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备选题目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8
物权法试题及答案【篇一:物权法练习题及答案】项选择题1.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 )。
a.所有权b.用益物权c.担保物权 d准物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我国物权的类型。
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2.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的事项错误的,在更正登记不能获得权利人同意后,有权提出异议并记入登记簿。
异议登记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的.则异议登记失效。
异议登记申请人起诉的法定期限为( )。
a.提出异议申请之日起l5日内b提出异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c.异议登记之日起l5日内d.异议登记之日起30日内【答案】c【解析】变更登记和异议登记。
在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变更时,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异议登记有阻断登记公信力的作用。
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l5日内不起诉的,异议登记失效。
3.甲居住的房屋,乙认为并非甲所有,而对其主张所有权。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乙可以请求法院( )。
a.返还原物b.排除妨碍c.恢复原状d.确认物权【答案】d【解析】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注意每一种物权请求权对应的情形。
4.在所有权的四项权能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a.占有权 8.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答案】d【解析】所有权的权能通常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基本积极权能和排除他人干涉的消极权能。
这些权能中,最核心的权能是处分权能。
5.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段时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该段时间为( )。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 i).1年【答案】c【解析】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6.甲将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给乙,双方口头约定租金为每年5万元,乙可以一直承租陔房屋,直至乙去世,房屋出租后的第二年,乙为了经营酒店,经甲同意,对该房屋进行装修,共花费6 万元.对于乙的房屋装修费用.若后来甲乙协商达不成一致,应如何处理( )。
物权法五套试题及答案试卷一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同一物的所有权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因此,在同一物上可以并存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权。
()2、通过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物权属于物权的原始取得方式。
()3、出质人与质权人可以在质押合同中约定,在债务履行期满,质权人未受清偿时,质物的所有权转移为质权人所有。
()4、以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物权是用益物权,例如地上权、典权、抵押权等。
()5、在不妨碍地役权行使的限度内,地役权人应允许供役地人使用设置物。
()6、公民不得通过出让的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7、物权的客体可以是特定物,也可以是种类物。
()8、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9、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等额享有。
()10、质权是移转质物的占有的担保物权,质权以占有标的物为成立要件。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物权是绝对权B、物权是对世权C、物权是对人权D、物权是支配权2、对他人所有的财产享有的进行有限支配的物权是()A、所有权B、他物权C、用益权D、从物权3、以下属于物权原始取得的是()A、买卖B、互易C、继承D、征用4、甲出差前将家中一台彩电交邻居已保管,在出差期间,已将彩电卖给丙,丙认为彩电为已所有,便以合理价格购得,对此()A、甲不得向丙请求返还彩电B、甲可要求丙返还彩电C、甲可要求已与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D、甲可要求丙赔偿损失5、甲购买乙的一辆二手车,但双方没有办理过户手续。
甲付款购车后,驾驶该车到某汽车空调配件经销部丙处,购买汽车空调配件并安装。
安装好并付清款项后,甲驾车离开。
途中,因空调泵线圈短路引起电源线起火造成火灾,该车被全部烧毁。
第二章物权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物权,是指( )。
A.权利人依法对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B.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C.权利人依法对不特定的物享有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D.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2.下列关于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发生效力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无论是否登记,都发生效力B.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C.凡未经登记的,一概不发生效力D.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也要登记3.下列关于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发生效力时间的论述正确的是( )。
A.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B.自申请不动产登记时发生效力C.白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发生效力D.自当事人签订相关合同的时间发生效力4.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 )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A.两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一个月5.收取不动产登记费的标准是( )。
A.按件收取D.不动产的面积C.不动产的体积D.不动产的价款6.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如果未经登记,则( )。
A.不得对抗第三人B.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C.没有法律效力D.可以对抗第三人7.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 )发生效力。
A.登记时B.法律行为生效时C.签订合同时D.依法占有时8.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 )发生效力。
A.登记时B.法律行为生效时C.签订合同时D.该约定生效时9.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国有财产由( )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
A.全国人大B.国务院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下列关于行使所有权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B.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C.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政府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D.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11.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 )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物权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物权的范畴?A. 土地使用权B. 著作权C. 抵押权D. 留置权答案:B2.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自何时起发生效力?A. 合同成立时B. 物权登记时C. 物权交付时D. 法律另有规定时答案:D3. 物权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物权的基本原则?A. 物权法定原则B. 物权绝对原则C. 物权平等原则D. 物权相对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物权法,以下哪些属于物权的内容?A. 所有权B. 用益物权C. 担保物权D. 知识产权答案:A, B, C2. 物权法中,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法律行为B. 物权登记C. 物权交付D. 物权公示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必须经过物权登记。
()答案:错误2.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保护方式包括请求返还原物、请求排除妨碍等。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物权法中物权的分类。
答案:物权法中物权的分类主要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其中,所有权是指对物的全面支配权;用益物权是指对物的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如土地使用权、地役权等;担保物权是指以物作为债务履行的保证,如抵押权、质权等。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购买了一套房产,并办理了产权登记。
后因张某欠债,债权人李某要求张某以房产作为抵押担保。
张某同意并办理了抵押登记。
请问,张某的房产在抵押期间,李某是否拥有房产的所有权?答案:张某的房产在抵押期间,李某并不拥有房产的所有权。
抵押权是一种担保物权,它赋予债权人对抵押物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的优先受偿权,但并不改变物的所有权归属。
张某仍然是房产的所有权人,只是在债务未清偿前,李某有权要求以房产的价值优先受偿。
物权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权法中规定的物权包括:A. 所有权B. 抵押权C. 质权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必须:A. 依法进行B. 经过登记C. 经过公示D. 经过公证答案:A3. 物权法中,物权的客体是:A. 人B. 物C. 行为D. 权利答案:B4.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保护方式不包括:A. 和解B. 调解C. 仲裁D. 诉讼答案:C5.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行使应当遵守的原则是:A. 公平原则B. 诚实信用原则C. 法律保护原则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6. 物权法中,物权的消灭可以是因为:A. 物的灭失B. 权利人的放弃C.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7.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保护不包括:A. 停止侵害B. 排除妨碍C. 消除危险D. 赔偿损失答案:D8. 物权法中,物权的公示方式不包括:A. 登记B. 占有C. 交付D. 公告答案:D9.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转让必须:A. 经过公证B. 经过登记C. 经过公示D. 经过审批答案:B10. 物权法中,物权的保护方式包括:A. 自力救济B. 公力救济C. 私力救济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物权法中,物权的种类包括:A. 所有权B. 用益物权C. 担保物权D. 占有权答案:ABC12.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可以采取的方式有:A. 书面形式B. 口头形式C. 电子数据交换D. 行为答案:ACD13. 物权法中,物权的保护方式包括:A. 停止侵害B. 排除妨碍C. 消除危险D. 恢复原状答案:ABCD14.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客体不包括:A. 人体B. 人体器官C. 人体组织D. 人体细胞答案:ABCD15. 物权法中,物权的消灭情形包括:A. 物的灭失B. 权利人的放弃C.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D. 物权的转让答案:ABC16.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保护不包括:A. 赔偿损失B. 恢复名誉C. 赔礼道歉D. 消除影响答案:BCD17. 物权法中,物权的公示方式包括:A. 登记B. 占有C. 交付D. 公告答案:ABC18.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转让必须:A. 经过公证B. 经过登记C. 经过公示D. 经过审批答案:B19. 物权法中,物权的保护方式包括:A. 自力救济B. 公力救济C. 私力救济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B20.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行使应当遵守的原则是:A. 公平原则B. 诚实信用原则C. 法律保护原则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客体可以是人。
物权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遵循以下哪项原则?A. 公平原则B. 自愿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合法原则答案:D2. 根据物权法,以下哪种权利属于物权?A. 著作权B. 专利权C. 抵押权D. 商标权答案:C3.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保护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停止侵害B. 排除妨碍C. 消除危险D. 赔偿损失答案:D4. 物权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况下,物权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A. 原物被他人非法占有B. 原物被他人合法占有C. 原物已经被毁损D. 原物被他人遗失答案:A5. 物权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况下,物权可以不经登记而设立?A. 土地使用权B. 房屋所有权C. 动产所有权D. 船舶所有权答案:C二、多选题6. 物权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物权的设立?A. 买卖B. 赠与C. 继承D. 遗赠答案:ABCD7. 物权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物权人可以请求排除妨碍?A. 他人非法占用其物B. 他人非法使用其物C. 他人非法处分其物D. 他人非法毁损其物答案:ABD8. 物权法规定,以下哪些权利属于用益物权?A. 土地承包经营权B. 建设用地使用权C. 宅基地使用权D. 抵押权答案:ABC9. 物权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物权可以因时效而消灭?A. 占有物权B. 抵押权C. 留置权D. 质权答案:A10. 物权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物权人可以请求消除危险?A. 他人的行为可能对其物造成损害B. 他人的行为已经对其物造成损害C. 他人的行为可能对其物造成妨碍D. 他人的行为已经对其物造成妨碍答案:AD三、判断题11.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必须经过登记。
(错误)12. 物权法规定,物权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但不需要证明其物权。
(错误)13.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保护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和赔偿损失。
(错误)14. 物权法规定,物权的保护不仅限于物权人,也包括物权的利害关系人。
物权法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物权法调整的是以下哪类关系?A. 债权关系B. 合同关系C. 物的占有和利用关系D. 知识产权关系答案:C2. 物权的种类包括以下哪项?A. 债权B. 知识产权C. 继承权D. 担保物权答案:D3. 物权的客体是什么?A. 行为B. 物C. 服务D. 信息答案:B4. 以下哪项不属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A. 平等原则B. 自愿原则C. 公平原则D.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答案:B5. 物权的效力包括哪些?A. 排他效力B. 优先效力C. 追及效力D. 所有上述效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物权法中的物权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 所有权B. 抵押权C. 地役权D. 债权答案:A, B, C2. 物权的取得方式包括:A. 原始取得B. 继受取得C. 强制取得D. 赠与取得答案:A, B3. 以下哪些属于物权法的保护方法?A. 返还原物B. 排除妨碍C. 恢复原状D. 赔偿损失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物权法只保护个人对物的占有权。
(对/错)答案:错2. 物权的排他效力意味着同一物上不能存在两个所有权。
(对/错)答案:对3. 物权的追及效力是指物权人可以追索到物的任何占有人。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 简述物权法的立法宗旨。
答案:物权法的立法宗旨是通过确定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法律规则,保护物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物的有效利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2. 什么是物权的优先效力?答案:物权的优先效力是指在多个权利并存时,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等其他权利实现的效力。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甲拥有一块土地的所有权,乙向甲借款并用该土地设立了抵押权。
后甲将土地卖给了丙,但未告知丙该土地已设立抵押权。
问:丙能否取得该土地的所有权?乙的抵押权是否受影响?答案:丙可以取得该土地的所有权,因为丙作为善意第三人,对土地的抵押情况并不知情。
但是,乙的抵押权不受影响,因为抵押权是一种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即使物的所有权转移,抵押权依然存在。
物权法习题物权法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以下各项关于物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不动产发生的纠纷适用专属管辖B.债权的客体往往是特定物;物权的客体可以是特定物,也可以是种类物 C.在法律或合同没有相反规定时,主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从物所有权也随之转移 D.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2.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物权法上的孳息的是〔〕。
A.母牛刚生出的牛犊 B.存款取得的利息 C.花圃里种植的玫瑰花 D.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3.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以下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物权的种类和内容虽由法律规定,但当事人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建立物权法律关系以及建立何种物权法律关系B.我国的担保物权只能是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 C.当事人可以创设不转移占有的动产质押 D.善意取得制度表达的是公信原那么 4.2022年11月1日李某向自己的好友王某借用了一台电脑,李某因欠韩某3000元至今未归还,11月5日韩某见李某有一台电脑,心想拿电脑抵债也不错,正好自己也想买一个,就趁李某不在将电脑搬走。
韩某不懂得使用电脑致使电脑损坏。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李某和王某之间的借用合同是实践合同 B.韩某对电脑的占有属于自主占有、无权占有C.王某有权在2022年11月5日之前请求韩某返还电脑,否那么请求权消灭D.李某有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2年内要求韩某赔偿损失5.甲开发商正合法建造一栋楼。
2022年8月20日乙找到甲开发商,与甲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
9月1日乙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向登记机构申请了预告登记。
2022年11月12日该栋楼建造完工。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B.2022年9月1日乙取得房屋所有权C.预告登记期间,未经乙同意,甲不得处分该房屋D.甲乙应该在2022年2月12日之前办理房屋所有权转让登记,否那么甲有权将该房屋卖与第三人6.王某将自己的电视机卖给谢某,双方约定电脑卖给谢某后仍然由王某使用一个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物权法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起发生法律效力。
A、2007年3月16日B、2007年5月1日C、2007年10月1日D、2008年1月1日2、下列对物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权是绝对权B.物权是对世权C.物权是对人权 C.物权是支配权3、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交付B、合同成立C、合同生效D、登记4、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同意。
A、一半以上业主B、有利害关系的业主C、全体业主D、物业服务企业5、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遗失物等支出的()。
A、保管相关费用B、保存必要费用C、保管必要费用D、保存相关费用6、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时设立。
A、签订B、盖章C、生效D、登记7、王甲写信给其侄女王乙,表示要赠与5000元美金,王乙回信表示接受,但此款因故一直未实际给付。
后王乙与李丙登记结婚,婚后第六个月接到王甲的赠金5000 美金。
该项钱款依法:()A.应属于王乙的婚前个人财产B.应属于王乙与李丙的夫妻共同财产C.属于婚前取得,但归二人共有D.属于婚后取得,归二人共有8、甲购买乙的一辆二手车,但双方没有办理过户手续。
甲付款购车后,驾驶该车到某汽车空调配件经销部丙处,购买汽车空调配件并安装。
安装好并付清款项后,甲驾车离开。
途中,因空调泵线圈短路引起电源线起火造成火灾,该车被全部烧毁。
经有关部门认定丙作为汽车空调提供者对火灾负有直接责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未生效,因为双方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B.甲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为动产所有权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C.甲不能向丙请求损害赔偿,因为其不是该车的所有权人D.甲不可以向丙请求损害赔偿,因为该车转让没有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9、甲、乙(均为某村村民)订立借款合同一份,作如下约定:甲借给乙10 万元,乙交付甲一件黄金饰品作担保,3年后乙归还本金,甲归还该饰品,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
物权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权的是( )A 土地承包经营权B 建设用地使用权C 典权D 海域使用权2. 下列对物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物权是绝对权B 物权是对世权C 物权是对人权D 物权是支配权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年、月、日审议通过,共有5章247条。
A 2007.3.17B 2007.3.16C 2007.10.1D 2007.5.14. 下列权利中,属于自物权范围的是( )。
A 地役权B 地上权C 质权D 所有权5. 下列权利中,属于主物权的是( )。
A 地上权B 抵押权C 质权D 留置权6. 下列权利中,属于用益物权范围的是( )。
A 典权B 抵押权C 留置权D 质权7. 对当事人创设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物权类型的法律行为的效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生效,只是不具备物权效力B 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应发生效力C 确定无效D 如果不在法律明确禁止之列,则确定生效8. 某宾馆为了8月8日的开业庆典,于8月7日向电视台租借一台摄像机。
庆典之日,工作人员不慎摔坏摄像机,宾馆决定按原价买下,以抵偿电视台的损失,遂于8月9日通过电话向电视台负责人表明此意,对方表示同意。
8月15日,宾馆依约定向电视台支付了价款。
摄像机所有权何时转移?A 8月7日B 8月8日C 8月9日D 8月15日9. 甲在乙的画展上看中一幅画,并提出购买,双方以5万元成交。
甲同意待画展结束后,再将属于自己的画取走。
此种交付方式属于()。
A 现实交付B 简易交付C 指示交付D 占有改定10. 2007年11月10日,甲将自己家的拖拉机借给邻居乙使用。
11月20日,乙向甲提出购买此拖拉机,甲同意。
双方商定了价格,并约定5天后付钱。
11月22日此拖拉机被盗。
问由谁来承担风险?A甲B乙C甲乙各一半D甲1/3 乙2/311. 同一项财产( )同时存在两个所有权。
A 不能B 能C 有时能,有时不能D 由当事人约定是否能12. 没收是属于所有权的( )。
物权法备选题目
一、简答题
1.动产质权的消灭原因?
动产质权由于以下原因而消灭:(1)债权消灭。
(2)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质权人依法定程序实现质权。
(3)质权人丧失了对质物的占有。
(4)质权存续期间届满。
质押合同定有质权存续期限的,期限届满,质权消灭
2.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的区别?
3.物权的排他效力的表现
第一,同一标的物上,不得同时并立两个所有权。
第二,同一标的物上不得有其他同以占有为内容的定限物权。
第三,抵押权等担保物权可以复数地同时存在于同一标的物上,其效力依次序先后确定。
第四,物权的排他效力有强弱之分。
4.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建筑物区分所有是指由区分所有建筑物的专有部分所有权、共用部分的共同持有权以及因共同关系所生的成员权共同构成的特别所有权。
(1)复合性。
(2)专有所有权的主导性。
(3)一体性。
(4)权利主体身份的多重性。
5.善意取得的要件
6.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的区别
7.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含义与特征
8.留置权取得的积极要件
9.担保物权担保的范围:
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包括1、主债权。
2、利息。
3、违约金。
4、损害赔偿金。
5、保管担保物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
10.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禁止流转。
例外:可以继承;可随房屋所有权的转让而流转。
11.物权消灭的原因:一、混同二、抛弃三、其他原因
12、所有权的特征:
1、全面性;
2、整体性;
3、弹力性;
4、恒久性;
5、近代所有权具有观念性
13.留置权的适用
14.观念交付的种类
1)简易交付2)占有改定3)指示交付
15、简述先占的要件
(1)须为动产(2)须为无主的动产(3)须占有该无主物(4)须以所有的意思占有
16、所有权的功用
第一,财产所有权制度,成为支撑一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
第二,财产所有权制度为现代私法秩序的基本,所有人在一定界限内对
于所有物享有完全的支配权。
第三,与契约相结合,私有所有权制度的社会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第四,财产所有权制度与人格伦理。
二、论述题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
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
方式流转。
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
包期的剩余期限。
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土地
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和条件等。
2.论物权公示原则。
3、论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的分类及意义。
答: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是根据物权人对标的物所支配的内容所作的分类。
用益物权是以支配标的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的物权;担保物权是以支配标的物的价值为内容的物权。
区分这两类物权的主要意义在于:(1)设立用益物权的目的在于取得物的使用价值,而设立担保物权的目的在于取得物的价值。
(2)在同一物上已存在用益物权时,通常不能再设定用益物权;而在同一标的物上可有数个担保物权存在。
(3)用益物权的标的物为不动产,在动产上不能设定用益物权;而担保物权的标的物可为动产,也可为不动产,还可以是权利。
4.论善意取得
一、概念
善意取得又叫做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予人,在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的动产转让给受让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相应物权,原动产物权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二、善意取得的要件
1.标的物为动产。
2.须让予人占有该动产,并且该占有是基于所有人的意思。
3.须让予人没有处分权。
4.须受让人自无权处分人出取得标的物的占有。
5.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
6.须受让人支付对价。
三、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
1、受让人取得标的物之所有权。
2、原所有人丧失所有权。
三、名词解释
1.添附
添附是指数个不同所有人之物结合成一物,或者由所有人以外的加工
而成一个新物的法律事实。
2.善意取得
3. 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4.相邻关系
法律为调和相邻不动产之利用,而就其所有人及利用人间所设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5.指示交付(返还请求权的让与):出让人让与动产物权,如该动产由第三人占有,让与人得以对于第三人之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以代交付的情形。
6.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所谓建筑物区分所有是指由区分所有建筑物的专有部分所有权、共用部分的共同持有权以及因共同关系所生的成员权共同构成的特别所有权
7.土地承包经营权
是指以种植、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目的,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农用土地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8.按份共有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
9、物权效力
指法律赋予物权的强制性作用力,它
反映着法律保障物权人能够对标的物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程序和范围。
10、抵押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的担保财产享有的变价处分权和就卖得价金优先受偿权的总称。
案例分析:
冯系养鸡专业户,为改建鸡舍和引进良种需资金20万元。
冯向陈借款10万元,以自己的一套价值10万元的音响设备抵押,双方立有抵押字据,但未办理登记。
冯又向朱借款10万元,又以该设备质押,双方
立有质押字据,并将设备交付朱占有。
冯得款后,改造了鸡舍,且与县良种站签订了良种鸡引进合同。
合同约定良种鸡款共计2万元,冯预付定金4千元,违约金按合同总额的10%计算,冯以销售肉鸡的款项偿还良种站的货款。
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合同的履行地点。
后县良种站将良种鸡送交冯,要求支付运费,冯拒绝。
因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冯预计的收入落空,冯因不能及时偿还借款和支付货款而与陈、朱及县良种站发生纠纷。
诉至法院后,法院查证上述事实后又查明:朱在占有该设备期间,不慎将该设备损坏,
送蒋修理。
朱无力交付修理费1万元,该设备现已被蒋留置。
[问题]
(1)冯与陈之间的抵押关系是否有效?为什么?
(2)冯与朱之间的质押关系是否有效?为什么?
(3)朱与蒋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
(4)对该音响设备陈要求行使抵押权,蒋要求行使留置权,应由谁优先行使其权利?为什么?(5)冯无力支付县良种站的货款,合同中规定的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可否同时适用?为什么?
(6)县良种站要求冯支付送鸡运费,该请求应否支持?为什么?(7)冯对县良种站提出不可抗力的免责抗辩,能否成立?为什么?[正确答案]
(1)冯、陈之间的抵押关系有效。
冯、陈双方立有抵押字据,且根据《民法通则》和《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该抵押物并非必须办理登记的土地使用权、房地产、林木等,故该字据有效,在冯、陈之间形成合法的抵押关系。
(2)冯、朱之间的质押关系有效。
因为双方立有质押字据,且质物已移交质权人占有。
(3)朱与蒋之间是承揽合同关系、留置关系。
朱不慎将设备损坏而送蒋修理,在朱与蒋之间形成承揽合同关系。
后朱无力交付修理费,该设备被蒋留置,在二人之间又形成了留置关系。
(4)应由蒋优先行使留置权。
因抵押物未办理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故朱不能优先行使其权利。
朱与蒋之间,蒋的留置权有优先权。
(5)不可以。
因为违约金与定金性质是不同的。
定金主要起担保作用,而违约金是违反合同的责任形式,二者不能相互代替。
根据《合同法》第116条的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
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而不能同时适用。
(6)不应支持,合同的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7)不能成立。
其经营风险应由自己承担,不能作为免责事由。
注意:动产质权以交付为生效要件,虽然未现实交付,但以完成了指示交付,动产质权设立的交付方式包括指示交付方式。
依照物权法原理,登记物权优先于非登记物权
2、善意取得的案例
3、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案例
4、2008、2007、2002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题第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