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开学第一课
- 格式:ppt
- 大小:681.00 KB
- 文档页数:8
科任人任教班级《生活与哲学》第一课教案集体备课部分个人补充部分课题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中心发言人备课时间第一周上课时间第一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设置情景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由于这节是起始课,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用生活一些事例来说明其中包含的一些简单哲学道理。
引导同学们从生活中的哲学思想人手,体验哲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了解哲学概念,为开始全书的学习做好思想准备。
导入新课“哲学”这个词是个西方术语,其含义是“爱智慧”或“启发智慧”等。
在汉语中,“哲”具有“聪明”和“贤明”的意义。
概括地讲,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作为对智慧的爱和追求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也从来没有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过程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A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 每个人要处理的三个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人们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哲学与智慧息息相关。
哲学的智慧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来自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
【例】A实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奴役(奴隶)、战胜(敌人)、和谐(朋友)B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遵循规律(拔苗助长、《童梦奇缘》);C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里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运动);D塞瓮失马(对立统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联系)(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在实践中,我们总会追问许多为什么,总会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重点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教学难点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
3.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第一课时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过程导入设计导入一(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两名鞋商到一个地方去考察市场,结果发现那里的人都不穿鞋。
鞋商甲认为,都不穿鞋,哪会有市场,另寻别处吧。
而鞋商乙认为,没人穿鞋,正说明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我会立刻投资设厂,并广做宣传,让那里的人都穿鞋。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能猜到,鞋商乙获得了成功。
问题探究:这个故事蕴涵着什么哲理?(由于才开始接触哲学,还没涉及哲学原理,所以只要让学生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即可。
)教师引导:这两名鞋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世界观的含义;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2)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的本义和任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分析: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使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水平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水平(2)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水平(3)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水平(4)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使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从而增强他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2)通过对哲学、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⑴哲学的含义⑵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⑶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难点:⑴世界观的含义⑵哲学的含义。
⑶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⑷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今天起,我们来共同学习一门能够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
“哲学”这个词是个西方术语,在近代被翻译为汉语,其含义是“爱智慧”或“启发智慧”等。
在汉语中,“哲”具有“聪明”和“贤明”的意义。
从词义上概括地讲,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当然,严格地说,并非所有的哲学都会使人聪明。
实践证明,在眼花缭乱的哲学学说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唯一科学的哲学,所以,我们要学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模块纵览生活是人类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它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对哲学问题的追溯和思考离不开人类的生活。
生活和实践是我们进入哲学殿堂、把握哲学智慧的不可或缺的途径,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应该是哲学的重要的基本的观点。
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古往今来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
哲学是思,是辩,是追问,哲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沉思、提问和解答。
思考宇宙,问辩人生;思考运动,问辩永恒。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也是我们现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它探索世界的一般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找到了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发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正确认识实践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巨大作用,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生命的灵魂,它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门,打开智慧的窗;它微笑地注视着我们,说:“来吧,让我带你去看一个新世界,访问一种新生活。
〞一、《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明确该门课程不是一般的哲学概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二、《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实践的主题之中。
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的基本内容。
把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班级:姓名: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哲学的本义与任务难点:理解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学法指导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知识链接单元预览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从知识体系来说,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从能力目标来说,本单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识别不同哲学派别的本质,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增强学生把握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功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基础梳理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活动。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和对世界的。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的学问。
2、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和实践知道哲学智慧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世界观的含义、哲学的含义3、理顺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的关系4、理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哲学与1比界观的关系;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木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_________ 活动。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屮,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实践屮逐步形成和发展起來的。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 __________ 和对世界的_________ ■:它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的学问。
2、 ____________ 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川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02、[比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吐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 的世界观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要求]1.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2.理解:世界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理解: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知识梳理]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的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活动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与我们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工作和生活。
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4.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1)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2)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3)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1)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5.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