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2
乡镇卫生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病史采集】1.病因:确切的病因不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严重反应有关。
如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因素等有关。
2. 症状: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晚期患者可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体格检查】早期体征可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出现以下体征:1.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
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
2.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3.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缩小,肺下届和肝浊音届下降。
4.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辅助检查】1.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2.胸部X线检查:早期胸片可无变化,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加,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外,主要为肺气肿改变。
对诊断特异性不高,主要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肺疾病鉴别之用。
3.胸部CT检查:不作为常规检查,对有疑问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4.血气分析:对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判断出呼吸衰竭的类型有重要意义。
5.其他:合并感染时检查血常规、痰培养等。
【诊断要点】主要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
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
有少数患者并无咳嗽、咳痰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时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亦可诊断为COPD。
【鉴别诊断】1.与其他能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矽肺或其他尘肺相鉴别。
2.有喘息者应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但有些COPD患者可合并哮喘或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原则】1. 稳定器治疗:(1)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因职业或环境粉尘、刺激性气体所致者,应脱离污染环境。
(2)支气管扩张药包括短期按需应用以暂时缓解症状,及长期规则应用以减轻症状。
肺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一、疾病诊断(一)中医诊断:1.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多年,反复发作,经久难愈。
多见于老年人。
2.常因外感而诱发,其他如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等也可诱发。
3.临床表现为咳逆上气,痰多,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息,动则加剧,甚则鼻煽气促,张口抬肩,烦躁,心慌等。
胸部隆起呈桶状,叩之呈过清音。
听诊有痰鸣音及湿罗音,心音遥远。
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则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症候。
4.日久可见心慌动悸,面唇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喘脱,或并发悬饮、鼓胀、痉厥、出血等。
(二)西医诊断1.症状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初为间断性咳嗽,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可有咳嗽,夜间咳嗽常不显著,少数患者无咳嗽症状,但肺功能显示某些气流受限。
咳痰:咳少量粘液性痰,清晨较多。
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少数患者咳嗽不伴咳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典型表现,早期仅于活动后出现,后逐渐加重,严重时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喘息: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出现喘息症状。
全身性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2.体征一般情况:粘膜及皮肤紫绀,严重时呈前倾坐位,球粘膜水肿,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呼吸系统:呼吸浅快,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时可呈胸腹矛盾呼吸;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双侧语颤减弱,肺叩诊可呈过清音,肺肝界下移,两肺呼吸音减低,呼气相延长,有时可闻及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心脏:可见剑突下心尖搏动,心脏浊音界缩小,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出现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时P2>A2,三尖瓣可闻收缩期杂音。
腹部:肝界下移,右心功能不全时干颈反流征阳性,出现腹水移动性浊音阳性。
其他:长期低氧病例可见杵状指/趾,高碳酸血症或右心衰竭病例可出现双下肢可凹形水肿。
中西医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要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指慢性呼吸道狭窄或气道阻塞性疾病,是一种长期慢性且无法恢复的呼吸阻塞过程,从而导致呼吸无法通畅的进出呼吸道,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以及气喘等病症,上述均是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常表现为多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上应当重视肺康复治疗,这样才能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症状,降低呼吸道困难的程度,以此改善病人的病情。
如今,在慢阻肺疾病的治疗中肺康复治疗的地位越来越高,肺康复治疗是针对慢阻肺病人不同的病情,提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此方式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从而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下面就慢阻肺疾病的西医、中医肺康复治疗进行进一步的介绍。
西医肺康复治疗的措施1、呼吸训练对于慢阻肺病人实施的呼吸训练,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缩唇呼气:其方法是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吹口哨样口形)缓慢呼气4~6秒钟,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不要过大或过小,以呼出气流能使距口唇15厘米~20厘米处的蜡烛火焰倾斜而不熄灭为适度。
(2)腹式呼吸:又称膈式呼吸锻炼,能增加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收缩效率,增加潮气量,缓解呼吸困难。
与缩唇呼气、前倾体位等合用,能使呼吸困难得到最大改善。
开始此项锻炼时应由医护人员示范并指导,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分钟。
2、运动训练慢阻肺病人也应当重视运动训练,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再加上结合病人自身身体的耐受度,为病人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游泳、爬楼梯等。
(1)步行运动:步行的速度可根据病人的心功能情况而定,慢速每分钟60-80步,中速每分钟80-100步,快速每分钟100~120步。
步行中可结合上肢扩胸式辅助动作,以增加效果。
(2)游泳运动:对病情轻、体质好的病人,提倡在夏季做游泳锻炼,既可增加耐寒能力,又可增进全身体力,改善呼吸功能。
3、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因为慢阻肺疾病的病程较长,再加上因为疾病反反复复,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力,所以在慢阻肺病人的治疗中,大家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阶段以喘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轻症住院患者。
一、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胀病(TCD编码:BNF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ICD-10编码:J44.1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相关标准。
轻症指不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合并上述并发症者为重症患者。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常见证候:1、外寒内饮症见:咳逆喘促,胸部膨隆胀满,不得卧,痰稀泡沫样,量多,鼻塞流涕,口干不欲饮,或伴恶寒重,发热,肢体酸楚,舌淡暗苔白滑,脉浮紧。
2、痰浊阻肺症见:咳喘胸闷,痰多粘稠,口粘不渴,兼有呕恶纳呆,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滑。
3、痰热郁肺症见:咳喘气涌,咳吐黄粘痰,难咯,或痰兼血丝,伴烦热,身热汗出,尿赤,大便或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肺脾两虚症见:胸闷气短,动则气促心悸,咳嗽,痰白量少,神疲,时自汗出,纳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建议标准住院日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为肺胀病(TCD编码:BNF050)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ICD-10编码:J44.151)。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诊断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原则: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断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进行诊断。
(1)重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咯痰,呼吸困难。
(2)既往有危险因素接触史,如吸烟、感染等。
(3)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FEV1/FVC<70%。
2. 西医诊断原则: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属于COPD旳患者。
应根据临床体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拟定。
考虑COPD旳重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及危险因素接触史;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旳必备条件。
肺功能测定指标是诊断COPD 旳金原则。
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可拟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凡具有吸烟史及(或)环境职业污染接触史及(或)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史者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
COPD初期轻度气流受限时可有或无临床症状。
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拟定肺过度充气旳限度及与其她肺部疾病鉴别。
(二)病期诊断1. 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是指患者浮现超越平常状况旳持续恶化,并需变化基本用药。
一般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患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旳体现。
当患者浮现运动耐力下降、发热和(或)胸部影像异常时也许为COPD加重旳征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初次将急性加重期定义为在COPD病程中浮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急性加重,病情变化不小于每日自然病程变化限度,并且需要变化平常治疗方案。
2.稳定期:指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
(三)证候诊断1.外寒内饮证: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息促,咯痰稀白量多,呈泡沫状,胸部膨满,面色青暗,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苔白滑,脉浮紧。
2.痰热郁肺证:咳嗽喘急,胸满气粗,咯痰色黄或白,粘稠难咯,身热,烦躁,汗出不畅,口渴欲饮,溲黄,便干。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阶段以喘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轻症住院患者。
一、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 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胀病(TCD编码: BNF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ICD-10编码: J44.151)。
(二) 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相关标准。
轻症指不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合并上述并发症者为重症患者。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常见证候:1、外寒饮症见:咳逆喘促,胸部膨隆胀满,不得卧,痰稀泡沫样,量多,鼻塞流涕,口干不欲饮,或伴恶寒重,发热,肢体酸楚,舌淡暗苔白滑,脉浮紧。
2、痰浊阻肺症见:咳喘胸闷,痰多粘稠,口粘不渴,兼有呕恶纳呆,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滑。
3、痰热郁肺症见:咳喘气涌,咳吐黄粘痰,难咯,或痰兼血丝,伴烦热,身热汗出,尿赤,大便或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肺脾两虚症见:胸闷气短,动则气促心悸,咳嗽,痰白量少,神疲,时自汗出,纳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三) 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及《中医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 建议标准住院日≤14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肺胀病(TCD编码: BNF050)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ICD-10编码: J44.151)。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病名:肺胀西医病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年)。
(1)多种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2)以咳嗽,气喘,咯痰,烦躁,胸满,憋气为主症,甚则以面色晦暗,唇紫甲青,心悸水肿,或神志昏迷,或出血为主。
(3)听诊检查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闻及干、湿性啰音。
(4)辅助检查 X线检查、CT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检查等有助于本病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9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1)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2)具有吸烟史及(或)环境职业污染等危险因素接触史。
(3)体查及影像学提示肺气肿征。
(4)肺功能测定: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二)病期诊断1.急性加重期:指疾病的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2.缓解期:指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阶段。
(三)证候诊断1、外寒里饮:寒邪外束,引动伏饮,寒饮犯肺,肺失宣降故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周身酸楚,恶寒,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2、痰热郁肺:素体蕴痰,外邪化热或痰郁化热,肺失宣降故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睛胀突,痰黄或白,粘稠难咯,或发热微恶寒,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3、痰浊阻肺:蕴痰日久,痰阻气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可见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唇甲紫绀,舌质暗,或暗紫,舌下瘀筋增粗,苔腻或浊腻,脉弦滑。
4、痰蒙神窍:痰凝日久,蒙蔽心窍,或化热动风,可见意识朦胧,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或肢体润动,抽搐,咳逆喘促,或伴痰鸣,舌质暗红或淡紫,或紫绛,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滑数。
肺胀中医诊疗方案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XXX2008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XXX2008年7月第一版)“肺胀病”(ZYYXH/T4~49~2008)和2010年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进行诊断。
(1)喘息、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动则气短、呼吸困难,早期仅于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2)常有吸烟、反复的加重病史。
(3)或伴有消瘦、纳差、心烦等。
(4)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XXX<70%表示存在不可逆气流受限。
2.西医诊断:疾病诊断和分期标准参照卫生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进行诊断。
(1)症状1)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
初为间断性咳嗽,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可有咳嗽,夜间咳嗽常不显著。
少数患者无咳嗽症状,但肺功能显示明显气流受限。
2)咳痰:咳大批粘液性痰,清晨较多。
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加,可有脓性痰。
少数患者咳嗽不伴咳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典型施展阐发。
早期仅于活动后呈现,后逐渐加重,严重光阴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出现喘息症状。
5)全身性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2)体征COPD早期体征不明明。
随着疾病进展可呈现以下体征:1)一般情况:粘膜及皮肤紫绀,严重时呈前倾坐位,球结膜水肿,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2)呼吸系统:呼吸浅快,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时可呈胸腹矛盾呼吸;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双侧语颤减弱;肺叩诊可呈过清音,肺肝界下移;两肺呼吸音减低,呼气相延长,有时可闻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3)心脏:可见剑突下心尖搏动;心脏浊音界缩小;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出现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时P 2>A2,三尖瓣区可闻收缩期杂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慢阻肺的诊断标准、病因病机、证候、治疗方案、预防调护的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慢阻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全球策略(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版)》《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呼吸系统疾病分册(2016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 -10]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3 术语及定义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CD-10: j44)(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1]。
4 流行病学特点慢阻肺为全球四大慢性疾病之一,全球患病率约为11.7%[2],每年死亡约35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约有超过450万人死于慢阻肺和其相关疾病。
当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3.7%,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约占全球发病人数的四分之一[3],居我国疾病死亡原因的第3位[4],以伤残调整生命年衡量,其疾病负担已居我国疾病负担第二位[5]。
慢阻肺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在其病程中常出现急性加重,急性加重是促进疾病持续进展、导致额外治疗的主要因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急性加重期常导致肺功能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COPD急性加重期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出发,探讨了中西医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优势,包括辨证施治和综合调理等方面;同时也介绍了西医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优势,如抗炎消痰和氧疗等。
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给出治疗方案与方法,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实践建议。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治疗方案、方法、优势、展望、建议1. 引言1.1 疾病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其病因复杂,主要与吸烟、空气污染以及遗传因素有关。
据统计,全球有数百万人因COPD而死亡,而且多数病患在疾病晚期会出现急性加重期,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意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
由于其病因复杂、病程缓慢、易慢性化、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治疗难度较大。
传统治疗方法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有限,容易导致药物滥用和依赖,甚至出现药物耐受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意义在于综合发挥两种医学体系的优势,针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疗效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的效果。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治疗成功率,是一种有益的临床实践。
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规范诊疗指南(2018年版)依据: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17(11) : 856-870;《内科学(第八版)》。
一、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生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二、慢阻肺的诊断:慢阻肺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典型慢阻肺的诊断: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危险因素暴露史;肺功能检查吸人支气管扩张剂后FEV₁/FVC<0.7提示气流受限,且除外其他疾病。
三、慢阻肺的分期:1.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症状加重,超过日常变异水平,需要改变治疗方案。
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
2.稳定期: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四: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紧急转诊及治疗场所的选择1.紧急转诊:当慢阻肺患者出现中重度急性加重,经过紧急处理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需要住院或行机械通气治疗,应考虑紧急转诊。
2.普通病房住院指征:①症状显著加剧,如突然出现的静息状况下呼吸困难;②重度慢阻肺;③出现新的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如发绀、神志改变、外周水肿);④有严重的合并症(如心力衰竭或新出现的心律失常);⑤初始药物治疗急性加重失败;⑥高龄患者;⑦诊断不明确;⑧院外治疗无效或医疗条件差。
入住监护病房指征:①对初始急诊治疗反应差的严重呼吸困难;②意识状态改变,包括意识模糊、昏睡、昏迷;③持续性低氧血症(PaO<40mmHg)或进行性加重和/或严重或进行性加重的呼吸性酸中毒(pH<7.25),氧疗或无创通气治疗无效;④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治疗;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使用升压药。
呼吸科慢性堵塞性肺疾病临床标准诊疗指南〔2023 年版〕依据: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 慢性堵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23 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3,17(11) :856-870;《内科学〔第八版〕》。
一、定义:慢性堵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展|生进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响增加有关。
二、慢阻肺的诊断:慢阻肺的诊断应依据临床表现、危急因素接触史、体征及试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典型慢阻肺的诊断: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危急因素暴露史;肺功能检查吸人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 /FVC<0.7 提示气流受限,且除外其他疾病。
三、慢阻肺的分期:1.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症加重,超过日常变异水平,需要转变治疗方案。
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
2.稳定期: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病症稳定或病症稍微,病情根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四: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紧急转诊及治疗场所的选择1.紧急转诊:当慢阻肺患者消灭中重度急性加重,经过紧急处理后病症无明显缓解,需要住院或行机械通气治疗,应考虑紧急转诊。
2.一般病房住院指征:①病症显著加剧,如突然消灭的静息状况下呼吸困难;②重度慢阻肺;③消灭的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如发绀、神志转变、外周水肿);④有严峻的合并症(如心力衰竭或消灭的心律失常);⑤初始药物治疗急性加重失败;⑥高龄患者;⑦诊断不明确;⑧院外治疗无效或医疗条件差。
入住监护病房指征:①对初始急诊治疗反响差的严峻呼吸困难;②意识状态转变,包括意识模糊、昏睡、昏迷;③持续性低氧血症(PaO<40mmHg)或进展性加重和/或严峻或进展性加重的呼吸性酸中毒(pH<7.25),氧疗或无创通气治疗无效;④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治疗;⑤血流淌力学不稳定、需要使用升压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规范【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这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于中医“咳嗽”、“肺胀”、“痰饮病”等范畴。
【诊断标准】1.COPD的诊断标准患者有明显的危险因素接触史,有不能完全逆转的气流阻塞,可伴有或不伴有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
除其他肺部疾病所致的气流阻塞外。
2.COPD急性加重的诊断COPD患者急性加重时的伴发症状有气喘和胸闷、咳嗽加重和痰量增多、痰液颜色的改变和黏稠度增加以及发热。
患者常有许多非特异的主诉,如不适、疲乏、抑郁、失眠、嗜睡和昏睡。
(1)肺功能检查提示最大呼气流量(PEF)<100L/min或FEV1<1L,表明病情危重。
(2)呼吸室内空气时,动脉血气分析PaO2<60mmHg和(或)SaO2<90%,表明呼吸衰竭。
(3)PaO2<50mmHg,PaCO2>70mmHg和pH<7.30,表明有生命危险,需要人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
(4)X线胸片有助于识别类似于COPD急性加重的其他疾病。
3.疾病严重程度分级Ⅰ级(轻度):FEV1/FVC<70%,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80%。
Ⅱ级(中度):FEV1/FVC<70%,50%≤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80%。
Ⅲ级(重度):FEV1/FVC<70%,30%≤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50%。
Ⅳ级(极重度):FEV1/FVC<70%,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30%或30%≤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50%,合并呼吸衰竭或临床有右心衰竭的体征。
【辨证分型】本病是在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所致肺、脾、肾、心虚衰的基础上,感受外邪,引动肺中伏饮发而为病,呈现“本虚标实”之候,以痰热壅盛、阳虚水泛、气滞血瘀、痰浊蒙窍、元阳欲脱为主要表现,其主要症状有咳逆上气、痰多、胸闷、喘息、动则加剧,心慌心悸,面唇紫绀,肢体浮肿,甚则吐血、便血、谵妄、嗜睡、抽搐、厥脱等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