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6.5 国家司法机关 测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5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6.5国家司法机关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50分)1.2020年3月5日,辽宁省鞍山市海城法院通过互联网法庭开庭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足不出户接受远程审理,庭审过程高效有序。
人民法院行使职权的要求有() ①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②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监察权③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④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社会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 人民检察院()①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②是我国的审判机关③要对人大负责,受它监督④其权力受到行政机关的约束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3. 下列有关司法机关的正确表述是()①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②无论是行使审判权还是检察权,都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③我国的司法是独立的,不受任何机关的领导和控制④司法机关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捍卫公平正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 当合法权益受侵害时可以通过诉讼向起诉()A. 人民公安B. 人民检察院C. 人民律师D. 人民法院5.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决定,今年8月底前完成上海金融法院的具体组建和正式挂牌工作。
上海金融法院专门管辖上海市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金融商事案件和涉金融行政案件,不受理刑事案件。
具体的案件管辖范围,最高法院还要专门制定一个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
这说明() A. 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B. 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人大及常委会负责C. 专门法院不属于人民法院体系范畴D. 专门法院也是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6. 2019年2月18日,长春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原长生生物公司相关负责人提起公诉,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人民检察院在行使职权时,应该要() ①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②以人民法院审判结果为根本依据③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④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 在我国,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和审判机关分别是()A. 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B.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C. 人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D. 人民政府、人民法院8. 备受关注的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件已有新进展,2019年2月18日,长春市检察院依法对原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提起公诉,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三课时《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的第三课时,主要介绍我国的司法机关。
教材通过案例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我国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认识到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司法机关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法治现象和司法案例有限,对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司法机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2.使学生认识到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3.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2.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3.学生对法治观念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3.讲授法:教师讲解司法机关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2.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支持;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司法机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司法机关的作用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司法机关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司法机关在案例中的作用,总结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司法机关的认识,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讨论如何提高司法机关的公正性和效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三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三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以及公民如何在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对我国的国家机关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司法机关的认识仍较模糊,对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方面知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掌握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及其性质、任务和职权。
2.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
2.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情景模拟法:模拟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4.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引发学生对司法机关的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
第六课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司法机关【教材分析】《国家司法机关》是本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三框内容,本框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人民法院,二是人民检察院。
在本节课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将会对我国的国家机构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明白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最终得以完成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半学期的学习之后,已树立起一定的法制意识,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感也有所提高。
但是由于自身年龄及经验的限制,对于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权不能很好的区分。
本节课将延续前两课,继续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
在学习中,学生或许会难以区分人民法院及人民检察院,故而在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人民法院及人民检察院各自的性质、职能等,从而正确了解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
【课程标准】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到我国司法机关服务人民的宗旨,增强法制观念。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和职权。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职权。
难点:正确认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复习提问:(1)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哪些呢?生: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2)你能说说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分别是什么吗?生: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
那么,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是什么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用法律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关,它们都属于国家司法机关。
第5课时国家司法机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职权和行使职权的要求。
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提高对司法机关的认识能力,进一步学会依靠司法机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重要意义;自觉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如何依法办事,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敬畏法律,信仰法律。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2.教学难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之前提过“一府两院”,大家还记得“两院”指的是哪两个国家机关吗?这两个国家机关合成什么国家机关?提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机关。
教师过渡:接下来,请大家翻开教材第94页,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程——国家司法机关。
二、新课讲解目标导学一人民法院活动1:播放视频《法院: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
思考:结合视频,谈谈人民法院的性质、构成及职权。
教师小结:(1)人民法院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2)人民法院的构成:人民法院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组成的,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3)人民法院的职权: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活动22021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代表最高人民法院作工作报告。
周强在报告中指出:2020年,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服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9347件,审结35773件,制定司法解释28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7个,加强对全国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080.5万件,审结、执结2870.5万件,结案标的额7.1万亿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国家司法机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职能和作用,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法律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司法机关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司法机关的认识可能存在误区,如将公安机关等同于警察,将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混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纠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司法机关的性质、职能和作用,认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法律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司法机关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2.难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区别和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司法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2.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区别和联系。
3.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人民法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案例分析:展示一个涉及司法机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司法机关的作用和职能。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区别和联系。
4.知识拓展:介绍我国司法机关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司法机关在我国的重要性。
5.情感教育:通过讲述一位法官的事迹,引导学生尊重和维护法律,增强法治观念。
6.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5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国国家机构》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
教材通过介绍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职能和作用,使学生了解国家司法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司法机关的内涵和外延。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国家司法机关的认识尚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国家司法机关的基本概念、性质、职能和作用,提高法治意识,增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家司法机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家司法机关的基本概念、性质、职能和作用,掌握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设置、运作和职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提高学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自觉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司法机关的基本概念、性质、职能和作用,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设置、运作和职责。
2.教学难点:国家司法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司法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教学案例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司法公正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国家司法机关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介绍国家司法机关的基本概念、性质、职能和作用,讲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设置、运作和职责。
课题:6.5《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国家司法机关的性质、职权,体会国家司法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
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支持和配合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
能力目标:能够从具体的经济、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国家司法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把学到的有关国家司法机关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经济政治现象,解决相关经济、政治问题。
知识目标:(1)掌握人民法院的性质和组织体系。
(2)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3)理解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4)掌握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组织体系。
(5)理解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重点知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难点知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巩固训练【时政播报】主持人:刘一彤鹿道镭新闻事件:4—5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PPT(2—3):呈现“国家司法机关”的内容。
问题:小方的爸爸可否以厂家为被告到人民法院起诉?为什么?引导总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国家司法机关”。
二、【基础导学】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2.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学遵守宪法和法律。
3.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为根据,以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
我国设立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5.人民检察院行使,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6.5国家司法机关课时训练一、单项选择题:(50分)1.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招录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的意见》。
下列关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②二者都是我国的司法机关③二者都独立行使司法权④二者相互监督、相互制衡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山东省某高中毕业生陈某因心生妒忌,在填报完自己的高考志愿后,篡改了同班4名同学的高考志愿,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②我们可以自由行使一切权利③人民法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④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 以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①国家的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②人民代表大会授予其他国家机关分别行使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和检察权③政府、监察机关、法院、检察院必须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它监督④人大和政府、监察机关、法院、检察院分工不同,职责、根本目标不同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4. 在一些“民告官”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曾有行政机关的领导打电话给当地法院请求关照,“千万不要败诉”。
这些行政机关领导的行为() A. 是对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干涉B. 表明人民法院行使职权受行政机关制约和监督C. 是对司法审判工作的监督D. 说明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5.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通过人民检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敢于同腐败分子斗智斗勇,还法治社会一个公道,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喝彩。
这表明()①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为搜集证据、惩办犯罪,检察官办案可以不择手段③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惩治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国家司法机关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下列属于我国人民检察院职权的是()A. 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B. 审理经济纠纷和行政纠纷C. 宣告公诉案件被告人无罪D. 侦查网络金融诈骗活动7. 在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属司法机关,但权力不同。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B. 人民法院审理和判决刑事、民事、经济案件,人民检察院负责审理行政案件C. 人民检察院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实行监督,人民法院对其他人员进行监督D. 人民法院由人大产生并对其负责,人民检察院由政府产生并对其负责8. 人民法院的职权有()①管理社会②惩办犯罪③行使宪法赋予的审判权④审理案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 公生明,廉生威。
司法机关要成为有威信的国家机关,就要()①公正司法②严格执法③办事为民④徇私枉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0. 成都某调查公司就公众对检察院的了解程度做了一次全面调查。
问卷的内容之一是“你知道检察院有哪些主要职责吗”,如果你是一名受访者,你的回答是() ①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②维护司法的公正③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④检查党政机关的生活作风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1. 2019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该规则自2019年12月30日起施行。
这说明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A. 最高权力机关B. 最高法律监督机关C. 最高监察机关D. 最高行政机关()12. 2019 年4月23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法官法和检察官法。
两部法律要求法官和检察官勤勉尽责、清正廉明,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这表明() ①我国旨在大力推进民主立法②我国通过立法规范司法行为③我国规范行政机关严格执法④我国落实宪法核心价值追求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3.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 人民大表大会B. 监察委员会C. 人民法院D. 人民检察院14. 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法官法和检察官法。
两部法律要求法官和检察官勤勉尽责、清正廉明,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这表明() ①我国旨在大力推进民主立法②我国通过立法规范司法行为③我国规范行政机关严格执法④我国落实宪法核心价值追求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A. 权力机关B. 监察机关C. 审判机关D. 检察机关16. 右面漫画中的“冤假错案问责机制”()①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②有助于促进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③不利于司法机关捍卫社会公平正义④警示司法机关要忠实于法律,忠实于事实真相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17.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是指( ) A. 没有任何约束和限制 B.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C. 按照法官的意愿审理案件D. 不接受其他部门的约束和监督18.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我国的专门人民法院有①最高人民法院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③军事法院④海事法院()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9. 我国设立的检察院包括()①最高人民检察院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③军事检察院④专门人民检察院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0. 王某涉嫌套取国家扶贫经费,县监察委收到举报后,准备进行调查。
王某所在单位领导以王某在扶贫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为由向县监察委发函,要求停职调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王某的行为不属于县监察委员会监督范围()B. 王某在扶贫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不应该接受调查C. 王某所在单位领导的做干涉了县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D. 县监察委员会应该充分考虑王某所在单位领导的意见而停止调查21. “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全方位展现了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的现实与历史意义,传递了我们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铮铮誓言。
这启示我们()①人民法院要捍卫社会公平正义②人民法院要依法行使审判权③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审判机关④人民检察院要依法行使检察权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2. 由《人民法院报》编辑部评选的2018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关键词新鲜出炉。
这是大关键词分别是:执行总攻、扫黑除恶、产权保护、枫桥经验、法官权益、诉调对接、庭审直播、陪审员选任、知产保护。
这体现了全国各级人民法院() ①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②充分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③严格按照政府要求办案④积极推动法治社会向前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3. 为进一步接受人大对法院工作的监督,规范庭审活动,促进公正司法,2017年7月24日,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领导干部和部分人大代表旁听了一起杨某某诉某某县人民政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责一案。
这表明() A. 人民代表大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执法机关 B. 人大代表具有立法权C. 法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D. 人大代表的法治素养亟待提高24. 新修订《刑事诉讼法》规定: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告人则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对司法机关执法行为的规范和对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权利的规定表明A.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B. 法律的强制性要靠国家暴力机关实施()C. 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所有公民一律平等D. 任何公民个人和组织不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5. 以下对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的认识错误的是()A. 前者是国家审判机关,后者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B. 前者独立行使审判权,后者独立行使检察权C. 二者都属于国家司法机关D. 二者都既要对同级人大负责,又要对上一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负责二、非选择题:(50分)26. 2018年1月23日,备受全国关注的电梯劝阻吸烟案有了最后的判决。
2017年5月2日,段某因在小区电梯内吸烟,被邻居杨某劝阻,二人发生言语争执后段某猝死。
段某之妻田某遂向河南郑州金水区法院起诉请求杨某赔偿40余万元。
法院一审判决杨某向田某补偿1.5万元。
一审宣判后,田某向郑州中院提起上诉,杨某未上诉。
2018年1月23日,郑州中院作出二审判决,认为劝阻电梯内吸烟的行为合法、正当,符合公序良俗,是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应当鼓励;杨某的行为方式理性、平和,并无不当,与段某的死亡结果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应承担任何民事责任,故撤销一审判决,驳回田某的诉讼请求。
撤销补偿1.5万元的判决,诉讼费由田某承担。
⑴材料体现人民法院的性质是什么?(4分)⑵从审理过程看,人民法院是如何行使基本职权的?(6分)⑶本案的最终判决说明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应注意什么?(6分)材料二: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但在司法实践中,此规定的实范效果并不理想,地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插手具体案件甚至左右案件裁判结果的情形并不鲜见,上级法院违背审级制度提前介入案件、下级法院对正在审理的案件请示汇报时有发生,舆论和闽清也在一定程度干扰了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甚至形成舆论审判的乱象。
⑷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分别是什么?(6分)27. 材料:近年来,山清水秀的广西多地频发危险废物、生活垃圾跨省非法转移处置事件,来自外地的危险废物对广西多地的环境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全区检察机关排除干扰,开展坚决打击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生活垃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刑事犯罪的活动,对招某等28人以污染环境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相关管理部门监管严重缺失的问题进行调查。
⑴材料说明人民检察院有什么职权?(4分)⑵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人民检察院应该如何行使职权。
(6分)28. 2019年3月1日,南昌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被告人贾某明等12人寻衅滋事、盗窃案,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以寻衅滋事罪、盗窃罪判处被告人贾某明等3人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至年五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人曹某信等9人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至一年五个月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