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流行歌曲中歌词修辞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歌词中的修辞歌词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歌曲的文字表达,更是诗歌、情感和艺术的展现。
在歌词中,修辞手法可以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丰富歌词的表现形式,增加歌曲的艺术价值,使得歌曲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达力。
本文将就歌词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讨论,并将其中的一些常见修辞手法进行介绍以及分析。
比喻是歌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比喻,歌词作者可以用生动的形象语言来传达他们的情感和情感,从而增加歌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风筝误》这首歌中的歌词“我是你的风筝,你是我心中的风。
”这里作者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风筝,将对方比作风,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拟人是另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的手法,歌词作者可以将一些抽象的东西或者是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和情感,从而增加歌词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如《时间煮雨》中的歌词“时间煮雨,你和我,一直到,那日子不再有。
”在这里,歌词作者将时间拟人化,赋予它生命和情感,表达出了对时间和爱情的深切思念和感伤。
对偶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偶的手法,歌词作者可以通过平行和呼应的文学结构来使整个句子或者整个词句具有对称和协调的艺术效果。
比如《红昭愿》中的歌词“你有没时间来看我,彷佛你失落在人海。
”在这里,歌词作者通过对偶的手法对比出了对方对自己的冷淡和迷茫。
歌词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通过这些手法能够使得整个歌词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更好的表达歌词作者的情感和情感。
对于歌词作者来说,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得他们的歌词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达力,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而对于听众来说,欣赏歌词时也可以通过对词语、句子结构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分析,来更好的理解和感受歌词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意境。
希望大家可以在欣赏歌曲时,更加关注歌词中的修辞手法,来更好的领略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意。
浅谈歌词中的修辞歌词作为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激发思考的重要作用。
而歌词中的修辞手法,则是歌词表达力和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切入,浅谈歌词中的修辞,探讨其在歌词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暗喻或象征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修辞手法。
在歌词中,比喻常常被运用于对情感、人物或场景的描述,以丰富歌词的意境和表现力。
蔡健雅的《红色高跟鞋》中有一句歌词:“我踩着心碎走过。
”“踩着心碎”就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伤心和痛苦的状态,使得歌词更具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比喻的运用可以让歌词更加丰富和富于想象力,能够让听者产生共鸣,同时也能够提高歌词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比喻的使用需要考虑到上下文的合理性和贴切性,以确保比喻能够准确地表达歌词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行为和特征的修辞手法。
在歌词中,拟人的运用可以让歌词更加生动和有趣,能够让人更容易地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陈奕迅的《浮夸》中有一句歌词:“表情尴尬五秒钟。
”这里将“表情”拟人化为有尴尬情绪的一种存在,使得情感更加饱满和生动。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放大和夸大来表达情感和观点的修辞手法。
在歌词中,夸张的运用可以让歌词更具有戏剧性和张力,能够更好地传递情感和观点。
王菲的《红豆》中有一句歌词:“时间在转动。
”这里通过夸张手法将时间描绘为一个具有动作和主观能动性的存在,使得歌词更富有个性和张力。
四、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重复、并列和对比来增强表现力和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在歌词中,排比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观点,能够使歌词更富有韵律感和张力。
林俊杰的《江南》中有一句歌词:“我有一个梦,一直以来都在寻找。
”这里通过排比手法重复并列“我有一个梦”,使得歌词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也加强了歌词的表现力。
排比的使用能够增加歌词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能够使歌词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张力。
流行音乐中的修辞艺术修辞艺术是文学、音乐和艺术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表达或者增强艺术效果。
流行音乐是一种以流行为目的的音乐形式,其歌词往往具有感性、简洁、直白等特点。
下面将从歌词中提取出一些流行音乐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并对其加以解析。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对两种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进行类比来表达某种情感或想法的手法。
在流行音乐中常见的比喻表达方式有:1. “你就像一首歌”、“你就像一首旋律”、“你就像一杯咖啡”,描述被爱的人所带来的感受,将人与音乐、物品相比,强化感性和亲近感。
2. “像人间烟火,爆炸在你的瞳孔里”、“你的目光如同日出”,将人的某些特征通过比喻转化为自然现象,强调这种特点的独特性和强烈性。
3. “心突然拔凉拔凉,似乎命运的转角”、“你是我的灵魂伴侣,如鲸鲨奇遇记”,将内心的感受和焦虑与命运和冒险进行比喻,增强情感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征或行为的表达方式。
在流行音乐中常用的拟人表达方式有:1. “太阳刚刚落下,你却还在我的心里”、“爱像一只不停跳动的心脏”,将太阳、爱等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了行为特征,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
2. “你发现你已不是原来的你”、“你的小小手心是否在脉搏急促的跳动”,将一些心理和生理的状态进行拟人,增强表达者和被表达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三、反语1. “我能走下去,但我不想”、“我本来以为那个人可以留住你,可他原来只是一个人”等,通过运用相反的语言表达强调被表达者的内心真实情感,并增强表达者和被表达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2. “你犯了错,我该怎么办”、“我知道我肯定会受伤,但我还是想爱着你”,通过运用反语表达强调表达者的某种内心矛盾、无奈或者坚定,增加情感表达的张力和深度。
四、对比1. “举步维艰,所以表示反抗”、“就算被碎片刺伤了双手,也要摸索着再出发”,通过对不同状态的表达进行对比,增强表达者和被表达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浅谈歌词中的修辞修辞是文学艺术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通过对语言的巧妙运用,使得文学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在歌词中,修辞的运用同样起到了丰富歌曲内涵、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下面就来浅谈歌词中的修辞。
修辞手法是歌词中常见的修辞形式。
比如同音反复就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使用音近或相同的词语进行反复,起到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例如《从头再来》中的“一二三四,天地轮回”,通过对一组数字进行反复的书写,使得整个歌词更加富有韵律感,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另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比喻是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以便通过共同点来揭示出所要表达的意义。
歌词《平凡之路》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将人生与初见进行比喻,表达了人们在人生中的种种遭遇和感受,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拟人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拟人是将非生物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在歌词中常常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受。
比如《千年等一回》中的“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将时间和相思拟人化,使得歌曲中的爱情更加深沉和耐人寻味。
在歌词中,对比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
通过对比两种事物或情感,使得表达更加鲜明和生动。
比如《不再犹豫》中的“阳光再美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我不再犹豫”,通过对阳光和昙花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决策的果断。
排比也是歌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排比是将一组相同或相似的语法结构排列在一起,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比如《明天会更好》中的“人山人海,人情冷暖,不改初衷,欲实现”,通过对一系列的描述进行排比,使得歌曲中的情感更为丰富和具体。
修辞是歌词中的一种重要元素,通过对语言的巧妙运用,可以使得歌曲更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
在歌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同音反复、比喻、拟人、对比和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歌曲的内涵,还能够加强表达效果,使得歌曲更加深入人心。
谈谈流行歌曲中歌词修辞特点流行歌曲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声乐艺术,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手段。
从过去到现在,每个时代和时期都涌现出不少经典的歌曲。
好的歌曲,仅就歌词而言是考究的。
因为语言是声乐艺术表现与创造的核心,也是歌唱的基础,从歌词的文学创作到谱曲,直至歌唱的表演,始终都离不开对语言的体验、感受与表现。
歌词既然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就决不可偏废了它的文学性,必然要借助有效的传情达意的手段――修辞。
一、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歌曲能否“先声夺人”,除了靠配上美妙悠扬的曲子外,歌词是否“动听”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以下修辞手段能增强语言的音乐性。
1.押韵??古人写诗作赋讲究押韵,现在有些歌词语言很美,不失活泼,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意识地在句尾运用同韵的字。
如:①“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香满楼。
”(《中华民谣》)②“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③“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你知道我只会用行动表示,承诺一辈子,付出了坚持,行动永远不太迟。
”(《爱就一个字》)④“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里的表演很精彩,请不要假装不理不睬。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⑤、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千里之外》以上歌词音节匀称,节拍有致,在歌曲中造成前呼后应的音韵和谐状态。
2.叠音? 又叫“重合”或“复字”,恰当运用叠音词,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加音乐美感⑪。
如:①霍霍霍霍霍霍霍霍霍家拳的套路招式灵活,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活着生命就该完整度过。
霍元甲①“小河弯弯向南流……月儿弯弯夜色深深……沧海茫茫……”(《东方之珠》)“弯弯”的反复使用,非常传神地突出了事物的形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热爱和眷恋;②“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楼台烟雨中。
”“往事一幕幕,伤心一幕幕。
”(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一幕幕”的反复使用,仿佛叙述人把听众也带进了不堪回首的往事中;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⑤“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说说”、“谈谈”让人备感亲切,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行语、行文,一般总是以成双句出现的句式较为稳妥,以双音节词作为句子的尾部,读起来舒服些。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过:“偶语易安,奇字难适。
”可是歌曲《祈祷》就出现了“叫成功永远在。
”这样以单音节词“在”作句底的句子,《过火》末句“如果你想飞,伤痛我背。
”也以单音节词“背”作句底。
3.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歌词的气势、力量、跌宕往往要靠句式的选用和调整,可以有效的添加文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理想的修辞效果。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
相反,结构不整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如:①“爱越深,总是难舍难分;情越真,容易看见伤痕。
”(《千纸鹤》)②“风,没有方向的吹来;雨,把眼泪洒向大海。
”(《花香》)③“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真心英雄》)散句结构不同,所用的句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它所表达的内容不象整句那么集中,但散而不乱,也比较灵活,容易避免单调呆板,能取得生动感人的效果。
如:①“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语都彼此铭刻。
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
”(《同一首歌》)②“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懂你》)长句和短句也各有修辞效果。
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周密、严谨、精确、细致。
如:①“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心爱的人来告别单身,一个多情的痴情的绝情的无情的人来给我伤痕。
”(《单身情歌》)②“有谁孤单却不期盼一个梦想的伴,相依相偎相知爱的又美又暖。
”(《我想我是海》)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灵活。
如:①“看一看花花世界原来像梦一场,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赢,有人输,到结局还不是一样?”(《朋友别哭》)四个短句把社会上的一些人刻画得十分形象,且简洁利索。
再如:②“……你心中,我最重,悲欢共,生死同……”(《霸王别姬》)短句的使用强化了情绪的紧张与悲痛感,仿佛内心步步紧逼,阵阵抽搐,让人压抑得难以喘息。
还流行一种绕口令式的长句型,大节奏中套着小节奏,长句中包含着短句。
试看《男孩子与女孩子》:“男孩子是风男孩子是雨男孩子粗心大意/男孩子见到女孩子总是炫耀自己/男孩子想叫女孩子喜欢却惹她生气/男孩子不知怎样才好心里总着急……”这样的句式节奏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更适合表现现代男孩的个性。
??????? 4.超常搭配“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除了在句法结构上要符合组合原则外,重要的是要语意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制约。
言语交际中的这么一种特殊现象,即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符合语法规则,则又超出了词语之间的词义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常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词语超常搭配。
”⑶“寺院,金黄色的钟声,将<a name=baidusnap0></a>夕阳</B>击落,野草丛中。
”(《春》)描写黄昏静穆中给人印象最深的钟声,“钟声”是“金黄色”的,在作者的感觉中钟声被夕阳</B>染成了金黄色,而且钟声把夕阳</B>击落了,这本身也是不可能的,但作者十视觉形象金黄色的夕阳</B>和听觉形象的钟声叠加在一起,这样就把黄昏给人的一瞬间感觉立体化和流动化了。
①“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
”(《吐鲁番情歌》?????????②“友情与爱情的边缘上,迷路了一颗心。
”(《初恋》)③“装过了多少希望,装过了多少惆怅,像一张岁月的邮票,背着旧愁新情不断的寻找。
”(《寻找》)④“曾经想起这样的夜里,依然清晰雨中的我和你。
”(《无情的雨无情的你》)⑤“有了你,我体尝到沉默的甜蜜。
”(《眼睛》)⑥“什么时候雨的温柔又来摇醒那沉睡的伤口。
”(《十字路口》)⑦“我把梦撕了一页,不懂明天该怎么写。
”(《撕夜》)⑧“你的微笑,编织了每一个奇妙。
”(《你的微笑》)⑨“恋爱就像放风筝,放纵的爱也会让天空划满伤痕。
”(《太委屈》)⑩“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
”(《父老乡亲》)收获是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它反映了主体原有的知识圈,但“收获”“种下的爱情”就突破了常式的知识圈,那种爱情可以“种下的”,并且可以“收获”。
“迷路”是迷失道路,可以用来比喻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这里用“迷路”来陈述“一颗心”是超常搭配。
“希望”、“惆怅”是不能“装”的,“旧愁”、“新情”是无法“背”的,“装过了多少希望”、“装过了多少惆怅”、“背着旧愁新情”都是超常搭配。
一般地,我们说“……清晰”,而不说“清晰……”歌词“依然清晰雨中的我和你”则一反常规。
“沉默的甜蜜”是一个超常搭配,“甜蜜”是有味的,是通过味觉感知的,“沉默”则是无味的,“无味”和“有味”结合在一起,同样融汇了味觉和其他感觉,言语接受者自然会联想到恋人相对无语时的情景。
“伤口”是沉睡的,似乎世间一切事物都可以烙上人的印记,而人的情性也可以转嫁到一切事物上;虚幻的梦可以像日记一样被撕去一页;形容词“奇妙”名词化了,而且是“微笑”编织成的实实在在的物体;“恋爱”与“放风筝”,“胡子”与“故事”,看似不合理的搭配,却收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词句更生动、更富诗意,别有一番风味。
诸如这样的变异修辞,一般都是由作者对外界所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心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艺术。
梁启超说:“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它令它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感里头,在若干期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
”⑷流行歌曲歌词中异于常规的表达有时可以“占领”听众的心,短暂的陌生感过后便是情感的共鸣。
5.语气词的运用运用口语形式的流行歌曲歌词中多出现语气词,充满生活气息。
如:①“分手也只用了一分钟而已。
”(《他一定很爱你》)“②“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的爬上来,请你们歇歇脚呀……”(《踏浪》)③“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烦恼还那样多吗?”(《祝你平安》)④“走也罢,留也罢,错了吗?(《天涯》)⑤“或者背叛才是体贴的,或者逃避比较容易吧。
”(《伤心太平洋》)语气与感情因素有关,强调或委婉,勉强或夸张,揣测或提醒,迟疑或不满,种种口气都是一种感情的流露。
语气词的运用,既强化了感情的抒发,同时也起到了口语停顿的作用。
口语停顿具有特定的修辞功能⑸。
?? 6.新名词、新观念? 流行歌曲所面对的最广阔的群体是年轻人,年轻人追求时尚,思想观念超前,个性化的歌曲为他们所钟爱。
仅从歌名中就可管窥,《半兽人》、《算你狠》、《看我七十二变》、《老鼠爱大米》、《半糖主义》、《我不是黄蓉》、《男人哭吧不是罪》、《你好毒》、《分手快乐》、《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心》……,瞧瞧这一个个稀奇古怪的歌名,足以让年长者大跌眼镜,可是年轻人却对本群体的“创造发明”津津乐“唱”。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新名词层出不穷,在流行歌曲中可略见一斑①“眼眯成一条线……想睡就睡一天,不理任何人,不上线,不回电。
”(《波斯猫》)②“再也没有纯白的灵魂,自人类堕落为半兽人。
”(《半兽人》)③“沉默加速度,是我的脚步。
”(《加速度》)“回电”,“上线”是进入信息社会后才有的,物理学中的专有名词“加速度”居然也能用在歌词中,至于“半兽人”“半糖主义”是什么,则让人难以理解。
流行歌曲还有一个现象是:许多歌词英汉相杂,而且英文部分往往作为高潮。
如:①“明白每人能取代他曾给我的信赖。
See me I can fly ,I‘m? proud to fly up high。
生命已打开,我要那种精彩。
“(《挥着翅膀的女孩》)②“你是电,你是光。
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you are my supper star”(《Supper Star》)③“I believe ,你还在那里等待。
爱的路,总是充满了祝福。
I believe,你还在把爱深埋……”(《I believe》 ?④“拥抱着你,oh my baby,你看到我在流泪……”(《执着》)⑤“你是我的姐妹,你是我的babei”(《姐妹》)⑥“Come on ,come on again,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
”(《北京人在纽约》)⑦“……It is on my way ,in a coulourful days。
(朴树《Coulourful days》)中国歌曲中偶尔夹杂一两句英文,这是中国人追求个性解放,追求创新,追求时髦的表现,无可厚非。
可外国歌曲为什么不也来一两句汉语呢?以上,我们是从消极修辞的角度对流行歌曲歌词修辞特色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