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剧本创作课程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17.69 MB
- 文档页数:12
动画编剧讲义(精选5篇)第一篇:动画编剧讲义第十四章系列片与连续剧第一节连续剧与系列片的特点我们来谈谈系列片和连续剧各自的特点。
一、系列片的特点系列片的故事基本上每集单独成篇(也有几集组成一个单元的),集与集之间一般没有不可分割、不能调换顺序的逻辑联系。
主人公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全篇,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很固定,几乎没有发展变化。
比如说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日本动画片《机器猫》,这些动画片都是比较典型的系列片。
当创作者架构起一组富有张力的人物关系时(笨猫和机灵老鼠,幻想世界的小叮当和现实世界的性格各异的孩子们),无论前一集中发生了什么故事,结尾如何,下一集中人物关系却不会因此发生改变。
猫和老鼠可能在某集的结尾和好了,但是到了下一集,他们又会变回那对打闹不休的冤家对手。
第十四章系列片与连续剧二、连续剧的特点连续剧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连起来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大故事”。
这从头至尾的故事框架往往都是一条起伏跌宕的人物命运线索。
在连续剧中,人物性格、人物之间关系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发生一些变化,主人公的成长和成熟,人物关系的聚散离合;还有的时候,人物在剧情进展中逐步展现自己不同的性格侧面,观众对人物的认识也就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善于伪装的坏人一步步地暴露本性。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变化都不会影响到主要人物的基本定位:像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正面和反面人物的对立关系等等。
例如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中国动画片《西游记》都是典型的连续剧。
《西游记》围绕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历经艰险的故事展开,主人公孙悟空的机智勇敢不羁、猪八戒的憨厚贪吃懒惰,这些性格特征成为人物的标志,贯穿故事的始终。
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主人公成长和成熟了,但性格的主基调却是不变的。
第十四章系列片与连续剧第二节连续剧与系列片的创作规律系列片剧本和连续剧剧本创作规律有哪些异同呢?我们先来谈谈它们的共同特征。
首先,在长篇电视动画中,人物成为了剧本元素中最突出的部分。
动画剧本创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动画剧本创作》教材第五章“情节构造与角色塑造”,详细内容涉及情节发展的基本框架、角色性格的挖掘与展现、冲突与矛盾的设置以及动画剧本的格式要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动画剧本情节构造与角色塑造的基本方法。
2. 学会设置冲突与矛盾,提高剧本创作的吸引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色性格的挖掘与展现,冲突与矛盾的设置。
教学重点:情节构造的基本框架,动画剧本的格式要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动画剧本案例、视频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部经典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情节发展与角色塑造。
2. 理论讲解:a. 介绍情节构造的基本框架。
b. 分析角色性格的挖掘与展现方法。
c. 讲解冲突与矛盾的设置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部优秀动画剧本的情节构造与角色塑造。
4. 课堂练习:a.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动画剧本的基本框架。
b. 每组选取一个角色,进行性格挖掘与展现。
c. 设置冲突与矛盾,完善剧本情节。
六、板书设计1. 情节构造基本框架2. 角色塑造方法3. 冲突与矛盾设置技巧4. 动画剧本格式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完整的动画剧本。
2. 答案要求:a. 剧本格式正确,语言通顺。
b. 情节完整,角色鲜明。
c. 冲突与矛盾设置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看更多优秀动画作品,了解不同类型的动画剧本特点,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同时,关注动画产业发展动态,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角色性格的挖掘与展现2. 冲突与矛盾设置技巧3. 动画剧本的格式要求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角色性格的挖掘与展现1. 角色背景:深入了解角色的家庭、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等,为角色性格的形成提供合理解释。
2. 性格特点:明确角色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善良、自私、狡猾等,并在剧本中通过言行举止展现出来。
《动画剧本写作》课程教学大纲I 课程实施细则一、教师信息姓名:周胜南职称:副教授办公室:教苑楼A座101室电话:64322893电子信箱:zsn@答疑时间:周四11:30—12:30,周一到周五工作时间电子邮件答疑。
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动画剧本写作课程名称(英文):Practice of Animation Script Writing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周学时:4 总学时:32 学分:2先修课程:《文学戏剧与动画电影》、《动画编剧》开设专业:14级动画本科三、课程简介剧本在动画创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动画编剧创作作为一种独特的剧作类型,既有电影剧作的基础理论,也因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而产生许多独特的创作规律,而获得相关剧本创作技巧的获得主要依靠于创作实战。
《动画剧本写作》是配合《动画编剧》而展开的剧本创作实战课程。
通过不断的写作训练,使动画专业的学生了解剧本创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剧本写作流程,了解判断剧本好坏的方法,学会真正从编剧和导演的手法来对待动画的创作。
四、课程目标1、通过剧本元素的阶段实训,循序渐进地培养剧本思维和创作灵感。
2、掌握各个剧作元素的创作技巧,学会分析和评判动画剧本的优劣。
3、了解剧本写作流程,有独立完成30分钟以内动画短片剧本的写作能力,并且能够文学作品的动画改编能力。
4、具备完整的动画剧本的文学策划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六、修读要求考勤要求:考勤计入学期总分。
无故旷课三次取消考试资格。
缺勤超整个学期三分之一课时,取消考试资格。
缺勤迟到或早退三次,算一次旷课。
迟到10分钟以上的同学禁止进入教室,此次课以缺勤论处。
课堂要求:遵守课堂纪律,认真记录笔记、参与每一次课堂练习。
鼓励热烈、活泼的课堂气氛。
课后训练:碍于每周课时的限制,大部分写作训练都需要在课后完成。
《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动画剧本创作英文名称:Animation script writing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0学分:2.0适用对象:软件工程(文化创意方向)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奠定动画写作的理论基础,阐述动画编剧的基本概念与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行不同风格与题材的动画剧本创作;具备声音、画面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剧本结构能力;并了解国内外动画剧作的基本趋势与最新动态。
目标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清晰动画剧本的概念,特点以及与其他文学形式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动画剧本中的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定位是使学生理解动画剧本中的故事塑造的特点以及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具备能够独立创作影视动画剧本创作的能力和动画艺术短片剧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和文字运用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知识: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文学地位,动画剧本创作对于动画作品的作用以及与其它文艺作品的区别与联系,动画剧本创作的审美特点和价值取向。
创作动画剧本的基本术语,正确格式和撰写方法与技巧。
能力:培养学生动画剧本创作的实践能力,创作动画剧本的创作技巧。
选取一些优秀动画片进行实例分析,从动画观众的定位,动画市场的需求,动画剧本创作规律等方面剖析其得失。
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深入分析作品内部的创作思路和构成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动画创作与制作奠定文字能力基础。
素质培养目标:熟悉影视剧作的大框架中,动画剧本创作的地位和作用,适时运用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对动画剧本、动画人物、动画故事构思特性的思考分析,对动画剧本的内涵和特性拥有较为为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经典商业动画片进行案例分析,能够提炼出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创作技巧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概述①剧本基本概念②剧本的特性与格式③动画剧作技巧2.动画剧本的特性①动画剧本的基本特征。
动画剧本创作教案【篇一:剧本创作教案】班级:教师:时间:2010.5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
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它是戏剧演出的文学依据,是导演和演员二次创作的出发点.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一、剧本定义 play-script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
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在戏剧发展史上,剧本的出现,大致在戏剧正式形成并成熟之际。
古希腊悲剧从原始的酒神祭礼发展为一种完整的表演艺术,就是以一批悲剧剧本的出现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的宋元戏文和杂剧剧本,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最确实的证据;印度和日本古典戏剧的成熟,也是以一批传世的剧本来标明的。
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戏剧形态是没有剧本的,例如古代希腊、罗马的某些滑稽剧,意大利的初期即兴喜剧,日本歌舞伎中的一些口头剧目,中国唐代的歌舞小戏和滑稽短剧,以及现代的哑剧等等。
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
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
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
比较著名的如王尔德的《莎乐美》等。
而好的剧本,能够具备适合阅读,也可能创造杰出舞台表演的双重价值。
一部可以在舞台上搬演的剧本原著,还是需要在每一次不同舞台、不同表演者的需求下,做适度的修改,以符合实际的需要,因此,舞台工作者会修改出一份不同于原著,有著详细注记、标出在剧本中某个段落应该如何演出的工作用的剧本,这样的剧本叫做“提词簿”或“演出本”、“台本” (promptbook)。
《动画剧本创作》教学大纲《动画剧本创作》教学大纲吴振尘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性质是动漫专业基础课程。
任务是:了解动画剧本创作的理论知识;完成各种题材动画剧本创作实践的训练;掌握为动画片提供适宜剧本的实际能力。
简洁地说:熟悉动画剧本的理论知识,并能指导创作符合要求的动漫剧本。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动画剧本创作的格式、类型、主题、叙事、改编,以及动画创作的具体类型领域(如儿童动画、武侠动画、魔幻动画等)的学习;2.着重培养学生动画专业的剧作理论和实际创作动画剧本的能力;3.解决创作出适合动漫剧本的问题(二)教学要求1.了解和掌握动画剧本创作的题材、主题、结构、角色、情节、改编等理论技巧,培养学生的广阔视野和深厚的修养,不仅知道怎么写,而且知道为什么写和什么值得写。
2.动画专题类型写作。
三、基本知识、知识要素和知识点《动画剧本创作》的知识点、知识要素和知识点基本知识知识要素知识点总论动画剧本的类型与格式、主题、角色、情节、结构、改编写作知识、类型知识(具体如左)分论生命动画剧作、生态动画剧作、武侠动画剧作、侦探动画剧作、科幻动画剧作、儿童动画剧作、动画短片剧作、漫画剧作、图画书剧作四、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搜集大量动画作品案例,组织学生观摩讨论动漫作品的剧作表现,归纳总结借鉴。
引导教学:提出问题或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对作品进行选材和创作的借鉴。
辅助教学:以影碟、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五、学时分配《动画剧本创作》课程的学时分配序号内容提纲理论讲时1动画剧本的类型与格式22主题23角色24情节与结构25改编26生命动画剧作27生态动画剧作28武侠动画剧作29侦探动画剧作210科幻动画剧作211儿童动画剧作1212儿童动画剧作2213漫画剧作214动画短片剧作215图画书剧作2合计30六、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