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格式:doc
- 大小:5.88 MB
- 文档页数:163
2024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上册一、有理数。
1. 有理数的概念。
-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 例如:2, -3,0,0.5(可化为(1)/(2)),-(3)/(4)等都是有理数。
2. 数轴。
-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
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 -2和3, -2在原点左边2个单位长度处,3在原点右边3个单位长度处。
3. 相反数与绝对值。
-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例如:3和 -3互为相反数。
- 绝对值: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例如:| -5| = 5,| 4| = 4。
4. 有理数的运算。
- 加法:-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3 + 5=8,(-2)+(-3)= - 5。
-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如:3+(-2)=1,-5 + 3=-2。
-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如:5 - 3 = 5+(-3)=2。
- 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如:3×5 = 15,(-2)×(-3)=6,3×(-4)= - 12。
-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 除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例如:6÷3 =6×(1)/(3)=2,(-8)÷(-2)=(-8)×(-(1)/(2)) = 4。
-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a^n中,a 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例如:2^3 = 2×2×2 = 8,(-3)^2=(-3)×(-3)=9。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目录七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2.数轴3.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5.有理数的减法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7.有理数的乘法8.有理数的除法9.有理数的乘方10.科学计数法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1.字母表示数2.代数式3.整式4.整式的加减5.探索与表达规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2.比较线段的长短3.角4.角度比较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图形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15.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2. 普查和抽样调查3. 数据的表示4. 统计图的选择回顾与思考复习题七年级下册目录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4.整式的乘法5.平方差公式6.完全平方公式7.整式的除法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特征4.用尺规作角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四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2.图形的全等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用尺规作三角形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轴对称1. 轴对称现象2. 探索轴对称性质2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频率与概率1. 感受可能性2. 频率的稳定性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回顾与思考复习题八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勾股定理1. 探索勾股定理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3. 勾股定理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实数1.认识无理数2.平方根3.立方根4.估算5.用计算器开方6.实数7.二次根式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位置与坐标1.确定位置2.平面直角坐标系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一次函数1.函数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3.一次函数的图象4.一次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34.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7.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8. 三元一次方程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2. 中位数与众数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4. 数据的离散程度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1. 为什么要证明2. 定义与命题3. 平行线的判定4. 平行线的性质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八年级下册目录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 等腰三角形2. 直角三角形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 角平分线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不等关系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解集4. 一元一次不等式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图形的平移42.图形的旋转3.中心对称4.简单的图案设计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因式分解1. 因式分解2. 提公因式法3. 公式法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1.认识分式2.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加减法4.分式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三角形的中位线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回顾与思考复习题九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5. 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2.用频率估计概率5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图形的相似1.成比例线段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3.相似多边形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8.图象的位似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投影与视图1. 投影2. 视图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反比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九年级下册目录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 锐角三角形2. 30°,45°,60°角的三角形函数值3. 三角函数的计算4. 解直角三角形5. 三角函数的应用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4. 二次函数的应用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圆1. 圆2. 圆的对称性6*3. 垂径定理4.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5.确定圆的条件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7.切线长定理8.圆内接正多边形9.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回顾与思考复习题7。
《义务教育教材(2024版)》内容解读PPT Ø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数学上册前言2022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明确提到了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
熟悉2024年秋季新学期新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特推出《义务教育新教材(2024版)》具体内容解读PPT,提高教学效果。
目录《数学新教材(2024北师大版)》目录结构比对《数学新教材(2024北师大版)》整体重要变化《数学新教材(2024北师大版)》变化要点解读《数学新教材(2024北师大版)》各章节具体变化《数学新教材(2024北师大版)》各章节教学安排第一部分目录结构比对新教材增加了2个问题解决专题,删除了1个综合与实践新旧教材都是六章,新教材有2个综合与实践旧教材新教材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2展开与折叠 1.2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1.3截一个几何体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旧教材新教材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有理数 2.1认识有理数2.2数轴 2.2有理数的加减运算2.3绝对值 2.3有理数的乘除运算2.4有理数的加法 2.4有理数的乘方2.5有理数的减法 2.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7有理数的乘法2.8有理数的除法2.9有理数的乘方2.10科学记数法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旧教材新教材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3.1字母表示数 3.1代数式3.2代数式 3.2整式的加减3.3整式 3.3探索与表达规律3.4整式的加减3.5探索与表达规律旧教材新教材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4.1线段、射线、直线 4.1线段、射线、直线4.2比较线段的长短 4.2角4.3角 4.3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4.4角的比较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旧教材新教材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5.1认识方程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5.5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导学案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形象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4.在对图形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积累处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几何体的基本元素,了解棱柱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某些特性。
难点:用语言描述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及对几何体的分类。
【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在小学学习了的立体图形有2.长方体有____个面,每一个面都是_______,正方体有____个面,每一个面都是__________ 长方体的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方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体的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方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教材:p2—p6第1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二、教材精读4.写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1 2 3 4 5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棱柱的有关概念及其重要特点:(1)棱柱的有关概念: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
(2)棱柱的三个特征:一是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二是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都是形;三是侧面都是形。
(3)棱柱的分类:根据底面多边形的将棱柱分为、、、……;它们的底面分别是、、……。
(4)棱柱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底面多边形的边数n,可确定该棱柱是棱柱,它有个顶点,条棱,其中有条侧棱,有个面,个侧面实践练习:请你按适当的标准对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
1 2 3 4 5 6引导:(1)按柱体、锥体、球体分(最常见的分法):(2)按组成几何体的面的平曲分:(3)按有没有顶点分:归纳:圆柱和棱柱的异同:相同点:圆柱和棱柱都有个底面,且底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不同点:(1)圆柱的底面是,棱柱的底面是。
(2)圆柱的侧面是,棱柱的侧面是。
棱柱有和两种,棱柱由上下底面和若干个侧面围成,它们都是,上下底面多为多边形,大小,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6.点、线、面图形的构成元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其中面有平面,也有面;线有直线,也有线。
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点动成_____,线动成_____ , _____动成体面与面相交得到_____,线与线相交得到_____。
实践练习:假如我们把笔尖看作一个点,当笔尖在纸上移动时,就能画出线,说明了______________,时钟秒针旋转时,形成一个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三角板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
三、教材拓展7.下列物体可以近似的看成是由什么物体组成?( 提示:牛奶盒和螺丝都是由两个常见几何体构成)8.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几何体?分析:上面的图形有的可以分为两个图形看待。
三角形转一周是_____,矩形转一周是_____,半圆转一周是_____。
解:(1)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和长方形构成,所以旋转形成上面一个圆锥和下面一个圆柱(2)实践练习:1.将下列几何体分类,柱体有:,锥体有(填序号)(提示:柱体的共同特征是上、下面平行且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2.如图,第一行的图形绕直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模块二合作探究9.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由什么几何体组成的?10.(1)生活中,物体的形状类似于圆柱的有________________;类似于圆锥的有______________;类似于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长方体是由______________个面围成的,圆柱是______________ 个面围成的,圆锥是______________个面围成的,其中围成圆锥的面有______________面。
11.请写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模块三形成提升1.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4cm,宽为3cm,高为5cm,请求出:(1)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2)长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的体积。
5342.将一个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现在有一个长为5cm、宽为6cm的长方形,分别绕它的长、宽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不同的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大?模块四小结评价一、本课知识:1、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_____,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2、圆柱与棱柱的相同点:圆柱和棱柱都有两个_____且_____、_____完全相同。
不同点:圆柱的底面是_____,棱柱的底面是_____。
3.图像的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_。
4.点线面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本课典型:基本立体图形分类,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三、课堂检测1.下列几何体中,按柱体、锥体、球体分组符合要求的选项是()⑴⑵⑶⑷⑸⑹⑺A.⑴⑵⑷⑹⑺;⑸;⑶B.⑴⑵⑷⑹;⑸⑺;⑶C. ⑴⑵⑷⑺;⑸⑹;⑶D. ⑴⑵⑸⑺;⑷⑹;⑶2.从你熟悉的物体中,找出类似于下列几何体的物体:正方体 ---- ;长方体 ------ ;圆柱 ------ ;圆锥 ------ ;球------ ;棱柱------- .3.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①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②用切纸刀切纸;③用筷子夹弹珠.4.画出由如图1.1.5,沿这虚线旋转一周而所形成的图形,并用语言描述这个图形的形成过程.图 1.1.55.网上浏览有关金字塔的资料,找一找有哪些常见的几何体?6.将一个圆柱体的面包切3刀,能将面包切成6块吗?能将面包切成7块吗?能将面包切成8块吗?如果能,请画图说明如何切。
7.李强同学用棱长为l的正方体在桌面上堆成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把露出的表面都染成红色,则表面被他染成红色的面积为()A.37B.33C.24D.21第二节展开与折叠(1)【学习目标】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正方体、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2、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重难点】了解棱柱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某些特性。
【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1)棱柱的性质: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_________;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________;侧面的形状都是______________.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_________(2)棱柱的分类: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2.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形和一些长方形组成的。
3.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和一个组成的。
其中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一边长是底面圆的,另一边的长是圆柱的。
4.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和一个组成的。
其中扇形的半径长是圆锥母线(即圆锥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与顶点的连线)长,而扇形的弧长则是圆锥底面圆的。
二、教材精读5、探索什么样的图形能围成棱柱?这里有四个图形,观察哪几个能围成棱柱,并说明理由。
(提示:先看底面是几边形,再看有几个侧面。
)解:(1)上下面是四边形,二侧面只有三个,所以不能围城棱柱。
(2)(3)(4)三、教材拓展6、同学通过预习概括出了棱柱的特性,现在我们来探索一下棱柱顶点、棱数面数的关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填表。
棱柱顶点棱数面数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1总结:n棱柱有__________条棱,_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______个面。
棱数、顶点数、面数的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块二合作探究7、图中的图形可以折成正方体形的盒子。
折好以后,与1相邻的数是什么?相对的数是什么?先想一想,在具体折一折,看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分析:先要把这个图像还原成正方体,找到1所在的面,再看和1相对的位置即可。
解:8、指出下列平面图形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9、说出下列平面图形是否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10、在下图的图形中,是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11、看图,这些图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吗?想一想,亲自动手折一折。
在多面体的底部,那么面在上面;,则面在上面;在后面,面在上面。
13.下面图形是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吗?你能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吗?若不是,请阐述你的理由模块三形成提升1.长方体有____个顶点,有_______条棱,______个面,这些面的形状都是_______ 2.如图所示,将图沿虚线折起来,得到一个正方体,那么“3”的对面是_______第2题第3题3.如图,三棱柱底面边长为3cm,侧棱长5cm,则此三棱柱共个面,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cm²,有_______个顶点,_____条棱,_____个角,其中______条是侧棱。
4.用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形折叠围成一个四棱柱的侧面,若该四棱柱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边长为 cm.模块四小结评价一、课本知识:1、长方体有____个面,____个顶点,____条棱;圆柱体是由____个面构成,圆锥体是由____个面构成的,他们的底面是____,侧面是____。
2、判断是哪一种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应根据他们的特征来判断,如:棱柱的表面展开是由两个相同的多边形和一些长方形组成的;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底面)和一个长方形(侧面)组成;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扇形(侧面)和一个圆(底面)组成。
二、本课典型:如何判断是一种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以及会利用空间想象力把一个表面展开图还原,然后准备判断一个面的相邻面的向对面。
三、课堂检测1.请你至少画出同一个三棱柱的三种表面展开平面图.3. 如图1.2.1是某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平面图形(1)说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同样是这个几何体,可以展开成其他平面图形吗?试着画一画或做一做.图1.2.1 图1.2.24.如图1.2.2是________的表面展开平面图形,共有____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___________个面.5.请你试着画出圆柱的表面展开平面图.6.若三棱柱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且它的边长为 5cm,侧棱长为6cm, 则三棱柱侧面展开图的周长为 cm,面积为 cm27.如图1.2.3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后,其中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是()A、(1)与(2)B、(1)与(3)C、(2)与(4)D、(3)与(4)图1.2.38.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184平方厘米,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18厘米,求长方体的体积.第二节展开与折叠(2)【学习目标】1、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2、通过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