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 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说说诗人听到笛声后,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评价“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认为其合中作探“究折柳”是全诗关键,为什么?
“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折 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 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 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
时间 地点 事件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 处。
方法指导:1、释字义 2、明手法 3、描图景 4、点作用(意境、情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 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 的愁思,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 尽遐想; “散”是均匀、遍布之意。,说“笛声“散入春 风”,意即笛声随着春风均匀散布于洛城的各个 角落。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当堂检测
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 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
2.《春夜洛城闻笛》中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的诗句 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
3.《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 声的游子,又有谁能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竹 里 馆
王 维
------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唐代山水田 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多才多艺,能诗能书能画, 而且还精通音乐。
王维少年得志,满腔政治抱负, 但仕途、人生坎坷,而政局又变化 无常,晚年无心仕途,信奉佛教,思 想超脱,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 隐的生活,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