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集团搬迁及周边改造项目污染场地调查及风险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5.20 KB
- 文档页数:8
化工厂拆迁评估报告尊敬的评估委员会:本次化工厂拆迁评估报告将主要从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在环境影响方面,化工厂作为一个生产化学品的场所,其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周围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其次,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对水体造成污染,降低水质,威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化工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否则可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化工厂的拆迁将大大减轻环境负担,提升周围地区的环境质量。
在社会影响方面,化工厂的拆迁可能会对周边居民和社区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化工厂的废气和废水对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拆迁后将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其次,化工厂的运营噪音和交通流量可能会对周边社区的安宁和交通秩序造成影响,拆迁后将改善社区的居住环境。
此外,杜绝了潜在的化工厂安全事故,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综上所述,化工厂拆迁将改善周边居民和社区的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经济影响方面,化工厂的拆迁可能导致一些就业岗位的减少和经济收入的下降。
化工厂通常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拆迁后失去了这一产业,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结构调整是必然的,化工厂的拆迁也将为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的兴起提供空间。
在拆迁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安置失业工人,提供培训和再就业机会,确保他们的切实利益不受损害。
综上所述,化工厂的拆迁可能会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面影响,但在长期发展中,可以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实现经济转型和提升。
总结起来,化工厂的拆迁将对环境、社会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降低环境污染、保障居民健康、改善居住环境和促进经济转型,拆迁将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化工企业搬迁损失评估报告1. 引言化工企业的搬迁过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设备搬迁、原材料运输、工人安置等。
在此次搬迁过程中,我们对搬迁所导致的损失进行了评估,旨在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搬迁过程2.1 设备搬迁在搬迁过程中,涉及到许多设备的拆卸、搬运和安装。
由于设备通常是化工企业的核心资产,因此可能会遇到以下风险和损失:- 拆卸过程中损坏设备导致停产时间延长;- 运输过程中设备损坏或丢失;- 安装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
2.2 原材料运输化工企业通常需要运输大量的原材料进行生产。
在搬迁过程中,原材料的运输是一项重要任务。
以下是可能导致的损失:- 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受潮、变质等损坏;- 原材料运输车辆交通事故引发损失;- 运输过程中遭遇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等)导致原材料损失。
2.3 工人安置在搬迁过程中,工人的安置是一个重要问题。
以下是可能导致的问题:- 工人拒绝搬迁导致人员流失;- 工人在搬迁过程中的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 新址工人招聘和培训成本。
3. 损失评估方法为了评估搬迁过程中的损失,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数据收集:收集了设备损坏、原材料损失以及工人安置相关数据。
- 专家咨询:请教了化工行业的专家,对各项损失进行估计和分析。
- 经验法:根据过去类似案例的经验,对损失进行估计。
4. 损失评估结果根据相关数据及专家咨询和经验法,我们得出了以下损失评估结果:4.1 设备损失设备拆卸、搬运和安装的整个过程中,预计会有10%的设备损坏,包括设备停工时间和维护费用,估计损失为X万元。
4.2 原材料损失在搬迁过程中,由于运输原材料的风险和不可控因素,预计将有5%的原材料损失,估计损失为Y万元。
4.3 工人安置在搬迁过程中,工人的安置是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工资增加、福利待遇改变等原因,预计将有10%的工人流失,估计导致的损失为Z万元。
5. 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化工企业搬迁将会导致一定的损失。
▲HUANJINGYUFAZHAN231倪玮玮(上海华测品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摘要:以某搬迁或撤离的金属加工厂为例,对其遗留的地块进行场地环境调查及其人群健康风险评估。
结合调查评估的土壤及地下水检测数据,最终确定重金属镉和锑为本场地关注污染物。
根据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结果发现锑和镉的非致癌风险超出人体正常风险水平。
通过计算,关注污染物锑的风险控制值为5.7mg/kg,镉的风险控制值为11.9mg/kg,进而得出本场地目标修复值,为后续场地环境修复做出理论基础。
关键词:搬迁撤离;锑;镉;场地环境调查;健康风险评估中图分类号:X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6-0231-02DOI:10.16647/15-1369/X.2019.06.137Site environmental survey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a former relocation siteNi Weiwei(Center Testing International Pinbiao(Shanghai) Co.,Ltd.,Shanghai 201206,China)Abstract:Site environmental survey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a former relocation site of metal processing.According to soil and groundwater testing data,cadmium and antimony were considered as the concerning contaminant.According to health risk assessment model,it was found that the non-carcinogenic risk of cadmium and antimony were higher than the normal acceptable level of human body.Basing on model calculation formula,the value risk control of antimony was 5.7mg/kg,the value risk control of cadmium was 11.9mg/kg.Besides,target repair value was determined so that it was to lay the groundwork for the environmental repair theory.Keywords:Former relocation;Cadmium;Antimony;Site environmental survey;Health risk assessment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经济发达或快速发展地区的工业企业搬迁呈现普遍的趋势[1]。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一、调查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工业企业搬迁或关闭,遗留下来的场地可能存在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保障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公众健康,需要对这些场地进行环境调查,以评估其污染状况和环境风险。
二、调查目的1、确定场地内是否存在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
2、评估污染物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
3、为场地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环境保护建议。
三、调查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
2、国家和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3、行业规范和技术导则,如《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等。
四、调查范围1、场地的边界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包括可能受到场地污染影响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介质。
2、对于历史上存在污染源或污染扩散途径的区域,应适当扩大调查范围。
五、调查内容1、土壤调查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分析常见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
测定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如 pH 值、含水率、容重等。
2、地下水调查布设监测井,采集地下水样品,检测污染物指标。
测量地下水位、水温、流向等水文参数。
3、地表水调查对场地内及周边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进行采样分析。
监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等。
4、污染源调查调查场地内原有的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使用情况。
了解可能的污染物排放途径和处理方式。
5、周边环境调查调查场地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居民分布情况。
收集周边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六、调查方法1、资料收集收集场地的历史资料,包括土地使用情况、企业生产记录、环保审批文件等。
收集周边区域的环境资料,如地质、水文、气象等。
2、现场踏勘对场地进行实地勘察,观察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情况。
检查可能存在污染的区域,如废渣堆放场、废水排放口等。
3、采样分析根据调查方案确定的采样点和采样深度,采集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样品。
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认可的分析方法。
上海某场地环境情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摘要:大量工矿企业因城市功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中心城区搬迁至郊区或工业园区,其遗留下来的工业场地因时间久远、技术落后、企业环保意识单薄和早期监管不力等原因往往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情况,给人体健康和后续发展带来隐患。
本文以上海某场地作为案例依托,从污染场地初步调查、详细调查、风险评估三方面讨论,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场地的调查与评估提供借鉴。
关键词:场地调查;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大量工业企业从中心城区转移至郊区或工业园区,原纺织、钢铁、煤炭等企业土地性质根据规划发生变化,由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或住宅用地等[1]。
上海现代工业发展历史较长,早期企业经营发展时环保意识淡薄,所使用设备大多为高污染高能耗,同时也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导致其土壤以及地下水存在遭受污染的风险,如不及时针对搬迁后遗留的工业废弃场地进行调查、评估和治理,则可能对为未来使用该场地的人群带来健康风险,同时周边环境和人体也面临污染转移带来的风险[2-3]。
针对工矿企业遗留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问题,2021年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等工作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沪环规[2021]4号)中明确提出了土地使用权人或土壤污染负责人应在用途变更前或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时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4-5]。
本文就上海某纺织厂遗留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作为案例,浅谈污染场地的环境调查方法和风险评估方式,为污染场地的调查与评估提供借鉴。
1、场地概况该场地曾作为工业用地,时间跨度近百年,现拟将场地规划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属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建设用地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为第二类用地。
城市老化工企业整体搬迁规划环评的关键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老化工企业整体搬迁规划环评是当前城市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老化的工业企业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针对这些老化工企业进行整体搬迁规划和环境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在城市老化工企业整体搬迁规划中,要考虑到的问题包括规划范围的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保护措施、社会影响评估以及风险分析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关键问题,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搬迁规划,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围绕以上关键问题展开讨论,旨在为城市老化工企业整体搬迁规划环境评价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意义城市老化工企业整体搬迁规划环评的关键问题涉及到了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许多老化工企业在城市中心地带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进行整体搬迁规划。
这项工作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城市转型升级。
老化工企业的整体搬迁能够有效减少城市污染源和安全隐患,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保护生态环境。
老化工企业通常伴随着重金属污染、废水废气排放等环境问题,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进行整体搬迁规划环评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
通过整体搬迁规划环评,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就业和经济发展,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对城市老化工企业整体搬迁规划环评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
只有深入探讨各个环节的关键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 正文2.1 规划范围确定规划范围确定是城市老化工企业整体搬迁规划环评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确定规划范围时,需要考虑到整体搬迁的影响范围,包括搬迁区域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京谷燃化有限公司搬迁工程(装置区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二○一○年九月一、项目简述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京谷燃化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液化石油气,散装有机化学品和部分油品的转运、仓储,以及储罐租赁业务。
公司原址位于老市区与新市区连接地带,根据大连市统一规划和发展要求,公司择址搬迁改造势在必行。
公司经多次调查研究,选址方案论证,最终确定将公司搬迁至松木岛化工园区内。
搬迁工程总投资13807万元,建设LPG罐区、油品罐区、化学品罐区及配套工程,总库容为4.15×104m3。
工程搬迁前后物流总量不变,仍为170万t/a,其中:油品90万t/a,化学品40万t/a,液化石油气40万t/a。
项目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图如下:二、拟开发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调查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特征污染物苯的2个监测点一小时平均浓度的检出范围在0.0002~0.0027mg/m3之间,最大值占相应标准的0.11%;非甲烷总烃2个监测点一小时平均浓度的检出范围在0.62~0.71mg/m3之间,最大值占相应标准的17.75%。
(2)土壤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限值。
三、搬迁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1)废气搬迁工程运营期间废气主要来自油品/化学品装卸作业、输油作业以及油品/化学品储存过程中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和有机废气。
其中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The Formula Not In Table t/a,经油气回收装置处理后,排放量为6.63t/a;有机废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产生量分别为 2.5t/a、1.25 t/a、1.25 t/a,经油气回收装置处理后排放量分别为1.03 t/a、0. 515 t/a、0.515t/a。
(2)废水根据废水的来源与性质,本工程产生的废水包括含油废水、含化学品废水、循环水排污水和生活污水。
重庆市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目录前言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在重庆三峡库移民、成立直辖市的大好机遇下,工业、城市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重庆主城区内原有企业已严重影响城市发展。
根据重庆市总体发展规划,主城区工业实行“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要求,在“十五”期间已有许多企业通过关闭、破产、异地迁建等途径陆续迁出主城区。
“十一五”期间在“十五”基础上搬迁重庆主城区剩余数十家工业企业。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搬迁企业原址拟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按土地所在区位置,分别规划为居住区、商业区、城市公共建设区等重庆主城区原有企业建成时间早,因历史原因,各企业虽通过环境保护技术改造等,但“跑、冒、滴、漏”等造成生产场地土壤不同程度的污染。
对企业搬迁后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可能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企业原有污染使土地的利用途径受到影响,做好搬迁企业原有场址是否受到污染,受污染后场址的修复显得极为重要。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抽出专项目资金,拟对重庆市搬迁企业原厂址进行风险评估,对搬迁企业场地的作用提出科学化的建议与意见,为政府有关部门对场地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重庆汇凯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凯厂”)是机械部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专业从事各类透平压缩机、离心制冷机和各类风机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为了振兴重庆机械制造业,使之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也为了加速推进重庆主城区城市建设发展,遵循“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汇凯厂决定整体搬迁至南岸区茶园新区。
由于汇凯厂在现厂址进行了四十多年的生产活动,产生的污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可能对场地造成污染。
而汇凯厂搬迁后场址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为保障人群健康,作好场区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十分必要。
大化集团搬迁及周边改造项目污染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简本)委托单位:大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日期:2018 年06 月一、项目背景大连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化集团”)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始建于1933 年,场地搬迁总面积为335 万m2。
大化集团是一家大型集团化企业,由8 个全资子公司、3 个控股公司及17 个参股公司组成,主要下属企业包括大连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成氨厂、大化集团大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硝铵厂、大化集团大连博尔化工有限公司和大连油漆厂等。
2008 年,大化集团与政府相关部门签订补偿协议后实施了搬迁工作,后续规划为梭鱼湾商务区。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2016 年8 月29 日),2016 年7 月,大连市政府领导赴钻石海湾调研,经研究决定,市政府批注:大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污染土壤调查工作的主体单位;由钻石湾办公室代表市政府履行对原大化厂区污染土壤调查和修复的职责;钻石湾学校周边等污染土壤修复费用列入政府投资计划,市财政局根据工程进度拨付资金。
为查明和消除场地中残留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满足场地后续开发的要求,需对原大化集团所处地块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与风险评估,确定可能或潜在的污染区域、污染物构成以及污染程度,为该场地的科学管理及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实施等提供依据。
因此,2018 年2 月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场地调查单位)接受大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原大化集团所处地块部分区域进行较为全面的场地调查工作,现场采集土壤样品和地下水等样品,基本查明了场地内是否存在污染以及潜在的污染物种类,以及评估污染物对于场地未来人体的健康风险。
结合场地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初步修复建议。
根据规划要求,本项目场地未来拟规划为住宅用地。
因此,本项目场地的风险评估工作按照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环保部HJ25.3-2014)规定的以住宅用地为代表的敏感用地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
二、场地环境调查(一) 工作量统计(二) 初步土壤/地下水调查结果(1)初步调查阶段布设各类采样点487 个,包括413 个土壤点位(含6 个对照点),地下水采样点50 个,土工采样点24 个。
采集各类样品1958 个,其中土壤样品1843 个,对照点样品20 个,地下水样品53 组,土工样品42 个;(2)全厂区共检出污染物128 种,涵盖硫化物、氨氮、重金属、VOCs、SVOCs、有机磷/有机氯农药、TPH 等。
超标污染物51 种,包括无机检测指标2 种(硫化物、氨氮),重金属(10 种)(Cu、Cr、Ni、Zn、Sb、Pb、Cd、As、Se、Hg),SVOCs 类27种,VOCs 类10 种和TPH 2 种。
A、B、C 三个区超标污染物种类如下:A 区域超标污染物38 种,包括无机检测指标2 种、重金属9 种、TPH 1 种、SVOCs 20 种、VOCs 6 种;B 区域超标污染物34 种,包括无机检测指标1 种、重金属6 种、TPH 1 种、SVOCs 20 种、VOCs 6 种;C 区域超标污染物44 种,包括无机检测指标2 种、重金属9 种、TPH 1 种、VOCs 5 种、SVOCs 27 种;另外,厂区土壤的常规检测指标pH 也存在一定情况异常。
(3)初步调查阶段共布设地下水监测井50 口,采集地下水样品53 组(含平行样)。
地下水中检出污染物29 种,超标污染物7 种,分别为重金属镍、锑、砷、氨氮、硫化物、1,2,4,-三甲苯和石油烃(C>16)。
(4)经初步调查分析,调查区域范围内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需开展详细调查工作,以明确场区范围内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对人体的风险情况及修复范围和方量,为场地后续开发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三) 详细土壤/地下水调查结果(1)详细调查阶段布设各类采样点641 个,其中包括563 个土壤点位,地下水采样点40 个,浸出样品30 个,海洋沉积物采样点8 个。
采集各类样品2779 个,其中土壤样品2699 个(含实验室间质控92 个),地下水样品42 组,场内固废浸出样品30 个,海洋沉积物样品8 个。
(2)详细调查区域同初步调查,分为A、B、C 三个区,结合初步调查结果,其超标污染物分类情况如下:全厂区域超标污染物59 种,包括无机检测指标3 种、重金属10 种、TPH 2 种、SVOCs 30 种、VOCs 14 种;A 区域超标污染物42 种,包括无机检测指标2 种、重金属9 种、TPH 1 种、SVOCs 21 种、VOCs 9 种;B 区域超标污染物40 种,包括无机检测指标2 种、重金属9 种、TPH 1 种、SVOCs 18 种、VOCs 10 种;C 区域超标污染物50 种,包括无机检测指标3 种、重金属9 种、TPH 2 种、SVOCs 29 种、VOCs 7 种;另外,厂区土壤的常规检测指标pH 也存在一定情况异常。
(3)详细调查阶段共布设地下水监测井40 口,采集地下水样品42 组,检测指标为重金属、VOCs、SVOCs、氨氮、有机磷/有机氯、地下水pH 等。
结合初步调查结果,确定场地地下水中有46 种物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检出,有10 种物质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分别为重金属镍、锑、砷、汞、氨氮、硫化物、苊、二苯并呋喃、1,2,4-三甲苯和石油烃。
其中砷、氨氮和硫化物超标率较高,砷的超标率最高,为69.4%。
另外,场区范围内地下水pH 值偏高,普遍呈碱性。
(四) 海洋沉积物调查结果完成海洋沉积物采样点8 个,采集样品8 组,测试指标包括铜、铅、镉、锌、铬、砷、硫化物、总汞、有机碳,共得到数据72 个。
9 种物质的检出率都为100%。
存在超标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邻近西南填海区南部的5#、6#、7#、8#点位周边区域和储运公司码头的1#点位周边区域。
重点关注的污染物为铜、铅、锌、铬、砷、硫化物、总汞和有机碳。
(五) 场内废渣调查结果通过场地调查过程中对场地填埋的各类废渣的总方量进行了初步的估算。
根据现场钻探点位土质分布情况,发现场内废渣分布范围较广,废渣厚度较深。
初步估计填埋的废渣的方量在800~900 万方左右。
建议在场地后续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对场内废渣进行进一步的范围划分,并根据场地西南侧和东侧海岸线附近已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场地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 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场地水文地质调查开展地下水水位实时动态监测、微水试验和抽水试验等现场工作。
在此基础上,建立地下水运移模型,开展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拟工作。
结果如下:场地地下水最主要的来源为远处的大量淡水补给,由节理裂隙发育良好的石灰岩进入场地。
地下水水位高于海水水位,由地下水补给海水。
场地靠近海洋的区域有少量的海水补给影响边缘地下水动态。
西侧的地下水有河沟水影响,海水影响微弱。
远处的淡水补给的量是十分丰富的,导致地下水水位短期内无任何变化。
但压力变化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压的变化明显,影响到井水中的总压力。
进一步从侧面证实地下水稳定性高,补给水量大。
地下水模型在本次场地水文地质调查中得到了应用,结合实际调查信息,可知地下水源源不断地补给海水,带动部分污染物质进入海水,地下水起到了洗刷污染物的作用。
但由于土壤空隙中的毛细力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土壤化学元素对污染物的化学键作用等,还是会有大量的污染物留在土壤中,再加上不均匀的水文地质参数,导致局部污染物异常聚集。
场地中大部分地下水来源于远郊地下水补给,影响整个场地,且补给充足,南部小部分地下水来源于海水补给。
西部更小的一部分来源于河水补给。
三、场地风险评估(一) 土壤风险评估结果对场地内两种情景下分别开展了风险评估工作。
情景一为场地全开挖情景,情景二为场地仅开挖到6m,6m 以下部分不扰动。
(1)情景一场地风险评价结论场内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31 种关注污染物中有26 种超过可接受水平,包括重金属3 种,主要包括砷、镉、镍;VOCs 类污染物10 种,包括苯、乙苯、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溴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2-二溴乙烷、四氯化碳、1,2,3-三氯丙烷、氯仿;SVOCs 类污染物11 种,包括五氯酚、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己酯)、2,4-二硝基甲苯、六氯苯,石油烃2 种(<C16 和>C16)。
(2)情景二场地风险评价结论对场内土壤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31 种关注污染物中有22 种具有健康风险,包括重金属2 种(镉、砷)、VOCs 10 种(苯、乙苯、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溴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2-二溴乙烷、四氯化碳、1,2,3-三氯丙烷、氯仿)、SVOCs 8 种(五氯酚、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六氯苯)、石油烃2 种(<C16 和>C16)。
(3)Pb 的风险评估结论由于重金属Pb 健康风险评估没有对应的毒理参数,且其暴露途径与模型不同于一般污染物,因此风险评估采用单独的评价方式——血铅(blood lead)浓度评价方式。
本场地最大铅浓度值为331mg/kg,部分层区的铅浓度值高于该修复行动值(331 mg/kg),健康风险水平超过了可接受范围,需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修复目标值,采取必要的风险管理手段。
(二) 地下水风险评估结果本场地地下水中存在超标的污染物共计10 种,包括重金属镍、锑、砷、汞 4 种;无机物氨氮和硫化物 2 种;挥发、半挥发类有机物二苯并呋喃、苊、1,2,4-三甲苯 3 种;TPH(C>16)1 种。
由于硫化物和氨氮无相关的理化毒性参数,故本次风险评估未对地下水中硫化物和氨氮的污染风险进行分析。
可以开展地下水风险评估的超标污染物为镍、锑、砷、汞、二苯并呋喃、苊、C>16,共7 种。
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7 中地下水超标污染物都不存在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对人体的健康不存在风险。
但由于地下水中砷、硫化物和氨氮检出率和超标率较高,故建议结合相关筛选标准作为地下水修复的建议目标值,同时采取相关风险管控的措施。
四、场地修复范围及方量(1)土壤中需要修复的污染物进行各污染土层叠加,最终求得在情景一场地各层全开挖情况下,全厂区需要修复的土壤总方量为18904544m3。
在情景二即场地6m 以上全开挖,6m 以下保持现状情景下,全厂区需要修复的土壤总方量为12060840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