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方向阅读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英美文学专业硕士生阅读书目最近, 英美文学专业的许多新入学的研究生问我:“老师,看到你们及我们的师兄师姐们在学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我们感到我们在本科时期写的文章简直就是读后感。
我们应该看什么书才能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使我们尽快进入象你们那样的学术思维状态呢?”这问题的确把我给难住了。
是的,看什么书才能很快使研究生进入学术思维的状态呢?同一本书对于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研究生导师可能也会开列不同的书单。
究竟开列什么样的书目才不至于误导学生,这的确是个难题。
无奈,我只好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体会,来谈谈作为英美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该阅读的书目,仅供各位同学参考。
一.关于文学原理和方法论方面的书目作为英美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什么是文学”这个问题。
我在给研究生新生上的第一堂课上,提了这么一个大家都耳熟的问题,遗憾的是没有一个研究生能够给出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
所以,作为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首先要在文学的基本理论上下工夫,弄清楚什么是文学、文学评论和文论,它们是怎样发展的,它们又具有哪些范式。
想像一下,一个研究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对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等一无所知,那还叫研究生么?因此,一些关于文学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书籍对于刚进入文学研究专业的研究生是必要的。
它们是:George Friedrich Hegel. AestheticsFriedrich Shelling. Philosophy of Art.Rene Wellek. Theory of Literature.Rene Wellek. Concepts of Criticism.Rene Wellek. 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David Daiches.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Jean Paul Sartre. What is Literature?Hazard Adams.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J. Casey. The Language of Criticism.I. A. Richards.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2.关于文学研究视点方面的书目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文学批评的方法后,你们就要有意识地根据某一种或几种批评流派的理论去对某一具体的作家作品进行研究。
“欧美经典作家研究”课程阅读书目及思考讨论题(1)一、奥尼尔、福克纳原著必读书目:1.特拉维斯·博加德编:《奥尼尔集》(上、下),汪义群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2.龙文佩等编选:《外国当代剧作选》(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该书收入奥尼尔的五个剧本。
这五个剧本在《奥尼尔集》中都有,但译者不同,可资对照。
另,该书中所附的其他资料,颇有参考价值。
)3.奥尼尔:《奥尼尔剧作选》,荒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奥尼尔:《天边外》,汪义群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年份不详。
5.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6.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7.福克纳:《村子》,张月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8.《世界文学》编辑部编:《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9.陶洁编:《福克纳短篇小说集》,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二、奥尼尔、福克纳研究必读书目:1.Manheim, Michael. ed., The Cambridge Company to EugeneO’Neill,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2.Weinstein, Philip M., ed., The Cambridge Company to EugeneO’Neill,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3.龙文佩编:《尤金·奥尼尔评论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4.李文俊编选:《福克纳评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三、奥尼尔、福克纳原著扩展阅读书目:1.奥尼尔的其他剧本的中译本。
主要有《大神布朗》(载《外国文艺》1982年第1期)、《安娜·桂丝蒂》(载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编选:《外国剧作选》(5),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国外高校阅读书单
国外高校阅读书单因学校和专业而异,以下是一些美国大学推荐的阅读书单:
1. 哈佛大学:《Letter from Birmingham Jail》作者:Martin Luther King,关键词:平权、辩论。
这封公开信为“非暴力抵抗”这一抵制种族歧视的策略做出了辩护。
2. 普林斯顿大学:《文明的冲突》作者:塞缪尔·亨廷顿。
3. 斯坦福大学:《科学革命的结构》作者:托马斯·库恩。
4. 麻省理工学院:《君主论》作者: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5. 耶鲁大学:《论美国的民主》作者:亚历克西斯·托克维尔。
此外,还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推荐的《政治学》作者:亚里士多德等。
这些书单包括了政治、历史、哲学、科学等领域的重要著作,对于学生拓宽视野、深入思考有很好的帮助。
请注意,以上书单仅供参考,具体书目和推荐阅读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来确定。
同时,这些书单中的部分书籍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深度,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因此,在选择阅读书目时,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考虑。
适合研究生考试的英语读物
研究生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考试,英语阅读能力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研究生考试的英语读物,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是一份全球知名的英语报纸,包含了各种领域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
阅读《纽约时报》可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全球各地的时事动态。
2.《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是一份着重于经济、金融和商业的英语杂志,每周一期。
该杂志的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研究生考试的阅读需求。
3.《大众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
《大众科学》是一份科学杂志,涵盖了从生物学到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该杂志的文章重点讲解科学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对于研究生考试的科学类阅读有一定的帮助。
4.《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哈佛商业评论》是一份商业领域的杂志,涵盖了营销、管理、战略等多个方面。
该杂志的文章深入浅出、富有启示性,适合研究生考试的商业类阅读。
总之,适合研究生考试的英语读物应具有以下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内容涵盖多个领域,能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扩展知识面。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考试
成绩。
英美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如果你希望走学术之路,请按下列书单阅读一些初步的书目。
这里开列的是中文书目,红色标注为必读书目,未标注的也为重要的通识性基本书目。
暂时没有开英文书目,原因有三,一是从中文书目中可以推导自己应该读哪些英文书目,二是“阅读量要求”部分已经涵盖了相当的英文阅读量,三是课题教学有相应的英文阅读书目要求。
当然,我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推出英文书单。
阅读量要求:1. 熟悉掌握西方重要文论家的重要文论30部(篇以上)2. 研究小说要求阅读英美小说20部以上研究诗歌要求阅读英美重要诗人30人以上3. 通读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文学发生背景、基础理论、专题研究15部(篇)4. 自己打算研究的作者的著作和相关研究成果30部(篇)以上5.一套比较权威的文学史书籍1.文学与宗教:《拯救与逍遥》,刘小枫著,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
《宗教与文学》,加德纳著,江先春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杨慧林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伯尔等著,徐菲等译,上海三联书1995年。
《欧洲中世纪诗学》,陆扬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
《诠释学、宗教、希望》,特雷西著,冯川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
《天路、人路:英国近代文学与基督教思想》,卞昭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
《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弗莱著,郝振益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神力的语言》,弗莱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文学理论《西方文论关键词》,赵一凡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和《西方文论史》(红色封面)《二十世纪美国文论》,盛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镜与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也可参阅下列书籍:“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丛书”(共9册),王岳川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年:《“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精神分析文论》《形式主义文论》《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存在主义文论》《接受反应文论》《后结构主义文论》《女权主义文论》《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胡经之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郭宏安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7年《20世纪的文学批评》,(法)塔迪埃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3.其它书目:黑格尔,《美学》维科,《新科学》罗素,《西方哲学史》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尼采,《悲剧的诞生》,《道德谱系》,《文明及其缺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萨特,《存在与虚无》德里达,《文字学》孔子,《论语》;庄子,《道德经》刘勰,《文心雕龙》曹雪芹,《红楼梦》钱钟书,《谈艺录》,《管锥篇》《悲剧精神与欧洲思想文化史论》,周春生著,上海人民出版99年。
美国史阅读书目(通史类)通史类:中国学者著作1、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美国通史丛书”6卷本(总主编:刘绪贻、杨生茂),人民2003年。
李剑鸣著:《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张友伦等:《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丁则民等:《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余志森等:《崛起和扩张的年代:1898-1929》;刘绪贻等:《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1945-2000》。
2、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1983年修订版;3、杨生茂:《美国史新编》,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4、黄安年:《美国的崛起:17-19世纪的美国》、《美国的新崛起:20世纪的美国》,中国社科1992年5、余志森:《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6、何顺果:《美国史通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通史类:外国学者著作1、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上下卷),海南出版社2009年;2、加里·纳什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北大出版社2008年;3、保罗·约翰逊:《美国人的历史》(三卷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4、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2年;5、乔伊·哈克姆:《自由的历程:美利坚国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霍华德·津恩:《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8、查尔斯·比尔德:《美国文明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91年;9、塞缪尔·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10、纳尔逊·布莱克:《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11、布尔斯廷:《美国人》3卷,三联1993年;12、乔伊·哈克姆:《自由的历程:美利坚国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3、威廉·本内特:《美国通史》(上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14、阿瑟·林克等:《一九OO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83年;15、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0世纪美国小说研究》参考书目:1、《20世纪美国文学史》,杨仁敬著,青岛出版社,1999年。
2、《现代美国小说史》,王长荣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3、《美国小说发展史》,毛信德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4、《20世纪美国小说史》,傅景川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阅读作品: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裘柱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或《野性的呼唤》),蒋天佐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辛克莱·刘易斯:《大街》,潘庆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巫宁坤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赵静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永别了,武器》,林疑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老人与海》,海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理查德·赖特:《土生子》,施咸荣译,译林出版社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任绍曾、张德中、黄元鹤、殷惟本译,译林出版社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胡允桓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索尔·贝娄:《赫索格》,宋兆霖译,漓江出版社伯纳德·马拉默德:《伙计》,叶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文楚安译,漓江出版社玛格丽特·米切尔:《飘》,傅东华译,浙江文艺出版社/戴侃、李野光、庄绎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南文、赵守垠、王德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扬恝、程爱民、邹惠玲译,译林出版社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译林出版社。
美国文学参考书目和必读书目《美国文学》参考书目1. A. T. Rubinstein, 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 1998.2. E. B. Booz,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2.3.M. H. 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4.Peter B. High. An Outline of American Literature,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Press,1996.5.William H. Crawshaw.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London and New York:W.W.Norton &Company Ltd., 1994.6.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
7.程爱民:《美国文学阅读教程》,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
8.陈新:《英美名家短篇小说精品赏析》(上、下),中国对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年。
9.范革新:《美国短篇小说赏析》,新华出版社,2006年。
10.桂扬清等:《英美文学选读》,中国对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
11.姜涛:《美国诗歌赏析》,新华出版社,2006年。
12.刘洊波;《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3.李正栓:《美国文学学习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国数学本科生、研究生基础课程参考书目在网上找书的时候恰好看到这个,看着觉得的确是经典书目大全,贴在这里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其中所谓第几学年云云,各校要求不同,像我所在的学校,一般学生第一年选三到四门基础课(代数、分析、几何三大类中至少各挑一门),学年末进行qualifying笔试。
第二年开始选自己喜爱方向的高级课程,并通过qualifying口试。
第三年开始做research,并通过第二语言考试(法语或德语或俄语,一般人都选法语,因为代数几何经典大作都是法语的). 而Princeton 就没有基础课,只有seminar类型的课。
第一学年几何与拓扑:1、James R. Munkres, Topology:较新的拓扑学的教材适用于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一级;2、Basic Topology by Armstrong:本科生拓扑学教材;3、Kelley, General Topology:一般拓扑学的经典教材,不过观点较老;4、Willard, General Topology:一般拓扑学新的经典教材;5、Glen Bredon, Topology and geometry:研究生一年级的拓扑、几何教材;6、Introduction to Topological Manifolds by John M. Lee:研究生一年级的拓扑、几何教材,是一本新书;7、from calculus to cohomology by Madsen:很好的本科生代数拓扑、微分流形教材。
代数:1、Abstract Algebra Dummit:最好的本科代数学参考书,标准的研究生一年级代数材;2、Algebra Lang:标准的研究生一、二年级代数教材,难度很高,适合作参考书;3、Algebra Hungerford:标准的研究生一年级代数教材,适合作参考书;4、Algebra M,Artin:标准的本科生代数教材;5、Advanced Modern Algebra by Rotman:较新的研究生代数教材,很全面;6、Algebra:a graduate course by Isaacs:较新的研究生代数教材;7、Basic algebra Vol I&II by Jacobson:经典的代数学全面参考书,适合研究生参考。
美国文学方向论文参考书目及期刊1.《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2.《美国文学大纲》吴定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新编美国文学史》刘海平、王守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美国文学简史》董衡巽、朱虹,19865.《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李公昭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6.Longman Compan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7. Oxford Compan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8. A Reader’s Guide to 50 American Novels…by Ian Qusby9.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10.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11.Twentie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TCLC)12.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CLC)13.Nineteen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NCLC)14.中国期刊网15.《外国文学研究》16.《外国文学评论》17.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8.美国文学简介Fred Medrick 河南大学出版社19.Gale Litery Criticism Series,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U.S.A20.Roor Martuz, etc.al, e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Vol. 1-180), Gale ResearchInc., Detrait, New Y ork, London (CLC)21.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CLC) Vol. 1-18022.Twentie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TCLC) Vol. 1-18023.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NCLC) Vol. 1-18024.Contemporary Author Vol.1-15025.Drama Criticism Vol. 1-1326.Short Story Criticism Vol.1-5027.Poetry Criticism Vol. 1-40。
美国文学经典阅读推荐书目导读Thomas Jefferson 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一、作者简介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美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第三任美国总统。
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776年,作为一个包括约翰﹒亚当斯和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内的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
此后,他先后担任了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和第三任总统。
他在任期间保护农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从法国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州,使美国领土近乎增加了一倍。
他被普遍视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同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齐名。
最新版美元5分的头像就是:托马斯﹒杰斐逊。
二、《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1776))(一)内容简介《美国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of Independence),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
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于费城批准,这一天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
宣言之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之国家档案与文件署。
此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
《独立宣言》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
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
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争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
在宣言的最后一部分,美利坚庄严宣告独立。
(二)关于《独立宣言》的纸本和电子书籍1 关于《独立宣言》的纸本书籍(1)《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册)》(王绳祖),索书号:D819-67/1:1(1)。
(2)《宪法资料选编(第4辑)》(北京大学法律系宪法教研室、资料室编),索书号:D91/5。
美国教育技术十大经典著作 内容编辑:张汇芬 /网上发布; 2009-2-2 /已经查看:330646次1.《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 Jonassen, D. H. (Ed.) (1996). (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是由美国密苏里大学信息科学与学习技术 学院终身教授大卫·詹纳森(David Jonassen)博士担纲主编,由来自以美国为 主的世界10多个国家的近百位顶尖教育技术学家主笔的大型手册, 它于1996年由 迈克米兰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首次出版。
后来,美国教育传播与技 术协会(AECT)获得了电子版本的有限传播权,AECT 的所有会员都可以在线 浏览 AECT 网站上的电子版。
在与美国同行的交流过程以及网络浏览美国大学教育技术学教学网站中,笔者了 解到本书是美国同行的重要参考书,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必读参考 书。
最近,在与詹纳森的 E-mail 交流中获悉,本书的修订版本已经完成,新版增 加好几章内容,预计在今年秋季,印刷本与 CD-ROM 将有 Lawrence Erlbaum 公 司出版发行。
第一篇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基础 (10章) 共包括:先驱者的声音:教育技术学的早期讨论;行为主义与教学技术学 ;系统 探究及其教育应;学习外传:学习与媒体的传播研究传统;心理学的认知维度; 迈向教育技术学的社会学;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与传输的意义;作为鲜活环境 的媒体:教育技术学的生态心理学 ;批评理论与教育技术学;后现代与后结构主 义理论等; 第二篇 硬技术:媒体相关研究 (5章) 共包括:电视学习研究;关于新兴技术以及借助新兴技术的研究;远程教育;基 于媒体的传播;虚拟现实; 第三篇 软技术: 教学与信息设计研究 (10章) 共包括:视觉素养、教育游戏与模拟:探索(研究)范式的技术;教学设计的基 于条件模型;智能导师系统:过去、现在与未来;认知教学模型;以用户为中心 的教育超文本/超媒体设计;适应性教学系统;主动学习的丰富环境;基于技术的 学习:作为认知工具的计算机的应用;图书馆与信息中心信息接入技术; 第四篇 教学信息设计研究 (10章) 共包括:视觉信息设计与学习:静态与动态呈现的作用;文本设计;听觉表示与 语言实验室;多通道沟通:多媒体的理论与研究基础;Mathemagenic 活动的控 制;产生式学习:过去、现在与未来;反馈研究;学习者控制与教学技术学;教 学技术与态度的变化;合作与技术的应用; 第五篇 教学策略研究 (1章) 共包括:工效学与学习环境 ;第六篇 教育传播与技术中组织及其变化问题 (1章) 共包括:教育技术的创新与推广:研究设计的批评; 第七篇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方法论 (5章) 共包括:哲学、研究与教育;实验研究方法;质的研究问题与方法:为教育技术 学家的介绍;描述性研究方法论;发展研究; 基本评价: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一版共分7篇、42章、1245页。
美国文学阅读10篇1. 《老人与海》 - 埃内斯特·海明威这是一部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小说,讲述了老渔夫桑提亚哥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搏斗的故事。
作者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描写,讲述了忍耐、坚持和信念的重要性。
2. 《百年孤独》 -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这部拉丁美洲文学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布昂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
马尔克斯以幻想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爱、孤独、荒诞与时间的主题。
3. 《傲慢与偏见》 - 简·奥斯汀这是一部英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描写了19世纪英国社会中,女性婚姻观念和阶级之间的矛盾。
小说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社会偏见和对真爱的追求。
4. 《麦田里的守望者》 - J.D.塞林格这是一部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反叛的青少年霍尔顿的故事。
小说通过霍尔顿的视角,反映了社会的虚伪和人生的失落感。
5. 《南方文化发根史》 - 马克·吐温这是一部描写南方美国社会的讽刺小说,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种族关系和社会等待的问题。
吐温通过生动的人物和细腻的描写,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产生了有力的批判。
6. 《了不起的盖茨比》 - 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这是一部描写20世纪美国社会的巨著,展现了财富和爱情之间的冲突。
小说通过瑞奇·盖茨比的命运,揭示了金钱与社会地位对个人幸福的影响。
7. 《人性的枷锁》 - 威廉·福克纳这是一部描写南方美国社会的小说,以复杂的叙事结构展现了不同角色之间的人性和命运的交织。
福克纳通过深入的心理描写和对种族关系的探索,呈现了南方美国的独特氛围。
8. 《杀死一只知更鸟》 - 哈珀·李这是一部社会批判性小说,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揭示了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
通过描写南方小镇的故事,作者让读者思考正义、道德和成长的重要性。
9. 《娱乐至死》 - 尼尔·波兹曼这是一本文化批评著作,探讨了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0本书了解美国美国专题书单01《美国文明三部曲》作者:钱满素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12书籍分类:政治/法律;哲学/心理学/宗教; 历史/人物-推荐语-钱满素谈美国文明三部曲,分别是《自由的阶梯》、《自由的基因》、《自由的刻度》,从清教徒精神谈到到公民社会,钱老师指出,清教徒移民美国目的是建立山巅之城,“约”分为三个部分:“恩典之约”,即信仰之约,二是“教会之约”,即信徒自愿建立教会,三是“政府之约”,就是将约做法延伸到人间。
很多文章是过去写的,但并不落伍,难得是平实,实践了李普曼清晰胜过华丽的原则。
经济人读书会的孟凡礼老师在经济人书单推荐钱老师,我才找这套书来看,这些年越来越相信同好书友推荐,因为品位趣味接近。
他去年推的那本《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再版也叫《自由的基因》)也在这个系列里面。
02《飞跃5000年:美国28条立国原则》作者:W.克里昂·斯考森译者:毛喻原出版社:群言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0书籍分类:历史/人物; 政治/法律-推荐语-美国之所以能在短短二百年间完成了伟大的跨越,其原因恐怕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复杂精妙。
但是斯考森博士在抽丝剥茧之后,总结了28条伟大的观念原则,道出美国强大的真正秘密,并赞颂了美国国父们对国家和后代的良苦用心和长远责任感。
对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读者来说,或许掩卷深思之余,你会和美国作家格伦贝克发出同样的恳请:“答应我,在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把它交到别人手中。
嘱咐他们30天内读完。
”03《美国行为的根源》作者:张宇燕、高程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2书籍分类:经济/金融/投资-推荐语-现今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美国绝对是不可被他国忽略的一个国家,而中国与美国的在国际上的互动将长期进行下去。
本书通过对美国这个国家的剖丝析缕来找寻其文化和价值理念(价值诉求和现实利益)。
正如书名所说的,这是美国行为的根源。
无论如何,对这些根源的掌握对我们国家与美国的协作和博弈都是意义重大的。
2024北航考研英美文学专业参考书目一、小说1. 英国文学《简爱》《呼啸山庄》《一个女人的生活》《精神病院》《百年孤独》2. 美国文学《傲慢与偏见》《歌剧院》《了不起的盖茨比》《午夜巴黎》《绿山墙的安妮》二、诗歌1. 英国文学《十四行诗集》《七十七次罗密欧》《失落的乐园》《彼特拉克诗选》《麦琪的礼物》2. 美国文学《旧金山诗歌》《舞台上与舞台下》《把爱情写成诗》《夜鸦》《自由集》三、戏剧1. 英国文学《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先知丹》《情人》2. 美国文学《诱惑头》《樱桃园》《猫》《魔术》《云雾中》四、散文1. 英国文学《如何阅读一本书》《文化狂欢》《意志力》《自学是门手艺》《交流的艺术》2. 美国文学《东西》《随风而行》《给孩子的信》《美国的盖茨比》《雷曼兄弟》五、文学理论1. 英国文学《文学的符号学》《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及应用》《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论文学与诗歌》《文学的权力》2. 美国文学《后殖民批评理论》《美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批评》《当代文学批评理论》《文学与种族关系》《美学与政治》六、文学史1.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史》《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史》《现代主义英国文学史》《当代英国文学史》2. 美国文学《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的形成》《美国文学的发展》《现代主义美国文学史》《当代美国文学史》以上就是2024北航考研英美文学专业的参考书目。
这些书籍既包括了英国文学经典作品,也涵盖了美国文学的重要作品,同时也包括了文学理论、文学史等方面的著作。
这些书籍涵盖了英美文学的多个领域,是考研同学们全面了解英美文学并为考试做好准备的必备读物。
希望考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充分准备考试,取得理想成绩。
祝各位考生都能考取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开启美好的研究生生涯!2024北航考研英美文学专业参考书目拓展以上所列的参考书目是考生们备战2024北航英美文学专业考研的重要依据。
美国史阅读推荐书目50种题记:最近三十年特别是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美国史研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发表、学术交流等方面,突飞猛进,其作品数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可贺可喜。
与此同时,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乃至抄袭剽窃之作,令人揪心。
在此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氛围中,如何在书山书海中淘沙探金,既难乎其难,又至关重要。
笔者不才,自然难当此重任。
惟因爱书惜书之故,在淘书、读书、教书之余,也不时潜心留意、认真比较、独立判断,遂逐渐积累起可读书目若干,此即这份美国史推荐(中文)书目之由来。
本推荐书目,力图涵盖美国史通论、学术文集、专门(题)史、人物传记、旅美纪游等代表性著作,凡50种。
这份未必妥当的书目,倘能对美国史感兴趣者提供某些阅读上的参考与便利,则诚恐诚恐、幸之甚也。
杨玉圣2003年6月21日01《美国史论文选(1949-1979)》(杨生茂、林静芬编,天津人民出版社)02《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黄安年、任东来、杨玉圣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03《美洲史论》(罗荣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4《美国史探研》(齐文颖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5《新美国历史》(埃里克·丰纳等著,齐文颖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6《奴役与自由:美国的悖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等编,王建华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07《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杨生茂编,商务印书馆)08《透视美国:近年来中国的美国研究》(胡国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9《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杨玉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0《美国研究词典》(刘绪贻、李世洞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合省国说》(梁廷枏著,见《海国四说》,中华书局)12《美国人》(丹尼尔·布尔斯廷著,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13《黄绍湘集》(黄绍湘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4《探径集》(杨生茂著,中华书局)15《美国历史与美国人》(邓蜀生著,人民出版社)16《资中筠集》(资中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7《美国历史的文化解释》(李剑鸣著,中华书局)18《美国早期史(1492-1823)》(黄绍湘著,人民出版社)19《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李剑鸣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戈登·伍德著,傅国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1《美国内战史》(刘祚昌著,人民出版社)22《20世纪——美国世纪?》(资中筠著,见《冷眼向洋》上卷,三联书店)23《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刘绪贻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4《战后美国史(1945-2000)》(刘绪贻主编,人民出版社)25《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王缉思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6《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27《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王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8《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著,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29《美国自由的故事》(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商务印书馆)30《美国思想史(1620-1920)》(沃浓·路易·帕灵顿著,陈永国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31《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吴泽霖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32《唐人街:共生与同化》(吴景超著,筑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33《美国黑人史》(约翰·霍普·富兰克林著,张冰姿译,商务印书馆)34《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李剑鸣著,天津人民出版社)35《美国社会经济史论》(黄安年著,山西人民出版社)36《美国边疆史——美国西部开发模式研究》(何顺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37《美国城市史》(王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8《美国工人运动史》(张友伦、陆镜生著,天津人民出版社)39《富兰克林自传》(姚善友译,三联书店)40《杰斐逊传》(刘祚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1《华盛顿评传》(余志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2《林肯传》(卡尔·桑德堡著,云京译)43《道格拉斯自述》(李文俊译,三联书店)44《力争上游——布克尔·华盛顿自传》(思果译,辽宁教育出版社)45《罗斯福》(邓蜀生著,浙江人民出版社)46《新大陆游记》(梁启超著,湖南人民出版社)47《美国与美国人》(费孝通著,三联书店)48《美国反对美国》(王沪宁著,上海文艺出版社)49《历史深处的忧虑》(林达著,三联书店)50《美国这个迷》(刘宾雁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中美关系阅读书目
1、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2、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无需购买)
3、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宫力:《跨越鸿沟——1969~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无需购买)
5、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6、楚树龙:《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谢希德、倪世雄主编:《曲折的历程——中美建交20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丁松泉:《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傅梦孜:《中美战略关系新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10、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外交政策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无需购买)
12、[美]约翰·H·霍尔德里奇著,杨立义等译:《1945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3、[美]罗伯特·S·罗斯著,丛凤辉等译:《风云变幻的中美关系1969~1989》,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无需购买)
14、[美]孔华润(Warren I. Cohen)著,张静尔译:《美国对中国的反应——中美关系的历史剖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需要再次查一下新浪爱问)
15、[美]埃兹拉·沃格尔(Ezra V ogel,傅高义)主编,田斌译:《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无需购买)
16、[美]大卫·兰普顿著,计秋枫译:《同床异梦:处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或原著)(无需购买)
17、Foster R. Dulle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oward Communist China 1949~1969, New York: Thomas Crowell Company, 1972;
18、Harry Harding,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1992;
19、David M. Lampton,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20、James Mann, About Face,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8;
21、Robert L. Suettinger, Beyond Tiananmen: The Politics of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 Institute Press, 2003;
22、Alan Romberg, Rein In at the Brink of the Precipice, The Henry Stimson Center, 2003.
《美国政治与外交》课程阅读书目
1、[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美]詹姆斯·M. 伯恩斯等著,吴爱明等译:《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第二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美]加里·沃塞曼著,陆震纶等译:《美国政治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美]D.B.杜鲁门著,陈尧译:《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美]杰里尔·A·罗赛蒂著,周启朋等译:《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9、[美]罗杰·希尔斯曼等著,曹大鹏译:《防务与外交决策中的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周琪主编:《美国外交决策过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无可购买)
11、韩召颖编著:《美国政治与对外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美]孔华润(沃伦·I·科恩)主编,王琛等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下册),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3、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Arthur M. Schlesinger, Jr., The Imperial President,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73;
15、Marie T. Henehan, Foreign Policy and Congress: 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erspective,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0;
16、James A. Thurber, Rivals for Power: Presidential-Congressional Relations,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6;
17、Bruce W. Jentles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he Dynamics of Choice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0;
18、Walter Russell Mea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How It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1;(或中译本)
19、Eugene R. Wittkopf, Christopher M. Jones and Charles W. Kegley, Jr.,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attern and Process, Belmont, C.A.: Wadsworth and Thomson Learning, 7th ed., 2007;
20、Eugene R. Wittkopf and Christopher M. Jones, eds., The Future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