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峰焊相关参及原理以及过炉后不良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618.02 KB
- 文档页数:8
波峰焊接不良解析基础(一)·PTH焊料填充不足·退润湿和不润湿·焊点空洞·……得其道为你一一解答分析思路波峰焊是现代电子制造重要工艺之一,虽然它一直受到SMT技术的冲击,但还是有相当多的电子元器件无法完全采用SMT封装技术替代,如高可靠性要求的插拔连接器,一些大功率电解电容等。
因此波峰焊还会在电子制造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波峰焊焊接制程有哪些不良?原因是什么?又如何改善呢?焊接过程是一个热加工过程,一个优良的焊接效果,需要考虑焊料配方、助焊剂、元件和PCB的匹配、工装设计及过程控制参数等。
一个不好的结果可能有多个原因,本文就一些常见的焊接不良、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常见波峰焊不良多锡PTH焊料填充不足白斑拉尖退润湿和不润湿板子变形连锡焊点空洞溢锡锡球吹孔或针孔冷焊漏焊助焊剂残留322KMPTH焊料填充不足镀通孔焊料填充不足,是指孔内的焊料填充高度没有达到IPC要求(PCB厚度的50%或75%),或者没有达到客户要求,影响焊点的可靠性。
∙如果不良总是发生于相同元件,原因可能是托盘设计有阴影效应(夹具外壁与焊接表面空间过小),减少了熔锡与待焊表面的接触面积。
此时的改善措施是局部削薄托盘(合成石材料最小保留0.5mm厚度)或者改用更薄的钛合金(最小保留0.2mm厚度)。
∙焊接表面氧化、污染等也会导致上锡不足,此时,应该对元件引脚或孔壁表面进行元素分析找出污染物和污染源;当然,改用活性更强的助焊剂会对不良有所改善。
∙孔径不匹配,通孔与接地大铜箔连接也会导致填充不足,尤其是大电解电容,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提前的DFM进行设计改善,如重新设计铜孔,用花盘设计,降低焊接时的热量散失。
∙∙如果不良位置不固定,则有可能是铜孔被污染了,影响了可焊性;也有可能是助焊剂喷涂不够、不均匀等,波峰高度不足也会产生上锡不足。
∙温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预热不足时,助焊剂活性降低;焊接温度不够会使得熔锡在孔内爬升动能不足,最终造成填充不足。
波峰焊十大缺陷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波峰焊是让插件板的焊接面直接与高温液态锡接触达到焊接目的,其高温液态锡保持一个斜面,并由特殊装置使液态锡形成一道道类似波浪的现象,所以叫“波峰焊”,其主要材料是焊锡条。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析下线路板波峰焊接后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一、元件脚间焊接点桥接连锡原因:桥接连锡是波峰焊中个比较常见的缺陷,元件引脚间距过近或者波不稳都有可能导致桥接连锡,可能原因如下,焊接温度设置过低,焊接时间过短,焊接完成后下降时间过快,助焊剂喷涂量过少。
般这种情况下要检查波和确认焊接坐标是否正确,可以通过提高焊接温度或预热温度,提高焊接时间,增加下降时间,提高助焊剂喷涂量的方法来改善。
二、线路板焊锡面的上锡高度达不到原因:对于二以上产品来说这也是个比较常见的缺陷,般来讲些金属材质的大元件如电源模块等,由于他们大多与接地脚相接散热较快上锡困难,当然般上锡高度标准会有相应的放松。
除此外焊接温度低,助焊剂喷涂量少,波高度低都会导致上锡高度不够。
提高预热和焊接温度,多喷涂些助焊剂等可以解决问题。
三、线路板过波峰焊时正面元件浮高原因:元件过轻或波抬高会导致波将元件冲击浮高上去,或者在插装元件的时候元件没有插到位,轨道速度过快或不稳导致元件歪斜抬高。
可以制作夹具将原件压住,由于夹具的吸热可能需要提高预热或焊接温度。
推荐阅读:再次焊锡产生的不良原因四、波峰焊接后线路板有焊点空洞原因:元件引脚太短尚不能伸出通孔或元件引脚横截面被氧化不上锡,可以加喷助焊剂。
五、波峰焊接后焊点拉原因:这是个和桥接样发生频率较高的缺陷种类,预热和焊接温度过低,焊接时间太短会导致拉的发生。
六、波峰焊接后线路板上有锡珠原因:有锡珠时要检查助焊剂的质量或者板子表面是否沾上锡膏,助焊剂中含水在焊接时会炸裂导致锡珠。
波峰焊常见焊接缺陷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A、焊料不足:焊点干瘪/不完整/有空洞,插装孔及导通孔焊料不饱满,焊料未爬到元件面的焊盘上原因:a) P CB 预热和焊接温度过高,使焊料的黏度过低;b) 插装孔的孔径过大,焊料从孔中流岀;c) 插装元件细引线大焊盘,焊料被拉到焊盘上,使焊点干瘪;d) 金属化孔质量差或阻焊剂流入孔中;e) PCB 爬坡角度偏小,不利于焊剂排气。
对策:a) 预热温度90-130 C,元件较多时取上限,锡波温度250+/-5 C,焊接时间3〜5S。
b) 插装孔的孔径比引脚直径大0.15〜0.4m m,细引线取下限,粗引线取上线。
c) 焊盘尺寸与引脚直径应匹配,要有利于形成弯月面;d) 反映给PCB加工厂,提高加工质量;e) PCB的爬坡角度为3〜7CoB、焊料过多:元件焊端和引脚有过多的焊料包围,润湿角大于90原因:a) 焊接温度过低或传送带速度过快,使熔融焊料的黏度过大;b) PCB 预热温度过低,焊接时元件与PCB 吸热,使实际焊接温度降低;c) 助焊剂的活性差或比重过小;d) 焊盘、插装孔或引脚可焊性差,不能充分浸润,产生的气泡裹在焊点中;e) 焊料中锡的比例减少,或焊料中杂质Cu的成份高,使焊料黏度增加、流动性变差。
f) 焊料残渣太多。
对策:a) 锡波温度250+/-5 C,焊接时间3〜5S。
b) 根据PCB 尺寸、板层、元件多少、有无贴装元件等设置预热温度,PCB 底面温度在90-130oc) 更换焊剂或调整适当的比例;d) 提高PCB 板的加工质量,元器件先到先用,不要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e) 锡的比例<61.4%时,可适量添加一些纯锡,杂质过高时应更换焊料;f) 每天结束工作时应清理残渣。
C、焊点桥接或短路原因:a) PCB设计不合理,焊盘间距过窄;b) 插装元件引脚不规则或插装歪斜,焊接前引脚之间已经接近或已经碰上;c) PCB 预热温度过低,焊接时元件与PCB 吸热,使实际焊接温度降低;d) 焊接温度过低或传送带速度过快,使熔融焊料的黏度降低;e) 阻焊剂活性差。
波峰焊常见焊接缺陷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迈腾电子/工程部A.焊料不足:焊点干瘪/不完整/有空洞,插装孔及导通孔焊料不饱满,焊料未爬到元件面的焊盘上。
原因:a)PCB预热和焊接温度过高,使焊料的黏度过低;b)插装孔的孔径过大,焊料从孔中流出;c)插装元件细引线大焊盘,焊料被拉到焊盘上,使焊点干瘪;d)金属化孔质量差或阻焊剂流入孔中;e) PCB爬坡角度偏小,不利于焊剂排气。
对策:a)预热温度90-130℃,元件较多时取上限,锡波温度250+/-5℃,焊接时间3~5S。
b)插装孔的孔径比引脚直径大0.15~0.4mm,细引线取下限,粗引线取上线。
c)焊盘尺寸与引脚直径应匹配,要有利于形成弯月面;d)反映给PCB加工厂,提高加工质量;e) PCB的爬坡角度为3~7℃。
B、焊料过多:元件焊端和引脚有过多的焊料包围,润湿角大于90°。
原因:a)焊接温度过低或传送带速度过快,使熔融焊料的黏度过大;b) PCB预热温度过低,焊接时元件与PCB吸热,使实际焊接温度降低;c)助焊剂的活性差或比重过小;d)焊盘、插装孔或引脚可焊性差,不能充分浸润,产生的气泡裹在焊点中;e)焊料中锡的比例减少,或焊料中杂质Cu的成份高,使焊料黏度增加、流动性变差。
f)焊料残渣太多。
对策:a)锡波温度250+/-5℃,焊接时间3~5S。
b)根据PCB尺寸、板层、元件多少、有无贴装元件等设置预热温度,PCB底面温度在90-130。
c)更换焊剂或调整适当的比例;d)提高PCB板的加工质量,元器件先到先用,不要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e)锡的比例<61.4%时,可适量添加一些纯锡,杂质过高时应更换焊料;f)每天结束工作时应清理残渣。
C、焊点桥接或短路原因:a) PCB设计不合理,焊盘间距过窄;b)插装元件引脚不规则或插装歪斜,焊接前引脚之间已经接近或已经碰上;c) PCB预热温度过低,焊接时元件与PCB吸热,使实际焊接温度降低;d)焊接温度过低或传送带速度过快,使熔融焊料的黏度降低;e)阻焊剂活性差。
波峰焊工艺中常见缺陷产生原因与措施波峰焊工艺是电子产品组装中常用的一种焊接方式,该工艺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完成多个焊点的连接,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焊接缺陷,本文将分析这些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1. 波峰焊接头露锡原因:可能是焊接温度过高,导致锡液过度流动,无法完全润湿焊盘;或者焊接时间过长,使锡液过渡流动。
措施:检查和调整焊接温度和时间,确保合适的焊接参数;适当增加焊接流量,提高焊点的润湿性。
2. 波峰焊导致的连焊现象原因:焊盘间距太小,焊接流量过大,导致几个焊盘之间的锡液相连。
措施:增加焊盘间距,使锡液在焊盘上形成独立的焊接点,减少焊接流量,避免挤压锡液。
3. 波峰焊接过度原因:焊接时间过长或焊接温度过高,导致焊盘上的锡液过度融化。
措施:调整焊接时间和温度到合适的范围,避免过度焊接。
4. 波峰焊接不良原因:可能是材料附着物、氧化物或污染物阻碍了锡液的润湿性,或者焊接流量不足。
措施:清洁和预处理焊盘表面,确保无杂质;增加焊接流量,提高锡液的润湿性。
5. 波峰焊接点不牢固原因:焊接前焊盘表面没有完全清洁,导致焊点粘结力不够。
措施:在焊接前彻底清洁焊盘表面,确保焊点与焊盘之间的良好粘贴。
综上所述,波峰焊工艺中常见的缺陷产生原因多样,但大多可以通过调整焊接参数、清洁焊盘表面以及增加焊接流量等措施来解决。
在实际操作中,焊接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波峰焊工艺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电子产品组装焊接方式,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行业。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焊接缺陷,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下面将进一步探讨波峰焊工艺中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以及相应的措施。
6. 波峰焊接头焊盘开裂原因:焊接过程中,焊接头受到过度热应力,导致焊盘开裂。
措施:焊盘设计和材料选择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其能够承受所需的热应力;调整焊接参数,避免过度热应力的产生;使用合适的焊接头形状和尺寸,均匀分布焊接热量。
波峰焊相关参数及原理过炉后不良分析预热作用1. 助焊剂中的溶剂成份在通过预热器时,将会受热挥发。
从而避免溶剂成份在经过液面时高温气化造成炸裂的现象发生,最终防止产生锡粒的品质隐患。
•2. 待浸锡产品搭载的部品在通过预热器时的缓慢升温,可避免过波峰时因骤热产生的物理作用造成部品损伤的情况发生。
•3. 预热后的部品或端子在经过波峰时不会因自身温度较低的因素大幅度降低焊点的焊接温度,从而确保焊接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温度要求。
波峰一以波峰二的作用•波峰一主要是:针对SMD的贴片,的存在阴影效应,由于焊料的"遮蔽效应"容易出现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如漏焊、焊缝不充实等缺陷。
•波峰二主要是:焊点的质量,起到修复,防止连焊、拉尖、虚焊、毛刺等不良的产生。
冷却作用其实加装冷却装置的主要目的是加速焊点的凝固,焊点在凝固的时候表面的冷却和焊点内部的冷却速度将会加大,形成锡裂.缩锡,有的还会从PCB板内排出气体形成锡洞,针孔等不良.加装了冷却装置后,加速了焊点的冷却速度,使焊点在脱离波峰后迅速凝固,大大降低了类似情况的发生.喷雾系统作用•助焊剂系统是保证焊接质量的第一个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均匀地涂覆助焊剂,除去PCB和元器件焊接表面的氧化层和防止焊接过程中再氧化。
助焊剂的涂覆一定要均匀,尽量不产生堆积,否则将导致焊接短路或开路。
•助焊剂系统有多种,包括喷雾式、喷流式和发泡式。
目前一般使用喷雾式助焊系统,采用免清洗助焊剂,这是因为免清洗助焊剂中固体含量极少,不挥发无含量只有1/5~1/20。
所以必须采用喷雾式助焊系统涂覆助焊剂,同时在焊接系统中加防氧化系统,保证在PCB上得到一层均匀细密很薄的助焊剂涂层,这样才不会因第一个波的擦洗作用和助焊剂的挥发,造成助焊剂量不足,而导致焊料桥接和拉尖。
•喷雾式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超声波击打助焊剂,使其颗粒变小,再喷涂到PCB板上。
二是采用微细喷嘴在一定空气压力下喷雾助焊剂。
波峰焊过程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对策波峰焊过程产生故障的主要愿意及预防对策1.焊料不足——焊点干瘪、焊点不完整有空洞(吹气孔、针孔)、插装孔以及导通孔中焊料不饱满或焊料没有爬到元件面的焊盘上。
2.焊料过多——元件焊端和引脚周围被过多的焊料包围,或焊点中间裹有气泡,不能形成标准的弯月面焊点。
润湿角θ>90°。
3.焊点拉尖——或称冰柱。
焊点顶部拉尖呈冰柱状,小旗状。
4. 焊点桥接或短路——桥接又称连桥。
元件端头之间、元器件相邻的焊点之间以及焊点与邻近的导线、过孔等电气上不该连接的部位被焊锡连接在一起5. 润湿不良、漏焊、虚焊——元器件焊端、引脚或印制板焊盘不沾锡或局部不沾锡。
6. 焊料球——又称焊料球、焊锡珠。
是指散布在焊点附近的微小珠状焊料7. 气孔——分布在焊点表面或内部的气孔、针孔。
或称空洞。
8. 冷焊——又称焊锡紊乱。
焊点表面呈现焊锡紊乱痕迹9. 锡丝——元件焊端之间、引脚之间、焊端或引脚与通孔之间的微细锡丝10 其他还有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板面脏,主要由于焊剂固体含量高、涂覆量过多、预热温度过高或过低,或由于传送带爪太脏、焊料锅中氧化物及锡渣过多等原因造成的;又例如PCB变形,一般发生在大尺寸PCB,主要由于大尺寸PCB 重量大或由于元器件布置不均匀造成重量不平衡,这需要PCB设计时尽量使元件分布均匀,在大尺寸PCB中间设计支撑带(可设计2~3mm宽的非布线区);又例如焊接贴装元器件时经常发生掉片(丢片)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贴片胶质量差,或由于贴片胶固化温度不正确,固化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粘接强度,波峰焊时由于经不起高温冲击和波峰剪切力的作用,使贴装元器件掉在焊料锅中。
?还有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缺陷,例如焊点晶粒大小、焊点内部应力、焊点内部裂纹、焊点发脆、焊点强度差等,这些要通过X光,焊点疲劳试验等手段才能检测到。
这些缺陷主要与焊接材料、印制板焊盘附着力、元器件焊端或引脚的可焊性以及温度曲线等因素有关。
波峰焊相关参数及原理过炉后不良分析预热作用1. 助焊剂中的溶剂成份在通过预热器时,将会受热挥发。
从而避免溶剂成份在经过液面时高温气化造成炸裂的现象发生,最终防止产生锡粒的品质隐患。
•2. 待浸锡产品搭载的部品在通过预热器时的缓慢升温,可避免过波峰时因骤热产生的物理作用造成部品损伤的情况发生。
•3. 预热后的部品或端子在经过波峰时不会因自身温度较低的因素大幅度降低焊点的焊接温度,从而确保焊接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温度要求。
波峰一以波峰二的作用•波峰一主要是:针对SMD的贴片,的存在阴影效应,由于焊料的"遮蔽效应"容易出现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如漏焊、焊缝不充实等缺陷。
•波峰二主要是:焊点的质量,起到修复,防止连焊、拉尖、虚焊、毛刺等不良的产生。
冷却作用其实加装冷却装置的主要目的是加速焊点的凝固,焊点在凝固的时候表面的冷却和焊点内部的冷却速度将会加大,形成锡裂.缩锡,有的还会从PCB板内排出气体形成锡洞,针孔等不良.加装了冷却装置后,加速了焊点的冷却速度,使焊点在脱离波峰后迅速凝固,大大降低了类似情况的发生.喷雾系统作用•助焊剂系统是保证焊接质量的第一个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均匀地涂覆助焊剂,除去PCB和元器件焊接表面的氧化层和防止焊接过程中再氧化。
助焊剂的涂覆一定要均匀,尽量不产生堆积,否则将导致焊接短路或开路。
•助焊剂系统有多种,包括喷雾式、喷流式和发泡式。
目前一般使用喷雾式助焊系统,采用免清洗助焊剂,这是因为免清洗助焊剂中固体含量极少,不挥发无含量只有1/5~1/20。
所以必须采用喷雾式助焊系统涂覆助焊剂,同时在焊接系统中加防氧化系统,保证在PCB上得到一层均匀细密很薄的助焊剂涂层,这样才不会因第一个波的擦洗作用和助焊剂的挥发,造成助焊剂量不足,而导致焊料桥接和拉尖。
•喷雾式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超声波击打助焊剂,使其颗粒变小,再喷涂到PCB板上。
二是采用微细喷嘴在一定空气压力下喷雾助焊剂。
这种喷涂均匀、粒度小、易于控制,喷雾高度/宽度可自动调节,是今后发展的主流。
运输作用运输代主要用途是将电路底板送入波峰焊锡机,沿途经助焊剂添加区,预热区,波峰,冷却等。
助焊剂作用•助焊剂(FLUX)这个字来源于拉丁文“流动”(Flowin soldering)的意思,但在此它的作用不只是帮助流动,还有其他功能。
•助焊剂的主要功能有:1、清除焊接金属表面的氧化膜;2、在焊接物表面形成一液态的保护膜隔绝高温时四周的空气,防止金属表面的再氧化3、降低焊锡的表面张力,增加其扩散能力;4、焊接的瞬间,可以让熔融状的焊锡取代,顺利完成焊接。
•主要“辅助热传导”、“去除氧化物”、“降低被焊接材质表面张力”、“去除被焊接材质表面油污、增大焊接面积”、“防止再氧化”等焊锡的一些影响因素连锡影响的一些因素:助焊剂流量/比重/松香含量还有它的活性及耐温度。
预热温度,过输速度,导轨角度,焊接时间,两波之间温差,两波之间的距离,波形,波峰流速,两波的高低,波峰不平,过炉方向,焊盘设计过大,焊盘设计过近,没有托锡点,锡的铜含量,PCB 质量,PCB受潮,环境因素,锡炉温度。
连锡的一些解决对策•1、不适当的预热温度。
过低的温度将造成助焊剂活化不良或PCB板而温度不足,从而导致锡温不足,使液态焊料润湿力和流动性变差,相邻线路间焊点发生桥连;2、 PCB板板面不洁净。
板面不洁净的情况下,液态焊料在PCB表面的流动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在脱离的瞬间,焊料被阻塞在焊点间,形成桥连;3、焊料不纯,焊料中所合杂质超过允许的标准,焊料的特性将会发生变化,浸润或流动性将逐渐变差,如果含锑超过%,砷超过%,隔超过%,焊料的流动性将下降25%,而含砷低于%则会脱润湿;•3、焊料不纯,焊料中所合杂质超过允许的标准,焊料的特性将会发生变化,浸润或流动性将逐渐变差,如果含锑超过%,砷超过%,隔超过%,焊料的流动性将下降25%,而含砷低于%则会脱润湿4、助焊剂不良,不良的助焊剂不能洁净PCB,使焊料在铜箔表面的润湿力降低,导致浸润不良;•5、PCB板浸锡过深,此情况易产生于IC类元件或引脚密度较大的通孔元件,其形成的本质原因是吃锡时间过长,助焊剂被完全分解或不锡流畅,焊点没有在好的状态下脱锡;6、元件引脚偏长,其造成元件桥连的原因是过长的引脚导致相邻的焊点在脱离焊料波峰时不能“单一”的脱锡,或者说过长的引脚在锡温中浸泡时间过长,引脚表面的助焊剂被焦化,焊料在引脚之间的流动性变差,造成了桥连形成的可能性;•7、PCB板夹持行走速度,在焊接工艺中,行走速度应尽可能的在满足焊接时间的条件下进行调节,预热温度的设定则在满足助焊剂的活化条件,以上任何环节的不协调(低温、高温、锡温不正确,浸锡时间不足等)都会造成桥连的形成;另一方面,速度的匹配与焊料波峰的相对流速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当PCB前行的“力”与焊料波峰向前导流槽流动“力”能相互抵消时,此状态为最佳的焊接状态,此时PCB在焊料上形成的脱锡点为“0”点。
这种情况针对于IC及排插类元器件应用性相对较强8、PCB板焊接角度,理论上角度越大,焊点在脱离波峰时前后焊点脱离波峰时共面的几率越小,桥连的几率也越小。
但由于焊料本身的浸润特性决定了焊接的角度。
一般来讲有铅焊接角度在4°到9°之间根据PCB板设计可调节,无铅焊接在4°到6°之间根据客户PCB板设计可调节。
需要注意在大角度的焊接工艺中,PCB板的浸锡前端会出现吃锡不足成不上锡的情况,这时由于PCB板受热向中间凹所造成的,若出现此类情况应当适当减低焊接角度。
9、 PCB设计不良,此类情况常见于元件密度大时焊盘形状设计不良或者排插及IC类元器件的焊接方向错误。
10 PCB板变形,此情况会导致PCB左中右三处压波深度不一致,且造成吃锡深的地方锡流不畅,易产生桥连。
PCB变形的因素大致有如下:(1)预热或焊料温度过高;(2) PCB板夹持起过紧;•(3)传送速度太慢,PCB板在高温下时间过长虚焊指在焊接表面上未形成适宜厚度的铜锡合金,主要是由于润湿度不够所造成的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1、预热温度过低,此情况将导致助焊剂活化不良或焊点温度过低在焊接的瞬间无法达到润湿所要的温度,常见于纤维板。
处理方案以温度曲线为标准。
2、运输速度过快,此情况的原因是因为过快的链速导致PCB在预热区温度不够或在波峰浸润的时间不足。
处理方案以温度曲线为标准。
3、PCB板设计不良,此情况常见于高密度SMT元件或小型封装体的焊接方向不良。
处理方案为在能够改良设计的前提下尽可能作出修改,其次在炉子方面应尽量使第一波峰的冲击流速加快,并保证2秒钟左右的浸润时间。
而通孔插装元件的形成常见于元件引脚细,但通孔设计过大。
4、助焊剂不良,此情况常见于板面元件大片焊接不良,但助焊剂的流量及喷涂量在满足正常生产的控制范围以内,形成原因是待焊点无法得到正常的清洁,待焊点表面污染物阻挡住了焊锡对焊盘的浸润。
•5、部品或焊盘氧化,此情况见于整片PCB中若干通孔元器件,当发生此类状况后可清晰地见到部品或焊盘表面有污染物(锈迹或油渍)覆盖。
此时应加强对元器件或PCB的来料管理,以及存放管理。
当然,在发生此情况以后通过手工修补可解决虚焊,这是由于波峰焊接和手工焊接机理不同所导致的。
6、锡温不合适,此情况常见于纤维板。
当锡温偏低时,由于纤维板吸热量大,与PCB板接触处的锡温供应不足,导致焊料降温过大,从而使得焊料的流动性变差,润湿力下降,无法浸润焊点。
当锡温过高时,焊料本身的表面张力增大,附着力减小,毛细功能降低,漫流性变差,在脱锡的瞬间,焊点表面的焊料被焊接槽内的焊料拉回焊锡槽,从而导致了焊点干瘪,少锡。
处理方案以温度曲线为准。
链条抖动,此情况见于生产中偶然性的出现在单片的PCB 上,且PCB上元件桥连较多。
发生此情况应当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另须注意钛爪是否有损坏,造成夹板不良,从而使链条抖动。
拉尖PCB板经过波峰焊后,焊点上焊料呈乳石状或水柱形状称之为拉尖。
其本质可理解为焊料受重力大于焊料内部应力。
产生原因分析如下•1、 PCB传送速度不合适。
传送速度的设定请满足焊接工艺要求,一般若速度适合焊接工艺,则拉尖的形成可与此项不相干。
2、浸锡过深。
它会造成焊点在脱离前助焊被完全焦化,因PCB板表面温度过高,在PCB脱锡焊料会因漫流性变差在焊点上堆积大量焊料,形成拉尖。
应适当减少吃锡深度或加大焊接角度。
3、助焊剂不良或量太少。
此原因将导致焊料在待焊点表面无法发生润湿,且焊料在铜箔表面的漫流性极差,此时会在PCB板上产生大面积的拉尖。
•4、预热温度或锡温偏差过大。
过低的温度会使PCB进入焊料后,焊料表面温度下降过多,导致流动性变差,大量的焊料会堆积在焊点表面产生拉尖,而过高的温度会使助焊剂焦化,使焊料的润湿性及漫流性变差,可能会形成拉尖。
5、传送角度过低。
PCB传送角度过低,焊料在流动性相对差的情况下容易在焊点表面堆积,焊料冷凝过程中终因重力大过焊料内部应力,形成拉尖。
6、焊料波峰流速。
焊料波峰对焊点冲刷力过低,焊料的流动性在差的状态下,尤其是无铅锡,焊点会将大量的焊点吸附上,易造成焊料过多,产生拉尖。
锡柱PCB板焊接后焊点呈圆柱状态。
其形成原因大致有如下:助焊剂不良:1. 一般来讲助焊剂不良易形成桥连及虚焊,拉尖,但相对于某些的元件来讲,形成锡柱也是可能的,尤其是在纤维板上的多层印刷电路间的工艺孔。
2、焊盘表面氧化,二层以上纤维板的通孔待焊表面氧化,而内部正常,焊接时焊料在通孔内得到润湿及延展,而在焊盘表面得不到润湿及延展,可能形成锡柱。
3、浸锡时间过长,过长的浸锡可能会使通孔内部润湿后,而焊点表面的助焊剂被焦化,导致焊料流动性变差,在焊盘表面吸附过多形成锡柱。
焊点光泽差•焊点光泽暗白,无光泽。
无铅焊料在使用免洗助焊剂的情况下焊点暗淡无光泽不计入不良,因为无铅焊料的特性决定了焊点的状态。
不良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1、焊锡质量差。
焊料被杂质金属污染严重,其本身的特性已改变,焊点表面有明显黑色杂物,•2、预热或焊料温度过低情况下简单的PCB无桥连等不良,但焊点发白,无光泽,其原因是焊料焊接时温度过低,•3、PCB焊盘轻度氧化,此情况下焊接后的焊点表面粗糙。
常用到测试调整波峰焊炉温测试治具waverider:所测得参数有:预热温度,预热斜率,平行度,浸锡深度,锡槽温度,板面温度,板上温度,波峰焊链条速度等,测试结果如下:常用到测试助焊剂喷雾均匀度以及穿透性fluxometer:测试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