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负荷自动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710.00 KB
- 文档页数:10
空调负荷计算建筑环境与设备⼯程专业毕业设计参考资料2空调负荷计算编者孙纯武黄忠重庆⼤学城市科技学院⼟⽊⼯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程教研室2013.2空调负荷计算1 冬季空调热负荷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 j=KF(t N-t W)α (w)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
查教材《供暖通风与空⽓调节》附录4。
地⾯传热系数查教材《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表2.4;F—围护结构的计算⾯积,㎡。
按教材《供暖通风与空⽓调节》图 2.3计算。
对于平屋顶建筑,最顶层⾼度应算到屋顶外表⾯。
地⾯⾯积按教材《供暖通风与空⽓调节》图2.2划分地带计算。
位于室外地⾯以下的外墙被视为地⾯的延伸,并从上⾄下按地⾯相同规则进⾏传热地带划分;—冬季室内空⽓计算温度,℃;tNt—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球温度,℃。
查教材《供暖通风与空⽓调节》W附录1或《采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附表2.1;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查教材《供暖通风与空⽓调节》附录5。
对与不供暖的楼梯间相邻的内隔墙,多层建筑由底层⾄顶层α=0.8~0.4。
1.2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1.2.1朝向修正耗热量朝向修正率查教材《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表2.5。
冬季⽇照率⼩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10%~0,东、西向可不予修正。
1.2.2⾼度附加耗热量房间⾼度⼤于4m时,每⾼出1m应附加2%,总的附加率不应⼤于15%。
1.2.3冷风渗透耗热量和冷风侵⼊耗热量空⽓调节系统担负供暖任务时,由于室内保持有⾜够的正压值,冷风渗透耗热量和冷风侵⼊耗热量⽆需再做考虑。
1.3新风耗热量Q W=G W C P(t N-t W) (kw)式中:G—新风量,kg/s;W≈1 kj/(kg·℃);C P—空⽓的定压⽐热容,kj/(kg·℃)。
CPt—冬季室内空⽓计算温度,℃;N—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球温度,℃。
空调冷负荷计算一、屋顶冷负荷表1:屋顶冷负荷由附录8差得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t wl,即可以按照CL=KF(t'w1-t Nx)和式t'w1=(t wl+t d)kаkρ。
算出屋顶逐时值冷负荷,计算结果如下:时间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t38.1 37.0 36.1 35.6 35.6 36.0 37.0 38.4 40.1 41.9 43.7 45.4 46.7wlt0.1dK0.97aK1.0pt'37.05 35.99 35.11 34.63 34.63 35.02 35.99 37.35 38.99 40.74 42.49 44.14 45.40wlt26NxK 0.48F 24000*15000=360CL 1909.44 1726.27 1574.21 1491.26 1491.26 1558.66 1726.27 1961.28 2244.67 2547.07 2849.47 3134.59 3352.321二、东外墙冷负荷表2:东外墙冷负荷由附录7查得东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t wl,即可以按照CL=KF(t'w1-t Nx)和式t'w1=(t wl+td)kаkρ。
算出屋顶逐时值冷负荷,计算结果如下:时间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t36.0 35.5 35.2 35.0 35.0 35.2 35.6 36.1 36.6 37.1 37.5 37.9 38.2wlt0.5dK0.97aK1.0pt'35.41 34.92 34.63 34.44 34.44 34.63 35.02 35.50 35.99 36.47 36.86 37.25 37.54wlt26Nx△t 9.41 8.92 8.63 8.44 8.44 8.63 9.02 9.50 9.99 10.47 10.86 11.25 11.54 K 1.5F 15000*6000-2000*2000*2=82CL 1157.43 1097.16 1061.49 1038.12 1038.12 1061.49 1109.46 1168.50 1228.77 1287.81 1335.78 1383.75 1419.422三、南外墙冷负荷表3:南外墙冷负荷由附录7查得南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t wl,即可以按照CL=KF(t'w1-t Nx)和式t'w1=(t wl+td)kаkρ。
空调负荷估算表1. 引言空调负荷估算表是一种用于估算建筑物空调负荷的工具。
它能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设计和选择空调设备,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空调负荷估算表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工具。
2. 空调负荷估算表的基本原理空调负荷估算表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建筑物的面积、朝向、建筑材料、人员活动等因素,估算建筑物对外界环境的热量负荷,进而计算出所需的空调制冷量。
空调负荷估算表一般包括两种类型的计算方法:热平衡法和热负荷分项法。
2.1 热平衡法热平衡法是最简单的空调负荷估算方法之一,它利用建筑物内外温度差、墙体、屋顶和地板的传热系数以及建筑物内部负荷(如人员、设备等)估算建筑物的负荷。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Q=U×A×ΔT其中,Q为热量,U为传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ΔT为室内外温度差。
热平衡法计算较为简单,但它的精度有限,且不能考虑空气流动等影响因素。
2.2 热负荷分项法热负荷分项法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它将建筑物的负荷分为空气负荷、传导负荷和辐射负荷三部分,并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分别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空气负荷:Qa=1.2×V×ΔT传导负荷:Qc=U×A×ΔT辐射负荷:Qr=A×F×Ft×k其中,Qa为空气负荷,V为室内空气流量,ΔT为室内外温度差;Qc为传导负荷,U为传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ΔT为室内外温度差;Qr为辐射负荷,A为辐射面积,F为窗户玻璃透光率,Ft为窗户太阳能透过率,k为窗户的传热系数。
在实际应用中,热负荷分项法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提高准确性。
3. 空调负荷估算表的应用方法空调负荷估算表的应用方法如下:1.选择合适的空调负荷估算表,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输入相应的参数。
2.根据估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包括空调型号、制冷量、能效比等参数。
空调冷热负荷计算1、冷负荷计算(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CLQτ=KF⊿tτ-ε W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F——墙体的面积,m2;β——衰减系数;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
(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τ=KF⊿tτ W式中K——窗户传热系数,W/m2•K;F——窗户的面积,m2;⊿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
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式中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xd——地点修正系数;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
空调负荷估算指标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围护结构、末端系统的形式及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纬度决定,建筑物的详细负荷要以设计院提供负荷为准,也可以用空调负荷估算指标法计算。
建筑类别冷负荷指标热负荷指标备注住宅80-90W/m260-75W/m2办公楼90-100W/m275-80W/m2无新风110-130W/m290-105W/m2有新风商场150-250W/m2120-180W/m2有新风西餐厅160-200W/m2120-160W/m2中餐厅180-350W/m2140-280W/m2会议厅180-280W/m2130-200W/m2室内游泳200-350W/m2150-280W/m2图书馆75-100W/m260-80W/m2二、主机设备的选型已知建筑物的面积,根据空调负荷估算指标可得出建筑物的总冷负荷和总热负荷,然后根据满足最不利工况来选配机组。
Q=F1×q1+F2×q2+……Fn×qnQ—建筑物的总冷(热)负荷,W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q—建筑物的空调负荷估算指标,W/m2n—不同的建筑物和建筑物不同功能的分区所选机组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均要满足建筑物冷、热负荷的要求。
若水源水温与产品样本上所列参数要求的水温不一致时,应查样本上水温变化和冷、热量的关系曲线。
例1:某商业楼建筑面积10000m2,其中商场建筑面积2000 m2,办公楼建筑面积8000 m2,取商场冷负荷指标150W/m2,热负荷指标120W/m2,办公楼冷负荷指标100W/m2,热负荷指标80W/m2。
总冷负荷:2000×150+8000×100=1100000W=1100KW总热负荷:2000×120+8000×80=920000W=880KW选用富尔达地温中央空调LSBLGR-1200M机组一台,机组可提供的制冷量1110KW,制热量1191KW。
例2:某酒店建筑面积8000 m2,其中客房6000 m2,中餐厅2000 m2,取客房冷负荷指标80W/m2,热负荷指标65W/m2,餐厅冷负荷指标180W/m2,热负荷指标120W/m2。
空调计算()
室外参数:
夏季:
大气压(hPa):100.45干球温度(℃):36.1湿球温度(℃):27.6相对湿度(%):52.27含湿量(g/kg):20焓(kj/kg):88.14露点温度(℃):24.76冬季:
大气压(hPa):101.95计算干球温度(℃):-1计算湿球温度(℃):-2.15计算相对湿度(%):78含湿量(g/kg): 2.73焓(kj/kg): 5.8露点温度(℃):-4.34室内设计参数:
温度(℃):23相对湿度(%):50含湿量(g/kg):8.89焓(kj/kg):45.85送风量(m3/h):6670新风量(m3/h):1300室内基本参数:
面积(㎡):198人员(个):20照明(W):2000电机设备(KW):5电热设备(KW):0负荷计算
冷负荷:
人员(KW): 5.02照明(KW): 1.24电机设备(KW):0.73电热设备(KW):0.00总计(KW): 6.99湿负荷:
人员(Kg/h): 2.7
热湿比:9325.18
机械露点L(℃):12
机械露点L焓(kj/kg):32.53
送风点O的焓(kj/kg)夏:39.7019℃送风点O的焓(kj/kg)冬:47.8125℃回风量(M3/h):5370.00
混合点C的焓(kj/kg)夏:54.09
混合点C的焓(kj/kg)冬:38.04
空调冷量(KW):47.94
再热量(KW):15.94
冬季加热量(KW):18.20
冬季加湿量(Kg/h):9.61。
一、办公楼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1.101房间北外墙冷负荷查得Ⅱ型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按公式Qc(t)=AK(Tc(t)-Tr),列入下表根据外窗为双层3mm普通玻璃窗,αi=8.7W/(m²·K) αo=18.6W/(m²·K) ,由附录2-8查得Kw=2.99W/(m²·K) 再由附录2-9查得玻璃传热系数的修正值,对于金属窗框双层窗由附录2-10查得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Tc(t),按公式Qc(t)=CwAwKw(Tc(t)+△Td-Tr由附录2-15查得双层钢窗有效面积系数Ca=0.75,故有效面积Aw=3.6×0.75=2.7m²,查得遮挡系数Cs=0.86,再由附录2-14查得遮阳系数Ci=0.50,得综合遮挡系数Cc.s=附录2-12查得纬度40度时,北向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Dj.max=114W/m²,由附录2-17查内遮阳的玻璃窗冷负荷系数逐时值CLq,列入下表109房间南向冷负荷办公室属轻度劳动。
查表2-13,当室温为26ºC时,每人散发的显热和潜热量为60.5W查得群集系数Φ=0.93,由附录2-23查得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逐时值。
按公式Qc(t)=qsnΦCLQ计算人体显热散热逐时冷负荷,人体潜热引起的冷负荷为潜热散热乘以群集系数,列入下由于明装荧光灯,镇流器装在办公室内,故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n1取1.2,灯罩隔热2-22查得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按公式Qc(t)=n1n2NCLQ ,列入下表110房间分项逐时冷负荷汇总表时间9:0010:0011:0012:0013:0014:00南外墙负荷107.95101.9793.9988.0182.0380.03东外墙负荷210.36200.96194.69194.69200.96213.49窗传热负荷9.6921.5431.2340.9348.4752.77窗日射负荷116.87169.47210.37245.44233.75181.15人员负荷97.99103.05106.99109.81111.49113.18灯光负荷61.1187.3188.2890.2290.2291.19总计603.98684.29725.56769.09766.91731.82 110房间最大冷负荷值出现在12:00 其值为769.09W统计表格得出总负荷为:30713.22W表·K) ,由附录2-8查得双层窗Cw=1.20,Td-Tr),列入下表7m²,由附录2-13Cc.s=0.43;再由2-17查得北区有60.5W和73.3W,由表2-12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