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诗
- 格式:ppt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7
[拆字诗大全]拆字诗第一篇拆字诗:中国诗歌分类大全一、音韵系列1、福唐体:即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
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
2、柏梁体:每句七言都押韵的,全篇不换韵。
3、间韵诗(变体诗):又称平仄两韵诗、平仄通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4、转韵诗:转韵,就是换韵,在一首诗歌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干韵。
韵脚平仄交替。
5、促句诗: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
6、倒押前韵诗:用于和诗,一个不少地照用原诗人的韵字,顺序则由尾字依次到首字。
7、犯韵体: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称为犯韵体。
8、短柱体:一句中或两韵、或三韵的叫短柱体。
9、四声诗:每句诗用同一种声调的字写成的组诗。
有全平、平上、平去、平入等。
古诗中也有句全平、一句全仄的。
可分为全平诗、全仄诗、五平五仄诗。
五平五仄诗,是单句一个声调,偶句为另一个声调。
10、双声诗:又叫吃语诗、口吃诗。
双声诗要求诗的各句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
11、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的诗。
12、双声叠韵诗:每句都有双声字或叠韵字的诗。
13、禽言诗:以禽鸣之谐音,假定为人语,表诗中之意。
14、风人诗:谐音诗与谐音双关诗,利用同音假借字作文学的隐语。
15、声韵诗:分声母诗、韵母诗、反切诗。
声母诗:诗句的字的声母正好是拼音声母数。
韵母诗:诗句的字的韵母正好是拼音韵母数。
反切诗:又叫切语诗,用古代反切注音的方法,诗句中两字反出一字,诗表层一个意思,反出的话还有一个意思。
二、嵌名系列:原则是“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
16、嵌字诗:广义的说,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如人名诗、地名诗、药名诗、建除诗、八音诗、六府诗等都是嵌字诗。
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嵌于每句句首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别有意义的诗体,即“鹤顶格”。
17、藏头诗:本来是说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
“拆字詩”欣赏“拆字詩”欣赏拆字,初是占卜术的一种形式,它利用方块汉字偏旁部首的特有结构,附会演绎以测吉凶。
现在挂术中叫做测字。
后来是怎么溶入诗词文化的不得而知。
汉末有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是诅咒董卓僭位不得善终的一句谶语。
拆字诗或许就是这么演变来的。
拆字诗常常成为以文会友的应酬消遣。
不过,它却是方块汉字所独有的文化积淀,应该说也是诗词文苑里一丛美丽的花草。
“拆字诗”也叫“析字诗”。
拆、析的形式五花八门。
例如:“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
永言詠黄鹤,志士心未已。
”这是南宋人刘一止写的一首拆字《志士诗》,收在他的《茗溪集》里,可见于《四库全书》。
许多汉字因形声会意需要是由两字或多字组成的,诗人正是运用了汉字这一特点,巧妙地拆分组合含蓄言志。
“日月为明,山风为岚,石皮为破,古木为枯,可人为何,千里为重,永言为詠,士心为志。
”暗含影射,读者可以自行体会。
明代才子纪晓岚,17岁时议婚东光县望族、时任城武县令的马永图的次女18岁的马月芳为妻。
才女馬小姐在答应婚事之前,出了一首诗来考紀晓岚,全诗48字:“月中秋会佳期下弹琴诵古诗中不聞钟鼓便深方知星斗移少神仙归古廟中宰相运心机时到得桃源洞与仙人下盘棋”。
乍看,无论用四、五、六、七言为句,都无法诵读。
纪晓岚想了好久恍然大悟,原来是一首顶真格的七言诗,后句都將前句第七个字刪去偏旁,当作下一句的字首。
全诗解为:“八月中秋會佳期,月下弹琴诵古诗。
寺中不闻钟鼓便,更深方知星斗移。
多少神仙归古庙,朝中宰相运心机。
几时到得桃源洞,同与仙人下盘棋。
”首句之“八”字,是末句之“棋”字的最后两笔,首尾回环,天衣无缝。
再看下面的诗:“西陵一别几经霜,示妾音书竟渺茫;风拂碧梧秋又至,飘篷何日复归航。
”“木兰花倚眺行云,十载幽思万里分;又是秋残花落后,枝头杜宇泣黄昏。
”“丝丝柳絮锁青烟,士子飘流不系船;口说归期何日至,结成鸾凤晚风前。
趣味奇诗:苏轼反覆体诗-十字形诗-拆字连环贯通回文诗-四季回旋诗历代不少有才之士纷纷想模仿“璇玑图”创作诗歌,以与苏蕙平分秋色,但最终除了作出一些“回文诗”外,仅有宋代大学士苏轼创造的一种“反复诗”,尚有一些“璇玑图”的意韵.“反复诗”的字排成一菱形,外圈任取一字开始,左旋右旋,读之皆可,能得五言绝句三十首;圈内十字交叉的十三个字,顺读、横读、逆读,可得七言绝句四首;以中间的“老”字为枢纽,左右上下旋读,又可得诗若干首;若将所有二十九字任取一字随意回旋,取其压韵,还能得诗若干首。
据说以这二十九字反复变化,可读出七、八十首诗来,可以说是神奇巧妙,与“璇玑图”异曲同工,然而,从气势上,变化的花样和难度上,它仍与“璇玑图”难以相提并论。
苏蕙用一腔幽情创制的“璇玑图”真能称得上千古之绝唱!外圈从右往左: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
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
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
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
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
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
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
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
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
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
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
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
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
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
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
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
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
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
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
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
从左往右: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
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
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
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
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
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
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
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
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
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
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
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
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
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
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
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
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
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中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一、拆字诗的含义及其发展汉字是我国独特的国学,拆字就是我国奇异的国粹。
汉字千姿百态,尤其繁体,盘根错节,分离巧合,一字能生出多字,简直变化无穷。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测字行当,以拆字算命运势,神秘莫测,煞有其事。
学士酒徒,则将它作为消遣游戏,字谜酒令,无所不能。
诗人更进一步,将拆字离合于诗中,巧构精筑,奥妙无穷。
所谓拆字诗,就是根据汉字多数是合体字的特点,将合体字拆成独体字,或拆成相关的部件(偏旁加独体字),敷衍成篇。
拆字诗要求“诗中拆字为句”难度颇大。
离合诗可说是拆字诗始祖,现存的离合诗,以东汉孔融的《离合作郡姓名字诗》为最早,诗曰:渔父屈节,水潜匿方。
与峕进止,出行施张。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
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
海外有截,隼逝鹰扬。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
虵龙之蛰,俾也可忘。
玟璇隐曜,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南朝诗人作离合诗兴盛一时。
拆字诗早在汉代已有。
据说东汉末年:董卓专权肆虐,有民谣《怨歌》云: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千里草”拆“董”字;“十日卜”拆“卓”字。
此诗意即是说,那个姓“董”的,怎么那样根深叶茂?哪个叫“卓”的,不让我们活下去。
这首诗隐晦的寄托了无限的怨恨之情。
拆字诗在诗苑中别具一格,因为作者不仅要抒写出内容的主旨,还要利用汉字的特点藏巧含慧,大做文章。
且看唐代皮日休的一首《晚秋吟》:东皋烟雨归耕日,免去玄冠手刈禾。
火满酒炉诗在口,今人无计奈侬何。
此诗的一、三句描绘了晚秋景色:秋雨蒙蒙里,室内的小炉煨着酒,诗人怡然安适:“免去玄冠手刈禾”的意思是,脱去身上的官衣干脆变成农夫;“今人无计奈侬何”是说,如今那些热衷功名利禄的人,又能把悠闲自律的我怎么样呢?诗作把作者清高坦荡的情怀表达得十分得体,更奇的是,题目《晚秋吟》三字在诗句中被拆成了“日”、“免”、“禾”、“火”、“口”、“今”等六个字,均匀地散布于句末与句首,尾首衔接,可分别组成一个拆离了的字。
经典拆字诗
拆字诗是一种以汉字为基础,通过拆分汉字的笔画和部首,重新组合成新的诗句的一种创作形式。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拆字诗:
1. 明月照河山,朝霞染天边。
拆字:明-月,山-朝,霞-染,天-边。
2. 花开绿满园,蝶舞香盈地。
拆字:花-绿,园-蝶,舞-香,盈-地。
3. 山川秀丽,风景宜人。
拆字:山-秀,川-风,景-宜,人。
4. 春风拂面,花香满园。
拆字:春-风,面-花,香-满,园。
5. 海天一色,浪涛翻滚。
拆字:海-天,色-浪,涛-翻,滚。
6. 丹心照汗青,壮志凌云霄。
拆字:丹-心,照-汗,青-壮,志-云,霄。
这些拆字诗通过拆解汉字的笔画和部首,创造出了与原词意相符合的新诗句,形式独特、意境深远。
五笔拆字口诀顺口溜
五笔拆字口诀顺口溜如下:
1.王旁青头戋五一。
土士二于十寸雨。
大犬三(羊)古石厂,木丁西,工戈草头右框七。
2.目具上止卜虎皮,日早两竖与虫依。
口中两川三个竖,田甲方框四车力。
山由贝,下框几。
3.禾竹一撒双人立,反文条头共三一。
正文四一,高头-捺谁人去。
火业头,四点米。
之字军盖道建底,摘祁(示)书(衣)。
4.立辛两点六门扩,水旁兴头小倒立。
火业头,四点米。
之字军盖道建底。
5.已半已满不出己,左框折尸心和羽。
子耳了也框向上,女刀九臼山朝西。
又巴马,丢矢矣。
以上是五笔拆字口诀顺口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拆字联360doc个人图书馆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国精典拆字联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嫁得潘家郎,有水有田方有米;娶得何家女,添人添口便添丁。
品泉茶三口白水,竺仙庵二个山人。
闲看门中木,思耕心上田;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踏破磊桥三块石,分开出路两重山;妙人儿倪家少女,大言者诸葛一人。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氷凉酒,一点、二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和尚和尚书诗,因诗言寺;上将上将军位,以位立人。
嫁得潘家郎,有田有米有水;娶来何门女,添人添口添丁。
王老者,一身土气;朱先生,半截牛形。
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夕夕多良会,人人从夜游。
此木为柴山山出,火因成烟夕夕多。
学正不正,诸生皆以为歪;相公言公,百姓自然无讼。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吏部堂中,一史不读枉作吏;天香阁上,二人叙情夫为天。
地中取土加三点以成池;囚内出人进一王而得国。
日出东,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女居左,子居右,世间定配好人。
拆字联少目焉能识文字;欠金安能望功名。
横披:口大吞天。
拆字联或在园中拖出老袁还我国;余临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閒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一明分日月,五岳各丘山。
踏破磊桥三块石,分开出路两重山。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束棘为薪,截竖开横成四束;阊门启户,移多补少作双间。
鸿是江边鸟,少水沙即现;蚕为天下虫,是土堤方成。
一大人,二夫人,春日三人;贰炎火,叁焱火,焐口五火。
竹寺等僧歸,雙手拜四維羅漢;月門閒客住,二山出大小尖峰。
三石磊石桥,二人从人群。
昆明日日比月明,岫岩山山由石出。
古人风雅拆字摘要:1.古人风雅拆字的概念与背景2.古人如何运用拆字技巧3.拆字在古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案例4.拆字对现代写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5.总结:古人风雅拆字的价值与传承正文: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法——“拆字”颇为流行。
所谓拆字,就是将一个字拆分成若干部分,通过分析这些部分的意义,组合成一首诗、一篇散文或者其他文学形式。
这种创作手法不仅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更展示出他们对汉字文化的深厚底蕴。
古人如何运用拆字技巧呢?他们通常会将一个字的构成部分进行剖析,然后根据这些部分的含义,发挥想象,构思出优美的诗句或散文。
例如,清朝诗人袁枚的《马嵬》一诗,其中有一句“玉颜何处哭,黄金台下人”。
这里的“金”字,就被拆分为“金戈”、“玉帛”两个部分,用以描绘古代战争的残酷和皇室的奢华。
拆字在古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案例众多。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是将“尽”和“流”两个字拆分,形象地描绘出夕阳西下和黄河奔腾的壮观景象。
又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一句“绿肥红瘦”,将“肥”和“瘦”两个字拆分,生动地表现出春天景色的特点。
拆字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对现代写作也有着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拆字手法的影子。
如余华的小说《活着》,通过拆分“生”字,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在世事沧桑中的坚韧生存。
同时,拆字手法在现代诗歌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北岛的《回答》中的一句“古老的密码锁,锈迹斑斑”,就是将“锁”字拆分为“金”、“木”两部分,寓意着历史的沉重。
总之,古人风雅拆字是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法,它既展现了古人的文化底蕴,又为现代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