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课件 (全)
- 格式:ppt
- 大小:10.38 MB
- 文档页数:119
技术与设计1教案任课老师: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流程: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二、技术的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性质”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二节内容,既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教材以“案例分析”、“马上行动”、“阅读材料”和“举例讨论”为主线,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进而让学生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本章简介本章是《通用技术》课程的起始篇,旨在带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技术世界,认识技术及其性质,初步树立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本章内容看似简单,其实是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技术教育的始终,对于课标中要求的“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有着很好的诠释作用,因此,本章的学习十分重要。
由于本章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第一课,所以在进入正式内容的讲解前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以便让学生破除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疑惑,激发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1、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的概念;课程内容设置;目前全国开设通用技术课的情况;师资情况)2、为什么要在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发达国家开设技术类课程的情况与我国的比较,我们有很大差距;技术发展关系到国家兴亡,科教兴国需要大批技术人才,普通教育虽不能培养技术专门人才,但却担负了为培养技术人才打基础的任务,设立技术课就是为培养技术人才打基础)3、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什么?(课标上有课程目标,教师要加以阐释,什么是技术素养?技术知识、适当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需求和愿望,愿意去创新,还要有责任心地对待技术的发明、革新和使用)4、如何上好通用技术课?(介绍通用技术课的特点是做中学,学中做;积极参与动手实践;纪律;卫生;安全)本章教材共分四节,从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开始,到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保护知识产权,以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归属作为一条主线,分别介绍技术性质的各个方面及其相关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技术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章四节内容比较平衡,如果课时允许,建议每节都可以着重讲解。
但考虑到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安排的一周1个课时,比较紧张,另外再结合我前面对“技术素养”的认识,我建议可以将“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和“第三节技术应用的两面性”作为本章的重点内容,而“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和“第四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在后面设计部分有关于创意和成品的内容,可以将第二节和第四节的内容分别在设计部分结合再深化,所以在这里可以不作为重点,对一些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简单了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