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第4章 设计色彩的训练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28.63 MB
- 文档页数:10
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课程名称设计色彩教师姓名邓宇沁教师编号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年 2009-2010学年学期第一学期《设计色彩》教学教案第一章概述1.设计色彩的定义從古代的遺蹟中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從很早以前就有色彩的運用,即使到了今日,色彩仍與我們息息相關。
雖然色彩的運用可以追溯到 20 萬年前,但在歷史上,希臘是最先將色彩問題提出討論的。
希臘的四原色論將火 ( 白色 ) 、水 ( 黑色 ) 、空氣 ( 紅色 ) 、土 ( 綠或黃色 ) 認定為色彩基本的四元素,此時對色彩之研究僅限於哲學性。
真正對色彩的研究,是直到 1666 年牛頓經由三稜鏡得知了光譜,才邁入色彩科學的新紀元。
色彩是經由光線刺激眼睛所產生的視覺現象,沒有光線就沒有色彩。
光照射在物體上,物體吸收了某些色光、反射了其餘的色光,透過視覺器官傳到大腦,由大腦感覺色彩 ? 雖然科學家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至今尚無法完全了解當我們觀察色彩時,會在大腦中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2、色彩原理•光是色彩的本原•光与色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 1 )光与可见光谱。
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
从 0.39 微米到0.77 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
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 0.77 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 0.39 称紫外线。
( 2 )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
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
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
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
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
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
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美丽的颜色》教案(附反思)第一章:色彩的基础知识1.1 色彩的定义1.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1.3 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第二章:颜色的混合与调和2.1 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2.2 颜色调和的方法:类似调和、对比调和2.3 颜色调和在设计中的应用第三章:色彩的心理效应3.1 色彩与情感的关系3.2 色彩的象征意义3.3 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第四章:色彩的运用与搭配4.1 色彩运用的原则:统一、对比、平衡、强调4.2 色彩搭配的方法:相似搭配、对比搭配、混合搭配4.3 色彩搭配在设计中的应用第五章:色彩的实战训练5.1 色彩的感知训练:观察、分析、评价色彩5.2 色彩的应用训练:运用色彩进行创作5.3 色彩的实战案例分析与点评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来提高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色彩实验和实战训练,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设计思维。
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第六章:绘画中的色彩运用6.1 绘画色彩基础:水彩、油画、彩铅等材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6.2 绘画色彩技巧:如何把握色彩的饱和度、透明度、湿度等6.3 绘画色彩实例分析:名画家的色彩运用及学习启示第七章:设计中的色彩应用7.1 设计色彩基础: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时尚设计等领域的色彩应用7.2 设计色彩搭配:如何运用色彩理论进行创意搭配和视觉效果提升7.3 设计色彩实例分析:知名设计案例的色彩运用及学习借鉴第八章:摄影中的色彩捕捉8.1 摄影色彩基础:如何在拍摄中把握色彩的时机、光线、曝光等8.2 摄影色彩后期处理:利用软件调整色彩,优化照片视觉效果8.3 摄影色彩实例分析:优秀摄影作品的色彩搭配及技巧解读第九章:色彩与生活9.1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家居、服饰、美食等领域的色彩搭配9.2 色彩对生活的影响:色彩如何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和认知9.3 生活色彩实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案例及启示第十章:色彩的创意实践10.1 色彩创意方法:如何打破传统色彩观念,进行创新性色彩创作10.2 色彩创意实践: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和提升色彩创意能力10.3 色彩创意实例分析:创新色彩作品的欣赏及创作思路分享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从不同领域汲取色彩知识的营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设计色彩》本课程是根据建筑设计类专业课程能力要求所设立的,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造型规律、色彩的表现形式及步骤与方法的培养,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中占重要地位。
其平行课程是:设计素描、设计构成2.课程目标根据高职教育大专层次的人才培养特点,主要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要求:1、理论部分:(1)对色彩基本知识的理解(2)对表现形式的理解(3)对色彩的心理和物理效应的理解2、实践部分:(1)掌握色彩描绘的步骤与方法(2)掌握设计色彩的应用●技术知识目标:1. 了解设计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2. 了解色彩的三要素;3. 掌握设计色彩的步骤与方法;4.掌握设计色彩的应用;●职业能力目标:1. 通过色彩的分析,掌握色彩用色定位的重要性;2. 具备色彩创意思维能力。
职业素质目标1. 道德素质: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品德素养;2. 职业素质:勤奋好学、谦虚,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3. 社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4. 表达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客户的协调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一)课程内容第1章:绪论1、教学内容:1.1用色定位1.2绘画性色彩和设计色彩的区别和联系2、教学要求:(1)了解的内容:什么是设计色彩,以及绘画性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区别和联系,同时确立设计色彩用色定位的重要性。
(2)掌握的内容:绘画性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区别和联系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色彩用色定位难点:绘画性色彩和设计色彩的区别和联系第2章:设计色彩的基本知识1、教学内容:2.1色彩的三要素2.2色彩的冷暖和空间变化2.3色彩的混合2、教学要求:(1)了解的内容:色彩的光与色、色彩的三要素.(2)掌握的内容:色彩的冷暖关系,色彩的混合法。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色彩的三要素难点:色彩的混合法第3章:色彩的造型与基本规律1、教学内容:3.1色彩的透视规律3.2色调的观察方法3.3色调的训练方法2、教学要求:(1)了解的内容:色彩的透视规律、色调观察方法.(2)掌握的内容:色调的训练方法。
设计色彩教案一、教学目的与任务:色彩教学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通过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设计色彩概念,现代色彩设计的理论,训练实际色彩设计能力和现代艺术的审美观。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色彩的基本对比规律;色彩的感情;色彩的心理联想。
2、了解色彩设计的意义及特征;掌握色彩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3、通过相关实验,使学生了解设计色彩的设计制作方法、技巧,增强审美能力及构思设计能力。
4、使学生理解归纳色彩的功能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掌握色彩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四、教学难点:理解色彩归纳的功能和意义。
五、教学要求:在教学中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六、教学准备:范画5-8张;色彩幻灯(课件)资料等。
七、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之实践训练与写生为主设计色彩创意运用为辅,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直观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绘画特点因材施教。
教学以技法训练为主,采用集体讲课和个别辅导方式相结合,以教师示范方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通过分析研究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和技法,启发学生发挥个性特点,探索色彩表现的多样性。
八、教学安排:(一)、色彩理论10时,讲评2课时(累计);(二)、实践训练32时,机动4课时,共计36课时。
(三)、教学教具:水果、陶罐、衬布,上课前十分钟布置好写生物品。
九.教学过程(理论授课部分):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设计色彩》第一章色彩的基本原理第一节色彩原理1、色彩的来源①对光的认识②有光才有色2、色彩的分类①原色:无法调配出来的三原色。
(红、黄、蓝)②间色: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间色。
(橘黄、绿、紫)③复色: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混合产生的色。
如:红灰、黄灰、绿灰、紫灰然等。
3、色彩的三要素①色相:色彩的相貌。
②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③纯度:色彩的饱和鲜艳度。
图案的表现技法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点线面结合的套色表现技法这是图案较传统也是最常用的一类技法,一般是用水粉颜料调配出几套或十几套颜色,先铺一个底色,然后将图案纹样转印到底色上,再用不同的颜色一层一层地描绘覆盖上去,要求颜色涂染得均匀、干净、平整。
描绘时可采用以下的方法。
1、平涂法平涂法是将调好的色彩,均匀地、平整地涂在已画好的图形里。
调色时应注意颜料的浓度,太干涂不开,太湿又涂不匀,颜料要浓淡均匀,否则会影响到画面的效果。
特点:把一切自然现象浓缩为象征作用,排除模仿生,强调图案造型的纯粹性和创造性,抛弃透视法与气氛的束缚,从而以一种稳定的、均衡的、节奏的造像效果塑造新的视觉形象。
此法也是图案造型中最基本,也是常用的表现技巧,平、板、洁是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运用大小不同的色块来描绘纹样,主要靠色彩的面积对比和层次变化来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
2、勾线法此方法是在色块平涂的基础上,用色线勾勒纹样的轮廓结构,可以使画面更加协调统一,纹样更清晰、精致。
线条可以有各种形式的变化,如:粗细、软硬、滑涩等。
上色时,既可以不破坏线形,也可以有意地予以线条似留非留、似盖非盖的顿挫处理,从而使线形更加富有变化。
勾勒的线形依据艺术立意可粗、可细,勾勒线条的工具可为毛笔、钢笔和蜡笔等。
在图案中用不同特点的线进行勾勒,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协调画面的色彩关系。
3、点绘法此方法是在大面积色块平涂的基础上,以点为主,用点的疏密点缀于画面中,使形体得出虚实、远近晕变的特殊变化效果。
用色点绘制细部结构的变化,能形成色彩的空间混合效果,并具有立体感。
点的大小尽量均匀,否则整体效果会受到影响。
4、推移法此法是利用色彩的推移法,运用色彩构成中推移渐变的方法表现形象块面与层次关系的技巧。
可使图形色彩更加富有层次感,整体又有变化。
方法是用深浅不同的色彩或色相的转换进行多层变化。
将一套至几套颜色,按照一定的明度系列或色相系列渐变调配好,并把图案纹样分成等量或等比的阶段,将渐变的系列颜色顺序填人纹样,形成色阶变化。
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色彩的应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4课色彩的应用》是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色彩案例和练习,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色彩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感知和绘画基础,他们对于色彩的认识大多来自于日常生活和美术课程的学习。
然而,对于色彩的系统知识和运用能力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三要素和冷暖知识,能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和冷暖知识。
2.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示范法:展示色彩应用的实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色彩的应用》。
2.教具:投影仪、彩色笔、画纸、范作等。
3.学具:彩色笔、画纸、调色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色彩的美。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对色彩有什么认识和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色彩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色彩案例,并结合讲解,向学生传授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知识。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总结色彩的特点和规律。
设计色彩实训指导书[共5篇]第一篇:设计色彩实训指导书《设计色彩》课程实训指导书一、主要目的色彩写生实践是色彩课程的实践环节。
是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写生实践的课程。
写生与临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学生色彩基础理论知识全面、色彩表现语言丰富、基本功扎实,具有个性语言与创新思维的目的。
二、基本要求实训教学以学生技能训练为主,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景作画,研究分析自然规律和画面造型规律,能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从整体出发,通过比较的方法区别色彩倾向,表现出它们的色彩关系,在色彩实践中逐步掌握色彩调配规律、色彩对比和谐规律、用色彩塑造型体、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色调的感受与表现力。
三、实践内容实训一:色彩写生目的:掌握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及对客观物体的结构特点和光色变化的视觉感受和表达。
重点难点:重点:客观物体的结构特点和光色变化的视觉感受和表达。
难点: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把握场地、设备及材料:1、各班绘画实训教室2、静物台、衬布、画板、画架、各类静物3、色彩表现工具组织形式:1、手绘2、多媒体教室讲解方法和步骤:教学中把创造作为色彩教学的出发点,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以正确传达情感为最终目标,针对不同阶段辅助以实例分析赏析和作业讲评等不同的教学手段指导完成作业。
步骤:讲解方法---画面构图---绘画表现---讲解作业注意事项:作业以手绘稿的方式上交,必须每位学生单独完成作业,作业要求构图完整表现手法多样,画面具有艺术性。
在实训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外,还应鼓励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验。
作业:1、色彩临摹练习(2幅作业);2、色彩写生练习(2幅作业)实训二:归纳色彩目的:训练主观色、固有色的面归纳能力。
重点难点:训练主观色、固有色的面归纳能力。
场地、设备及材料:1、各班绘画实训教室2、各种绘画用工具;3、静物台、衬布、画板、画架、各类静物组织形式:1、手绘2、单独讲解和总结方法和步骤:教学中把创造作为色彩教学的出发点,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以正确传达情感为最终目标,针对不同阶段辅助以实例分析赏析和作业讲评等不同的教学手段指导完成作业。
配色方案浅析一、红色的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
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容易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
1、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2、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3、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
4、在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
二、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
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
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1、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转化为一种鲜嫩的绿色。
其高傲的性格也随之消失,趋于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
2、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红,则具有明显的橙色感觉,其性格也会从冷漠、高傲转化为一种有分寸感的热情、温暖。
3、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
其色性也变的成熟、随和。
4、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色感变的柔和,其性格中的冷漠、高傲被淡化,趋于含蓄,易于接近。
三、蓝色的色感冷嘲热讽,性格朴实而内向,是一种有助于人头脑冷嘲热讽静的色。
蓝色的朴实、内向性格,常为那些性格活跃、具有较强扩张力的色彩,提供一个深远、广埔、平静的空间,成为衬托活跃色彩的友善而谦虚的朋友。
蓝色还是一种在淡化后仍然似能保持较强个性的色。
如果在蓝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红、黄、黑、橙椎壬换岫岳渡男愿窆钩山厦飨缘挠跋炝Α?1、如果在橙色中黄的成份较多,其性格趋于甜美、亮丽、芳香。
2、在橙色中混入小量的白,可使橙色的知觉趋于焦躁、无力。
四、绿色是具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成份的色。
在绿色中,将黄色的扩张感和蓝色的收缩感相中庸,将黄色的温暖感与蓝色的寒冷感相抵消。
这样使得绿色的性格最为平和、安稳。
是一种柔顺、恬静、潢足、优美的色。
1、在绿色中黄的成份较多时,其性格就趋于活泼、友善,具有幼稚性。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设计色彩课程英文名称:Color And Design Color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时:64课程学分:4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性质:设计色彩课程也是各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共同基础必修课程。
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是各类设计专业人员必需的基本素质。
本课程通过对色彩理论关系的研究,结合色彩在视觉设计、空间类设计上的应用、表现及技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理解、分析、表现等方面的能力和修养。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地区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突出创新精神,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1、能力目标(1)色彩感悟能力;(2)色彩分析能力;(3)色彩思维能力;(4)色彩主观表现能力;(5)色彩归纳与处理的能力;(6)构成色彩能力;(7)绘画应用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视觉色彩规律的相关知识;(2)掌握色彩明度对比规律的相关知识;(3)掌握色彩纯度对比规律的相关知识;(4)掌握色彩心理和色彩情感的相关知识。
3、情感目标(1)明确设计色彩的基础训练与专业方向的联系;(2)感悟色彩对空间设计气氛的心理作用;(3)加强对色彩的审美和判断能力;(4)体会主观构成色彩设计创意表达的乐趣。
三、课程设计思路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基础课既要满足专业课,也要满足社会的直接需求。
确切的说,设计色彩课程的知识既为专业课打好基础,即创意基础、技能表现基础、美学基础,也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即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学生学了设计色彩,能具备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等基本素质四、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论讲授课题一设计色彩概述学时:2学时重点:认识设计色彩概念,了解设计色彩分类,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的研究方向,理解空间设计色彩的训练内容和目的。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65004课程名称:设计色彩英文名称:DESIGN COLOR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64课时学 分:4学分适用对象: 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设计素描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艺术类专业素质拓展模块必修课程。
以色彩写生为切入点,深入了解色彩知识,提高色彩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握变幻不定的自然色彩,使之科学、有效地传达某种情素与视觉信息,是设计色彩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以理论与实训结合为原则,结合色彩在生活中应用的常识来讲授色彩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并以写生绘画实训为主要教学内容,采用理论讲授、课堂示范、学生实训等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训练和提高学生色彩素养。
教学指导思想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凸显审美能力、优化工作方式的感悟能力和创意思维的培养。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rts majors i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gram. With color sketch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understanding color knowledge, improve the color feeling and aesthetic ability, grasp the changing natural color, make i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ly convey certain estrogens and visual information, is the main task of the design color curriculum. This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organization based on principles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ation of color application of common sense in your life to teaching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principle of chromatology, and to sketch painting training as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classroom demonstration, students training method and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means, such as train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quality. The teaching guiding ideology focuses on 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emphas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highlighting the aesthetic ability, the ability to optimize the way of work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模块中的必修课,属于艺术技能实训课程。
设计色彩教学目的:a)从对自然色彩现象的观察和对色彩基本规律的研究入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色彩、认识色彩、发现和运用色彩的基本观念和方法。
b)通过画面色彩构图的训练、提高对于画面色彩的组织能力。
逐步掌握具有个性化的色彩表现能力。
C)通过色彩创意训练,提高对色彩心理、审美的认识,能用色彩表达想法、意境,传达信息教学任务:a)在对色彩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掌握正确地观察色彩、认识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观念和方法。
b)在对色彩对比和调和规律的研究中,培养发现色彩、组织色彩和把握画面色彩构成的能力。
c)把一般色彩规律的掌握与个人的创造意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探寻色彩表现的广阔空间。
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向大自然学习,同时又遵从内心感受与个人的审美取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时60学时参考教材1、设计色彩写生叶经文湖南人民出版社2、设计色彩辽宁美术出版社第一章设计色彩概论教学目的:1、理解设计色彩及写生与照抄对象的区别2、理解绘画性色彩与设计性色彩的差异,明确设计色彩写生要求教学重点:提高对色彩写生的认识,改变高考应试教育弊端,明确色彩写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大胆尝试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不再照抄对象。
一、自然色彩与绘画色彩、设计色彩从形、色、构图的角度分析作品自然色彩——绘画色彩自然色彩——设计色彩二、写生中艺术家的价值对比照片与作品分析艺术家如何改变自然自然物象————写生作品艺术家三、设计色彩写生的要求第二章色调与色彩构成教学目的:1、理解色彩调性,用色调指导色彩观察与表现2、理解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规律,用色彩体系去处理色彩的的对比与协调3、掌握色彩的构图规律,不再照抄对象教学重点:1、色彩体系与对比与色调的关系2、色彩感的培养3、色彩构图的形式与构成一、自然色彩的魅力对色彩及其表现的认识和实践来说,不仅需要色彩基础理论的知识,而且需要运用色彩分析的方法和色彩构成的理论来进行深入的练习才能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及其色彩表现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