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 FS CNG 食品添加剂红花黄色素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7
MM_FS_CNG_05食3品添加剂黄原胶MM_FS_CNG_0553召品添加剂黄原胶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甘兰黑腐病黄单抱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菌株为产生菌,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经特定的生物发酵并经乙醇提纯、干燥、粉碎而成的黄原胶产品。
黄原胶加于食品中可作为增稠剂、成型剂、悬浮剂和乳化稳定剂等。
2. 分子量、结构式:结构式:分子量:(5〜50)X 106(按198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外观:类白色或浅米黄色粉末。
.粒度:全部通过80目(孔径)筛。
.黄原胶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4. 试验方法. 鉴别试剂:槐豆胶(鉴别专用)。
溶解性试验:溶于水,不溶于醇、酮、醚等有机溶剂。
取样品1g,慢慢倾入装有25°C 100mL温水的烧杯中,浸泡15min后,小心将搅拌棒浸入水中,慢慢开启搅拌至200r /min,25min 后即可完全溶解。
按上述方法将样品加入乙醇、丙酮、乙醚中不溶解。
鉴别试验加300mL水于一个500mL烧杯中,预热到80C,开启搅拌至200r/min,边搅拌边加入干燥样品和槐豆胶各,至混合物形成溶液后,继续搅拌30min以上(搅拌过程中水温不低于60C)。
停止搅拌,在室温下至少冷却2h,当温度降到低于40C时,形成凝胶状物。
按上述方法制备1 %的样品溶液作为对照,不加槐豆胶,无此胶状物出现。
. 粒度的测定测定方法:称取样品20g,过80目(孔径)筛。
. 粘度的测定仪器NDJ-1 型旋转粘度计,测定误差± 5%。
测定条件转子型号:3号转子。
转子转速:60r/min。
测定温度:25C。
测定方法将1 %样品溶液置于100mL高型烧杯中测定。
. 剪切性能值的测定测定方法按分别测定3号转子在6r/min和60r/min时的粘度值。
测定结果的表述N=n i /n 2 (1)式中:N ——剪切性能值;n 1 ——6r/min 时的粘度值,cP;n 2 60r/min时的粘度值,cP。
50种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质地、色泽、香味、保鲜等特点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这些添加剂通常是经过科学研究和严格检测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今天,我们将介绍50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用途。
第一类:色素类食品添加剂1. 甲基红:常用于果酱、糖果等食品,赋予红色。
2. 胭脂红:常用于饮料、肉制品等食品,赋予鲜艳的红色。
3. 日落黄:常用于清凉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金黄色。
4. 洋红:常用于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紫红色。
5. 孔雀蓝:常用于口香糖、冷饮等食品,赋予蓝绿色。
第二类:增味剂类食品添加剂6. 酸味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用于调节酸味。
7. 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用于增加甜味。
8. 麦芽糊精:常用于奶粉、巧克力等食品,增加香甜味道。
9. 酵母提取物:常用于面包、酱料等食品,增加鲜味。
第三类: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10. 亚硝酸盐:常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具有抑菌作用。
11. 苯甲酸:常用于果脯、糖果等食品,具有防腐作用。
12. 乙酸钠:常用于饮料、豆制品等食品,具有抗菌效果。
第四类: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13. 明胶:常用于果冻、炖品等食品,提高质地稠度。
14. 卡拉胶:常用于冷冻食品、糖果等,增加黏性。
第五类:稳定剂类食品添加剂15. 亚油酸盐:常用于酱料、沙拉等食品,防止油脂溢出。
16. 多聚磷酸钠:常用于肉制品、罐头等食品,保持食品稳定。
第六类:酸度调节剂类食品添加剂17. 乳酸:常用于饮料、乳制品等食品,调节酸碱度。
18. 苹果酸:常用于糕点、果酱等食品,调节酸度。
第七类:抗氧化剂类食品添加剂19. 大豆异黄酮:常用于油脂、食品添加剂等,保持食品新鲜。
20. 维生素C:常用于果汁、保健食品等,延长食品寿命。
第八类:硝化剂类食品添加剂21. 硝酸钠: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改善食品风味。
第九类: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22. 无水葡萄糖酸钠:常用于面包、蛋糕等食品,增加体积松软度。
第十类:增酸剂类食品添加剂23. 柠檬酸:常用于饮料、果汁等食品,增加酸味。
MM_FS_CNG_0458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MM_FS_CNG_0458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食品添加剂诱惑红与氢氧化铝作用生成的颜料色淀,本品可添加于食品中,作着色剂用。
2. 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C18H16N2O8S2相对分子质量:(按199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要求.外观:红色粉末。
.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应符合表1要求:.外观用目视测定。
.鉴别试剂硫酸;硫酸溶液:1+20;乙酸铵溶液:/L;盐酸溶液:1+3;氢氧化钠溶液:90g/L;活性炭。
仪器分光光度计。
试验方法.称取试样,加硫酸5mL,在水浴中不时地摇动加热,约5min溶液呈暗紫红色,冷却后,取上层澄清液2~3滴,加水5mL,溶液显红色。
.称取试样加入硫酸溶液5mL,充分摇匀后,加乙酸铵溶液配至100mL,溶液混浊时,离心分离,然后量取此液1~10mL,加乙酸铵溶液配至100mL,以测定吸光度(在~范围内),在波长499nm±2nm处有最大吸收峰。
.称取试样,加入盐酸溶液10mL,在水浴中加热使大部分溶解,加活性炭充分摇匀,过滤,取无色滤液,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所得的液体显铝盐反应。
.诱惑红铝色淀含量的测定三氯化钛滴定法(仲裁法).方法提要在碱性介质中,染料中偶氮基被三氯化钛还原分解成氨基化合物,按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来计算染料的百分含量。
.试剂柠檬酸三钠;硫酸溶液:1+9;三氯化钛标准溶液:c(TiCl3)=/L,新配制。
按标准配制;钢瓶装二氧化碳。
.分析步骤称取7g试样,精确至 2g。
加硫酸溶液80mL,在40~50℃下搅拌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新煮沸并已冷却至室温的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吸取50mL,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柠檬酸三钠30g,水200mL。
按图1所示装好仪器,在液面下通入二氧化碳气流的同时加热至沸,并用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到无色为终点。
【性状】黄色或棕黄色粉末,易吸潮,吸潮时呈褐色,并结成块状。
吸潮后的产品不影响使用效果。
熔点230℃。
耐光性较好,在pH为5-7范围内色调稳定,对热相当稳定。
加于果汁中经80℃瞬时杀菌,色素残留率70%。
pH为7并在日光下照射8h,色素残留率88.9%。
与抗坏血酸合用可提高耐光、耐热性。
对淀粉的染色性优良,对蛋白质的染色性稍差。
铁离子可以使其发黑,Ca2+、Sn2+、Mg2+、Cu2+、Al3+等离子几乎无影响。
易溶于冷水(碱性或酸性)、热水、稀乙醇、稀乙二醇,几乎不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乙醚、石油醚、油脂和丙酮等。
【用途】着色剂、天然黄色素。
可用于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红绿丝、罐头、青梅、冰淇淋、冰棍、果冻、蜜饯、方便面面饼等。
用于液状食品为提高其耐热性和耐光性,可与L-抗坏血酸合用。
也可与咖啡酸、迷迭香酚、芝麻酚、鼠尾草酚等合用,以提高其光稳定性。
①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②如由于果冻粉,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
【安全性】
1.LD50 5.5g/kg (红花黄色素,小鼠灌胃);LD50(
2.4±0.35)g/kg(煎剂,小鼠腹注)。
2.红花黄色素小鼠腹腔注射7天,亚急性LD50为9.41g/kg。
家兔每天灌胃0.55g/kg,共10天,血浆、
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
3.对ADI未作评价(JECFA,更被视为食品配料;1985-2011)。
MM_FS_CNG_0456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MM_FS_CNG_0456食品添加剂红曲红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以红曲米(Redkojic rice ,GB 4926食品添加剂.红曲米)为原料,经萃取、浓缩、精制而成以及以大米、大豆为主料,经红曲霉菌液体发酵培养制得的红曲红色素,在食品工业中作着色剂。
2.技术要求 2.1.感官性状紫黑色膏状或固体粉末。
2.2.理化指标3.1.鉴别试验3.1.1.红曲红色素置可见光下扫描,在390、420、505nm 处呈现三个吸收峰,或在420、505nm 处呈现二个吸收峰。
3.1.2.红曲红在硅胶G 板上展层,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层剂,出现黄色斑点(R f =0.88)和一个在紫外光下呈荧光的斑点(R f =0.5)。
以乙酸乙酯为展层剂,出现桔红色斑点(R f =0.2)。
以甲醇:水(8∶2)为展层剂出现红色斑点(R f =0.98)。
3.2.色价 3.2.1.试剂乙醇∶70%溶液。
3.2.2.试验方法称取样品0.1g (精确至0.001g ),醇溶样品用70%乙醇溶液溶解,或水溶样品用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摇匀。
取此液置于1cm 比色杯中,用分光光度计于505nm 处,以70%乙醇溶液或水为空白对照,测定其吸光度。
3.2.3.计算E .A ·V ×1 G 100 式中:E1c .m505nm —— 样品色价;A —— 实测样品的吸光度;G ——样品的质量,g;V ——稀释倍数。
3.2.4.允许量实验结果以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为±2%。
3.3.灰色3.3.1.主要仪器和试剂3.3.1.1.试剂8%四水乙酸镁溶液:称取8g四水乙酸镁溶于92g水中,混匀;24%四水乙酸镁溶液:称取24g四水乙酸镁溶于76g水中,混匀;盐酸溶液:1:5(v/v)水混匀。
3.3.1.2.仪器实验室常规仪器及下列各项:分析天平:感量0.1mg;瓷质坩埚;电热板;高温电炉:温控550±25℃;干燥器;组织捣碎机。
MM_FS_CNG_0441食品添加剂红花黄色素MM_FS_CNG_0441食品添加剂红花黄色素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红花为原料生产的红花黄色素,作为食品着色剂。
2.技术要求项目指标干燥失重,%≤10灼烧残渣,%≤14吸光≥铅(Pb),%≤砷(As),%≤汞(Hg),%≤分子式:C21H22O11结构式:分子量:4.物理性状红花黄色素为黄色或棕黄色粉末,易吸潮,吸潮时呈褐色,并结成块状。
易溶于水、甲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和石油醚。
耐光性较好,在pH5~7范围内色调稳定。
吸潮后的产品不影响使用效果。
5.试验方法.干燥失重的测定测定手续称取样品3g(称准至),置于已在105±2℃烘至恒量的称量瓶内,置于105±2℃烘箱中,烘至恒量。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干燥失重(X1,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X 1(%)=(G1-G2)×100 (1)G式中:G1 ——称量瓶和样品质量,g;G2——烘后称量瓶和样品质量,g;G ——样品质量,g。
.灼烧残渣的测定测定手续称取样品3g(称准至),置于已在700~800℃恒量的瓷坩埚中,先低温炭化(约300℃),再高温灰化(约500℃),移人马福炉中在700~800℃下灼烧至恒量。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灼烧残渣(X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
X 2(%)=(G1-G2)×100 (2)G式中:G1 ——坩埚和残渣质量,g;G2——坩埚质量,g;G ——样品质量,g。
.吸光度的测定仪器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附1cm比色皿。
测定手续称取样品于小称量瓶内,置于干燥器中,在室温下干燥24h。
准确称量(称准至),溶解在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
用移液管吸取10ml滤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液作为被测定的溶液。
取出稀释液置于1cm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400nm波长处,以蒸馏水作参比液,测定其吸光度。
MM_FS_CNG_0458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MM_FS_CNG_0458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食品添加剂诱惑红与氢氧化铝作用生成的颜料色淀,本品可添加于食品中,作着色剂用。
2. 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C18H16N2O8S2相对分子质量:452.46(按199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要求3.1.外观:红色粉末。
3.2.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应符合表1要求:4.1.外观用目视测定。
4.2.鉴别4.2.1.试剂硫酸;硫酸溶液:1+20;乙酸铵溶液:1.5g/L;盐酸溶液:1+3;氢氧化钠溶液:90g/L;活性炭。
4.2.2.仪器分光光度计。
4.2.3.试验方法4.2.3.1.称取0.1g试样,加硫酸5mL,在水浴中不时地摇动加热,约5min溶液呈暗紫红色,冷却后,取上层澄清液2~3滴,加水5mL,溶液显红色。
4.2.3.2.称取0.1g试样加入硫酸溶液5mL,充分摇匀后,加乙酸铵溶液配至100mL,溶液混浊时,离心分离,然后量取此液1~10mL,加乙酸铵溶液配至100mL,以测定吸光度(在0.2~0.7范围内),在波长499nm±2nm处有最大吸收峰。
4.2.3.3.称取0.1g试样,加入盐酸溶液10mL,在水浴中加热使大部分溶解,加活性炭0.5g充分摇匀,过滤,取无色滤液,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所得的液体显铝盐反应。
4.3.诱惑红铝色淀含量的测定4.3.1.三氯化钛滴定法(仲裁法)4.3.1.1.方法提要在碱性介质中,染料中偶氮基被三氯化钛还原分解成氨基化合物,按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来计算染料的百分含量。
4.3.1.2.试剂柠檬酸三钠;硫酸溶液:1+9;三氯化钛标准溶液:c(TiCl3)=0.1mol/L,新配制。
按标准配制;钢瓶装二氧化碳。
4.3.1.3.分析步骤称取7g试样,精确至0.000 2g。
加硫酸溶液80mL,在40~50℃下搅拌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新煮沸并已冷却至室温的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吸取50mL,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柠檬酸三钠30g,水200mL。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红花黄》简要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根据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2012年)”(项目编号为spaq-2012-41),食品添加剂红花黄被列入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项目。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共同组织本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绿孚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河南中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赛特香料有限公司、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梅元碧、柴秋儿、吴楚林、文雁君、李惠宜、王东、孙瑾、程含友、杨家秀、杜鉴、孟祥云。
二、简要起草过程标准任务下达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针对制定红花黄国家标准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之后组建了由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牵头,武汉绿孚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河南中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赛特香料有限公司等红花黄生产单位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在研究参考这些标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市场产品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产品的质量技术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形成了标准草案。
2012年10月17日,起草工作组在山东青岛组织召开了标准研讨会,参加会议的除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单位外,还有一些应用企业和行业专家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对标准草案中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
根据讨论结果,标准起草工作组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安排相关单位对标准中的一些试验方法进行对比验证。
之后,工作组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多次沟通讨论,根据起草单位反馈的验证数据,完善了标准讨论稿。
2012年10月25日,起草工作组又在湖北黄石召开了标准研讨会。
MM_FS_CNG_0495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MM_FS_CNG_0495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以吗啉脂肪酸盐为乳化剂、用天然动、植物蜡及水制成的CFW 果蜡。
本品作为果蔬保鲜剂,涂敷在柑桔、苹果等果实表面,形成薄膜,以抑制果实呼吸,防止内部水分蒸发,抵御微生物侵入。
并能改善外观,提高商品价值,延长水果货架期。
2. 结构式吗啉脂肪酸盐化学结构式:CH2—CH2O NH·HOOC—RCH2—CH23.技术要求3.1.外观:棕褐色半透明的水溶性乳液。
4.1.鉴别试验4.1.1.试剂四氯化碳;盐酸:1→2溶液;氢氧化钠:20%(m/m)溶液;酚酞:10g/L乙醇溶液。
4.1.2.鉴别方法4.1.2.1.取10g试样,加20mL 1→2盐酸,在水浴上加热10min。
冷却至室温,分离出固体物A。
在残液中加20%(m/m)氢氧化钠溶液,使呈碱性后进行蒸馏。
搜集102~104℃馏分,加1滴酚酞指示液,应呈现粉红色。
4.1.2.2.取约1g3.1.2.1中的固体物A于烧杯中,加5mL四氯化碳,在水浴上加热,固体物A溶解。
4.2.固体物含量的测定4.2.1.仪器瓷坩埚:50mL;电热干燥箱。
取2g试样,置于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称量,精确至0.0002g,放在电热干燥箱中,于95±2℃干燥6h。
转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
称量后的固体物B留做测定灼烧残渣。
4.2.3.分析结果的表述固体物百分含量(X1)按式(1)计算:X1=m2×100 (1)m1式中:m1 ——烘干前试料的质量,g;m2 ——固体物B的质量,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2.4.允许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8%。
4.3.粘度的测定4.3.1.仪器旋转式粘度计:适用范围0.00001~10Pa·s。
4.3.2.分析步骤将约400mL试样置于直径不小于70mm的烧杯中,选择测定低粘度的最小号转子。
MMFSCNG0032 肉制品 胭脂红 分光光度法MM_FS_CNG_0032肉制品中胭脂红着色剂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仅含胭脂红着色剂的肉制品中胭脂红的测定。
2.原理概要试样脱脂后用碱性溶液提取胭脂红色素,提取液沉淀蛋白质,用聚酰胺粉使胭脂红吸附和解吸而纯化,用比色法测定。
3.主要仪器和试剂3.1 试剂3.1.1 聚酰胺粉 (尼龙 6):200目。
3.1.2 硫酸:1:10溶液。
3.1.3 柠檬酸 :20%溶液。
3.1.4 钨酸钠 :10%溶液。
3.1.5 石油醚 :沸程60~90℃。
3.1.6海砂:化学纯,先用1:10盐酸溶液煮沸15min,用水洗至中性,再用5%氢氧化钠溶液煮沸15min,用水洗至中性,于105℃干燥,贮存,备用。
3.1.7 乙醇-氨溶液:取氨水1mL,加70%乙醇至100mL。
3.1.8 氢氧化胺: 1:99溶液。
3.1.9 胭脂红标准溶液:3.1.9.1 胭脂红标准贮备液:称取胭脂红食用色素0.100g,用20%柠檬酸酸化至pH6的水定容至100ml此溶液胭脂红含量为1mg/mL。
3.1.9.2 胭脂红标准使用液:临用时吸取标准贮备液5.0mL,用20%柠檬酸酸化至pH6的水定容至50ml此溶液胭脂红含量为0.1mg/mL。
3.2 仪器3.2.1 实验室常规仪器和设备。
3.2.2 绞肉机:孔径不超过 4 mm。
砂芯漏斗。
3.2.3 G33.2.4 分光光度计。
4.过程简述4.1 提取称取试样5.0~10.0g置研钵中,加海砂少许,磨至粉状,吹冷风使试样略为干燥,加入石油醚50mL,搅拌,放置片刻,倾出石油醚,如此重复处理三次,除去脂肪,吹干。
加入乙醇-氨溶液提取胭脂红,通过砂芯漏斗抽滤提取液,反复多次,直至胭脂红全部提完,收集全部提取液于250mL锥形瓶中。
4.2 沉淀蛋白质提取液浓在水浴上缩至10mL以下,依次加入1:10硫酸溶液1.OmL和10%钨酸钠溶液1mL 混匀,继续加热5min,沉淀蛋白质。
红花黄色素关于《红花黄色素》,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玫瑰花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都是有种植和种植,关键遍布在四川、河南省、浙江省、柴达木盆地这些,玫瑰花是一年或是二年生的草本植物,高30公分到90公分,叶是卵型的,叶的旁边有锯齿状,一个一不小心,就会有可能被玫瑰花叶刮伤。
玫瑰花有草红花和玫瑰花茶之分,草红花一般的是指的是川红花,如今当药一般的全是草红花。
玫瑰花别名杜红华、金玫瑰花,是双子叶植物。
归属于菊科,实际上玫瑰花并不是大红色,是桔红色的,红花的形状是下边有一个细细长长管,管表面有五个花朵,有独特的香气,以花朵长、柔软性好为最佳品。
红花黄色素是以玫瑰花的花朵为原材料,运用当代的生物科技获取而成的天然色素。
生产性状疫苗本产品为淡黄色松散小块物。
生产功效与作用疫苗活血化淤,通络止疼。
用以心血瘀阻造成的Ⅰ、Ⅱ、Ⅲ级的沉稳型疲劳性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发慌,胸闷气短等。
生产规格疫苗每罐装50Mg生产使用方法使用量疫苗静脉滴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mg,添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迟缓滴注,每天一次;14天为一治疗过程。
生产副作用疫苗某些病人服药后出現发热,心悸,皮肤过敏性丘疹,轻微总想睡觉。
生产禁忌疫苗对本产品过敏症状禁止使用。
生产常见问题疫苗1、有流血趋向者谨慎使用;2、下列病症及群体临床实验并未涉及到,故应谨慎使用:(1)合拼高血压、中重度心脏功能不全、中重度心律失常病人。
(2)冠心病病人,经冠状动脉搭桥、介入手术后血管彻底复建者。
(3)过敏性体质者或对二种以上食材或药物过敏者。
红花黄色素是一种药,要遵医嘱来用,原材料玫瑰花能够做为平时保健用品,每日撮一小捏放到杯子里,量不能多,沸水一冲,闷上十多分钟就可以立即喝,非常合适工薪族没有时间煮玫瑰花的人,每日坚持不懈喝,大补气补血,使女性的气血和。
MM_FS_CNG_0441食品添加剂红花黄色素MM_FS_CNG_0441食品添加剂红花黄色素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红花为原料生产的红花黄色素,作为食品着色剂。
2.技术要求项目指标干燥失重,%≤10灼烧残渣,%≤14吸光≥0.4 铅(Pb),%≤0.0005砷(As),%≤0.0001汞(Hg),%≤0.00003分子式:C21H22O11结构式:分子量:450.394.物理性状红花黄色素为黄色或棕黄色粉末,易吸潮,吸潮时呈褐色,并结成块状。
易溶于水、甲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和石油醚。
耐光性较好,在pH5~7范围内色调稳定。
吸潮后的产品不影响使用效果。
5.试验方法5.1.干燥失重的测定5.1.1.测定手续称取样品3g(称准至0.0002g),置于已在105±2℃烘至恒量的称量瓶内,置于105±2℃烘箱中,烘至恒量。
5.1.2.计算和结果的表示干燥失重(X1,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X 1(%)=(G1-G2)×100 (1)G式中:G1 ——称量瓶和样品质量,g;G2——烘后称量瓶和样品质量,g;G ——样品质量,g。
5.2.灼烧残渣的测定5.2.1.测定手续称取样品3g(称准至0.0002g),置于已在700~800℃恒量的瓷坩埚中,先低温炭化(约300℃),再高温灰化(约500℃),移人马福炉中在700~800℃下灼烧至恒量。
5.2.2.计算和结果的表示灼烧残渣(X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
X 2(%)=(G1-G2)×100 (2)G式中:G1 ——坩埚和残渣质量,g;G2——坩埚质量,g;G ——样品质量,g。
5.3.吸光度的测定5.3.1.仪器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附1cm比色皿。
5.3.2.测定手续称取样品0.1g于小称量瓶内,置于干燥器中,在室温下干燥24h。
准确称量(称准至1.0000g),溶解在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
用移液管吸取10ml滤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液作为被测定的溶液。
取出稀释液置于1cm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400nm波长处,以蒸馏水作参比液,测定其吸光度。
5.3.3.计算和结果的表示0.1g样品的吸光度(A2)按式(3)计算:A 2=0.1A1 (3)G1式中:A1 ——实测样品的吸光度;G1——准确称量的样品质量,g。
5.4.铅、砷含量的测定5.4.1.样品处理5.4.1.1.试剂硝酸;硫酸。
5.4.1.2.操作方法称取样品5g(称准至0.01g)于凯氏烧瓶中,加玻璃珠三粒,加硝酸10ml,然后小心地缓缓加入硫酸5ml,待反应缓和后,小心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棕色时,逐次滴加硝酸至有机物分解完全,再升高温度,至发生三氧化硫白烟为止,此时溶液应无色或微带黄绿色。
如温度升高后溶液变棕色,应再加硝酸破坏有机质。
放冷,小心加水10ml,煮沸,赶走残余的硝酸至瓶内发生三氧化硫白烟。
如果需要,则可重复数次以除去残余的硝酸,直至液体变成无色透明为止。
放冷,小心将溶液用少量水稀释,转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凯氏烧瓶数次,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冷却,加水至刻度,摇匀。
此液供铅、砷含量测定用。
用同量试剂按上述操作一份空白。
5.4.2.铅含量的测定5.4.2.1.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附2cm比色皿。
5.4.2.2.试剂和溶液所用试剂和水必须无铅,如含铅应处理除去;柠檬酸氢二铵:20%溶液;盐酸羟胺:20%溶掖;盐酸:10%溶液,取盐酸23.5ml,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00ml;硝酸:1%溶液;氨水;三氯甲烷;95%乙醇;百里香酚蓝(麝香草酚蓝):0.1%溶液,称取麝香草酚蓝0.1g溶于100ml 乙醇中,过滤即得;氰化钾:10%溶液;氰化钾-氨水混合液:取10%氰化钾溶液20ml,置于150ml烧杯中,加人氨水15ml,用水稀释至100ml;二苯基硫巴腙(双硫腙):称取双硫腙0.1g(称准至0.0002g),置于100ml 烧杯中,加少量三氯甲烷使其溶解,溶液倾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三氯甲烷洗涤烧杯三次,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以此为贮备液。
临用时吸取贮备液5ml、1ml分别注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三氯甲烷分别稀释至刻度、摇匀。
两种溶液分别含双硫腙各为5mg/100ml、1mg/100ml;铅标准溶液:按标准配制,含铅(Pb)0.1mg/ml,临用时吸取此液1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液含铅(Pb)为1μg/ml。
5.4.2.3.标准曲线的绘制在6个分液漏斗中,各加入1%硝酸溶液20ml,氰化钾-氨水混合液4ml,分别用5mg/100ml双硫腙-三氯甲烷液提取一次,弃去三氯甲烷层,用少量三氯甲烷洗去残留的双硫腙,直至三氯甲烷液层为无色止,然后顺序加入铅标准液0.0、1.0、3.0、5.0、7.0、9.0ml于6个分液漏斗中,分别用1mg/100ml双硫腙-三氯甲烷液10ml抽提一次,振摇1min,分出三氯甲烷液层置于2cm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于510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以试剂空白为零点,绘制标准曲线。
5.4.2.4.测定手续准确吸取试样10ml,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20%柠檬酸氢二铵溶液15ml、20%盐酸羟胺溶液1ml及0.1%麝香草酚蓝溶液2~4滴,再加氨水至溶液为蓝绿色、加10%氰化钾溶液5ml,再用10%盐酸溶液调节溶液为草绿色(此时pH约为9),以5mg/100ml双硫腙-三氯甲烷液2~3ml抽提数次,直到最后一次抽提液仍为绿色为止。
合并抽提液,用15ml水振摇洗涤,分出三氯甲烷液层于第二个分液漏斗内,洗涤水用5mg/100ml双硫腙-三氯甲烷液2~3ml抽提一次,分出三氯甲烷液层并入第二个分液漏斗内,用1%硝酸溶液20ml,每次10ml,提取二次,弃去三氯甲烷液层,合并硝酸提取液于另一个分液漏斗内,用少量三氯甲烷3~5ml洗涤酸溶液,至三氯甲烷液层为无色,以除去残留的双硫腙,如果液面有三氯甲烷液滴,开启塞子让其挥发,如果器壁残留三氯甲烷液,则转动漏斗,让其沉于底部后分去,然后加入氰化钾-氨水混合液4ml、1mg/100ml双硫腙-三氯甲烷液10ml,振摇1min,静置分层,用脱脂棉擦净漏斗出口处,分出三氯甲烷液层经干燥脱脂棉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滤液于2cm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于510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将测定结果与铅标准曲线对照,查得铅含量,同时吸取与样品同时处理的试剂空白液10ml与样品同时操作,并在样品结果中减去空白中所测铅含量。
5.4.2.5.计算和结果的表示铅含量(X3,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
X 3(%)=(A-B)×0.0001 (4)1G5式中:A ——样品溶液相当于铅标准微克数,μg;B ——试剂空白相当于铅标准微克数,μg;G ——样品质量,g。
5.4.3.砷含量的测定5.4.3.1.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附1cm比色皿。
5.4.3.2.试剂无砷金属锌;硫酸:1∶1溶液;碘化钾:15%溶液;盐酸;氯化亚锡:40%溶液,取氯化亚锡40g,加入盐酸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乙酸铅:10%溶液;乙酸铅棉花:将脱脂棉浸入乙酸铅溶液中,浸透,取出挤去多余溶液,晾干即成;三氯甲烷(氯仿);三乙醇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氯甲烷-三乙醇胺混合液:取1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溶于250ml三氯甲烷中,待溶完后,再加入7.5ml三乙醇胺混匀后备用;砷标准溶液:按标准配制,含砷(As)0.1mg/ml,临用时准确吸取此液1ml 于100ml容量瓶中,用新煮沸的冷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液含砷(As)为1μg/ml。
5.4.3.3.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吸取砷标准液(1 μg/ml)0.0、0.5、1.0、2.0、3.0ml,分别置于砷化氢发生器中,各加水使其总体积为40ml,加入1∶1硫酸溶液10ml,加入15%碘化钾溶液1ml,40%氯化亚锡溶液2ml,混匀,加入无砷金属锌3g,迅速塞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并将导气管的管嘴插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氯甲烷-三乙醇胺混合液5ml的量筒中,待气体发生20min后摇动砷化氢发生器,再过20min取出导气管,量筒中溶液不足5ml,应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氯甲烷-三乙醇胺混合液补足5ml,将此液移入1cm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于540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以试剂空白为零点,绘制标准曲线。
5.4.3.4.测定手续准确吸取试样10ml 于碘化氢发生器中,加水至40ml ,加硫酸溶液(1∶1)10ml ,加15%碘化钾溶液1ml ,40%氯化亚锡溶液2ml ,混匀,加入锌粒3g ,迅速塞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并将导气管的管嘴插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氯甲烷-三乙醇胺混合液5ml 的量筒中,待气体发生20min 后摇动砷化氢发生器,再过20min 取出导气管,量筒中溶液若不足5ml ,应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氯甲烷-三乙醇胺混合液补足5ml ,将此液移入1cm 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于540nm 波长处测其吸光度,将测定结果与砷标准曲线对照,查得砷含量,同时吸取与样品同时处理的试剂空白液10ml ,与样品同时操作,并在结果中减去空白中所测得的砷含量。
5.4.3.5.计算和结果的表示砷含量(X 4,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5)计算。
X 4(%)= A -B ×0.0001 ……………………………(5) 1 G 5式中:A —— 样品溶液相当于砷标准微克数,μg ;B —— 试剂空白相当于砷标准微克数,μg ;G —— 样品质量,g 。
5.5.汞含量的测定5.5.1.仪器设备测汞仪,附20ml 硬质玻璃还原瓶。
5.5.2.试剂硝酸;硫酸:1N 溶液;盐酸羟胺:20%溶液;高锰酸钾:饱和溶液(室温);盐酸;氯化亚锡:40%溶液,取氯化亚锡40g ,加入盐酸50ml ,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 。
汞标准溶液:按标准配制,含汞(Hg )0.1mg /ml ,临用时吸取此液1ml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1N 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吸取稀释液1ml ,置于另一100ml 容量瓶中,加1N 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液含汞(Hg )为0.01μg /ml 。
5.5.3.样品处理称取样品5g (称准至0.01g ),置于500ml 圆底烧瓶中,加玻璃珠三粒,装上冷凝装置,从冷凝管顶部缓缓加入硝酸30ml 后,加入浓硫酸10ml ,缓缓加热回流3h ,稍冷,加盐酸羟胺溶液10ml ,再回流加热10min ,用少量水洗涤冷凝管,冷却后经玻璃棉过滤入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液供汞含量测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