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_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三节的内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在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殖发育”和“人类的生殖发育”的基础上来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生物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表现出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使得物种相对稳定、世代相传,变异使得生物界绚丽多姿、丰富多彩。这就使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是在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和第二节“性状的遗传”基础上,运用前两节知识,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从而解释了学生关注的人类性别遗传的问题,可以说是性状的遗传的拓展。

二、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而言,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心目中总有一种神秘感,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同时,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科学的理解和正确的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另外,性别决定过程比较抽象,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及其他类似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

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将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内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类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人类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和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比例合理的重要性,感悟人体和谐之美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但这一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对于课本提及的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结合以上特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难点: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五、教法教具材料的准备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探究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主构建认知结构。所以,为了探究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准备了模拟人类染色体的两种颜色的纸片共46张;为了探究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准备了代表精子和卵细胞的卡片共11张。并广泛收集有关人类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辅以多媒体课件和学案。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围绕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以“西游记—女儿国”片段为切入点,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故事导入:教师演唱“女儿国”插曲“女儿情”后,提问:现实世界中是否存在女儿国?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追问: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有时发育成男孩?有时发育成女孩?人类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从而引出本节课题“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这样的导入寓情于景,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了课堂,从学生熟悉的故事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增长点。(二)讲授新课

1.人类染色体

人类的性别作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而基因位于染色

体上。由此引导学生观察人类的染色体图谱。观察之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收获的信息,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染色体的特点:人类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男女相同的有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不同的有1对,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用XY表示,女性的性染色体用XX表示;所以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X。最后再简单介绍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人类体细胞中共24种染色体。

这种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表达的方式,颠覆了以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发现的传统模式,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提供了可能。这样就让让学生走在了老师的前面,自学走在了教学的前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人类生育后代,必须形成生殖细胞。那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为了使人类亲子代中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所以体细胞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必须两两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这就使得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变为23条。也就是说,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要平均分成两份。然后进一步提问:体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怎样平均分配?

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传递规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知识。而受该年龄段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的制约,这一知识点也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此,我设计了模拟染色体传递规律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将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红蓝两色纸

片共46张平均分成两份(46张纸片代表人类体细胞中46条染色体;两种颜色的纸片各23张代表了来自父母双方的各23条染色体;纸片上的24个字则模拟了人类24种染色体所蕴含的遗传信息)。学生基本能够先按照颜色不同分成两份,再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汉字顺序将纸片排列整齐。然后再让学生将排列好的纸片翻过来,两种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就跃然纸上了。最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方式展现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染色体两两分离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总结出父亲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染色体组成为22条+X,一种染色体组成为22条+Y。而且这两种精子数量相等;母亲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条+X。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可见体验过的活动,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让学生排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还能够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了先育人后教书,育人重于教书,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传道、授业、解惑。

3.人类的性别决定

(1)理论数据—推理生男、生女原理

展示两张精子的卡片(代表父亲产生的两种精子)和一张卵细胞的卡片(代表母亲产生的一种卵细胞),找学生上台模拟精子卵细胞相互结合的受精过程,并请学生介绍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成婴儿的性别。活动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学生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不受人为控制而是随机的。展示活动结束之后,引导学生总结

出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组成为22对+X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组成为22对+XY,将来发育成男孩;男女比例为1:1;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而且形成的受精卵以及发育成的子女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23对(其中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从而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的稳定。进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学案中性别决定的染色体传递图。

精子和卵细胞的出现一下子打破了生殖细胞的神秘,学生群情激奋。而且通过亲眼观察到受精过程这一体验,也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实现了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更容易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同时的大大发展和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去体验、去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习型课堂。(2)实验数据—探究生男、生女比例

假设唐僧又一次来到了女儿国,但是这次他没有继续西行,而是与女儿国国王组成一对眷侣,不久后女儿国国王完怀孕了,请同学们按照个人意愿选择唐僧后代的性别。经过统计发现,同学们选择的男女比例不是1:1,进而提问:为什么统计的数据跟理论数据不一致?并引导学生明确生男生女是随机的,不是由人为意愿决定。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男女比例的兴趣。

利用父亲纸袋中10张精子的卡片(5张写有22条+X,5张写有22条+Y)和母亲纸袋中1张卵细胞卡片(写有22条+X)完成本次探

究活动。学生四人一组,每人操作一次,每次分别从父亲和母亲纸袋中各摸取一张卡片,放在一起,完成一次组合。活动进行中,教师通过巡视发现:有的小组摸取完精子之后,将精子拿出来,然后进行下次实验;有的小组摸取完精子之后,将精子放回纸袋,再进行下次实验。活动结束后提问:如何能保证每次摸取前实验条件是一致的?如何能模拟随机的效果?通过同学们讨论,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法是:每次摸取之后应将精子放回纸袋中,而且摸取之前应将父亲的纸袋充分摇晃。然后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再次进行探究活动,一人摸取,一人记录,重复十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最后教师统计全班实验结果,发现摸取的男女比例接近1:1。

用印有染色体组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卡片代替围棋子进行探究活动,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到受精过程以及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组成,从而将复杂的、抽象的问题简单化、通俗化,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而且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能够得到其他同学的指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这样做就既重视了探究过程,又兼顾了探究结果。因为探究活动的开展、探究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观察现成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关键是学生动脑、动手,更重要的是这一探究过程对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方面的影响可能是终生难忘的、意义巨大的。

(3)实际数据—调查男女比例

带领学生依次调查本班,本级部及本学校男女生人数及比例,可

以发现调查范围越大,男女比例越接近1:1。然后再了解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况,男女比例均接近1:1。但是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新生婴儿的男女比例为118.06:100,进而让学生分析这种实际数据与理论数据不相符的原因。学生的观点为:受“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夫妇会在生育前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从而通过人为因素影响新生婴儿的男女性别比。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到2020年我国处于婚龄的男性将比女性多2400万,这就会造成诸如买卖婚姻、贩卖妇女儿童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比例合理的重要性,感悟人体和谐之美。并告诫学生长大后不要在生育之前鉴定胎儿性别,将生男生女这一问题交给自然去决定。最后让学生通过摸取的方式再次测定唐僧后代的性别,统计全班数据后发现男女比例接近1:1。

通过展现不同的数据,让学生自主去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从获得知识迁移到灵活运用,将这节课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三)习题训练

以唐朝优秀才子与女儿国女官相亲时的能力测试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完成本节习题,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教育学生比房比车不如比知识比头脑,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七、教学反思

(一).以情景催生情感——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本节教学在学生主体参与即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积极参与(浓

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有效参与(独立学习机会多、思维活跃、获得学习策略、表现机会充分)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通过“探究男女比例”等学生活动,让学生知道生物学就在自己身边,与自己息息相关,能用于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具有极大的价值,从而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和高昂的学习热情。

(二).以情景生成问题——促成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精妙之处在于,教师所创设的各种真实或虚拟的问题情景,不仅局限于情景本身,更是后续一系列问题的基石,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思考价值,它们印有学生认识到原有知识水平的不足和获得更高认知水平的渴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

(三).以问题促成互动——促成学生合作探究

本节课最经典的特征是,教师敢于放手,当一系列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好奇和期待被激发起来的时候,教师仍是不愠不火,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给学生适当的铺垫,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得出结论。比如:在探究男女比例的活动中,教师让先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再通过讨论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总结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在这里,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间的“我——你”关系,而不是“我——他”关系,两者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四).以互动营造生成——推进教学拓展延伸

本节教学,充分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生成性”因素,

在预设的教学基础上营造动态生成,是课堂活力四射。比如:在观察人类染色体图谱时,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这时,教师并没有无理的中断他们,而是让他们畅所欲言,在一一总结学生答案的要点,进行知识梳理,令学生心悦诚服。再如:在探究男女比例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并没有打断学生的实验操作立即指正,而是在探究活动结束后让其他学生进行指正。所有这些,都是课堂就地取材、动态生成的体现,课堂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之,本节课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注重问题情景创设,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追求预设上的动态生成——这一切都符合新课程理念。当课堂因情景而萌生问题,因问题而产生互动,因活动而衍生生成,教学基本上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而言,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心目中总有一种神秘感,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同时,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科学的理解和正确的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另外,性别决定过程比较抽象,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及其他类似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将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效果分析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课堂评测满分20分,班级平均分为

16.45分,得分率为82.25%。其中选择题第5题、第6题以及填空题第(2)题得分率相对较低。

根据课堂评测结果的数据,说明教师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染色体的传递规律以及性别决定的原理)的传授和落实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对于本节课所涉及的生物科学概念的构建措施也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对于相关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的提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材分析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三节的内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在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殖发育”和“人类的生殖发育”的基础上来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生物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表现出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使得物种相对稳定、世代相传,变异使得生物界绚丽多姿、丰富多彩。这就使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是在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和第二节“性状的遗传”基础上,运用前两节知识,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从而解释了学生关注的人类性别遗传的问题,可以说是性状的遗传的拓展。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材分析

一、选择题每题(每题2分)

1.正常情况下,人类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都是22条+X

B.都是22条+Y

C.22对+X或22对+Y

D.22条+X或22条+Y

2.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正常来源是()。

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一半以上来自父方,一半以下来自母方

C.一半以下来自父方,一半以上来自母方

D.与父亲相似的人,来自父方多;与母亲相似的人,来自母方多

3.人的性别决定是在()。

A.胎儿出生时

B.胎儿发育时

C.形成受精卵时

D.受精卵分裂时

4.自然状态下,一对夫妇每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始终为()。

A.25%

B.50%

C.75%

D.难以确定

5.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

A.体细胞

B.生殖细胞

C.受精卵

D.以上所有细胞

6.下列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可能是体细胞的是()。

A.25

B.24

C.46

D.68

7.就性染色体来说,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分别有几种?()

A.1、1

B.1、2

C.2、1

D.2、2

二、填空题(每空1分)

8.观察经过整理后的男、女染色体排序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染色体组成判断,左图性别是,依据是细胞内含有一对染色体。右图性别是。

(2)请写出左图所代表的性别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3)有些人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其实人类的性别是由决定的,生男生女的机会。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课后反思

(一).以情景催生情感——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本节教学在学生主体参与即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积极参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有效参与(独立学习机会多、思维活跃、获得学习策略、表现机会充分)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通过“探究男女比例”等学生活动,让学生知道生物学就在自己身边,与自己息息相关,能用于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具有极大的价值,从而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和高昂的学习热情。

(二).以情景生成问题——促成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精妙之处在于,教师所创设的各种真实或虚拟的问题情景,不仅局限于情景本身,更是后续一系列问题的基石,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思考价值,它们印有学生认识到原有知识水平的不足和获得更高认知水平的渴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

(三).以问题促成互动——促成学生合作探究

本节课最经典的特征是,教师敢于放手,当一系列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好奇和期待被激发起来的时候,教师仍是不愠不火,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给学生适当的铺垫,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得出结论。比如:在探究男女比例的活动中,教师让先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再通过讨论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总结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在这里,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间的“我——你”关系,而不是“我——他”关系,两者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四).以互动营造生成——推进教学拓展延伸

本节教学,充分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生成性”因素,在预设的教学基础上营造动态生成,是课堂活力四射。比如:在观察人类染色体图谱时,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这时,教师并没有无理的中断他们,而是让他们畅所欲言,在一一总结学生答案的要点,进行知识梳理,令学生心悦诚服。再如:在探究男女比例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并没有打断学生的实验操作立即指正,而是在探究活动结束后让其他学生进行指正。所有这些,都是课堂就地取材、动态生成的体现,课堂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之,本节课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注重问题情景创设,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追求预设上的动态生成——这一切都符合新课程理念。当课堂因情景而萌生问题,因问题而产生互动,因活动而衍生生成,教学基本上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课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内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类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人类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和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

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比例合理的重要性,感悟人体和谐之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