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

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

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
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

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

时间:2007-03-29 21:50来源:张其成国学网作者:张其成点击:2081次

——兼论帛书《周易》五行说

张其成

关于《周易》与中医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有“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之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更是掀起了一场“医易热”,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研究“医易”的著作出版了十几本,①有关“医易”的专门学术会议开了八九次,②论文竟高达数百篇之多。在医与易关系上,大部分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医学理论与《易》无关”。③“《易经》、《易传》都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自《易经》产生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它对医学几无影响”。④“将医理放入《周易》之中,认为医生必须通晓《周易》,是从明末才开始的思潮,是一部分医家的认识和主张”。⑤由上述可见两派在对待隋唐以后“医易会通”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分歧的焦点是在隋唐以前,尤其是《黄帝内经》与《周易》有没有关系的问题上,肯定派承认两者有密切关系,《周易》对《内经》有影响;否定派不承认两者之间有关系。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一、从实践活动层面考察“医易”是否同源

对易医是否同源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实践活动、文字载体、思维方式等层面进行横向的比较,才能作出相对客观的判断。从实践活动层面看,“医”是一种医疗活动,“易”是一种占卜活动,两者都来源于原始宗教巫术。汉字“医”古为“ ”或“ ”,许慎《说文解字》说“酉”即“酒”,“酒所以治病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酒有治病的作用,医与酒的关系,自不待言。“医”与“巫”有什么关系呢?按照正统说法医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怎么与巫术迷信相提并论?其实医术与巫术都是原始人类的实践活动,古代即有“医巫不分”之说。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原始人类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面前,惊恐不安,于是产生了万物皆有灵的自然观,出现了祖先崇拜、自然万物崇拜,以及原始宗教。原始人类企图找出于己有益的沟通神灵的途径,如某一患者通过祈祷鬼神而减轻了症状或者痊愈,那么这种祈祷做法就会被更多的人接受,成为初步的巫术。渐渐地,巫术承担起祭祀、占卜、祈禳、祛鬼等各项活动,自然也包括诊断(找出作祟的鬼神)、治疗(用歌舞、占卜、祭祀、祝由、咒禁等方法来驱赶作祟的鬼神)。可见原始巫术中包含着医术。据《山海经》、《尚书》、《史记》、《说文》等古籍记载,中国最早的医人皆为巫,如巫彭、巫抵、巫相、巫咸皆为神医。《汲冢周书·大聚》说:“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病”。将半巫半医之人称为“巫医”。《论语·子路》

也有“巫医”一词。医与巫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共存并称状态,大约在春秋时期已开始分离。西周前期还多称治病者为“巫”,春秋时已称治病者为“医”了,如《左传》记载的医和、医缓。其实这种巫医并存现象是人类共有现象,在古代埃及、波斯、印度、希腊医学史上均不同程度地经历过这一阶段。

“易”为卜筮。据《周礼》记载,周代设有“太卜”之官,依据“三易”,职掌占卜。郑玄《周礼·春官·太卜》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也。”《管子·山权》:“易者,所以守成败吉凶者也。”《贾子·道德说》:“易者,察人之情、德之理,与弗循而占其吉凶。”由此《易经》被人们称为“占筮之书”。“易”作为一种占卜、占筮活动,本身即是巫术的一种,与“医”自然是同源的。

人类文化经历了从巫术文化到人文文化的发展过程,换句话说人文文化来源于巫术文化。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医”来源于“易”(占卜活动)。

二、两书的成书年代

从文字载体层面看,“医”指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内经》;“易”指包括《经》和《传》的《周易》。在该层面上,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在两者的成书年代上有没有先后之分,即有没有先后发生影响的可能性;二是在文字上有没有引用与被引用的情况,即有没有前者对后者发生影响的实然性。

让我们首先看一看这两本书在成书年代上有没有先后之分。在两书成书年代问题上,学术界观点不尽相同。《周易》一书分为经文和传文。经文(即狭义的《易经》)由卦爻象、卦爻辞组成;传文由《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十篇七种组成,故又称“十翼”。两书的成书时代并不相同。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周易》的成书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上古伏羲画八卦;中古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下古孔子作《易传》。东汉经师又提出周公作爻辞说,被宋代朱熹概括为“人更四圣”。认为经文作于上古、中古,传文作于下古。此观点宋以后有人提出异议,“五四”以后,学术界更是较普遍提出反对,理由是卦爻辞中讲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的出于文王、周公之后。顾颉刚认为《易经》是西周初叶掌卜筮之官所作。陈梦家认为是殷之后遗民所作,郭沫若认为是楚人臂子弓所作,日本人本田成之亦认为是楚人所作,李镜池认为是周王室太卜、筮人所作。对成书时间,顾颉刚、余永梁认为是西周初期或前期;李镜池始认为是西周初期,后认为是西周晚期;陈梦家认为是西周;郭沫若认为是战国初期;本田成之认为是战国晚期。近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周易》卦爻辞的基本素材是西周初期或前期的产物,因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均不晚于西周初期,因而成书当不晚于西周前期。

关于《易传》的作者和年代,《史记》、《汉书》等均认为是春秋时代的孔子所作,宋代欧

阳修《易童子问》始怀疑《系辞》为孔子作,清代崔述进而怀疑《彖》、《象》为孔子作。近现代大多数学者以为“十翼”均非孔子所作。但也有人以为《易传》确为孔子所作。⑥随着马王堆帛书本《周易》的出土与考释,当代学者中赞成《易传》为孔子所述、门人整理者已有所增加。⑦其成书年代有战国说、战国初年说、战国末年说、秦汉之际说几种。郭沫若认为:《说卦》、《序卦》、《杂卦》是秦以前作品;《彖》、《系辞》、《文言》是秦时荀子门徒所作。《象》又在《彖》之后。(《周易之制作时代》)李镜池认为:《彖》、《象》在秦汉间,《系辞》、《文言》在汉昭、宣之间,《说卦》、《序卦》、《杂卦》在昭、宣之后,宣、元之间。(《周易探源》)张岱年认为:《易大传》的年代应在老子之后,庄子以前,其中《系辞》是战国中后期作品,《象》较《彖》稍晚。(《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多数学者虽然对各篇形成的具体年代有不同意见,但却认为《易传》从整体上看成书于战国时代。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主要有战国说、西汉说、东汉说等。主战国说者如北宋程颢《二程全书》、明代方以智《通雅》、清代魏荔彤《伤寒论本义》等,均否定《黄帝内经》为上古黄帝手笔,而主张为战国时期成书,现代学者任应秋将《内经》的内容与战国时代的《周礼》相比较,将《素问》的韵文文体与先秦的韵文文体相比较,认为《内经》为战国时成书。⑧主西汉说者,大多从《内经》的语言风格上进行推断。如宋代聂吉甫认为是西汉初淮南王刘安所作,明代吕复认为《内经》的学术思想虽出自先秦战国,但其文字成书则为西汉学者所为。现代有学者认为《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昔在黄帝……成而登天”一段文字,为引用自《史记·五帝本纪》及《大戴礼·五常德》,故其成书当在司马迁之后。也有学者根据字义进行推断,如“豆”字在先秦为盛物工具,而《内经》“豆”字均为“豆子”义,故《内经》成书年代主要在汉代。⑨主东汉说者,主要依据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认为《内经》晚于这两篇西汉的帛书,故形成于东汉。笔者赞同西汉说,并认为《黄帝内经》可能成书于汉武帝之后。虽然《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所作,是战国先秦至西汉的医学总汇,但最后的成书是在西汉,有的篇目如“七篇大论”可能出现在东汉甚至更晚。

由此可见,《易经》的成书早于《黄帝内经》数百年,《易传》也早于《黄帝内经》,从时间上看,《易经》、《易传》对《黄帝内经》产生影响是可能的。

三、文字引用情况

再来看看这两本书在文字上有没有引用与被引用的情况,即两者有没有发生关系的实然性。否定派的基本依据为,《内经》没有一处提到《易经》、《周易》或《易传》,没有一处引用《易经》的卦爻符号、卦爻辞,亦没有一处明显的、完整的《易传》引语。⑩诚然,现存《内经》中没有卦爻象、卦爻辞,但《内经》八十一篇中却有至少两篇相对完整地引用了《易传》。一篇是《素问·天元纪大论》,另一篇是《灵枢·九宫八风篇》。

《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有一段鬼臾区回答黄帝的话:“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文中“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乃化用《周易》乾、坤二卦《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曰阴曰阳,曰柔曰刚”,语出《周易·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化用《周易·咸·彖传》和《周易·系辞传》“万物化生”以及乾、坤、《彖传》“品物流形”、“品物咸亨”、“品物咸章”。《天元纪大论》在解释阴阳变化时说:“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也是引用化裁《周易·系辞传》“阴阳不测之谓神”,“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灵枢·九宫八风篇》记述“太一”以冬至之日,居叶蛰(坎)宫,然后依次是立春居天留(艮)宫、春分居仓门(震)宫,立夏居阴洛(巽)宫、夏至居上天(离)宫,立秋居玄委(坤)宫,秋分居仓果(兑)宫,立冬居新洛(乾)宫,每居一宫均为四十六日。将九宫(中宫为招摇,不用)与八方、八卦、八风、九数(中数为五)相配,其中九数的排列就是宋人阮逸、朱熹、蔡元定所谓的“洛书”。九宫、九数的排列至迟在西汉初年就已定型。⑾在战国后期成书的《周易·说卦传》中,已有八卦配八方的记载,即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乾西北、坎北、艮东北(这就是北宋邵雍所谓的“后天文王八卦”方位)。由此可见,《灵枢·九宫八风篇》关于八卦九宫的位序是受《周易·说卦传》的影响。

诚然,在《内经》八十一篇中,《天元纪大论》为后出者,《九宫八风篇》又并不重要,以此两篇的引文情况实难以证明《内经》与《周易》的关系。然而,如果从《内经》采用的基本范畴以及思维方式上考察,那么理由就充分了。

四、象数思维方式

考察《内经》与《周易》在思维方式上是否一致,是判断两者有无关系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内经》与《周易》都是采用了“象数思维方式”。

象数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以阴阳“卦象”为思维出发点和思维模型,以取象、运数为思维方法,以具有转换性能的“象数”、“义理”两种信息系统为思维的形式和内涵,以外延界限模糊的“类”概念对指谓对象及其发展趋势作动态的、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多值的判断。从本质上说,象数思维方式是一种模型的思维方式。所谓“模型”,是人们按照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用物质或思维的形式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模型可以分为物质模型与思维模型两大类。阴阳象数是一种思维模型,而不是物质模型。《周易》用卦爻作为思维模型,卦爻最基本的符号是阳爻—和阴爻--,阴阳爻的三次组合构成八卦(23=8),阴阳爻的六次组合构成六十四卦(26=64),六十四卦也可看成是八卦的两两相重

构成(82=64)。六十四卦是《周易》的基础模型,这个模型不仅包含六十四卦的卦象符号,而且包括它的排列次序。卦爻辞及《易传》则可看成是对这个模型的文字解说或内涵阐发。阴阳卦爻既有生成论意义,也有结构论意义,是象数思维的基点。其余六十二卦可看成是乾坤二卦的交合与展开。六十四卦是宇宙生命变化规律的完整的符号系统,也是理想的符号模型。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采用卦爻模型,但却采用阴阳象数思维模型。在《内经》中,无论是作为生理学、病理学基础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还是作为诊断学、治疗学基础的四诊、八纲、证候、本标、正邪等学说,均是阴阳象数思维方式的反映。中医说到底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13)象数阴阳思维模型体现以下特征:重整体、轻个体,重类比、轻分析,重动态功能、轻实体结构,重直觉体悟、轻实证量化,重程式循环、轻创造求异。《黄帝内经》遵循这个思维模型,一开始就没有走向机械、分析之路。《黄帝内经》将人看成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系统,而不看成是个不断分割的机体。在人体这个系统中小时空对应天地大时空,对应天时、物候、方位及万事万物,这种对应是由象数模型决定的。因此人体和整个宇宙在中医看来都是很容易把握的,只要用这个模型去推测、比拟就可以了。

象数思维模型还包括取象运数的方法,取象运数是《周易》的基本方法,也是《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黄帝内经》采用取象运数的方法,创立了藏象、脉象、证象以及治则治法学说。(14)

在象数思维方式支配下,《黄帝内经》以横向、有机、整合的方法认知生命,这无疑是生命科学的大方向,但也不能不看到中医不重量化、不重分析的思维取向导致对生理病理的细节认识不清,诊断辨证的较大“艺术性”、“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了中医发展的缓慢,造成了中医与现代科学的隔阂,可见“易”的思维方式给中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都是巨大的。(14)《黄帝内经》与《周易》的关系是深层次的、是思维方式层面的,这种思维方式层面的关系,还可以从两书的基本范畴上得到具体的体现。

五、“阴阳”范畴与阴阳思维方式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由基本概念、范畴组成的。要考察《周易》和《内经》这两本书的理论体系究竟有没有关系,必须首先对其基本范畴作一分析。两者共同采用的基本范畴主要有阴阳、五行、气、神、象、数,等等。这些基本范畴构成了《周易》和《内经》的理论基础。至于两者各自特有的范畴如《周易》的“卦爻”、“乾坤”,《内经》的“藏象”、“经络”、“证候”等,从本质上看,均可以从上述共同范畴中找到思维基础或同质内涵,如“卦爻”、“乾坤”与“阴阳”同质,“藏象”、“经络”、“证候”等中医范畴虽然有医学的特定内涵,但其理论基础正是阴阳、五行、象、数。本节分析“阴阳”基本范畴及其思维方式。

“阴阳”是《周易》的最基本范畴和理论精髓。虽然《周易》经文没有出现“阴阳”二字。(15)但《周易》经文中卦爻的基本符号“—”、“--”却反映了上古先民的阴阳观念。这与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以及农业耕作生产有一定关系。上古时代人们观察日月之象,昼夜、阴睛、寒暑变化,发现大量相反相对现象,又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向阳者丰收、背阴者减产等现象,殷、周时期,人们就总结出“相其阴阳”的生产经验。《易经》除了系统记录下阴阳卦爻符号外,还提出了乾坤、泰否、剥复、损益等阴阳对立的卦名,在卦爻辞中也有吉凶、上下、大小、往来等对立的词语。可见至迟在殷、周时期,阴阳的观念已相当成熟。

到了西周末年,已明确提出“阴阳”二字,“阴阳”已被上升为解释事物运动变化的哲学范畴。如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周宣王卿士虢文公以阴阳二气解释自然现象,认为土地解冻是阳气上升,春雷震动是由于阴阳二气处于“分布”状态。周幽王太史伯阳父以阴阳二气解释地震,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这是现存文献中“阴阳”概念的最早记载。春秋时期,史官亦以阴阳二气说明气候变化(16),越国大夫范蠡将“阴阳”用于兵法,提出“阳至而阴,阴至而阳”,“后则用阴,先则用阳”(17)的策略。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阴阳”两面,“阴阳”二气相互包容在一起,处在一种统一冲和状态之中。战国中期,《管子》的《幼官》、《四时》、《五行》、《轻重己》等篇标志着阴阳与五行合流的实现。(18)战国晚期的邹衍进一步将阴阳五行结合在一起,提出五行相胜、阴阳消息的学说。

当然将“阴阳”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达到空前水平的是《易传》。“易以道阴阳”(19),《易传》第一次系统地将“—”、“--”解读为阳爻、阴爻,并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无论是“--”、“—”符号还是“阴阳”文字,其基本内涵都是一致的。“阴阳”和“--”、“—”,是对宇宙生命的功能、属性、关系所作的归纳和分类,表示宇宙生命的一体两仪,既是对不同事物的归类,又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归类。体现了一分为二的宇宙生命发生论、结构论、功能论观点。《周易·系辞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在《易传》作者看来,天地、尊卑、贵贱、动静、刚柔、日月、寒暑、男女都是“阴阳”的显现。《易传》把“阴阳”提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阴阳不仅是宇宙生命的本元(“乾元”与“坤元”),而且还是宇宙生命的运动过程。

《黄帝内经》同样把“阴阳”视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和主宰。《素问·阴阳应象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天元纪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无论是“四时阴阳”(或“阴阳四时”)

还是“五运阴阳”,都归结为“阴阳”,“阴阳”才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黄帝内经》正是将“阴阳”视为解释人体生命的最高范畴,人体生理、病理等一切器官、功能、活动、病变都可用“阴阳”加以描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认为天地、上下、男女、左右、水火都不过是“阴阳”的代称。《内经》还从人体生命现象出发,认为“阳化气,阴化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不仅将藏府、气形、气味、上窍下窍、腠理五藏、四肢六府等作了“阴阳”分类,而且说明了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换。《黄帝内经》的治疗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20)“平”就是人体阴阳的和谐平衡。

《周易》和《内经》对“阴阳”的基本属性、功用,“阴阳”之间的对立对待、和谐统一、运转变化的关系作了十分精详的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易》就是关于宇宙“阴阳”的哲学,《内经》就是关于人体“阴阳”的科学。明代张介宾对医与易的关系作了概括:“欲该医易,理只阴阳”。(21可谓透辟!

当然,《内经》的“阴阳”除基本特质与《周易》相同外,还有自己特殊的医学涵义。此外,在“阴阳”的进一层分析上,《内经》与《周易》也有所不同,《周易》是“一分为二”,在“阴阳”基础上分出“四象”(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再分出“八卦”;而《内经》是“一分为三”,即在“阴阳”基础上分出“三阴三阳”。《黄帝内经》有系统的“三阴三阳”记载,三阴三阳的名称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与“二阴二阳”相比,在“太阳”、“少阳”中增加了“阳明”,在“太阴”、“少阴”中增加了“厥阴”。三阴三阳划分的依据是阴阳之气的多少盛衰。《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阴阳之三者,何谓?曰:气有多少,异用也。”气的多少盛衰的不同,对生命的作用也不同,所以就用三阴三阳来表示。可见三阴三阳是标记“气”的数量、层次的符号,而“气”又是宇宙生命的本质和精神实在,因而“三阴三阳”实际上与“一阴一阳”、“二阴二阳”一样,都是生命的符号。在《内经》等几部经典中,三阴三阳共有二十九种排序,按其内涵可分为九大类,即经脉生理特定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映类、脉诊部位类、日周期类、旬周期类、年周期类、六年至十二年周期类、其他类(22)。如果说以“二”为基数的“阴阳”范畴更适用于表现天道的话,那么以“三”为基数的“阴阳”范畴则更适用于表现人道、表示人的生命活动、生命规律。

六、“五行”范畴与五行思维模型

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中国先哲用以描述宇宙生命属性规律的另一组符号系统。“五行”分别是五种物质—能量—信息的符号,“五行”之间的各种关系(生、克、乘、侮、藏……)反映了宇宙生命各种物质、结构、能量之间的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

“五行”是《黄帝内经》重要的范畴和理论框架,而在通行本《周易》中却没有“五行”的记载。因此否定派据此认为《周易》与《内经》无关。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

为虽然通行本《周易》未提及“五行”,然而帛书本《周易》却提及“五行”,而帛书本是一种比通行本更早或同时的《周易》版本,因而不能简单地说《周易》是不讲五行的。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易经》和《易传》。《易传》有六篇即《二三子问》、《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其中提到“五行”一词有三次,即《二三子问》提到两次,《易之义》提到一次,此外《要》提到“水火金土木”一次。

《二三子问》第十二、十三行:“圣人之立正(政)也,必尊天而敬众,理顺五行,天地无困,民□不渗(?),甘露时雨聚降,剽(飘)风苦雨不至,民心相以寿,故曰番(蕃)庶。”《二三子问》第十九行:“□ 德也天道始,必顺五行,其孙贵而宗不(?灭)。”

《易之义》十三行:“子曰:五行□□□□□□□□□□□□用,不可学者也,唯其人而已矣。”

《要》二十一行、二十二行:“故易又(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又(有)君道焉,五官六府不足尽称之,五正之事不足以至之……”(23)

关于《二三子问》与《要》的成书年代,已有不少学者作了研究,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是不同于通行本《易传》的另一传本(24)。

对“五行”的考释,出现了不同观点。有人认为《二三子问》和《易之义》中的“五行”并不指《要》的“水火金木土”,而是指“天地民神时”,理由主要是“水火金木土”在《要》中是讲“地道”的,而“五行”在《二三子问》中每与“顺”连用,是讲天道、人道的,因而两者并不相同(25),此说似可商榷。笔者认为,水火木金土“五行”在战国及以前不仅指地道,而且也指天道、人道。五行指地道,如《史记·天官书》所说“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左传》中更有大量记载,如《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昭公二十五年》:“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昭公三十二年》:“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国语》也有多处记载,如《鲁语》说:“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郑语》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五行”也可指天、人,甚至可以说“五行”原本就是出于定星历、正天时的需要而创立的,如《史记·历书》“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管子·五行》:“昔黄帝以缓急作五声……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则是指人事而言。由此可见,先秦木火土火水“五行”概念所指很宽泛,涵盖天、地、人三才之道。

《二三子问》中的“理顺五行”、“必顺五行”前面各有“尊天而敬众”、“与天道始”,显然“五行”是就天道、人道而言的,《易之义》虽阙字过多,但从后句“不可学者也,唯其人而

已矣”,似可推测也是言天人之道的。这也正体现了该两篇“顺天应人”的思想,其中的“五行”应当就是《要》篇中的“水火金木土”,而不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天地民神时”。这一点还可从《要》中得到证明,《要》在讲“君道”时,用了“五官六府”、“五正之事”,其“五官”当指“五行之官”,“五正”当指“五行之正”,即《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所谓“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六府”亦与五行有关,即《左传·文公七年》所谓“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由此可见,帛书《易传》“五行”即指“水火金土木”。值得注意的是帛书《易》已开始出现以“五行”解《易》的倾向,虽然还没有达到以“阴阳”解《易》那样的系统性,但这种风气对汉代及其后易学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易学家最终成为汉以后中国学术史上五行学说的主要阐发者。

再回过头来看看通行本《易传》,虽然没有明言“五行”,但不能说没有五行的丝毫影响。如《系辞传》言“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表明以“五”为贵的思想。再譬如《说卦传》在阐述八卦的取象时说:“乾为金”、“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已经明言这四卦的五行属性,至于其他四卦也隐含了五行属性,如“坤为地”、“艮为山”,“地”、“山”皆属土”;“兑为毁折,为刚卤”隐含具有“金”的属性;“震为决躁,为蕃鲜”,隐含具有“木”的属性。另《说卦传》还将八卦作了八方的方位规定,从文献上考察,“五方”观念是“五行”的源头之一,五方早期即有了五行的规定性,由此推测,八卦依据其方位也可确立其五行属性,不过这一点通行本《易传》中并没有展开。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明确指出《易》蕴含阴阳五行之理。《易传》与五行的关系,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当然即便承认《易》言五行,也不能由此将“五行”看成《易》的“专利”,更不能将《易传》看成“五行”的最早记载文献。

事实上,“五行”的观念起源很早。至迟在上古三代就已经形成。“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夏书·甘誓》(26)和《周书·洪范》(27)两篇中,《虞书·大禹谟》只提到五行名目:“水火金木土谷维修,正德利用厚生维和。”但没有提到“五行”一词。《甘誓》相传是夏启伐有扈氏的誓词:“启与有扈氏战于甘之野……(启)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洪范》是箕子对周武王的答问:“(武)王访于箕子……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洪水,汩陈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du,败坏)。鲧则殛死,禹于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从文义上看,《甘誓》和《洪范》所指“五行”并不相同。前者“五行”当指五行德行;后者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即五材。“五材”,又指五种功能属性。

《黄帝内经》即是将“五行”作为五种功能属性而加以运用的。如将人体生理器官按照“五行”分为肝、心、脾、肺、肾五大功能系统,建立了藏象学说,《素问》的《金匮真言论》《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五脏生成论》以及《灵枢》的《本神》、《五味》等篇章对此作了系统论述,依据功能属性原则,将人体器官、情志以及自然界的时间、空间、气候、声音等各种因素归为五类,一一与五脏发生联系,五行、五脏成为人体生命乃至于宇宙万物的核心。

五藏模型归类可列表如下

五藏

基本功能

藏血,主疏泄

主神明,主血脉,藏神

主运化,统血,主升清

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主治节

藏精,主水,主纳气,主命门之火

表里关系

小肠

大肠

膀胱

开窍

所主

肌肉

其华所在爪

五志

五色

五声

五季

长夏

五气

湿

五味

五化

五位

西

社会职能

将军之官

君主之官

仓廪之官

相傅之官

作强之官

这种以五行整体划分、类属人体生命及自然万物的思维方法就是“取象”的方法,与《周易》对“阴阳八卦”划分、归类世界的方式一样,都体现了“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全息思想,也都反映了两者重道轻器、重功能属性轻实体结构的功能性、动态性的思维原则。

七、结论

1、《周易》与《内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周易》成书早于《内经》,《内经》个别篇章有引用《易传》的情况,表明《周易》对《内经》有影响。《周易》对《内经》的影响,更重要是体现在思维方式层面。《周易》的思维方式可以归结为“阴阳”(象数)思维方式,它是《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2、承认《周易》对《内经》的影响,并不是排斥先秦诸子典籍对《内经》的影响,反而更体现了这种影响,因为《易经》是先秦儒、道、阴阳等各家的总源头,《易传》是先秦儒道各家的总汇合,《周易》集中代表了先秦各家的思维方式。

3、作为《内经》理论基础的“阴阳”范畴,其最早的文献记载并不是《周易》,也就是说无论是“发明权”或“专利”都不属于《周易》,但《易经》卦爻却是阴阳观念的最早符号记载,而且在先秦时代,还没有任何一部书象《周易》这样集中系统地论述“阴阳”理论。作为一部“阴阳”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的集大成专著,它对《内经》的影响就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然的了。

4、“五行”是《内经》理论的另一重要范畴。通行本《易传》虽未明言“五行”,但已隐含重“五”观念和以五行解《易》趋势;帛书本《易传》则开始以五行解《易》,其“五行”即“水火金土木”而不是“天地民神时”。但因为《周易》不仅没有“五行”的“发明权”或“专利”,而且还不是系统论述“五行”的专著,所以在五行学说方面它对《内经》的影响较小。

5 、“象数”模型是《周易》的基本模型,《内经》依据这一模型建构了中医生理、病理、诊疗理论体系。以“数”模型为例,《内经》以“八”、“七”为周期论述男女生长的节律,以五行生成数与九宫数论证五脏学说,以天地之至数了论述三部九候、九窍、九脏、九针,以六位数论述三阴三阳……“象数”模型对《内经》影响较大。此外,取象运数的方法也是《周易》和《黄帝内经》的基本方法。

6、研究《周易》与《内经》的关系,对中医学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认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有助于认识中医学的思维特征和理论实质,从而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对此项研究,切不可作无谓的比附和任意的拔高。

注释

1 邹伟俊主编《医易新探》(1986年,内部版),邹学熹《中国医易学》(1989年,四川科技版),杨力《周易与中医学》(1989年,北京科技版),黄自元《中国医学与周易原理》(1989年,中国医药科技版),麻福昌《易经与传统医学》(1989年,贵州人民版),李浚川、萧汉明主编《医易会通精义》(1991年人民卫生版),何少初《古代名医解周易》(1991年,中国医药科技版),孟庆云《周易文化与中医学》(1995年,福建科技版),张其成主编《易医文化与应用》(1995年,华夏版),张其成《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1999年,中国书店版)等。

2 1986年12月南京“医易研讨会”,1989年10月贵阳“医易相关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1990年11月泰安“国际周易与中医学思想研讨会”,1991年12月福州“海峡两岸医易学术研讨会”,1993年11月贵阳“国际周易与传统医学文化研讨会”,1995年3月南京“国际易医学术研讨会”,1996年10月“国际中医与周易学术研讨会”,1998年10月北京“国际传统医学与传统文化(周易)研讨会”等。

3 廖育群:《岐黄医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4 薛公忱:《略评“医易同源”及“医源于易”》,载《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5 李申:《周易与中医关系略论》,载《易医文化与应用》,华夏出版社,1995年。

6 金景芳:《学易四种》,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7 韩仲民:《帛书〈系辞〉浅说》,载《孔子研究》1987年第4期。另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长春出版社,1992年版)也赞成这一观点。

8 任应秋:《〈黄帝内经〉研究十讲》,载《内经研究论丛》,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9-19页。

9 钱超尘:《“豆子”与〈内经〉》,载《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10 薛公忱:《医与易之合—分—合》,载《国际易学研究》第三辑,1997年。

11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候墓出土了一个“太乙九宫占盘”,其九数排列即同此。

12 张其成:《易学象数思维与中华文化走向》,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另拙著《易道:中华文化主干》、《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中国书店1999年1月版)对此作了进一步探讨。

13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14 张其成《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对此作了分析。

15 《易经·中孚卦》九二爻辞“鸣鹤在阴”中的“阴”字并不是一个与“阳”相对称的哲学概念,而是“荫”的意思。

16 《左传·僖公十六年》记载周内史叔兴对六蠲退飞过宋都的解释:“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记载鲁国梓慎对日食的解释:“旱也,日过分而阳犹不克,克必甚,能无旱乎?”《国语·周语下》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乐官州鸠对音乐作用的解释:“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

17 《国语·越语下》。

18 白奚:《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239页。

19 《庄子·天下》。

20《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义》。

22 王玉川:《运气探秘》,华夏出版社,1993年,6-9页。

23陈松长、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424-435页。

24 朱伯昆认为成书于战国中期以后至战国末年,或成于秦汉之际或汉初;张立文认为《二

三子问》成书于春秋以后,战国初期到中期,《易之义》成书于战国中期,《要》成书于战国中期稍后;陈鼓应认为《二三子问》是秦初作品,《易之义》和《要》撰作于秦末汉初。均见《国际易学研究》第一辑,华夏出版社,1995年。

25邢文《马王堆帛书〈周易〉与五行说》,载《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330页。

26 《尚书·甘誓》,今学者普遍认为其真正成文时间不在夏启时代,是出于后人的假托,可能晚于《洪范》。

27 《尚书·洪范》,其成文时间同样不在周武王时代,而是后人假托。

(本文已发表于《国际易学研究》第6期)

现代人格心理学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的概念 人格心理学以人格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的结构、发展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一、人格的多种定义 1、总和式定义 始于古罗马时代,他们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比如沃伦认为人格包括个人品性的各方面,普林斯认为人格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 这种定义有助确定人格的外延,探讨人格应该包括的特性,有一定启发作用。这种定义是肤浅的人格特质并不是简单的总和,而是有机的整合。 2、整合式定义 强调人格各种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人格的各种属性只是构成整个人格的元素,人格由这些元素组成。 比如卡米查尔认为人格室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克柯迪认为人格是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个人特有倾向的整合。 3、层次性定义 把人格的各种属性看做是又组织的,并安一定层次结构排列,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统一性。 比如詹姆斯把自我分为四个内在统一的层次:第一层室物质自我,包括人的身体、财产和朋友等;第二层是社会自我,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第三层是精神自我,它的功能室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尽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的不协调;第四层是纯粹自我,即对自己进行反省的自我,也就是自我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 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个体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方式。 比如肯卜夫把人格定义为人在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这种定义着重于人格的功能,没有指出人格的内在特性和本质。 5、区别性定义 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 比如思科恩认为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同一体。 上述定义虽指出了人格的某些特征,但是不全面。奥尔波特指出人格室人体内部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 二、当代大百科全书和主要教科书中人格定义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的有机结合。 3、《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人格与一个人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通常主要指情感——意动的特质。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关系概述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人类与自然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等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的、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以致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有限的生物圈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已经不堪重负。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大面积的酸雨沉降,一些地区洪水肆虐,另一些地区干旱成灾,华夏席卷沙尘暴……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开始显示其被动地制约人类发展的一面。而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走上新的和谐状态;继续对自然肆无忌惮地改造和征服,使之服务于人们眼前的利益,人与自然的矛盾将迅速激化,进而大

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

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 【摘要】《周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在科学技术未被人掌握的古代,人们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它可以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本文从《周易》的起源,《周易》的作用以及《周易》的现代影响介绍了《周易》。【关键词】人更三圣、六十四卦、占筮、古代预测、政治决策、自强不息《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周易》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后人。 一、《周易》的来源 (一)《周易》的作者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指六十四卦的卦形和卦爻辞;“传”,指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论,亦称“十翼”。有关《周易》的作者,班固撰《汉书.艺文志》,承司马迁之说,将《周易》经传的作者及创作时代扼要地概括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谓“上古”的伏羲氏画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绎为六十四卦并撰写卦爻辞,“近古”的孔子作《易传》十篇。 (二)《周易》名字的含义 关于《周易》名字的由来及其含义现在也是众说纷纭,现在大都认为:“周”字之义:一曰“周”指周代;二曰“周”字义取“周普”。尚有兼取两说,而实主“周普”之义者。“易”字之义,古今说者尤为多,择其要者约有七种:其一“易”为“蜥蜴”;其二、“易”一名而含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其三、以“日月”为“易”;其四、“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五义其五、“易”为占卜之名又用以名占卜的官;其六、更简易;其七、“甲骨文“易”字的写法,取”日出“之形,变易。 (三)《周易》的的卦象

论梅花桩的起源及其文武一体的特点

论梅花桩的起源及其文武一体的特点 梅花桩不仅是一派拳术或养生的方法,而是流传在民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和“根”。相传在西周以前,约在公元前一千多年,有一个祖师化名“云盘”,住在“西域天盘云程孝县清静宫玄金殿”,即现在的昆仑山一带。他创造了两种拳,一为“八卦”;一为“梅花”。它们的图谱分别是:其中“八卦”的图谱是“八卦”、“三爻”、“阴阳”、“太极”;而“梅花”的图谱则是“五行”、“八方”、“九宫”、“太极”。图谱的前三项说的是人类认识宇宙、认识万事万物时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思维顺序。例如“八卦”图谱中的“八卦”,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方位或八个卦相,它们也分别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天地万物的一种简约形相。“三爻”(又称“三才”),即天、地、人。“阴阳”,也是阴、阳二爻。又如“梅花”的图谱则是:“五行”,即金、水、木、火、土,它们代表了万事万物的五种基本性质或五种基本组成因素。“八方”,即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八个方向,因为宇宙间的任何事物,也都与方向有关。“九宫”,则指八个方向及中心一点的九个位置,在此它表示着多种多样的地域或地形,因为任何事物也都受着它所在的地域、地形的影响。在以上“八卦”和“梅花”的图谱中都有一个“太极”的图象,这表示上述的两种思维顺序,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思维规律━━“太极”。 《太极图》是一个思维规律的模式,这就是: 一、万物都有阴有阳,而且要阴阳分明,达到阴阳平衡; 二、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纯净的,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相渗透; 三、《太极图》中的阴阳交界是一条光滑的曲线,它表示宇宙万物的阴阳变化也是逐渐地,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根据中国古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解释:“太极”系由“无极”而来,“无极”为宇宙之始,由“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于是万物生矣,这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的顺序。《系辞》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这里的“天下之至神”,即大脑产生的灵感。人类可以通过练功而达到心性的“寂然不动”,“静能生慧”大脑的潜意识活跃灵感被激发。(见作者所

浅谈周易与中医理论

浅谈周易与中医理论 《周易》被称作“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源头之一。自《周易》一书诞生后的几千年间,历代学者对其不断的进行解读与诠释,而成为中国学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即“易学”。易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医学同样受到极深的影响,故有“医易相通”之说。 《周易》卦象在藏象学中的应用 自宋代理学出现之后,易学的研究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大发展时期,这成为易学从庙堂走入民间,在全社会普及的一个契机。在医学领域内,宋代援儒入医的潮流导致大量儒医的出现,使得医生行业内平均的素质与学养大为提高,易学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构建医学理论的思想重要工具之一,故有“医易同源”之说。与以往易学对医学只有间接影响不同,明代之后的医家更倾向于直接引用《周易》中的引文与卦象来说明其学术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以《坎》、《离》的卦象来比喻肾藏与心藏。 以卦象喻五藏最初源自其五行属性归类,《难经集注·荣卫三焦第四》曰:“八卦属五脏法三焦,以明人之三焦法象三元也。心肺在上部,心法离卦,肺法兑卦;乾卦,主上焦,乾为天,所以肺行天气;脾胃在中部,脾胃属土,统坤卦;艮亦属土,艮为运气,主治中焦;肾肝在下部,肾法坎卦,肝法震卦;巽卦,主下焦,主通地气,行水道,夫如是。乃知坎离震兑坤以法五脏,乾艮巽乃法三焦,以合八卦变用。” 而后,《坎》卦与肾藏的关系引起了医家们的注意。自刘完素首倡新“命门”学说以来,命门、相火与肾藏的关系就成了医家门讨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肾中藏先天真阴、真阳的结构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为说明这一理论,《坎》卦的卦象作为最佳的理论模型,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坎》为水,喻肾藏,其卦象为二阳夹一阴及象征二水夹一火,亦即两肾之水夹命门相火之象,代表肾中藏命门真阳。《医贯·医巫闾子医贯序》曰:“水之生于火也益信。火生乎水。亦还藏于水也。其象在坎。一阳陷于二阴之中。而命门立焉。盖火也而肾水寄之矣。”于此相对,《离》卦卦象也被用来暗指心火中藏有真阴,《周慎斋遗书·二十六字元机》曰“且真阴藏于离宫,故曰神阴。”即指“真水实生于心”。 “心肾相交”即肾升心降的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曾明确指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但此说只是以心肾之间静态感应,来解释《内经》中“心主耳”的说法,而并无明确的动态升降交流。首先明确提出肾升心降理论的,可见于五代时期的道家内丹学经典《钟吕传道集》中“肾气”与“心液”的理论,而在医学界内,则首见朱丹溪“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说。易学认为阳气向上运动,阴气向下运动,以乾坤二卦代表阴阳,若初始状态即是阳上阴下的话,阳气越升越高,阴气越降越低,两者分离,是为《否》卦,是不好的趋势,将会招来灾祸;反之,若初始状态即是阴上阳下的话,阴气自上而下降,阳气自下而上升,阴阳相交而融合,是《泰》卦之象,故称“阴阳交泰”,最为吉利。更进一步说,坎卦为水属阴,但其象为二阴夹一阳,又象征阴中之阳;离卦为火属阳,但其象为二阳夹一阴,象征阳中之阴。坎上离下为水火《既济》卦,阳升阴降,阴阳相济,代表事情成功与顺利;而离上坎下为火水《未济》卦,阳逾升而阴逾降,不能相交,代表事情尚未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心肾相交”理论完全是模仿《泰》卦与《既济》卦而设计的,故又有“心肾交泰”或“水火既济”之称。故《医学入门·脏腑》曰:“两肾二系相通下行,其上则与心系通而为一,所谓坎北离南,水火相感者也。” 由《坎》、《离》两卦卦象进一步分析,即得出肾阳与心阴乃人体之真阴真阳的结论,而此真阴真阳又恰恰正是人体气机升降的原动力。《周慎斋遗书·阴阳脏腑》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夫肾属水,水性润下,如何而升?盖因水中有真阳,故水亦随阳而升至于心,则生心中之火。心属火,火性炎上,如何而降?盖因火中有真阴,故火亦随阴而降至于肾,则生肾中之水,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阴真

易经与人生

感悟《易经与人生》 摘要: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对于已经距我们数千年之久的古代文化书籍,以及里面所包含的自然哲学、伦理实践和对人生的看法态度,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在这个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精神方面却缺乏食量的时候,易经更具有引导作用,就像航行在大海中航船的灯塔一样,在迷失的时候能够找回自己的方向。在《易经与人生》这门课程学习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对《易经》这门深奥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程中,老师讲解的几项基本的卦象,也使得我对人生和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易经乾卦坤卦 据说,易经是由伏羲氏和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先有伏羲氏做先天八卦图,后周文王姬昌被囚七年,闲来无事在前人基础上推演出后天八卦图。从本质上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籍,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了这些预测规律理论的书。以现在的角度看,这很有迷信的成分,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占卜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奠基和促进作用,而易经更是对后来各种文化、经籍、言行等等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无论是儒家、道家等远古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到明朝时期创立的心学,乃至民国创立现在很流行的厚黑学,在它们的立言中都能找到易经的根源,也因此,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成为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本质就是用来占卜的书,但是社会中的很多人却打着易经的旗号招摇撞骗,像什么算命测字看风水。我认为,学习易经能够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能够预测到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但是这要求学习者本身的学习修养,这么深奥的哲学思想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够看透看穿的,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看透所有人的未来。易经,给有学问的人带来的是人生的境界与追求,给迷信的人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易经》及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班级: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班级代号:119441 姓名:赵林旺 学号:1109634006

泰卦 在《易经》的卦序中“泰”列第十一卦,是由“坤”卦演化而来。在“坤”宫第四卦为“泰”卦所在的位置,“泰”卦达到了阴爻与阳爻的平衡。泰卦上坤下乾,天下地上,乃天地交通、阴阳和畅之象,故名泰卦。泰大通也。内乾“健”而外坤“顺”,这其中以阳刚主导于内,则阴柔听命于外,这样的一种格局就很吉祥,而六爻上下交流自然感应所以亨通。泰卦以上下大通为象,阴居上而求乎下,阳居下而应乎上,上下相应相通。泰者,君子之道大行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故亨通无碍也。然泰久必否,此为天理之必然也,故处泰之道,当居安思危,常守正固,修人事以胜之,则可保其泰也。世之小人不可胜尽,必欲迫而逐之,使之穷而无归,其势必至于争,争则胜负之势未有决焉,故独安夫“泰”,使君子居中,常制其命;而小人在外,不为无措,后君子之患无由而起,此“泰”之所以为最安也。 卦意: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事业:坚持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事业已达到顺利的境地,更应小心从事,居安思危,积极寻求、开拓新的事业,方可继续前进,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必遭失败。 经商:顺利。务必注意市场动向,开拓新的领域,展开新的竞争。为此,密切与他人的合作,争取各方面的帮助,但需谦虚谨慎,警惕巧言令色的小人。 求名:具有成功的条件,但一定得更加努力,刻苦追求,最忌聪明反被聪明误。外出:一帆风顺。 婚恋:美满姻缘。谈恋爱却不可不认真对待。 决策:吉祥如意。适应能力强,各项事业能成功。能谋善断,长于人际关系,能团结他人共创业绩,灵活机动,很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向新的领域迈进。但在人生途中必须兢兢业业,尤其不可麻痹大意,在择朋选友方面更应慎重,切防小人倒运。 “泰”的解释为互通,天地相交,万 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 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 变者泰(通)。“泰”,通畅、平安的意 思,这是泰卦总体形势的特征。 《序卦传》说:“履而泰,然后安,故 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泰卦紧接着履 卦发展而来。履卦的卦象上天下泽,乾阳 在上,兑阴在下,象征辨别上下之分的等 级秩序,所以说“履者礼也”,履卦的总 体形势就是遵守这种等级秩序的规定,循礼而行。泰卦的卦象与履卦恰恰相反,乾阳在下,坤阴在上,看来是颠倒了上下之分的等级秩序,违背了循礼而行的原则,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表面形式上的颠倒违背,才使得总体形势通畅平安,形成“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谐。所谓“履而泰,然后安”,“而”是连词,一方面表示由履而泰是一种前

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

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 时间:2007-03-29 21:50来源:张其成国学网作者:张其成点击:2081次 ——兼论帛书《周易》五行说 张其成 关于《周易》与中医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有“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之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更是掀起了一场“医易热”,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研究“医易”的著作出版了十几本,①有关“医易”的专门学术会议开了八九次,②论文竟高达数百篇之多。在医与易关系上,大部分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医学理论与《易》无关”。③“《易经》、《易传》都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自《易经》产生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它对医学几无影响”。④“将医理放入《周易》之中,认为医生必须通晓《周易》,是从明末才开始的思潮,是一部分医家的认识和主张”。⑤由上述可见两派在对待隋唐以后“医易会通”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分歧的焦点是在隋唐以前,尤其是《黄帝内经》与《周易》有没有关系的问题上,肯定派承认两者有密切关系,《周易》对《内经》有影响;否定派不承认两者之间有关系。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一、从实践活动层面考察“医易”是否同源 对易医是否同源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实践活动、文字载体、思维方式等层面进行横向的比较,才能作出相对客观的判断。从实践活动层面看,“医”是一种医疗活动,“易”是一种占卜活动,两者都来源于原始宗教巫术。汉字“医”古为“ ”或“ ”,许慎《说文解字》说“酉”即“酒”,“酒所以治病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酒有治病的作用,医与酒的关系,自不待言。“医”与“巫”有什么关系呢?按照正统说法医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怎么与巫术迷信相提并论?其实医术与巫术都是原始人类的实践活动,古代即有“医巫不分”之说。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原始人类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面前,惊恐不安,于是产生了万物皆有灵的自然观,出现了祖先崇拜、自然万物崇拜,以及原始宗教。原始人类企图找出于己有益的沟通神灵的途径,如某一患者通过祈祷鬼神而减轻了症状或者痊愈,那么这种祈祷做法就会被更多的人接受,成为初步的巫术。渐渐地,巫术承担起祭祀、占卜、祈禳、祛鬼等各项活动,自然也包括诊断(找出作祟的鬼神)、治疗(用歌舞、占卜、祭祀、祝由、咒禁等方法来驱赶作祟的鬼神)。可见原始巫术中包含着医术。据《山海经》、《尚书》、《史记》、《说文》等古籍记载,中国最早的医人皆为巫,如巫彭、巫抵、巫相、巫咸皆为神医。《汲冢周书·大聚》说:“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病”。将半巫半医之人称为“巫医”。《论语·子路》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确实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流是中国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这是它与别的宗教信仰的根本不同之点。道教的产生也很特别,它不是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逐步积累、多渠道汇合而成的,它正式产生于东汉后期,然而孕育过程很长,上限极难具体确定。道教前期分为丹鼎与符两大派。符派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灾为主要宗教活动内容,组织上多系民间道教,如汉末的五斗米道与太平道。魏晋以后,太平道被镇压,五斗米道转化为上层天师道。南北朝时又分为南北天师道。丹鼎派侧重清修炼养,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别。唐代李氏皇朝与老子李耳联宗,推崇道教。宋代真徽二宗迷恋道教,并开始组织编撰《道藏》。金元之际,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形成南北两大教派。南方为正一教,由张天师后世子孙掌教,中心在江西龙虎山,活动以符为主。北方有王重阳在金代创立全真教,炼养性命兼融儒释。其弟子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教盛极一时。明代正统、嘉靖、万历时期,道教亦很发达,巨大规模的《道藏》陆续编成。此后直至清末,道观虽不断修建,然而道教逐步丧失了理论上的创造力,走身衰减。然而道教的思想影响却在民间不断扩展起来。 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生命为中心的。 一、“有形皆含道性”的生命平等观 道教是重视生命的宗教。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太平经》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南朝时的《三天内解经》说:“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 然而,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根本途径在于得道成仙。道教所要得的“道”,即是“自然”;而“道”的自然性,最根本的就在于其生命,在于化生万物;因此,“道”就是生命本体。老子《道德经》把“道”称为“天地母”,赋予“道”以生命,又明确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道”生天地以及人和万物。《老子想尔注》明确地说:“生,道之别体也。”所以,道教追求生命并不是通常那种单纯地追求长生不死,而是要在追求“道”的生命本体的过程中,实现人的长生不死。在道教看来,自然 界的一切都是由“道”的生命本体化生而来,而且都含有“道”的生命本体,因而都是一种生命;各种生命虽然形式并不相同,但就生命本体而言,是一致的;各种形式的生命都是“道”的生命本体的体现。因此,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是平等的,而且人与动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道教不仅在宇宙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的同源、同根性,而且,还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从本体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皆有道性。梁陈时的宋文明对道性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明确提出“一切含识皆有道性”,认为人以及有心识的动物均有道性。唐代著名道士潘师正在《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则更为明确提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认为天地间

试论周易与音律论文

试论《周易》与音律 摘要:《周易.系辞传》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论断,简洁明快地突显阴阳本原性的意义。阴阳之道变化发展的原理可以通融无碍地解说律吕之变化生成规律。由阴阳二气构建起来五声、十二律相生相谐序列,充分地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即试图对《周易》的思想及音律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从而揭示其思想文化的深处底蕴。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该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从艺术领域来看,文学、书画、建筑、音乐等门类都受到易学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学者依据易学各种爻卦符号、象数模式来构建乐律的变化生成形态,从而使得《周易》与音律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音律呢?通常我们把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称为音律。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音律有多类,而人们熟知的主要音律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 三种。其中"十二平均律"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中国古代的音律,依据《周易》阴阳二气相反相成朴素唯物辩证观点,构建五声、十二律相生相谐序列。《汉书 . 律历志》指出:“五声之本,生于黄钟之律,九寸为宫,或损或益,以定商、角、徵、羽;九六相生,阴阳之应”。这说明宫声以律管九寸为基础,而商、角、徵、羽都以九、六为基数,与《易经》的九为阳,六为阴,阴阳二气相应,说明中国音乐之产生贯穿着《周易》的精神,即《周易》就是中国音律的理论依据。 因此本文将集中对《周易》与音律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周易》知识介绍 《周易》:它是我国古代—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对其书名含义,历代有多种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说,其中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为了更好地阐发《周易》与音律的关系,下面对《周易》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进行介绍。 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

2019年湖北省名校联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3月份)

2019年湖北省名校联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3月份)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已广为流传,其内涵主要是对贵族或执政者的专称,而较少涉及人格内容的道德意蕴。如《尚书》卷十三说:“君子勤道,不作无益害有益。这里的“君子”,显然是执政者或贵族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通过孔子从不同侧面的反复解说和阐发,“君子”一词被赋予许多优秀道德的内涵,成为一种理想人格模式的称谓。 翻开《论语》,有关“君子”的论述俯拾即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尊贤而容众,喜善而矜不能”,等等。这表明,孔子常在君子与小人的对举和比较中,肯定和褒扬君子是他心目中的道德高尚之人。在《论语》里,孔子也数次提到“圣人”,但他明确对弟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这就是说,圣人难以看见,也难以企及,但君子能够见到,也可以并应该努力做到。 作为孔子精心勾勒和塑造的可望可及、可学可做的理想人格,君子形象在中华文化数千年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推崇。《周易》中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被张岱年等学者认为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涵的最佳概括。《孟子》中“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论述,使君子人格的内蕴更加丰富,影响更加深远。值得注意的是,君子不仅是儒家着力打造和推举的理想人格形象,道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概念及其人格内涵也颇为认同。人们耳熟能详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就是《庄子?山水》中的名言。荀子在构建礼法体系时强调“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在荀子看来,一个崇尚礼法的社会,如果没有君子这样品行高尚的人来参与和维护,那将会失去构建礼法社会的基本前提。 后来,思想家对“君子”概念的引述和阐发同样不胜枚举。从西汉的董仲舒到东

从_周易_辩证思维论中医发展

从《周易》辩证思维论中医发展 Discu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Zhou Yi 孙爱云Sun Aiyun1,刘兰军Liu Lanjun2 1.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4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China100084 2.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山东济南250100 Shandong Gvernment Ofice,Jinan,Shangdong,China250100 摘要:目的:探讨《周易》中的辩证思维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方法:从周易中的辩证思维及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等方面论述。结果与结论:中医源于《周易》,二者密切相关,中医学是在汲取了《周易》的哲学思维的基础上建构的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the influence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Zhou Yi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f Zhouyi.Results and 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ted from Zhou Yi and was close with i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udied physical healthy which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e of drawing from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关键词:周易;内经;中医学;辨证思维;阴阳 Key words:Zhou Yi;Nei J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lectical thinking;Yinyang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R22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A文章编号Article ID:1674-8999(2010)05-0886-02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其独特思维方式和丰富思想内容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周易》思想中具有古老而又朴素的辩证法,自始至终以阴阳辩证的思维方法,解释宇宙间所有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变化规律。中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和疾病作斗争中成功地建立起来的一门有系统哲理的古老学科,是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传统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自从近代的“西学东渐”以来,中医虽然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挑战,但却依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在21世纪的今天,按照什么思路来考虑中医学的发展战略问题,不仅是医学中的重大问题,也是整个传统文化中的重大问题[2]。中医理论体系之所以在世界文化史上卓然独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一套有别于印度医学、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实质上就是由《周易》所创立的,代表着中华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3]。 1周易中的辩证思维 《周易》中的主要问题是讲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问题。世界上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问题。正是这种既相反又相成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易经》对每卦的每一爻均做出原则性的一般说明,认为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变化有其发展阶段。事物变化由不显著到显著到深刻、剧烈,直至最后的最高阶段,便会超过最适宜它的发展时期,得到相反的结果。以乾卦为例:初九(第一爻)潜龙,勿用;九二(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第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第四爻)或跃在渊,无咎;九五(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第六爻)亢龙有悔。 这里用龙的出现、变化,说明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古代华夏民族相信龙是一种能飞腾变化的神物,象征着统治者。这一卦,以龙为例,说明事物有进就有退,有得就有失,有顺利就有不顺利。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招致相反的结果,过渡到它的对立面。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两种可能性,既有前进的运动、肯定性的变化、积极的结果,也会有后退的运动、否定性的变化、消极的结果,由此而丰富了朴素辩证法的发展观。 2《周易》的辩证法思维对中医学的影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医药学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总要受一定的世界观的支配和影响。由于中医学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受到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尤其是《周易》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因而在它的理论体系中,亦包含着相当丰富的辩证法思想[4]。 《周易》的“位”、“时”、“中”,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法,对中医学的生理、养生、防治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位,指的是爻的阴阳与卦的初、二、三、四、五、上位的统一性。阳爻当居阳位,阴爻当居阴位,此为得位,又叫得正。正常人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也是按照属阳的必居阳位、属阴的必居阴位的法则而排列。如营血为阴,居脉中,卫气为阳,卫行脉外。“时”又称“时义”,即卦的时间意义,又叫“时用”,即卦的时 · 688 ·

《周易》六十四卦名自然表象解释

《周易》六十四卦名自然表象解释[原创2008-12-16 09:28:13] 字号:大中小 1、乾、乾上乾下,八纯卦比较特殊,是自重而得,因此八纯卦以八卦的自然表象解释。乾为天,为纯阳。 2、坤、坤上坤下,坤为地,为纯阴。 3、屯、震下坎上,震为体,坎为用,坎化气为兑象。自然表象为种子在水下,开始发芽生长了。象征生命刚刚开始,充满了生的艰辛,故为屯。《断易天机》中解释为“龙居浅水”之卦、万物如生之象。 4、蒙、艮上坎下,艮为体,坎为用,坎化气为兑象。自然表象为山中发现了金属矿藏,等待开发。故为蒙,意思为启蒙的意思,象征人从无知蒙昧的状态开始接受教育,以后的知识会越来越丰富。《断易天机》中解释为“人藏禄宝”之卦、万物发生之象。禄宝何来?兑金之象也。 5、需、坎上乾下,坎为体,乾为用,乾化气为离象。自然表象为一堆火正在烧上面的一锅水,水是人类生存的本能,而饮用开水是人进化的一种需要。故为需,意思为需要,也有饮食的含义在里面。 6、訟、坎下乾上,坎为体,乾为用,乾化气为离象。自然表象为将一根燃烧的木头放在水上,并与水接触,必会发生“吱吱”的声音,原因是水火不能相容。故为訟,意思为因为相争而发生口舌上的纠纷。这里主要是对声音的解释。 7、師、坤上坎下,坤为体,坎为用,坎化气为兑象。自然表象为将土填入泽中(古代人工造田)。土少则被泽淹,土多则为田,泽消失。故为師,争夺的意思。 8、比、坎上坤下,坎为体,坤为用,坤化气为坎象。二者同类,故为比。 9、小畜、乾下巽上,乾为体,巽为用,巽化气为坤象。自然表象为金属埋进土

里,但并没有损伤金属的属性,仅仅是掩盖了其光芒。故为小畜。小的阻碍的意思。《断易天机》中解释为“宝剑入匣”之象,与此雷同。 10、履、乾上兑下,乾为体,兑为用,兑化气为巽象。乾为金,巽为风。自然表象为拿刀砍到了空气中,尽管能听到“飕飕”的声音,但是并没有伤害到人的身体。故为履。能感觉到有危险,但不会有什么伤害的意思。 11、泰、此卦比较特殊,只能以阴阳解释,而不能用五行解释。自然表象为地面上的热空气上升,与天上的冷空气相遇,而发生云、雨、雷、电现象。故为泰,为阴阳交泰,水火交融的意思。在人事中反映出,夫妻双方互相信任,彼此心灵沟通,性生活频繁等现象。是家庭合美的一种表象。 12、否、此卦与泰卦正好相反,自然表象为天空晴朗无云无雨的状态。故为否,为阴阳不相交,水火不交融,彼此闭塞的意思。在人事中反映出,夫妻双方互相不信任,难以沟通,基本没有性生活等现象。是家庭不合美的一种表象。 13、同人、离下乾上,离为体,乾为用,乾化气为离象。自然表象为在燃烧的火上面又点火,对下面的火来说,没有影响,但是二者同类,故为同人。 14、大有、离上乾下,离为体,乾为用,乾化气为离象。自然表象为在燃烧的火下面又点火,对上面的火来说,二火相遇,其焰更盛,故为大有,更加光明的意思。 15、謙、艮下坤上,艮为体,坤为用,坤化气为坎象。自然表象为山上有云雾之象,由于山顶被云雾围绕,使人不见,故为謙。寓意为有高水平的人,在外人面前并不完全显露他的水平,就是谦虚的意思。 16、豫、震上坤下,震为体,坤为用,坤化气为坎象。自然表象为树下有水滋润之象,对树来说,得了地利之便,不用奋斗,就能顺利生长,故为豫。洋洋自得、喜悦的意思。 17、隨、震下兑上,震为体,兑为用,兑化气为巽象。震为直木,象征高大的树木,而巽为曲木,象征藤木。自然表象为大树上面有藤木之象,对树木来说,藤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B卷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先后描写了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重大战役,这三大战役的胜方指挥官分别是吕蒙、周瑜、曹操。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D.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A.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定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去掉“不是”) B.当我走进教室时,看到同学们在认真地做作业。(删掉“当”和“时”) C.“拾荒老娘”于化玲,九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D.三个学校的领导来到班级,观看同学们的汇报演出。(把“班级”改为“教室”) 3 .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 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D.《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明了阿长不懂文化,体现了鲁迅语言幽默风趣的特

周易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浅探

周易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浅探 发表时间:2010-12-08T13:01:17.7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1期供稿作者:杜风坤 [导读] 人的心血得中则无心脑之病,人的精神得中则聪明广计。 杜风坤(山东泰安市中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381-02 1 易医同出一源 医者意也,易者道也,道者寂静也,太极者乃易学之体也,易者虚无也,太虚者一气之言也,气者万物之父母也,易学和医学同出一源而两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府也,周易是阴阳变化的应用,推往知今物极必反,具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备于内经,散载群书,而其变化,莫大于易学,因天人同一理,易医同一源,同此阴阳变化之道也,人和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与天地气息相通,而易学始于乾坤推演、阴阳终于乾坤,而阴阳显其象,医学和易学同源之理是同其阴阳变化之道也。其交相近,其用而异。唯易经存其变化而不穷,开物成务、知未而伏往,进退不绝。而医之为道、研阴阳、分五行生克,巧用调元赞化起死回生之术。故中医理论中借易学之理、明天地造化之道,晓阴阳消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变化之理,由此方知人生于阴阳,成于阴阳,损于阴阳,而死于阴阳之消长。明天人合一之理,太极之道。而易医之理昭然若揭。《周易》的理论在中医内经中早有运用,虽观其形殊,穷其理则一也。而周易之为学,演之无穷,太极动而两仪生,然用其卦象推研事之吉凶变化,而周易之理在中医学中,则是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生化,而出五行,阴为坤为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等,阳为火,火为乾,乾为天,天为南,南为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等。 用五行生克说明了中医学中的生理病理、用药及辩证之妙理。因此中医学中的理论和易学均从太极之动静变化,互为其根本。虚无易之体,阴阳是易之变,为演其物象之妙,天地分其阴阳,阴阳分为有形和无形,万物因气而化神,以气为生长之祖气,形神具气以成,故为后天之祖。无形为天,有形为地,天而为阳、有形为阴,无形为乾,有形为坤,乾坤其合天地太生。万物均从阴阳而生。医能明此,而知人体阴阳气血生归有所,脏腑病变之由,故知人生长壮衰病死之理。 2 周易与中医阴阳在治则上的应用 宝命全形论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则缺,水得土则绝。万物尽然,不出此理。用此而来说明五行相克,对脏腑发生的病理变化的根源。如肝见庚辛死,肾见戊已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此是相克之理,病死于其所不胜的理论当得年盛时旺,是为三实,实则气旺,而邪不能独伤人,假年之衰气不足,逢月空,天时不和,是谓三虚、虚则气衰,当时虽病则重。阴阳的升隆,各有偏盛,万物皆由之,故易曰:万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隆息则气立孤危。气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化收藏,是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为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灭也。故生化变化,医有五行,根于中者命曰神机,中者和也,中正无偏也,和者中正也,中正者道之妙用,中和者易之妙用也,神去则机息,依服天者,以神为主,神为机发之本,根于外者,命曰气止,气止则化危,依服地者,阴也,阴以气为主,气止则化危,依服地者,阴也,阴以气为主,气为生化之源,万物以气而生,以气而立。 3 中医之名来源于周易 中医之名,并非用中药来治病,千百年来,知之者不多。有人讲用中草药来医病,即是中医,还有人讲,中国的古老医学,即中国的传统医学即是中医,非也。中是中和、中正、中庸之意,中而不偏之为平,中得冲气之为和,中医是用中来医病的医学,或用中来医病的大夫,即是中医。中医医病,就是用调和阴阳,使阴阳偏盛偏衰重新回到原来的阴阳平恒的水平上去,而其病自愈。例:肝病肝阳上亢时,则用平肝潜阳,中气下陷时用升提中气;脾胃不和时,调和脾胃;心肾不交时,用交通心肾之法;心火上炎时,用清心泻火法,都是采用调和阴阳的偏盛偏衰,使过亢的下降,使下陷的上举,恢复到中的水平,使其阴阳达到平恒的方法,即为中医。人的脏腑得中则五脏六腑不病;人的心肾得中则无梦多智;人的心血得中则无心脑之病,人的精神得中则聪明广计。 中医之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上,公元32-92年,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他在方技略中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本意是用中来医病,换言之即是用调和阴阳来治疗疾病的医生,即是中医。例如:水火即济,卦象曰利贞,则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例于六二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解说七日得者,以有中正也,雷水解,象曰,解到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悠往风吉,往有功也,火地晋,六二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在易的象解中,得其中和、中正和于中、中吉。都是讲明了事物不偏、不过、不急、不燥、自然、顺时机、顺事节、通顺时理、中道行、即是得中之意。整修易的卦象起始和终了,都贯穿一条,万物一理得中者胜。万物失中则败,人体阴阳失中则病。中者王气之祖,万物得冲气生而能生,君王得其中而天下治,人民得其中则乐业安居,疾病得其中则不治自愈,阴阳气在天得其中而后天自倍,疾病速愈。月在中天则兴,日在中天则旺,不中则损,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多半辈。孔子曰:中庸,即是得中之意,所以说清三心、绝六尘不如守中。 4 《易经》和中医五行生克的关系 例难经曰:东方实、南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此是子母补泻之中,在中医五行学说中的生克,其关系是推动五脏六腑之间相互作用,也是人体自我调节的主要手段。例如培土生金、益火生土、滋水涵木、壮水制水等,都是以五脏六腑自我运动为基础,进行调节的方法。如易经中水火未济为阴阳不合,水火不交、而水火即济,在中医则为心肾相交,在卦为天地太,其象则为上下交通,天地否卦是阴阳隔绝,互不相通。山风蛊卦为肝脾不调。地雷仪为肿胀郁滞之病,此是借卦象而阐述其病理和病情。若明此理,即知中医的理论,是和易经同出一源而中医是从其理论上虽与易学不同,其内含阴阳变化,虚实进退之理是完全一致的。 5 小结 易是太极,易是道之体,是中医学理论的根本,易者,阴阳之道也,医者,意也,医者、活人之术也,其术之变,不出调合阴阳,以平为期。易是太极而生去两仪,两仪生四象,而中医学是从其太极生两仪,两仪生阴阳,阴阳化五行。其理本于太极、阴阳之为道,万物负阴而抱阳。物之生莫不由之太极而来,由太极而出。其物的生成之理虽简,均从两仪阴阳姻媪交感冲和变化而成。其形一受其生,神一发其智,万物皆不离于它。中医的理论是用阴阳交感,阴阳偏盛偏衰而立论,五行生克之谜经,合消长之机、调元赞化、起死回生。以从其医,故其仪似殊,而其用似异,但是是天地阴阳之道。太极化生阴阳后,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亦是阴阳之道,来长养四肢百骸,人与天地相参,日月相应,因此乃是天人一理,其一理相同者,同其阴阳之道也,中医与易学同其一源者,同其变化也。因此为医者必须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