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颜色色差的测量理论
- 格式:pdf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66
色差测试判定标准
色差测试是通过测量样品与标准色彩之间的差异来评估颜色一致性的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色差测试判定标准:
1. ΔE值:ΔE是最常用的衡量色差的指标。
它表示样品和标准色之间的颜色差异程度,数值越大表示颜色差异越明显。
常用的判定标准是:
- ΔE < 1:不可察觉的色差
- 1 ≤ ΔE < 2:微弱的色差,仅在仔细观察时可察觉
- 2 ≤ ΔE < 3.5:一般性的色差,肉眼可察觉
- ΔE ≥ 3.5:显著的色差,非常容易察觉
2. CIEDE2000色差公式:CIEDE2000是一种更精确的色差计算公式,能更好地模拟人眼对颜色差异的感知。
根据该公式,一般的判定标准是:
- ΔE00 < 1:不可察觉的色差
- 1 ≤ ΔE00 < 2:微弱的色差,仅在仔细观察时可察觉
- 2 ≤ ΔE00 < 6:一般性的色差,肉眼可察觉
- ΔE00 ≥ 6:显著的色差,非常容易察觉
除了以上标准外,具体的判定标准还会因不同的行业和应用领域而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纺织品行业,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估颜色一致性。
因此,在进行色差测试时,最好参考相关行业的标准或要求来进行评估和判定。
色差仪的相关测量介绍色差仪是一种可以测量颜色色差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纺织、塑料、造纸、印刷、电子、航空等。
本文将介绍色差仪的相关测量知识,包括色差的定义、测量原理、测量参数等。
色差的定义色差是指两种或多种颜色在色调、亮度和饱和度等方面的差异。
色差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常用的参数有ΔE、ΔL、Δa、Δb等。
其中,ΔE表示总色差,ΔL表示亮度差,Δa和Δb表示颜色差。
一般来说,ΔE越小,说明两种颜色之间的差异越小。
测量原理色差仪的测量原理是通过比较样品和标准色之间的差异来计算色差。
一般来说,色差仪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然后测量样品和标准色反射光的差异。
根据这个差异,色差仪可以计算出样品和标准色之间的色差。
测量参数色差仪的测量参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显色指数(CRI):显色指数是衡量灯光对物体颜色还原能力的参数。
一般来说,显色指数越高,说明灯光的还原能力越好。
2.色温(CCT):色温是衡量灯光色调的参数。
色温越高,灯光的色调就越接近于蓝色;色温越低,灯光的色调就越接近于红色。
3.颜色坐标:颜色坐标分为三个维度:x、y、z。
它们分别代表了色光的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4.其他参数: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如透过率、荧光亮度等。
使用方法使用色差仪测量颜色色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的表面要干净,没有杂质或污垢。
2.样品的大小和形状应能够完全遮挡探头。
3.测量时要选择合适的基准色。
4.测量时要保证环境光线充足,避免阴影的影响。
5.操作时需要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
总结色差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仪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使用色差仪时,除了要掌握其测量原理和测量参数外,还需要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利用色差仪进行颜色测量。
色差计使用原理色差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它通过测量物体的颜色差异来判断其色彩质量。
色差计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1. 光源和感光元件:色差计通常使用的光源是D65光源,它是一种模拟自然光的光源。
感光元件通常采用三原色感光元件,即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线可以分别被感光元件所接收。
2. 反射光的测量:色差计通过照射物体表面,测量反射光的强度和颜色。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物体会吸收部分光线,反射另一部分光线。
色差计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强度和颜色,来判断物体的色差。
3. 颜色空间:色差计通常使用的颜色空间是CIE L*a*b*颜色空间。
L*表示亮度,a*表示从红色到绿色的颜色分量,b*表示从黄色到蓝色的颜色分量。
色差计通过测量样品的L*a*b*数值,来判断样品的颜色差异。
4. 色差计算:色差计通过计算样品的L*a*b*数值与标准样品的L*a*b*数值之间的差异,来得到样品的色差值。
色差值越小,表示样品的颜色越接近于标准样品;色差值越大,表示样品的颜色与标准样品之间的差异越大。
5. 色差判定:根据色差值的大小,色差计可以将样品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来说,色差值在0.5以内的样品可以认为是色差很小的,颜色接近于标准样品;色差值在0.5到1之间的样品可以认为是色差较小的,颜色与标准样品之间有一定差异;色差值在1以上的样品可以认为是色差较大的,颜色与标准样品之间差异较大。
色差计的使用原理简单明了,通过测量物体的颜色差异来判断其色彩质量。
色差计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纺织品、化妆品、塑料制品等。
通过使用色差计,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样品的颜色差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质量成本。
总结起来,色差计使用原理主要包括光源和感光元件、反射光的测量、颜色空间、色差计算和色差判定。
通过测量物体的颜色差异,色差计可以判断样品的色彩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色差计在现代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提升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色差仪器的测试原理是色差仪器通过测量物体的颜色信息来分析色差的大小,从而评估色彩质量或者判断色彩差异。
其测试原理主要包括色光源、色彩感知、光谱反射和色差计算。
首先,色差仪器需要使用一个标准的色光源来照亮测试样品。
这个色光源通常采用标准光源像D65(日光)或者A(白炽灯)等。
不同的色光源会导致不同的光谱分布,从而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是色彩感知。
色差仪器使用一组色彩感知器件来模拟人眼对色彩的感知。
这些感知器件通常由三个或者四个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组成,这些光电二极管具有不同的滤光片,对应于红、绿、蓝三个基本颜色,还有一个可选的为测量亮度的光电二极管。
随后是光谱反射。
测试样品在受到色光源照射后,会将一部分光线吸收,另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色差仪器,色差仪器会根据不同的波长范围分别测量反射光线的强度,得到物体的光谱反射率。
光谱反射率代表了物体表面的颜色分布情况,包括颜色的饱和度、亮度等信息。
最后是色差计算。
色差仪器会根据测量得到的样品光谱反射率与标准样品的光谱反射率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色差值。
色差值通常包括亮度差、色度差和总色差等参数,用于描述测试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的颜色差异。
在实际测试中,色差仪器通常还会考虑光源的色温、颜色空间与色标等因素,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分析和处理测试数据,以得到更详细的色差信息和图像。
总的来说,色差仪器的测试原理主要包括色光源照明、色彩感知、光谱反射和色差计算等几个关键步骤。
它通过模拟人眼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对物体的颜色信息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实现对色差的评估和描述。
这使得色差仪器成为很多行业中,如纺织、塑料、油漆、印刷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测试工具。
颜色光学原理及色差评价方法颜色光学是研究光在物体表面的表现形式以及光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关注的是光的颜色和物体的颜色之间的关系。
而色差评价方法则是对这种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颜色光学原理是基于光的三原色理论。
根据RGB颜色模型,所谓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色光,它们是通过不同波长的光线叠加而成的。
在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物体表面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吸收一些波长的光线而显现出来的,而其他波长的光线则被物体反射出来,形成人眼所能感知的颜色。
在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不同光线的波长和强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
色差评价方法的目的就是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光线下物体的颜色,来评估物体的色差。
常用的色差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1.显色差评价方法:通过比较物体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光线时的光谱分布曲线,来评价物体的颜色差异。
这种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物体的颜色变化,但不适用于非连续波长的光线。
2.瓦格纳方差评价法:通过计算物体不同颜色的瞳孔反射率之差的平均值,来评价物体颜色的变化程度。
这种评价方法适用于任何颜色光源和不同驾驶者的眼睛。
3.三刺激值评价法:通过测量物体在三种不同颜色光源下的反射率,来计算物体颜色的三刺激值。
然后,通过比较不同刺激值的差异来评价色差。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估颜色的差异,但需要复杂的测量和计算过程。
4.色差公式评价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数学公式,来计算和比较物体颜色的差异。
常用的色差公式有CIELAB、CIELUV和CIELCH等。
这种方法能够将颜色的差异转化为数值,方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总之,颜色光学原理是研究光在物体表面的表现形式以及光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而色差评价方法是对颜色光学原理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我们能够准确地评估物体的颜色差异,并为色彩设计和色彩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色差值测定标准在色彩管理系统中,色差值的测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就色彩标准化、光源标准化、观察者培训、测量设备校准、重复测量准确性、测量环境控制以及色彩空间转换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提供关于色差值测定标准的全面知识。
1.色彩标准化色彩标准化是确保色彩交流和重复再现的基础。
它规定了色彩的表示方法、色彩空间的定义以及常用的色彩特征等。
在色彩标准化中,常用的色彩空间包括RGB、CMYK、XYZ等。
其中,RGB适用于显示器,CMYK适用于印刷,XYZ则适用于各种设备的色彩匹配。
2.光源标准化光源的差异是导致色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立光源标准化系统对于准确测定色差值至关重要。
标准光源是用于比较和测量的参考光源,包括D50、D65、D75等。
除了光源的种类,色温和亮度也会影响色差。
因此,在测定色差时,应使用符合标准的光源并控制色温和亮度。
3.观察者培训观察者对于色差的判断会受到个人视觉差异和主观意识的影响。
因此,对观察者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对色差的敏感度和判断力非常重要。
培训内容包括视觉训练和判断力训练。
视觉训练包括色盲、色弱等问题的检测和矫正,判断力训练则通过对比样品的颜色差异来提高观察者的敏感度。
4.测量设备校准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色差值的测定至关重要。
校准是确保测量设备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常见的颜色测量设备包括分光光度计、色差计等。
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色板或标准光源来比较和修正测量设备的颜色响应。
同时,要保证测量环境的一致性,如温度、湿度等。
5.重复测量准确性为了获得可靠的色差值,重复测量是必要的。
重复测量的准确性不仅取决于测量设备的稳定性,还受到观察者和测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重复测量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使用稳定的测量设备,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b.保证测量环境的一致性;c.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6.测量环境控制测量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都会对色差值产生影响。
色差计使用原理一、什么是色差计色差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颜色差异的仪器,用于检测和分析各种物体的色差。
它能够测量物体的颜色数值,并将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物体的色差。
二、色差的概念色差是指在一定光源照射下,物体与标准色(理想色)之间的色度的差别。
色差的大小代表了物体颜色的变异程度。
三、色差计的基本原理色差计是通过测量物体表面反射、透射、发射的光的强度和波长,再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到物体的颜色数值,并与标准色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色差数值。
1. 光的基本性质为了理解色差计的工作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光的基本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传播速度是确定的,大约是每秒30万公里。
光的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线被物体吸收,一部分光线被物体反射。
被物体反射的光线中,只有具有特定波长的光才能进入我们的眼睛,形成我们认为的物体的颜色。
2. 人眼对颜色的感知人眼的视觉系统对颜色的感知是通过光敏细胞中的视锥细胞来完成的。
视锥细胞中包含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色素,分别对应于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
当光线照射到视锥细胞中时,不同颜色的光会激发不同类型的色素,产生不同的神经信号。
这些神经信号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我们对颜色的感知。
3. 色差计的测量原理色差计是通过测量物体反射、透射、发射的光的强度和波长,来确定物体的颜色数值。
3.1 反射光谱测量色差计使用一束光照射到物体表面,然后测量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的光谱分布。
利用光谱分析仪的原理,可以将反射光分解成各个波长的光,然后测量每个波长的光的强度。
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光谱,可以得到物体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率。
这个光谱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表示,如红色通道的反射率、绿色通道的反射率、蓝色通道的反射率等。
3.2 标准色测量标准色是一种事先确定好的理想颜色,色差计需要事先加载标准色的数据。
标准色数据可以通过测量一段时间内大量同质的物体的颜色来获得,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标准色。
一、前言随着现代汽车工业不断的发展,顾客对车身外观等性能指标越来越关注,其中车身与外饰件的颜色一致性,成为影响目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我们对车身色差原理及控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二、颜色基本理论和测量原理2.1颜色基本理论通常颜色由色相、明度、彩度(色彩饱和度)组成,色相是区分不同色彩的视觉属性,明度是人眼对物体明亮程度的感觉,彩度又称饱和度,是表示颜色是否饱和纯洁。
若两个颜色如果色调、明度和彩度都相等,我们说这两个颜色完全相同。
涂料的颜色是指物体在日光(即白光)照射下所呈现的颜色。
用对光物理量的测量间接的测得色知觉量,通过许多数学公式,由每个颜色的三刺激值可以换算得到我们现在涂料常用的颜色定量表示方法,即该颜色的L*,a*,b*值,L*表示明度值;a*表示红/绿值;b*表示黄/蓝值。
它是在以日光灯为代表的CIE 标准光源,一般情况下色差仪器观察角度为:15度、25度、45度、75度、110度共五角度。
2.2仪器测量原理通过单色器照射在被测样本上,反射光通过光电管,将光信号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器将电信号放大,并经过电流计测量其电流强度,从而实现对被测样本反射光即颜色绝对值的测量。
色差仪出厂配备两块校正板,白板(100%反射光),黑板(0%反射光),每套仪器的白板及黑板同该仪器配套专用,不能仪器间互用,一般每天校正一次。
根据油漆特性不同,测量的角度选择也有所不同,本色漆颜料排列均匀致密,经检测发现其各角度反射光均匀,故本色漆只计算45度角反射光,见所示。
色漆只计算45度角反射光金属漆(珠光漆)中金属铝粉排列有定向性,各角度值均不同,差异较大,故计算5个角度反射光,但轿车常用25°、45°、75°三角度色差仪;微车常用的是45°单角度色差仪,下面以45°单角度色差仪介绍微车色差控制。
三、影响车身色差的因素3.1油漆材料批次色差影响:由于每批油漆在原料采购及调配中存在差异,所以每个批次油漆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色差,但只要不超出标准色板的允许偏差范围,就能保证车身及外协件的色差稳定。
颜料的色差指标及检测方法1. 引言1.1 颜色差异颜色差异简称色差。
在颜料检测的众多指标中,色差指标是衡量试样与标样之间颜色的差异大小的一项指标。
衡量颜色差异必须首先确立一个参照物,因此色差是一个相对化的指标。
产品检验中,某批产品的色差是否合格,完全取决于它相对于标准品色差的大小。
由于人们对颜色的喜好是多样化的,因此市场对颜料产品种类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
在生产中,某批产品相对于甲款标样是不合格的,但相对于乙款标样却可能又会是合格的。
颜色差异只有大小之别,没有颜色好坏之说。
长期以来,人们将色光差异与色差混为一谈,认为色光差异就是颜色差异。
其实色光差异只不过是颜色差异的一部分,色差的涵义是比色光的涵义更为广泛的概念,色差所描述的是颜色多方面的差异,其中包含色光。
许多人在评判色光差异时,不仅仅观察的是散射光,还把色调差也包括了进去,甚至往往还以色调来代替色光,认为颜色呈什么色调,色光就是什么颜色,这是一个误区。
色光反映的是颜料反射的光线,色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相,它们分别各是独立的指标,不应当把它们合而为一。
可能许多人都有意或无意的发现过这样的现象:酞菁蓝颜料无论色调是偏红的,还是偏绿的,将其干粉放在纸上作适当研磨,使之附着在纸面上后,它们所反射的光都是红色的,根本看不到绿光的存在(甚至连酞菁绿的干粉研磨开后,它的色光也是红色的);无独有偶,在操作工人的皮鞋上、皮手套上、车间的地板上、以及接触酞菁颜料的工具上,都能发现具有明亮红光的现象,这些现象完全是由铜酞菁的色光所引起的,铜酞菁的色光呈红色,是由铜酞菁的特性所决定的。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颜料都具有明显的色光。
例如,酞菁绿颜料的色调有黄/ 蓝之别,但将黄相酞菁绿的色墨刮开后,我们并看不到它反射出的黄光,同样地,将蓝相酞菁绿的色墨刮开后,我们也并看不到它反射出的蓝光。
既然色光与色调的概念各不相同,各自都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指标,因此,用色光指标来包含色调指标是不合适的。
色差仪检测原理
色差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颜色差异的仪器。
它利用光的散射和吸收原理来评估物体的颜色差异。
主要原理有以下几点:
1. 光源:色差仪使用一种特定的光源,通常是D65或者D50
光源模拟自然光源。
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结果与实际环境中的颜色感知一致。
2. 反射和散射:当光照射在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一部分光经物体表面反射。
被吸收或反射的光波长分布会影响我们对物体颜色的观察。
3. 探测器:色差仪中的探测器会接收被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会进一步处理以提取有关光的波长和强度的信息。
4. 颜色空间:测量结果通常以某种颜色空间的数值表示,比如CIE L*a*b*颜色空间。
在这个颜色空间中,不同的坐标分量表示了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
5. 校准和比较:色差仪需要经过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校准通常通过测量标准样本来完成。
一旦校准完成,色差仪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样本之间的颜色差异,如测量产品的色差等级。
通过以上原理,色差仪可以提供一种客观的方式来衡量物体表面颜色的差异。
它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印刷、油漆、纺织、塑料等领域,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颜色一致性。
⾊差⾊差仪⼴泛⽤于塑胶及印刷等⾏业,主要根据CIE⾊空间的Lab,Lch原理,测量显⽰出样品与被测样品的⾊差△E以及△Lab值。
折叠简介本标准最初是众多独⽴发⾏的⾊差的仪器评估⽅法合并的结果.正如1979年修订的,包括四个可⽤仪器测得颜⾊标值的颜⾊空间,其中很多内容已废弃, 不同⾊标值下的⾊差可由⼗个⽅程计算得出。
根据现代颜⾊测量技术,仪器,校正标准和⽅法,测量程序只有很少的意义,1993年出版的修订版删去了这些章节,并把颜⾊空间和⾊差⽅程限定为三个⼴泛应⽤于烤漆和相关涂装⼯业的⽅程。
本次修订增加了两个新的⾊宽容度⽅程,并为历史意义从1993年版本的⾊差⽅程中提出了两个列⼊附件中。
Hunter的LH, aH ,bH和FMC-2⾊差⽅程不再推荐。
这次修订也使本标准的地位从⽅法过度到业界。
折叠范围1.1 本业界标准包括了两个不透明样本间(如烤漆板,不透明塑胶,纺织品样本等)的⾊宽容度和微⼩⾊差的计算。
它基于采⽤⽇光光源的⽤仪器测量的颜⾊坐标系。
考虑到所测样本可能是同⾊异谱,通过视觉相似的颜⾊占有不同的光谱曲线,所以业界标准D4086⽤于证明仪器测量结果。
由这些程序测定的容差和差值根据CIE1976CIELAB对颜⾊空间中近似⼀致的颜⾊感觉表达,如CMC的容度单位,CIE-94的容度单位,,由DIN6167给出的DIN99⾊差公式,或新的CIEDE2000⾊差单位.基于Hunter的LH, aH ,bH相反颜⾊空间的⾊差,或Friele-MacAdam-Chickering(FMC-2)颜⾊空间的⾊差,不再推荐⽤于⼯业标准。
1.2 为了产品的规范,买⽅和卖⽅应就样品和参考样之间容许的⾊差以及计算⾊宽容度的程序达成⼀致。
每种材料和每次使⽤的测试条件都需要明确的⾊宽容度,因为其他外观因素(例如样本的相近,光泽,质地)可能影响测量⾊差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商业接受性。
1.3 本标准没有声称包含所有安全因素,即便要,也须结合它的使⽤。
色差测定方法一、引言色彩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而色差则是描述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的量化指标。
在许多行业中,如印刷、纺织、化妆品等,色差测定是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
本文将介绍色差测定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1. 色度学基础在色度学中,颜色可以用三个参数来描述:亮度(L*)、红绿(a*)和黄蓝(b*)。
其中亮度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红绿表示颜色在红绿轴上的位置,黄蓝表示颜色在黄蓝轴上的位置。
2. 色差公式通常使用CIELAB或CIELUV公式来计算两个颜色之间的距离。
其中CIELAB公式更为常用。
CIELAB公式可以表示为:△E = [(△L*)^2 + (△a*)^2 + (△b*)^2]^0.5其中△E表示两个颜色之间的距离,△L*、△a*和△b*分别表示两个颜色在亮度、红绿和黄蓝方向上的差异。
三、色差测定方法1. 仪器测量法仪器测量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色差测定方法。
常用的仪器有色差计和光谱仪。
使用色差计时,需要将样品与标准样品放在同一位置,然后通过测量两者之间的△E值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色差。
使用光谱仪时,可以得到样品的反射光谱曲线,并通过计算两个曲线之间的面积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色差。
2. 视觉比较法视觉比较法是一种简单而广泛使用的色差测定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颜色区分度较大且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下。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将样品与标准样品放在同一位置,并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进行比较。
通常使用灯箱或自然光源来提供光照条件。
3. 人眼判读法人眼判读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色差测定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颜色区分度较小且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下。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视力和颜色识别能力的人员来进行判读。
通常使用灯箱或自然光源来提供光照条件。
四、注意事项1. 光照条件在进行色差测定时,需要保持一致的光照条件。
通常使用灯箱或自然光源来提供光照条件。
此外,还需要注意避免反射和阴影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样品选择在进行色差测定时,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且要保证样品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人们常常用一些定性的词汇来描述颜色,如深蓝、浅绿、柠檬黄、粉红等,不过这些定性的描述并不能确定一种颜色,为了对颜色有一个客观的表述,就可以使用色差仪来进行色度测量。
下文就给大家带来色度测量方法以及原理,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吧!色度怎么测?色度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就可以分为人眼测色以及仪器测量两大类。
我们知道颜色是人们对物体表面色彩的一个主观的评价,不同的观察者即使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色度测量结果可能都会存在区别,它涉及到观察者的视觉生理、视觉心理以及照明条件、观察条件等许多问题。
因此,色度学的定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标准纸上,为此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在1931年规定了一套标准色度系统,称为CIE标准色度系统。
各种色差仪、分光测色仪就可以按照CIE标准色度系统对物体表面颜色进行色度测量。
色度测量的基本原理:自然界中的所有颜色分黑白和彩色两个系列,黑灰白以外的所有颜色均为彩色系列,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其波长范围在380-780μm。
彩色有三个特性,即明度(也称亮度纯度)、色调(也称主波长或补色主波长),色纯度(也称饱和度)。
为了定量表示颜色,采用三刺激值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为了测得物体颜色的三刺激值,首先要研究人眼的颜色视觉特性,测出光谱的三刺激值。
实验证明,不同观察者的视觉特性多少是有差别的,但是具有正常颜色视觉的人,此差异是不大的,故有可能根据一些观察者进行的颜色匹配实验,将他们的实验数据加以平均,确定一组匹配等能光谱色所需的三原色数据。
此数据称为“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以此来代表人眼的平均颜色视觉特性。
当时,不少科学工作者进行这类实验,但是由于选用的三原色不同及确定三刺激值的单位的方法不一致,而使数据无法统一。
1931年在美国剑桥举行的CIE第8次会议上,统一了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CIE标准色度观察者和色度坐标系统,并规定了三种标准光源(A,B,C),对侧脸反射面的照明观测条件进行标准化,从而建立起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