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厂工具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0.49 KB
- 文档页数:4
汽车修理厂工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汽车修理厂工具管理,提高工具利用率,保障汽车修理质量和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汽车修理厂的所有工具管理,包括机械工具、电动工具、检测设备等。
第三条汽车修理厂工具管理应遵循“科学管理、精益求精、安全第一、节约用余”的原则。
第二章工具采购管理第四条汽车修理厂应建立健全工具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程序和标准,确保购买的工具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第五条工具采购应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按照备货计划和需求量进行采购,并做好入库记录。
第六条工具采购时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并归档保存备案。
第七条对于铸件工具等重点工具的采购,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监督抽检,确保产品质量。
第三章工具领用管理第八条汽车修理厂应建立健全工具领用登记制度,对于使用工具的员工进行统一登记和管理。
第九条领用工具前,员工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对领用工具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无损后方可领用。
第十条每个工具都必须设置专人负责,统一管理,确保使用安全。
第十一条工具的领用数量必须与实际维修需要相符,严禁超量领用或私自借用。
第十二条领用的工具应当放置在指定的工具柜或车间专用工具架上,不得随意摆放。
第四章工具维护保养管理第十三条汽车修理厂应建立健全工具的维护保养制度,确保工具的保养情况。
第十四条每个工具应设定专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及时修理损坏的工具。
第十五条对于电动工具等需要充电的工具,应设定专人负责,进行定期的充电和保养。
第十六条每台车间都应设有维修工具的专用区域,必须定期对这些区域进行清洁和维护。
第十七条对于一些大型和特殊的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并建立维修记录。
第五章工具使用管理第十八条工具的使用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确保员工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十九条在使用工具时,必须遵守工具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不得将工具用于非正常用途。
第二十条工具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修理人员的安全。
一、总则为了规范修理厂工具设备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生产,保障修理厂正常运营,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修理厂所有工具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通用工具:扳手、螺丝刀、钳子、锤子、电钻等;2. 专用工具:汽车维修工具、摩托车维修工具、电动车维修工具等;3. 仪器设备:万用表、电烙铁、气泵、烤枪、示波器等;4. 机械设备: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5. 其他工具设备。
三、管理制度1. 工具设备入库管理(1)采购部门在采购工具设备时,应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确保采购质量。
(2)采购回来的工具设备,由仓库管理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3)入库的每件工具设备应附有产品说明书、合格证等相关资料。
2. 工具设备领用管理(1)修理厂员工需使用工具设备时,应填写《工具设备领用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仓库管理员发放。
(2)领用工具设备时,应检查工具设备的完好情况,如有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报告。
(3)领用工具设备后,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外借或私自带出修理厂。
3. 工具设备使用管理(1)修理厂员工在使用工具设备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2)使用完毕后,应将工具设备放回原处,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3)使用过程中发现工具设备有损坏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4. 工具设备维修保养管理(1)定期对工具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2)维修保养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维修质量。
(3)维修保养记录应完整、准确,便于追溯。
5. 工具设备报废管理(1)工具设备使用年限到期或无法维修时,应进行报废。
(2)报废前,应进行评估,确认报废原因。
(3)报废手续由仓库管理员办理,报废工具设备应集中存放。
6. 工具设备盘点管理(1)每月底,仓库管理员应进行一次全面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2)盘点过程中发现工具设备短缺、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报告。
(3)盘点结果应报送给主管领导审批。
四、责任与奖惩1. 仓库管理员负责工具设备的入库、领用、维修保养、报废和盘点等工作,确保工具设备管理规范。
修理厂工具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提高修理厂内工具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制定本工具管理制度,以规范工具的购买、借用、归还和维护等环节,确保工具的正常运转和保值增值。
2. 工具购买2.1. 工具购买申请修理厂员工在需要购买新的工具时,应向上级主管提出书面申请,明确说明工具的名称、规格、数量、用途和预算。
申请书应包含申请人的姓名、职位和联系方式。
2.2. 工具采购流程上级主管在收到申请后,经过评估和审批,决定是否购买。
如果批准购买,主管将申请转交给采购部门,并提供具体的采购要求。
采购部门负责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比价和谈判,以获得最佳的价格和质量。
2.3. 工具验收采购完成后,修理厂应组织对购买的工具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工具的数量、质量、规格和配件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
如有问题或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3. 工具借用3.1. 工具借用申请修理厂员工在需要借用他人的工具时,应提出书面借用申请。
借用申请应包含借用人的姓名、职位和联系方式,借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借用的时间和预计归还时间。
3.2. 工具借用审批工具借用申请应发送至所在部门的主管进行审批。
主管应评估借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考虑工具的可用性和借用人的信用记录。
如通过审批,主管应签署批准借用的文件。
3.3. 工具借用管理修理厂应建立借用记录,包括工具的名称、借用人的姓名、借用时间、预计归还时间和批准人的签字。
借用人应按时归还工具,并保证其安全使用,避免损坏或丢失。
4. 工具归还4.1. 归还提醒借用工具的人员应在工具归还日期前收到提醒,以确保及时归还。
4.2. 归还检查修理厂应对归还的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数量、质量和完好度与借用时一致。
如有损坏或遗失,应与借用人协商解决赔偿问题。
4.3. 归还记录修理厂应建立归还记录,包括工具的名称、归还人的姓名、归还时间和检查人的签字。
5. 工具维护5.1. 工具清洁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及时清除灰尘和污垢,以免影响使用效果和寿命。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修理厂小工具的管理,确保工具使用安全、高效,提高修理厂整体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修理厂所有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电工、焊工、钣金工、喷漆工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统一管理、责任到人、节约使用、定期维护”的原则。
第二章工具分类与编号第四条工具分类:根据工具的用途和特性,分为通用工具、专业工具、测量工具、电动工具等。
第五条工具编号:为便于管理,所有工具均应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工具类别+编号”,如“通用工具001”。
第三章工具领取与归还第六条工具领取:1. 员工因工作需要领取工具时,需填写《工具领取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到工具房领取。
2. 领取工具时,需检查工具的完好情况,如有损坏或丢失,需在《工具领取单》上注明。
3. 领取工具后,员工需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或借给他人。
第七条工具归还:1. 工作结束后,员工需将工具清理干净,放回原处。
2. 领取工具时填写《工具领取单》的,归还时需将《工具领取单》一同交还。
3. 工具归还后,工具房管理人员需检查工具的完好情况,如有损坏或丢失,需追责。
第四章工具维护与保养第八条工具维护:1. 定期对工具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工具处于良好状态。
2. 对损坏的工具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鼓励员工对工具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九条工具保养:1. 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工具,防止锈蚀。
2. 长期不使用的工具,需放置在干燥通风处。
3. 电动工具需定期检查绝缘性能,确保安全。
第五章工具报废与回收第十条工具报废:1. 工具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时,需进行报废。
2. 报废工具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并填写《工具报废单》。
3. 报废工具由工具房管理人员负责回收。
第十一条工具回收:1. 报废工具回收后,进行分类处理,可修复的进行维修,不可修复的进行报废处理。
2. 回收的报废工具,需填写《工具回收单》,记录回收情况。
第六章责任与奖惩第十二条责任:1.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具的管理,确保工具使用安全、高效。
工程部维修工具制度为了规范工程部维修工具的使用管理,保障工程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工程部的所有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过程中的工具使用及管理。
二、工具采购1. 工程部将制定专门的工具采购计划,根据维修需求合理采购工具,并于每年底进行总结与调整。
2. 工具的采购应考虑到质量和价格,并应选择正规的供应商进行采购,保证工具的质量和品质。
3. 工具采购后,应进行验收验证,确保工具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三、工具管理1. 工具应按照种类和用途进行分类存放,设定专门的工具存放区域,并设置专人进行管理,保证工具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 每一把工具都应有专门的编号,建立工具台账,记录每个工具的领用情况和归还情况。
3. 工程部应每月进行一次工具清点,核实工具的存放情况和数量,确保没有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发生。
四、工具使用1. 在使用工具时,维修人员应根据使用手册正确操作工具,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工具破损或者人员受伤。
2. 在操作工具时,应注意安全检查,确保工具没有损坏或者积聚杂物,影响使用效果。
3. 在使用完工具后,应尽快清洁和归还工具到指定的存放位置,确保工具的整洁和完好,以备下次使用。
五、工具维护1. 工程部应设立专门的工具维护人员,定期检查和维护工具,确保工具的正常使用状态。
2. 工具维护主要包括清洁、润滑和定期检测保养三个方面,确保工具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
3. 如有损坏或者失效的工具,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复或更换,同时报告工程主管进行记录和处置。
六、工具使用纪律1. 维修人员在使用工具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不能擅自改变或者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工具。
2. 不得私自借用工具给其他人使用,一经发现将做出相应处罚。
3. 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如有不慎造成工具的损坏或者丢失,应当按照公司相应规定进行赔偿或者补偿。
七、工具意外处理1. 若在使用工具时发生意外伤害或者设备损坏的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处理好事故现场,并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汇报。
汽修设备管理制度5篇【第1篇】汽修企业检测仪具和设备管理制度汽修检测仪具和设备管理制度1、检测仪具和设备是修理生产活动不行缺少的基础设施,它们的技术情况完好与否直接影响车辆的修理质量,必需做好检测仪具和设备的选购、验收、登录、使用、维护、维修等管理工作。
2、检测仪具和设备由生产技术部门统一管理。
根据企业进展和生产的实际需要,制定选购方案,此前预先做好择优选型和采价工作,选购方案应经厂长批准后实施。
3、仪具和设备到货后应组织有关人员举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即登录入册。
4、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先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举行安装调试。
5、检测仪具和设备应采取专人保管,责任落实。
对设备技术情况组织定期检查,奖惩分明。
6、制定检测仪具和设备的维护方案,并按方案选购好易损件,及时做好维护工作。
7、保检测仪具和设备的完好技术情况,浮现故障,应即组织人员举行维修,严禁带病工作。
8、应按照检测仪具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使用要求制订平安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贴挂上墙。
9、检测仪具和设备的操作人员要做到四懂,三好,四会。
10、加强设备平安管理,实行有效措施,消退设备隐患,防止重事件发生,对已发生的设备事故,应该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举行郑重处理.【第2篇】某汽修厂设备管理制度汽车修理厂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操作工在自立使用设备前,须把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
2、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
3、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惜设备的习惯。
班前班后仔细擦试设备及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常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4、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5、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要举行郑重的批判教导,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负责。
6、设备管理员应按照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情况制定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
7、设备保养人应严格根据常规修理设备检查保养周期举行保养,做好记录交设备管理员验收。
8、设备修理以外修为主,本单位操作人员协作,设备管理员做好修理记录。
汽车修理厂管理规章制度模板(7篇)汽车修理厂管理规章制度模板篇11、生产车间(场所)严禁吸烟,吸烟至休息室。
2、生产车间(场所)地面清洁无油污,墙面无油渍、无明显划痕,按班组划地承包。
3、废油及时处理,严禁倒入下水道。
废油桶(壶)每日及时清除,不得留滞生产车间(场所)。
4、持续机、手工具清洁,手工具置于柜内,持续工具柜清洁无油污,工具按层摆放有序,工具柜内不得放置与修车无关的物品,下班后整理清洁工具柜,并按规定摆放整齐。
机工具使用后及时放于规定区域。
5、严格执行“三不落地四清洁”,油污不得落地,不慎落地及时处理不留痕迹,工件摆放整齐归位,不给人以杂乱感。
6、统一着装,持续清洁。
使用礼貌语言,不与用户争执。
不得向用户索烟,不理解用户宴请,不理解消费,一经查实,作待岗处理7、工作场所一天一小扫,每台车辆作业完毕后,及时清理场所,一周一大扫,确保场所、机具整齐清洁。
8、工具柜台上方禁止摆放物品,工作衣、工作鞋帽应置于休息室,并确保休息室清洁整齐。
9、严禁油手、污手试车,持续在修车内清洁,严禁在车内休息闲聊、听收录机。
10、持续总成修理间干净整洁,所有物品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地面、墙壁不得有油污。
11、安全礼貌小组每周检查一次,发现违规吸烟者处以10元/次罚款,并责令当场纠正违规行为。
12、中午严禁喝酒。
13、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每一天应将门窗及电力设施关好后方可离去。
14、及时洗涤工作服。
15、厂长为各生产班组礼貌生产监督人。
汽车修理厂管理规章制度模板篇21、检测仪具和设备是维修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它们的技术状况完好与否直接影响车辆的维修质量,必须做好检测仪具和设备的采购、验收、登录、使用、维护、修理等管理工作。
2、检测仪具和设备由生产技术部门统一管理。
按照企业发展和生产的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此前预先做好择优选型和采价工作,采购计划应经厂长批准后实施。
3、仪具和设备到货后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即登录入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修理厂工具的管理,确保工具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修理厂所有员工及外来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统一管理、责任到人、合理使用、维护保养的原则。
第二章工具的分类与编号第四条工具分为以下几类:1. 通用工具:扳手、螺丝刀、钳子、锤子等;2. 专用工具:各类车型维修专用工具、电焊机、气割机等;3. 电动工具:电钻、切割机、砂轮机等;4. 量具:卡尺、百分表、塞尺等;5. 仪器设备:示波器、万用表、胎压计等。
第五条所有工具均应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工具类别+编号”,例如:“扳手001”、“电钻002”等。
第三章工具的领取与归还第六条员工需使用工具时,应填写《工具领取单》,经主管批准后,方可领取。
第七条领取工具时,需核对工具名称、编号、规格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第八条使用工具期间,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借给他人或转借他人。
第九条工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并填写《工具归还单》。
第十条归还工具时,应确保工具完好无损,如有损坏,需按原价赔偿。
第四章工具的使用与维护第十一条使用工具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规操作。
第十二条电动工具使用前,应检查电线、插头、开关等部件是否完好,确保安全。
第十三条量具使用前,应校验其精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四条仪器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报修。
第十五条工具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工具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第十六条工具维护保养由专人负责,定期对工具进行检查、清洗、润滑、校验等。
第五章工具的报废与更新第十七条工具使用年限超过规定标准或损坏无法修复的,应予以报废。
第十八条报废工具需填写《工具报废单》,经主管批准后,由专人负责报废。
第十九条报废工具的残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收利用。
第二十条工具更新需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状况,经主管批准后,由专人负责采购。
第六章责任与奖惩第二十一条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将按以下标准进行处罚:1. 领取工具未填写《工具领取单》或未按时归还的,每次罚款50元;2. 随意借给他人或转借他人工具的,每次罚款100元;3. 工具损坏未及时报修或修复后仍继续使用的,每次罚款200元;4. 工具丢失的,按原价赔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修理厂工具设备的管理,确保工具设备的安全、高效使用,提高修理厂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修理厂所有工具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修理厂厂长负责工具设备的总体管理工作,对工具设备的购置、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
第五条工具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工具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购置、登记、保管、分发、回收、维护等。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使用的工具设备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确保工具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七条所有员工均有权对工具设备的使用提出建议和意见,并有权拒绝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设备。
第三章工具设备的购置与验收第八条工具设备的购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规划,满足生产需求;2. 质量可靠,性能稳定;3. 经济合理,价格适中;4. 安全环保,符合国家标准。
第九条工具设备的购置需经厂长批准,由工具设备管理员负责采购。
第十条工具设备到货后,由工具设备管理员组织验收,验收内容包括:1. 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2. 功能测试,确保性能符合要求;3. 配件齐全,附件完好;4. 文件资料齐全,包括说明书、合格证等。
第十一条验收合格的工具设备,由工具设备管理员进行登记,并填写《工具设备登记表》。
第四章工具设备的保管与使用第十二条工具设备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1. 工具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尘、防潮、防盗的专用库房内;2. 工具设备应分类存放,标签清晰,便于查找;3. 专人负责保管,不得随意挪用;4. 定期检查,确保工具设备完好。
第十三条工具设备的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定:1.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3. 不得随意拆卸、改装工具设备;4. 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保养,并放回原处。
第十四条工具设备的借用需经部门负责人批准,由工具设备管理员登记备案。
汽修厂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制定的工艺规范、维修技术标准和技术资料。
二、本单位自订标准高于国家标准,按本单位标准进行作业工作。
三、计量器具及相关资料应有专人保管,定期送检,确保计量准确性,并做记录。
四、作业人员使用计量器具时,应轻拿轻放,保持计量器具的清洁,不准野蛮操作,损伤器具,不准使用准确度有误的计量器具。
五、严格遵守《计量法》,严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六、设备上的计量部件应定期检测,确保正确计量和安全使用。
七、采购新的计量器具时,一定要选择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合格的产品。
配件材料管理制度1.自觉遵守厂部各项管理制度,仓库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2.及时做好供方的选择、评审工作。
根据生产需要及时编制采购计划单,计划单经厂领导签字同意后即按单就近采购。
3.材料及零配件进库前要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库,不准使用。
材料入库后要立卡、入帐、做到帐、卡、实物三符合。
4.材料应分类、分规格堆放,堆放应按“____”法保持整洁。
5.保持仓库整洁,做好材料、配件的防锈、防腐、防失窃工作,做好仓库的消防工作。
6.修理工凭派工单领料,由库管员填写材料单,领料人签名,领用大总成件要经分管领导签字同意。
领新料必须交旧料,严格执行领新交旧制度。
7.加强对旧料的管理工作,上交旧料贴好标签,出厂时交还车主。
8.材料及零配件的领用应执行先进先出的规定,严格执行价格制度,不得随便加价。
仓库每个月进行一次清仓盘点,消除差错,压缩库存。
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接待:车辆进厂须详细记录车辆信息、用户陈述以及用户对车辆故障的描述和车况等,由质检员进行检验,填写进厂检验单并签名。
二、车间内管理:车间主管根据进厂的检验单确认作业内容后,指派合适的技术工人进行维修。
三、维修用零部件必须是正厂纯正的零部件,并向顾客说明正付厂件的区别。
如用户指定用付厂件的,需修理卡对应的零部件项目上注明为付厂件。
四、车辆修理:技术人员必须按照有关工艺规范及维修技术标准或技术资料完成作业指示的各项作业内容,作业前后必须对作业项目进行自检及填写过程检验单并签名。
1 目的规范和合集团大修厂工具管理,明确从采购、领用、维修、置换、报废的管理程序,确保工具得到有效管理和合理使用。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和合集团大修厂维修使用的所有工具。
2.2 本制度规定工具从采购、领用、维修、置换、报废等过程的管理要求。
3 职责
3.1 由大修厂根据维修需求填写采购申请单提报工具采购计划,由公司行政部、配件部根据计划进行采购,
部分特殊情况或特殊需求的工具可由大修厂自行采购,采购计划需由大修厂第一责任人签字审核。
3.2 大修厂综合管理科负责大修厂内部维修工具的使用监督、检查和台账管理。
3.3 大修厂各生产维修班组班组长负责工具的领用、保管、使用、维护及使用到期后的更换工作。
3.4 财务部负责工具购置付款的账务处理。
4 定义
4.1 工具
工具用途进行分类:通用工具、检测工具、加脂工具、电动工具、液压器具、吊装工具。
4.1.1 通用工具:扳手类、套筒类、钳类、凿子、锉刀、手锤、螺丝刀、美工刀、刮刀、撬棍、加力套筒、
丝锥板牙、拉马等;
4.1.2 检测工具:液压套表、转速表、万用表、真空泵、力矩扳手、尺类等
4.1.3 加脂工具:油壶、喷油壶、黄油枪等
4.1.4 电动工具:电源电缆线、作业灯、手电钻、圆盘砂轮机、真空泵、蓄电池充电器等
4.1.5液压工具:千斤顶、油压机、压力表等
4.1.6吊装工具:尼龙吊带、钢丝绳、手拉葫芦、环首螺栓、环首螺母、U型吊环等;
5. 流程说明
6. 工具使用须知
6.1.工具每次使用前,操作者应检查工具是否完好,如有问题须及时报备;
62工具使用过程中,拧紧工具严禁使用加力杆等辅助工具;非敲击类工具严禁用于敲击;扭矩工具、测量
类工具严禁超量程使用。
6.3.工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做好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涂好防锈油,并妥善保存在专用工具柜或工具箱内。
64工具使用中如有损坏或丢失,属于人为责任,则按工具原价值及工具使用时间长短折算进行赔偿;如非
人为因素后损坏,经确认并报部门领导批准后可免赔,再领用新的工具。
6.5.当员工调离工作岗位或离司时,需根据工具清单对工具进行退库或转交他人签收。
7. 工具报废标准
8. 附件
附件一:《工具需求(采购)申请》
附件二:《工具领用表》
附件三:《工具报废申请表》
9. 附加说明
9.1本方案由和合集团大修厂提出。
9.2本方案由和合集团大修厂起草,并负责归口管理和解释。
9.3本方案自2015年11月1日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