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路灯详细设计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426.00 KB
- 文档页数:10
智慧路灯控制系统说明书设计方案智慧路灯控制系统设计方案1. 引言智慧路灯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智能化路灯管理系统,旨在提高路灯的能效和管理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提供更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
本设计方案将介绍智慧路灯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功能模块、软硬件设备以及系统运行流程。
2. 系统架构智慧路灯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由多个模块组成,包括终端设备、网关设备、服务器以及管理平台。
终端设备安装在路灯上,负责灯光的控制和监测;网关设备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并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管理平台提供对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的功能。
3. 功能模块智慧路灯控制系统包含以下功能模块:3.1 灯光控制模块: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环境条件,智慧路灯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灯光亮度和颜色,以达到节能和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
3.2 远程监控模块:通过网络连接,管理平台可以实时监控系统中每个路灯的状态,包括灯光使用情况、电能消耗情况等。
3.3 维护管理模块:管理平台可以对系统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包括故障检测、故障报警、远程升级等功能。
3.4 数据分析模块: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提供报表和图表展示,为城市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4. 软硬件设备智慧路灯控制系统使用的软硬件设备如下:4.1 路灯终端设备:包括LED灯、光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通信模块等。
4.2 网关设备:负责终端设备数据的收集和传输,包括通信模块、处理器、存储器等。
4.3 服务器: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包括数据库、计算机服务器等。
4.4 管理平台:提供系统管理和监控功能的软件平台,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等设备进行访问和操作。
5. 系统运行流程智慧路灯控制系统的运行流程如下:5.1 终端设备采集环境数据,并发送给网关设备。
5.2 网关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并存储在数据库中。
5.3 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报表和图表等可视化结果,并提供给管理平台使用。
太阳能LED路灯说明书目录一、产品介绍 (1)二、工作原理 (1)三、产品构造 (2)四、储存及工作环境 (3)五、LED灯具简介 (3)1、LED路灯技术参数 (3)2、LED路灯产品特点 (3)六、安装说明 (4)1、安装前须知事项 (4)2、安装前准备 (4)3、安装操作流程 (5)4、安装顺序 (8)5、安装要点 (9)6、注意事项 (10)七、故障处理 (11)一、产品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使赐给大地光明的太阳在夜晚也能为人类照明,太阳能路灯应运而生,它采用优质高效太阳能硅片及钢化玻璃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供电,安全、可靠、寿命长。
优化低能耗控制电路、过充、过放保护、自动光度控制,性能可靠,蓄电池容量大,可在连续5~7个阴天正常工作。
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的工程塑料灯罩透光率强,不锈钢结构,美观、坚实,安装、维修方便。
太阳能LED路灯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放电使LED灯发光工作,属于当今社会大力提倡利用的绿色能源产品。
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小区道路、工业园区、景观亮化、旅游风景区、公园、庭院绿化带、广场、步行街、健身休闲广场等场所。
二、工作原理系统工作原理,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板白天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能并转化为电能输出,经过充放电控制器储存在蓄电池中,当夜幕降临时或灯具周围的光照程度较低时,蓄电池提供电力给LED路灯负载。
太阳能路灯主要由LED光源(含驱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包括蓄电池埋地箱)、太阳能路灯控制器(包括控制箱)、路灯灯杆(含基础)及辅料线材等几部分构成。
太阳能路灯在晴天利用太阳光照发电,产生电能。
控制器对蓄电池的过充、过放进行保护,并对光源的开启和亮灯时间进行控制。
三、产品构造四、储存及工作环境1、储存要求(1)空气流通,灰尘少;(2)环境温度:-30℃~+60℃;(3)相对湿度低于90%,不易结冰霜;(4)远离腐蚀性物质;(5)如长期闲置,需每月充放电一次。
一、用途HHQ16智能路灯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采用专用电脑芯片,根据当地的经纬度,按照季节变化自动调整开灯、关灯时间。
控制器具有A 、B 二路输出,每一路均可设置为“全夜灯”(傍晚开灯到清晨开灯)、“半夜灯”(傍晚开灯到后半夜关灯)、“2开2关”(半夜灯加上凌晨再次开关)3种方式。
出厂时A 路设置为全夜灯,B 路设置为半夜灯方式。
为节约功率消耗,控制器在运行时除秒信号闪烁指示正常运行和A 、B 两路的控制状态指示之外,不显示其它内容。
按任意键或刚接通电源时,显示当前时钟,1分钟之后关闭显示。
二、主要技术数据1. 工作参数:AC220V ,允许电压波动范围(85%~110%)Ue ;2. 整机功耗:在开灯状态下≤2W ,其余状态≤1W 。
3. 输出控制:二路输出,每一路输出的最大电流10A AC220V ;4. 计时精度:误差≤±0.5秒/天(室温23℃±3℃)5. 内置电源:高能锂电池,停电数据记忆10年;6. 贮存温度:-40℃~+80℃; 工作温度:-15℃~+60℃;湿度:<90%;7. 适用范围:东经:80.0°~135.9° 北纬:10.0°~56.0°8. 安装方式:壁挂式和装置式; 三、接线图四、外形及安装尺寸(mm)五、使用说明1根据全国主要城市经纬度表,输入使用处最近城市的经纬度和所需开灯、关灯时间,输入方法见序3。
2 查询参数按“查询”键可以查看当天和任意一天实际开灯、关灯时间及现在的年月日。
每按一次“查询”键,改变一次显示内容,显示的顺序如下:→年月日→开灯时间(ON )→关灯时间(OF )当显示停留在“年月日”状态时有两种查询方式:a)按“▲/月”、“(火线)L 路输出路输出(零线)N夜、2开2关)、半夜关灯、开灯时间(只有在A=3或B=3时才有半夜关灯和开灯)。
在进入每一个设置状态时,必定有一个数据在闪烁。
硬件设计说明书
1设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汽车的逐渐普及,城市的交通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道路照明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大。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路灯照明都采用"全夜灯恒照度"的方式,控制方式仍然是简单的光控和时控等传统方式,这大大增加了城市的用电量,为此,政府承担着巨额的财政支出,而路灯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大大降低。
因此,引入智能交通系统(ITS)成为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设计以低功耗单片机stm32f103cb为主控部件,采用红外对射传感器检测人体及车辆到达一定范围内灯由灭到亮根据人或车距灯的距离逐渐变化,运用光敏电阻检测背景光的强度,来判断是白天或者黑夜来控制LED灯的亮灭。
在规定范围内对移动物体进行检测,实现对路灯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了路灯照明的有效性,避免了电力资源的浪费。
2所用的资源
开发板:stm32f103cb 1个
光照强度传感器:BH1750 1个
红外对射 8个
温湿度传感器:DHT11 1个
LED灯3.3v 4个
软硬件交互设备:
WIFI400 1个
LPT100 1个
3控制系统硬件选择
(1)核心控制器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以stm3f103cb为核心控制器,辅以外围电路如温湿度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背景光检测模块和LED灯等。
智能路灯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2)1.1 产品简介 (2)1.2 功能特点 (3)第二章:安装与接线 (3)2.1 安装准备 (3)2.2 安装步骤 (4)2.3 接线方法 (4)第三章:系统配置 (4)3.1 系统结构 (4)3.2 系统参数配置 (5)3.3 系统升级与维护 (5)第四章:智能控制 (6)4.1 控制原理 (6)4.2 控制方式 (6)4.3 控制策略 (6)第五章:远程监控与管理 (7)5.1 监控平台介绍 (7)5.1.1 平台功能 (7)5.1.2 平台架构 (8)5.2 平台操作指南 (8)5.2.1 登录平台 (8)5.2.2 设备监控 (8)5.2.3 报警与预警 (8)5.2.4 远程控制 (8)5.2.5 数据分析 (8)5.3 故障排查与处理 (9)5.3.1 故障排查 (9)5.3.2 故障处理 (9)第六章:节能与环保 (9)6.1 节能原理 (9)6.2 节能措施 (9)6.3 环保效益 (10)第七章:安全防护 (10)7.1 安全措施 (10)7.2 防护等级 (11)7.3 应急处理 (11)第八章:维护与保养 (12)8.1 常规维护 (12)8.2 定期保养 (12)8.3 更换零部件 (12)第九章:故障诊断与处理 (13)9.1 故障分类 (13)9.2 故障诊断方法 (13)9.3 故障处理流程 (14)第十章:用户操作指南 (14)10.1 使用前的准备 (14)10.1.1 硬件要求 (14)10.1.2 软件要求 (14)10.1.3 系统权限 (14)10.2 基本操作 (15)10.2.1 登录系统 (15)10.2.2 主界面 (15)10.2.3 数据查询 (15)10.2.4 数据录入 (15)10.2.5 数据修改与删除 (15)10.3 高级功能 (15)10.3.1 数据导出 (15)10.3.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5)10.3.3 权限管理 (15)10.3.4 系统设置 (16)10.3.5 帮助文档 (16)第十一章: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16)11.1 技术支持 (16)11.2 售后服务 (16)11.3 联系方式 (17)第十二章:附录 (17)12.1 常见问题解答 (17)12.1.1 页面加载过程相关问题 (17)12.1.2 功能优化相关问题 (17)12.1.3 安全相关问题 (18)12.2 技术参数 (18)12.2.1 页面加载功能参数 (18)12.2.2 功能优化参数 (18)12.2.3 安全功能参数 (18)12.3 相关标准与法规 (18)第一章:概述1.1 产品简介本书将向您详细介绍一款创新性的产品——【产品名称】。
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1. 系统结构设计:- 路灯感应模块:通过光敏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光照强度,根据设定的阈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路灯。
- 控制模块:负责接收路灯感应模块的信号,并进行处理控制,控制路灯的开关状态。
- 通信模块:负责与中心服务器进行通信,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将路灯的状态和数据上报给服务器。
- 中心服务器:负责接收和处理路灯控制模块上传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统计路灯使用情况,向控制模块发送指令实现集中管理。
2. 功能设计:- 光敏感应控制:路灯感应模块根据光敏传感器感知到的环境光照强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灯光。
- 定时控制:设定路灯的开关时间,根据时间自动开启或关闭路灯。
- 节能模式:根据路灯使用情况和环境光照强度动态调整灯光亮度,实现节能效果。
- 异常监测:监测路灯的工作状态,如灯泡是否损坏、线路是否有故障等,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维修人员。
3. 技术选型:- 光敏传感器:选择高灵敏度的光敏传感器,能够准确感知到周围的光照强度。
- 控制模块:选择高性能的嵌入式开发板,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具备较强的计算和控制能力。
- 通信模块:选择网络通信模块,如GPRS、NB-IoT等,实现与中心服务器的数据传输。
- 中心服务器:选择稳定可靠的服务器,具备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能够实现对路灯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4. 系统流程设计:- 路灯感应模块不断感知周围的环境光照强度。
- 当环境光照强度低于设定的阈值时,感应模块发送信号给控制模块。
- 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判断是否需要开启灯光,并控制路灯的开关状态。
- 控制模块将路灯的状态和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上传到中心服务器。
- 中心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分析统计,并根据需要发送控制指令给控制模块。
- 控制模块接收到指令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如调整灯光亮度。
- 中心服务器实时监测路灯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并通知维修人员。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照明设施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路灯系统在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为提升城市照明品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本项目提出采用智慧路灯系统,实现路灯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二、项目目标1. 实现路灯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照明效率;2. 降低能耗,实现绿色照明;3.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方便市民出行;4. 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维护成本。
三、方案设计1. 系统组成智慧路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路灯灯具:采用LED灯具,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2)控制器:负责路灯的智能控制和管理;(3)通信模块:实现路灯与监控中心的通信;(4)监控中心:对路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5)太阳能电池板:为路灯提供备用电源,实现绿色照明。
2. 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施工队伍: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电气工程师、电工、焊工等;2)施工材料: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LED灯具、控制器、通信模块、太阳能电池板等;3)施工工具:准备必要的施工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电线等。
(2)施工步骤1)现场勘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了解现场环境、地形地貌等,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2)线路规划:根据现场情况,规划路灯线路,确保线路安全、可靠、美观;3)基础施工:根据线路规划,进行路灯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稳固、水平;4)灯具安装:将LED灯具安装到路灯杆上,确保灯具安装牢固、美观;5)控制器安装:将控制器安装到路灯杆上,确保控制器安装牢固、接线正确;6)通信模块安装:将通信模块安装到路灯杆上,确保通信模块安装牢固、接线正确;7)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到路灯杆上,确保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牢固、接线正确;8)调试与验收:对整个智慧路灯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运行正常、稳定。
(3)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遵守相关安全规范;2)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3)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第五章详细设计5.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5.1.1 模块描述本模块主要是完成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用来使单片机能正常工作,由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单片机组成。
5.1.2 单片机元件介绍晶振电路: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TAL1,其输出端为引脚XTAL2。
其中XYAL1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
若采用外部振荡器,该引脚接收振荡器的信号,即八次信号直接接到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XTAL2节外部晶体的另一端,在单片机内部接到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当采用外接晶体振荡器时,此引脚可以不接。
复位电路:复位操作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上电复位,另一种是按键复位。
按键复位具有上电复位功能外,若要复位,只要按图中的RESET键,电源VCC经电阻R1、R2分压,在RESET端产生一个复位高电平。
上电复位电路要求接通电源后,通过外部电容充电来实现单片机自动复位操作。
上电瞬间RESET引脚获得高电平,随着电容的充电,RERST引脚的高电平将逐渐下降。
RERST引脚的高电平只要能保持足够的时间(2个机器周期),单片机就可以进行复位操作。
单片机:各引脚功能说明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
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第五章详细设计5.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5.1.1 模块描述本模块主要是完成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用来使单片机能正常工作,由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单片机组成。
5.1.2 单片机元件介绍晶振电路: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TAL1,其输出端为引脚XTAL2。
其中XYAL1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
若采用外部振荡器,该引脚接收振荡器的信号,即八次信号直接接到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XTAL2节外部晶体的另一端,在单片机内部接到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当采用外接晶体振荡器时,此引脚可以不接。
复位电路:复位操作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上电复位,另一种是按键复位。
按键复位具有上电复位功能外,若要复位,只要按图中的RESET键,电源VCC经电阻R1、R2分压,在RESET端产生一个复位高电平。
上电复位电路要求接通电源后,通过外部电容充电来实现单片机自动复位操作。
上电瞬间RESET引脚获得高电平,随着电容的充电,RERST引脚的高电平将逐渐下降。
RERST引脚的高电平只要能保持足够的时间(2个机器周期),单片机就可以进行复位操作。
单片机:各引脚功能说明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
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魔豆科技智慧路灯控制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智能路灯可精确到单灯的开/关控制,调光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了传统的定时、常亮的单调控制方式,节约能源,达到以人为本的照明原则;并可准确的对每盏灯具运行状况进行监管,任意时间段对照明及时调整,从而应对不同的运营模式和自然环境,避免了传统控制无法监管的问题,当发生路灯不亮的情况时,APP和PC端推送告警信息,方便运营单位的维护及检修,提高工作效率。
二功能特点:1)智能照明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集散式测控系统方案使用无线通讯技术对单灯实现控制。
2)监控中心与智能照明管理终端之间的双向通讯采用无线公用数据网通讯。
3)每个道路照明区域智能照明管理终端与路灯采用无线物联网技术,免布线对路灯进行单灯控制。
4)智能照明管理终端带有独立操作系统,可脱离监控中心独立执行命令以及数据保存。
在监控中心发生停电或者发生其他系统故障时以及移动网络临时故障时,智能照明管理终端可独立执行预设各种定时任务以及管理系统。
5)可在现有系统上直接升级为单灯控制系统,避免重复投资。
并且系统可适应路灯节能改造升级,如加装LED路灯等,可直接实现远程控制调光功能,避免二次改造。
三技术参数输入输出电压AC85~265V通信方式GPRS、CDMA、NB-IoT传输距离对应版本的网络覆盖四产品安装1)安装位置:路灯的下部保险盖内或室内控制箱处。
2)安装工具:手电钻、斜口钳与尖嘴钳、橡皮塞5.5mm合金钻头、绝缘胶布、10mm合金钻头。
3)安装方式:直接串联在原来电路中。
4)安装流程:第一步:硬件安装1、将原来灯线和电源线断开2、接上智能路灯控制器,接口处缠上胶布第二步:设备报装1、打开app,点击图标(苹果APP可在应用商店下载(物联云系统))2、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3、扫描成功后填写相关信息4、拍摄现场照片5、点击提交完成报装,如右图APP安卓下载设备报装第三步:完成调试对路灯开关等功能进行测试。
报装信息会推送到手机APP上面。
智能交通灯系统设计1.背景及意义1.1.目的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交通堵塞也成为人们每天必须面对的问题;交通堵塞不但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排队过程中刹车和怠速会浪费能源,同时也造成空气污染,如何有效的降低城市交通堵塞,协调好人、车、路三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各大城市面临的难题之一。
交通灯系统作为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元素,对缓解交通堵塞扮演者重要角色。
随着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红绿灯在道路上比较普遍,几乎每个路口都会出现,尤其是较大的路口,变换时间周期更长,效率低。
因此,如何保证紧急车辆在道路上不受红绿灯的限制但又不闯红灯,使之畅通无阻的行驶,这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智能交通灯系统的设计,该系统能够智能合理地设置红绿灯的时长以及相位的切换,就能够减少一个周期内十字路口前排队的车辆,从而有效地缓解交通堵塞。
1.2.国内外现状交通灯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19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
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会议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煤气红绿灯。
1914年,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
1918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按在地下,车辆接近时,红灯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是按一下喇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
红外线红绿灯当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觉察到有人要过马路。
红外光束能把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
信号灯的出现,对交通进行有效管理,疏导交通流量、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具有显著效果。
欧洲及日本在交通灯的研究上起步较早,美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逐渐重视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澳大利亚成功研制出了SCATS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层控制,以饱和度和综合量为主要依据,分别对信号周期、相位差和绿信比进行优选,该系统没有建立数学模型而是根据情况从各种已经制定的方案选择最优的方案,但是该系统配时方案有限。
太阳能路灯照明工程设计说明书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太阳能路灯照明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XXXXX道路工程, 道路设计长度为7941.98米。
道路宽7M,道路性质为支路,双向2车道。
沥青路面,设计时速30km/h,起点XXXXXXXXX(k0+000),终点XXXXXXX(K7+941.98);2.道路设计各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3.XXXXXX发改委关于XXXXXXXXXX道路工程初设批复;4.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总技术规范》GB24460-2009;《道路照明用LED灯性能要求》GB/T24907-2010;《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GB/T19638.2-2005《路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GB/T24827-2009;《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7000.1-2007/IEC60598-1;2003;《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安全要求》GB7000.5-2005/IEC60598-2-3:2002;《一般照明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GB/T18595-200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 17625-2003;《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7743-20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其他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范及标准。
二、设计范围本次设计为XXXXXXXXXX道路照明工程设计。
设计图纸内容有:道路照明平面布置图,道路照明横断图、灯杆基础图及蓄电池井。
太阳能电池板及灯杆抗风强度设计未包括在本设计内。
三、照明设计标准及设置1.照明标准:道路照明标准为Ⅲ级,城市支道。
第五章详细设计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5.1.1 模块描述
本模块主要是完成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用来使单片机能正常工作,由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单片机组成。
5.1.2 单片机元件介绍
晶振电路: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TAL1,其输出端为引脚XTAL2。
其中XYAL1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
若采用外部振荡器,该引脚接收振荡器的信号,即八次信号直接接到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XTAL2节外部晶体的另一端,在单片机内部接到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当采用外接晶体振荡器时,此引脚可以不接。
复位电路:复位操作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上电复位,另一种是按键复位。
按键复位具有上电复位功能外,若要复位,只要按图中的RESET键,电源VCC经电阻R1、R2分压,在RESET端产生一个复位高电平。
上电复位电路要求接通电源后,通过外部电容充电来实现单片机自动复位操作。
上电瞬间RESET引脚获得高电平,随着电容的充电,RERST引脚的高电平将逐渐下降。
RERST引脚的高电平只要能保持足够的时间(2个机器周期),单片机就可以进行复位操作。
单片机:各引脚功能说明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
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
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
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
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
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
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口也可作为AT89S52的一些特殊功能口,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
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
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选择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5.1.3硬件接线图
最小系统硬件接线图
5.1.4 软件程序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 MOV P1,#0FFH
LCALL DELAY
MOV P1,#00H
LCALL DELAY
SJMP START DELAY: MOV R5,#10
DEL: MOV R6,#200
DEL1: MOV R7,#123
NOP
DEL2: DJNZ R7,DEL2
DJNZ R6,DEL1
DJNZ R5,DEL
RET
END
5.1.5模块功能
该模块就是为了单片机能够正常工作,要求:
(1)晶振电路给单片机提供时钟工作源
(2)复位电路可以上电复位,当单片机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人为手动复位
(3)单片机可以装载程序,实现程序的功能
5.2 行人检测模块
5.2.1模块描述
本模块由单片机、按钮、电阻(2K)组成完成对行人的检测。
在设计的时候,主要是用高电平来模拟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当有人通过为低电平,无人通过为高电平。
在开始时单片机就初始状态P1口即为高电平,模拟情况下接了8个按钮。
在实际的电路中根本没有电源给传感器供电,为了提高电源给传感器,此处提供了上拉电源。
5.2.2所用元件介绍
热释红外传感器:RE200B是传感器的一种,RE200B采用热释电材料极化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探测红外辐射,并配合双灵敏元互补方法抑制温度变化产生的干扰,提高了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
参数包括:
双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RE200B
灵敏元面积 2.0×1.0mm2
基片材料硅
基片厚度0.5mm
工作波长7-14μm
平均透过率>75%
输出信号>2.5V(420°k黑体1Hz调制频率0.3-3.0Hz 带宽72.5db增益)
噪声<200mV(mVp-p) (25℃)
平衡度<20%
工作电压 2.2-15V
工作电流8.5-24μA(VD=10V,Rs=47kΩ,25℃)
源极电压0.4-1.1V(VD=10V,Rs=47kΩ,25℃)
工作温度-20℃- +70℃
保存温度-35℃- +80℃
视场139°×126°
说明:该传感器采用热释电材料极化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探测红外辐射,采用双灵敏元互补方法抑制温度变化产生的干扰,提高了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
1、上述特性指标是在源极电阻等于47KΩ条件下测定的,用户使用传感器时,可根
据自己的需要调整R2的大小。
2、注意灵敏元的位置及视场大小,以便得到最佳光学设计。
3、所有电压信号的测量都是采用峰一峰值定标。
平衡度B中的EA和EB分别表示
两个灵敏元的电压输出信号的峰一峰值
4、使用传感时,管脚的弯曲或焊接部位应离开管脚基部4mm以上。
5、使用传感器前,应先参考说明书,尤其要防止接错管脚.
5.2.3行人检测电路原理图
行人检测电路硬件接线图
5.2.4模块功能
(1)高低电平模拟红外传感器信号能检测是否有行人通过
(2)有人通过为低电平,灯亮,
(3)无人通过为高电平,灯灭。
5.3手动控制模块
5.3.1模块描述
本模块可以实现对路灯的手动控制。
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或者路灯自动控制部分发生了故障,维修人员没有及时修复,致使路灯无法工作,为了不影响正常生活,人们可以自己开启路灯开关,实现对路灯的控制。
5.3.2电路设计原理图
5.3.3模块功能
通过手动部分可以处理紧急情况,让所有灯全亮。
在紧急的情况下,所有的路灯都要打开,此时通过手动开关打开路灯,紧急情况过后,关闭所有路灯。
系统恢复正常。
5.4智能路灯模块
5.4.1模块描述
本模块将单片机、LED显示灯、电阻(470)进行连接,进行路灯的开关控制。
连接LED显示灯时采用共阳极连接的方法。
连接单片机时,用将LED显示灯与P2口的连接方式,即按照顺序依次从P2.0~P2.7一一对应连接。
在进行路灯控制程序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传感器的获取信号,由于单片机高电平带负载能力很弱,采用低电平控制LED路灯。
5.4.2电路设计原理图
5.4.3模块功能
(1)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当程序启动后,单片机处于设置的原始状态;所以灯全关,红外传感器打开手动控制开关处于关灯状态。
此时系统开始正常工作。
(2)节能
如果有行人进入智能路灯面前,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并以电压的形式吧信号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传感器送来的信号个传感器的布置,点亮相应的传感器所处的位置LED路灯,当行人通过这个路灯后,达到下一个路灯时,上一个路灯熄灭。
所处位置处和所处位置下一个灯亮。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达到节能的效果。
(3)应对紧急情况
在紧急的情况下,所有的路灯都要打开,此时通过手动开关打开路灯,紧急情况过后,关闭所以路灯。
系统恢复正常。
5.5 流程图5.5.1主流程图
5.5.2 紧急中断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