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生平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20.94 KB
- 文档页数:6
宋代诗人杨万里宋代诗人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出自诗人杨万里的诗句,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人们是十分的活跃的。
其中,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是怎样的人物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宋代诗人杨万里简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
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
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
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杨万里为临安府教授。
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
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现改知常州。
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
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
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
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
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
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
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
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
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杨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
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
开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
其《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
杨万里介绍简介杨万里(1859-1929),字子苞,号桐山,安徽省砀山县厚陵乡人,祖籍安徽竹山,素有“桐山叟”之称。
他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和北洋大学,毕业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和湖南大学,曾被聘为清华大学总务长。
杨万里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散文、字画、诗词和书法,著有《桐山集》《丛林集》《雪窦丛稿》等,著作颇多并见解独特。
他以幽默风趣、充满激情的文笔揭示了中国社会当时深刻的矛盾,批判了封建礼教,抨击了封建社会、宗教、旧学说和者庸俗习俗,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被誉为“新文学运动”的开创者。
他还是当时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文艺组织者,曾参与编辑了《佳期书界》、《梅园》,参与创办了《中华文学论谈》,并发起了“梅花文学堂”之类的文学团体。
杨万里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以清末人物书法的组成和流传有很大的贡献,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也被誉为当时的书法大师。
其书法作品有《桐山随笔》、《桐山集》、《丛林书法》、《隋楷篆刻技法》等,书法训言颇多,对现今的书法家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
杨万里还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对中国现代教育史有着显著的贡献。
他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积极改革清华大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与教学模式,把通俗文学带入学校,改变了传统的“哲学研究”,推进了中国文学教育的改革。
杨万里的诗词散文也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同时也受到了翻译家们的关注,被译成英文、法文、俄文等,并被引用于欧美各国的教学课本中。
总之,杨万里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大师、文学家、思想家、书法家、教育家、评论家,他的作品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文学,他的思想和文学精神也影响了当代的文学。
正如有人评论的那样:“杨万里的思想乃中国现代的精神,他之文字则正当世间裔缀,皆是流芳千古。
”。
杨万里简介他是著名诗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宋朝杰出的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
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
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
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
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
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
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
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
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
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
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
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
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
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
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
开僖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
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创作特点及影响分析一、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柳溪,号云溪。
他是中国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
出生于江苏南京,在乱世中度过了他平凡而充实的一生。
杨万里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广泛受到赞誉,并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创作特点1.自然主题:杨万里善于感受自然与人的融合,他常常通过描绘山水、花草树木来表达情感和思考。
他的诗歌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2.简约之美:杨万里注重语言简练,在短短数语中表达出深厚的思想和情感。
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其诗歌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
3.平实写实:杨万里的诗歌笔调平实质朴,他以真挚、质朴的心态表现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呈现出尘世间人情百态。
他的作品真实而可信,引起了读者共鸣。
4.抒发情感:杨万里的诗歌流露出作者深入人心的情感和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自然、人性等各种主题的独特认知和体验。
三、影响分析1.文学影响:杨万里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对后世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强调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让后来者在表达情感时也更加注重触动读者内心。
2.思想启迪:杨万里关注生活琐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他通过描绘平凡事物反映社会和人性问题。
这种思考方式激发了后来诗人对于社会现象和个体心理状态的关注。
3.书画影响:除了诗歌创作外,杨万里还以其才华横溢的书画艺术崭露头角。
他以其清新自然、豪放洒脱的笔墨风格为后来书画家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4.影响社会:杨万里的作品通过反映现实生活和思考人性问题,对当时社会产生着警示和启发作用。
他的诗歌意蕴深邃,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并为后来的文化传承留下了重要财富。
四、总结杨万里是中国宋代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画家,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与内涵。
他以真挚自然、平实写实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考,在文学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既关注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又揭示出社会和个体心理问题,让读者更加深入思考生活与人性。
杨万里个人简介杨万里个人简介杨万里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宋代诗人,他所创作的诗歌如今存4200余首,其中有不少作品内容比较充实。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杨万里个人简介,欢迎阅读!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
字廷秀。
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
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
诗歌创作与诗论杨万里的诗作今存4200余首,其中有不少作品内容比较充实。
从他的第一部诗集《江湖集》开始,便写下了一些关心国家安危的作品。
如《读罪己诏》,对孝宗因抗金受挫而中途改变策略提出忠告;《道逢王元龟阁学》,对党得势、忠良被逐表示愤慨;《故少师张魏公挽词》,对爱国名臣张浚抱恨以殁深表痛惜。
淳熙十六年冬奉命迎接金使,北渡江淮,忧愧悲愤,发而为诗,有著名的《初入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淮河流域,原为宋朝版图,如今淮河成了宋金疆界,中流以北,即是天涯,南北人民,失去了往来的自由。
诗人抚今追昔,百感丛集,即景抒怀,比兴互陈,达到了他所追求的"诗已尽而味方永"(《诚斋诗话》)的艺术境界。
此外,象《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的"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雪霁晓登金山》的"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以及《舟过扬子桥远望》、《雨作抵暮复晴》等诗篇,同样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
杨万里还写了一些反映农民劳动生活的诗,如《竹枝歌》7首写舟人纤夫雨夜行船:"幸自通宵暖更晴,何劳细雨送残更?知侬笠漏芒鞋破,须遣拖泥带水行!"对辛苦劳役的下层人民表示关切。
杨万里的简介及作品赏析杨万里的简介及作品赏析引言:杨万里,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杨万里的诗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杨万里简介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汉族人,吉州吉水人,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他生于1127年,死于1206年,享年79岁。
杨万里是我国南宋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也是一代官员。
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但被留传下来的却不多。
杨万里的诗主要描写的以景物为主,他的诗的风格不拘一格,不断的在变化。
其中他的“诚斋体”最为杰出,流传至今。
杨万里不断的向前辈学习,吸取他们的优点,但他不会照模照样学,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前辈好的方面吸收,不足方面逐渐改进。
如果说杨万里杰出的就只有诗歌,那么错了,杨万里的散文和书法都是精辟之作。
还有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有十分雄伟的政治抱负。
1170年,也就是乾道六年,杨万里任职奉新县知县,刚任职是,百姓生活贫苦潦倒,吃不饱穿不暖,但官员的生活却是富贵荣华,百姓交不起税,于是他就下令一律放宽税额、期限,并且放了监狱中的人,结果他这样做,百姓陆续来纳税。
他任职不到半年,奉新县的整个生活水平一下提高。
百姓都感谢杨万里。
位于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为了纪念杨万里,他们保存了杨万里故居,成为了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包括杨万里墓、杨万里著作木刻板、南溪桥、御书楼等都完好的保存着。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人,汉族,吉州吉水人,他生于1127年,死于1206年,享年79岁。
杨万里是我国南宋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更是我国一代诗宗。
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曾经担任太常博士、提点刑狱、尚书左四郎中兼太子侍读和秘书监等职位,他为人正直,敢作敢为。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但被后人所流传只有两千多首,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小池》、《新柳》、《初夏午睡起》、《舟过安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等。
古代诗人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
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
主张抗金,正直敢言,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古代诗人杨万里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
与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家。
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
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
其中两首《昭君怨》是其最著名的词作,尤其是第二首短短四十个字却描摹了舟、花、香、水、雨、声、梦、荷、珠、烟、水银、清波等等或真切清新或飘渺空灵的虚实景物,可谓万丽纷呈,意象万千,共同造筑了引人入胜之人间佳境,真是令人不禁倾倒、欣然神往。
廷秀著有《诚斋集》。
历职内外乾道七年(1171年),张栻之前因反对宠臣近习执掌要职而得罪虞允文,于此年被挤,出知袁州。
杨万里抗章力争张拭不当去位,又致书虞允文,以正理相规劝,公而忘私,深为世人称道。
七月,转太常博士。
乾道八年(1172年),升太常兼权任吏部右侍郎。
乾道九年(1173年)四月,转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年)正月,除漳州知州。
临行时不忘上札,忠告孝宗戒贪吏、施廉吏。
后因病未赴任,家居三年。
淳熙四年(1177年)春,出常州知州。
淳熙六年(1179年)正月,除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
杨万里于二月携家离开常州,待次近一年。
淳熙七年(1180年)正月,离吉水赴任广东。
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改任广东提点刑狱。
同年冬,闽“盗”沈师进入梅州,他率兵平定,被孝宗称为“仁者之勇”,赐直秘阁。
淳熙九年(1182年)七月,继母去世,离任服丧。
淳熙十一年(1184年)十月服除,被召人京任尚书右郎,后任吏部员外郎。
淳熙十二年(1185年)五月,除吏部郎中,应诏上书,极论时事。
宰相王淮问他:“宰相何事最急先务”,杨万里以“人才最急先务”为答,并条上《荐士录》(《淳熙荐士录》),举荐朱熹等六十人。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个人简介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南宋大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
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
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他作诗25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淳煕六年(1179年)至十一年任职广东,发现惠、潮等州外皆无军营,将士皆居城中,遂奏请同意,在所有诸路乡间外砦盖造廨舍营房,不准士兵迁驻城内。
在惠州先后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如《白鹤峰》《游东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桥》《游丰湖》等,其中《游丰湖》是惠州西湖历代名诗之一:“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及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
其人其诗在惠州影响很大,被祀于西湖畔的景贤祠。
作品风格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人物生平广师博学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诗人杨万里的个人简介杨万里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留下了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诗人杨万里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南宋大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
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
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他作诗25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淳煕六年(1179年)至十一年任职广东,发现惠、潮等州外皆无军营,将士皆居城中,遂奏请同意,在所有诸路乡间外砦盖造廨舍营房,不准士兵迁驻城内。
在惠州先后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如《白鹤峰》《游东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桥》《游丰湖》等,其中《游丰湖》是惠州西湖历代名诗之一:“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及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
其人其诗在惠州影响很大,被祀于西湖畔的景贤祠。
作品风格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人物生平广师博学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20000多首,但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
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著有《诚斋集》等,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宋代诗人杨万里简介及代表作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爱国诗人。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宋代诗人杨万里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知筠州等职。
宋光宗时,召为秘书监,出为江东转运副使。
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
开禧二年(1206年)病逝,年八十。
追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
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秋凉晚步》《舟过安仁》《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稚子弄冰》《最爱东山晴后雪》《新柳》《桑茶坑道中》《夏夜追凉》《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水调歌头·贺广东漕蔡定夫母生日》《忆秦娥·初春》《春晴怀故园海棠》《初秋行圃》《念奴娇·上章乞休致,戏作念奴娇以自贺》《三江小渡》《读严子陵传》《武陵春》《寒食上冢》《初入淮河·选一》《昭君怨·咏荷上雨》《昭君怨·赋松上鸥》《霰》《归去来兮引》《初入淮河四绝句·两岸舟船各背驰》杨万里人物评价王夫之:至若周必大、王十朋、范成大、杨万里之流,亦铮铮表见,则抑文雅雍容,足以缘饰治平而止。
[12]李纮:封事则胡忠简(胡铨)惊人,诗盟则杨诚斋独主。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杨万里是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那么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欢迎大家阅读。
杨万里是南宋时期的诗人。
杨万里的人物生平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滴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
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
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
胡铨当时谪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
为丞零陵,“一日而并得二师”,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为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
千虑策论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高宗逊位于太子赵昚(即宋孝宗),南宋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孝宗即位后,锐意恢复,起用张浚为枢密使,不久又任其为相。
隆兴元年(1163年)秋,杨万里离零陵任,赴调至临安。
因张浚推荐,除临安府教授。
未及赴任,就因父病,而于隆兴二年(1164年)正月西归吉水。
八月四日,父病故,在家服丧。
乾道三年(1167年)春,杨万里至临安,先后谒见副枢密使陈俊卿和枢密使虞允文,上政论《千虑策》。
《千虑策》分“君道”、“国势”、“治原”、“人才”、“论相”、“论将”、“论兵”、“驭吏”、“选法”、“刑法”、“冗官”、“民政”共30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
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
历任太常丞兼礼部右侍郎、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左司郎兼太子侍读,官至宝谟阁学士。
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绍兴二十四年(1154)春,杨万里进士及第,授赣州司户参军。
二十九年(1159),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乾道三年(1167)春,杨万里至临安,上政论《千虑策》30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
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清醒的政治家。
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
在进奏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误。
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谪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
杨万里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由广学博取、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
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
创造了他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诗派。
杨万里晚年忤宰相韩侘胄,家居吉水十五年,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
平生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
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有《杨文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传世。
杨万里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
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
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宋代杨万里的资料一、杨万里的生平简介1.1 杨万里的出生和成长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千里,江西东乡(今南昌市东乡区)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文学家、书法家。
他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庭,从小酷爱文学和书法,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2 杨万里的官职和经历杨万里曾在两宋时期历仕南方州县,担任过多个官职,其中包括江陵教授、忠州知州等。
他在官场的经历使他对社会政治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广泛涉猎史学、地理学等其他学科。
1.3 杨万里的后半生和作品杨万里在40岁左右辞官隐居,他的后半生充满了思考和创作。
他主要以诗文和书法为主要创作领域,作品以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为题材,温婉纯美,展现了深厚的文人情怀。
二、杨万里的诗文创作2.1 高山流水的田园诗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多以田园景色为题材,其中以《山行》、《水调歌头》等最为著名。
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们勤劳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2 书写人间繁华的小品文杨万里的小品文作品也颇具特色,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街市繁华、人情世故等场景。
其中《三笑》、《静夜思》等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三、杨万里的书法艺术3.1 楷书与行书的独特风格杨万里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他的楷书刚柔相济,字形端庄秀美;而行书则融合了草书的潇洒和楷书的稳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3.2 艺术修养与创作成就杨万里的书法创作不仅注重笔墨技法,更注重于感情的抒发和艺术修养的提升。
他对古人碑帖的研习和临摹,使得他的书法更具传统的审美价值,也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杨万里对后世的影响4.1 文学艺术上的影响杨万里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和丰富的文学才华,对后世文学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开拓了田园诗和小品文的创作之路,成为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4.2 书法艺术上的影响杨万里的书法作品被誉为“江右第一”,他的创作风格对后世的书法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诗人杨万里生平事迹简介杨万里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字廷秀,那么杨万里生平有哪些事迹?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诗人杨万里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杨万里简介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汉族人,吉州吉水人,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他生于1127年,死于1206年,享年79岁。
杨万里是我国南宋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也是一代官员。
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但被留传下来的却不多。
杨万里的诗主要描写的以景物为主,他的诗的风格不拘一格,不断的在变化。
其中他的“诚斋体”最为杰出,流传至今。
杨万里不断的向前辈学习,吸取他们的优点,但他不会照模照样学,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前辈好的方面吸收,不足方面逐渐改进。
如果说杨万里杰出的就只有诗歌,那么错了,杨万里的散文和书法都是精辟之作。
还有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有十分雄伟的政治抱负。
1170年,也就是乾道六年,杨万里任职奉新县知县,刚任职是,百姓生活贫苦潦倒,吃不饱穿不暖,但官员的生活却是富贵荣华,百姓交不起税,于是他就下令一律放宽税额、期限,并且放了监狱中的人,结果他这样做,百姓陆续来纳税。
他任职不到半年,奉新县的整个生活水平一下提高。
百姓都感谢杨万里。
位于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为了纪念杨万里,他们保存了杨万里故居,成为了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包括杨万里墓、杨万里著作木刻板、南溪桥、御书楼等都完好的保存着。
杨万里的诗歌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吉州吉水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人。
杨万里是高宗绍兴二十四年的进士。
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爱国诗人、政治家。
他曾经担任太常博士、提点刑狱、尚书左四郎中兼太子侍读和秘书监等职位,他为人正直,敢作敢为。
杨万里著有《诚斋集》,他写的诗句风格迥异,生动活泼。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是杨万里《新柳》中是诗句。
诗歌的主要含义是百尺长的柳条轻轻的拂过闪着银光的池塘,而且柳叶的颜色还是浅浅的黄,还并没有呈现深青色的。
杨万里的背景资料杨万里的背景资料杨万里的背景资料包括哪些内容呢?从杨万里的背景资料中,我们获取怎样的信息呢?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杨万里的背景资料,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人物生平广师博学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滴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
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
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
胡铨当时谪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
为丞零陵,“一日而并得二师”,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为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
千虑策论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高宗逊位于太子赵昚(即宋孝宗),南宋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孝宗即位后,锐意恢复,起用张浚为枢密使,不久又任其为相。
隆兴元年(1163年)秋,杨万里离零陵任,赴调至临安。
因张浚推荐,除临安府教授。
未及赴任,就因父病,而于隆兴二年(1164年)正月西归吉水。
八月四日,父病故,在家服丧。
乾道三年(1167年)春,杨万里至临安,先后谒见副枢密使陈俊卿和枢密使虞允文,上政论《千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