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0)二年级美术下册 印印画画 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3.47 MB
- 文档页数:2
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9 印印画画》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9 印印画画》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印刷术的基本原理,让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印染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印染方法,如木刻印染、石刻印染、棉布印染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印染方法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形状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但学生在印刷术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印染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印染创作。
2.难点:在印染创作过程中,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讲解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示范法:教师演示印染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印染创作,相互交流、借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印刷术的历史和现状,引起学生对印刷术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为学生实践创作打下基础。
3.示范:教师演示印染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操作要领。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印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借鉴。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印染方法、创作步骤等内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9印印画画-浙美版总体情况•年级:二年级•学科:美术•教材版本:浙江美术版•单元名称:9印印画画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印刷及印刷过程。
2.理解拓印、压印、直接印的意义。
3.掌握几种印印画画的技法。
4.学会体验印刷的趣味。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手工工具完成印印画画作品。
2.能够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体验印刷的趣味。
3.能够运用基本形状进行创造和变化,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4.能够对自己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发掘、感受等能力,进行创造性表达。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品德观念。
教学重点1.印刷及印刷过程和技术。
2.手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利用基本图形进行画面的构建、组合和创造。
教学难点1.利用基本图形进行画面的构建、组合和创造。
2.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印刷的趣味和可塑性。
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10分钟)教师将黑白互换的证件照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将照片放上相应的姓名,并让学生比较印刷照片和证件照的区别,引入印刷工艺。
2.新课讲授(30分钟)•简要介绍印刷和印刷过程。
•拓印、压印、直接印画的意义及技巧。
3.教师演示(15分钟)学生观察、分析、评论教师现场演示的印刷作品,了解其意义和技巧。
4.学生自主创作(50分钟)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选择印刷工具,运用印刷技术和手工工具,进行创作,并实现自己的想象和构思。
5.学生评价(15分钟)学生对自己作品进行评说,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提供欣赏名家印刷画作。
教学设计要点•着重介绍印刷和手工制作工艺。
•给学生提供创作的自由和空间。
•致力于在学生手中,营造出印刷技术和创造力的完美结合。
•重视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印信作为一种个性化和革新的制作形式,把人类的文化、技术、生活等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9 印印画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9 印印画画》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印印画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印印画的技法和实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印印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各种有趣的印印画练习,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和探索。
但同时,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并通过印印画的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印印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印印画的创作,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印印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2.教学难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运用观察和想象力,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趣味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引导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的方式,掌握印印画的基本技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示范和讲解,使学生明确印印画的基本技巧;利用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印印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2.讲解与示范:讲解印印画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现场示范,使学生明确印印画的创作方法。
3.实践环节:学生动手进行印印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9.印印画画(教案)-浙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印印画画教学目标:1.学习孔雀的形态、色彩与特征。
2.初识印刷。
3.学习简单的拓印及印刷技巧。
教学内容:1.观赏教师带来的孔雀图片,了解孔雀的形态、色彩等特征。
2.给学生模拟印刷,利用班级干净的地面,把枯沉石膏倒在地面上,按摩后饰以揉条。
揉好后,在枯沉石膏上刻画孔雀的形状,制作印刷版。
3.运用拓印方法,给学生展示印刷孔雀的步骤。
教学步骤:1.前期准备教师要提前把准备好的枯沉石膏放到班级里,注意班级的环境卫生以及保持宁静。
同时,准备好孔雀的图片及色彩图案,为后续的制作印版图案做好准备。
2.讲解孔雀的特征教师通过对孔雀图片的详细描述,让学生了解孔雀的特征。
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些真实孔雀的图片,也可以制作孔雀的手工模型,让孩子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孔雀的模样。
3.制作印刷版教师给学生展示枯沉石膏的特点,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枯沉石膏制作印刷版。
具体操作为:首先,将枯沉石膏倒在干净的地面上;然后,将色彩图片放在枯沉石膏上,轻轻揉条,揉出图片的线条和形状;最后,将印版图案放在模糊的图案之外,按照印版的线条和形状,将其刻画出来。
刻好后,印刷版就可以用来印刷孔雀了。
4.拓印与印刷教师给学生展示拓印和印刷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学生选用颜色鲜艳的颜料,将颜料涂在孔雀的印版上。
(2)将纸张平铺在印版上,用指尖轻轻摩擦。
拿起纸张,即可看到美丽的孔雀形象了。
学生需要自己带上桌子,把纸张铺在桌子上,然后放入印版。
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的脑洞,随意印刷。
5.回顾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制作过程,对学生的印刷成果进行评价和分享。
教师可以发放草稿纸,让学生分别用拓印、印刷红、蓝、绿颜色,或者自己选择颜色的方式,自由创作,让学生的创造力白银。
板书设计:孔雀形态、色彩印刷制作过程拓印与印刷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资源:孔雀图片、色彩图案、枯沉石膏、颜料、印刷版、纸张、桌子等。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孔雀为主题,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孔雀的形态、色彩、特征。
浙美版级美术下册手指印画课件课件(1)浙美版级美术下册手指印画课件是一种美术教学资源,通过课件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传授手指印画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孩子们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以下是有关该课件的一些内容。
一、课件的介绍浙美版级美术下册手指印画课件是一份全方位的课件,它涵盖了很多关于手指印画的知识,使孩子们能够了解和掌握这门艺术形式的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手指印画的概述手指印画是一种既简单又有趣味性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让孩子们通过使用手指来进行创作,这种形式在儿童中非常受欢迎。
手指印画的好处是它能促进孩子们的创造力,并增强他们的色彩感觉。
三、制作手指印画的步骤学习制作手指印画的步骤是手指印画课程的重要一环。
通常,制作手指印画的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准备工作,颜料的选择,进行印画,调整颜色和加工。
四、手指印画的艺术风格手指印画的艺术风格包括农民画、山水画、人物画、动物画等等。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风格,并在实践中逐渐熟练掌握。
五、手指印画在教育中的应用手指印画不止是一种创意性的娱乐形式,它也可以在教育中得到应用。
在手指印画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思考颜色的搭配、形状的创造和组合的构建,这些都能提升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结语浙美版级美术下册手指印画课件是一份极为实用的美术教育资源,它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手指印画的技巧和知识,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艺术感受力。
我们应该多关注这种教育资源的发展,创造更多有趣而又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孩子们的美术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