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检测
- 格式:pptx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14
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三聚氰胺奶粉的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检测方法被不断研发和应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情况。
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三聚氰胺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通过色谱柱分离,再通过紫外灯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定量分析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三聚氰胺奶粉的检测中。
2. 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三聚氰胺与气相色谱柱分离,再通过质谱仪检测和定量分析三聚氰胺的含量。
气相色谱质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避免了色谱柱选择的限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三聚氰胺奶粉的检测领域。
3.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是一种非破坏性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样品中三聚氰胺分子和红外光的相互作用,产生吸收峰或透射峰,再通过光谱仪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法具有快速、直观、无需样品处理等优点,但其灵敏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初筛。
4. 质谱法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样品中三聚氰胺分子与质谱仪中的电子束或激光束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碎片,再通过质谱仪对离子碎片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质谱法由于其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在三聚氰胺奶粉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5. 快速检测试纸法快速检测试纸法是一种便携、迅速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试纸上固定一定的试剂,当样品与试纸发生反应后,试纸上的颜色或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工业上测定三聚氰胺的纯度通常采用苦味酸法和升华法。
苦味酸法方法原理: 将水加入试样, 加热溶解后, 加人苦味酸溶液, 称量所生成的苦味酸三聚氰胺沉淀的质量, 即测得三聚氰胺纯度含量。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 置于500 ml 锥形瓶中, 同时加入水, 加热溶解; 冷却后, 加入酚酞指示液3 滴, 若显色, 加入硫酸溶液, 直至溶液颜色消失, 若有不溶物, 需过滤, 水洗; 把滤液和洗液合并, 移人500 ml 容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仔细振摇混合后, 准确吸取100 ml 置于500 ml 烧杯里; 将此溶液加热至80℃, 另加入已加热至80℃的100 ml 苦味酸溶液, 冷却至室温后, 保持在15℃以下约8 小时; 用已恒重的玻砂过滤器过滤, 之后,先用约100 ml 苦味酸三聚氰胺的饱和溶液洗涤, 再用水洗; 烘干玻砂过滤器,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 称量求得沉淀物质量。
升华法测定原理: 在升华装置中将试样在负压下进行加热, 让三聚氰胺完全升华后, 称其残渣量, 即测得三聚氰胺纯度。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 置于预先干燥了的且已知质量的试样容器里; 将试样容器置入减压升华装置内,待完全密闭后, 开启真空装置缓缓吸引, 并调节装置内的温度, 经2 小时升华结束; 取出试样容器, 冷至室温后,称量试样容器的质量。
上述两种测定方法准确度均较高, 但操作繁琐, 分析时间太长,有人推荐采用电位滴定法。
具体测定方法, 首先测定三聚氰胺溶液中总固体的含量, 称取样品于200 ml烧杯中, 加入100 ml 蒸馏水, 放于石棉网的电炉上加热,在沸腾的情况下搅拌溶液, 使试样完全溶解。
在电磁搅拌状态下, 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热溶液至pH 值为5 左右。
流水冷却溶液至室温, 滴定, 每次准确加入0.1 ml 硫酸标液,并记下相应的pH 值, 直至pH 值约为3。
计算出等当量点时消耗硫酸标液的体积。
结果计算按公式Me=S×6.307×V×F /m ( 其中式中:Me 为溶液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 S 为溶液中总固体的含量, %; V 为等当量点时消耗硫酸标液的体积, ml; F 为0.5 mol /L 硫酸标液的校正系数; m 为滴定时所标取总固体的质量;6.307 为换算系数) 。
三聚氰胺检测步骤1药品配制1.1三氯乙酸溶液(1%):10克三氯乙酸于1L容量瓶中。
1.2氨化甲醇溶液(5%):5ML氨水和95ML甲醇,混匀备用.1.3流动相:离子对试剂缓冲液:乙腈= 9:1 1.4离子对试剂缓冲液:2.10克柠檬酸和2.16克辛烷磺酸钠,定容至1L备用.1.5三聚氰胺标准品:纯度大于99.0%.1.6三聚氰胺标准储备液:100mg(精确至0.1mg)三聚氰胺标准品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标准储备液,于4℃避光保存.2样品前处理……奶样2g——→……15ml三氯乙酸和5ml乙腈……超声,振荡,离心各10min……过滤(三氯乙酸定容至25ml.)……3ml甲醇、5ml水……取滤液5ml,与5ml水混匀,做待净化液……3ml水、3ml甲醇……6ml氨化甲醇(开始收集洗脱水)……50℃下氮气吹干样液(2.5)……残留物用1ml流动相定容,振荡1min.3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前准备工作3.1进样管插入甲醇水(1:9)中,出水口插入废液缸,同时,过滤管进口插入甲醇水中,出口插入废液缸.3.2打开排气阀排气,当流动较慢时,可在色谱工作站中点击"启动",泵启动,加快排气,至气体全部排出,点击"停止"泵,关闭排气阀.3.3在色谱工作站中点击"采集基线",至线走平为止(量程在100µl以下),点击"停止采集","停泵".3.4进样管插入流动相溶液中,再次按照步骤3.3排气,待排气完毕,按步骤5,至线走平,平衡色谱柱工作完毕.4进样4.1一次性针管吸样液(2.7),过微孔滤膜后,收集于小塑料瓶中.4.2上述收集样液冲洗进样针(100µl)6~8次,提取样品,慢慢吸液,赶走针中的气泡.4.3插入进样阀,匀速进样,快速向下(inject)搬动阀门,针不得拔出,开始采集样品.4.4出现三聚氰胺峰后,点击"停止采集","停止",停泵,保存数据.5仪器冲洗5.1进样管从流动相转入甲醇水(1:9)中,按3.3排气,至完毕后,点击工作站中的"采集基线",直至线走平,点击"停止采集","停止"泵.5.2进样管从甲醇水转到纯甲醇中,按上述5.1步骤操作.5.3进样针用甲醇冲洗6~8次.关闭工作站.。
三聚氰胺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用食品及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定量测定。
检测原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定量测定三聚氰胺残留。
利用萃取液通过均质及振荡的方式提取样品中的三聚氰胺进行免疫测定。
先将三聚氰胺酶标记物,样品萃取物及标准加入到已经包被有三聚氰胺抗体的微孔中开始反应。
在30分钟的孵育过程中,样品萃取物中的三聚氰胺与三聚氰胺酶标记物竞争结合微孔中的三聚氰胺抗体,孵育30分钟后洗掉小孔中所有没有结合的三聚氰胺及三聚氰胺酶标记物。
在用去离子水清洗结束后,每孔中加入清澈的底物溶液,结合的酶标记物将无色的底物转化为蓝色的物质。
孵育30分钟后停止此反应,根据各孔颜色深浅进行数据读取。
依据标准的颜色得出样品中三聚氰胺的的浓度值。
实验所需设备及材料三聚氰胺检测试剂盒(目前常用进口试剂有美国Abraxis公司和美国Beacon公司的)酶标仪一台(配有450nm滤光片)1-5ml可调移液器100-1000ul可调移液器.20-200ul可调移液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可吸取50ul的移液器及吸头.可吸取50ul和100ul的八道移液器及吸头.吸水纸或相当的吸水材料.450nm的酶标仪.计时器.洗瓶混旋器.20mM PBS: 0.62g NaH2PO4-2H2O+5.73gNa2HPO4-12H2O+9gNaCl ,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注意事项最好配套使用试剂,不要同其它公司的产品混用,不要将不同批次的产品混用。
样品稀释或含有杂质很可能对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
不要使用过期的产品。
使用之前将所有试剂回升至室温,但不要放置超过24小时。
三聚氰胺属于有毒性的化学品,请小心处理。
停止液是1N盐酸,避免接触皮肤。
样品制备(以美国Beacon试剂为例)湿的宠物食品萃取方法(稀释倍数:100)均质样品至布丁状。
称取2g样品加入10mL 60%甲醇/水溶液,并剧烈振荡。
超声萃取1分钟。
漩涡混合1分钟,然后静置5分钟,使样品分层。
三聚氰胺检测标准ICS 67.100C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Determination of melamine in raw milk and dairy products2008-10-07 发布2008-10-07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包括三个方法: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二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第三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时,应根据检测对象及其限量的规定,选用与其相适应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安全应急标准化工作组、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第一法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
本标准第一法主要起草人:宋书锋、鲁杰、安娟、杨大进、李淑娟、张晶、刘艳琴、杨红梅、杨金宝、鄂来明、廖上富、陈小珍、蔡依军、郭新东、吴玉銮。
本标准第二法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第二法主要起草人:彭涛、吴永宁、邵兵、王浩、李晓娟、郭启雷、苗虹、赵云峰、丁涛、李立、蒋原。
本标准第三法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第三法主要起草人:巢强国、常宇文、雷涛、陈冬东、赵玉琪、周耀斌、穆同娜、葛宇、曹程明、张辉、麦成华、曹红。
GB/T 22388—20082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原料乳、乳制品以及含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三种测定方法,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C-MS/MS)]。
三聚氰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原理及步骤嘿,咱今儿来聊聊三聚氰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这档子事儿哈!你想想看,三聚氰胺这玩意儿,就像个偷偷摸摸的捣蛋鬼,要是不小心让它混进了食品里,那可不得了哇!那为啥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它呢?这就好比咱有双火眼金睛,能把这个捣蛋鬼给揪出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原理呢,其实就像是一场巧妙的分选游戏。
样品被送进这个“大舞台”,各种成分就开始了它们的“表演”。
由于它们的性质不同,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跑的速度也就不一样啦。
就像跑步比赛,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
而三聚氰胺呢,它也有自己独特的“步伐”,通过一系列精巧的设计和操作,我们就能把它给识别出来啦!那具体咋操作呢?来,咱一步步说。
首先得准备好样品,就像给运动员们做好准备活动一样。
把样品处理得妥妥当当的,可不能有啥马虎。
然后呢,就是让样品进入这个神奇的色谱仪啦,这就好比运动员们站上起跑线。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条件都得把握好,温度啦、流速啦,都得恰到好处,不然检测结果可就不准确喽!接下来,就是等待的时刻啦,就像等待比赛结果一样让人有点小紧张呢。
看着那些成分一个个地跑出来,显示在屏幕上,真有点像看比赛的成绩呢。
一旦三聚氰胺这个“捣蛋鬼”出现了,咱就能立马发现它。
你说这神奇不神奇?这不就像是有个超级侦探,能在一堆东西里准确地找到我们要找的那个坏家伙嘛!而且这个方法准确性高、灵敏度也高,能把三聚氰胺这个小坏蛋给抓个正着。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个检测方法呀,它可是保障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呢!要是没有它,那我们怎么能放心地吃那些食品呢?想想看,如果那些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大摇大摆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那该多可怕呀!所以说呀,这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就像是我们的食品安全卫士,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呢!咱平时买食品的时候,也得多长个心眼儿,看看是不是经过了严格检测的。
可别让那些坏东西有可乘之机呀!这不光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咱的家人和朋友呢!总之呢,三聚氰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原理和步骤都很重要,咱得好好了解了解,这样才能吃得放心,过得安心呀!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呢?。
重量法、电位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近红外线吸收法、比色法、免疫学法1.1重量法:苦味酸法和升华法。
苦味酸法的原理是将三聚氰胺样品用水溶解,再向该溶液中加入苦味酸使其与三聚氰胺生成沉淀,根据生成沉淀的量计算出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升华法的原理是将样品置于升华装置中,使样品中三聚氰胺受热升华,准确称取剩余固体的质量。
这两种方法用于工业上检测三聚氰胺的含量准确度相对较高,但分析时间都比较长,操作繁琐,不适合高效快速检测。
1.2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在工业中检测三聚氰胺较重量法简单,实验时间较短,但准确度不高。
其实验原理:以硫酸标准溶液滴定含有三聚氰胺的溶液,通过公式用等当量点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三聚氰胺的含量。
不用于食品。
1.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HPLC 检测三聚氰胺含量,检出限低,准确度相对较高,可用于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实验的一般操作步骤是:用沉淀法先将奶粉中的蛋白质沉淀,然后提取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将提取液用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
1. 4气相色谱法和质谱联用法(GC-MS)与HPLC 法比较,GC-MS 具有准确度高、检出限低(0.05 mg/kg),更适合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微量检测。
该方法样品经蛋白沉淀离心后过MCX 固相萃取柱净化、氮气吹干、硅烷化衍生, 再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
由于三聚氰胺为强极性化合物,难汽化,直接对其进行GC-MS 测定不但灵敏度低且峰拖尾严重,为此王征采用N,O- 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衍生化,极性的减弱使其容易进行汽化,有利于待测物和基质的分离,降低了背景化学噪音的影响。
王立媛等用GC-MS 方法检测奶粉和鲜奶中三聚氰胺的加标回收率在82.3%~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0%,方法净化效果好、准确度高、灵敏度好。
但是GC- MS 法需要进行衍生化, 样品处理步骤复杂,不适用于多杂质生物检材中三聚氰胺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