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立法学考研复试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 格式:pdf
- 大小:145.99 KB
- 文档页数:3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美术学科教学论专业、学科教学(美术)专业复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专业论文写作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字数不少于2000字。
3、试卷内容结构:基础美术史论知识约20%当代美术理论的前沿问题约40%写作水平与作文能力约40%4、题型结构专业小论文写作题一个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能较系统地掌握美术史论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具有现代审美观念,能较熟练地运用艺(美)术原理来分析、理解、解决当代艺(美)术的现实、热点或前沿问题。
3、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和作文能力。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美术学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方向、美术史论方向复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素描基础1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1、构图约20%2、造型约40%3、表现手法及风格约40%4、题型结构写生题:1小题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内容人物像或石膏像写生,包括头像、半身带手像、全身像考试要求1、素描的基本知识,造型的基本方法与技能;2、艺术思维与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3、素描的不同风格与表现形式,运用所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
4、表现手法及风格不限;5、限用铅笔或碳笔作画;6、画幅4开。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美术学绘画创作与研究方向、书法创作与研究方向复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专业创作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24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中国画创作与研究:①中国画创作的内容和构图,30%②中国画创作表现形式和技巧,40%③中国画创作的创新能力,30%油画创作与研究:①基础技能35%②艺术表现能力65%水彩画创作与研究:①构图约20%②造型约30%③色彩约30%④表现手法及风格约20%书法创作与研究:①专业创作一(楷书创作)50%②专业创作二(自选书体创作【楷书除外】)50%4)题型结构①1小题【书法创作与研究除外】②书法创作与研究:书法创作二幅。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01] 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课1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内容
(一)法理学50%
(二)民法学50%
4)题型结构
(一)法理学部分
名词解释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民法学部分
名词解释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论述题: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案例题: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法理学
1。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含参考书目清单)
考试科目名称:编辑出版专题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编辑学导论 50%
出版学概论 50%
4)题型结构
论述题:4小题,各计25%,共计10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考查学生对国家出版业管理政策、法规、行业改革及发展动态的掌握情况。
2、考查学生对编辑学、出版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编辑出版观念的掌握情况,考核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核学生对编辑出版业现状与改革发展状况的关注和了解,注重对学生专业基础与综合素养的考查。
1。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商法概论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一)总论部分 30%(二)公司法部分 20%(三)保险法部分 10%(四)票据法部分 15%(五)证券法部分 15%(六)破产法部分 10%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小题,占分比例30%简答题: 5小题,占分比例30%分析论述题:2小题,占分比例4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总论1、商法概述了解商法的特有原则、调整对象、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
掌握当代中国商法体系。
2、商事主体了解商主体的划分及类型。
掌握商法人、商个人、商合伙及商中间人与商辅助人等。
3、商事行为了解商行为的特点、分类及法律意义等。
掌握一般商行为与特殊商行为的特点与意义。
4、商事登记了解商事登记的概念、效力等。
商事登记的种类与程序。
掌握商事登记的监管。
5、商号与商事帐薄了解商号的概念、种类。
掌握商号权的原则与法律保护。
掌握商事帐薄的含义与编制义务。
6、了解商事帐薄的类型及内容。
(二)公司法1、公司与公司法基础知识了解公司与公司法的概念、特点。
掌握公司人格、资本、章程及设立;2、有限责任公司了解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特点、设立及组织机构。
掌握国有独资公司的概述与特殊规定。
3、股份有限公司了解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特征、设立及组织机构。
掌握股份与股票的概念、发行与转让等。
4、公司的变更、终止与清算了解公司变更的概念、原因。
掌握其内容、程序与方式等、公司的终止与清算的概念、程序、后果与意义等。
5、公司财务会计了解概念、功能、内容等;掌握公司税后利润分配规则(含义、顺序、公积金、公益金、股利支付等)。
6、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概述其含义、特点与法律地位;了解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撤销与清算。
(三)破产法1、概述了解破产制度与破产法、破产条件与案件管辖。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807] 考试科目名称:法语专业课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卷面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 试卷内容结构
法国文学史卷面分为50分;
法国文学作品卷面分为50分;
法国社会与文化卷面分为50分。
4) 试卷题型
(1)法国文学史部分:选择题和填空题各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1小题,每小题20分;总计50分;
(2)法国文学作品部分:法语作品评析题(给出作品或作品节选)1小题,50分(用法语回答);
(3)法国社会与文化部分:选择题和填空题各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针对法国社会与文化中的某个事件或现象)1小题,共20分;总计5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 法国文学史
考试内容
考察考生对法国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主题、流派、术语等的掌握程度。
考试要求
1。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竞争法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竞争法基础理论占总分的20%
反不正当竞争法占总分的40%
反垄断法占总分的4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小题,占总分的20%
简答题:3小题,占总分的30%
论述题与案例分析题:2小题,占总分的5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竞争法基础理论
考试目标:
系统掌握竞争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竞争法的基本原则,竞争法的性质、作用及其与相关法律的关系,了解掌握美英德日和国际组织的竞争法律制度。
考试内容:
一、竞争法概述
(一)竞争的一般考察。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910 ] 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课8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一)中国法制史50% 75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中国法制史基础理论约20分中国各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约55分(二)外国法制史50% 75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古代法约15分西欧中世纪法约10分宗教法约10分大陆法约25分英美法约25分混合法约15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案例分析: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中国法制史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内容、形式、本质、特征。
2、能够对中国各历史时期法律制度进行阐述、分析和对比。
3、理解和熟悉中国法制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律。
考试内容:导论如何认识中国的法律一、法系与中华法系二、中华法系的演进及各时期特征第一编起源时期的中国法制(远古至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制)第一章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传说与事实第一节关于上古无法制时代的追忆第二节关于中国法制起源的猜度和观念第三节关于中国法制起源的事实追忆第四节中国法制起源的主要特征第二章夏商法制与天法、神判、天罚第一节夏商政治体制与司法第二节关于夏商法制的历史记述第三节天法与神判、天罚第三章西周法制与中国法律传统的肇端第一节“天命”、“革命”与“民主”观念第二节西周的法律原则和刑事政策第三节周礼及其与法、刑的关系第四节宗法制度与西周政治体制第五节法律形式和主要民刑法律制度第六节司法体制与诉讼制度第二编争鸣时期的中国法制(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运动第一节诸子百家思想与各国政治第二节春秋时期的成文法公布运动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第五章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法制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各国政治体制第二节主要刑事法制第三节主要民事法制第四节列国关系法制第五节司法和诉讼制度第三编整合时期的中国法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 第六章秦朝法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确立第一节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二节秦朝立法概况与出土秦简第三节秦朝的刑事法制第四节秦朝的民事法制第五节秦朝的司法与诉讼制度第六节秦制与中国法律传统主要特质的形成第七章汉代法制与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始第一节治国思想、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第二节汉代基本政治制度第三节文景刑罚改革与汉刑事法制第四节汉代的民事和经济法制第五节汉代的司法诉讼制度第六节春秋决狱、法律章句与法律儒家化第八章魏晋南北朝法制与法律儒家化的加深第一节三国法制及“八议”制度的形成第二节两晋法制及“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形成第三节南北朝法制与法律儒家化的深入第四节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第四编定型时期的中国法制(隋唐至明清时期的法制)第九章隋唐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形成第一节隋朝法制因袭北朝及其启后意义第二节唐初治国理念与立法指导思想第三节唐立法概况、法律形式和体例第四节唐代刑事法律制度第五节唐代的民事法律制度第六节唐代政府体制和司法诉讼制度第七节唐律的地位影响与中华法系第十章宋代法制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发展第一节宋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第二节宋代刑事法制第三节宋代民商法制第四节宋代行政法制第五节宋代司法制度第十一章辽夏金元法制与游牧民族法制汉化第一节辽夏金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第二节元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第三节元代刑事法制第四节元代民商法制第五节元代行政法制第六节元代司法制度第十二章明代法制与君主专制集权政体的加强第一节立法思想与法律形式第二节明代的刑事法制第三节明代的民事法制第四节明代的行政法制第五节明代司法制度第十三章清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衰微第一节清代的立法概况第二节清代刑事法制及其特征第三节清代民事法制及其特征第四节清代司法制度及其特点第五节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第五编变革时期的中国法制(清末、民国法制)第十四章清末法制变革运动第一节清末新政前的法制变化第二节清末预备立宪运动第三节清末修律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变化(上)第四节清末修律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变化(下)第十五章民国时期的法制建设运动第一节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第二节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律制度第三节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法制第四节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制建设第十六章中共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运动第一节苏区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制(1927—1937年)第二节抗日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1937—1945年) 第三节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1946—1949年)第六编新中国法律制度第十七章大陆地区法律制度第一节法律思想与立法活动第二节宪法与行政法律制度第三节刑事法律制度第四节民事经济法律制度第五节司法制度第十八章港澳台地区的法律制度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第三节台湾地区的法律制度(二)外国法制史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世界上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国家法律制度的内容、形式、本质、特征。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行政法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行政法学概述占总分的15%
行政法主体占总分的35%
行政行为占总分的5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占总分的30%
简答题:4小题,占总分的40%
论述题:1小题,占总分的15%
案例分析题:1小题,占总分的15%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行政法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行政法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主体的类型及其各自的职责权限、行政行为的类型及其内容、行政程序的内容、行政复议制度的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国际环境法
一、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国际环境法学总论(基础理论)部分,约80%;分论,约20%
(四)题型结构
a: 名词解释题,占总分的20%
b: 简答题,占总分的30%
c: 论述题,占总分的5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
(一)系统掌握国际环境法学的基础理论,其中主要包括,环境、国际环境问题、国际环境法、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国际环境法的主体与客体、国际环境法的实施、国际环境损害(越境损害)等概念,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等。
(二)了解若干重要的国际环境条约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生物多样性公约》、多边贸易体制GATT 和WTO协议中有关环境问题的规定等。
(三)能够运用国际环境法学理论和国际环境条约的规定分析国际环境立法、国际环境条约实施、国家的国际环境行为等各种现象。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2 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课2一、考试内容及要点刑法学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刑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动态。
2、理解刑法基本原则、犯罪总论、刑罚总论的规定及各种具体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3、能运用刑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刑法规范来分析和解决司法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及要点:一、刑法概说(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性质有两层含义: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
(二)刑法的指导思想、根据与任务刑法的指导思想是掌握了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用以指导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的思想理论体系。
我国刑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以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为指导。
刑法的制定根据包括法律根据和实践根据。
刑法的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刑法的体系就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刑法的解释就是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治基本精神的准则。
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1997年《刑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此外,“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正式写入宪法,保障人权原则也应被确立为刑法基本原则;综合刑法理论与实践,罪责自负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也被认为是刑法基本原则。
刑法基本原则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二)罪刑法定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取消了类推制度;规定了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规定了具体犯罪的罪状和法定刑。
湖南师范大学法律硕士专业课口试真题(15年-20年)1.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不安抗辩权是指先履行一方在有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下,可暂时中止履行的权利。
不安抗辩权的成立要件包括:(1)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2)主张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应当先履行债务且其债务已届清偿期。
(3)先履行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3.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比较4.从宪法修改谈谈检查制度改革5.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1)一方违背依诚实信用原则应负的先合同义务;2)他方受有信赖利益的损失;3)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与他方所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4)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具有过失。
6.法的规范作用规范作用(法的功能):法自身表现出来的、对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可能影响。
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五个方面的作用(1)法的指引作用。
指引对对象是本人的行为。
指法通过授权性行为模式(权利)和义务性行为模式(禁止性行为和命令性行为)的规定,指引人们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①根据划分的标准不同分为:A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标准:行为模式)B具体的指引和原则的指引(标准:构成要素)C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标准:权限幅度)②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A、一种是确定的指引,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
B、一种是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
(2)评价作用。
评价的对象是他人的行为。
指法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断、衡量的作用,评价作用的对象是他人的行为。
它是一种他律作用。
(3)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
是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859] 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课5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一)中国环境法50% 约75分(二)民事诉讼法学50% 约75分总则约35分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约30分特殊程序和涉外程序约10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中国环境法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中国环境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环境保护活动中环境法的任务、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环境保护法律责任。
3、能运用环境法基本理论和环境保护理念来分析和解决环境保护中的现实法律问题。
考试内容:一、环境保护法概述(一)环境与环境问题掌握法学意义上环境的概念,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
(二)环境保护法概念掌握环境保护法的概念,掌握环境保护法的调整对象,并能对环境法学界关于环境保护法调整对象的观点有所了解。
理解环境保护法的特征。
(三)环境保护法的任务、目的和作用掌握环境保护法的任务、目的,了解环境保护法的作用。
(四)环境保护法的体系掌握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体系,并能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分析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完善建议。
(五)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掌握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概念、特征,掌握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现状,并运用法理知识分析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完善建议。
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一)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概述掌握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概念、特征,理解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掌握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含义,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20考研湖南师范大学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245 ] 考试科目名称:法语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长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长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法语语言知识运用
(1)选择题:15道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2)填空题:15道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3)完形填空题:10道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第二部分:法语语篇理解
阅读理解题:10道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第三部分:法语翻译
法译汉题:2道题,共计25分。
第四部分:法语书面表达
作文题:1道题,计15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法语语言知识运用
考试内容:
名词、动词、冠词、形容词、代词、介词、连词、副词、语式、时态、语态、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考试要求:
(1)综合测试法语的语式(直陈式、命令式、条件式、虚拟式、不定式和分词式)、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和语态(主动和被动)。
(2)掌握名词的性(阴阳性)、数(单复数)的用法;熟悉普通名词、专有名词。
(3)掌握冠词,包括定冠词、不定冠词、部分冠词、缩合冠词以及冠词的省略。
(4)掌握人称代词、重读人称代词、自反代词、直接宾语人称代词、间接宾语人称代词、主有代词、关系代词、疑问代词、中性代词、指示代词、副代词及其应用。
(5)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形容词的变法、位置以及比较级和最高级。
1/3。
湖南师范大学《时间序列分析》2020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时间序列分析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约50分
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约50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约20分
简答题:约30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约30分
分析题:约20分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时间序列简介
1. 掌握时间序列的定义,了解其常见的处理方法;
2. 理解时间序列的性质;
3. 掌握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基本概念。
(2)时间序列的预处理
1. 理解平稳时间序列的定义、统计性质;
2. 掌握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方法;
3. 掌握纯随机性序列的定义、性质和检验方法;
4. 掌握两类基本的随机过程:白噪声、随机游走。
(3)平稳时间序列建模
1. 了解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性工具(差分算子、滞后算子、
自相。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898] 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课6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一)经济法学50% 75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经济法基础理论约25分市场规制法约20分国家投资经营法约10分宏观调控法约20分(二)民事诉讼法学50% 75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总则约35分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约30分特殊程序和涉外程序约10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案例分析: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经济法学第一编经济法基础理论考试目标:系统掌握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价值、功能和基本原则,经济法的立法体系,经济法的责任制度和实施机制。
考试内容:一、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生产社会化与“市场失灵”;国家调节机制与国家经济职能的出现;法律体系的因变与经济法的产生,尤其掌握市场、调节机制与法律的同步演变规律。
(二)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经过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美、德、日三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过。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运动轨迹的比较。
二、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的本质和定义以及定义的特点;国内外经济法概念诸说。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尤其是与民商法、行政法比较的异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和分类;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各种主要观点评介。
三、经济法的价值、功能和基本原则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功能;经济法原则的基本特征和确立依据;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四、经济法的立法体系经济法在立法内容上的分类和结构;经济法基本法律的认定;经济法的核心;经济法三个基本法律构成之间的关系。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含参考书目清单)
考试科目名称:立法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题型、题量与分值比例
1.名词解释题:4小题,占总分的20%
2.简答题:5小题,占总分的50%
3.分析论述题:2小题,占总分的3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立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能运用立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法条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二)考试内容
1.立法理论
(1)立法的概念、本质和作用
立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立法的本质与法的形成;立法的职能与作用(2)立法原则和立法的指导思想
立法原则的概念和作用;我国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的法定立法原则(3)立法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