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校生活校园流行风2
- 格式:ppt
- 大小:564.00 KB
- 文档页数:7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活动内容1. 环保主题活动(1)主题:绿色校园,从我做起(2)内容: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3)形式: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环保知识讲座等2. 艺术主题活动(1)主题:感受艺术,陶冶情操(2)内容: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3)形式:艺术讲座、技能培训、作品展示等3. 科学探索主题活动(1)主题:探索科学,启迪智慧(2)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3)形式:科普讲座、实验操作、科学小论文等4. 体育健康主题活动(1)主题:健康生活,快乐成长(2)内容:田径、球类、武术、舞蹈等(3)形式:体育比赛、技能培训、健康知识讲座等5. 社会实践主题活动(1)主题:走进社会,了解生活(2)内容: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3)形式: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2. 活动地点:学校、社区、博物馆、科技馆等3. 活动安排:(1)9月:环保主题活动、艺术主题活动(2)10月:科学探索主题活动、体育健康主题活动(3)11月:社会实践主题活动(4)12月:总结表彰活动(5)1月:寒假期间,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6)2月:开学后,继续开展实践活动(7)3月:环保主题活动、艺术主题活动(8)4月:科学探索主题活动、体育健康主题活动(9)5月:社会实践主题活动(10)6月:总结表彰活动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次数和积极性进行评价。
六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六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最高年级,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为升入初中做好心理和能力上的准备。
三、活动内容1. 主题一:环保行动-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的能力。
- 活动形式:小组合作,进行环保创意作品的制作。
- 活动时间:2周2. 主题二:科技创新-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动手能力。
- 活动形式: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科技创新项目。
- 活动时间:3周3. 主题三:文艺风采-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升表达能力。
- 活动形式:个人或小组合作,进行文艺作品的创作。
- 活动时间:3周4. 主题四:社会实践-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
- 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活动时间:4周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目标,分组并确定组长。
2. 实施阶段:学生根据活动主题进行探究,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展示阶段: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
4. 总结阶段: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活动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和收获。
2. 同伴评价:其他同学对参与活动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六、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安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活动现场的监管。
学校生活·校园流行风(教案)本教案是为全国通用的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所准备的教案。
主要围绕校园流行风展开,旨在通过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流行的概念和特点。
2.学习校园流行相关的单词和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通过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1. 校园流行概述•了解校园流行的概念和特点。
•就校园流行现象的原因进行探讨。
•探讨校园流行现象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
2. 学习校园流行相关的单词和表达方式•学习校园流行相关的单词和表达方式,并进行实践。
3. 更好地利用校园资源•利用校园资源进行创新设计,如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报纸等。
•分组进行设计和制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活动实践•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校园流行的概念和特点,理解流行现象的原因。
•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流行音乐、流行时尚、流行语言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
教学步骤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校园流行的概念和特点,并就其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2.教师介绍校园流行相关的单词和表达方式,并进行实践。
3.教师向学生介绍校园资源,并就如何利用校园资源进行创新进行指导。
4.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组进行设计和制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学生通过活动,更好地理解校园流行的概念和特点,理解流行现象的原因。
6.教师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并就活动结果进行总结。
教学评估1.学生通过活动,对校园流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掌握了校园流行相关的单词和表达方式,并进行实践。
3.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有所提高。
4.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可以看出学生对校园流行现象很感兴趣,参与度也比较高。
在团队协作方面,有些小组表现良好,有些则需要加强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校生活,校园流行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以“学校生活,校园流行风”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校园生活中的流行现象。
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流行风的起源、传播及其对校园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流行风的定义、起源和传播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分析和讨论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校园流行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校园流行风的起源和传播机制。
2. 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校园流行风,避免盲目跟风。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校园流行风的相关内容。
2. 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用于学生进行校园流行风的调查。
3. 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讨论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校园流行风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校园流行风的定义、起源和传播过程,让学生对校园流行风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调查:让学生分组进行校园流行风的调查,了解校园流行风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4. 讨论:让学生就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校园流行风的利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板书设计1. 学校生活,校园流行风2. 定义:校园流行风的定义3. 起源:校园流行风的起源4. 传播:校园流行风的传播过程5. 影响:校园流行风对校园生活的影响6. 理性看待:理性看待校园流行风的重要性作业设计2. 让学生设计一份关于校园流行风的调查问卷,并尝试进行调查。
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调查,写一篇关于校园流行风的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对校园流行风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理性看待校园流行风。
同时,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批判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校园流行风的影响,并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校园流行风_于敦利潍坊市峡山区岞山街道辉村小学系统分类:第四届全国“互联网案例评选”案例背景课例针对小学六年级;课题:单元2 学校生活·校园流行风;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能通过观察,发现校园的热点和亮点,提高观察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采访记录卡,并结合实际加以使用,培养一定的规划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来策划一项活动。
重点、难点1.进行现场观察;2.策划一次校园活动教学过程一、1.温馨导入:校园是绿色的,因为它充满着成长的希望;校园是金色的,因为它伴随着我们快乐的童年;校园是蓝色的,因为它放飞着我们像大海一样的梦想……我们的校园,绿草茵茵,树木葱茏,辛勤的老师为我们传播知识,可爱的同学一起玩耍游戏。
如果有一天,我们回顾这段时光,会发现这美丽的校园是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台阶。
珍惜着一段时光,珍惜每一个与我们共同成长的伙伴,让我们用探究的眼光来观察、感受,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体验。
2.播放孙悦歌曲《伙伴》视频,让同学们感悟、珍惜同学情谊。
(/v_show/id_XODA1NjAyMA... )二、研究准备确定“同学们的课间活动”为研究问题,引导同学们开展“校园流行风”的研究过程。
三、研究实施制定一份关于“校园流行风”的研究方案“校园流行风”的研究方案主题名称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研究时间指导老师研究问题同学们在课间最喜欢什么活动?为什么?研究方法小组成员姓名承担任务与分工研究步骤时间安排活动的主要内容预期研究效果四、研究方法(一)采取现场观察的方法。
观察要针对特定的目标来进行;将观察的现象行为化、具体化;连续不断的跟踪观察。
(二)小组课间活动观察报告。
包括前言(观察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正文(把观察记录进行分类整理);结束语(总结观察活动,提出观点)。
(教师设计表格)(三)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如:校园快乐大课间活动策划书1.活动主题2.活动目的3.活动时间4.活动地点5.活动过程6.活动组织与协调人员7.活动安全负责人五、总结与反思(一)1.小组汇报内容2.展示方式3.汇报人(二)填写评价表,为自己、为同伴作出客观的评价。
学校生活.校园流行风学习目标:能通过观察,发现校园生活中的热点和两点,提高观察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采访记录卡,并结合实际加以使用,培养一定的规划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来策划一项活动。
实践方式:观察研究;行为分析;活动设计。
方法引导:如何进行现场观察;如何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学科整合:与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整合。
积极关注校园文化生活;将语文知识运用于研究策划的各个环节。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校园流行风”研究方案教学目标:能围绕学校生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课二、新授让我们用探究的眼光来观察一下校园。
同学们的课间活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学校的绿化建设,文化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关注的问题。
(1)小组讨论校园里的植物节约用水、用电课外阅读方面(2)汇报交流(3)除了这些问题,围绕学校生活这一主题,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三、“校园流行风”研究方案四、小结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分类,概括,形成研究主题,下面提供三个研究主题提供大家参考1. 校园流行风2. 科学绿化小学3. 学校安全隐患调查第二课时火眼金睛课间活动观察教学目标:1.会制定《校园流行风》的研究方案。
2.能有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间观察。
3.能正确看待校园里浒的事物。
教学重点:学会设计简单的采访记录卡,并结合实际加以使用,培养一定的规划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来策划一项活动。
教学难点:学会设计简单的采访记录卡,并结合实际加以使用,培养一定的规划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来策划一项活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校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现象:一段时间里,同学们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如:玩溜球、抓石子、跳皮筋……为什么大家对这些东西特别感兴趣呢?我们怎样看待在校园里流行的事物呢?二、新课1.制订一份《校园流行风》的研究方案研究主题:研究目的:小组成员:成员分工:研究准备:研究步骤:研究成果:2.请大家认真细致地观察、提前设计一份规范的观察记录表。
2023年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优秀5篇)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篇一《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反思自己和父母的情感,找出问题加以改正,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画出父母心中的你。
教学重、难点:反思自己和父母的情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流程:一、导入1、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在父母的关怀下,一天天地茁壮成长,这节课,我们就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开展活动。
2、板书:父母之爱二、活动过程1、看书上的图同学们,画面上的情景是否发生在你的家?你是否也嫌父母烦呢?小组交流2、你和父母之间的问题出在那儿?仔细阅读第二页的题目,并在所选项目前打“√”完成题目,交流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把它写在书上,小组交流,班上交流。
3、看第2—3页的图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受到了什么启发呢?交流(主要是父母对子女是任何关爱的)4、从小到大,父母为你的成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你感受到了吗?把他们关爱你的细节记下来。
写的交流5、你知道爸妈对你寄予怎样的希望吗?请画出父母心中的你。
三,活动总结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懂得了父母为我们成长付出了许多,回家认真和父母沟通一次,把你对父母的感激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画出你心中的父母,动手设计一个回报父母的爱心,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的方式,并付诸实施。
教学重、难点:回忆父母的〖〗关爱,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教学流程:一、导入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二、新授1、画出你心中可敬可爱的父母生自己画,再小组内进行交流2、巧手作坊(1)齐读第4页中间的一段话(2)绘制心语卡先看看第4页的两个设计自己想想如何动手设计一个心语卡(3)设计一个回报父母爱心,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的方式,并付诸实施小组合作完成三、小结四、作业以“我心目中的爸爸妈妈”为题开展一次征文比赛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篇二绿色学校在行动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14年月日星期总第节教学内容:活动一校园考察教学目标:1、知道学校的绿化情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2、锻炼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