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上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质量是否改变?
2、乒乓球内气体的密度如何变化?
【归纳总结】由此可见,物质的密度受温度影响。
下面我们动手实验,试着总结物质密度随
想一想:瓶内气体的密度怎样变化?
锥形瓶内密封的气体热胀冷缩导致气球形变。
气球形变引起气体密度变化。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拿出自制的小风车,放在酒精灯上面,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
【提问】生活中人们哪些地方利用了风力?
【深入认识】
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
【讲述】在我们这里的冬天连续降温后,
的太阳能水管、室外的自来水管经常发生水管冻裂的现象,是“冻”
内容,试着回答。
师生交流:从密度表可知,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理解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3.通过课堂实验和对生活经历的回顾,认识风的形成原因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从而全面理解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一)密度与温度自主阅读教材P120~12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
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小,所以热空气上升(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是冬天河水温度分布图,由图可知尽管水面已经结冰,但水底的温度却保持在4 ℃,这是因为4 ℃的水的密度最大,水的这种特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有利(选填“有利”或“有害”)。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自主阅读教材P12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从密度表可以看出: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4.小明想了解2002版5角硬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便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5角硬币体积/cm3质量/g20个9.6 75.4(1)请将天平的读数填入表格中。
(2)由实验数据可求得硬币的密度为7.85g/cm3,等于7.85×103kg/m3。
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初步判定5角硬币主要由铁制成。
5.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试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为图中A(选填“A”或“B”)所示,简述你的判断理由: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报警器应安装在燃气灶的上方。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 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2.学会与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教学重点】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特别是水的反常膨胀。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奖牌、锥形瓶、瘪了的乒乓球、小盆、筷子、电热壶、酒精灯、自制溢水杯等。
学生准备:自制纸风车、气球、火柴、热水、冷水。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大家欣赏屏幕上的两幅神奇的图片。
课件展示图片一、密度与温度【讲述】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乒乓球不小心压瘪了,但是没有裂口,你能让它恢复原状吗?让一个学生讲台前示范。
(课前用电热水壶加热一些热水)【提问】你认为乒乓球变得完好的原因是什么?【追问】1、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质量是否改变?2、乒乓球内气体的密度如何变化?【归纳总结】由此可见,物质的密度受温度影响。
【导入】下面我们动手实验,试着总结物质密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
活动2观察锥形瓶口绷紧的气球先后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形状变化。
点拨:热水逐渐淋向锥形瓶外壁,冷水中加冰。
注意安全。
让两个学生做演示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现象,思考橡皮膜形状变化的原因。
想一想:瓶内气体的密度怎样变化?师生交流矫正:锥形瓶内密封的气体热胀冷缩导致气球形变。
气球形变引起气体密度变化。
【归纳总结】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活动3拿出自制的小风车,放在酒精灯上面,看风车能够转起来吗?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引导思考】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可得到什么结论?【归纳总结】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⑵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二、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变化有关——热胀冷缩,V变化引起ρ变化;知道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三、教具:酒精灯、风车。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密度?公式?单位?2、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通常密度不同;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时)密度相同。
(二)新课1.密度与温度那么,物质密度是否可以改变呢?观察课本120页----“想想做做”:(1)在室温下两个气球分别放在冷藏室和炉火附近,会发现气球收缩或膨胀。
(2)风车下面放点燃的酒精灯,风车会转动。
(学生阅读教材,解释风的形成)在这些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会变化?可见,温度发生变化时,一定质量的物体的体积也会变化,根据ρ=m/v可知物质的密度也变化了。
所以,虽然密度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但并不是说物质的密度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问:温度如何影响物质的密度?(学生阅读)通常,气体物质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较大,密度随温度变化明显;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随温度变化不大,密度变化不明显。
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遇冷体积缩小,密度变大。
问:北方冬天自来水管为何会被冻裂?你能解释吗?质量为1kg的水结冰,体积有何变化?由ρ=m/V知V水=m/ρ水=1kg/(1×103kg/m3)=10-3m3V冰=m/ρ冰=1kg/(0.9×103kg/m3)=1.1×10-3m3既水结冰时(由液态变成固态)体积变大.可见“水”不简单的遵循热胀冷缩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2)通过对物质鉴别的学习,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四、教学难点利用密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盐水选种【思考】你知道盐水选种的原理吗?【过渡】刚刚的问题,结合我们之前的学习,就很容易找到答案,因为密度的不同,就很容易区分优劣,那么密度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二)讲授新课1.密度与温度(1)课件展示课本P120想想做做1。
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
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现象?【实验现象】靠近炉火时,气球体积变小,下降;靠近冰箱时,气球体积变大,上升。
【过渡】现在,我们来试一下第二个实验吧。
做风形成的实验: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观察现象。
现象:风车转动。
【过渡】刚刚我们看到,风车转动,其实,自然现象中风的形成也是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形成的。
(2)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风的利用:人们可以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等,近代大规模利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过渡】通过上边的实验,我们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主要是热胀冷缩。
那么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北方的冬天,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人们给水管穿上“衣服”,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问题)(3)水的反常膨胀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大。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1课时新授课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特点主要采取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教学用具】教师:多媒体课件、气球、冰块、酒精灯。
学生:酒精灯、自制纸风车、火柴等。
【教学过程】图1:戒指图2:矿石学生思考问题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观察并思考:是什么学生分析。
学生议论纷纷。
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教师追问:如何测戒指的密度?(使学生认识到鉴别物质就是,求出被鉴别物质的密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的问题;学生练习【板书设计】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密度与温度1.密度随温度的变化(1)物体的热膨胀(2)风的形成是空气的热胀冷缩所致(3)水在0℃—4℃之间的反常膨胀2.密度随物态的变化3.气体密度的变化(1)当气体被压缩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2)当气体膨胀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二、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3、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4、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对饱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进行分拣。
【教学反思】本节从讨论分析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入新课,然后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应用然后通过分析生活实际中的例子──鉴别戒指是否是纯金的,引出密度知识在鉴别物质中的应用,进而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密度计算公式进行求质量、体积以及判断实心、空心等相关的计算,锻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会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2.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体验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可以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反之,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2.学习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1.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蜡烛、天平、量筒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通常情况下,一般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水除外,水具有反常膨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 知识点3 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6.4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密度与物质鉴别二、密度与温度关系1、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 膨胀后,密度变小。
2、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导学案一、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将天平放在。
2、调:将游码移至;调节,使指针尖对准分度盘的。
(左偏调,右偏调。
)3、测:物码,必须用_____夹取砝码和移动游码。
4、读:m=+。
5、收砝码时,由小到大用镊子直接提取。
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二、量筒的使用方法如何用量筒测沉于水的固体的体积?(1)给量筒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
(2)用细线栓住物体,放入量筒中完全沉没记下此时的体积V2。
(3)则物体的体积为V=。
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操作员:探究活动一:实验记录表:探究活动二:1、烛焰的现象:风车的现象:分析原因:蜡烛上方一定质量的空气因受热体积,密度,热空气向运动,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
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燃烟向(“上”或“下”)走。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4密
度与社会生活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会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重难点
【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用密度鉴别物质 【难点】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三、自主合作学习(时间20分钟,每题1分) 知识点一: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阅读课本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点二:密度与温度 1、风的形成: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 ,根据公式 。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 而上升(密度小于空气上升,密度大于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2、 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 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
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一般 、 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知识点三: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1、水遇冷会结成冰,的水结成冰后,体积是多少?
解:1Kg 水的体积 ,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不变,所以1Kg 冰的体积为 ,通过比较结果,表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 。
2、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 。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
越 ;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 。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 ,密度变 。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3、水的温度在4℃以上时,遵循热 冷 的规律,温度在4℃以下时,遵循热 冷 的规律。
V
m =ρ
知识点四:密度与物质鉴别
1、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做的吗?
2、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的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
例如对酒精和煤油的鉴别、冰和蜡和的鉴别,还需要通过判断它们的才能鉴别。
四、达标测试(时间20分钟,每题2分)
1、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常的饼干相比,主要的优点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压缩饼干的()
A.密度大、体积大
B.密度小、体积小
C.密度大、体积小
D.密度一样、体积小
2、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质量的食用植物油?
3、有一个体积4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
4、某研究所要将体积为500cm3密度为 1.2×103kg/m3 的盐水,稀释为密度为1.1×103kg/m3 ,应再加多少体积的水?
5、汽车、飞机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铜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则所需铝的质量是多少?
(ρ铜=7.9×103kg/m3 ,ρ铝=2.7×103kg/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