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 格式:ppt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等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关注重要历史人物,概括甘地、扎格鲁尔和卡德纳斯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会用历史唯物观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正确解读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加深对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各民族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教学重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教学难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请学生回顾历史,回答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其中,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影响深远,颇具特色。
那么甘地、扎格鲁尔和卡德纳斯是如何领导人民进行斗争的呢?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多媒体展示简介甘地,同时解读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含义。
)教师介绍甘地: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被尊称为“英雄甘地”。
他出生于一个印度教家庭,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
1893年,甘地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
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背景:(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这场运动的背景。
)(1)一战期间,英国对印度的掠夺加剧;(2)印度农业欠收,疾病流行,1000多万人丧生;(3)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矛盾激化;2.第一阶段---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引导学生从时间、内容、结果、原因等方面阅读课本。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
第12课亚非拉民族运动的高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亚非拉民族运动高涨的基本史实,包括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亚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等。
2. 能力目标:分析亚非拉民族运动高涨的原因,探讨其历史意义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亚非拉民族运动的胜利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理解民族独立和民主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 亚非拉民族运动高涨的背景
2.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3. 亚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
4. 亚非拉民族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亚非拉民族运动高涨的原因和影响。
重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和亚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
2. 教学软件:PPT演示文稿
3. 地图:非洲地图、亚洲地图、拉丁美洲地图
4. 图片:亚非拉民族运动的相关图片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世界历史中亚非拉国家的发展历程。
2. 教学策略: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3.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的英勇斗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逐一介绍亚非拉民族运动高涨的背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亚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等内容,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3. 巩固练习:提供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亚非拉民族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让学生了解,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通过分析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让学生理解,改革对国家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
2、历史解释: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及其作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背景、作用、意义;卡德纳斯改革内容和意义。
3、时空观念:理解并掌握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及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的过程.史料实证:通过讲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华夫脱运动的曲折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民族民主运动的成功离不开民族的觉醒和人民的不懈努力。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历史,了解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其做出正确评价。
本课重难点:重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难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自主学习与探究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强了对印度的剥削,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领导者:3.开始时间:4.概况:(1)1920年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2年因发生,甘地停止运动。
(2)1930年开展“运动”,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5.特点:采取手段,具有性6.意义: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
二、埃及华夫脱运动1.领导者:2.过程:(1)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的要求;(2)组织代表团准备同英国政府谈判,这些人后来发展为党,其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3) 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
3.结果:经过埃及人民的反复抗争,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亚非拉民族运动的高涨知识点总结1. 反殖民主义斗争,亚非拉民族运动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反对殖民主义。
在二战后,欧洲殖民主义体系逐渐解体,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运动蓬勃发展。
各国人民积极参与独立运动,争取结束殖民统治,建立自主的国家。
2. 领导人的崛起,亚非拉民族运动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领导人。
例如,印度的甘地、尼赫鲁,肯尼亚的肯雅塔,南非的曼德拉等。
这些领导人通过非暴力抵抗、政治斗争和外交手段,为民族独立和平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联合国的支持,亚非拉民族运动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
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成立了亚非会议组织(后改为非洲联盟)。
该组织致力于推动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发展,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4. 经济发展与不平等,亚非拉民族运动也关注经济发展和不平等问题。
许多亚非拉地区在殖民统治下被剥削和压迫,经济发展滞后。
因此,亚非拉国家致力于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发展,通过国有化、土地改革、工业化等手段来纠正不平等现象。
5. 文化复兴与民族认同,亚非拉民族运动也涉及到文化领域。
许多国家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重视本土文化的复兴和保护。
他们强调民族认同和文化自豪感,通过文学、艺术、音乐等方式表达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6. 后果与挑战,亚非拉民族运动的高涨带来了一系列后果和挑战。
一方面,许多国家成功实现了独立和发展,人民获得了政治自由和经济福祉。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陷入了内战、冲突和政治动荡,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问题增加。
总之,亚非拉民族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历史运动,影响深远。
它改变了亚非拉地区的政治格局,促进了民族独立和发展,提升了亚非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然而,亚非拉地区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贫困、不平等、冲突等问题,需要继续努力解决。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表现,主要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学生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形式、特征、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非暴力”与“不合作”之间的关系,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埃及华夫脱运动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异同,提高对事物的比较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甘地、扎格鲁尔、卡德纳斯领导民族民主运动的事例,感悟他们身上那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教学难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该运动在印度历史上有何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一战带来的灾难;(2)民族矛盾深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1920—1922年、1930—1934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1)图一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这次运动的结果怎样?你怎样看待“手工纺织运动”?提示:图一反映了1922年甘地号召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由于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下令停止此运动。
“手工纺织运动”实际上起到了打击殖民者、保护本国资本主义的作用,但是它排斥西方物质文明的做法客观上不利于印度社会的发展进步。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2020·江苏洪泽�岔河九年制学校初三月考)1920年—1930年,下列谁两次领导了印度人民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B.C.D.【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图片C是甘地,故C符合题意。
ABD与甘地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0·广东初三其他)在甘地的号召和指引下,印度学生以罢课抵制英同人开办的学校,商人以罢市抵制英国的商品,市民以改穿土布抵制洋布,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
由此可见A.甘地领导印度取得民族独立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效甚微C.印度人民民族意识空前高涨D.英国殖民统治即将全面终结【答案】C【解析】印度人民在甘地的领导下,进行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故C项正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后以甘地与印度总督谈判妥协告终,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排除B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后以甘地与印度总督谈判妥协告终,排除D项。
故选择C项。
3.(2020·广东顺德区教育局初三其他)一位领导人曾说过:“我们国家与我国民族的唯一使命是用我们的刺刀把敌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
材料说明他所领导的这场革命是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C.资产阶级性质改革D.与国内反动势力妥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用我们的刺刀把敌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可知,他所领导的这次革命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故B正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是“非暴力不合作”,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革命性质,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与国内反动势力妥协,故排除D项。
故选B。
4.(2020·河北清苑�初三月考)先进历史人物引领着社会的发展,下面这组图片共同反映了A.走向近代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二战后的世界变化D.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抗击英国殖民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