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8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知道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关爱他人,关心集体。
教学重点:1. 肺结核的基本知识。
2.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1. 幼儿对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正确认识。
2.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肺结核的预防与认识》2. 实物教具:口罩、消毒液等3. 教学活动场地:宽敞明亮,安静舒适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肺结核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种传染病,叫做肺结核。
”二、讲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1. 教师讲解肺结核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三、讲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1. 教师展示课件,讲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预防肺结核的传播?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预防肺结核的传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四、讲解肺结核的预防方法1. 教师展示课件,讲解肺结核的预防方法。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做好自我保护?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做好自我保护,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五、实践操作1. 教师分发口罩、消毒液等实物教具,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佩戴口罩、使用消毒液等。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肺结核的预防与重要性。
教学小讲课教案模板〔共5篇〕第1篇:肺结核小讲课教案肺结核授课日期:主讲人:参加人员:目的要求:掌握:1.肺结核的临床分型及其特征2.3.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和病理表现4.肺结核的辅助检查手段5.肺结核治疗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和常用化疗方案6.耐多药结核的概念和危害结合详细病例进展以下授课:1〔1 ①结核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HIV〔2 ②致病性:A、B、C、D〔3①传染和传播途径:痰菌阳性者是最重要的传染;呼吸道传染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②原发型肺结核和继发型肺结核的发病机制:原发综合征的发生和开展过程;继发性肺结核病因、发病过程:“复染”与“再染”,Koch③宿主的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巨噬细胞细胞免疫反响,变态〔4〕结核病的病理学:不同病理表现和机体免疫反响之间的联络2〔1①1978年肺结核分类: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②1998年国家标准: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2〔3①定义及分类: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4〔53〔1〕影像学检查:X线、CT〔2〔3〕PPD〔4〔5〕其他:PCR4〔1①病史、胸部X线表现及痰③试验性抗结核治疗〔2〕鉴别诊断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肺癌、淋巴瘤、结节病②空洞性病变:肺脓肿、囊肿感染、肺癌、肉牙肿性疾病③粟粒性病变:转移瘤、矽肺、肺泡癌等④团块状阴影〔结核瘤〕:肺癌、良性肿瘤等⑤浸润型阴影:肺炎等 5〔1〕根本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特点和副作用:异烟肼〔INH, H〕、利福平〔RFP, R〕、吡嗪酰胺〔PZA, Z〕、链霉素〔SM, S〕、乙胺丁醇〔EMB,E〔2〕抗结核治疗的原那么及根据:早期、结合、适量、规律及全程〔3〕常用治疗方案:提倡短程化疗;DOTS〔46〔1〔2〔3〕推行DOTS〔4〔5第2篇:《小白船》讲课教案《小白船》教案题目:《小白船》授课对象:小学老师: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小白船》2、根据情境创编情景剧教学重难点:1、重点:以快乐的情绪歌唱歌曲2、难点:创编情景剧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如今雨过天晴,空气非常清新,老师啊,有个主意:让我们全体起立,闭上眼放松来深呼吸,好吗?全体起立,一起深呼吸!好,大自然是美妙的,我们要以最开心的笑容面对生活,对不对?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说:蓝蓝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
肺结核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肺结核的成因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肺结核的成因和预防方法,明确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接受预防肺结核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肺结核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知识讲解:讲解肺结核的成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
重点强调日常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和心得,并针对如何预防肺结核提出自己的建议。
4.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模拟面对肺结核的应对方法。
5.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鼓励。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应对突发情况。
4.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有关肺结核知识的问答题目。
2.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今天学到的关于肺结核的知识,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PPT:包含有关肺结核的图片、案例等资料。
2.视频资料:展示肺结核的预防方法和应对措施。
3.教学用具:如答题卡、小红花等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4.其他资源:如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等可以提供更多相关资料和信息。
肺结核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肺结核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我们特此举办一次肺结核主题班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肺结核的基本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和临床症状。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预防肺结核的知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对肺结核患者的关爱和歧视防范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肺结核的基本概念:介绍肺结核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2. 肺结核的病因和传播途径:讲解肺结核的病因、传播途径和感染风险。
3. 肺结核的临床症状:介绍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及其辨识。
4. 预防肺结核的知识和行为:教育学生如何预防肺结核,包括生活作息、个人卫生等方面。
5. 关爱肺结核患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肺结核患者,消除歧视和偏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肺结核的基本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和临床症状。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预防肺结核的知识和行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肺结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4. 观看视频法:播放肺结核相关宣传片,增强学生的认识和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肺结核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行为改变情况: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肺结核行为,评价学生的行为改变情况。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肺结核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 制作PPT,用于课堂演示。
3. 准备课后问卷调查表,用于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4. 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班会。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肺结核的典型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使用PPT,讲解肺结核的基本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和临床症状。
3.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预防肺结核的知识和行为,学生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肺结核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引导学生了解感染风险。
防治结核病主题活动方案(6篇)防治结核病主题活动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肺结核。
2、了解肺结核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肺结核的危害及传染途径。
教学难点:始终不渝地预防肺结核。
教具:(课前准备)有关肺结核的挂图。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揭示课题:预防肺结核。
二、新授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肺结核的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肺结核的危害,教案《健康教案3》。
2、谈谈肺结核是怎样传播的。
3、教师总结:一种是空气中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人就会被传染肺结核。
另一种是血液传播。
4、说说患肺结核的病人,有哪些症状?5、大家一起朗读“预防的措施有”下面一段。
板书:1、预防肺结核?2、什么是肺结核。
3、结核病的传播途径?4、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5、肺结核病的预防措施?防治结核病主题活动方案(篇二)一、控制传染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
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痰中结核菌可在短期内减少,以至消失,几乎100%可获治愈,因此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菌阳性者,并及时给予合理的化疗是现代防痨工作的中心环节。
早期发现病人的`方法是对怀疑病人及时进行_线胸片和菌细菌学检查。
二、切断传染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
对菌阳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围的东西要加以消毒和适当处理,室内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患者用过的食具可煮沸,被褥在列日下暴晒,痰盒便器可用5%-10%来苏浸泡;平时应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洁,勤洗澡、勤换衣。
三、保护易感人群(1)接种卡介苗,它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可维持5-10年;接种对象主要为新生儿和婴幼儿,大中小学生和新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员;但接种卡介苗所产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对的,应重视其它预防措施。
(2)提高抗感染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卫生、生活行为习惯,不抽烟、不酗酒、勤洗澡、保证充足的睡眠,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与结核病人接触,探视病人应在医生允许情况下或带口罩等采取预防措施。
肺结核主题教育教案小班肺结核主题教育教案(小班)教学目标:1. 了解肺结核的定义、病因、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
2. 能够识别肺结核的症状,并了解如何预防传染。
3. 培养小朋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4. 培养小朋友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的精神。
教学内容:1. 知识普及:了解肺结核的定义、病因、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
2. 症状识别:学习识别肺结核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等。
3. 预防传染:学习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并学习一些预防传染的方法。
4. 卫生习惯培养:培养小朋友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5. 关心他人:培养小朋友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的精神,学会给予肺结核患者关心和支持。
教学过程:一、引入1. 通过观察一幅插画,让小朋友猜测教学主题。
2. 引导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并引导他们对肺结核产生关注和思考。
二、知识普及1. 讲解肺结核的定义和基本知识,如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等。
2. 展示一段视频,向小朋友介绍肺结核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3. 通过图片和简单文字介绍常见的肺结核症状。
4. 设计一个小测验,检测小朋友对肺结核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症状识别1. 展示不同病人的病历,引导小朋友观察和分析病历中的症状。
2. 分组活动:将小朋友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观察并描绘一个肺结核病人的形象,再通过形象来讲述其症状。
3. 讨论肺结核病人的症状,总结共同点和特点。
四、预防传染1. 讲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如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等。
2. 展示预防传染的方法,如常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3. 分组活动:将小朋友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展示一个与预防传染有关的小剧场或动画,呈现出正确的防护方法。
五、卫生习惯培养1. 通过游戏形式,教导小朋友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方法。
2. 观看一段卫生习惯培养的视频,引导小朋友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环境整洁。
六、关心他人1. 谈论肺结核患者在学校和社会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歧视。
一、教案名称:大班预防肺结核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 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知道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2. 掌握预防肺结核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1. 肺结核的基本知识2. 预防肺结核的方法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的形式引入肺结核的主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介绍肺结核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
3. 讲解预防肺结核的方法:(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等。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拥挤的公共场所。
(3)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4)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4.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进行示范。
(2)讲解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的原因,并进行示范。
5.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掌握的预防肺结核的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性,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调查或提问的方式,了解幼儿对肺结核预防和卫生习惯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幼儿是否掌握了预防肺结核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活动是否具有趣味性,能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实践活动环节,幼儿是否积极参与,实际操作是否正确?针对教学反思的结果,对教案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案,让幼儿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肺结核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实际操作,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教案以下是一份关于肺结核患者护理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及护理要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措施。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隔离防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相关的病例资料、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大家知道肺结核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吗?生:好像是传染病。
师:对啦,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那它主要有哪些表现呢?生:会咳嗽吧。
师:没错,咳嗽是常见症状,还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
那肺结核是怎么传播的呢?生:通过飞沫传播吧?师:非常正确!所以对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隔离防护很重要哦。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生:要戴口罩?师:对呀,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要正确佩戴口罩。
还有呢?生:要注意环境通风。
师:很好,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那对于患者的饮食护理呢?生:要加强营养?师:对的,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摄入。
那我们在护理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哪些方面呢?生:病情变化。
师:没错,要密切观察病情,比如体温、咳嗽等情况。
那如果患者出现咯血要怎么处理呢?生:让患者侧卧?师:非常棒!要让患者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教学反思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能够较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较为深刻。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同时,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防肺结核教案中班预防肺结核教案中班:主题:预防肺结核目标:1. 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2. 掌握肺结核的预防方法;3.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它是由结核杆菌引发的,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2. 讲解:简单介绍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强调肺结核可以通过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的风险。
3. 互动讨论: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了解他们对肺结核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由老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张预防肺结核的宣传海报,并要求他们在小组内合作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和建议。
5. 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宣传海报和口号,并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重点强调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每天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7.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肺结核预防方法的小短文,并鼓励他们与家人朋友分享所学知识。
评估方法: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写的小短文的内容和表达是否准确、清晰;3. 展示评价:评估学生展示的宣传海报和口号的创意和实用性。
延伸活动:1. 邀请一名医生或公共卫生宣传员来学校给学生进行肺结核预防知识的讲解和宣传;2. 参观当地的卫生保健机构,了解更多有关传染病预防的知识;3. 指导学生进行肺结核预防宣传活动,如设计宣传海报并在学校或社区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