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面复测绘图及计算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170.50 KB
- 文档页数:6
公路工程路基土石方量测量计算在公路道路交通建设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以其工程数量大、施工工期长、投入设备人员多占据了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因此施工单位如何做好路基土石方量的测量计算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以高速公路、市政路为例,对路基土石方量得测量计算流程做简单的小结(如图)。
1、道路设计线形的中、边桩放样道路设计线性的中、边桩放样(简称中边桩放样),是进行原地面复测的前提。
下面将从放样前、放样中、放样后三个阶段进行讲解.1.1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中边桩放样前,必须完成控制点的复测上报,采用合格的控制点进行测量放样。
同时要对设计院提供的设计线性参数进行复核,计算设计中线坐标及高程,与图纸提供的设计坐标及高程进行核对,确保放样数据的准确无误。
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及时与监理、设计院取得联系尽快解决。
放样断面里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所给断面图里程桩号进行放样,便于下一步复测实际路基土石方量与设计方量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根据规范要求地势平坦地区每20m放一个断面,曲线段可以适当加密,设计主点要求放样出来。
我们一般按照设计院提供的断面图去放样,地势起伏特别大、高挖方段、与设计断面图出入较大的地方可以适当加密放样,每个断面上至少放三个点(中桩、左、右边桩)。
1。
2放样中的注意事项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中边桩得到放样。
放样过程中要观察原地面的地形地貌,对于那些地面起伏变化比较大,地形比较复杂特殊、与设计图纸有出入的地域要进行适当的加密,详实做好相应记录工作,同时要与现场监理确认,便于下一步实际方量的计算确认。
1。
3放样后的数据整理中边桩放样完成后,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理解决,同时制定出下一步原地面复测的复测计划,与测量监理协商。
中边桩放样完成后,道路的设计走向就实地展现出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路基施工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比如控制点的通视问题、保护问题,原地面复测采用什么仪器,如何进行分段复测等等。
原地面复测绘图及计算过程
一、原地面数据
上表为原地面三方测量数据(以K1+000为例),首先将数据转换成方便画图的“记事本(TXT)”文件。
图:TXT文件
注:将中桩定义为坐标(0,0),以横距右侧为X轴正坐标,左侧为
负坐标。
ctrl+c复制数据。
二、戴帽子
设计院给出横断面图为1:1绘制的,可以直接绘图
如图:K1+000中桩标高为31.036,原地面标高为28.89,填高为2.146。
以中桩设计标高向下画线2.146,端点A
在CAD命令栏输入“l”(画线),点击输入栏,ctrl+v将前一步复制得TXT数据复制进CAD。
得图如下:
这便是原地面地面线
以(0,0)为基地,将这条线移动至A点
原地面戴帽子完成。
三、拾取面积
使用填充命令:
拾取填充图案,ALT+1得到图案属性
即填方面积为57.835
同理得到挖方面积,完成绘图。
四、统计
将数据统计至excel进行计算。
编辑计算公式(本项目使用平均断面法)统计完成:
计算完成。
红旗塘天阳大桥项目
道
路
原
地
面
复
测
报
告
嘉善大江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红旗塘天阳大桥项目工程经理部
2018年7月28日
原地面复测报告
一、概述
红旗塘天阳大桥位于嘉善县天凝镇内,本项目路线主线起于凝溪路(嘉兴市芸芸纺织有限公司北侧),以复曲线(呈半圆形)接直线段,自南向北上跨凝溪路、浙江兴隆毛纺有限公司和红旗塘,在沈家荡北侧落地后通过在天凝镇中心小学北侧设置东西走向的支线与现有路网实现了沟通。
本项目路线全长1169.2m,其中主线长899m、支线270.2m,主线路基宽度12.0m,支线路基宽度7.5m,红旗塘天阳大桥全长645m。
二、作业依据
红旗塘天阳大桥项目施工图纸
《公路勘测规范》(JTC/T C10—2007)
三、作业经过
2018年6月26,依据设计给出的设计点GI01、A01、A02、GI07的平差后高程对原地面进行复测。
从主线起点K0+024→K0+865,支线ZK0+022→ZK0+254沿中桩号依次进行复测。
四、测量结果断面
根据复测数据绘制道路断面图,道路全线断面(不包含路线平交口、桥梁)累计方量 6478.24 m³,断面挖方1959.73m³,实测原地面标高与设计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详见附图。
原地面测量的方法一、测前准备(1)、对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在测量施工前,都必须经法定检测部门鉴定后才可使用。
(2)、熟悉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现场地理环境。
(3)、建设单位必须将工程控制桩或导线点以现场提供和书面形式移交施工单位。
(4)、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控制桩,先对其坐标、高程进行复核测量,复核控制点本身闭合差是否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5)、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设计道路总平面图、施工现场地理环境、测量通视效果、测量便利程度和拟设导线控制点保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设测量控制桩。
控制桩布好后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将布设的导线控制点的坐标、高程测量出来,经复核无误后就形成完整的能直接指导测量施工的坐标、高程控制网体系,并形成文字记录。
这样道路任何点位测量均可采用就近导线控制点进行,不必繁琐设置过渡转点。
二、测前的任务划分与交底如测量仪器足够测量人员可分组同时进行,每组应不少于4人,并由组长负责整个测量任务的组织与安排,组员配合按各自安排的任务进行。
测前应对负责走点人员、记录人员进行交底,统一施测方法及思路后,相关人员到场后则可进行施测。
三、测量方法与记录架设全站仪并对好后视点核对无误后,(如何安置仪器参使用说明书)即可进入原地面的测量工作。
道路原地面的测量采用断面法进行测量,每个横断面一般为20m取一个断面,一般一个横断面取点5个以上,对于地状变化起伏较大的或路幅宽度较宽时则相应进行加密点位测量,以能所测的数据足够反映该地形的实际形状,为日后的土方计量工作积累好原始资料。
逐一不断的取点直至将需测量的全部部位数据均测量完成。
在进行各点位的三维坐标的同时做好记录,需测点位的三维坐标测量完成并记录好后,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现场便需将该原始测量记录现场签认,并以现场签认的原始记录为基础,再以以正规资料的资料格式编制完成该测量资料,完善签字手续后归档。
四、原地面测量时的注意事项1、道路断面复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程序。
原地面复测方案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原地面复测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原地面复测是指在地面上对已经完成的工程进行再次测量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保工程质量,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原地面复测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
它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特点、复测的目的以及复测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原地面复测方案的制定。
首先,制定原地面复测方案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特点。
工程的特点包括工程的类型、规模和建设的地理环境等。
不同类型的工程在复测方案的制定上可能存在差异,比如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的复测方案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工程的规模和地理环境也会对复测方案的制定产生影响。
比如大型工程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可能需要更多的测量点和更精确的测量方法。
其次,制定原地面复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
通过复测,可以发现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例如,可能发现工程的结构不稳定或者存在设计错误。
通过及时的复测,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然后,制定原地面复测方案需要确定具体的复测方法和工具。
复测方法包括测量点的选取、测量的精确度要求以及测量的时间和频率等。
测量点的选取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特点和复测的目的。
测量的精确度要求需要根据工程的要求和测量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测量的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和复测的需要来确定。
复测的工具包括测量仪器和软件等。
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软件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和效率。
最后,制定原地面复测方案还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可行性。
复测方案应该符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和测量条件。
同时,复测方案的制定还应考虑到可行性,包括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复测方案应该是经济合理的,并且能够在技术上实施。
总之,原地面复测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
它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特点、复测的目的以及复测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制定一个合理的复测方案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原地面复测报告一、背景介绍地面复测是一种固定点的测量方法,通常用于确定地面的高程变化情况。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面的稳定性,监测地震活动,或者评估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本文将对原地面复测进行报告,以展示复测结果和分析可能的原因。
二、复测结果复测前与复测后的测量数据对比表明,地面的高程发生了变化。
具体来说,测量结果显示某些点的高程上升了,而另一些点则下降了。
这种高程变化的趋势在不同的地点均有出现,并且幅度不尽相同。
这些结果可能对使用该地区的居民或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原因分析1. 地质运动地质运动是导致地面高程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震、地壳变动以及地下岩层的侵蚀和沉积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地面发生变化。
在本次复测中,我们推测地质运动是高程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状况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地质运动对地面的影响程度。
2.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可能对地面高程产生影响。
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周围的土壤可能会被湿润,导致土壤的体积膨胀,从而引起地面的上升。
相反,当地下水位降低时,土壤可能会干缩,导致地面的下降。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该地区的水文情况,以确定地下水位变化对高程变化的影响。
3. 人为活动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活动也可能对地面高程产生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开采活动或地下管道等的施工可能会导致地面发生变化。
在本次复测中,我们需要了解是否有任何人为活动发生在这些复测点附近,以确定它们是否对地面高程的变化起到了作用。
四、影响与应对措施地面高程变化可能对该地区的居民生活和建筑物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高程的上升或下降可能导致雨水排放不畅或排水系统的失效,增加洪水和滑坡的风险。
对于建筑物来说,地面的变化可能导致基础不稳定,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地下水位的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地下水位以保持地面的稳定。
2. 建立定期巡视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地面高程变化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原地面复测方案
原地面复测方案是指在同一位置再次进行测试,以验证原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测试位置:选择原测试地点作为复测地点,确保环境、条件等因素与原测试时保持一致。
2. 检查测试仪器:检查测试仪器的状态,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3. 准备测试样品:根据原测试方案,准备好需要测试的样品。
4. 进行复测:按照原测试方案中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复测。
尽量保持测试过程中的条件和环境与原测试时相同。
5. 记录测试结果:准确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
6. 分析对比结果:将复测得到的结果与原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两次测试结果相同或相近,则可以确认原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两次测试结果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检查仪器、测试方法等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7. 编写测试报告:根据复测结果和分析,编写测试报告,说明复测的过程和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或改进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原地面复测时,应尽量保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以减少测试误差。
另外,
对于某些易受环境影响的测试指标,如空气质量、光照等,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变化、室内外差异等。
2.原地面复测方案
原地面复测
为规范路基原地面施工测量,及时准确地确定路基横断面地面基准线,为路基土石方计算奠定基础,现对原地面标高测量具体要求如下:
1、依据监理工程师批复的控制点加密复测成果进行中桩恢复,每隔20米设一个断面,桩号应与设计图纸提供的桩号一致。
每个断面布设5个点,中桩、边桩和界桩。
如果同一断面上地形变化很大,上述5点不能完整反映断面情况时,应根据需要在变化点处加密测量点,每个测点处均需插好竹钎
2、协同监理组对原地面高程进行复测行并将测量成果及时量在完成测量工作的一周内)上报业主。
由于设计图纸仅提供中桩高程,因此设计原地面标高仅作参考。
3、认真进行原地面复测,负责测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上报(按附表形式);并对两者测量差值较大的段落进行进一步复查。
公路工程路基土石方量测量计算在公路道路交通建设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以其工程数量大、施工工期长、投入设备人员多占据了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因此施工单位如何做好路基土石方量的测量计算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以高速公路、市政路为例,对路基土石方量得测量计算流程做简单的小结(如图)。
1、道路设计线形的中、边桩放样道路设计线性的中、边桩放样(简称中边桩放样),是进行原地面复测的前提。
下面将从放样前、放样中、放样后三个阶段进行讲解。
1.1 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中边桩放样前,必须完成控制点的复测上报,采用合格的控制点进行测量放样。
同时要对设计院提供的设计线性参数进行复核,计算设计中线坐标及高程,与图纸提供的设计坐标及高程进行核对,确保放样数据的准确无误。
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及时与监理、设计院取得联系尽快解决。
放样断面里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所给断面图里程桩号进行放样,便于下一步复测实际路基土石方量与设计方量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根据规范要求地势平坦地区每20m放一个断面,曲线段可以适当加密,设计主点要求放样出来。
我们一般按照设计院提供的断面图去放样,地势起伏特别大、高挖方段、与设计断面图出入较大的地方可以适当加密放样,每个断面上至少放三个点(中桩、左、右边桩)。
1.2 放样中的注意事项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中边桩得到放样。
放样过程中要观察原地面的地形地貌,对于那些地面起伏变化比较大,地形比较复杂特殊、与设计图纸有出入的地域要进行适当的加密,详实做好相应记录工作,同时要与现场监理确认,便于下一步实际方量的计算确认。
1.3 放样后的数据整理中边桩放样完成后,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理解决,同时制定出下一步原地面复测的复测计划,与测量监理协商。
中边桩放样完成后,道路的设计走向就实地展现出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路基施工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比如控制点的通视问题、保护问题,原地面复测采用什么仪器,如何进行分段复测等等。
原地面横断面高程复测报告1、工程概况:xx区块市政基础设施工程xx路二期道路工程设计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0+980,全长980m,道路起点与xx路西段相接,向东延伸。
原地面大都为平坦的田地,在终桩位置附近地势有些起伏。
2、复测目的及要求:横断面测量是指对垂直于道路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横断面图是确定道路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
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在平坦地区平均间距为20m,最大点距不得大于30m。
地形变化处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3、复测方案:根据设计提供的道路断面图中断面里程桩号及中桩坐标用全站仪施测出中桩位置(打桩),同时用全站仪分别施测出左右任意一点(打桩);将中桩及左右任意边桩连线作为该桩号横断面复测的定向边,根据地形变化用皮尺分别测出左右侧距中位距离及用全站仪测出中桩及地形变化位置处高程,并做好书面记录。
具体测量点数量根据地形及征地宽度确定。
4、土方量计算方法土方计算方法采用断面法。
该法计算步骤分为两步,首先计算断面挖方和填方面积,然后再根据填挖土方面积计算土方量。
断面法土方量计算,采用由两端横断面的平均面积乘以两横断面间的距离所得,也称为平均断面法公式。
即说明:Qt:相邻两断面之间的填方量(或挖方量);S1、S2:相邻第一断面、第二断面的填方(或挖方)面积;L:相邻两断面的距离。
5、本项目部相关人员及监理人员2013年4月9号于现场进行原地面高程复测,所得的数据见附属文件。
由上述的计算方法算的本工程道路的填方方量为40219.7m³(该方量不包括桩号K0+700~K0+810右幅所堆宕渣),挖方方量为2041m³。
备注:相关的每个横断面图及计算数据见后面的附件。
土方原地面复测方案简介土方工程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其复测即对已完成的土方工程进行再次测量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本文将介绍土方原地面复测方案,包括复测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等内容,以便于工程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实施。
目的土方原地面复测的主要目的是确认土方工程施工后地面高程的准确性和平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具体目标包括:1.验证土方工程施工的准确性,确保土方的高程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土方工程的平整度,包括地面平整度、坡度变化和局部高低等情况。
通过进行复测,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土方工程的问题,确保土方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方法土方原地面复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两个步骤。
实地测量实地测量是土方原地面复测的基础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选择复测点: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在土方工程上选择复测点。
复测点应包括高程点和平整度点。
2.测量仪器准备:根据复测需求,准备好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并进行校准和调试。
3.测量操作:按照设计要求和测量规范,对复测点进行测量。
其中,高程点的测量可采用水准仪进行,平整度点的测量可采用全站仪进行。
–高程点的测量:在复测点上设置高程桩,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测、双测或闭合回路测量方法。
–平整度点的测量:在复测点周围设置平整度标志,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可通过水平面测量或三维测量等方法获取相关数据。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土方原地面复测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导入:将实地测量得到的原始数据导入计算机或数据处理设备。
2.数据清理:根据复测需求,对原始数据进行清理和筛选,去除异常值和误差。
3.数据分析:对清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复测所需的结果。
包括高程差、平整度等指标。
4.结果评估: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将复测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评估,判断土方工程的合格性。
步骤土方原地面复测的步骤如下:1.确定复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原地面复测报告背景介绍原地面复测是在进行建筑工程或土地开发之前,对原有地面状况进行测试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该测试包括对地面的平整度、承载能力和水平度等方面进行测量,以确保地基稳固和建筑物的安全。
本报告将对原地面复测的测试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进行详细描述。
测试目的原地面复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土地的适用性和可利用性。
通过对原地面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提供关于地基的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土地改造或地基加固工作。
此外,原地面复测还可以提供参考,以确定建筑物的适宜位置和设计。
测试过程1. 测量工具和设备准备在进行原地面复测之前,需要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和设备。
这些工具包括水平仪、测量尺、平垫、量测轴等。
同时,还需要确认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2. 正式测量开始正式的原地面复测之前,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区域,并清理该区域以确保准确测量。
然后,根据测量要求,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测量包括水平度测量、高程测量和平整度测量等。
3. 测量数据记录和整理在完成测量之后,需要将所得数据记录下来,并按照所需格式整理。
数据整理包括对数据进行计算和整合,以便进行后续分析和评估。
数据分析1. 水平度分析根据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地面的水平度。
水平度分析可以评估地面的平整度,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土地改造工作。
较大的水平度值可能意味着地面存在明显的高低差,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工作。
2. 承载能力分析通过测量数据,可以评估地面的承载能力。
承载能力分析可以确定地面的稳定性,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地基加固。
较低的承载能力值可能意味着地面过于松散或不稳定,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3. 平整度分析根据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地面的平整度。
平整度分析可以评估地面的平坦程度,并确定是否适合建筑物的建造。
较大的平整度值可能意味着地面存在凸起或凹陷,需要进行土地改造工作。
结论通过对原地面的复测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地面的水平度较好,可以进行建筑物的建造。
房建原地面复测成果范本1. 任务背景房建原地面复测是指在房屋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地面平整度、坡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对原地面进行复测。
该复测成果范本旨在记录并展示房建原地面复测的结果,并提供给相关方参考。
2. 复测过程2.1 准备工作在进行房建原地面复测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复测的范围和目的;•准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如水平仪、坡度仪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复测。
2.2 复测方法房建原地面复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使用水平仪进行水平度检测:专业人员使用水平仪对不同位置的地面进行检测,记录下各个位置的水平度数据。
•使用坡度仪进行坡度检测:专业人员使用坡度仪对不同位置的地面进行检测,记录下各个位置的坡度数据。
2.3 数据记录与处理在进行复测时,需要准确记录下每个位置的水平度或坡度数据。
记录时,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将位置信息和对应的数据进行整理。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指标。
3. 复测成果展示3.1 数据报告根据复测数据,生成一份详细的数据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以下内容:•复测范围和目的的说明;•复测方法的描述;•数据记录表格;•数据处理结果的统计指标。
3.2 图表展示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复测结果,可以使用图表进行可视化展示。
常用的图表类型包括柱状图、折线图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将复测数据转化为相应的图表形式。
4. 结论与建议根据房建原地面复测成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根据水平度或坡度数据统计指标,评估地面平整度或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面区域,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或调整方案。
5.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王五. 房建原地面复测方法与技术研究[J]. 建筑科学, 20XX, XX(X): XX-XX.[2] ABC Construction Co. Site Grading and Leveling Guidelines.Retrieved from [URL] on YYYY-MM-DD.6. 致谢在完成本次房建原地面复测成果范本的过程中,我们要感谢所有参与人员的辛勤工作和付出。
道路原地面复测说明
我公司承建的xxxxxx,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前复测工作。
我项目部进场后立即组织测量、技术人员,按业主单位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对设计道路的中桩高程进行测量复核。
经过一段时间的测量,现道路中桩复测工作全部结束;内业资料也已经整理完毕。
现把测量成果上报监理、业主工程师审查备案。
一、主要复测成果说明:设计道路中的中桩高程、位置原始地面线均与实测值绝大部分相差不大,横断面数据也变化不大,对计算加宽路面结构层及新增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工程数量影响不大,未超过±5%。
三、工程量计算:本次复测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平均厚度由设计的
11.6厘米增加到11.8厘米,总增加量为0.2cm*30431m2=60.86m3。
xxxxxxx
xxxxxx
xxxx年12 月20 日。
原地面复测方案
一、测量设备与方法
1. 测量设备:我们将使用高精度的GPS定位仪、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进行原地面复测。
2. 测量方法:采用GPS定位仪进行平面位置测量,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全站仪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
二、测量步骤与精度要求
1. 测量步骤:
a. 确定测量范围,明确测量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b. 建立测量控制网,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坐标。
c. 进行原地面复测,按照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2. 精度要求:
a. 平面位置测量精度要求达到厘米级。
b. 高程测量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
c. 角度和距离测量精度要求达到分米级。
三、测量数据记录与处理
1. 数据记录:每次测量都需要详细记录数据,包括测点的位置、高程、角度和距离等。
2. 数据处理:将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平面位置和高程变化图,以便对原地面复测结果进行分析。
四、测量结果分析与报告
1. 结果分析:通过对原地面复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原地面高程、坡度、土质等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2. 报告编写:根据分析结果,编写原地面复测报告,包括测量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五、安全措施与注意事项
1. 安全措施: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同时,要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注意事项: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要做好数据保密工作,确保数据安全。
以上是原地面复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用测量线修正地面模型示例(某下凹桥区)原始地形----未做修改之前
利用横断面线(测量线)修正后的地形---
方法:在ICM中手动绘制测量线的方式修正地面模型1:沿着下凹道路的方向在高程临界位置绘制横断面线
利用工具,种类选择横断面线:
如下图所示
横断面线添加的位置应该根据实际地形
2
:每条横断面线需要你去编辑其高程数据
高程数据的编辑方法,你可以自己手动设定,但也可以在Excel 表中编辑好了后,输入一个高点,输入一个低点,中间的值用函数线性内插(如果你这个坡面比较平滑,中间没有高低起伏的时候)。
3:使用高程修正工具
右键模型库 – 新建地面TIN 模型
在下面的对话框中,将你原始的地面模型和测量线的选择表拖到相应位置
类似这种
地方应该
画两个测
量线,因为
分上下两
层高程值,
两线挨的
比较近
修正后的模型如下所示:
测量线选择表
原始地形
这些中间凸起的地方是因为原始的CAD高程点没有把立交桥面的高点给删除掉,所建议在进行以上操作之前先把下穿隧道/下凹桥上面那一层高程
面的点给删掉。
公路工程路基土石方量测量计算在公路道路交通建设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以其工程数量大、施工工期长、投入设备人员多占据了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因此施工单位如何做好路基土石方量的测量计算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以高速公路、市政路为例,对路基土石方量得测量计算流程做简单的小结(如图)。
1、道路设计线形的中、边桩放样道路设计线性的中、边桩放样(简称中边桩放样),是进行原地面复测的前提。
下面将从放样前、放样中、放样后三个阶段进行讲解。
1.1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中边桩放样前,必须完成控制点的复测上报,采用合格的控制点进行测量放样。
同时要对设计院提供的设计线性参数进行复核,计算设计中线坐标及高程,与图纸提供的设计坐标及高程进行核对,确保放样数据的准确无误。
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及时与监理、设计院取得联系尽快解决。
放样断面里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所给断面图里程桩号进行放样,便于下一步复测实际路基土石方量与设计方量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根据规范要求地势平坦地区每20m放一个断面,曲线段可以适当加密,设计主点要求放样出来。
我们一般按照设计院提供的断面图去放样,地势起伏特别大、高挖方段、与设计断面图出入较大的地方可以适当加密放样,每个断面上至少放三个点(中桩、左、右边桩)。
1.2放样中的注意事项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中边桩得到放样。
放样过程中要观察原地面的地形地貌,对于那些地面起伏变化比较大,地形比较复杂特殊、与设计图纸有出入的地域要进行适当的加密,详实做好相应记录工作,同时要与现场监理确认,便于下一步实际方量的计算确认。
1.3放样后的数据整理中边桩放样完成后,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理解决,同时制定出下一步原地面复测的复测计划,与测量监理协商。
中边桩放样完成后,道路的设计走向就实地展现出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路基施工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比如控制点的通视问题、保护问题,原地面复测采用什么仪器,如何进行分段复测等等。
原地面复测绘图及计算过程
一、原地面数据
上表为原地面三方测量数据(以K1+000为例),首先将数据转换成方便画图的“记事本(TXT)”文件。
图:TXT文件
注:将中桩定义为坐标(0,0),以横距右侧为X轴正坐标,左侧为
负坐标。
ctrl+c复制数据。
二、戴帽子
设计院给出横断面图为1:1绘制的,可以直接绘图
如图:K1+000中桩标高为31.036,原地面标高为28.89,填高为2.146。
以中桩设计标高向下画线2.146,端点A
在CAD命令栏输入“l”(画线),点击输入栏,ctrl+v将前一步复制得TXT数据复制进CAD。
得图如下:
这便是原地面地面线
以(0,0)为基地,将这条线移动至A点
原地面戴帽子完成。
三、拾取面积
使用填充命令:
拾取填充图案,ALT+1得到图案属性
即填方面积为57.835
同理得到挖方面积,完成绘图。
四、统计
将数据统计至excel进行计算。
编辑计算公式(本项目使用平均断面法)统计完成:
计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