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态养殖鸡
- 格式:docx
- 大小:181.15 KB
- 文档页数:2
生态鸡是在林场、果园、草场等生态环境下,以土鸡为饲养对象,舍饲和林地、果园等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昆虫、杂草为主,人工补料为辅,生产出天然优质的商品鸡,产无污染的绿色蛋。
一、场地选择生态鸡要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林地、果园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
一般天然次生林森林比针叶林、阔叶林、自然森林种植园好如有条件,可选择针阔混交林。
用于养鸡的防护林尽量选择在远离交通要道、住宅区,远离其他养鸡场,环境安静、水源清洁,选择冠层较高、透光和通气性较好,林地间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林带。
(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其地面坡度以不超过1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
规模饲养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产品运输和加工。
二、鸡场建设鸡场应处于整个放养防护林的中间位置,并严格执行生活区和生产区相分离。
生产区包括放养区、鸡舍(含育雏舍或放养区鸡舍)、消毒室、隔离舍、兽医室等,育雏舍应与放养区分开,并应有粪污处理设施或固定场所。
兽医室、隔离舍和粪污处理设施应设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处,距离鸡舍50m以上。
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育雏保温舍按每1000只鸡10平方米计算,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网围起来。
鸡舍以镀锌管等为主要材料搭建易迁移的大棚作鸡舍,通常棚宽6——8m,长度按需而定,中间高度2.5——3.0m,两侧高1.2m左右;鸡舍两侧架设网床,沿鸡舍纵向中间留1条通道,每侧网床的宽度以2.5——3m为宜,通道宽度1.2——1.3m,网床的材料选择网孔直径为2cm的聚乙烯塑料网,床架的高度不能低于70cm。
棚顶由内向外依次为覆盖塑料膜、草帘和黑白膜;两侧和中间开设出、入气口;(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棚舍两边檐下设排水沟,棚的主要支架用钢丝固定。
棚内外饲养用的食槽或料桶、饮水器、照明灯具等依据养殖数量和日龄合理布置,保证每只放养鸡能及时采食和饮水。
如何养殖生态鸡范文
一、养殖环境:
1、选择适宜的地形,尽量在山区密林的平坦处养殖,如果确实不得
不在低地的话,尽量避免低洼和泥泞的地形。
2、地形高度的要求:白天要比夜晚的温度高一些,如果鸡窝有半米
多高的话,可以满足低温要求,让鸡受到十足的护照。
3、地形宽度的要求:鸡窝的宽度通常是十米,宽度也是重要的考虑
因素,窝的宽度要满足鸡的活动空间。
4、地形深度的要求:鸡窝的深度一般来说是五米,可以满足鸡的生
活空间需求,更加适宜拥有更深的地底空间。
二、饲料:
1、选择饲料:选择适宜生态鸡的营养饲料,使用有机营养饲料更好,这样可以增强鸡的抗病力和抗环境能力,提高鸡的健康状态。
2、喂饲量:每只生态鸡每天应该喂食2公斤的营养饲料,根据不同
的年龄阶段,喂饲量不同。
一般来说,小鸡(0-6个月)每天喂0.5-1公斤,大鸡(6个月以后)每天喂1.2-2公斤。
3、投喂时间:生态鸡应该每天定时投喂,一般在早上7点,中午12点,下午3点投喂,每次投喂应该两小时一次,这样鸡才能保持营养均衡。
三、水分管理:
1、水分投喂:生态鸡每天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建议每天投喂2-3次。
天台养鸡生态养殖方法一、天台养鸡的场地准备。
1.1 场地规划。
咱想在天台养鸡啊,首先得好好规划下场地。
天台得有一定的空间,不能太拥挤。
一般来说呢,如果养个十几只鸡,起码得有个十几平米的地儿。
要把天台分成不同的区域,像休息区、活动区还有觅食区。
休息区得给鸡搭个简单的小窝,能遮风挡雨的。
这小窝不用太花哨,用些木板、竹子啥的搭起来就行,就像咱盖个小简易房似的。
活动区就得宽敞点,让鸡能撒欢儿跑。
觅食区呢,可以放些食槽和水槽。
1.2 安全防护。
安全可不能忽视啊。
天台四周得有个防护栏,这防护栏得结实,不然鸡一扑腾掉下去可就坏事儿了。
防护栏的高度啊,怎么也得有个半米往上。
这就好比给鸡圈了个安全的小天地,让它们在里面安心活动。
而且防护栏的间隙不能太大,别让小鸡能钻出去。
二、鸡的品种选择与饲养管理。
2.1 品种选择。
鸡的品种很关键。
要是想养着吃肉,那就可以选些长得快的品种,像白羽鸡之类的。
要是想下蛋呢,就选那些产蛋量高的,比如芦花鸡。
咱选鸡的时候啊,得挑那些精神头足的,眼睛亮晶晶的,羽毛顺滑的鸡。
可别选那些病恹恹的,那就是个“病秧子”,养不活。
2.2 饲料供应。
饲料这一块也有讲究。
不能光给鸡吃那些加工的饲料,得搭配着来。
咱可以给鸡喂些自家种的菜叶子,像白菜叶、菠菜叶啥的,这就是给鸡改善伙食呢。
还有啊,剩米饭、剩面条也能喂鸡。
当然了,饲料得保证干净卫生,可不能给鸡吃发霉变质的东西,那不是坑鸡嘛。
除了吃的,水也得管够,水槽里得时刻有水,就像人不能缺水一样,鸡也离不开水。
2.3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要细心。
每天得去天台看看鸡,看看有没有生病的,有没有被欺负的。
鸡舍得定期打扫,要是鸡舍脏兮兮的,那鸡能舒服吗?就像人住在脏屋子里也难受啊。
还要注意给鸡预防疾病,定期给鸡舍消消毒,这就叫“防患于未然”。
三、生态循环与环保。
3.1 粪便处理。
鸡拉的粪便可不能不管。
这粪便啊,其实是个宝。
可以把粪便收集起来,发酵之后用来当肥料。
咱可以用这些肥料去种些花花草草,或者种点菜。
规模化生态健康养鸡技术生态养鸡,就是在农田、果园、林间隙地、山坡等地,利用优良的饲草、空气、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发展养鸡,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
是我国养鸡业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农牧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笼养鸡迅猛发展,但规模化生态放养鸡起步较慢。
所谓规模化生态放养鸡就是将传统养殖方法和现代科技相组合,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利用林地、草地、果园、农田、荒山等资源,实现放养和舍养相结合的规模化养殖。
以自由采食野生自然饲料为主,也就是让鸡自由采食昆虫、嫩草、腐殖质等,再辅以科学的人工补饲,严格限制或禁止饲料添加剂、化学药品、激素或者是抗生素的使用。
通过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等,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
同时,通过放养鸡控制植物虫害和草害、减少或杜绝农药的使用,利用鸡粪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这是一种农林牧相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规模化生态放养鸡具有以下8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能生产出优质鸡肉、鸡蛋,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可以节省饲料。
第三,能降低鸡场建筑费用。
第四,减少疾病发生。
第五,提高养鸡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第六,减少植物虫害。
第七,缓解林牧矛盾和农牧用地矛盾。
第八,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放养鸡的产品质量优势在于,生态放养条件下的鸡蛋品质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蛋黄颜色变深、蛋壳厚度提高,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而对人体有益的磷酯类物质含量却显著提高,同时蛋清变得浓稠,其中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
放养鸡与现代化品种笼养的鸡肉品质相比,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影响鲜味的肌苷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提高,而影响嫩度的肌肉纤维直径细,肌纤维密度高。
生态养鸡有学问所谓生态养鸡,就是把鸡群放养到自然环境中,让鸡肉、鸡蛋恢复应有的天然优良品质。
目前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如果再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做文章,市场空间会更加广阔。
1.选对品种生态养鸡最好选用当地土鸡品种。
地方品种具有体型小巧,反应灵敏,活泼好动,适应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放养的特点。
2.建好鸡棚生态养鸡也需要鸡棚,这是鸡晚间宿营的重要空间。
鸡棚位置要高,背风向阳,视野开阔,不能积水,门前有足够的空闲地。
鸡棚可采用永久性的砖瓦结构,也可采用简易的木结构,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具有坚固的结构,有良好的遮风挡雨功能,为防止兽害侵袭,窗户要钉铁丝网,门口封闭要严实,地面要夯实,可使用三合土或水泥结构舍内地面,并铺设5~10厘米厚的锯末或垫草。
3.改造环境野外养鸡选用的生态区域,尤其是荒山、树林中,野兽、野鸟较多,为防止各种灾害和敌害侵袭,要对养殖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鸡群活动范围的边界上,应埋设1.5~2米高的铁丝网或尼龙网;也可密集埋植树枝篱笆,配合栽种葫芦、扁豆、佛手瓜、南瓜等秧蔓植物加以隔离阻挡;种植带刺的洋槐枝条、野酸枣树或花椒树,阻挡人、兽的效果最为理想。
周边活动半径以不超过50米为宜。
4.适当训练在育雏期,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切碎的青菜叶或野菜叶,逐步锻炼鸡雏采食、消化粗饲料的能力。
4周龄脱温后,只要天气合适,室内外温差不是很大,都应定时将鸡群放到棚前的空闲地上,通过约束训练,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延长活动时间,直至鸡群能自由活动。
饲喂量要逐步减少,遵循“早少晚饱”的原则,以调动鸡群外出觅食的积极性。
为了能让在野外自由活动的鸡群,按时回舍补充料水,在放养的初期,就应进行必要的训练。
有经验的养殖户,常使用敲锣、吹哨子、敲脸盆等方式,以合适的响声,配合可口的食物,对鸡群进行召唤训练,让鸡群形成条件反射。
5.防治疾病野外生态养鸡虽然空气新鲜,鸡群活动量大,并且主要吃野菜、嫩草、草籽、昆虫等无污染的饲料,机体健康,但如果不按时预防,疫病照样会侵害鸡群。
生态草鸡养殖6要点
1、选择场址:一般选择林地、茶园、果园和山坡地。
林地以天然林为最佳,人工经济林仅次于天然林。
山坡地要求坡势平稳,背风向阳,有充足水源。
养鸡场周围要求没有大的污染源,距离居民点、医院、屠宰场1公里以上。
2、选好品种:蛋肉兼用型鸡种、蛋用鸡的公雏以及农村的草鸡都可用为生态鸡的品种。
3、配制饲料:饲养生态鸡的饲料必须是有机饲料,要求营养成分全面。
天然饲料主要有各种昆虫、成熟的籽实和天然饲草等。
4、育雏时间:一年四季均可育雏,但以3-5月份育雏最好,这时气温逐渐上升,阳光充足,育雏成活率高,同时,春雏性成熟早,生长速度快。
5、育雏要点:育雏以平地、网床为主,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中育雏。
着重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育雏密度要适宜,以80-100只/平方米为宜。
二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1周龄以内温度保持30-32℃,2周龄温度保持28-30℃,以后每周下降2℃,相对湿度保持60-70%为宜。
三是合理的光照,育雏期间,前5天每天保持23小时光照,5天后每天保持16小时光照,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
四是适时开食补水。
6、围网放养:雏鸡在育雏舍内饲养21-30天,体重达150克以上时改为舍外放养,适时训练鸡群听声音采食。
遇到雨雪天气要推迟放出时间或不向外放出鸡群。
7、免疫接种:生态草鸡生长期较长,一般需要4个月以上,同时与外界接触广泛,应根据实际情
况,有计划地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无抗生素生态肉鸡养殖技术手册之一一、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对于无抗生素养殖技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而在肉鸡养殖领域,如何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保持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手册旨在介绍一种无抗生素生态肉鸡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高效、健康地养殖肉鸡。
二、养殖环境建设1. 建设合理的养殖场无抗生素生态肉鸡养殖技术要求养殖场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排水条件。
合理规划场区,保证鸡群间距适当,避免密集养殖引发交叉感染。
2. 清洁和消毒定期清理鸡舍内的饲料、粪便和死鸡等杂物,确保鸡舍环境干净整洁。
选择无毒、高效的消毒剂进行鸡舍的消毒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
3. 饲养设备选择合适的饲养设备,比如喂食器、喝水器等,确保鸡只能够正常进食和饮水。
定期对饲养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三、饲料管理1. 均衡营养合理配置饲料,保证肉鸡获得均衡的营养。
饲料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满足肉鸡的生长需求。
2. 添加天然抗菌剂可以添加天然抗菌剂,如益生菌等,在饲料中起到抗菌作用。
这些天然抗菌剂能够增强肉鸡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3. 精准投喂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需要,合理投喂饲料。
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四、疾病预防与控制1. 观察鸡只健康状况定期观察鸡只的健康状况,注意发现异常情况。
如发现鸡只出现异常行为、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或隔离,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 加强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疫苗接种,提高肉鸡的免疫力,预防常见禽病的发生。
3.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鸡只健康检查,发现病患鸡只及时进行隔离或处理。
控制饲养环境中的潜在感染源,如老鼠、蟑螂等害虫的预防和控制。
五、生态养殖模式1. 采用自然养殖方法无抗生素生态肉鸡养殖技术强调利用自然养殖方法,减少人为干扰。
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是一种生态友好的养殖方式,它将自然环境与养殖相结合,有助于鸡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关于树林散养鸡的50条养殖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1. 选择适宜的树林地:选择茂密且有足够阳光透射的树林地,有利于鸡的活动和觅食。
2. 确保栖息条件:搭建适宜的鸡舍和栖息场所,保证鸡的休息和遮阳需要。
3. 饲养环境保障:保持树林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度,预防疾病传播问题。
4. 自然觅食:允许鸡在树林中自由觅食昆虫、蚯蚓等天然食物,增加鸡的营养摄入。
5. 提供补充饲料:在树林中设置饲料喂食点,在必要时提供适量的谷物或饲料,以保证鸡的全面营养。
6. 开放养殖:适时开放树林门,让鸡自由进出树林,增加鸡的活动空间和运动量。
7. 规避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避免鸡进入危险区域,如道路、水源等。
8. 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9. 自然繁殖:鼓励自然的繁殖方式,适当控制繁殖数量,避免过多鸡难以养活。
10. 人工干预: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如进行疫苗接种、剪羽等管理措施。
11. 保护树木:在散养鸡的过程中,保护树木,避免鸡啄食和损坏树木。
12. 调整鸡舍位置:根据季节变化和树木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鸡舍的位置和栖息场所。
13. 防护措施:设置防护网,避免天敌侵入树林捕食鸡只。
14. 集中饲养管理:合理规划鸡的活动范围,对树林中的鸡进行集中饲养管理,便于健康监控和疫病防控。
15. 规划饲养密度:根据树林的面积和树木的品种,规划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树林过度密集。
16. 提供饮水:设置饮水点,确保鸡群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17. 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树林中的鸡粪和鸡羽,避免污染和卫生问题。
18. 营造良好环境:根据自然生态规律,营造适宜鸡生长和生活的树林环境。
19. 避免使用化学物品:避免在树林中使用化学消毒剂和农药,以免影响鸡的健康和树木的生长。
20. 制定管理计划:根据树林养鸡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包括饲养、疫病防控、繁殖等方面。
肉鸡生态养殖规程肉鸡生态养殖是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以提高养殖效益和肉鸡的健康品质。
下面将介绍肉鸡生态养殖的规程。
一、养殖场选址肉鸡生态养殖的场地应远离工业区、污染源和人口密集地,保证空气清新、水质纯净。
场地应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等。
二、养殖设施建设养殖场应配备适宜的养殖设施,包括鸡舍、饲料储存室、卫生间等。
鸡舍的设计应考虑通风、保温和采光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饲料储存室要保持干燥,防止发霉和变质。
卫生间要定期清洁,防止疾病传播。
三、饲料管理肉鸡生态养殖的饲料应选择优质、无污染的饲料,避免使用激素和抗生素等添加剂。
饲料应按照肉鸡的生长需要进行配比,合理搭配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满足肉鸡的生长发育需求。
四、水源管理肉鸡生态养殖过程中,水源的管理至关重要。
应确保饮水器的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避免因水质污染导致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保持水质的新鲜和充足,以满足肉鸡的饮水需求。
五、疾病防控肉鸡生态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关键。
应定期对肉鸡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同时,要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杜绝病原体的滋生。
在发生疫情时,要及时隔离患病鸡只,防止疾病传播。
六、环境保护肉鸡生态养殖要注重环境保护。
应合理利用饲料和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或安全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要加强对养殖废水和废气的处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七、养殖管理肉鸡生态养殖要注重养殖管理。
应定期对肉鸡进行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及时调整饲养方法和管理措施。
要保持鸡舍的整洁,定期更换鸡褥,避免积肥和异味的产生。
鸡群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过度拥挤和争抢。
八、养殖技术培训为了保证肉鸡生态养殖的效果,养殖场应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饲养管理技巧、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
如何生态养殖鸡?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畜产品要求越来越多,而现在人们更重视产品质量,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和安全。
因此,为了人们吃上优质的鸡蛋和鸡肉,满足市场需要,生态养殖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鸡的生态养殖就是将传统的养鸡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因地制宜,利用山林、草场、果园、农田等天然资源放牧育成及成年土鸡,并给予适当的饲料补充。
实现放养与舍饲相结合,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严禁使用激素和抗生素饲料。
鸡群自由运动,大自然空气新鲜,鸡群体质健康。
通过科学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实现
标准化生产,使土鸡肉、蛋达到无公害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
同时通过放养,控制植物虫害、草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利用鸡粪培肥土壤,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鸡生态养殖,一般都是利用果园、林地、草场、农田,这些场地原本就有人员管理,现在因地制宜放养土鸡,不需另投劳力,同时鸡群在其间活动,控制了草害、虫害,省却了林间、田间管理人工、农药、肥料投入。