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字表中的象形字
- 格式:doc
- 大小:839.00 KB
- 文档页数:19
五十个常见象形字在汉字中,有很多象形字。
这些字的形状和含义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它们的形状来猜测它们的意思。
下面是五十个常见的象形字:1. 人:表示人的形状。
2. 日:表示太阳的形状。
3. 月:表示月亮的形状。
4. 山:表示山的形状。
5. 水:表示水的形状。
6. 火:表示火的形状。
7. 石:表示石头的形状。
8. 木:表示树木的形状。
9. 禾:表示禾苗的形状。
10. 口:表示口的形状。
11. 手:表示手的形状。
12. 目:表示眼睛的形状。
13. 耳:表示耳朵的形状。
14. 心:表示心脏的形状。
15. 车:表示车辆的形状。
16. 鱼:表示鱼的形状。
17. 鸟:表示鸟的形状。
18. 老:表示古老的形状。
19. 头:表示头部的形状。
20. 直:表示直的形状。
21. 行:表示行走的形状。
22. 弓:表示弓的形状。
23. 张:表示张开的形状。
24. 尺:表示尺子的形状。
25. 明:表示明亮的形状。
26. 门:表示门的形状。
27. 快:表示快速的形状。
28. 小:表示小的形状。
29. 大:表示大的形状。
30. 父:表示父亲的形状。
31. 母:表示母亲的形状。
32. 天:表示天空的形状。
33. 土:表示土地的形状。
34. 子:表示孩子的形状。
35. 木:表示木头的形状。
36. 本:表示根的形状。
37. 花:表示花的形状。
38. 百:表示一百的形状。
39. 书:表示书本的形状。
40. 四:表示四个的形状。
41. 文:表示文字的形状。
42. 草:表示草的形状。
43. 牛:表示牛的形状。
44. 羊:表示羊的形状。
45. 犬:表示狗的形状。
46. 爱:表示爱的形状。
47. 鸟:表示鸟的形状。
48. 龙:表示龙的形状。
49. 子:表示子女的形状。
50. 元:表示一的形状。
以上是五十个常见的象形字。
它们的形状可以让我们很快地了解它们的意义。
通过学习更多的象形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形成和演变。
象形字对照表什么是象形字?象形字是一种文字形式,最早出现在古代文明中,通过简单的图形表达事物的形状、特征或含义。
因为图形与物象相似,所以被称为“象形字”。
象形字是人类文字发展的里程碑,它帮助人们记录和传递信息,有助于人们交流和理解。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象形字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汉字中看到一些古代象形字的影子。
象形字对照表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象形字对照表,帮助你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构造。
1.日:表示太阳升起的形状,用来表示太阳或光明。
2.月:表示月亮的形状,用来表示月亮或时间的单位。
3.山:表示山的形状,用来表示山脉或高地。
4.水:表示流动的水的形状,用来表示水或液体。
5.火:表示火焰的形状,用来表示火或热。
6.木:表示树木的形状,用来表示木材或森林。
7.石:表示岩石的形状,用来表示石头或矿物。
8.口:表示嘴巴的形状,用来表示口音或言语。
9.手:表示手的形状,用来表示手工或操纵。
10.目:表示眼睛的形状,用来表示视觉或观察。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象形字,汉字中还有很多字都源于古代的象形字。
通过对比图形和含义,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汉字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象形字与现代汉字的关系虽然现代汉字的形状和意义可能跟其象形字形式大不相同,但是通过学习古代象形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现代汉字的构造和含义。
古代的象形字是汉字发展的基础,现代汉字则是在古代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和演变而来。
通过学习象形字,我们可以看到汉字的形成逻辑和规律,了解一个汉字的构造方式。
同时,了解象形字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汉字。
因为象形字的形状和所表达的事物或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这种关联可以辅助我们记忆汉字的形状和意义。
结语象形字是汉字的起源,它是人类文字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了解和学习象形字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汉字,还能让我们更加欣赏汉字的美丽和智慧。
希望本篇「象形字对照表」能够帮助读者对汉字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18象形字汇集一、由自然物造出的象形字⒈由天然物造出的象形字日rì→日;月yuè→月;夕xī→夕;山shān →山;丘qiū→→丘;石shí→→石;穴xué→穴;雨yǔ→→雨;水shuǐ→水;川chuān →川;泉quán→→泉;原yuán →→原;回huí→→回。
气qì→→气;火huǒ→火;电diàn →电;申shēn →申。
⒉由植物及器官造出的象形字才cái →才;禾hé→→禾;个ɡè→个;木mù→→木;干ɡān →→干;竹zhú→→竹;不bù→→不;帝dì→帝;朵duǒ→→朵;啇dì→啇;豆dòu →豆;果ɡuǒ→果;瓜ɡuā→→瓜;穆mù→穆。
才cái →→才;大dà→大;丁dīnɡ→丁;人rén →人;立lì→立;了liǎo →→了;农nónɡ→农;女nǚ→→女;尸shī→→尸;巳sì→→巳;小xiǎo →→小;夭yāo →→夭。
尤yóu →→仧→尤;子zǐ→子;⒋由头及头部器官造出的象形字首shǒu→首。
面miàn →面。
臣chén →→臣;而ér →→而;耳ěr →耳;口kǒu→口;目mù→→目;页yè→页;曰yuē→曰;自zì→→自;⒌由人体其他器官造出的象形八bā→八。
尺chǐ→→尺;歹dǎi →→歹;二èr→二;母mǔ→→母;乃nǎi →→乃;肉ròu →肉;三sān→三。
士shì→→士;手shǒu →手;心xīn →→心;丫yā→丫。
牙yá(→)→牙。
一yī→一;止zhǐ→→→止;爪zhuǎ→爪;足zú→→足。
古代人分析汉字,归纳出了六种条例,这就是六书,即汉字的六种构成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我们所说的造字法主要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转注和假借一般说是用字法。
象形是用线条来描画实物形状的造字法。
例如:“
(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
(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
(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常见的象形字
手、牙、象、目、耳、牛、羊、
羽、龙、马、禾、竹、门、刀、
弓、册、山、水、川、日、月、
人、口、云、井、火、田、雨。
附:八十个常见的象形字图文解读。
八十个常见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指一种通过形状模仿物体或事物外形的文字。
在中国古代,象形文字起源于先民们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和描绘,是汉字体系中的一部分。
以下是八十个常见的象形文字:1. 日:太阳的形状。
2. 月:月亮的形状。
3. 水:水流的形状。
4. 火:火焰的形状。
5. 山:山脉的形状。
6. 田:农田的形状。
7. 目:眼睛的形状。
8. 口:嘴巴的形状。
9. 手:手掌的形状。
10. 足:脚的形状。
11. 石:石头的形状。
12. 木:树木的形状。
13. 人:人的形状。
14. 又:手的形状。
15. 耳:耳朵的形状。
16. 目:眼睛的形状。
17. 口:嘴巴的形状。
18. 刀:刀的形状。
19. 山:山脉的形状。
20. 羊:羊的形状。
21. 鱼:鱼的形状。
22. 鸟:鸟的形状。
23. 马:马的形状。
24. 犬:狗的形状。
25. 羽:羽毛的形状。
26. 虍:虎的形状。
27. 豕:猪的形状。
28. 冖:覆盖的形状。
29. 力:力量的形状。
30. 鸟:鸟的形状。
31. 米:米粒的形状。
32. 花:花的形状。
33. 马:马的形状。
34. 虍:虎的形状。
35. 鸟:鸟的形状。
36. 水:水流的形状。
37. 為:人的形状。
38. 木:树木的形状。
39. 石:石头的形状。
40. 又:手的形状。
41. 脚:脚的形状。
42. 手:手掌的形状。
43. 日:太阳的形状。
44. 口:嘴巴的形状。
45. 山:山脉的形状。
46. 石:石头的形状。
47. 田:农田的形状。
48. 水:水流的形状。
49. 火:火焰的形状。
50. 月:月亮的形状。
51. 木:树木的形状。
52. 又:手的形状。
53. 耳:耳朵的形状。
54. 目:眼睛的形状。
55. 口:嘴巴的形状。
56. 刀:刀的形状。
57. 山:山脉的形状。
58. 羊:羊的形状。
59. 鱼:鱼的形状。
60. 鸟:鸟的形状。
61. 马:马的形状。
62. 犬:狗的形状。
63. 羽:羽毛的形状。
64. 虍:虎的形状。
36个象形字的演变过程象形字是汉字中最早的一类字,它们的形态直接模拟了它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特征或动作。
这些象形字数量众多,其中一些字的形态演变过程十分有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36个象形字的演变过程。
1. 人:最早的人字形状像个俯身弯腰的人,后来变成了两条腿和一条身体的形态。
2. 口:最早的口字形状像嘴唇,后来变成了一个方形。
3. 目:最早的目字形状像眼睛,后来变成了一个长方形,并加上了一条横线。
4. 日:最早的日字形状为一条横线和一条竖线交汇,后来变成了一圆圈。
5. 月:最早的月字形状为半圆形,后来变成了圆形。
6. 木:最早的木字形状像树干,后来变成了立体的方形。
7. 石:最早的石字形状像石头,后来变成了一个长方形,并加上了一条横线。
8. 鱼:最早的鱼字形状像一个鱼骨头,后来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鱼形。
9. 鸟:最早的鸟字形状像一个正在飞翔的鸟,后来变成了两个翅膀和一个身体的形态。
10. 马:最早的马字形状像一匹奔跑的马,后来变成了两条腿和一个身体的形态。
11. 牛:最早的牛字形状像一头站立的牛,后来变成了一个立体的方形。
12. 犬:最早的犬字形状像一只蹲着的狗,后来变成了两条腿和一个身体的形态。
13. 象:最早的象字形状像一只站立的大象,后来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14. 龙:最早的龙字形状像一条弯曲的蛇,后来变成了一个有头有尾的龙形。
15. 羊:最早的羊字形状像一只站立的羊,后来变成了一个立体的方形。
16. 鸡:最早的鸡字形状像一只正在啄食的鸡,后来变成了两个腿和一个身体的形态。
17. 狮:最早的狮字形状像一只站立的狮子,后来变成了一个立体的方形。
18. 虎:最早的虎字形状像一只站立的老虎,后来变成了两条腿和一个身体的形态。
19. 猪:最早的猪字形状像一只站立的猪,后来变成了一个立体的方形。
20. 狼:最早的狼字形状像一只站立的狼,后来变成了两个腿和一个身体的形态。
21. 蝴蝶:最早的蝴蝶字形状像一个展开的蝴蝶翅膀,后来变成了一个翅膀和一个身体的形态。
生字表中的象形字(米、白、田、也、长、山、出、飞、马、鸟)——米象形,甲骨文字形。
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
“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
一、字形演变二、字义①本义: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
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②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③姓。
1)关于米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隋唐时,西域有一个米国(在现在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萨马尔汗的西南),是农牧业国家。
当时常有米国人来中原定居,他们以国名为姓氏,后来就形成米氏。
源自芈姓,宋米芾自称是先秦时楚国后裔,本姓芈,后改为同音字米。
(《姓氏考略》)三、说文解字:说文原文:粟實也。
象禾實之形。
凡米之屬皆从米。
徐铉反切:莫禮切。
——白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
看字形,“白”字就像是燃烧的蜡烛,中间是烛心,周围是火焰。
古文中,太阳的光就叫“白”,现在这个意义多体现在以“白”字为偏旁的汉字中,如:皓、皎、皙等汉字。
因此,其本意就是“明亮”“清楚”“白色”。
“不白之冤”中的“白”就是“清楚”的意思了。
“白色”也为常用义。
一、字形演变二、字义①本义:白颜色②古时罚酒用的酒杯。
也泛指酒杯③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④地方话。
如:苏白⑤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⑥姓白起,小竖子耳。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⑦清楚,明白;表明;说明⑧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
白说。
三、说文解字【卷七】【白部】白西方色也。
陰用事,物色白。
从入合二。
二,陰數。
凡白之屬皆从白。
,古文白。
㫄陌切〖注〗,《字彙補》古文白。
(白zì)此亦自字也。
省自者,詞言之气,从鼻出,與口相助也。
凡白之屬皆从白。
疾二切。
——田象形。
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
“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
常见象形字常见象形字:动物:牛羊马鱼龟象虎鹿鸟自然:月雨泉瓜水日山水田井禾米木火丘果川雷贝申气竹人体:人口丫目女手首子又心耳眉血臣自器物:车舟伞弓页门皿网刀其他:凹凸大佳乌来止几斤主蜀欠止戈升万宀首:甲骨文象人头侧视形。
金文则突出一个眼睛,以代表整个面部,上加一层头皮几根头发,以示头盖。
臣:甲骨文象竖目形。
字形画顺服的奴隶俯身时的一只眼睛,本义指奴隶。
又:甲骨文象右手形。
申:甲骨文、战国玺印文象闪电形,本义是电。
眉:甲骨文、金文、小篆象眼目上的眉毛形。
果:甲骨文象树上结有果实形。
小篆将甲骨文上的三个果实省为一个,同时加上饰画“十”。
血:甲骨文象用牲血祭祀时盛在器皿中的血滴形。
雷:甲骨文象闪电中发出雷声形。
金文加形符雨成形声字。
小篆是一个声符被部分省略的形声字。
常见指事字:上下中一二三朱甘本末刃卡甩曰寸亦丹旦匈父母王引身匈立彭会意字的特点: 1. 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
2. 偏旁都是形符,即表义的偏旁。
常见会意字:名词:武森林雀光宗男步朋北岩妇事东孙李杏包灶晶炙集兵众友形容词:明益香磊仨劣歪冤碧好炎嵩安动词:休取涉祭吠弄祝看出析信伐比使闯采焚获删戒耸奋从监宿弃虚词:如即既及为甦奮矗光:明也,火在几上,光明意也。
炙:炙肉也,肉在火上。
?闖:馬出門貌,馬在門中。
采:禾成秀,人所收者也。
?東:日在木中。
集:群鳥在木上也。
奮:鳥張毛羽自奮奮也。
兵:械也,廾持斤并力貌。
?从:甲骨文从二人相随,本义是相听从。
北:以一左一右背对着的二人表示背离。
本义是背离。
作北方讲,是字形的假借。
简化字中的会意字:宝寶笔筆尘塵泪淚灭滅。
生字表中的象形字(米、白、田、也、长、山、出、飞、马、鸟)——米象形,甲骨文字形。
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
“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
一、字形演变二、字义①本义: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
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②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③姓。
1)关于米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隋唐时,西域有一个米国(在现在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萨马尔汗的西南),是农牧业国家。
当时常有米国人来中原定居,他们以国名为姓氏,后来就形成米氏。
源自芈姓,宋米芾自称是先秦时楚国后裔,本姓芈,后改为同音字米。
(《姓氏考略》)三、说文解字:说文原文:粟實也。
象禾實之形。
凡米之屬皆从米。
徐铉反切:莫禮切。
——白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
看字形,“白”字就像是燃烧的蜡烛,中间是烛心,周围是火焰。
古文中,太阳的光就叫“白”,现在这个意义多体现在以“白”字为偏旁的汉字中,如:皓、皎、皙等汉字。
因此,其本意就是“明亮”“清楚”“白色”。
“不白之冤”中的“白”就是“清楚”的意思了。
“白色”也为常用义。
一、字形演变二、字义①本义:白颜色②古时罚酒用的酒杯。
也泛指酒杯③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④地方话。
如:苏白⑤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⑥姓白起,小竖子耳。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⑦清楚,明白;表明;说明⑧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
白说。
三、说文解字【卷七】【白部】白西方色也。
陰用事,物色白。
从入合二。
二,陰數。
凡白之屬皆从白。
,古文白。
㫄陌切〖注〗,《字彙補》古文白。
(白 zì)此亦自字也。
省自者,詞言之气,从鼻出,與口相助也。
凡白之屬皆从白。
疾二切。
——田象形。
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
“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
)一、字形演变二、字义①本义,名词:阡陌纵横的农耕之地。
(田地田埂田垄田亩田野)②名词:分块作业的天然气场地。
(煤田气田盐田油田)③动词:打猎。
(假借义,本义是“畋”)田猎不敢盘于游田。
——《书•无逸》叔于田。
——《诗•郑风•大叔于田》宣子田于首山。
——《左传•宣公二年》三、说文解字田,甲骨文在一大片垄亩上画出三横三纵的九个方格,表示阡(竖线代表纵向田埂)陌(横线代表横向田埂)纵横的无数井田。
有的甲骨文像畸形的地亩。
有的甲骨文将甲骨文字形中阡陌(无数的纵横田埂)简化为一纵一横。
——也象形(“虫”与“也”同源。
古代“虫”、“也”通用)一、字形演变二、字义①本义,动词:蛇性贪婪,无所不吞。
本义消失②副词:同样地,并列地。
(也罢也当也该也许也好)③助词:表示并列、让步关系,表示停顿、强调、疑问语气。
/ 之乎者也三、说文解字“它”与“虫”、“也”同源,都是“蛇”的本字,后分化。
也,甲骨文像头尖、身长的蛇。
有的甲骨文、将蛇头写成“箭号”或棱形的“大头”。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头”形状变形成变“大腹”。
有的金文则在蛇的“大腹”部位加一竖指事符号,表示蛇腹中中的吞噬物,强调蛇腹神奇的弹性与消化能力,突出“蛇吞象”的贪婪与可怕。
篆文在金文字形的基础上大大变形,淡化了蛇腹形象。
隶书隐约还保留蛇头、蛇身的形象,有的隶书变形后蛇形尽失。
——长象形字,有的甲骨文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人,一横是指事符号,像发簪;有的在头发飘散的基础上“又”,表示右手在抓,极像拄杖的老人。
一、字形演变二、字义①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zh ǎng。
本义只见于古文长先而少从。
——《庄子》长,老也。
——《广雅》②形容词:年老的,年纪大的 zhǎng。
(长辈长者长老)③动词:发育,发展,变化,增加 zhǎng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诗•小雅•蓼莪》④动词:滋生,萌生,萌发 zhǎng。
(长草长豆长脑袋长尾巴长眼睛) ⑤形容词:同辈中排行第一的,最大的zhǎng。
(长女长兄长子)⑥名词:一把手,领导 zhǎng。
⑦形容词:有优势的,出众的 cháng。
(长处长项)⑧形容词:时间久的 cháng。
⑨副词:久久地 cháng。
(长安长眠长别长辞长吁短叹长治久安 )⑩形容词:距离大的,遥远的 cháng。
(长鞭长度长短)三、说文解字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
造字本义: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金文突出了人的头上飘飘的头发和拄杖的手。
——山象形。
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
“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一、字形演变二、字义①本义,名词:起伏叠嶂的峰岭。
(山丘山冈山地山林)山,土有石而高。
——《说文》②名词:形状如峰高耸的东西。
(冰山云山)③形容词:巨大的,巨量的。
(山盟海誓人山人海)三、说文解字山,甲骨文像遥望中起伏连绵的群峰的线描,有三(众多)座峰头。
金文写成剪影。
有的金文将三个峰头写成三个短竖,淡化峰尖形象。
篆文保留中间一座峰岭的象形特征。
隶书完全失去峰岭形象。
两峰相连、或零散不成方向的小山叫“丘”,众峰(三峰)相连、形成一定走向的群峰叫“山”。
——出象形。
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
一、字形演变二、字义①本义:长出出,进也。
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说文》。
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礼记·月令·季春》万物出乎震。
——《易·说卦》②引申为出入的“出”。
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
——《书·顾命》出自北门。
——《诗·邶风·北门》③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④出现;显露⑤生产;产生⑥指军队出动。
如:出卒、出陈、出旅三、说文解字【卷六】【出部】進也。
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
凡出之屬皆从出。
尺律切——飞象形。
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
本义:鸟飞)一、字形演变一、字义①本义,动词:鸟儿利用气压、气流凌空而行。
(飞腾飞翔飞行飞旋飞扬飞鸟飞黄腾达)飛,鸟翥也。
象张翼之形。
——《说文》②动词:以极快速度在空中运动。
(飞溅飞散飞镖飞盘飞机飞轮飞沙走石流言飞语)③副词:极快地,超越空间地。
(飞驰飞逝飞跃飞涨飞吻)三、说文解字飛,金文像鸟儿振动双翅的样子。
籀文字形画出翔鸟的完整形象,鸟头鸟身和振翔的双翅。
篆文将籀文的鸟头鸟身简化成。
有的篆文省去表示鸟头鸟身的,并将双翅简化成,突出鸟儿双翅振翔的样子。
隶书对篆文有所变形。
正体楷书承续隶书字形。
俗体楷书在篆文字形基础上省去其中一羽。
高度简化、同时又高度保持字形的原始象形特征,这是汉字简化的最高理想。
“飞”是鸟儿振翅翱翔,“翱”、“翔”、“翻”、“翩”是对“飞”的不同姿态的具体描绘。
——马象形。
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
“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家畜名)一、字形演变二、字义①本义,名词:善跑的力畜。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
骏~。
~到成功。
~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②形容词:大的(口语)马蜂马勺马桶③姓三、说文解字馬,甲骨文是长脸、大眼、鬃毛飞扬、长尾有蹄的动物形象。
有的甲骨文用大眼借代口、眼、耳构成的头部。
造字本义:善跑的力畜。
金文简化字形。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籀文将甲骨文的马头、马足变形,同时强调马鬃形象。
隶书将篆文字形中侧视的两只马蹄与马尾写成“四点底”加折笔的。
俗体楷书利用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四点底”简化成一横。
——鸟象形。
甲骨文字形,小篆作字形,都象鸟形。
一、字形演变二、字义①本义:飞禽总名。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
候鸟。
益鸟。
鸟语花香。
三、说文解字鳥,甲骨文、像长尾飞禽,描画了飞禽的喙、羽、爪。
有的甲骨文画出了全身的羽毛和羽冠。
造字本义:长尾飞禽。
金文、篆文淡化鸟喙形象,并将飞禽的爪形简化成“匕”。
隶书变形较大,误将篆文的尾羽与鸟爪合写成“四点底”,至此,羽、爪形象尽失。
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四点底”简化成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