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表(附表1至附表9)
- 格式:xls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2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公路施工组织设计范本第一篇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xxx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概况(一)编制说明公司经过认真研究中标文件,仔细考察工程现场,对工程所处位置的交通、结合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和目前的施工技术,组织编制了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在本工程组织设计编制中,充分考虑了各关键工序和重点工序及相互间的衔接与协调的可行性,及其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工艺操作方法,本工程现场的地质条件、地上地下管线和交通情况可能对本工程产生影响,都作了充分的估计和准备。
我公司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本工程的施工,力争工程质量优良。
(二)编制依据1、xx市政基础市政建设项目竞争性招标文件—xxx路工程;2、xxx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3、本工程图纸会审纪要;4、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现场踏勘及调查情况;5、本公司近年来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6、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CJJ3-90及相关施工验收规范;(三)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的各项条款;2、遵循设计和验收标准的原则,力争优良工程;3、坚持舟山市政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我公司的施工能力,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
4、按照“项目法施工”的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路道路工程,总长米。
道路规划宽度15米,即横断面为9m主路+2.5m非机动车道+2.5m非机动车道。
施工内容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雨污水管线等工程。
本工程是城市主要道路,本项目的建设对方便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城市新区的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道路工程1、道路标准横断面:道路规划宽度15米9m主道+2.5m人行道+2.5m人行道3、机动车道横坡为1.5%,非机动车道横坡为1.5%。
4、机动车道结构层为:(从上至下)3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0厘米厚水泥稳定层塘渣回填层5、非机动车道结构层为:(从上至下)3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0厘米厚水泥稳定层塘渣回填层6、人行道结构层为:(从上至下)人行道砖2厘米1:2水泥卧底10厘米C15素混凝土塘渣回填层(二) 排水工程l、雨水管位置:设置在东侧机动车道下,管道中心距绿化隔离带2.0米处。
施工组织设计1.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和对现场的勘察情况,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参考以下要点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2)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3)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包括以横道图或标明关键线路的网络进度计划、保障进度计划需要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需求计划及保证措施、材料设备进场计划及其他保证措施等);(4)施工安全措施计划;(5)文明施工措施计划;(6)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7)施工环保措施计划;(8)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9)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投标人应递交一份施工总平面图,绘出现场临时设施布置图表并附文字说明,说明临时设施、加工车间、现场办公、设备及仓储、供电、供水、卫生、生活、道路、消防等设施的情况和布置);(10)项目组织管理机构;(11)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内拟分包的非主体和非关键性工作(按第二章“投标人须知”第1.11款的规定)、材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12)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13)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的措施;(14)对总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15)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人的配合;(16)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内容.2.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一、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施工部署对本工程项目的总体部署、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1、施工部署: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绿化”的整体施工原则,交错配合,协调施工。
争取不窝工、不废工,做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衔接.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施工现场场地踏勘情况及建筑物的建筑情况和位置状况,结合本公司以往施工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部署。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编制依据、设计规范与施工标准 (1)第二节设计概况 (3)第三节工程范围 (5)第四节主要实物工程量 (5)第五节工程特(难)点分析 (6)第二章施工组织保证体系 (7)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 (7)第二节组织机构框架详见下图 (7)第三节施工安全管理框图 (7)第四节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高效运转保障措施 (8)第五节方针目标管理 (8)第六节技术保证措施 (9)第三章施工总体方案及施工准备 (10)第一节施工指导思想 (10)第二节施工展开顺序 (10)第三节工程进度安排 (11)第四节施工任务的划分 (11)第五节临时设施工程 (12)第六节主要施工机械 (13)第七节主要材料用量 (14)第四章目标与管理手段 (16)第一节工程进度管理 (16)第二节成本控制与管理 (16)第三节质量控制与管理 (16)第四节安全管理 (17)第五章施工方法 (18)第一节修长临时道路 (18)第二节破除道路砼路面 (18)第三节施工测量 (18)第四节地下排水管道施工 (19)第五节路道工程施工 (22)第六节人行道及绿化带、桥涵等附属工程施工 (26)第七节小三线工程施工 (26)第八节与建设单位的配合 (26)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28)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 (29)第八章保证工程安全措施 (30)第一节安全管理制度 (30)第二节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30)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 (32)第十章排水、防雨措施 (33)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依据、设计规范与施工标准1、【×××】道路、排水、桥梁工程工程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设计图以及有关设计文件。
2、现场实际踏勘所了解的情况。
3、交通、市政、建筑安装有关道路、排水、管渠、桥梁等的施工规范,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4、本企业管理水平,机械设备能力,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5、本设计中采用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设计手册》(路基)(3)《公路设计手册》(路面)(4)《城市道路设计手册》(上、下册)(5)《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G85768-86(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CJTJ10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8)《公路砖石及砼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9)《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10)《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3)《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6、施工标准(1)【×××】市政设计院提供的图纸及有关资料(2)设计图纸中指定使用的标准图(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5)《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J3-9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8)《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90)工程位置及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气象、水文条件1、工程位置【×××】位于【×××】,横贯【×××】,是一项重点工程,这项工程对【×××】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况第二节工程主要内容第三章施工准备计划及交通疏导方案第一节施工准备计划第二节交通疏导方案第四章施工区和施工阶段的划分第一节施工区的划分第二节总体施工顺序和施工流程第五章施工组织机构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第六章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第一节综合机械化施工方案第二节测量控制第三节管线工程第四节道路工程第五节桥梁工程施工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第八章资源配备计划第一节劳动力使用计划第二节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及供应方案第三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供应计划及保证状况第四节现场试验设备、仪器及检测设备供应计划和保证状况第五节施工供水、供电计划第六节资金使用计划第九章施工平面总布置第一节布置的基本原则第二节施工规划及布置第三节施工水电用量计算第四节现场临时用电计划第十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第一节质量保证第二节本工程质量总目标第三节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第四节质量奖罚说明、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承诺第五节安全保证措施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第一节文明施工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第十二章工程保修承诺及措施第一节竣工资料第二节工程维修及回访第十三章施工节约措施第十四章管线、房屋保护方案及措施第一节已完成管线保护方案及措施第二节房屋保护方案及措施第三节各项承诺第十五章成品保护措施第十六章施工协调与配合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2.招标施工图纸;3.招标答疑;4.现场踏勘情况;(二)执行的规范、规程和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招标投标法》;3.《合同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7.《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2.《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530-2006)13.《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2011)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4)18.《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2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21.《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3096-2008)22.《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YG B03-2006)23.《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2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B81-2006)2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7.《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9.《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30.《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范》(CJJ44-2008)3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2008)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况一、概述工程名称:重庆市涪陵区江东滨江路连接道路及管网工程工程地点:涪陵江东街道长江、乌江汇合口工程建设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江东堤防工程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标代理机构:重庆万信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期:1、2、3号道路工程180日历天,4号道路工程300日历天。
重庆农村公路施工组织设计〔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主要工程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尤其对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3〕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4〕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5〕平安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7〕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8〕工程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9〕其他应说明的事项附表一施工总体方案表附表二分项工程进度率方案〔斜率图〕附表三工程管理曲线附表四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劳动力方案表附表七临时占地方案表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 设备、人员发动周期我们将按照业主的要求,在接到业主的中标通知立即做好开工准备工作,提前进场,根据要求按期开工。
人员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将有序地分三批进场:第一批进场:接到中标通知后立即由工程经理带着工程技术、试验、机械、材料及后勤等有关人员进驻现场〔见进场人员名单〕,进展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包括设立现工程经理部;施工图会审;工程复测与放线;组织作业人员岗前培训;拟定材料和工程试验方案报工程师审批;组建工地试验室,着手原材料试验;修建临时设施,做好“四通一平〞工作。
第二批进场:在签定合同后28天内,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如路基施工设备、桥涵施工设备〕将陆续进场到位,相关施工生产人员将陆续进场。
第三批进场:将根据施工方案,路面施工设备待具备路面施工条件时调至本合同段工地投入使用。
具体投入本工程的人员名单,施工设备及试验、测量仪器详见投标书附表2?拟在本合同工程任职的主要人员简历表?和表3?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机械表?及表4?拟配备本合同工程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检仪器设备表?。
1.2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1)设备:履带式施工机械及非自行大型设备采用平板拖车运进施工现场;汽车自行行驶到施工现场,并随车带齐生产和生活用品。
(2)人员:投标文件中拟派的主要技术、管理人员、施工队伍由总公司统一调动,由工程部管理,技术工人随施工队武进场,其他劳务人员从当地劳务市场招蓦、经培训后考核上岗。
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2编制原则第二节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2水文地质、气象、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2.3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及主要控制措施第二章施工组织管理第一节施工管理组织机构1。
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1.2项目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职责1。
3项目管理第三章施工总体规划第一节施工组织目标1。
1工期目标1。
2质量目标1.3安全目标1。
4文明施工目标第二节施工总体方案2。
1施工指导思想2.2施工组织原则2.3施工重、难点技术对策2.4施工总体方案2。
5施工进度安排第四章施工准备及施工布置第一节施工准备1.1施工技术准备1.2施工资源筹集1。
3交通疏解1.4管线路拆迁改移第二节施工平面布置2.1布置原则2.2总平面布置图第三节临时工程3.1临时房屋3。
2场地道路及场地硬化3.3场地排水3.4临时供电3.5临时供水3.6通讯3。
7标语、标牌、美化第四节施工测量4.1施工测量技术要求4。
2平面控制测量4.3高程控制测量4。
4道路控制测量4。
5放样测量4.6相邻建筑物接口测量4.7测点精度控制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进度计划安排说明1.1进度计划编制原则1。
2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安排第二节施工进度监控及动态管理2。
1施工进度监控办法2。
2施工进度计划动态调整2。
3进度报告2。
4进度保证第三节工期保证措施3.1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3.2工期保证的施工措施3。
3工期保证的技术措施3.4工期的动态控制第六章资源配备计划与先进性第一节劳动力配备1。
1专业技术工人的来源1。
2岗前培训1。
3总劳动力配置计划第二节机械及实验设备配置2。
1机械设备、试验仪器配置及进场计划2。
2机械设备的动态管理第三节物资采购及供应3.1物资采购供应方式3。
2物资供应计划第七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土石方工程1.1土石方开挖1。
2土方碾压回填施工第二节路基工程2。
1半填半挖施工2。
2。
一般路基施工2.3特殊路基施工2。
五、施工组织设计一、投标人应按以下要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字宜精炼、内容具有针对性):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3.工期关键线路图及保证措施4.关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安全保证措施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措施7.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8.其他应说明的事项二、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应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表附表二施工总平面图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临时占地计划表附表五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1编制依据⑴本合同段招标文件、施工图、技术规范、补遗文件等。
⑵本合同段工程现场考察情况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⑶我公司现有可投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
⑷现行的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等。
1.2编制原则⑴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技术规范、计划工期等条款及交通部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验评标准,并结合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先重点后一般,分批组织施工。
⑵坚持实事求是,遵循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检测的“五新”技术。
⑶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做到布置合理、重点突出,全面展开,流水作业;选用先进的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连续、均衡、有序地施工。
⑷注意加强施工进度安排中的各工序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
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心规划布置施工场地,节约施工临时用地,不破坏植被;尽量利用原有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量利用当地合格资源,合理安排运输与储存,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
目录1.编制依据1.1 编制说明1.2 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2.2 主要工程项目工程量3.施工总体部署及安排3.1 施工组织管理及目标3.2 施工总平面布置3.3 临时设施3.4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4.施工主要工序及技术措施4.1 施工前期准备4.2 施工工艺流程4.3 施工安排4.4工程具体施工步骤4.5排水工程施工4.6相涵施工4.7道路施工5.本工程计划投入的设备表6.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工程工期保证措施8.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9.工程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0.工程成本保证措施11.工程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12.工程环保措施13.附图及附表1.编制依据1.1 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单位在对南湖新城市政配套工程六标段进行了认真的现场勘察以及在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之后进行的全盘部署。
在做到安全和质量有所保障的前提下,积极保证施进度,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努力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
至始至终贯彻本公司“重质量,保安全,建设一流工程”的宗旨,为业主和广大市民提供满意优质的市政工程项目。
1.2 编制依据《南湖新城市政配套工程施工图设计》《南湖新城市政配套工程招标文件》《南湖新城市政配套工程招标答疑文件》以及招标文件所示有关本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我单位从事类似工程的实际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南湖新城紧临南湖,场地范围北至机场三路,南抵南湖新城路,西起丁字桥路,东临珞狮南路,总面积114公顷。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未来的南湖新城将是一个环境宜人、交通便利的居住新区。
城市快速路珞狮南路、主干道丁字桥路沿场地东西两侧通过,与南北向次干道石牌岭路、出版城路、东西向次干道机场三路、武梁路以及支路机场四路、南湖新城路共同组成新城内棋盘式路网。
路网内道口间距为350~650米,路网密度为5.42km/km2。
场地范围内现状为大片的鱼塘和藕塘,尚未开发建设。
本工程道路软弱地基处理起点0+035与南湖新城路连接,止点1+247与机场三路连接。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三、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四、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五、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六、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七、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八、文明施工和环保的措施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到场的方法本项目拟投入的设备、参与的人员已经确定,动员周期为一个星期,即一旦中标,项目部人员立即进驻现场,各施工队主要人员和先期设备在10天内到达施工现场。
能满足先期施工要求。
其余必要设备人员将在一个月内全部进场。
为了尽早能贯通全线便道、便桥,形成全线开工的局面,项目经理部与各个施工队同时进场落实驻地,项目经理部拟设在K45+400附近,准备搭设彩钢板简易房。
各施工队都可以利用当地地方道路进场,在一个月内完成驻地建设和临时设施的布置,15天内先期主要设备都能到位,并能开始清理场地和施工便道的铺设。
施工用材料主要采取陆运。
(一)工程概况--高速公路(--段)沛县二施工标段(K44+000-K50+800)。
沛县二施工标段路线起点接沛线一施工标段终点桩号(K44+000),位于徐州市沛县张寨镇西王楼村西南田中。
路线斜向东南,于桑庄闸管理所西南跨栖唐河及沛敬公路,设置沛县南互通,路线经杨村东北角、张庙村东南角,于尚楼东侧与栖山至张寨公路相交,设置魏华分离式立交(支线上跨),路线于蒋王庄与西芦庄之间跨鹿口河,向南经张楼村东侧,在贾张庄西侧与沛县三标相接(K50+800),终点位于沛县张寨镇贾张庄西侧田中。
路线全长6.8KM。
本标段路基填筑土方89.3167万M3,碎石土9419M3,全线特殊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413018M,土工格栅48080 M2,主线设大桥2座(长815. 2m)、中桥1座(长44.546m),路线交叉:C匝道跨主线大桥1座(长206. 4m)、小桥1座(长44. 48m),分离立交1座(长146. 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