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21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解剖并识别鸡翅中的主要组织,认识组织如何构成器官。
⑵理解器官、系统的概念。
⑶能够以人为例,分析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即能解释细胞是如何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
2、能力目标⑴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细胞是怎样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并培养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⑵通过解剖实验,初步学习生物解剖实验操作与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⑶通过对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科学观点,并能够认识到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教学重点⑴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
⑵了解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进行解剖观察实验。
教学策略复习提高——导入新课——目标达成——课堂小结——巩固训练——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前面的内容,导入新课。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那么人和动物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了那几种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那这些组织又是如何进一步构成动物体植物体的呢?是不是几种组织简单地堆砌就构成了生物体?飞行是鸟类主要的运动方式,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由骨骼、皮肤、肌肉和羽毛所构成的翼和尾等飞行器官共同完成的。
鸟类的翼是前肢特化而成的,是飞翔的重要器官。
它是如何构成的呢?通过下面鸡翅的解剖与观察实验,你可以找到答案。
2、解剖观察鸡翅。
(请学生阅读实验内容)讲解解剖方法与步骤,放映鸡翅解剖动态示意图,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认识鸡翅的组织组成。
方法步骤:①将鸡翅放在解剖盘中。
②小心剥去鸡翅上的皮肤,吸去多余水分。
③找出脂肪。
脂肪通常呈小块状,附在皮肤下面,呈微黄色。
④小心地将肌肉束分开。
肌肉是附着在骨骼上呈粉红色的束状结构。
⑤找出韧带和肌腱。
生物的器官系统与功能协调生物体是由各种器官系统组成的复杂生物机体。
这些器官系统相互协作,形成复杂的功能网络,确保生物体的正常运作。
本文将探讨生物的器官系统及其功能协调的重要性。
一、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负责输送血液的重要器官系统。
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并将代谢产物带回肺和肾脏进行处理。
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起到了运输和调节温度、pH值等重要功能。
只有循环系统正常运作,生物体的细胞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身体各个系统的协调运行才能得以保证。
二、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生物体的呼吸功能,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它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器官。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密切相关,通过气体交换将氧气输入血液,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种气体交换确保了细胞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维持了身体的酸碱平衡,促进了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
三、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分解为可供身体利用的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到血液中。
它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肝胆系统等器官。
消化系统的协调运作甚至在摄取食物之前就开始了,从唾液中的酶到胃液和肠液中的消化酶,各个器官的分泌物相互配合,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便于吸收和利用。
消化系统的功能协调确保了生物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最大利用。
四、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生物体内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的核心系统。
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组成。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信号的传递,将身体外界的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并在大脑中进行处理,然后发出反应信号。
这种信息的传递和处理确保了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反应能力,维持了生物体内部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
五、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负责生物体内部的激素分泌和调节。
它由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组成。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调节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保证了生物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促进了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等重要生理过程的进行。
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系统组织是由一群类似细胞组成的结构,而器官系统是由不同的器官组成的。
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系统是为了实现其正常功能而存在的。
下面将对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系统进行探讨。
一、组织的分类和功能生物体的组织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每一种组织都有其特定的形态和功能。
1.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位于生物体表面或内腔内的一层细胞。
其形态多样,可以是单层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或多层柱状上皮等。
上皮组织有保护生物体组织的功能,同时也能起到分泌、吸收和感觉等作用。
2.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基质组成,基质中含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
结缔组织常见于皮肤、肌肉和内脏等部位,其功能是提供支持和保护,保持组织的形状和结构。
3.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可以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
平滑肌在内脏器官中广泛存在,可以通过收缩和舒张来实现器官的运动;骨骼肌通过与骨骼连接而实现人体的运动;心肌组织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4.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是传递和处理信息的重要部分。
神经组织包括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等,其功能是接收和传导信息,调节机体内部环境。
二、器官系统的构成和功能生物体的器官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而形成的。
不同的器官系统有不同的构成和功能。
1.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负责泵血,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血液起到运输氧气和养分、排除废物的作用。
循环系统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2.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
呼吸道将空气引入肺部,肺部完成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呼吸系统提供氧气供给细胞呼吸,并排除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
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肠道和相关腺体组成。
它负责摄取、分解和吸收食物,将其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排除无用的残渣物。
4.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维持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
4.2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一、背景及意义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节学习了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以及细胞的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等知识以后,进一步通过学习让学生会描述器官,系统的概念和种类,以及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等内容。
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理功能与其结构基础密切相关。
因而本节内容与各章节关系密切。
在教学中十分重要。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认知率100%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识别和说出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组成。
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说出人体的结构层次。
举例说出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各组织、器官的密切配合,协调统一。
利用率100%3、智能提高与训导:培养学生科学的进行观察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组集体合作的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教师的情景表演,师生互动提高学生智能。
互动率100%4、情意修炼与开导:尝试多种举例方式,实践观察情景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投入率100%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系列观察活动及情景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充满情趣而积极主动的获取和确认多细胞植物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的生物学知识。
认同率100%三、障碍与生成关注:通过学生亲身参与认真观察绿色开花植物体,了解植物体的组成概况。
通过教学挂图及课件。
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举例说明人体的某一系统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时,需要其他系统的密切配合,协调统一。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1、教师准备(1)学生观察及教师展示所用的花生植株(各器官须齐全)足量、番茄果实足量、冬青叶若干、放大镜。
(2)人体消化系统组成挂图。
2、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观察活动内容。
(2)查询书籍或网站,搜集一些有关器官、系统和生物的生命活动协调统一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株花生植株给学生看,问:大家认识这是一株什么植物吗?你能说出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学生短暂讨论发言。
生理学说课稿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生理功能和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说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从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的应用价值和生理学的发展趋势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理学的基本概念1.1 生理学的定义: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生理功能和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1.2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理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包括细胞、器官、系统和整个生物体的生理过程。
1.3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生理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运动、感觉、调节等生理功能。
二、生理学的研究对象2.1 细胞生理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代谢、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等。
2.2 器官生理学:研究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如心脏的收缩、肺部的呼吸等。
2.3 系统生理学:研究整个生物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3.1 实验方法:生理学研究常采用实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生物体的生理现象和变化。
3.2 生物化学方法:生理学研究还可以借助生物化学方法,研究生物体内部的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
3.3 份子生物学方法:随着份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理学研究也可以借助份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物体内部的份子机制。
四、生理学的应用价值4.1 医学应用: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匡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4.2 生物工程应用: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生物工程领域,改良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4.3 环境保护应用: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保护生物体的生理环境。
五、生理学的发展趋势5.1 跨学科融合:生理学将与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等学科融合,形成新的交叉学科。
5.2 技术创新:生理学将借助新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生物信息学等,推动生理学的发展。
1 / 4初中生物北师大版目录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目录1 认识生命1 生命的世界1.1 形形色色的生命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 探索生命2.1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 生物体的结构3 细胞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3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4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1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4.2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5.1 光合作用5.2 呼吸作用5.3 吸收作用5.4 蒸腾作用5.5 运输作用6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6.2 营养器官的生长6.3 生殖器官的生长7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7.1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7.2 我国的植物资源我国的植物资源7.3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4 生物圈中的人8 人体的营养8.1 人类的食物人类的食物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8.3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9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9.1 血液血液9.2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10 人体的能量供应10.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食物中能量的释放10.2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11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11.1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11.2 尿的形成于排出尿的形成于排出11.3 皮肤与汗液分泌皮肤与汗液分泌12 人体的自我调节12.1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感受器和感觉器官12.3 激素调节激素调节13 健康地生活13.1 健康及其条件健康及其条件13.2 预防传染病预防传染病13.3 人体免疫人体免疫13.4 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14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14.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4.2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5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15 动物的运动15.1 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运动的方式15.2 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的形成16 动物的行为16.1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16.2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动物行为的研究17 生物圈中的动物17.1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7.2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18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18.1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8.2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6 生命的延续19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9.1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19.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9.3 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20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0.1 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和变异现象20.2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20.3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20.4 性别和性别决定性别和性别决定20.5 遗传与环境遗传与环境20.6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遗传病和人类健康7 生命的演化21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21.1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21.2 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21.3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的起源与进化22 物种的多样性22.1 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22.2 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22.3 植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的主要类群22.4 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的主要类群8 生物与环境23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23.1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23.2 生态系统的概述生态系统的概述23.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4 人与环境24.1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24.2 关注农村环境关注农村环境24.3 关注城市环境关注城市环境24.4 家居环境与健康家居环境与健康9 生物技术25 生物技术25.1 发酵技术发酵技术25.2 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