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摄制作专业术语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影视圈名词专业术语
抽帧:严格意义就是逐帧播放单幅画面,利用肉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对视觉产生连续动画错觉。
抽帧,就是从这些画面中抽出单幅画面。
起幅抽帧:严格意义就是逐帧播放单幅画面,利用肉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对视觉产生连续动画错觉。
抽帧,就是从这些画面中抽出单幅画面。
运动镜头开始的场面。
要求构图讲究,有适当的长度。
具体长度可根据情节内容或创作意图而定。
由固定画面转为移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
落幅:
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
要求由移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自然,尤其重要的是准确,即能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围或主要被摄对象位置停稳画面。
落幅的画面构图要精确,
定格摄影:又称逐格摄影。
开动电影摄影机,每次只摄取一格画面的摄影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形态渐次变化的图画或静物表现在银幕上。
动画、木偶、剪纸影片或电视片中活动字幕等,都用这种方法摄制。
降格摄影:拍摄时片门每秒通过的画面格少于标准数字“每秒24画格,速度24画格/秒。
这样,银幕上的活动就比实际活动快,出现快动作现象。
快速摄影:又称升格摄影。
即电影摄影中以高于正常(24格/秒)摄影速度的摄影法。
一般可根据需要,采用48、64、72、96……以
至240格/秒的摄影频率。
运用这种方法摄取的景物运动过程,以正常频率(24格/秒)放映出来就可以得到较实际动作慢的视觉效果。
一般用于摄取某些特技模型或使某动作(如跳高、赛跑)以缓慢的过程现于银幕。
定格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
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而成为静止画面(呆照)。
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
具体制作方法是,选取所摄镜头中的某一格画面,通过印片机重复印片,使这一停止画面延伸到所需长度。
根据镜头剪辑的需要,定格处理可由动(活动画面)到静(定格画面),也可由静(定格画面)到动(活动画面),也有的在影片结尾时,用定格表明故事结束,或借此点题,以便给观众留有回味。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
为美国早期电影导演格里菲斯(DavidWarkGriffith,1875-1948)所创用。
特写镜头是电影画面中视距最近的镜头,因其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
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出画入画电影艺术处理镜头结构的一种手法。
镜头画面中的中心人物或运动物体离开画面,称为出画;人物或运动物体进入画面,称为入画。
当一个动作贯串在两个以上的镜头中时,为了使动作流程继续下去而不使观众感到混乱,相连镜头间的人物或运动物体的出画和入画方向应当基本上一致,否则必须插入中性镜头作为过渡。
圈入圈出“划”的一种变化。
以圆圈的方式,从画面中心圆点开始逐渐扩大(圈出),或以圆圈将整个画面逐渐收缩为圆点(圈入),并由下一个画面所取代。
有时圈入也用于强调或突出画面上某一细节部分。
切出切入指上下镜头直接衔接。
前一个镜头叫“切出”,后一个镜头叫“切入”。
这种不需外加任何技巧的镜头组接方法,能增强动作的连贯性,不打断时间的流程,具有干净、紧凑、简洁、明快的特点。
往往用于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和行动的衔接。
在故事影片的拍摄中,同一场面内的镜头,一般多采用这种衔接方式。
随着镜头的切出切入,观众在视点的不断变换中,逐渐了解表现对象,并不感到画面的组接痕迹。
淡入淡出也称“渐显渐隐”。
电影艺术名词解释电影艺术是一种通过视觉、音频和故事情节等元素来表达情感、讲述故事的艺术形式。
电影艺术涵盖了许多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电影中的技术、创作和观影体验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影艺术名词解释。
1. 剧本:剧本是指电影的故事和对白的书面版本。
它包含了对角色、情节和场景的描述,是电影制作过程中重要的起点。
2. 镜头:镜头是电影中最小的单位,指的是从摄影机拍摄的一段连续画面。
镜头可以表现出角色的情感、场景的变化以及动作的节奏等。
3.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将镜头中的元素有意识地安排在画面中的过程。
通过选择角度、位置和元素的关系等方式,画面构图可以影响观众对电影的感受和理解。
4. 音效:音效是指电影中通过声音效果来补充和增强画面的元素。
音效可以包括背景音乐、环境声、特殊效果等,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加真实和沉浸的观影体验。
5. 编剧:编剧是负责创作和撰写剧本的人。
编剧需要构思故事情节和角色,并将其转化为可在银幕上展示的故事。
6. 导演:导演是电影的创作和指导者,负责统筹和协调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
导演负责选择角色、指导演员表演、拍摄镜头、调度剧组等,以实现他们对电影的艺术愿景。
7. 拍摄:拍摄是将电影故事和场景实际记录下来的过程。
拍摄通常包括摄影、灯光、音频和特殊效果等步骤,并且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适当的设备和技术来完成。
8. 剪辑:剪辑是将拍摄得到的素材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组合和编辑的过程。
通过剪辑,可以改变和调整镜头的顺序、时间和速度,以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和故事节奏。
9. 特效:特效是指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或实际的物理效果来创造虚拟的画面效果。
特效在电影中常用于创造出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场景和动作,增加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
10. 配乐:配乐是指为电影选择或创作音乐的过程。
音乐可以在电影中起到表达情感、烘托气氛和补充故事内容的作用。
11. 录音:录音是指在电影制作过程中记录和捕捉角色对话和其他声音的过程。
影视制作中的专业名词对照解释如今,胶片已离开了我们的生活,柯达又把文稿进行了重新规整,并翻译了多种语言,其中包含中文版本。
柯达在以对待人类文明的方式在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在这背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品牌对于电影行业深深的热爱,这不是柯达的广告,而是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实实在在的全部传递给在这个行业里的从业者。
专业名词对照表1D LUT:一种一维度的对照表,它是静态色彩转换表,将一个输入值转成另一个输出值。
16 mm 毫米: 画面是 35mm 画幅的四分之一并且为1.33:1 的电视画面比例。
其软片可以有单边齿孔或双边齿孔。
当跟35mm 对照,颗粒比较明显。
2K:一个有 2048 图元宽的影像。
标准全画幅35mm的2K 扫图有着2048x1556 图元。
3:2 Pull-down: 过带将软片每一格转换为视频。
软片以每秒24 格转换成每秒30 格,每格软片画面对应到3 画场/2 画场交替的NTSC 格式。
3D LUT:一种三维度的对照表,它是静态色彩转换表,将一组三个输入值转成另一组三个输出值。
35 mm 毫米: 标准专业电影规格,也是主流的戏院发行规格。
4K:一个有 4096 图元宽的影像。
标准全画幅35mm的4K 扫图有着4096x3112 图元。
65 mm 毫米: 机底片的宽银幕规格,例如 IMAX。
70 mm 毫米:发行用拷贝片的宽银幕规格,例如 IMAX。
AA Wind 卷(绕)片: 当您手持一盘16 毫米或者其他单齿孔的软片,使软片前端向右时,齿孔会在朝向观察者的一边。
Abrasion Marks 擦(刮)痕:由污物、不正确的处理、砂砾、乳剂堆积和特定类型的软片损伤导致的软片擦(刮)伤(例如:齿孔磨损)。
Academy Aperture 学会标准片格(标准银幕片窗):在放映过程中,按照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会的标准,该学会为银幕影像提供大约1.37:1 的比例,也叫做“有声片窗”。
Acetate-Base Film 醋酸片基软片∶任何由三醋酸纤维素酯作为片基的软片;又称安全软片。
电影专业名词1. 编剧(Screenwriter):负责创作电影剧本的专业人士。
2. 导演(Director):负责指导电影的创作过程、组织演员及剧组人员的工作,并对电影的艺术创作负责的专业人士。
3. 摄影师(Cinematographer):负责电影摄影的专业人士,主要负责选择合适的摄影设备、拍摄角度和光线,以及进行电影拍摄。
4. 剪辑师(Editor):负责对电影的素材进行剪辑及后期制作的专业人士。
5. 音效师(Sound Designer):负责电影的音效制作的专业人士,包括录音、音效剪辑和设计等。
6. 美术指导(Art Director):负责电影美术设计及场景布置的专业人士。
7. 服装设计师(Costume Designer):负责电影角色服装设计的专业人士。
8. 化妆师(Makeup Artist):负责电影角色化妆的专业人士。
9. 配乐师(Composer):负责电影配乐的专业人士。
10. 制片人(Producer):负责筹划和组织电影制作全过程的专业人士。
11. 录音师(Sound Mixer):负责电影录音的专业人士,包括现场录音和后期混音等。
12. 特效师(Visual Effects Artist):负责电影特效制作的专业人士,包括动画、合成等。
13. 动画师(Animator):负责电影动画制作的专业人士。
14. 声优(Voice Actor):为电影角色配音的专业人士。
15. 理论研究(Film Theory):电影理论的研究领域,包括电影语言、电影史、电影审美等方面的研究。
16. 影评人(Film Critic):对电影进行评价和评论的专业人士。
17. 电影编舞师(Choreographer):负责电影舞蹈编排的专业人士。
18. 副导演(Assistant Director):协助导演进行电影拍摄的工作,并负责组织场景、演员等工作的专业人士。
19. 片场灯光师(Gaffer):负责电影拍摄现场的灯光布置的专业人士。
电影镜头语言术语大集合!一、拍摄手法1.推(向前推镜头)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拍摄手法,但切忌这和转动变焦镜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
推多半需要借助辅助设备例如滑轨,推车,斯坦尼康稳定器来完成。
2.拉(向后拉镜头)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与推经常配合出现,一个用于拍摄一个场景的开始一个用于拍摄一个场景的结束。
在后期剪辑中也是经常搭配使用,保证画面不单调。
3、摇(旋转摇镜头)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多用于做环视整个拍摄场地空间时候使用,体现一种宏大规模。
4、移(移动拍摄)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比如滑轨,弯轨,稳定器或者拍摄车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多用于拍摄会议,洽谈,工作场景。
经常配合特写中近景镜头使用。
5、跟(跟踪拍摄)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简而言之就是跟踪拍摄,和“移”不同的是,镜头运动方向是不规则的,但是要一直把人物把持在画面中。
6、升(上升镜头)匀速上升镜头。
多用于企业门头,办公大楼,高塔,等拍摄。
7、降(下降镜头)匀速下降镜头.。
与升经常配合使用。
8、俯(上帝视角)一般用向下拍摄,高度根据剧情设置。
多用于表现整体面貌小场景,比如美食。
大场景,用于表现厂区企业全貌,多由航拍摄影完成。
9、甩(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1. 蒙太奇:源自法语词“montage”,指的是将各种不同的镜头剪辑在一起以产生新的意义或感觉的技术。
这个术语是苏联电影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2. 长镜头:一种拍摄技术,其中的特点是镜头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没有剪辑。
这种技术可以给观众提供更多的环境细节,也能增强情节的连续性和紧张感。
3. 场面调度:也称为场面布置或导演调度,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对演员、道具、场景等元素进行组织和布置的过程,以创造最佳的视觉效果。
4. 音响蒙太奇:是指通过声音的剪辑和重组,产生新的听觉体验。
这可能包括对话、背景音乐、环境声音等。
5. 对比蒙太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蒙太奇,其中两个或更多的镜头被剪辑在一起,强调他们之间的对比或差异。
6. 平行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两个或更多的故事线并行展开,但最终可能会在某个点交汇。
7. 隐喻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镜头之间的关联可能不那么明显,需要观众通过联想或解读来理解他们之间的隐喻关系。
8. 交叉蒙太奇:是平行蒙太奇的一种,通常用于展现两个或更多事件的发生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9. 最后一分钟营救:这通常指的是电影或电视剧中常见的情节,就在主角似乎要失败或遇到危险时,通常会有一个转机或者援救,使得情况有所好转。
这种技巧常常被用来增加紧张感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你所提到的电影术语的解释:1. 累积剪辑:一种剪辑方式,通过将多个相似的镜头或情节串联在一起,以强化或强调某种情绪或概念。
2. 无缝隙剪辑:剪辑手法,旨在使镜头切换时尽可能不被观众察觉,以保持故事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3. 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景深镜头:广角镜头提供更广阔的视野;长焦镜头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产生压缩空间的效果;景深镜头则关注于画面中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清晰度。
4. 正反打镜头,过肩拍:正反打镜头是指剪辑中交替出现的两个镜头,通常是对话中的两个人;过肩拍是指摄影机从一位角色的肩膀或头部旁边拍摄另一位角色的镜头。
定格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
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而成为静止画面(呆照)。
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
具体制作方法是,选取所摄镜头中的某一格画面,通过印片机重复印片,使这一停止画面延伸到所需长度。
根据镜头剪辑的需要,定格处理可由动(活动画面)到静(定格画面),也可由静(定格画面)到动(活动画面),也有的在影片结尾时,用定格表明故事结束,或借此点题,以便给观众留有回味。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
为美国早期电影导演格里菲斯(David Wark Griffith,1875-1948)所创用。
特写镜头是电影画面中视距最近的镜头,因其取景围小,画面容单一,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
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出画入画电影艺术处理镜头结构的一种手法。
镜头画面中的中心人物或运动物体离开画面,称为出画;人物或运动物体进入画面,称为入画。
当一个动作贯串在两个以上的镜头中时,为了使动作流程继续下去而不使观众感到混乱,相连镜头间的人物或运动物体的出画和入画方向应当基本上一致,否则必须插入中性镜头作为过渡。
圈入圈出“划”的一种变化。
以圆圈的方式,从画面中心圆点开始逐渐扩大(圈出),或以圆圈将整个画面逐渐收缩为圆点(圈入),并由下一个画面所取代。
有时圈入也用于强调或突出画面上某一细节部分。
切出切入指上下镜头直接衔接。
前一个镜头叫“切出”,后一个镜头叫“切入”。
这种不需外加任何技巧的镜头组接方法,能增强动作的连贯性,不打断时间的流程,具有干净、紧凑、简洁、明快的特点。
往往用于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和行动的衔接。
在故事影片的拍摄中,同一场面的镜头,一般多采用这种衔接方式。
随着镜头的切出切入,观众在视点的不断变换中,逐渐了解表现对象,并不感到画面的组接痕迹。
淡入淡出也称“渐显渐隐”。
导演班拍摄专业术语值得转发收藏!一般人对于拍摄过程中印象最深刻应该是导演会喊︰「Action」和「Cut」,至于其他的术语相对地比较陌生。
拍摄一个电影镜头,需要幕前幕后整个团队合作,每一个岗位之间就以这些术语沟通,了解这些术语的意思,也可以得知电影行内的部分拍摄流程。
笔者就公开基本拍摄流程会用到术语,如果大家有兴趣自己拍摄一些戏剧短片,也可以参考使用呢!1.全场Ready在确认拍摄现场所有部门都准备好之后,副导演会告诉大家正式进入拍摄状态。
2. Cam Roll当确认大家Ready之后,这时候会由副导演喊︰「Cam」,通知摄影师开始录影。
摄影师确认准备好摄影机,并开始运作时喊出︰「Rolling」(一般是由摄影助理负责)。
3. Sound Speed在确认完摄影机之后,就到了收音的部分,副导演喊︰「Sound」,通知收音师开始录音。
收音师准备好之后,就会喊出︰「Speed」。
可能大家都同笔者一样会认为是用Speak,而不是用Speed。
使用Speed而非Speak的原因,是早期使用磁带收音机录音时,收音师确认他的录音机正常运作(也就是里面的磁带开始跑动),他这时就会喊出speed。
4. Slate场记在摄影师和收音师都准备好之后,就会在摄影机前拿出Slate(拍板),并确定让摄影机清楚拍到板上的字,方便日后剪接时,在第一个镜头已可以看到该幕的资料。
场记会讲出Slate上写的「Scene」 (场次) 、「Shot」 (镜头编号) 、「Take」 (拍摄次数) ,然后打板产生声音。
日后剪接时,剪接师就能够借着以打板的动作,将画面及声音同步。
(PS: 在这个时候,除了导演、演员之外,任何人都不能发生任何声音,全场安静。
)5. Action当所有人都集中精神,导演确定演员状态后,就会喊出∶「Action」,开始正式演出录影。
(温馨小提示∶因为演员都需要时间和专注才能够入戏,所以导演的「Action」也要喊得很有技巧。
电影行业的专业词汇电影行业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技术的领域,其中有许多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不同的电影制作过程、角色和技术。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影行业专业词汇,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电影。
一、制片1. 制片人/制作人(Producer)- 负责电影制作的所有方面,包括筹资、预算、选角、剧本开发和制片团队的组建。
2. 执行制片人(Executive Producer)- 提供资金和资源给制片人,并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提供支持。
3. 导演(Director)- 负责指导演员和团队,实现剧本的视觉呈现,并负责整个电影的创意和表现。
4. 编剧(Screenwriter)- 负责创作和编写电影剧本,包括对故事情节、对话和人物的发展进行规划。
5. 剪接师(Editor)- 负责将拍摄的各个镜头剪辑成一个完整的电影,同时也对音频和特效进行处理。
二、演员1. 主演(Lead Actor/Actress)- 在电影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
2. 配角(Supporting Actor/Actress)- 在电影中扮演次要角色的演员,通常与主演共同支持故事情节的发展。
3. 群演(Extra)- 在电影中扮演非主要角色,通常出现在背景或人群场景中。
4. 演员(Actor/Actress)- 所有参与电影表演的人员,无论他们扮演的是主角还是配角。
5. 替身(Stunt Double)- 代替演员进行危险或特殊动作场景的表演,保证演员的安全。
三、技术1. 摄影师/导演摄影(Cinematographer/Director of Photography)- 负责控制摄影机和图像的整体创作,包括灯光、摄影机位置和视觉效果等。
2. 录音师(Sound Recordist)- 负责录制电影中的声音和音效,确保声音的质量和清晰度。
3. 美术指导(Production Designer)- 负责电影的视觉设计和艺术指导,包括场景搭建、服装、道具和特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