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带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 格式:pdf
- 大小:107.30 KB
- 文档页数:3
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花树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严寒,温度较低,土壤贫瘠,这对于花树的种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花树应该具有耐寒性强、抗寒能力强、对寒冷条件适应性高的特点。
以下是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花树的一些常见品种。
一、樱花樱花是一种耐寒性较强的花树,在高寒地区很常见。
樱花喜欢阳光充足、气温较低的环境。
樱花的花期通常在春季,花色丰富多样,有粉红色、白色、红色等,十分美丽,是高寒地区春季花园的亮点。
二、玫瑰玫瑰是非常耐寒的花树,适宜在高寒地区种植。
玫瑰具有丰富的品种和色彩,花形多样,花期较长,品种繁多。
玫瑰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
在高寒地区种植玫瑰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冻害。
三、杜鹃花杜鹃花是一种适应高寒气候的花卉,花色鲜艳丰富,花期长。
杜鹃花喜欢碱性土壤,对酸性土壤的耐盐性较强。
对于高寒地区的酸性土壤环境来说,杜鹃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四、秋葵秋葵是一种耐寒性较强的花树,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
秋葵叶片大,花朵鲜艳,营养价值较高。
秋葵对土壤要求不高,能适应高寒地区的贫瘠土壤环境。
五、银杏银杏是一种耐寒性极强的树种,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
银杏叶片呈扇形,秋天变黄,非常美丽。
银杏抗寒力强,能在极寒的环境下存活,对于高寒地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
六、石榴石榴是一种耐寒性较强的果树,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
石榴果实鲜美可口,富含营养。
石榴对土壤要求不高,能在贫瘠的高寒地区生长。
七、紫薇紫薇是一种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花树,具有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树形。
紫薇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较低。
八、月季月季是一种耐寒性较强的花树,是高寒地区常见的花树之一。
月季的花色、花型繁多,花期较长,适合作为庭园中的观赏花。
九、玉兰玉兰是一种耐寒性很强的花树,在高寒地区也能生长良好。
玉兰的花朵大而香,花色丰富多样。
它对土壤要求不高,能适应贫瘠的高寒地区。
以上是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一些花树品种,它们在适应寒冷环境、耐寒抗冻方面有着较强的能力,能够在高寒地区生根发芽、生长繁衍。
DOI:10.19904/14-1160/s.2021.06.017探析高寒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童新胜(卓尼县林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甘肃甘南747600)摘要:结合卓尼县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高寒地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高寒地区文章编号:1005-2690(2021)06-0037-02中国图书分类号:S731.2文献标志码:B卓尼县由于分布在高寒地区,受诸多因素影响,在城市绿化树种栽种方面太过单一,主要选择云杉、油松、柳树、杨树等树种进行造林,并搭配草坪等地被植物,城市园林生态建设景观效果不佳。
所以针对卓尼县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卓尼县城市园林绿化整体水平,推动卓尼县健康、可持续发展。
1卓尼县基本概况卓尼县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海拔2490m,属于高寒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处于4.5℃,极端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分别为29.4℃、-23.4℃,年平均降水量为578mm,冬春季节雨水较少,秋季尤其是7—9月降雨频繁,蒸发量为1189~1416mm,无霜期80~100d。
卓尼县是一个传统林业大县,县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8%。
由于卓尼县属于高寒地区,受地形地貌及气候因素影响,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主要选择云杉、柳树、杨树等树种进行绿化。
近年来,经过不断研究,引入很多乔灌树种,如香花槐、雪松、国槐、迎春、小叶黄杨、长春藤等进行园林绿化,通过强化养护管理,这些树种长势良好[1-2]。
但是在卓尼县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2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1)单一的绿化树种植物配置,影响园林绿化建设景观效果。
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艺术性与科学性。
特别是高寒城市,受诸多因素影响,更应当加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确保园林绿化树种和环境相协调,并多层次地设计乔、灌、草等各类植物进行造林绿化,提高园林绿化效果,促进其生态效益发挥。
高寒地区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随着人口增长和食品需求的日益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变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在高寒地区,气候条件极端,严重制约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农业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研究和试验各种栽培技术,以求在高寒地区实现优质和高效的农作物种植。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高寒地区应用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一、保持土壤湿润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当的土壤湿度,但高寒地区的土壤常常干燥。
因此,恰当的灌溉是实现高寒地区农作物优质高效种植的关键。
在高寒地区,可以采用滴灌、喷灌和渗灌等现代化灌溉方式,减少水分的浪费。
通过合理的灌溉,可以确保作物根系充分吸收水分,促进植物正常生长。
二、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在高寒地区,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是提高栽培效果的关键之一。
这些品种具有对低温和干旱等恶劣环境的抗性,能够在高寒地区艰难的生长条件下存活并取得较高的产量。
此外,这些品种还具有优良的品质特性,满足市场需求。
三、合理施肥高寒地区土壤的养分含量普遍较低,因此,合理施肥是保证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键。
在施肥方面,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类型和施肥量。
同时,定期检测土壤的养分含量,并及时调整施肥方式,以确保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
四、合理管理病虫害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特点容易导致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因此,合理管理病虫害对于实现高寒地区农作物的优质高效栽培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防治措施,如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剂的使用、病虫害监测和生物防治等,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五、合理田间管理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合理的田间管理至关重要。
这包括适宜的间隔和密度,合理的疏菜和修剪,及时除草和保持土壤松散等。
通过良好的田间管理,可以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高寒地区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的系统工程。
高寒山区多花玫瑰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高寒山区是指海拔在2000米以上,气温低、日照短、气温变化大的地区。
在这样的环境下,植物的生长受到严重的限制,尤其是花卉植物。
高寒山区却是多花玫瑰的理想生长地,其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为多花玫瑰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何规范化高产栽培多花玫瑰技术成为了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土壤条件高寒山区多花玫瑰的栽培首先要考虑土壤条件。
由于高寒山区土壤酸碱度大多偏酸,因此要选择PH值适中的土壤进行栽培。
建议选择PH值在6.5-7.5之间的中性土壤,这样可以为多花玫瑰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
土壤肥力也十分重要,要选择肥沃、疏松透气的土壤,为多花玫瑰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二、品种选择在高寒山区进行多花玫瑰的规范化高产栽培,品种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选种时要考虑多花玫瑰的耐寒性和抗病性。
建议选择适合高寒山区气候条件的抗寒品种,同时要注意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种植中所遇到的病虫害风险,保证多花玫瑰的正常生长。
三、栽培技术1. 土壤改良在进行多花玫瑰的规范化高产栽培时,进行土壤改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首先要进行土壤翻耕,彻底松土;然后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适量施入磷、钾等微量元素,为多花玫瑰提供充足的营养。
2. 种植密度在高寒山区多花玫瑰的规范化高产栽培中,种植密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适当的种植密度可以增加单株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在高寒山区多花玫瑰栽培中,每亩种植4000-6000株左右为宜。
3. 灌溉管理高寒山区气候条件多变,因此在多花玫瑰的规范化高产栽培中,灌溉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要注意避免造成积水,因为多花玫瑰对水分过多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4. 病虫害防治在高寒山区多花玫瑰的规范化高产栽培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要定期对多花玫瑰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如何在寒冷地区种植植物?
在寒冷地区种植植物是一项挑战,但并非不可能。
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帮助您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成功种植植物:
1. 选对植物:在寒冷地区种植植物,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
一些植物天生就能抵抗严寒,这些通常是最佳选择。
您可以咨询当地的园艺专家或查找相关的园艺资料,了解哪些植物适合在您的地区种植。
2. 土壤准备:良好的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在寒冷地区,土壤冻融交替,因此排水性尤为重要。
您可以使用有机材料(如堆肥)来改善土壤的排水性和肥力。
3. 适当的保护:某些植物在冬季需要额外的保护以抵御严寒。
例如,您可以建造一个简单的温室或者使用保温材料来保护植物。
另外,确保植物不被霜冻损害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覆盖薄膜或者使用其他防霜冻的方法来实现。
4. 适当的水肥管理:在寒冷地区,植物的生长速度通常较慢,因此需要更精细的水肥管理。
要确保植物获得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但又不能过度,以免造成损伤。
5. 病虫害防治:寒冷地区的植物也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
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的迹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6. 耐心与细心:在寒冷地区种植植物需要时间和耐心。
不要期
待植物会像在温暖地区那样快速生长。
相反,应该更加细心地照顾它们,并欣赏它们在寒冷气候中展现出的独特美丽。
遵循以上步骤,您应该能够在寒冷地区成功种植出健康的植物。
记住,每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都是独特的,因此适应当地环境的具体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园林植物选择配置原则1.生态适应性原则:根据园林所在地的气候、土壤、水分和光照等自然条件,选择具有良好生态适应性的植物进行配置。
例如,热带地区适宜选择喜高温多湿的热带植物,而寒冷地区则适宜选择耐寒的植物。
2.景观效果原则:根据园林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
不同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期和叶色等特点可以带来不同的景观效果,通过植物的组合和搭配,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3.生长特点原则: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高度、根系、扩张性等特点,选择植物进行配置。
例如,园林中可以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来迅速形成绿化效果,也可以选择生长缓慢的植物来形成稳定的绿化景观。
4.季节变化原则:根据植物的季节变化特点,选择具有四季景观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
不同季节植物的花期、叶色和果实颜色等变化可以为园林带来不同的景观效果,使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有独特的魅力。
5.生物多样性原则:在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中注重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
可以选择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的植物进行配置,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吸引各种鸟类、昆虫和其他野生动物,增加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
6.易造景性原则:根据植物的造景性特点,选择易于造景的植物进行配置。
例如,可以选择具有丰富变化的枝叶结构、独特形态和优美姿态的植物,使园林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7.适度多样性原则:在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中,适度增加不同植物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植物大面积种植。
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可以增加园林的可持续性和抗病虫的能力,同时也能提供更多的观赏和休闲价值。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选择配置原则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虑,需要根据园林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既要符合生态适应和生长要求,又要注重景观效果和季节变化,同时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创造出美观、有趣和富有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
高寒地区城市绿化值得注意的几点技术问题高寒地区城市绿化值得注意的几点技术问题国务院于1992年6月22日发布了《城市人民政府应该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根据以往海拔2400多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城市绿化情况,在实施城市绿化计划时以下几点技术问题值得引进高度的重视。
高寒地区城市绿化,首先应该十分重视规划设计,并且规划设计要具科学性。
由于受寒冷人气候的影响,高寒地区城市绿化见效慢,如果我们没有长远的规划设计,或者规划设计不科学,更改一个植物造景点需要好长时间,比温暖地区要长得。
多高寒地区城市绿化,尤其是县城的城市绿化,解放四十多年的成效不显著。
关键没有很好的规划设计,或者规划设计不合理、不科学。
每年到了植树季节,大多数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临时安排的较多,形成今年种树,明年栽花;今年栽这个树种,明年又换另一个树种,种了拔,拔了种,原地反复多次绿化的现象。
这样年年绿化不见绿,或者规划设计不够科学,一个景点影响另一个景点,后造景点“吃掉”原有的景点。
其次是用植物造景时,植株与建筑物水平间距比温暖地区相应的要远些。
高寒地区一般夏季(从气象角度讲也没有典型意义上的夏季)都很短促,又不炎热,一年四季室内温度都很低,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希望遮荫,反而渴望采光,设法提高室内温度。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是受温暖地区城市绿化设计的影响,以往无意中忽略了,和温暖地区城市绿化一样,在距离建筑物很近的地带造景,有的几乎在紧靠建筑物散水边缘植以大乔木。
这样既影响室内采光,致使室内阴湿,又影响建筑物的寿命。
没有达到绿化的应有效应。
第三,绿化树种选择要乔灌并举,着眼乡土,因寒致宜。
因受寒冷气候的制约,可供高寒城市入选的绿化树种是不多,尤其是常绿树种不多。
但并非少到一两种,为选方便,现提下列几种,以供选择:1、柏JuniperusformosanaHayata.2、圆柏Sabinachinensis (Linn)Ant.3大果圆柏Sahinatibetica.4、香柏Sabinapingiivar.wilsonii(Rehd.)ChengetL.K.Fu.5、方枝柏Sabinasaltuaria(Rehd.etwils.)ChengetW.t.Wang.6、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7、白皮松Binusbungenana.8、云杉PiceaasperataMast.9、紫果云杉PiceapurpureaMast.青海云杉Piceacrassifoliakom.还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10、大果青杄Piceaneoveitehiimast.11、麦吊杉Ficeabrachytyia(Ffanch);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的:12、秦岭冷杉Abieschensiensis.等等。
高寒地带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日期:2009-11-23] 来源:生意社作者:发表评论(0) 打印我国黑龙江省北部、甘肃、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地处高寒地带。
著名的城市有哈尔滨、齐齐哈尔、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兰州、西宁等。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
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降水集中在7~8月份。
这些不利因素使该地区的绿化、美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综观近些年国内外高寒地带城市绿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不难得出:“具备丰富的植物材料是基础,进行合理的选择与配置是原则”。
虽然在高寒地带的城市绿化、美化不能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但通过努力,可大大延长城市的绿色观赏期。
现归纳几点,以供参考。
一加强引种、驯化工作,增加植物材料的丰富性我国北方高寒地带孕育着极其丰富的早春抗寒野生花卉种质资源。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地区具有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生长着多种耐寒、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据统计,有1300多种。
如侧金盏花(冰凉花)在哈尔滨3月中旬开花,花期常遇大雪,黄花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更加艳丽,别具特色,毫无冻害。
山芍药在最高温度达到5℃,最低温度-8℃时出土,花朵被雪覆盖亦不凋谢。
其他如大花杓兰、白头翁、耧斗菜、翠南报春、荷青花等从3月中旬也开始陆续开花,与黑龙江省目前栽培的花卉花期比较,虽然达不到四季有花,但可提早观花期2个月,大大增加了该地区的观花期和绿色期的时间。
另外,这些早春野生花卉具有形姿优美、花朵艳丽、适应性强、分布广等特点,是补充早春木本花卉不足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植物材料的合理选择与配置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在北方高寒地区植物材料相对稀少的条件下更应重视这一过程,并合理规划,使之与环境相协调。
材料之间亦有层次、有节奏感,使之呈现出最佳的观赏效果。
1要遵循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在植物材料的配置过程中,针对特定的土壤、小气候条件安排相适应的植物种类,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花。
东北寒地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原则论文摘要: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环境污染状况也越来越严重,而园林景观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是有效手段之一。
从根本来讲东北天气寒冷,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小气候,并增加人们大欣赏,因此加强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寒冷地区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现状:经济的告诉增长,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环境污染状况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园林景观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是有效手段之一,但从东北一些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园林景观建设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
因此,虽然近几年城市园林景观建设速度较快,但是在植物的配置上仍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
在植物的配置上只注重景观效益,而忽略植物的生态作用,不能很好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另外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盲目地追求"奇"、"异",忽略的生存习惯,造成植物成活率低的现象。
要使东北居住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除了减少污染,还要从园林景观的配置出发,根据东北的气候、土壤等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在东北生长的植物,从生态角度出发使乔灌草相结合,使寒冷地区的园林景观突出东北的地域特色。
二、园林植物景观的作用1、生态环境修复。
园林景观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能降低噪音、大气的污染、改善杀菌、改善局部地区小气候。
同时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园林的作用,莫斯科的绿地总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5%以上,华盛顿每人平均所占绿地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上,新加坡被誉为花园城市。
而我国的园林建设进度相对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已经日趋严重,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根据居住环境质量调查,100%的城市居民都希望所居住的环境有更多的绿色。
因此,我国的园林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2、欣赏效果。
园林景观拓展了城市的空间,能够巧妙地增强事物的观赏效果,城市中建筑物众多,园林景观可以有效地修饰生硬的建筑,是一个城市观赏性是否强劲的重要标志。
北方园林养护中植物冬日防寒技术分析随着冬季的来临,北方地区的气温逐渐降低,园林中的植物也面临着严寒的考验。
为了保护植物免受低温侵害,北方园林养护工作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寒技术,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下面将对北方园林养护中的植物冬季防寒技术进行分析。
一、选用适合的植物品种北方地区的冬季气温较低,常见植物品种大多数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园林养护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地理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进行栽培。
常见的耐寒植物如松树、柏树、红薇等,比较适合北方地区的生长环境。
二、提前施肥在冬季来临之前,应提前施肥,为植物增加养分储备,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施肥应选择腐熟的有机肥或者粪肥,适量施入土壤中。
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并且有助于保持土壤温度,减少冷空气的侵袭。
三、覆盖保温在北方园林养护中,常采用覆盖保温的方式来保护植物。
覆盖物主要包括麻布、稻草、薄膜等。
覆盖物的作用是减少土壤温度的下降,防止植物冷害。
覆盖物还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植物周围的湿度,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四、修剪枝叶在冬季来临之前,应对植物的枝叶进行修剪,去除病虫害和不健康的枝叶。
修剪可以减少植物冬季的耗能,使植物更好地抵抗寒冷。
修剪还可以防止雪灾和冰雪压弯枝叶,造成断裂等。
五、增加光照冬季北方的日照时间较短,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生长缓慢。
为了增加植物的光照,可以采取增加人工光源的方式。
园林养护工作中,可以设置人工灯光,适当延长植物的照明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六、加强管理冬季是植物易感染病虫害的季节,需要加强园林的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加强地面的保护工作,避免土壤流失和环境污染。
七、避免冻害冬季气温较低,植物容易受到冻害的影响。
为了避免植物的冻害,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植物覆盖细沙、白石子等,增加保温效果。
还可以利用塑料薄膜等材料进行温室覆盖,提供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
北方园林养护中的植物冬季防寒技术涉及植物品种选择、提前施肥、覆盖保温、修剪枝叶、增加光照、加强管理和避免冻害等方面。
高寒山地(3800左右)的抗寒树种及植物1.红景天大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带,大多数都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器丛林下。
我国有73种,其中西藏占有32种,2个变种,但至今仍未有很好的开发利用。
红景天主要以根和根茎入药,全株也可入药2.长叶云杉海拔2300—3200米地带生于栋树林中3.峨嵋蔷薇喜湿润,喜光,稍耐瘠薄。
中国特有植物。
产西藏南部至东部的广大地区,多生于海拔2600-4500m的林下、林缘及高山灌丛等地。
西南、华中及西北地区也产。
本种果形奇特,且果实中含有丰富的VC,是优秀的观赏与野果资源。
4.黄牡丹本变种除花为黄色外,与滇牡丹不易区别,就其西藏种类而言,心皮多数为2(-3)。
产波密、林芝、隆子。
生海拔25O0—3500米的山坡路旁。
分布于云南、四川西南部。
变种与原变种(滇牡丹)类似,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成分和同等入药功能。
5.金铁锁生山坡砂砾地和草地,海拔3040—3100米。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省。
6.巨柏乔木,高30—45米,胸径1-3米,稀达6米;树皮纵裂成条状;生鳞叶的校排列紧密,粗壮,不排成平面,常呈四棱形,稀呈圆柱形,常被蜡粉,末端枝直径达2毫米,不下垂。
鳞叶斜方形,紧密排成整齐的四列,先端钝,背部有钝纵脊,稀拱圆,腺体位于下部。
球果矩圆状球形,长1.6-2厘米,径1.3—1.6厘米;种鳞6对,顶部平,常呈五角形或六角形,成上部的种鳞呈四角形,中央有明显而凸起的尖头。
种子两测具窄翅。
海拔3000—3400米江边之阳坡、谷地开阔的半阳坡及有石灰石露头的阶地阳坡之中下部,组成疏林,或在江边成行生长。
7.澜沧黄杉(湄公黄杉)乔木,高达40米,胸径80厘米;树皮纵裂,粗糙;大枝近平展;一年生枝干后红褐色,通常主枝无毛,侧枝多少有短柔毛。
叶长2.5—5.5厘米,宽1.2—2毫米,先端钝有凹缺,基部楔形、扭转、近无柄,下面有两条灰白色或灰绿色气孔带。
球果卵圆形,长5—8厘米,径4-5.5厘米;中部种鳞近圆形或斜方状圆形,长2.5—3.5厘米,宽3—4厘米,鳞背露出部分无毛;苞鳞露出部分反曲,中裂长6—12毫米,侧裂长约3毫米;种子连翅长约为种鳞的一半或稍长,种翅长约种子的两倍。
如何在高寒地区进行种植?
在高寒地区进行种植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够成功地种植出各种植物。
以下是一些在高寒地区进行种植的建议:
1. 选择适合高寒地区的植物:在高寒地区种植植物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该地区的植物。
这些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抗寒性、适应性以及生长能力。
例如,高山植物、耐寒性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等。
2. 土壤改良:高寒地区的土壤通常比较贫瘠,因此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在种植前,可以对土壤进行深耕和施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3. 合理密植:在高寒地区种植时,需要合理密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
根据植物的特性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使植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和阳光,促进生长。
4. 防寒保暖:高寒地区的气温较低,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防寒保暖。
在植物的生长期间,可以覆盖薄膜、稻草等保温材料,以保持土壤温度和防止冻害。
同时,也可以在植物的根部堆土,以保护植物的根系免受冻害。
5. 合理灌溉:在高寒地区种植时,需要合理灌溉。
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灌溉时间和水量,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在冬季,需要特别注意防止灌溉导致土壤结冰。
6. 病虫害防治:高寒地区的植物病虫害较少,但仍需注意防治。
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遵循以上建议,就能够成功地在高寒地区进行种植,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高寒地区绿化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对绿化工程施工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低温、高寒、干燥、风沙等恶劣环境条件使得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而绿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美化城市形象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高寒地区绿化专项施工方案,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此类特殊环境下进行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2. 绿化植物选择在高寒地区进行绿化工程时,应选择适应低温、耐寒以及对干旱和风沙有一定抵抗能力的植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寒地区适宜的绿化植物:•青杨:耐寒性好,抗风沙能力强。
•锡盘榆:适应高温、干旱、强风和酸性土壤等环境。
•银杏:耐寒、抗旱,根系发达,有利于防风固沙。
•刺槐:具有很强的耐旱、耐寒和抗风沙的能力。
•羊蹄甲:对寒冷、干燥和贫瘠的土壤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 土壤改良由于高寒地区的土壤普遍贫瘠,施工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条件。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施加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地。
•施加磷、钾肥料:磷和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能力。
4. 种植技术在高寒地区绿化工程施工中,种植技术的选择和运用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种植成活率和绿化效果的良好与否。
4.1. 种植季节选择高寒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冰雪覆盖时间长。
因此,在进行绿化工程施工时,应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种植。
一般而言,春季和秋季是种植的最佳季节。
4.2. 种植技术要点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种植孔的准备: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开挖合适的大小和深度的种植孔。
•基质的选择:应选择适宜的基质,保证有良好的通气和排水性能。
•种植后的管理:种植后需要进行充分的浇水、修剪和施肥等管理措施,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5. 绿化项目维护绿化项目的维护是确保绿化工程长期良好运行的关键。
在高寒地区,由于环境恶劣,绿化项目的维护工作尤为重要。
高寒地带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我国黑龙江省北部、甘肃、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地处高寒地带。
著名的城市有哈尔滨、齐齐哈尔、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兰州、西宁等。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
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降水集中在7~8月份。
这些不利因素使该地区的绿化、美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综观近些年国内外高寒地带城市绿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不难得出:“具备丰富的植物材料是基础进行合理的选择与配置是原则”。
虽然在高寒地带的城市绿化、美化不能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但通过努力可大大延长城市的绿色观赏期。
现归纳几点以参考。
一加强引种、驯化工作增加植物材料的丰富性
我国北方高寒地带孕育着极其丰富的早春抗寒野生花卉种质资源。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地区具有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生长着多种耐寒、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据统计有1300多种。
如侧金盏花(冰凉花)在哈尔滨3月中旬开花花期常遇大雪黄花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更加艳丽别具特色毫无冻害。
山芍药在最高温度达到5℃最低温度-8℃时出土花朵被雪覆盖亦不凋谢。
其他如大花杓兰、白头翁、耧斗菜、翠南报春、荷青花等从3月中旬也开始陆续开花与黑龙江省目前栽培的花卉花期比较虽然达不到四季有花但可提早观花期2个月大大增加了该地区的观花期和绿色期的时间。
另外这些早春野生花卉具有形姿优美、花朵艳丽、适应性强、分布广等特点是补充早春木本花卉不足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植物材料的合理选择与配置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在北方高寒地区植物材料相对稀少的条件下更应重视这一过程并合理规划使之与环境相协调。
材料之间亦有层次、有节奏感使之呈现出最佳的观赏效果。
1要遵循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配置过程中针对特定的土壤、小气候条件安排相适应的植物种类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花。
如喜阳树种银中杨(oulusalbacandensis)、旱柳(Salixmatsudana)、山桃(runusmackii)等宜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耐阴种类如矮紫杉(Taxuscusidata‘Nana’)、山梅花(hiladelhustenuifolius)宜种植在树荫下或墙的北面;空旷地宜选择深根性的树种如樟子松(inussylvestrisvar.)。
空气污染严重的矿内还要考虑树种的抗性可以选择抗氟能力强的垂柳、榆树(Ulmusumila)等。
另外在小气候温和的居民区或楼的南侧可种植一些观赏性强的小灌木如绣线菊类(Siraeas.)、金露梅、文冠果等。
2尽量延长花的观赏期并注意其色彩的变化
在高寒地带城市虽然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有困难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措施使植物材料的花期合理搭配同样可以做到“二季有花三季常青”。
例如:将连翘(Forsythiasusensa)、榆叶梅、金银忍冬(Loniceramaackii)、黄刺玫、绣线菊(Neillianekii)、金老梅(otentillafruticosa)、大花圆锥绣球等混栽或分别布置于同一个环境中可以使观赏期延续几个月。
另外在疏林下可以布置一些早春野生宿根花卉如前面提到的北侧金盏花、山芍药、大花杓兰、白头翁、耧斗菜、翠南报春等可以使花期提前到3~4月份。
3多使用观果和彩叶树种尽量使色彩柔和
植物配置时为了弥补高寒地带城市花色的不足应注意使用不同色彩的植物材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搭配尤其是观果和彩叶树种。
例如寒冷的冬季在白雪映衬下偃伏梾木(Cornusstdoniferai)、鸡树条荚蒾(Viburnumsargenti)的红色枝条、红色果实格外醒目诱人。
秋季五角枫(Acertruncatum)、茶条槭(Acerginnala)、拧筋槭(Acertriflorum)的红叶与杨树的黄叶以及云杉的浓绿产生强烈的对比等。
这些色彩的变化与对比使高寒地带城市的秋、冬季节增添了不少的生机与魅力。
4恰当使用造型材料尽量使景观配置富于变化
在城市绿化中植物材料的整型配置方式常被用于景观设计中。
这一点在相对缺少植物材料的高寒地带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它一方面可以弥补植物材料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使景观配置更富于变化。
这类树种要求树形整齐个性强能单独表现其特性且要枝叶稠密轮廓分明耐修剪再生能力强。
如茶条槭(Acerginnala)易修剪成型可以作为彩叶篱夏季叶色浓绿秋季叶色变红。
另外适于这方面的树种还有白扦云杉(iceameyeri)、杉松冷杉(Abiesholohylla)、垂榆、水蜡(Ligustrumobtusifolium)、紫叶小檗(Berberisthunbergii)等。
三高寒地区城市绿化特点
1注意种植季节
高寒地区的绿化季节非常短暂除了生长季短之外要充分保证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根系和周围土壤密切结合防止由于冻土而造成的高寒地带特殊的冻拔现象从而在春季植株随土的解冻被提起引起植株的生长不良或死亡。
因此早春土壤解冻树液尚未流动之前种植植物最合适既能保证成活率又使植物有足够长的生长时间。
2注意冬季之前的养护管理
尽管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已经生长了一段时间但其自身的抗冻和抗风能力仍不能达到最强。
因此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对植物进行适当的保护如在植物的西北侧搭建风障或为植物建造临时的
小屋防止植物过冷或者早春树穴周围的土壤解冻太迟而树液已开始萌动导致植物生理干旱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