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五典型》网络选修课练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56.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让世界望见张凡①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验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我们须要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负载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载体。
②近日,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外文,但仍旧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让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美。
说“再次”,是因为前段时间还被翻译家许渊冲圈粉,在他的作品中,已领会到中国诗词通过另一种语言呈现时的神与韵。
翻译家们的努力让人看到,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同样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者的心灵。
③其实,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许多人的想象。
在美版“知乎”Quora 上,有不少人发帖探讨“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也有许多学中文的外国网友探讨共享自己宠爱的中国诗词。
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
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沟通的工具。
一位网友说,他们家隔壁曾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独居荷兰女士,在她生命最终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给了他们,以感谢他们对她的帮助,在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
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④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
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到《琅琊榜》《快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
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胜利进入国外二次元领域:在“武侠世界”“引力世界”等翻译网站上,有近400万的活跃用户在“追更”中国网络小说。
4 自读文本远方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应和..(yìnɡ hè)掺.杂(chān)遨.游(áo) 歆.羡(xīn)B.桎梏..(zhì ɡù) 瀛.海(yínɡ)蛊.惑(gǔ) 跛.脚(pǒ)C.憧憬..(chōnɡ jǐnɡ) 浩瀚.(hàn)凛.然(lǐn) 澎湃.(pài)D.怏怏..(yàng yàng) 温驯.(xùn)磨削.(xuē) 梦魇.(yǎn)解析:选B。
“跛”读“bǒ”。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蹉峨如切如蹉灾殃泱泱大国B.捍卫悍然不顾蜿蜒剜肉医疮C.笃厚剑拔弩张熏陶号啕大哭D.遐想白璧无瑕酒盅糊里糊涂解析:选A。
蹉峨—嵯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雨下课后兴冲冲地直奔学校收发室,他要领取国外朋友给他寄来的信,可是当他拿到信时,却发现信封上的邮票不胫而走....。
②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还未正式上映就在国外电影节上斩获多个奖项,令广大观众对其拭目以待....。
③历史专业出身的石晓朋,不愿像其他同学一样埋首钻研,皓首穷经....,著书立说,而是毅然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工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④作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所有史书都对此事件语焉不详....,一笔带过,专家推测可能是当时统治者钳制思想、封闭消息、政治高压的结果。
⑤为了理想,我们这一届高三学生面对高考压力迎难而上,而老师和家长们具体而微....的关怀,更使我们斗志昂扬,信心百倍。
⑥小时候的张衡半夜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的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历法大家。
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解析:选C。
①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望文生义,应改为“不翼而飞”。
职高语文网课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急燥B. 急躁C. 急噪D. 急操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庄子》C. 《岳阳楼记》D. 《道德经》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果实很受欢迎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花朵很美丽C.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存在使得人们自然地开辟出小路D.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存在使得人们自然地聚集起来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个方案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D.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请填写《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3. “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4. “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5. “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主张。
2.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
四、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文段略)1. 文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采取了哪些行动?2. “他”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 文中提到的“她”对“他”产生了哪些影响?4. 从文中可以得出哪些关于人生态度的启示?五、作文题(共4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词产生的背景1【单选题】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我的答案:C2【单选题】《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容是祭祀歌颂祖先?()•A、国风•B、正声•C、颂•D、雅我的答案:C3【单选题】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论语》•D、《尚书》我的答案:D4【判断题】《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5【判断题】“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我的答案:×词的产生1【单选题】民间音乐在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B、宴乐•C、胡乐•D、清乐我的答案:D2【单选题】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Change•D、Book of Documents我的答案:D3【多选题】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来源于现实生活•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我的答案:ABD4【判断题】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判断题】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单选题】《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美女、爱情•D、山河美景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A、清乐•B、胡乐•C、法曲•D、雅乐我的答案:D3【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我的答案:D4【判断题】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我的答案:√【判断题】《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2022超星慕课中华诗词之美课后习题答案百度文库2022词产生的背景【单选题】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我的答案:C【单选题】《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A、国风B、正声C、颂D、雅我的答案:C【单选题】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论语》D、《尚书》我的答案:D【判断题】《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判断题】“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我的答案:2022词的产生【单选题】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B、宴乐C、胡乐D、清乐我的答案:D【单选题】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ookofSongB、BookofRiteC、BookofChangeD、BookofDocument我的答案:D【多选题】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我的答案:ABD我的答案:2022【判断题】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单选题】《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美女、爱情D、山河美景我的答案:C【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A、清乐B、胡乐C、法曲D、雅乐我的答案:D【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我的答案:D【判断题】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我的答案:√2022【判断题】《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我的答案:√小词与性别文化【单选题】“弄妆梳洗迟”的“弄”是什么意思?()A、玩耍B、搅扰C、炫耀D、赏弄、观赏我的答案:D【单选题】在晚唐五代时期,“山”有多种意涵,其中不包括()。
2021江苏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八语文附加题训练2021江苏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八语文附加题训练第二语言(附加问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傅友人是一位押韵学者,他拒绝自己的声音和颜色,他的爱好是喜欢山水、花卉和竹子。
福山的水花竹没有名字,也没有跑步和比赛的地方。
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嘈杂的悬崖和陡峭的地方。
他们的眼睛因灰尘而眯起,他们的心也累了。
他们太忙了,无法计算是否想要它。
因此,隐士押韵书生可以搭便车,待上一天。
一个安静的人,一个学者,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人,一个创造世界上所有人的人。
丈夫只有山水花竹,想让人幸福,但人未必幸福,所以杀人是安全的,却没有灾难可占。
(节选自袁宏道《瓶史》)21.在上述文言文的下划线部分加上斜杠“/”。
(限4位)(4分)[教师细说]断句(1)用好“六看”:名代、虚词、云曰、对称、固定句式(短语);(2)先易后难;(3)据分断句。
注意:不仅要看标志,更重要的要真正读懂句子。
[注](1)一些带有时间标记的名词或副词:楚、金、二卿、矩、清之等;(2)善用文言中的四字句。
(3)特别是抓住谓词。
如果谓语是形容词,它可以在谓语后停顿;如果是动词,你可以在宾语后停顿。
方法:先易后难,突破困难。
根据断句来看,断句并不多。
【答案】天下之人/栖止于嚣崖利薮/目眯尘沙/心疲计算/欲有之而有所不暇。
(对称)评分建议:划对一处得1分,多划一处,倒扣1分,扣到0分为止。
[链接1](2022年南外三校联考)20。
用斜杠“/”将上述文言文的下划线部分打断(最多5处)王元长创其首/谢x、沈约扬其波/三贤咸贵公子/幼有文辨/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抓对称、抓名词、抓虚词;难断“三贤咸贵公子/幼有文辨”)【链接2】(2022年仪征联考)用斜杠“/(限5位)划掉以下文言文划线部分。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精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技巧提示】看对称——陶渊明下/魏肃州论;看看虚词——还有,ye者【链接3】(2022年仪征联考)在文言文划线部分用斜杠“/”破句。
学业分层测评(三) 哦,香雪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17】①保护知识产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还面临着法律执行、机制、资源、教育等问题,仅仅通过几个法律文件还不够。
②南昌一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和黏稠剂,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这简直是掩耳盗铃....。
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新事物脱颖而出....,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工具,也会相应地产生新词语来表达这些新事物。
④贝多芬晚年听力衰退,对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但是,他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忍受住强烈的苦痛,给世界创造了欢乐。
⑤一位老科学家指出,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人太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很难取得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⑥黄山之美绝无仅有。
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在这些作品中,《黄山记》是一篇自出机...杼.的佳作。
A.①⑤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③④A[①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②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与句意不符。
③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对象有误。
④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不合语境。
⑤坐冷板凳:比喻长期受冷遇或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做寂寞清苦的工作。
⑥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18】A.“女人坊散文精品赏析丛书”共收录铁凝及张抗抗、陈祖芬、毕淑敏、迟子建等五位女作家。
作品反映了女作家对生活、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
B.虽然每天来山东博物馆参观的人非常多,但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不文明现象,实现了“十艺节”文明观展的倡导。
C.有些橱柜商为了争一个橱柜品牌的好名次,不惜通过“假单”来制造假象,这显然违背了销售排行榜原来的初衷。
《文学与人生》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01210021课程名称:文学与人生英文名称:Literatere & Life学分:2 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0适用对象:全校本科生先修课程:无学生自主学习时数建议:0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文学与人生》是面向我校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
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现状开设的《文学与人生》课程,旨在通过文学与人生的相关问题的探究,通过文学阅读,探究人生智慧,培养工科大学生的情智兼修的健全人格。
课程任务是通过文本阅读,视屏观看,通过传统文学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中经典的篇章的学习,了解古典文学中优秀人物的人生阅历,情感选择,丰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认知,人生情感及人生智慧。
二、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文人们不同的人生选择,了解文人们的在追求人生理想过程中的周遭境遇,帮助学生认识人生,感悟人生得意失意,妥善处理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采用混合式教学,引领学生,阅读文本,观看视频,将课上与课下结合起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网络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文学与人生课题的探源2、重点和难点(1)重点:课程发展的相关介绍。
(2)难点:文学人生的余韵。
第一章文学、人生1、教学内容(1)文学观人性论(2)文学与人生的关系2、重点和难点(1)重点:为人生的文学。
(2)难点:文学有用无用证。
第二章文学情感道德与人生情感道德1、教学内容(1)选读《论语》《大学》《中庸》(2)选读《老子》《庄子》2、重点和难点(1)重点:中国文学中情怀。
(2)难点:儒道相济。
第三章诗歌与人生1、教学内容(1)诗经——淳朴人生(2 )屈原的诗歌——芳草美人(3)陶渊明的诗歌——诗意农民(4)李白的诗歌——傲视万物的自尊(5)杜甫的诗歌——律诗(6)杜甫的成就——诗圣(7)白居易的诗歌——平凡人处理人生的智慧(8)苏轼的诗歌——以文为词(9)苏轼的成就——人生谐趣2、重点和难点(1)重点:诗意人生五典型。
美学与人生答案第四章1、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这是审美的情感性。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审美形象性的典型。
√3、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说明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实用性。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明审美的()。
时代性5、东施效颦说明()要有个性6、提出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是周易√7、爱斯基摩人是不会喜欢林妹妹,这说明了美的主观性×第五章1、中国的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相当于优美与崇高√2、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无害的丑。
√3、鲁迅提出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4、提出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的是康德 .5、意境最早出现在《诗格》√6、提出喜剧是一种预期的失望的人是()。
康德7、认为悲剧是永恒价值之间的冲突的是()黑格尔第六章1、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说明审美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2、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说明审美主体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审美活动。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是对比想象√4、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说明()审美不是书本知识的照搬5、《沧浪诗话》的作者是严羽√6、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是指联想×第七章1、荒诞不是一般的离奇古怪√2、西方艺术在作者方面具有激情天才的传统。
√3、中国艺术在作者方面具有言志缘情的传统。
√4、认为文学是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克莱夫·贝尔5、认为文学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的人是()。
柏拉图6、认为文学是存在真理的自行置入的是()海德格尔7、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马克思智慧树美学与人生期末考试答案题目:1、" 美学之父”是()。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嘉通D :莱辛题目:2、康德的主要美学著作是()。
A :《纯粹理性批判》B :《判断力批判》C 《实践理性批判》D :《反思批判》题目:3、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并列,将其作为两个主要审美范畴进行论述的是()。
2024年山西晋中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古典之美(27分)(一)1. 学校诗社举办“寻古人雅趣”活动。
下面是小宇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极目皆趣(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篱下采菊,物我两忘,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其五>)(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光阴流转,时序交替,富有理趣。
(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_,阅金经”,远离世俗,雅音相伴,墨香静心。
(刘禹锡《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____”,泰山南北,一明一暗,相映成趣。
(杜甫《望岳》)趣由心生(5)“日月之行,__________”,沧海壮阔,吞吐日月,豪情满怀。
(曹操《观沧海》)(6)“__________,静影沉璧”,皎皎月色,一泻千里,月影如玉。
(范仲淹《岳阳楼记》)(7)“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月夜闲游,寻访村民,兴味盎然。
(陆游《游山西村》)(8)“__________,__________”,水天相连,如梦似幻,美妙绝伦。
(李清照《渔家傲》)寻美的眼睛里,万物皆趣;诗意的想象中,趣味无穷。
2.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诗句点评的空缺处。
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点评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______的“竞雄”精神。
(二)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
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