,是检查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手段,在观察病情进展以及治疗方法选择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提高诊断率应同时拍正位和蛙式位片,也可以采用下肢牵引拍摄X线片,使软骨下骨分离区形成负压,“新月征”更清晰。
股骨头坏死典型的X线表现是“新月征”,这是股骨头塌陷的表现,此时患者病情的发展通常已不可避免。
股骨头坏死mri分级标准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指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或缺血性坏死的病变。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检查手段,对于ANFH的诊断和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下是常用的MRI分级标准以及相关参考内容。
MRI可以在早期诊断ANFH,并非常有助于分级。
当前常用的ANFH MRI分级标准为宫口氲出血内的Ficat分期和Steinberg分期。
1. Ficat分期:- Ficat I期:股骨头坏死尚未引起骨撞针索性改变。
MRI结果显示股骨头主体仍然具有正常信号。
- Ficat II期:股骨头出现囊样水肿改变,信号强度增加。
中央坏死区域的信号与正常骨质相似。
- Ficat III期:坏死部分的信号明显增强,出现多发裂隙。
- Ficat IV期:股骨头出现萎缩,骨小梁破坏,坏死区域扩大。
2. Steinberg分期:- Steinberg I期:股骨头出现近端的亚克分区轻度骨髓水肿和信号强度改变。
- Steinberg II期:坏死区域增大,信号异常更明显,并且开始向远端扩展。
- Steinberg III期:坏死区域进一步扩大,近端坏死区域有时出现局限性支撑不足。
- Steinberg IV期:股骨头坏死面积较大,近端和远端的坏死区域均出现支撑不足。
除了Ficat和Steinberg分期,MRI还可以进一步评估ANFH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如以下指标:- ANFH病变部位:股骨头的不同区域的受累情况,如容易发生坏死的上外侧区域。
- 信号强度改变的范围:通过比较坏死区与健康骨骼相比的信号强度。
- 坏死区的分布:包括单个坏死灶、多个坏死灶的分布情况以及坏死灶之间的连续性。
- 关节腔内软骨和滑膜的损害程度。
总之,MRI在ANFH的诊断和分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估Ficat或Steinberg分期以及其他影像学指标,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MR(磁共振)是诊断超早期(前症状期-0期和Ⅰ期)和早期(塌陷前期-Ⅱ期)的唯一手段,并可根据坏死区大小和位置作出正确诊断。
但是对于中期(区分Ⅱ期和Ⅲ期),最重要的软骨下骨折或新月征需结合X线片、CT和MR作出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正确诊断和分期是选择个体化有效治疗方案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大多数学者采用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和Ficat 4期分法。
现将分期的具体内容告诉病友,如有疑问,可通过我的好大夫网站进行交流。
一、骨坏死的ARCO国际分期(1992年)0期:骨活检结果与缺血坏死一致,但其他所有检查均正常。
Ⅰ期:骨扫描阳性或MR阳性或两者均呈阳性,依赖股骨头累及的部位,病变再分为内侧、中央及外侧。
ⅠA:股骨头受累<15%;ⅠB:股骨头受累15~30%;ⅠC:股骨头受累>30%Ⅱ期:X线片异常(股骨头斑点状表现,骨硬化,囊肿形成及骨质疏松),在X线片及CT 片上无股骨ⅡA:股骨头受累<15%;ⅡB:股骨头受累15~30%;ⅡC:股骨头受累>30%Ⅲ期:新月征,依股骨头受累位置,病变可细分为内侧,中央及外侧。
ⅢA:新月征<15%;或股骨头塌陷>2mm;ⅢB:新月征15~30%或股骨头塌陷2~4mm;ⅢC:新月征>30%或股骨头塌陷>4mm。
Ⅳ期:X线片显示股骨头关节面变扁,关节间隙狭窄,髋臼出现硬化,囊性变及边缘骨赘。
二、Ficat和Arlet分期(型)Ficat和Arlet(1980)根据缺血坏死时骨与关节软骨病变在X线上的征象并与功能检查结合起来,提出如下这种分型对某些有症状无X线征象者可达到早期诊断目的。
I期:髋痛僵硬,活动受限,而X线没有特殊征象,或有骨小梁轻度不匀,或斑点状稀疏区,骺线或关节间隙均无变化,也可把此期称为:0~l期,此期适于作血流动力学,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或髓芯活检等综合检查。
Ⅱ期:整个股骨头外形及关节间隙正常,根据骨质变化又分为三型。
ⅡA型(疏松型):负重区有弥漫性骨质疏松;ⅡB型(硬化型):在股骨头圆韧带区有囊性变,周围清晰,而头呈均一致性硬化改变,有时呈多少不定的斑点状硬化。
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概述成人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通常表现为股骨头骨质破坏、骨骺塌陷和关节功能损害。
该疾病主要由于股骨头供血不足导致的骨组织坏死引起。
本文档旨在提供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
诊断临床表现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可以包括:•髋关节疼痛,可放射到大腿前面和膝盖内侧•活动受限,行走困难•步态异常,瘸行•髋关节活动度减少•髋关节僵硬和炎症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可显示股骨头骨质破坏、骨骺塌陷和骨质增生•磁共振成像(MRI):可更准确地显示股骨头的变化和坏死范围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患有成人股骨头坏死。
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标准是Ficat-Arlet 分期标准,分为四个阶段:•Stage 0:未出现症状或临床表现•Stage I:骨质坏死,但无塌陷•Stage II:骨骺塌陷小于2mm•Stage III:骨骺塌陷大于2mm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应综合考虑病变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病史等多种因素。
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炎的发展。
保守治疗对于早期发现的病例,保守治疗可以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常见的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减轻股骨头受力,促进骨组织修复•支持疗法: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来减少髋关节的负荷•药物治疗:使用疼痛缓解药物和抗炎药物来减轻疼痛和炎症手术治疗对于股骨头坏死较重以及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延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需求。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针刺治疗:通过穿刺将药物注入骨骼,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钻孔治疗:通过钻孔减压,促进骨组织的再生•骨移植:将健康的骨组织移植到受损部位,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股骨头坏死较重以及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该手术通过置换病变严重的股骨头和髋臼,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全国股骨头坏死专业委员会
股骨头坏死诊断与分期标准
一、分期
0 期活检结果符合坏死,其余检查正常
Ⅰ期骨扫描或/和磁共振阳性,X线表现正常
A 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15%
B 股骨头病变范围15-30%
C 股骨头病变范围>30%
Ⅱ期股骨头斑片状密度不均、硬化与囊肿形成,平片与CT没有塌陷表现,磁共振与骨扫描阳性,髋臼无变化
A 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15%
B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15-30%
C 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30%
Ⅲ期正侧位照片上出现新月征
A 新月征长度<15% 关节面或塌陷小于or <2-mm
B 新月征长度-占关节面长度15-30% 或塌陷2-4mm
C 新月征长度>30%关节面长度或塌陷>4-mm
Ⅳ期关节面塌陷变扁、关节间隙狭窄、髋臼出现坏死变化、囊性变、囊肿和骨刺
二、分级:
级别疼痛生活能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
1 无痛工作生活正常不受限制>210°
2 活动后偶有轻痛,不用
服止痛剂基本维持原工作,但难以从事体
力劳动
徒步行走>1000米161-210°
3 活动后疼痛较重不能坚持全天轻工作徒步行走>500米101-160°
4 限制活动仍感疼痛日常生活、工作需支具扶单拐行走>500米61-100°
5 扶双拐行走>200米30-60°
.
医药交流 2
稍活动即感疼痛剧烈 下蹲困难,不能穿鞋、系鞋带 6
卧床不敢活动,常服止痛剂
丧失工作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不能行走
<30°
三、证型:
气滞血瘀 痰瘀阻络型
经脉痹阻 肝肾亏虚 气血两虚 脾肾阳虚 主症 髋部胀痛或刺
痛,痛有定处,夜间痛剧
疼痛,关节沉重
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病程日久,髋部隐痛,绵绵不休 疼痛喜按喜揉,筋脉拘急,肌肉萎缩
病程日久,髋部紧、冷痛,肿胀积液
次症
髋膝僵硬,活动时疼痛
肢体麻木,口干
不欲饮,脘痞不舒,呕恶痰涎、头重如裹、头晕目眩,嗜睡 肢体麻木,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 心烦失眠,口渴咽干,五心烦热,盗汗,或畏寒,关节作冷、眩晕,腰膝酸软、 心悸气短,乏力,面色不华、月经量少、色淡 畏寒,关节作冷、眩晕,腰膝酸软、体倦乏力,腕腹作胀,食少、便溏、液尿频多、面肢浮肿
舌象
舌质偏红或有瘀斑,苔薄黄 舌暗、胖,苔滑
腻
舌质暗
舌红少苔,或
舌淡质嫩,苔白
舌淡 舌淡质嫩,苔白
脉象 脉沉弦或沉涩 脉弦滑
脉弦
脉细数,或弦细无力
脉弱
脉沉细
描述:股骨头坏死 期 级 型【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
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