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数据中心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4.82 MB
- 文档页数:35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9月,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6月设立西北首家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2006年12月,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10年2月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是国务院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新定位。
同时,根据西安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区域实际,经开区将通过建设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为契机,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复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综合经济体,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心。
2009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颁布,国家将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将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目前规模最大、资金密集、技术含量最高的制造业聚集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充分依托泾渭新城着力打造商用汽车、兵器科技两大千亿产业集群和中心区作为西安城市新中心的运营中枢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区域服务支撑、集聚辐射和创新引领功能,全力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产业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心。
自1993年建区以来,已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外向型的现代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目前累计入区企业8000余家,外资企业100余家;36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英国BP、罗尔斯•罗伊斯,瑞士ABB,德国西门子、博世、蒂森克虏伯,法国塞维、阿尔斯通、瓦鲁瑞克、达能,美国可口可乐,日本日立、三菱、朝日,荷兰喜力等;16家大型中央企业——中国兵器集团、北车集团、中钢集团、中航集团、中交集团等;60余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台湾顶新、香港金威、江苏雨润、陕重汽、西部超导、金风科技、西部钛业、启源装备等。
DCWIndustry Observation产业观察173数字通信世界2024.041 “东数西算”工程概述1.1 “东数西算”工程实施背景(1)东中西部在数据中心布局上存在明显差距。
东部地区是云计算和大数据企业集聚地,数据中心高度集中。
根据信通院《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0年东部地区算力增速达到60%以上,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而中西部地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这不利于数字经济在全国范围的均衡发展[1]。
(2)新兴业态对数字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
产业互联网等快速发展,需要数字化赋能,如果完全依靠市场配置数字基础资源,将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需在国家层面统筹数字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3)东部地区能源供给能力面临挑战。
大量高耗能数据中心集中在东部地区,加重了当地能源供给压力。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已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以上,而西部等地正是清洁能源的主要来源,亟须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1.2 “东数西算”工程的主要目标和任务1.2.1 “东数西算”工程的主要目标一是实现网络、能源、算力、数据和应用的“五位一体化”,加强数据中心间的网络互联,构建统一的算力服务体系,推动清洁能源消纳利用,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统一的公共数据服务等;二是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突破网络设备、运算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对外部的依赖;三是助力达成“双碳”目标,大力发展绿色节能技术,推动数据中心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四是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推动数据中心集约化发展,西部地区鼓励数据中心跨越式发展,为数字化发展夯实基础。
预计到2025年,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技术可节约能耗15%以上[2]。
1.2.2 “东数西算”工程的主要任务根据《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东数西算”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五大体系。
“东数西算”工程大背景下运营商的布局与发展机遇王 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摘要:文章全面解析了“东数西算”工程及其在当前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东数西算”工程的核心是适应信息技术的新动态,实现数据和计算的高效配置,从而驱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
中国idc骨干网络介绍,8大节点城市分布ChinaNet--中国公用Internet骨干网,ChinaNet是邮电部门经营管理的基于Internet网络技术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的一部分,是中国的Internet骨干网。
通过Chinanet的灵活接入方式,用户可以方便地接入全球Internet,享用Chinanet及全球Internet上的丰富资源和各种服务。
CHINANET由国家电信部门负责经营管理, TCP/IP 协议,通过高速数据专线实现国内各节点互联,拥有国际专线。
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网、综合业务数据网、数字数据网等其它公用网络,以拨号或专线的方式接入CHINANET,并使用CHINANET 上开放的网络浏览、电子邮件、信息服务等多种业务服务。
使用CHINANET几乎可以从网上与整个世界发生联系,享受INTERNET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
CHINANET 也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业务发展最快的公用数据网之一。
谈到CHINANET就不可能不谈到TCP/IP。
CHINANET是一个连接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一台使用其协议的计算机都可连入其中,这个通信协议就是TCP/IP协议簇。
使用开放的TCP/IP协议是INTERNET迅速成长的奥秘。
TCP/IP协议是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络协议(IP)在内的一组共同工作的协议簇。
它们负责在INTERNET上传递数据与信息。
IP协议决定了INTERNET上各主机或网络的地址格式,及数据包在INTERNET上传递所选用的路径。
而TCP协议负责确保被分割打包的数据段,能还原成原来顺序的数据,并进行传输过程中端对端的差错控制、拥塞控制等。
CHINANET是国内最早的互联网络之一,截止到2003 年7 月31 日物理节点覆盖全国31 个省(市、区)的200 多个城市,业务范围覆盖所有电话通达的地区。
126媒介观察重庆建设西部区域数据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王尊(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武陵分社,重庆 401120)摘要:数据资源将成为人类量化并预测客观世界的关键物。
当前,重庆正在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建设西部区域数据中心是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重庆具有建设西部区域数据中心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整合内外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要科学谋划,注重顶层设计;应用引领,重在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实现数据价值。
此外,还应注意用户隐私安全和国家数据主权安全等。
关键词:重庆;区域数据中心;大数据;数据增值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7-0126-02当前,大数据已上升为服务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核心创新要素。
在移动用户体验规模、云计算技术及物联网传感分布等高速量化积累的基础上,以“电子商务、现代制造和互联网”相融合的大数据生态系统已具雏形;同时,“三网融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等国家政策密集出台,政府正着力打造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的全行业跨界发展体系。
可以预测,将大数据跨界融合到市场服务、社会治理与政府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而数据资源将成为人类量化并预测客观世界的关键物。
重庆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西部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处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节点上,系“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担着国家、区域改革发展探索、带动与引领的重任。
同时,为更好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实现“2049”远景规划目标,有必要将重庆打造为区域数据中心,成为国家“信息通衢”之地。
当前,重庆正在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这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
分析宁夏中卫市西部基地数据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宁夏中卫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许多有利条件来建设西部基地数据中心。
本文将分析宁夏中卫市西部基地数据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
首先,宁夏中卫市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中国内陆和西部地区的重要节点。
中卫市位于黄河之滨,依托黄河丰富的水资源,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可靠的供水保障。
同时,中卫市地处中国西北沙漠区域,干燥的气候条件与数据中心运作所需的低温、低湿度环境相契合,为数据中心的散热和稳定运行提供了便利。
其次,宁夏中卫市属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便捷的交通网络。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卫市吸引了大量技术人才和企业入驻,这些人才和企业的集聚为数据中心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提供了保障。
同时,中卫市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便捷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使得数据中心的设备运输和人员往来更加便利。
第三,宁夏中卫市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
中卫市积极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投资环境稳定有序,政策支持力度大。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出让等,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和保障。
同时,中卫市还积极与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第四,宁夏中卫市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
科技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开始采用清洁能源供电。
中卫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这为数据中心提供了稳定、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供电。
数据中心采用清洁能源供电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还能降低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宁夏中卫市西部基地数据中心建设具备地理位置优越、丰富的人力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以及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等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为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同时也为中卫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相信中卫市的数据中心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宁夏和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6、中国电信八大节点城市是哪几个?成都成都数据中心是中国电信全国8大节点之一,可支配带宽资源丰富,与Chinanet骨干网节点带宽60G,CN2节点带宽10G。
机房内部网络全部采用千兆连接核心层与汇聚层,双百兆冗余到接入层的无瓶颈交换式结构,局域网采用千兆与百兆混合交换式可监控网络,中心网络设备确保高可靠性架构,做到无单点故障,分支网络提供冗余设备及线路,可针对客户数据传输,维护的需求提供XDSL,DDN,ISDN等多种接入手段,并能提供与国内Chinanet主要节点城市连接的长途专线。
南京南京电信作为CHINANET的八大节点之一,南京电信拥有富足的网络资源,与同是八大节点之一的上海电信相比,南京与其他省市之间的骨干网络拥塞程度较轻,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省节点带宽资源丰厚 (20G),资源利用率适度,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两个标准的 IDC 机房(龙江,苜蓿园)一个在建的超大机房(游府西街),交通极为便利。
齐备的机房设施(电力,恒温,安全)。
西安西安是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络和中国多媒体信息网络在西北五省的网络核心中枢,同时,西安又是西北五省和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络(CHINANET)连接的必由之路,拥有最大的网络传输线路。
因此,在西安建立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必将拥有得天独厚的网络资源。
西部数据中心,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于2002年投资建设的工程。
是中国电信规划的全国四大IDC枢纽之一。
是面向国内、国际各类型企业、事业客户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服务器托管、带宽租用以及灾备中心建设、应用服务外包的超大型互联网数据交换中心。
拥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合作伙伴构成的庞大用户群体,具备国际先进的软硬件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水平。
是目前投入运营中为数不多的直联CHINANET 骨干核心节点的数据中心机房,目前出口以6×10G高速光纤联接(目前全国电信IDC中最高)。
为网络游戏的运营及西部市场拓展提供一流的IDC服务。
新个人云体验西部数据MyCloud评测(全文)也许将近三年前西部数据开始推广My Book Live的时候,在当时来看是有些超前的,因为那时候移动互联网环境还没有完全成熟,加上软件方面的不完善,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尤其是在国内市场。
但是到了今年,西部数据再次推出了全新的My Cloud,软硬件都做了不少升级,还接入了百度云作为本地化的功能,个人云存储市场的声音再次高调起来。
全新的My Cloud无论从外观、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做了改进。
采用了纯白色的外观,在色调上与苹果MacBook非常贴切,并将品牌和电源指示灯凸现出来。
西部数据My Cloud而硬件方面最重要的改进是增加了一个UBS3.0接口用于扩展,另一点则是将内置的硬盘从绿盘改为红盘。
此外应该在控制器等方面也做了改进。
当然了,新版还增加了之前没有的单盘4TB容量。
附件:网线和电源适配器软件方面,此前针对移动端西部数据推出有WD Photos和WD 2 Go两款,前者专注于照片浏览,后者则可用于文件访问和管理。
随新版My Cloud发布后,两款软件均做了升级,而WD 2 Go则改名为WD My Cloud。
西部数据My Cloud不得不说这次西部数据与百度的合作,在WD My Cloud的APP 中可以直接管理百度云中的文件,并与自己的My Cloud硬盘联通/文件对传,意义在于文件的管理更加集中。
而且该APP可以直接从安卓的文件分享中找到,这意味着你用手机拍完的照片可以直接上传到My Cloud硬盘,就像分享到微博一样省事,相比之下希捷的Central就必须进入其特定的APP来上传文件。
这极大地提升了My Cloud的易用性。
以往个人云存储硬盘最大的难点在于安装和设置,初次上手的用户必须借助说明手册才能操作,少说三五分钟,多则可能达近十分钟。
那么My Cloud在这块有何加强呢?三步骤即完成设置通过官网下载的My Cloud软件进行设置。
界面简单明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项目网筝(NK-800)使用协议甲方: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项目乙方:“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下称“基金委”)经费支持下,收集、整理和归档基金委“西部计划”开展以来的产生的环境与生态领域的科学数据,并开展数据科学研究。
作为“数据中心”文献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数据中心”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信息中心(以下称“信息中心”)购买一批网筝(NK-800),为“西部计划”项目提供免费移动文献查询服务。
为规范网筝的使用,甲乙双方特签订如下协议:一、甲方向乙方免费提供一块网筝,乙方可以免费使用至2009年3月26日,期满后乙方可直接与“信息中心”联系继续购买网筝后续使用事宜。
二、乙方必须提供必要的真实信息(见附件)供“数据中心”和“信息中心”备案;网筝仅限于乙方项目内的科研工作使用,严禁转借或转让他人使用;否则,造成一切后果由乙方自负。
三、乙方在使用网筝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信息中心”网筝的相关规定,保证相关信息资源的安全,遵守通行的数字信息资源使用规则,不恶意下载文献,不通过移动IP服务系统散布或下载非法信息。
“数据中心”和“信息中心”有权停止违规者的继续使用权,造成损失的,将追究乙方相关责任。
四、由于甲方向乙方提供的是免费服务,甲方不保证网筝的服务质量,但甲方会督促网筝提供者“信息中心”以提供最好的服务。
五、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六、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本协议有效时限自签订日起至2009年3月26日。
乙方承诺:我同意以上条款,并保证按此执行!用户签字:年月日甲方乙方“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负责人(签字):单位(公章):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项目名称:负责人(签字):单位(公章):年月日年月日附件:以下信息由甲方填写IP地址:网筝序号:以下信息由乙方填写项目名称:项目执行期限:使用者:单位:电话: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